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如何給銀行帶來收益?銀行為什麼要發行信用卡?

最近喜歡上研究信用卡了,辦了很多銀行信用卡,但是突然想到一個很大的問題,銀行為什麼要發行信用卡?信用卡在免息期內使用不收取任何費用,只要在還款日還款不就行了。銀行等於就是免費把錢給我們用啊,全國幾億張信用卡,就算每張額度只有1萬,也是幾萬個億啊,這是非常大的一筆錢,這也相當於貸款了,但是不收利息,銀行給我們免費用不是血本都虧出來了嗎?而且現在申請信用卡掛失補辦信用卡都不要錢,信用卡也大部分都沒有年費,銀行怎麼利用信用卡業務賺錢呢?銀行應該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吧?還有套現擼羊毛是什麼意思呢?


一、盈利模式:收入-成本

  • 信用卡的收入主要有:利息收入+分期手續費收入+商戶回佣+年費+取現手續費收入等
  • 信用卡成本主要有:發卡成本+資金成本+運營維護成本+營銷成本+壞賬風險損失等

二、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

  • 在我國信用卡業務髮型了三十多年,在發卡初期,國內持卡人使用循環信用的客戶比較少,透支的客戶大部分選擇免息期限內全額還款,因此銀行信用卡收入以商戶回佣收入為主。當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資產業務形成的利息收入逐漸上升。
  •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信用卡收入結構來看,利息收入佔比較高,約佔45%。

  • 利息收入:目前我國信用卡透支貸款利率為日息萬分之五,按月計收複利,換算成年利率則高達18.25%,扣除運作成本,利息支出及一定的壞賬準備,信用卡業務的利息估計在8個百分點以上。各家銀行的信用卡政策不同,一般有30-56天的免息期。2016年發布《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通知》,2017年1月1日起,取消現行同意規定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標準,實行透支利率上限、下限區間管理,透支利率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免息期限也由發卡機構和持卡人協議確定。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透支利息收入對信用卡收入的貢獻度將逐步提高,將成為信用卡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 商戶回佣:持卡人選擇使用銀行卡結算時,特約收單商戶支付給發卡行及發卡組織的結算手續費,是銀行信用卡業務收入相對重要的組成部分。2016年全面下調銀行卡刷卡手續費,按照新調整的費率,商戶的刷卡手續費成本將大幅減少。

  • 年費收入:國內的信用卡競爭激烈,銀行一般採取刷卡一次或者一定金融就減免次年的年費,因此信用卡年費收入佔比很少。
  • 分期手續費:是銀行為客戶提供分期償還信用卡透支金額的服務收取的費用,信用卡分期實際上市銀行為持卡人提供的一種短期融資服務。近幾年,分期收入逐漸成為信用卡收入的主力。
  • 滯納金收入:2016年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取消滯納金規定,由發卡機構和持卡用協議約定違約金,將於2017年1月1日起執行。
  • 取現手續費:是銀行為信用卡持卡人提供境內外小額現金支取服務收取的費用,境內取現一般是按照取現金額的1%或者2%收取手續費,上下限定各家銀行不相同一般是2-100元,境外一般是3%


你還沒去信用卡論壇逛過吧?

收入有:還最低與分期的人比你想像的多,對某些人來說,銀行18%的年化利息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可以去了解下民間小額借貸與網路借貸,消費金融的利息有多高),而對銀行來說,這些人的風險有點大,但利息夠高,可以彌補風險。

刷卡手續費,0.38,0.78,1.25,你真正了解信用卡了就懂了,銀行主要靠後面兩種費率賺點手續費。由於銀聯薄利多銷的政策,這費率很低,但後兩者還是有賺頭,數量大了也很客觀。美國visa,萬事達跟運通手續費高的離譜,這是國外信用卡的重要收入來源。

一些高端卡片(大白金起步)的年費,運通起家時的特色,這些年費給了持卡人非常值得的權益與服務(如果充分利用的話),同時也是銀行的一個重要利潤來源,某種程度上也是最良性的一個。

