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否應該建立像日語、韓語那樣的敬語系統?

中國人自誇禮儀之邦,但明明周邊鄰居日語、韓語,甚至蒙古語都有成系統、滲入語法的敬語,無時無刻不在潤物細無聲地教導國民,對人要尊敬。可漢語不但沒有這種語法,甚至原本有的敬詞系統,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社會動蕩、官僚窮棒子化運動當中被抹消了。為了建立有秩序、有禮貌的社會,漢語是否有必要虛心向日韓語、蒙古語學習,建立深入語法的敬語系統呢?


慶祝我破百贊,今天我不去健身房了,我要去披薩店...並且還要點那種芝士邊兒的...
-----------------------------------------------
敬語「系統」不是不需要,是沒辦法。

日語、韓語在語法上是黏著語,而漢語是孤立語。大前提即語法系統不一樣,如何又能建立像韓日那樣的敬語系統呢?

首先我們來粗略地看看韓語、日語的敬語系統。韓語和日語的敬語系統不完全相等。


1.動詞

由於兩者都是黏著語,所以在動詞的變化上異曲同工。

一般簡單動詞,都有獨特的尊敬的說法,而其他動詞,日語稍比韓語複雜,會有通過被動或改為になる的形式表達尊敬,而韓語是原動詞尾加?就可以。


2.名詞

美化語:日語名詞前加お或者ご來體現尊敬。


3.助詞
韓語能通過助詞的變化表達尊敬,如將?/?變為 ??,??變為?


4.句尾後綴
韓語能通過句尾後綴體現尊敬程度。

5.稱謂 這個不用說了吧,就像你/您這樣

所以其實我們發現,1、2、5點漢語是能做到的,分別如用膳、高見、閣下等,且用詞遠比韓日複雜。
然而系統是指能以一定次序組合的結構,漢語作為一種孤立語,以表意的漢字為單位,在任何成分上都可以仔細推敲的。
即使漢語的敬語也有如前綴「高-」「貴-」「華-」,沒有句子結構上的改變,是很難成為系統的。


最後,就算可以,我們為什麼要?
詞兒都那麼好聽了,沒系統難道咱們就沒禮貌了嗎?怕是你了解得太少吧。


不吝拙見,以拋磚引玉,不妥之處望指正。


題主先生御提問非常御有趣御座伊馬斯,但是按拙見有一個御未考慮尼納里馬蘇的問題御座伊馬斯—都是方塊字御座伊馬斯時,拙者覺得西馬斯區別西馬斯尊敬成分和御禮貌用語會產生西馬斯困難。


先不說中文其實本來就有表示尊重和謙讓的詞,這一點一大堆答主都說了。
我尊重別人並不需要語言來體現。
如果我覺得對面的人特別需要尊重的話,我說話的方式會變,對方會自然感受到。
如果連『客客氣氣說話』都做不到,無法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尊重,還要依靠敬語來強行體現的話,我覺得還是先去補習一下怎麼待人接物比較好。

我來和你們講講日本的敬語到底是怎麼搞的。
在討論要不要用敬語之前,建議先了解清楚敬語背後到底是什麼玩意。

在開始之前我說句出言不遜的:
不懂行之人大談文化之神態,不外乎求其形而不得其精髓


日語里有一對近義詞。
一個叫『尊重する』
一個叫『敬う』

這兩個詞存在混用的狀況,但是如果細究起來的話可以這麼解釋。
『尊重する』是真正認為對方真的十分出色,表達自己的敬重。
『敬う』更多處在形式上的尊重,重點強調互動形式上。

