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以後會走向滅絕嗎?本地的方言會在有生之年走向滅絕嗎?

隨著人員流動越來越快,語音、視頻形式的媒體成為人們生活中接觸內容的主流。方言是否會隨之毀滅。


謝邀。顯然是,會,而且就在現在,或不久的將來,快速地,消失。

現在全國各大方言(官話/非官話)只不過,在拼,誰,最後,死,罷了。

官話方言正在快速普化中,也許最後就剩下聲調調值跟普通話略有不同而已了,以前官話方言使用者可能對這個說法報以一笑,很快就會笑不出的,這還存在麻痹性,彷彿官話方言一直都興盛,其實神韻正在死去,很快將只剩跟普通話亦步亦趨的軀殼。官話方言終將變為「帶口音的普通話」。

非官話方言快速或慢速普化,直接斷代也是有的,初步判斷,最後死的可能是粵語廣州話,得益於廣州話文白異讀非常少,幾乎都是文讀音,變調模式簡單,粵讀普通話辭彙已經成為習慣,辭彙量緊隨普通話提升而提升,粵語語法能繼續照用不誤,這些條件成為廣州話從語言角度上比其他非官方言晚一點死的基礎,當然還有其他非語言因素,香港。然而晚死,不等於不死,廣州話面臨的問題是使用者水平持續下降,以及新生代母語直接斷代!

粵語其他子方言也許不是穗化,而是改用普通話了,比起廣州話,其他粵方言標準化程度不明朗,是相當大的隱患,標準化低外加不如廣州話所謂的「高大上」,導致粵語子方言後代直接拋棄該子方言,繞過廣州話,投奔普通話。大陸粵語區會不停向心性萎縮,萎縮到剩下廣府片,最後消失。

不管你覺得多惋wun2 惜多不願意他們消失,或者多高興多恨不得快點消失,按照目前大環境看來,徹底毀滅只是時間上的快慢,次序上的先後而已。

我覺得方言板塊里,大多數撕逼的問題都是垃圾問題。方言保護者再聲嘶力竭,並沒有什麼卵用,方言毀滅者也不過是跳樑小丑,跳個政治正確罷了,兩邊都只不過在網上鬥鬥嘴,沒有實際話語權沒有實權的人們,只能這樣了,在社交網站圖個口舌之快。雖然明知各大方言都沒有什麼明天的了,但只要方言還存在一天,大家是絕對不想看到那些方言毀滅者在你眼前上躥下跳。

還有,那些方言吹們,大多數是沒有資格去吹的,因為水平高的都閉關修鍊去了,剩下的,呵呵(我的水平也不高)。有時看到粵語吹,試探出水平太低時,真想一巴巴扇死他們,什麼都不懂還敢吹。這些人少給粵語招黑,已是極好的。

最後,就算不久的將來廣東省沒人再會說粵語,也不用太擔心,只要沒人那麼喪心病狂地銷毀所有粵語歌,廣州音就會以歌曲的形式一直流傳下去,但也只是粵語廣州話了,其他粵語子方言,想想也覺得殘念,不過實在沒辦法。TVB原聲電視劇和粵語電影,也可以在網上找到的,只不過是歷史作品罷了。

對了,你知道方言消滅的重要原因是什麼嗎?人員流動越來越快是一個因素,但是有個內因不容忽視,原來的雙語人群變單語人群,年輕人不願意講,越不講越不懂怎麼講。想想,他們的目標終究還是達成了。

Anyway,善待方言的剩餘時光,好好正視自己的發音。方言音系不受磨損破壞,才是最關鍵最重要的。


1,大多數方言會變成死語言,但會在人類語音資料庫中繼續存在。

2,各地的普通話腔調不同,全國變成一個大的官話方言區。

3,少數語言愛好者會掌握部分方言基本的音系,語法和辭彙。

4,如果相關政策有變,強勢方言可以繼續苟延殘喘,但弱勢方言或子方言依然會自生自滅。


202X年

揚子晚報 《虜語竊據中華七十餘年 正音廢弛 遍地腥膻》

新民晚報 《被學前小囡指責口音猩化? 父母淚奔離家出走!》

瀟湘晨報 《老師講偽普被坐噴氣式 長沙一中上演「最後一課」》

廈門日報 《棄河洛祖語難稱中華——九評對岸語文基礎教育》

南方都市報《粵語是方言還是語言?這是個好問題!》

日人民報 《親們,你們知道前國語其實是古漢語嗎?》


親身經歷告訴你,會。正如樓上高票所說,只是時間長短次序不同而已。

我的弟妹們小時候都在家鄉生長,剛開始也都只會講方言,後來到大城市讀書逐漸被身邊的人同化,僅一學期幼兒園的時間就能把他們說方言的能力回退到只能聽懂的水平。為什麼會這樣呢?學生在學校都統一使用普通話交流,小朋友們為了快速融入新的環境不得不學習使用新的語言,放學回到家裡父母的百般鼓勵及日常普通話交流進一步促使這個結果。

