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浙江有許多方言,但是浙江人說普通話沒一點口音特別標準?
眾所周知 浙江是吳方言的聚集地,浙江省內有大量的方言,而浙江人說普通話卻沒有口音,普通話等級很多人都能有一甲。
大概是強力推普的結果。小學時,學校里禁止使用方言,同學之間無論課上課後只說普通話。漸漸的,同學之間想說方言也開不了口。其實可以來浙江聽聽五十歲以上的人說的普通話,大多都有挺重的口音的。當然,不是說年輕人也完全沒有口音。我身邊就有很多人說話不分前後鼻音,還有少數幾個不分r,l。
再有就是大家常說的f,h或者n,l這些吳語都分,而前後鼻音和r,l不常被人注意到,顯得好像浙江人說普通話沒有口音。
對於母語為吳語的浙江人來說,由於普通話與吳語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普通話是一種難學的方言。浙江人的普通話,不外以下三種情況:第一,完全不會說普通話;第二,說的普通話中帶有非常多的當地方言的特色(非吳語區的人一般聽不懂);第三,會說不帶兒化音(杭州人例外,因為當年趙構從北方逃到杭州建立南宋時給杭州方言帶來了兒綴)、不分前後鼻音(雖然吳語中鼻音很重,還有聲母ng,但是前後鼻音在吳語中算作一個音素)。對於外地人來說,由於第二種情況和普通話相差太離譜,因此他們往往不會把它們算作「有口音的普通話」;而第三種情況和標準的普通話在全部母音、大部分輔音和音調上幾乎是一致的,於是便形成了類似於「雖然浙江那邊說的話我都聽不懂,但是那邊人要麼不會說普通話,一說起普通話都是沒有什麼口音的」的印象。
我想通過一些實例來說明第二種情況中,浙江人所說的「融合當地方言特色的"普通話"」是什麼樣子的。
我下面將採用的是「靈橋牌普通話」(即具有寧波話口音的普通話。寧波話是浙江的一種方言,和浙江省境內的其他方言,除溫州方言外,基本可以互通)。這種口音的代表有浙江省鎮海中學校長吳國平先生(也就是我的校長)。
(雖然我屬於上面所說的第三者情況,但是我還是能模擬出這種口音的。據同學反映和校長說的很像 。)
比如下面這段文字(出自人民出版社歷史書必修一):
用「靈橋牌普通話」來讀,將出現如下變化:
1)「19」中的「1」讀作寧波話中的「十」(/z?/,聲調:T8陽入;???;12。對於音調的標註,先給出該音調的tone classification,再給出其tone symbol,最後tone number。下同)「9」按普通話讀。
2)「世紀」中的「世」讀平舌音。
3)「六七十年代」,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採用普通話讀音(但是「十」讀平舌音);第二種,如果說話者一時想不起來普通話怎麼說,往往會用寧波話以極快的速度帶過。
4)「洋務派」:直接用寧波話。「洋」發/j?/,音調:T1(陰平);??;53。「務」發/wu:/;音調:T2(陽平);??;24。「派」發/pa:/;音調:T5(陰去);??;44。
……
大概就是這樣。總而言之,這類混合當地方言和普通話的口音的特點是,在普通話讀音和當地方言類似時優先考慮當地方言讀音;當普通話讀音和當地方言差距很大時選用普通話讀音或當地方言讀音。
註:由於我只是一位熱愛語言的普通高一學生,對於phonetics以及phonology只是略懂一些皮毛,因此上文中可能存在一些學術上的問題。歡迎指正。
作為浙江人,我一直以為我說普通話沒有口音,直到我上了大學
我覺得有兩個可能:
1. 題主浙江人,所以聽多了習慣了,自己感覺不出
2. 題主在浙江外,碰見的都是從浙江出來的年輕人。年輕人受了好幾年普通話教育,有口音的比例比較低。
hhhhhhh
(在天津)
有人問我你是福建的吧
有人說我有港台腔
有人說你是深圳那邊的吧
大一的時候還有人說你是香港那邊的吧
反正作為溫州人,我能在任何電視採訪中聽出這個人是不是溫州人(除了演員、播音員等等專門訓練過普通話的職業)。溫州人講普通話還是很有特點的,基本上可以總結出:
1.平翹舌不分,或者較難講清楚平翹舌
2.前後鼻音不分,這個比較多見,我就是因為這一點從上大學開始被黑
3.偶爾摻雜少許溫州方言
我覺得一個知乎萬能回答很切題啊: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就是這樣。
浙江有個現象,就是受過一定教育水準的人,男生大多有口音,女生大多沒有口音。
你可以試著觀察一下。
收到很好教育的人,都沒口音。教育水準不佳的,都有。
但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會出現性別分化。