這兩個詞先放一邊。

我喜歡日本這種對他人客氣尊重的氛圍。
這讓我覺得別人對我很友善,並且得到足夠尊重。
我自己也很樂意在和別人接觸時,甚至是萍水相逢之人,我都願意和他多說一句『你好』和『謝謝』。
不為什麼,就因為我覺得我願意帶著善意去接觸別人。
如果對方有問題我可能會收起善意,但如果不熟的話我是願意客客氣氣和別人相處的。
這涉及到和人交往的方式。
而就是這裡,才能體現敬語最重要的內容。也就是表示出你對別人基本的尊重。
這裡的尊重意思是平等,不表示出誰高誰低。

然而日本人除了這個用法還有一大套用法。
敬語本身就分成兩種,『丁寧語』和『敬語』。
『丁寧語』就是我前面說的這種,最基本的敬語,可以用來表示客氣。
然而『敬語』就麻煩得多,一些動詞比如和走還有做都要變形,名詞之類都要加個美化。

目的是什麼?我相信有一部分是為了表示特別的尊重,然而另外一部分已經成為了糟粕。
那就是刻意塑造距離。

不知不覺中我現在甚至會偶爾不小心覺得日本人學弟沒對自己用敬語是很奇怪的行為,會覺得他在小看自己,強行平等,而我其實和他關係挺不錯。明明是用了也沒事的。
我意識到自己的心態變化的時候會告訴自己沒事,但只要我們還在用日語溝通,這種差異性就一定會留在我腦海里。

反過來,我已經和打工那裡的同事們混得很熟了。明明他們都和我開玩笑很多,但我想停止用敬語也是略難做到。頂多偶爾去掉幾句,只要下意識去說話,敬語就又會蹦出來。

用語言塑造階級,把人用透明塑料膜隔開,日本人簡直是6到飛起。

無論多麼熟悉,關係多好,只要一開始你們因為年齡差或者學年差甚至是資歷差而用了敬語,並且有一方堅持使用敬語,一直持續到兩個人關係非常好,那就很難戒掉。
當然現在年輕人的煩惱已經有一些變成了『和學長混太熟了之後會不小心不說敬語,覺得自己好不禮貌,害怕被討厭』,這就按下不表。

我想說的是,你和別人的交流都是平等的。
人和人之間需要的尊重真的就是尊重對面的實際價值。
你可以不過於敬重任何人,但在一開始都需要平等地尊重所有人。

現在中文裡的『尊重』這個詞也已經類似日本一樣,被拔到了很高的位置。
比如你只要和你家長講道理地解釋他們給你發的雞湯是無稽之談,他們就會覺得你『不尊重他們』。這個是交流的問題還有成長環境問題以及家長心態問題,咱們按下不表。

這裡的重點問題是,『尊重』什麼時候變成了『言聽計從』了?
『尊重』是一把雙刃劍,在能夠理性客觀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尊重的人眼裡,只要平等交流,那就是尊重。
但在沒有辦法正常接受他人尊重的人眼裡,你只要不聽他的發言,那就是『不尊重』。

同樣的思路可以引申到某些人要求與自己不一樣的群體執行與自己一樣的習俗。所謂政治正確,無論在當今世界上經濟排名第一還是第二的兩個國家之中都是一樣的。

更何況日本?

人都是有弱點的,只要你給他設定了一個線,他就會以這個線為『正常』,而難以顧及到事實。
我在別的調研中也注意到了,有的日本人會說『你TM對前輩怎麼可以不用敬語?給我用!』,也有說『不要叫我XX桑,叫我XX部長』。
腦子硬一點的,靠努力混得社會地位高一點了,就要覺得『我們XX家怎麼可能用那麼便宜的東西』,也就是認為自己的階級本來就比別人高。
腦子正常一點的,就算混得好了也不忘初心。

這種問題在所有地方都存在,但日語把這個線內置到了語言中,讓所有人都必須被這個線所折磨。
不僅在世界觀上這樣,同時讓你在人際關係上也要隨時有這種感覺。
『我是他前輩,他不和我用敬語,是不是不尊重我?』