甚至還有許多父母自打娃一生下來就只跟孩子說普通話,以至於長大後就連自家方言都聽不懂。而事實上,普通話並不需要父母的刻意教導便可學會。

仔細一想,語言大一統好像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性越來越小,人們對於家鄉的歸屬感也終將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無人問津。

吾輩之後再無鄉音矣。


說一個我個人經歷吧,我在邵陽吃飯的時候用白讀說了「肉」這個字,外婆說我說邵陽話怎麼這麼土氣...比我大五十多歲的外婆說我說方言土氣......


會,湖南這邊,長沙人從我那一代開始就已經出現了不怎麼會講長沙話的人了。00後那一輩基本上都被家長灌輸了只講普通話的觀點。

普通話固然不錯,但是我更希望能保住方言。畢竟很多東西,只有長沙話才能表達出自己本地人的性格。開腔起四聲,調子高,熱情。一個「嬲」字,就相當於北方人的「卧槽」一樣,分情況表達千百種感情。奇志大兵的相聲,如果脫離了長沙話,很多笑點就會變得寡淡無味。其他「補鍋」跟「劉海砍樵」就更不用說了。

現在,每次回長沙,我都是盡量跟人說方言,親切且舒服。每次跟加拿大南派單口相聲大師@水院盧本偉 扯淡,也喜歡用方言。因為可以「策」!(?ò ? ó?)

普通話,我認為在正式場合說就好了,平日里,方言是必須保留下去的。因為文化就在那兒,這是無法更改的事實。

最後送大家一首長沙說唱組合c-block的《長沙十年》(並沒有鏈接╮( ̄▽ ̄)╭)來感受一下長沙的文化。


方言會演變、發展,但不會消失。語言的產生和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語言的土壤存在於生活之中,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域的土壤孕育出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也孕育出不同的語言。方言之於我們之所以親切,就在於它能最大限度表達我們的所思所想。我曾經在北京,驚訝於北京人用「涼」和「冷」來表達不同的關於冰冷的體驗。而作為四川人的我,是很少說涼這個字的。因為這是四川的地域和氣候環境決定的。秋冬的差異不明顯,所以一般籠統用冷概括之,雖然偶爾會說今天天氣很涼快,但也僅僅是用涼形容天氣而不會用在其他地方。所以,一個方言辭彙之所以產生於此地,是因為這個地域的人們需要用這個詞語表達自己。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和人吵架的時候,一定是用方言最暢快。因為方言能最大限度表達我的憤怒,我的情感,我內心那些最複雜的情緒,最細膩的感受都只有在方言中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釋放,甚至不需要經過我的大腦。因為,方言與我同屬於這片土地。,當我在使用方言的時候,也讓我們更緊密地紮根在這片土壤中。所以熟悉的鄉音往往最能激活我們對故鄉的記憶,他喚醒是我們骨子裡與那片土壤的聯繫。

所以,雖然國家大力推行普通話,但他無法取代方言。我們之所以需要普通話是為了與不同地區的人們更好的交流,但這種人為的推行的方式其實是抽象出了一種語言的平均狀態。這種抽象讓需要脫離了大地,所以在用普通話交流的過程中,我們能很好的描述事實和生活狀態,但一旦涉及到內心情緒的時候,用普通話就總覺得時時言難盡意。

所以對於有的家庭在教育嬰幼兒的時候放棄方言,一開始就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我是極不贊成的。方言,是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是鄉土給予我們的烙印,如果全國都只剩下一種語言了,那我們將在何處安放我們的故鄉?


下面引用中國近代史學者、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程美寶教授的觀點:

------------------------------------------

澎湃新聞:今天很多廣東人也在努力敘述和宣揚「粵文化」,也有許多人擔憂「廣東文化」、「粵語文化」的式微,您如何看待?

