喝柑普茶上火,什麼原因?怎麼辦?
有若干種可能性。
1、柑普中使用的普洱茶,是剛剛起堆不久的貨色。新起堆的熟茶,燥火極重,負責任的廠商多經過短則半年,長則數年的倉儲散堆後才會在壓制中使用——但這顯然是不符合現今多數商家的商業邏輯的。另,說到柑普的原料,因為加工堆原料的身量有一定要求。因此柑普、橘普、陳皮普(以及柚普、檸檬普等各種腦洞大開的「柑橘屬果皮+熟茶」的神奇貨色)在市場上的大火,使得過往熟茶起堆分級後嫩度最高最易滯銷的宮廷普洱,有了個好去處~~~~~~~~今日因為柑普之流成為市場爭相炒作的大IP,新會皮已遠遠無法滿足需求,已有相當部分產品使用福建桔皮加工——不過柑普的粉絲不用擔心,反正那些貨色在賣的時候都會按新會皮宣傳,柑普的加工方法也使得其永遠無法達到真正陳皮的效果,您就當是新會皮來喝好了o(╯□╰)o2、柑普最後採用高溫烘乾,使得茶品帶燥火。
3、包裝或存儲不當,導致茶品發生霉變或其它微生物反應,導致茶品品質變化。
關於上述1、2、3,可參見:熟普洱沖泡後總有渥堆味兒,魚腥味兒,是我的沖泡方法不對嗎?求大神指教,在家沖泡的總是不好喝。? - 真的是單大寶的回答
至於本題題主具體適應哪種情況,鑒於這位莫名其妙匿名發問的並未進行足夠的問題描述,因此,請自行對號入座。
~~~~~~~~~~~~~~~~~~~~~~~~~~~~~~~~~~~另,關於另篇神奇答案 1、中醫不是玄學,但「茶有四季,春花,夏綠,秋青,冬紅」這種不考慮個人體質差異,按照季節和茶品進行生硬對應的,就是十足十的小報養生玄學。2、「喝紅茶這麼溫熱的茶,會上火不奇怪」——柑普?紅茶?什麼鬼?如果你要討論茶品相關話題,起碼要了解一些茶葉基礎咯。
我是最近才開始喝柑普的,把最貴的牌子和幾家自己從前喝過的大廠的體驗裝買了一圈,一天喝一種,半個多月下來,真的長起了口腔潰瘍(客觀地說我本來也容易長的),為你再添一個會上火的例子吧。
也看其他幾篇和柑普相關的問答,知道有識又無利益瓜葛之士的共識是:1)好的普洱茶底怎會用來做口味茶。宮廷普洱是起堆後最早被篩下,積壓不好用也不好賣的茶料。老茶頭不但是邊角料,而且是粘合之後內裏無氧,發酵不徹底,除了甜味沒有其他什麼內涵的爛料。2)柑普現在的工藝並不到位。批量生產的話,只可能是高溫烘乾,而高溫既壞了普洱的茶質,也不是陳皮應該的做法,兩者都因此不再有陳化轉化的空間。少量作坊式的話,不管對茶底、柑的來源產地,還是對製作工藝都完全沒有保障。因此對柑普的總體結論是棄之為宜。。。
然而對我來說,真心還挺難棄的,因為就是覺得好香啊:密封罐裝一罐在書桌上,疲乏了打開一聞,心曠神怡。。。當然這是把它們當甜橙精油來用了。。。
然後就是比對版本也很有趣:不同家的滋味差別在哪,涉及到工藝的差別嗎?同一家15年的和16年的大紅柑相比如何?老茶頭和宮廷普洱作填料差別如何?真的很希望有別的也做過比對的朋友可以交流一下。縱然是小白,舌頭和腦子都是有可以鍛煉提高的空間的不是?
我試第一顆青柑的時候,放了頂蓋和一半的填充茶,用120ml的蓋碗泡的,覺得柑橘的香和味完全蓋過了茶的香和味,後來就一直光掏茶不放柑皮。有的茶塞得很緊,有得松多了,有的粘內壁粘的很緊不好剝,有的可以可以很輕鬆地全部掏出。我想那些松的和不黏壁的,對柑皮可能先進行過預乾燥。優點是也許填塞之後就不需要用很高的溫度長時間乾燥了,缺點可能是單把茶掏出來泡,柑味比較淡,基本上就是一泡有一點點別的香和甜味的宮廷普洱。
以最貴的兩個品牌的柑普為例,一種就是我喝著平淡如水,第六泡開始茶湯的顏色也淺了很多,但是有一個不容抹殺的優點是喉嚨很舒服,半個小時以後還有回甘還會生津。一種是第二遍洗茶的水就有很濃的柑橘香,忍不住嘗了一口,覺得作為飲料還是很好喝的。持續地一泡接一泡都是融在水裏的柑橘味,但是喉嚨和唾液腺發緊,不到鎖喉的地步,也基本上有回甘而不生津。
很想請教懂茶的朋友的是,宮廷普洱是不是因爲是芽頭,內涵少,也沒有太多轉化的潛力,所以本來就是平淡如水?還是因爲高溫乾燥的影響,更加空洞無物?那回甘和生津極好又是怎麼回事呢?