說了半天,其實,現在中國的信用卡大部分不賺錢,只有招商等信用卡業務做的比較好的實現了盈利,原因也在上面說的幾條里:壞賬高,相對於國外手續費低,年費免的太慷慨。

不過信用卡是一個銀行重要的組成部分,就像五星級酒店門可羅雀的餐廳,它可以不賺錢,但必須有,否則對不起自己的牌子。


大家沒有回答到點上,你使用信用卡消費,商家是要付手續費給銀行的。因此,很多商家是不願意顧客使用信用卡的。

當然了,手續費也不算多,因此,算是信用卡擼商家的羊毛。但是,只要用卡的人多了,羊毛也是很客觀的。銀行為了鼓勵大家使用信用卡,又會通過積分換禮品的形式,給用戶一些獎勵。


打個比方:現在二線城市有很多健康體驗館,每天打卡可以免費領雞蛋,領著領著,大部分阿姨們就沒忍住買個磁療床,你贏得了雞蛋,輸掉了整個世界

不過銀行倒是沒那麼壞,原理類似,卡只是個基礎媒介,有了信用卡你得消費吧,收單手續費銀行到手!這月花超了,還不上了,你得分個期吧,分期手續費到手!信用卡羊毛薅著挺爽啊,辦個借記卡關聯個自動還款,卡里不能不存錢吧,存款到手!買車、裝修手頭緊,想做個汽車、家裝分期吧,手續費到手!

再來算算你究竟能佔多大便宜,一個月消費一萬,享受最長免息期,按餘額寶7日年化4%算,55塊錢。

銀行和健康體驗館最大的區別就是讓你得到了雞蛋,還贏得了世界。提前享受消費的同時,還累積信用額度,卧槽,這尼瑪不是慈善家嘛!


因為你還不了解信用卡~

信用卡的收入兩大塊:

1、利息~逾期利息和分期利息高得嚇人,但這個高也只是相對存借款利息而言,相對民間借貸還差得遠,更別說什麼高利貸~所以有不少人有意的分期還款,一張信用卡相當於一個借款額度~

2、商家的刷卡手續費、安裝費等等~對,信用卡不收消費者的錢,但是收商家的錢。啥?這商家不支持信用卡?分分鐘客戶走光信不信?


對於銀行來說。信用卡重資產客戶絕不是那些拿著各種大額度的卡甚至還不夠刷,但是每個月按時全部還清的客戶。而是那些有一定消費能力,也有一定的償還能力,但是償還能力有限,只能先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再辦理分期或者每個月還最低以此循環的客戶。這就引申出幾個問題。

1,銀行拚命推各種活動,看似各種優惠,實際上就是利用客戶消費心理促進刷卡,這樣卡的活躍度提升了,這樣累計刷卡帶來的後續還款,很可能會有一部分還不了的。那麼。銀行提供最低還款(不屬於不良)或者分期還款。這是信用卡賺錢最重頭的地方。

2,慢慢的某些人N個月一直循環還款,雪球越滾越大,最低都難還了。慢慢延滯2期 3期 成了人行不良客戶。這時候問題就大了。近些年各大銀行的不良率上升成了普遍現象。

所以信貸審核人員在風險這個度上要把握得非常恰當。銀行也要適時作出決策。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我之前在的某行。在我剛入職的時候。專科5K 本科8K 碩士 博士 15K 。還有房屋銷售啦酒店前台服務員啦等基層員工都是3K。幾年下來發現碩士博士開卡率很低,也很少會還最低。反而專科本科比較喜歡。於是從14年開始調整為。專科8K 本科及以上都是10K。基層銷售服務均提到6K。明顯利潤增幅較同比上升了不少。