我還能說什麼?聳肩。

現在我們再來看這兩個詞。
『尊重する』:真正認為對方真的十分出色,表達自己的敬重。
『敬う』:『敬う』更多處在形式上的尊重,重點強調互動形式上。

日本人早就知道了,別人清楚得很呢。
什麼是真正的敬重,什麼是基本的尊重,已經在詞語里分開了。
我現在在日本就天天想著有沒有辦可以讓日本人把敬語給去掉,結果現在和我說要為了所謂禮儀之邦來把敬語再塞進如今的中文?你們還要去撿別人的糟粕部分來吃嘛?
來來來,不管你是誰,趕緊把你頭伸過來,我給你看個寶貝www

在談尊重之前,建議先弄清楚尊重到底是個啥。

以上。


要說到敬辭和謙辭系統,漢語完全甩什麼日語韓語十條街好嘛_(:з」∠)_
是時候把wiki祭出來了!
Chinese honorifics


不知題主從小到大有沒有遇見:

主持班會的時候說「下面哪位同學發言拋磚引玉一下」的班幹部,

廣告詞中說「我們將會為您鼎力相助」的公司,

請人「拜讀」自己作品的文學青年,

稱呼人家爸爸為「家父」的主持人...

不少答主都說過,中文是有自己的謙辭敬語的。所以禮儀的體現不是一套硬性的語法系統,而是使用者自己的素養。真的有素養的人,即使是用最普通的詞語,說出的話也能讓對方如沐春風。


廣州話沒有咱們對應的包含式第一人稱複數,要不要加?
普通話沒有入聲,要不要加?
整個漢語沒有顯著的形態變化,要不要加?
……


其實漢語並不是沒有語法化程度比較高的敬語,「敢問路在何方」的「敢」就是一個附加在動詞上的類似前綴的自謙語。


接觸日語和日本人也有5年了吧,現在我每天都會使用日語的敬語和非敬語,分享一下自己主觀的認知和感想,一定有其它觀點。


主要觀點:我喜歡現在的中文,不想要敬語。中文是一種較難掩飾內心的語言,因為既定的形式少,每個字都要自己編織,語言即是心跡。情緒有波動,比方要是說真的尊敬誰,那得自己看情況造句。我覺得這很有趣。
而(比如日語的)敬語這種形式,因為形式相當固定,可以像背台詞一般說,世俗地判斷一下對方的地位,速度選形式,然後便脫口而出(別提尊敬不尊敬了,都可以不波動情緒的)。敬語一大效果是給說話之人的真實態度打上馬賽克,方便社交,然而有身份差距的人之間敬語的顧慮較大,不方便深交。


隨便看看,展開:

在日本一般來說,關係疏遠的人之間、年紀小的對年紀大的、身份低的對身份高的默認用敬語。所以敬語既表示禮貌,又表示疏遠。禮貌和疏遠本身不是一回事,然而當一件事可能同時擁有兩種含義時,它必然擁有讓人產生迷惑的效果,即:這個對我說敬語的人,到底是出於禮貌,還是出於疏遠呢?

對日本人來說,敬語只是習慣罷了,未必有我這般深思。但是我一聽他們說敬語,總忍不住要迷惑的。有後輩剛認識不久就省了敬語,自來熟的性格,這在日本社會文化中顯得有點沒大沒小,但我想:這傢伙真是對人親近。另一個後輩就算我們經常見面關係不錯仍是敬語不改,這在日本社會文化中實屬正常,但我遺憾地想我們畢竟還是疏遠著。

我在會話中所看重的東西,和言辭是否尊敬無關。我在乎的是,你對我能否少顧慮,能否少觀測我們的社會地位而多注視彼此的靈魂,暢所欲言。感受是主觀的,我只選取了我自己的標準。我的這種價值判斷,讓我自然對不用敬語或少用敬語的日本人更存好感。或許白費了一些出於「尊敬前輩」而對我用著敬語的後輩的好意,但是我這個人,就是這麼感受的。


第一次修改,先上圖:

貼上一張以前某島行政機構給我的來函...(圖片保留權利)

誰說漢語敬語消亡了啊,只不過中華大陸用的少了一些...