程美寶:很難講會還是不會式微,現實中也有很多語言失傳了,這樣的事實不是沒有。但目前的情況,不至於會完全消失,但肯定會有一定轉化。比如說廣州現在很積極地搞粵語傳承、保育的一些年輕人,他們有時候舉的例子,其實已經是被「普通話化」了的粵語,但是他們沒有這個自覺性。但也可以說,不一定更古老更傳統的粵語才是粵語。所以在一個開放社會當中,這種東西只能是讓活著的人自己選擇,說得不好聽,就是讓其「自生自滅」,既有「滅」,也有「生」,因此我們不必太樂觀也無須太悲觀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我們對一些外在的行政命令或國家政策要經常有所警惕。那種一紙命令說該怎樣就怎樣的社會,並不是我們所樂見的,我們的理想應該是盡一切的可能在制度上維持多元,這才是國家應該思考的問題,20世紀初以來那種「以國家之名」的思維,應該要退出歷史舞台了。

來自:訪談︱程美寶:晚清以來「廣東文化」為何能獨步全國


還會有新的方言產生的……最近的一支叫【網言】,已經讓很多不上網的外鄉人看不懂聽不懂了,其中主要發源為二次元系用語,二次元分天朝版、日版、美版,每個版各有代表作小圈,次元與ACG又有差異,ACG中還分A、C、G三支,G中小分支的刀塔圈和擼圈相近但不相同………………

以上省略無數字

此類方言近十年每年都有被春晚接(抄襲)受(剽竊),從而強制廣大外鄉人看懂聽懂,完成普法教育,然一旦上了春晚,則這一語彙即被圈內人棄用,形成了部分【方言】死亡(淘汰)現象


會,而且是越接近普通話的方言死的越快。

以我家鄉舉例,因為廊坊市方言是北京官話,和普通話高度近似,導致我們經常分不清哪些音是方言,哪些音是普通話。有些本地人甚至都沒有「我們說的是方言」的概念,明明在方言中正確的發音也會因為「打字打不出來」、「發音不標準」之類的理由被糾正。就在前幾天,我媽問我為什麼「訛詐」的「訛」打不出來(這個字我們平常讀哪吒的「哪」),當時我們倆用ne試了半天。。。最後我還是用「訛」拼詞才明白過來,不組幾個「訛人」、「訛詐」之類在學校里老師特地交代過的詞語的話,完全想不起自己說的話不是普通話。

能想起來的幾個我們這兒和普通話不同的發音

我們(往們)

你們(擰們)

上學(上淆)

有客(有且)

另外還有就是基本發不出「o」,例如勃、薄、我,這些字一律把「o」換成「e」讀

今天跟姥姥又確認了幾個

太陽稱為「老陽」(讀的話是老銀兒)

昨天說「夜兒個」(這個應該是天津話影響的)

中午說「晌午」(讀出來比較接近晌huo)

做粥就是「餷粥」(誤會了好長時間,一直以為是插粥。。。)

熱饅頭說騰餑餑(具體說下這個好像適用範圍很廣,我們這裡騰是要讀一聲的)


首先,我們看語言的本質是什麼?語言是一套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音和義之間的聯繫是隨機的,也就是所謂的約定俗成,既然是約定俗成,那就一定會改變的。

方言是一種語言內部的,在語音辭彙甚至語法方面具有地方特色的分支。

發展是語言的本質屬性,包括共時的和歷時的,也就是說,在空間分布上,語言是發展的,也就有了方言;在時間分布上,語言也是發展的,所以古今語言是不同的。

人是社會動物,是群居的,所以從古至今,人都是按血緣和地域分成許多大大小小的群體的,那麼群體內部的兩個個體,彼此交流的就多,而不同群體之間的人,交流的機會就少,自然就導致不同群體間語言的差異,這種差異體現在語音,辭彙,語法等多個方面。古代交通不便,所以地域是影響方言差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差異越大,越阻礙交流,交流變少了,然後差異就更大,如果沒有外力的維繫,這種差異最後會導致各個方言發展成不一樣的語言,相伴的,往往還有不一樣的民族認同,這就是歐洲有這麼多民族這麼多語言這麼多國家的原因。說到這裡,我們該慶幸,漢字是一種從象形字發展而來的音意兼表的文字,而不是像西方的那種純粹表音文字,同時,我們要感謝始皇帝的書同文政策,雖然口語上各地都有差異,但是我們有共同的文字,共同的書面語,以及眾多中央集權大一統王朝的政治力量,這些外力維持了我們漢語方言的聯繫,更重要的是維繫了漢民族的自我認同。我說的是江淮官話洪巢片淮揚小片的方言,但我明確地認定自己說的是漢語,你說的是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的方言,但你也認定自己說的是漢語。