沒有北方口音,但有江浙口音。不過輕微的江浙口音本來就是普通話的題中之義,所以不算做不標準。因為國語-普通話本來就是江浙人提倡的: 江浙人用北京的發音說的官話,就是國語-普通話,本就不用完全模仿北京人講話。只是在吃不準這個音那個音怎麼發的時候,不用再去爭論具體操作上的異同啰,直接聽北京人的咬字就好了。北京人說lei不說lui,那普通話就採用lei; 北京人說feng不說fong,那國語也說feng好了。所謂採用北京音的標準,是這麼個採用法。並不要求你的腔調、語氣或嗓音同北京人一樣,不需要你練就一套北京的發音模式。所以你盡可以保留你的發音習慣,只要你能把普通話講清楚,別把這個音搞到那個音,也別冒出北京人念不順口的音,就行了。江浙人就放心大膽地說普通話吧,畢竟這是最接近設計之初要求的普通話variety了。
身為浙江人在外地基本上都能憑口音找同鄉了...真的沒口音嗎?特別是浙南部分講閩南話地區的,那口音一逮一個準。講溫州話的口音也重。其他地區不太清楚。
我覺得由於普通話和方言音節各方面差異過大,導致互相之間影響不會那麼大。
實際上浙江口音根據地方都會有方言口音干擾的,只是那些脫離方言口音比較好的人,講的更接近標準普通話,所以一旦沒有口音,就顯得比較標準,或者只能聽出是南方人。
再加上浙江各地方言實在太多,尤其是浙江中南部地區山裡,比如我老家東陽,縣級市,都有南鄉北鄉之分,需要適應一陣子才能聽懂,甚至即使同樣的方言,村與村之間都有口音差異,聽口音就能知道你是哪個鎮哪個村 所以,之少在學校里,尤其是高中裡面,你不說普通話,甚至不一定能跟全班同學互相完整交流,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所謂普通話普及比較好的重要原因吧。因此比起福建,廣東,或許普通話又能更標準一點。
同理可得英語,日語等外語的口音,我覺得浙江人的口音也是普遍比北方翹舌音濃重的口音更標準反贈我縮話四從來不翹sé的
寧波人,說實話我覺得自己沒什麼口音。直到出國後,並且假期經常在深圳住,認識了更多其他省的人之後,才發現浙江人其實也有口音。
平舌翹舌其實是區分的,但是沒那麼翹,比如是不是,普通話shi bu shi, 靈橋普通話就會變成si bu si,但是不是完全沒有翹舌。
其次,我周圍所有的浙江人(主要是寧波人)都不分前後鼻音,但是這個真的改不了,因為吳語里沒什麼後鼻音也沒什麼翹舌音或者兒化音什麼的啊。
浙江人講普通話普遍語速偏快,而且有輕微的變調,吳語里有個連讀變調,指的是說一段話因為要組成句子需要變調來區分片語,所以普通話說起來也會有變調的感覺。
最後就是方言導致的用詞問題,就像北方人都說勺子但是浙江的基本都說調羹,包括很多因為方言轉普通話導致的語法習慣,也會讓句子聽起來很浙江味,比如飯帶帶來,垃圾倒倒掉。
雖然很多浙江人普通話因為暴力推廣普通話的原因,普通話比其他省份可能要要好點,有些甚至聽起來挺標準的,但是鄉音是骨子裡的,還是聽得出,很難改的。
不敢說浙江怎麼樣,但至少杭州人是有口音的!以前一直在杭州的時候沒有那麼強烈感受,因為大家說話都是這樣的。但是出國以後遇見全國的小夥伴後都說我口音特別重!周圍關係好的幾個小夥伴也都是杭州人,在一起說話就很親切。然後出去玩有時候也能聽到一模一樣的口音,一聽就是杭州人的那種。如果你硬要說杭州人沒口音,那麼1.你認識的杭州人不是正宗杭州人,至少父母輩不是老杭州佬。2.此人自己選擇說標準普通話。每個人說話都有不同習慣,和天南地北的人在一起時口音也會被帶跑。個人選擇問題。像我就特別愛自己的鄉音,所以就喜歡自己口音重重的感覺。所以一般到最後都是別人被我帶偏
浙江口音不是很明顯嗎!
不敢說浙江人,至少是溫州人,我是一直以為說普通話基本是不帶口音的。直到有一天我去外地念大學半年,放假回來一下車,聽到家鄉人的普通話,才發現我們是多麼的平翹舌不分,我跟你縮,溫州普通發是我對家鄉墜森刻的記憶。
輸入法都是模糊音的路過
如圖:
浙西南土著一枚
自以為沒口音
結果上了大學以後室友問我為什麼有東北味兒…………………………
這……………………我也不知道啊?
我感覺浙北的口音還是帶有明顯的吳語口音的
比如
個么好的啦
好的呀(輕快臉)
懊惱死了!(以前室友常說,我們總是心中默哀:可憐的懊惱,又死了一次)
……
之類
怎麼沒有口音了,各種哇喔喂呀,昨天打金華的財付通客服電話算是領教到了
蔣公那一口鄉音聽的真是酸爽。
推薦閱讀:
※中國有沒有保護方言的官方政策?
※如何給方言注音?
※台灣的國語發音是否聽起來更文藝?和大陸地區的普通話有哪些差別?
※漢字拉丁化的推動者有沒有想過借用方言發音減少國語中的同音字?
※《武林外傳》里出現過多少種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