我們的敬語其實是成系統存在的。

——————————————————————————————————

由於前幾篇文章含有一部分不宜公開討論的內容,我被知乎關了一天小黑屋反省,看官如果好奇的話可以來我主頁看看...早就盯上了這個題,手癢難耐,早已寫好,解禁之後馬上來答。


文章略長,簡單從語言學和語言發展史角度論述,因為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明白的事情。但歡迎各位知友抽空讀完。


純手碼辛苦,跪謝看官給個贊。

——————————————————————————————————

利益相關:語言學愛好者、前韓企員工、滿洲語學習者、蒙古語學習者、留學日本準備中...

其實首先想說,題主的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因為深究敬語這個詞,本質上不是一個完全具化性名詞,而是形容性名詞。在這個詞義構成裡面,『敬』的形容詞詞義佔據了絕大多數的語義成分,而語則是習慣性表述的從屬詞。尊敬的語氣嘛,誰都會說,所以並不存在『人家有,我們沒有』的這種情況

題主說的敬語,其實是在該語言中形成的一種固有表達形式,是語法範疇而非是語義範疇

但是為了好好答題,讓管理員看到我自新悔過的誠意,我還是決定具體到語言環境里來闡述這一觀點。

再有,語言學其實是一門極其複雜的學問,到現在很多語言學的研究成果還沒有定論,我也不是很懂,權威更是談不上,只是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歡迎各路大神探討指正,不喜勿噴。

考慮一個語言的表達形式為什麼形成,首先就要考慮這個語言環境形成的歷史進程。在我看來,韓語、日語、蒙古語都是屬於阿爾泰語系下(事實上學術界對此存在爭議,可自查),而漢語是孤立語,與前述四種語言差異極大。

所以我在闡述敬語的時候,把日語、韓語、蒙語放在一起說,同時將漢語作為參照系。(另:由於尊重圖片版權問題,本答案儘力以文字來描述一些情況,如有圖片需要可以在網上自行查找。)

其實蒙古語倒還好說,學術界對於日語和韓語的界定一直不統一。他們的語法結構基本屬於阿爾泰語系,但是由於歷史上和漢語文化圈的交流太深以及相對孤立的地理環境,使得他們缺少判斷語系起源的一個重要標誌:同源詞。但是日語和韓語的口腔發音位置又特別相像,所以我認為二者為親族語言。

阿爾泰語系的基本語法構成都是:主語+賓語+謂語。這個和漢語有很大不同,但是如果放在敬語環境里,又有著可以理解的一面。以韓語為例:?? ?? ????.這個?可以理解為漢語里的『鄙人』,用以自謙,?/?在敬語討論里可以不談。?是飯,??是吃的意思。聯合起來就是,我,飯,吃。

沒有學過韓語的朋友會說,誒,??和你句子里????不是一個詞啊。

很好,你快接近這個問題的答案了,那就是許多阿爾泰語系的語言因為主語和賓語的變化實在太有限,只能在動詞/形容詞方面做文章,這樣有兩個好處:

1.重要的詞義前置,將無較大實際意義的尾綴放在後面闡述,可以最快幫助聽眾捕捉重要信息。


2.由於動詞/形容詞已經固定為詞尾,所以動詞/形容詞的改變對整個句子的邏輯結構和習慣理解不造成影響。


在阿爾泰語系主賓謂的結構下,變化詞尾來輕微改變語意是最省事也是語言表述形式上最經濟的,這個道理可以同時拓展到日滿蒙等其他阿爾泰語系的語言中。

而作為孤立語系的漢語不同,漢語的表達方式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豐富的。為什麼呢?因為漢語的基礎:漢字,是一種象形文字。一個象形文字本身就具有多重含義,兩個以上的象形文字組成的辭彙信息含量更是驚人。

除去漢字的含義基礎,漢語語音也會產生本身可以脫離文字存在的含義。這兩者組合起來的豐富表達,是阿爾泰語系無法相比的。語言一定是先於文字存在的,這一點很多實例可考,在此不再證明。漢字的使用史目前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所以日本人經常說的『中華四千年』還是有一點根據的。而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些阿爾泰語系的語言文字史不到一千年?