然後來談談漢語方言的發展變化。很多人可能受古裝劇影響,認為古人說話就是遣詞造句方面稍微仿古一點,什麼「據我所知」「總而言之」「萬萬不可」「這可如何是好」,naive!電視劇不這樣演你能聽得懂?還有人以為自己穿越回幾百年前還能聽懂自己老鄉的方言,想太多!幾百年前你老鄉說的和今天你老鄉說的根本不是一種方言!

我們都知道漢族的前身華夏族形成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也就是以今天河南省為中心,加上河北南部,陝西東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以及安徽北部一小塊地區。據信商和周這兩支部落聯盟的語言是不同的,周統一後兩者才逐漸融合,形成了華夏,周通過分封制擴大了華夏文明的統治範圍,也把中原的上層建築,包括語言文字,通過裂土封侯的方式,擴散到邊緣地區,結果就出現了雅言和方言之說,中原都城的語音最正,被稱為雅言,而邊遠諸侯國語音差別很多,孟子和許行辯論的時候就曾用「南蠻鴃舌之人」來攻擊他,因為許是楚國人,楚國貴族是中原遷過去的,但是平民有很多是當地土著,直到春秋時期還被中原人視為南蠻之地,這大概是已知最早的,通過方言歧視來進行人身攻擊的例子了吧(攤手ㄟ( ▔, ▔ )ㄏ)。由於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並立,政治上的統一被割裂,以至於各國統治者為了以示區別,開始在文字上做手腳,如果不是始皇帝的功勞,我想華夏族就不會發展成漢族,而是至少分化成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民族了,當然語言文字也是同步變成七種語言文字了。之後的秦漢大一統是漢民族和漢語言形成的關鍵時期,以長安和後來的河洛地區方音為正音,因為是各地官方交流的通行語音,所以漢代的揚雄在《方言》中管它叫通語。先秦的雅言,漢代的通語,後來的官話,民國的新老國語,現在的普通話,其實都是一個道理,就是用於民族內部不同地區間交流的民族共同語,或者說標準語。

接下來要講到影響方言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移民。從中原的一小塊地方,到現在從黑龍江到雲南的廣闊大地,華夏的生存空間擴展了幾十上百倍,套用網上一句話,你以為這都是充話費送的?不論是主動的屯墾,還是被動的逃難,強遷,或者是本地人口太多導致向周邊溢出,與移民相伴的,是他們的語言。古代生產力低下,人口和土地是最大的財富,同時人口也是最大的生產力,所以戰亂時候掠奪的不僅是土地,金銀珠寶,也是人口,有時土地守不住,就把人口強制遷走。秦修靈渠,滅南越,50萬戍卒屯居嶺南,帶來北方正音,融合當地土著越人語言,據信是粵語形成之始。漢末三國,黃河流域戰亂頻繁,導致很多人遷到江淮地區,湖北地區,但是一江之隔的江南仍然是很多人眼中的南蠻之地,曹魏政權穩定後,戶籍人口比孫劉的加起來還多,這也是司馬家代魏之後能夠使三家歸晉的最大資本。扯遠了,西晉沒太平多久,發生了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北方大面積的漢人舉族南遷,這一次,蘇皖兩省的長江南岸成了一個重要的接收點,移民人口之多,導致建立了很多和原籍同名的郡縣,在東晉形成了士庶不同音的現象。原來吳語的北界是在淮河一線,經過此次大規模移民,吳語北界大大南縮,至今很多學者認為江淮官話具有吳語底層。隨同移民一起遷移到江南的,自然是官方認定的標準語,即河洛音,但幾十年後南朝官吏出使北朝時,雖然入主黃河流域的北方少數民族也習詩書禮樂,出現明顯漢化,但河洛間語音已經大不相同。後來隋唐大一統,中原又成為中央集權的政治中心,官方又以河洛音為標準語音,但是此時的河洛音可想而知,和之前的又不一樣了。唐安史之亂,又一次大規模北民南遷,唐末五代十國,中原成為各個自詡正統的政權必爭之地,戰火紛飛,而南方各割據政權反而相對沒那麼亂,又一波北民南遷,再到北宋末年,靖康之亂,再一波北方移民遷到江南,主要是皖南浙西和湘贛地區,並擠壓前一波移民繼續南下福建和南嶺山區,據信這是湘贛閩客方言的由來。明初,朱元章起於淮西,定都南京,開國功臣也多是江淮間人,於是將自己的家鄉話定為官話,後來雖然遷都北京,滿清入關也定都北京,但直到清中期,還是以江淮方言為官話,清後期才慢慢變成北京話為標準語,今天我們還管江淮方言叫江淮官話。今天分布最廣的西南官話則是因為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銳減,清初官方鼓勵移民,形成了「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潮,再隨著人口增長,向雲貴深山滲透。東北話主要源於山東河北人闖關東的移民,蘭銀官話也是近幾百年中原、關中和山西人走西口的移民形成的。所以如果你是河南人,穿越回秦代,可能會覺得老鄉說話像粵語,穿越回兩晉南北朝,覺得老鄉說話像閩語客家話,穿越回唐宋,覺得像贛語湘語,穿越回明代,才覺得有了河南味兒。但這些所謂像哪個方言,只是相比現有的其他方言更像這個,並不是說你是廣州人穿越回秦代的中原就能聽懂他們說話。因為這些移民帶著他們的語言,在當地一代代繁衍生息,少則百十年,多則上千年,語言一直在發展變化著,最後才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各大方言。

