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諺文參考蒙古語八思巴字創製的說法究竟可不可靠?

似乎持這一說法的主要是西方學者?


我先擺事實:

以上是諺文的基本字母及其與八思巴字母的對應。其餘的諺文字母都是由上面的字母衍生出來的,比如雙寫表示緊音、輔音加一橫表示送氣、母音加一短劃表示/j/介音,母音右加一長豎表示/i/韻尾等。

我個人的態度是,諺文不能算是由八思巴字創制而來(並沒有像蒙古文&<回鶻文&<...&<阿拉米文,或者八思巴文&<藏文&<梵文那麼清晰的脈絡),但受其一定影響或啓發是有可能的,畢竟還是有g, d, b, s, l這幾個輔音字母看上去有點兒像的。(當然諺文從總的字形框架來看還是最像漢字或者契丹小字之類。)


不可靠,因為沒有直接證據。所謂字形的相似太過牽強


不可靠。


始終覺得諺文的架構更像漢字


推薦閱讀:

如何寫出漂亮的韓文?

TAG:諺文 | 比較文字學 | 八思巴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