最早的蒙古文字是源於粟特文,創造於13世紀。而朝鮮諺文也不過500多年,滿洲文由努爾哈赤借鑒蒙古文創立至今不過300多年,日語雖然是較早擁有文字的一種語言,但是使用的文字依然不是自文化的原生文字,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語法層面的豐富表意。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阿爾泰語系的各個語種中,在很長時間裡都是沒有成熟的文字系統的

那麼為什麼沒有成熟的文字系統呢?我的觀點是:不需要。

阿爾泰民族從有史可查的記述里,從來都是以游牧活動為主,他們從新疆的阿爾泰山一帶發源,不談突厥語族和哈薩克語族的話,有的進入了蒙古高原、有的進入了古代滿洲(中國東北和西伯利亞)、有的南下到朝鮮半島、有的又渡海到了日本四島。而在古阿爾泰族分化以前,我猜測這種主賓謂的語言表述結構已經形成並固化了。

在古老的阿爾泰語中,語言使用的環境相對簡單,語義的使用相對粗獷。這絕對不是對一些阿爾泰族後裔同胞的貶義定論,因為歷史上阿爾泰語系的其他古代分支如鮮卑語、契丹語、女真語本來也是很粗獷的。舉個例子,在古代阿爾泰語系裡我能清楚地描述出馬身上的不同部位,但是沒法一下講明帶兵打仗的『將軍』和象棋里的『將軍』這兩個發音寫法相似的詞究竟有何不同。原生抽象辭彙較少也是阿爾泰語系裡大多採用拼音文字的原因之一。

可是有人會說,那契丹字和女真大小字、西夏字也是他們的文字系統啊,不是也有過么?

是啊,因為他們獲得了農耕區的經濟,生產力提高導致的需要唄。

你看他們以前有么?鮮卑人、 高麗人後來不都直接用漢字么?其實還有一個不太合乎的例子可以側面佐證:現在在朝鮮語咸鏡北道方言片下中國延邊地區朝鮮族通用語里,有些跟新生事物有關的辭彙其實是漢語里拿過來的直接音譯:比如:ttyen ssi(電視)twaoboo(淘寶)。

我們再回到敬語這一話題,為什麼阿爾泰語系會產生敬語這種東西?事實上敬語不是他們特有的,而是因為阿爾泰語系中對敬語的表述太高頻且單一了。高頻度對敬語的重複導致了大家腦海里固有的印象:『啊,我總聽到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哦?沒有意思啊!是表示尊敬用的!哇塞好有禮貌耶我也要學巴拉巴拉...』

屁話。我天天跟老外說祈使句之前都帶個請,他一樣覺得我也很有禮貌啊。漢語的尊敬語氣可不是通過句式那樣簡單地就表述出來了。關於漢語中表示尊敬的表述 @細川藍、@煢煢白兔(sorry我@不到人名提醒我我會補上)已經說的很詳細了,漢語一句語氣尊敬的話就是一個系統,是語義+語氣+字義多種角度綜合考慮出來得出的結果,而不是簡簡單單加個-sewbnida、-masu、mor-這樣就可以了。

換句話說,你覺得做加減法和做定積分哪個計算量大呢?