那麼我們知道了,各地的漢語方言是先輩移民們帶來的語言在當地特定地域條件下長期發展形成的,並且語言的發展變化一刻也沒停,現在各地方言也仍然在發展變化中,只是現代交通通訊手段先進,地域阻隔的作用相比古代被削弱了,但也並沒有消失哦。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地人們信息交流和人員往來的暢通,方言間的差別會比以前小,但要說消失,那就是杞人憂天了。因為你們的川普淮普等等各種地方普,說不定就是你們方言的發展方向。

從個體的角度來說,我們說普通話越來越多,方言越來越少,越來越不「標準」,好像方言真的在走向死亡,其實不然,所有仍在使用的語言都是活的,變化的,不是死板不變的,方言也時刻在發展在變化。有大一統太平時節朝著標準語的向心變化,也有動亂閉塞時候背離標準語的離心變化,所以從歷時的角度看,方言從來沒有所謂的標準。但我們知道,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我們知道,新陳代謝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也意味著舊事物的消亡,在方言發展變化的過程中,也時時刻刻有新生的和死去的成分,新生的可能承載了新的文化,死去的也必然帶走了其承載的舊的文化。粵語的-p -t -k入聲韻尾,吳語的濁聲母,西南官話大量的上聲,江淮官話的喉塞音入聲韻尾,長江沿線把jqx發作做gkh,鞋子孩子傻傻分不清,還有fh不分的,如大胡建,大福蘭,小到淮揚小片存在母音推鏈式高化導致的合口U韻母字增加輕微的m雙唇鼻音韻尾,每一條特點都有其發展演變的歷史,都有一條可上溯至祖先的演變脈絡。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言母語,真誠地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方言,不要嫌棄所謂的「土話」,要教自己的孩子說好普通話的同時儘可能地多學點方言,在學校說普通話,在家說方言,因為這是一代代串聯起我們祖先記憶的紐帶。雖然一兩千年前祖先的話我們聽不懂,但是語言是漸變的,不是突變的,一代代上溯,我們還是可以用它找到和祖先溝通的方法,它所承載的地域文化亦然。

最後,推普和保護方言文化並不矛盾,推普是為了方便不同地區的人們更通暢地交流。西歐很多小國家普通人都會幾種語言,報紙上不同語言串列都沒事,我們學一個自己的方言母語就覺得難了嗎?


第一次這麼多贊吶 雖然就那麼幾十個

修改一下 日語沒了漢字雖然說語意表達不清晰但也不能說廢了 我舉例僅僅是說明一個情況??

????????????????????

