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與「教室」的正確發音?

普通話中的詞語,兩個字都是第四聲時是否需要進行變音?

比如「質量」和「教室」,不少人會讀成「zhǐliàng」、「jiàoshǐ」,是正確的嗎?


不需要變音。讀上聲是北京方言。


謝邀。

這個問題和普通話的連讀變調沒關係,需要從清聲母入聲字在北京話中的歸調講起。

不怕被打臉地說,論及北京話中入聲字的聲調演變問題,整個知乎應該沒有人知道得比我詳細。(因為真正的大牛都沒有玩知乎啊哈哈)

「質」和「室」都是清聲母入聲字。這一批字常用的一共有幾百個。入聲字在中古以前韻尾是不爆破的-p,-t,-k,在北方地區自宋代以後輔音韻尾逐漸失落,根據不同的規律併入不同的音調中(有少數地區仍然自成一個調)。在廣大官話方言中,清入聲字的歸調不盡相同,西南官話歸陽平,中原官話歸陰平,北京官話和東北官話根據很複雜的規律,在存在一些例外的前提下,分別歸入陰陽上去四聲。

為什麼北京和東北是分別歸入四聲呢?主要是因為這裡的語言層次太複雜。在北方地區,入聲的輔音尾消失之初,清入聲字是全部歸上聲的,我猜測應該是輔音尾先演變(弱化)成喉塞音,與北京-東北的上聲的喉塞遺存比較接近。後來受明代統治階層江淮官話的影響,許多清入聲字的文讀變成了陽平和去聲;而以白讀為主的清入聲字,音調根據詞性不同而分化。主要用作動詞的,讀陰平(如拉、吃、踢、劈、切、接),主要用作名詞的,讀上聲(如鐵、血、雪、尺、百、筆、腳)。例外也是有不少的,不舉了。

回到這兩個字,「質」和「室」都是名詞性的,因此它們的白讀按規律應該是上聲,就是題主觀察到的現象了。而目前官方認定的讀音都是去聲,屬於是它們的文讀音。因為北京城內文讀音優勢比周圍地區和東北大,所以文讀被選定為正音,但上聲的白讀音還是頑強地存在著。

說到東北的清入聲讀音里上聲更多,可以看這個圖表,來自賀巍《東北官話的分區》:

上表裡「室」字應該是失收了,因為據我印象東北話「室」字確實是讀上聲的。

然後屬於北京官話區,但不在京城內(京師片)的地區,清入聲字也是讀上聲的比北京多。下面的圖表來自賀巍、錢曾怡、陳淑靜《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方言的分區(稿)》:

可見「質」「室」在這些地方也是讀上聲的。另外至少「腹」在北京話里有上聲一讀,空腹,腹部,等等。再附帶說一句:普通話的連讀變調主要發生在上聲字上,此外還有「一」「不」兩個字存在與後字音調有關的變調,即「一」後面是去聲的時候讀陽平,後面是其他音調的時候讀去聲(一隻、一直、一紙、一致);「不」字與「一」字規律相同,去聲前念陽平,其他音調前念去聲(不依、不移、不以、不易)。原因,主要也是因為「一」和「不」原來都是入聲字,所以今音調不穩定。


謝邀。不需要音變。

室、質、國、福等讀成三聲是方言緣故,普通話不必改讀。

我老家黑龍江,也是這樣讀的。具體方言為什麼這麼讀。感興趣可以搜一搜【入派三聲】。


全濁聲母字派入陽平,次濁聲母及影母入聲字派入去聲,清聲母字派入上聲,這是《中原音韻》存在的入派三聲的規律。不過從聽感上,去聲更近入聲,讀上聲,特別像214這種三個音高的上聲,明顯與「短促」的入聲相去甚遠!


法國。


Zǐ liang,

Jiào sí。


有些不能忍受的是何炅把「亞洲」的音讀成「雅洲」。


我爸東北人說的就是三聲的教室,明明是送分題,考普通話證書的時候敢這麼讀嗎?


教室shi三聲,教普通話的老師說,這個讀法是北京土話


現今官方普通話語系裡,只是存在四個音,一聲平二聲陽三聲拐彎四聲降。按照新華字典標準,質量和教室全是降音。

以前在離北京頗近的河北上學,校領導一講話說到這兩個就是三音,聽起來怪怪的。至於"入聲短促急收藏",普通話里基本被改掉、廢掉了。在南方的某些語系還是存在的,比如古中原話的繼承者客家話、粵語、閩南語……不過,真要論推廣,普通話確實會更具有可行性吧。


古清入今音不必太糾結,直接按照字典規定的念。


都是裝逼造成的。跟京劇裡面念「黑」字念成赫(二聲)一樣,其實是武漢方言。


推薦閱讀:

現在的普通話相比上世紀的普通話在語音上有什麼變化?
如果49年時中國定粵語為普通話,對中國的文化、社會、風氣將會有怎樣的影響?
「你有去過北京嗎?」里的「有」是怎麼來的?何時出現的?
上海人說滬語是否經常夾雜普通話?為什麼?
普通話有重音嗎?

TAG:發音 | 漢語拼音 | 漢語 | 普通話 | 普通話發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