說句題外話,我個人真心覺得說那些阿爾泰敬語很不舒服。大學時候無聊學了一些,後來到韓國企業工作的時候,因為好多同事不會說韓語,所以我就成了救火隊員,韓國那邊過來的項目十個我要跟八個,韓國人加班文化跟日本比真是青出於藍。我因為職級關係每天在組裡說敬語說的頭昏腦漲,凌晨下班打車回家的時候,有時都會跟計程車師傅講韓語而不自知。而且有一點,就是敬語體系下本質上平等合作的關係被異化了。你對他說敬語暗示著你在雙方的交往體系里處于謙卑的地位,而衍生出來的發號施令文化慢慢會不適應於現在的信息化社會了。因為我最後的那個組長在中國讀過書,我嫌韓語麻煩就開始和她說漢語,反正現代漢語里複雜的敬語成分被歷史上某些大型運動弱化了嘛。她聽了反而覺得我故意避開敬語是不尊敬她,為此跟我還發過幾次脾氣。

其實社會的秩序和禮貌都是表面上的,人吃人的叢林法則一點沒變,敬語只不過是你進入這個叢林里戴上的一層薄薄的友善面具而已。相信我,那些說話溫文爾雅的人,搞起你來絕不手軟。題主你要想建立有秩序有禮貌的社會,那從來不是靠語言說教,而是靠發達的經濟水平和更普世的社會價值來實現的

其實在當下社會裡,我倒是覺得,不管哪種語言,少說敬語反而比多說敬語要有利的多。

因為中國有句古話。


孤立語跟黏著語較什麼勁?
孤立語是啥?孤立語就是不需要詞形變化來表達語法作用,所以其所謂的尊敬程度寓於詞語本身。像日語,韓語,蒙語之類的黏著語,則需要詞形變化,各類助詞等來表示語法作用。

另外,要表達「真的敬意」,靠的當然不是語意本身,更多是語境。


漢語,越南語的敬語體現在書面語的句式和稱謂上。
參見台灣書信那繁複的格式,是現代漢語敬語的體現之一。

你生活中一句話可以因不同的辭彙搭配而變換無數種說法,其中正面的說法就叫做敬語。

比如:
拿包!
請你幫我拿下包好嗎?
不好意思,勞煩您拿一下包可以嗎?謝謝了!

看見很多人一點不了解敬語就說敬語效率很低,我表示很遺憾。漢語的敬語絕對是效率最高最簡單最直觀的。

漢語的敬語其實就是禮貌用詞,禮貌句式。


為什麼說中國沒有敬語系統?難道只有像日韓那樣的形式才能叫做敬語嗎?中國的「您」,「拜讀」,「先生」,「女士」,「光臨」,「垂詢」,「鼎力相助」,「惠贈」,「拜訪」,「拜謝」,「拜賀」,「恭候」,「恭迎」,「恭喜」,「高見」,「高就」,「敬告」,「請」,「芳齡」,「芳名」,「賢侄」,「賢弟」,「久仰」,「屈尊」等等,不都是嗎?

還有接地氣一點的「大哥」,「大姐」,「師傅」,「老師」,「大師」等等也是啊。

而且這些詞語平時也可以用啊,怎麼能說消失了呢?難道我們平時請人作客不說「請進」嗎?不說「先生」嗎?您說這些詞語不進入語法,為什麼呢?只要是在中國正常生活,這些詞是必不可少的啊。您說這些詞不是語法,那中文的語法都是些什麼?難道要說主謂賓這些和西方通用的東西才能叫做中文的語法嗎?

中國有中國的敬語,日韓有日韓的敬語,為什麼一定要和日韓的使用方法一樣,體系一樣才能叫做敬語呢?