原文:

死,不一定是件壞事兒。

秦始皇書同文,行同軌。大一統得以鞏固。這種文化認同感是帝國版圖得以鞏固的最為深刻的內在的原因。

近現代中國沒落之後,中國周邊曾經的附屬國都進行「去中國化」 如韓國,越南,日本。而台灣的「新南向」和港澳的繁體字等政策都是與中國文化相區別的(雖然繁體字是中國大陸的)一旦有不同就有潛在的敵對,這種生物的本能是不能改變的。

回歸主題,方言是有極大的可能性會死去的,這是大趨勢。而為什麼會是現在死去而不是以前僅僅是以前交通和通訊的不便造成的。科技改變文化。在當今趨勢下,年輕人基本都說普通話,而且沒有想過會讓下一代說方言。在經過幾十年的時間洗滌之後,方言是會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沒有敵對,僅僅是分析。

以下新增:

就現行漢語教學方法而言,從建國以來實行漢語拼音拉丁化,全國上下(除港澳台)實行統一的漢語拼音標準,這一定程度上讓方言受挫嚴重,讓普通話成為正統官方「方言」。建國前甚至是漢語拉丁化之前漢語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而不同教學方法以及不同地區的口音使得交流問題相對嚴重。

經濟發展推動了發音的統一,你與外省人談生意相信如果操著一口流利的「方言」是很難談合同的,這不關乎其他,只是交流不便。


反正同化四川話,想都不要想

四川話現在還dai擴張,康區和西藏li藏民啊,還有山咔咔裡頭li彝娃子,他們的普通話dou是四川話,四川話還dai向廣西那邊擴哦

dai我們重慶,說普通話的人都遭認為不合群,怪兮兮li


會。當然這裡說的毀滅不是失傳了,而是說方言不會再被廣泛地使用,可能就像滿語一樣,只有專門做研究的人才能熟練地聽說。

秦始皇靠武力統一了文字,但沒有統一方言。不是他不不想,而是慣性的力量太強。文字只有少數精英在少數時候使用,你敢不用我統一規定的文字抓住就砍頭。而語言是所有人在所有的時候都在用,國家機器再強大也是力有不逮。這也是方言幾千年來一直存在的原因。

但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方言的消失和語言的統一成為了可能乃至必然,這甚至不需要太多的法令強制。這主要體現在教育的普及、傳媒的的發達以及通訊和交通的便捷:幾乎每個人都會在學校里接受教育,學校里都是統一使用普通話的,這是官方的意志。更要命的是傳媒,打開電視或者網上的音樂視頻,基本都是使用普通話的,這種潛移默化是全天候全方位的。兩個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可以方便地通過電話網路聯繫,但顯然要使用普通話而不是各自的方言。多數人不會像古人那樣一輩子的活動範圍只在家鄉附近,普通話也是必須的。可以說能夠聽懂和說普通話已經成為了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生存的必備技能。

而方言,更多的局限在上了年紀的人或者同鄉之間使用。或者因為從小就說方言沒有掌握普通話(通常是上了年紀的),或者是同鄉之間為了顯示親密,或者是為了保密。但無論那種情況,應用人群和場景都只會越來越少。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作者大概是個上海人,告訴說哪兒哪兒哪兒人占上海的時候沒強行推廣普通話,唯獨共產黨來了強行推普

這其中舉了上海法租界的例子,可"上海人"不知道的是,法國人在本國推廣"法語",已經讓奧克語,布列塔尼語走向滅亡,法國人為了消滅布列塔尼語,把本是一個語言地區的行政區域,人為劃分為毫不相干的幾個行政區,同時,西班牙人明面上承認加泰羅尼亞語的地位,卻把同是加泰羅尼亞語的阿拉貢和巴倫西亞強行建立獨立的行政區並劃分出獨立的語言分而治之

我看我們也應該這麼辦,學習歐美先進經驗,打亂方言區行政區話,比如把上海分成七八個不同的行政區,廣東分成二十個


不會。現代官方語言對方言的壓制因由是 近代以來民族國家在塑造共同意識過程中,利用暴力和現代傳媒摧毀壓制小群體標示。 你相信民族國家會永遠存在嗎?你相信一個政權會永遠存在嗎?你相信全球化會永不止息嗎?