呵呵呵好像有點偏題。


信用卡代表的是一個消費產業鏈。

首先,信用卡本身是一種超前消費,你的信用額度是略大於你的實際收入的,銀行的各種活動和免息期可以刺激你進行消費,在這樣一個消費社會裡,只要你消費,大家就都有的錢賺。消費者以一定的優惠得到了更好品質的生活,商家的產品賣出去了,又可以擴大再生產,企業擴大再生產盤活了銀行的信貸資金流,這時候企業創造了更大產值,反過來提高了居民收入,消費者又有了更大的購買力,你的額度繼續提高,又可以去消費價格更高的東西,整體就是一個產業良性循環的過程。

比如,你的舊手機過時、卡頓,實在不想用了想換一部新出的iphone7s,可是手頭錢不夠,剛好雙十一又搞活動了優惠個幾百塊,你可以刷卡先買下來,要麼下月發工資了把賬單還上,免息,要麼每月支付一定的不算太高的利息分期還款,但重點是你買了,商品完成了他的交換使命,在市場中完成了「交換」的活動,蘋果可以繼續出iphone8、9、10一款比一款先進,你用上了先進的手機不再卡頓拍照不再看不清,既可以提高自己工作學習效率,又比較有面子,商家也有底氣繼續進貨,商場可以繼續買賣,銀行可以繼續給企業貸款,資金流還可以各種投資,整個市場欣欣向榮。再這樣一個消費社會裡,利息什麼的其實不是重點,最怕的是你不消費。

當然,這個過程也有風險,比如消費者一味地刷額度,遠遠超過了自己的還款能力,然後利息滾雪球越滾越大,這就是個人破產了(我感覺外國電視劇里好多隻知道買買買的年輕人破產的形象...),還有企業破產、銀行破產(當然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銀行是不會破產的),銀行破產就金融危機了。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利用好信用卡這一信用工具理智消費,不僅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還可以積累自己的信用,還是可以盡情享受消費帶來的樂趣的~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司馬遷

銀行發行信用卡,是因為可以帶來收益。

1.利息收入。我國信用卡的日利率原來是萬分之五,現在各家銀行可以自行優惠至萬分之三點五。用信用卡取現是每天都計息的;消費看能否全額還款,如果不能,那也是每天計息的。

日利率萬分之五,相當於年化18%。想想房貸才多少。。。

2.商戶回佣收入。我們去商場shopping,輕輕一刷,給消費者和商戶都帶來了便利,商戶要支付傭金給銀行,傭金按比例分給發卡銀行、收單銀行和卡組織。

3.年費收入。每張卡都有年費,當然現在往往免收。

4.分期付款手續費收入。看上一件喜歡的東西,暫時手頭緊張時,可以選擇分期付款,分期付款一般不收利息,但是有一定的手續費,這部分手續費也是銀行的收入。

還有一些其他費用,總歸銀行可以賺錢啦~~~~


淘哥給你一個通俗的解釋:信用卡就相當於銀行放貸。信用卡可以分期,就相當於貸款。即時不分期,使用信用卡需要手續費,手續費就相當於銀行的利息了。反正錢放著也放著,何不拿出來賺利息。信用卡用錢還是當下最划算的渠道。


當然不是,你信用卡里的額度並不是現金,而是在你消費的時候回歸收單行。相當於錢打了個轉,商戶還要付手續費,然後加上信用卡POS商戶沉澱的資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用信用卡,這時候就能沉澱和歸集資金了)。加上分期等,積少成多還是很可觀的。其實今年開始銀行業的重點都轉向個人業務了,信用卡是重中之重。開始有看到說大部分銀行這條線還沒開始盈利,其實不是的,信用卡本來也只是一個渠道,鏈接的是商戶,對公戶,代發工資賬戶等等衍生條線。目前還有很大的市場可以挖掘,首先的就是培養消費習慣。一萬的儲蓄和一萬的額度肯定是額度產生的收益更大,這點毋庸置疑。


認真看完以上各位大神的回答,心中無限彷徨惆悵,總之,信用卡是把雙刃劍,各位大神都洗洗睡吧,天涼了,注意蓋好被子,以防著涼!