茶有四季,春花,夏綠,秋青,冬紅。
人有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秋天肅殺,火燥的季節,
喝紅茶這麼溫熱的茶,會上火不奇怪。
中醫是玄學,但如果你信中醫的上火理論,起碼要了解一點中醫基礎咯。因為買了低溫烤的就會
首先請準確的告訴我什麼是上火(圍笑臉
對照組呢?肝火旺吧這是,喝綠茶吧
首先!這個問題有點不太對
1.不是所有的柑普茶喝了都上火。2.大部分剛做好的柑普茶都上火。3.柑普茶經過一段時間存放之後,會退火,就不上火了。下面是柑普知識補充,大概說一下為什麼上火。
柑普的原料是:新會的柑橘(必須是新會的,對,新會是地名)和普洱熟茶。
把普洱熟茶放到柑橘裡面然後進行乾燥工藝乾燥工藝分為三種:1.生曬:把做好的柑普茶平鋪在地上,整個乾燥過程完完全全用太陽晒乾。2.半生曬:先用太陽曬,然後突然天氣不好了,轉為烘乾,有的用火,有的用機器。3.烘乾:嗯,對,你已經猜到了,就是全過程烘乾。為什麼會有三種工藝?
1.生曬是最傳統的柑普工藝,對柑普茶的品質來說,也是最好最傳統的柑普工藝但是整個過程,小青柑會在5天以上,柑普會在20天左右。2.比如說小青柑的話,一般陽光充足是5到7天左右,具體看乾燥程度,所以這個很看天氣,曬了3天突然天氣不好了,空氣潮濕,如果天氣也熱,那沒晒乾總不能放著等太陽,因為這種天氣柑普容易發霉,產生異味,存放環境也容易產生異味,茶是很容易吸味的,如果不及時拿去烘乾,就肯定影響品質。3.烘乾不需要考慮天氣,而且快,產量大,目前柑普市場十分火熱,烘乾有利於大批量生產快速出貨。做茶呢,就像做人,有些事,急不得,只能等,要是肯等,做出來的茶就會好。
所以生曬的品質是最好的,而且有一定的存放價值,退火也會比較快,陳皮和普洱茶的味道也會更融合。當然了,自然會更貴,也比較難買到真正的生曬工藝柑普。
總的來說退火了的柑普茶對人肯定很有益的要是問我多久可以退火?這個我說不準,不定因素太多了。總之適宜環境在廣東這邊存放半年肯定退火了。先問,小青柑還是大紅柑,青柑現在喝,體質不好,容易虛火上升,正常,本就不是這季節喝的,青柑夏天喝。。大紅柑,秋冬喝,剛剛好。這些都是建立在你買的柑普品質沒問題的基礎上的。。上火也分是上的虛火還是實火。。上火就不喝了唄,放個2年,再喝,再上火,棄之。另外,我反正不喜歡這玩樣,中秋買了5個大紅柑,200多塊大洋,半斤左右,茶城購得,先試飲了小青柑,太青澀,口感我不喜歡,更喜歡大紅柑的醇厚多一點,回去喝了幾次,發現會膩口,頂多泡2泡,再喝,就會感覺不適,沒有茶的回甘,其實這貨不能稱之為茶,就是一飲料,夏天,冷藏之,小朋友應該會很喜歡,當茶就算了吧,一次性的買賣,我不會再買第2次,關鍵是口感不夠「正」,強調了入口的感覺,醇厚,甘甜,然後再之後就沒有了,沒有回味。。。
小青柑?那就是畫了個餅,又蒸又烤的工藝,真的好嗎?一般陳年大紅柑是沒上過火。
推薦閱讀:
※喝完熟普之後感覺嘴特別干,是什麼原因?喝的是無量山老樹古茶。?
※關於家庭存放普洱茶的器物和辦法?
※喝熟普洱拉肚子的原因?
※低端普洱生茶有存放的價值么?
※用茶針拆開的普洱茶,放在紫砂罐裡面,可以正常存放多久不失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