不可能,可能某種「方言」會消失,但是方言永遠不會消失。因為他不像「官方語言」需要權力支撐,正如野草不需要像水稻一樣被人照顧


現在的方言可能會被普通話替代,但是,但是不同地區的普通話一定會衍生出各地不同版本的地域特色,久而久之又是新的方言。


北方方言與普通話相近,消亡地沒那麼快。南方方言基本上消失速度會更快。

本人溫州人,說的就是俗稱惡魔之語的溫州話,身邊的長輩基本不會說普通話,我每次回老家和長輩們交流都只能聽個大概,很多俗語,特色的說法都要靠父母翻譯成普通話才能理解。平常和父母講話也是經常普通話穿插方言講,有時候想說一個詞卻想不起方言應該怎麼講。不只是我,身邊好多同齡人都有這種情況,和家裡上了年紀的老人溝通困難。

那麼我們的下一代呢?讓我們這些自己方言都說不溜的人去教他們說嗎?我覺得方言的消失就會發生在本世紀。


不會,但很長時間可能會有發展,口音轉變。

譬如當今粵語依然具有強大的活力,每日都有新辭彙產生。相比其它,粵語還有一個法制穩健,媒體發達的香港。

基本上香港媒體感覺都是很有活力的,甚至是小小的科技門戶網站都很會運用新的辭彙,譬如,顯示器叫芒(根據英語),觸屏手機叫篤芒。尤其是大量的youtuber,今年新開的電視台viu,100毛這些媒體他們都很會根據時事創造辭彙,或者傳播。他們基本輻射的是全球的華人圈,而大陸可以翻牆看,一樣是在不斷發展的。打開YouTube、Facebook會有很多粵語的短片,是有人在不停生產、製作的。

而且還有粵語樂壇、影壇,粵語mv的YouTube評論都是世界各地的華人,影響輻射範圍是很大的。粵語歌相比之前量是少了,但質量是不斷提升的,比較年輕的主流歌手都是一小段時間一首新歌,然後再出專輯,其實變相每張專輯派台的歌曲也可以多了,創作時間長了。港區Apple music依然可以看到粵語音樂有一席之地,在珠三角依然有份量。而這種音樂模式畢竟日本樂壇一早也是有這種習慣。文化產業存在就確保一種語言依然可以存在很久。

早些年,香港也有一些班級實驗用普通話教學,而且還要是尖子生才可以參加。而早前結果顯示,用普通話教學語文的班,比用粵語的班閱讀或者寫作能力甚至更差。所以這將會是很大的阻力在香港推廣普通話教育。所以香港還依然是粵語最後的堡壘。而穩健的法制和社會發展,就確保這個不會隨意被打破。

而我自己生活在東莞,和身邊的同學朋友依然用自己鎮的莞寶方言交流。參加本地的大學生組織,同樣也是用莞寶方言。身邊的確很多中小學生使用普通話,但可能是外地人比例增加,而學校課間比較少使用方言導致,但可以見到還是有父母、長輩用母語(莞寶方言)交流。而近年的母語覺醒,我覺得是好事,將會是一個希望。我們這一代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母語,譬如我們自己拍的短片都是使用莞寶方言等等。而我們這一代將會為自己的語言努力。

在廣州讀大學,就發現很多潮汕同學都很積極學習粵語,大二、大三就可以用粵語交流。也發現其實很多深圳的同學有一口流利的粵語,有些至少是可以聽得懂。在社團、還有校園廣播,使用粵語的比例就更加高了。

現在我們的母語都可能在受到普通話衝擊,但是一個更加好的機會去正視自己的母語,去珍惜她,保護她,而不是打著一盤輸數地去面對。

也希望更多的年輕家長可以使用母語與自己小朋友互動、教學,這樣小朋友與長輩的關係會更好,家庭氣氛融合,而小朋友有些智慧也只能透過老人家才能去獲得。

最後附個ted短片:「不要堅持講英文!」

唔好堅持講英文!

https://www.ted.com/talks/patricia_ryan_ideas_in_all_languages_not_just_english


會,已經走在滅亡的道路上。

經濟發展全球一體化的必然。

一個簡單的身邊變化,只有十年時間

我老家方言辭彙

十年前是困眼閉慢慢演化成困告然後變成睏覺,現在變成了音調和普通話略有出入的睡覺。

這樣的例子正在全國各地慢慢的變化著。


推薦閱讀:

古代人上朝,語言不通怎麼開會的?那時候有同一語言嗎?
為什麼中文在互聯網的使用率才排在第七?
中文有類屬詞典嗎?
《現代漢語詞典》是否會再次根據大眾使用的錯字錯詞進行修訂?
「爸」「媽」這兩個字古代就有嗎?

TAG:方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漢語方言 | 語言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