做催收以後才知道欠信用卡還不起的不要太多。


信用卡刷卡消費銀行是有分潤的。還有逾期了銀行有罰息,分期有手續費,還最低有利息。


這兩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問題。

銀行發行信用卡的目的,最終歸結於一點:獲取利益。這本身是一個商業行為。

信用卡給銀行帶來的效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供你參考。

1、產品本身收益:信用卡產品本身收益來源主要包括(1)利息收入。日息萬分之五的透支手續費。(2)滯納金(最近改名字了 )。儘管銀行對持卡人提供免息還款期限,一般50天左右,並設定有每月最低還款額。但對當月還款金額沒有達到最低還款額標準的部分,每月收取差額5%滯納金。每月收取。(3)交易手續費。持卡人在商戶消費,銀行要向商戶收取服務手續費,目前一般是信用卡千分之六(上不封頂)、借記卡千分之五。按照目前國內銀聯721分潤標準,發卡銀行正常可獲得商戶手續費的70%。(4)分期手續費。目前,國內銀行的信用卡正在從傳統的支付工具,向「支付+金融」方向發展。分期交易量擴大,已經成為各家發卡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重要支撐。(5)年費。(6)異地交易手續費。(7)掛失費、換卡費、郵寄費、信息費。。。等等一些小額收入。雖然不大,積少成多。

2、產品交叉銷售。辦理信用卡後,持卡人勢必要與銀行有所接觸,存款、取款、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內容。這位銀行創造了大量存款、貸款、理財、貴金屬銷售,甚至公司業務的發生機會。這是信用卡作為銀行個人業務平台的重要紐帶作用。招商銀行在此方面做的比較突出。

3、客戶信息的收集和掌握。大量的持卡客戶信息,以及客戶的消費習慣,形成了海量的個人客戶大數據資源。也是銀行獲取商戶端資源的重要支撐,這也是銀行個人業務得以發展和立足的根本。

4、品牌效益。持卡群體的擴張、客戶體驗的提升有助於提升銀行品牌的建立。

時間關係,啰嗦不少。供你參考。


銀行發行信用卡的收益主要來自於兩塊:手續費、利息

1.手續費目前費改後的費率是0.6%,也就是你刷10000元,手續費60元。

而這60元不都是發卡行賺取的,是由三家分的,分別是發卡機構、收單機構、銀行卡組織。

發卡機構就是發卡行;收單機構比較不為人知,做的是通道業務,通俗的說就是你信用卡里的錢通過收單公司的通道到了收款人的卡裡面;銀行卡組織就是銀聯、美國運通這些公司。

這筆錢三家並非平分的,絕大多數被發卡行分走

2.據統計,沒3筆信用卡刷卡交易就有1筆會辦理分期,分期費率極高,往往在年化10%以上,這也是銀行發信信用卡最大的收入來源!


大型商超或者一些連鎖的線下實體才會支持信用卡,薄利多銷,多支持一種支付方式就能夠帶來更多的消費者,從一定意義上促進了消費,刺激了經濟的發展


最簡單的就是 :銀行掙得是手續費,你刷卡消費了,銀行就有錢賺,刷卡一般是POS機刷卡,因為POS機刷了有積分,也對信用卡好,養卡最好,銀行也可以賺錢


收入包括:分期手續費、取現手續費、年費、超限費、滯納金、利息、商戶回佣。

其中,商戶回佣佔了一大半,其次是分期取現手續費,再就是利息和其它費用。

信用卡的收益是建立在發卡規模基礎上,100萬發卡是個標誌。銀行信用卡中心在發展前幾年都是虧損的,但上了100萬發卡後,客戶規模和市場活動越來越成熟,就慢慢開始盈利了。


信用卡是用來鼓勵消費者消費,其次是方便消費者消費!!!使用信用卡——量力而行,剋制慾望!


推薦閱讀:

信用卡預訂商家是如何實現隨時確保用戶信用卡有效的?
信用卡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使用技巧?
零額度信用卡或低額度信用卡是幹什麼用的?

TAG:銀行 | 信用卡 | 套現 | 信用卡額度 | 信用卡套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