再說了,您說敬語的目的是讓國民會尊重人,中國這些辭彙也讓國民會尊重人啊。比如我進了一家飯店,店員對我說:「歡迎光臨,請問幾位啊?」我說:「一位」。然後點餐時,我對店員說:「您好,點餐。」點完餐我說:「謝謝!」上菜時店員說:「請慢用。」我酒足飯飽要走了,店員說:「謝謝惠顧,歡迎您下次光臨!」

我們在學校里,我要請求高年級同學幫忙,我會說:「師兄/師姐,請問這道題怎麼做啊?」

我們迷路了,請人指路,會說:「師傅,請問到哪裡哪裡怎麼走啊?」

有客人來訪,我們會說:「請進,請坐。」客人帶了禮物,我們會說:「不必這麼破費啦。」給客人倒茶,我們會說:「請喝茶。」客人走時,我們回到門口恭送,說:「下次再來啊。」

我們跟陌生人說話,會問:「請問您貴姓啊?」陌生人會說:「免貴姓李。」
……
……
……
這不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普普通通的事嗎?為什麼要說中文沒有敬語呢?為什麼要說中文不能教國民尊重人呢?


尊駕大才。我們這些愚笨的人跟不上這個節奏。
我只聽說海之東有大國名美利堅,美而彌堅。
其民甚為淳樸,也不知道避長諱尊這回事。
所以我們這些笨人學不來您那套,學學美利堅,應該也勉強可以在藍星常委會裡添居個末席,混口飯吃吧?
以上是在下一點卑淺的見識,實在不足為訓。知乎諸公定然知道的,我這是敲黃鐘,擂大鼓,希望聽到高人的議論罷了。
搬磚粗鄙之人 敬留


矯情來說,日本的敬語也好,韓國的敬語也好,都是極為「小人」的行徑。

韓國敬語建立在絕對的上下級關係之上,階級分明。

同一個公司的後輩在任何情況下提及前輩必使用敬語。而這種建立在階級體系上的敬語無疑在每一次被使用的過程中又進而加深了人們對於階級定義的印象。然而,君子是不應該介意於年紀與年資的。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國的這種不敢對前輩提出質疑,不敢向後輩求教,絕對服從階級定義的劣根性在民航史上曾經幾次造成毫無意義的重大傷亡,而其理由都令來自於另一個文化世界的NTSB目瞪口呆。

而日本的敬語除了建立在階級之上,還要考慮親疏有別。

在對客戶提及自己公司的上司的時候與韓國不同,並不使用敬語。這是體現對於這名業務人員來說,客戶是客人,是他人,而自己的上司是自己親近的人。然而,君子坦蕩,相交如水,對人應當群而不黨,豈可汲汲營營,結黨營私,句句話上都要分出親疏遠近呢?

言必信,行必果,都不過硜硜然小人之心。君子之行,唯義而已。君子之禮,發乎本心。大道至簡,又豈在區區「狗雜蟻獁死」之間?!

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你的提問之上。

你要是不矯情,我也不矯情。


不建議題主在這裡使用「恢復」這個詞,這樣聽起來就像欽定了古代漢語有類似日語-masu、韓語-bnida那樣的敬語助詞體系。事實上,就我們看得到的記錄而言,明清白話是沒有,秦漢隋唐的文言也不像有,甲骨文時代吃不準有沒有,還是保險一點,有證據之前,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

今天我們一看到日韓有什麼共性,似乎第一反應就是揣測這玩意是不是古代中國給他們的而我們自己沒有傳下來,有些人還沒坐實這猜測就開始痛心疾首,崖山之後無中華啊,大正正統在台灣(誤)什麼的喊起來。表露自己的政治立場的同時還是盡量注意一下吃相比較好吧……


我這裡方言都沒有您這個字兒…


眾人皆平等,何以論尊卑?


我是個不太會說韓語的朝鮮族,之前學韓語時跟韓國人交流過,我說:「你們對人說話還要分年齡輩分男性女性,真是麻煩死了。」
他說:「會說中文這種連物種群體身份地位都要區分的複雜語言的人沒資格跟我說韓語麻煩。」
雖然我跟那個偶然聊上的留學生談的時間並不長,但是他說的一句話讓我無地自容並且自勉至今:「你有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從小學習著如此深刻的語言長大,而你現在竟然還沒一個外國人敬重和了解她!」
如今我把這句話原封不動的送給題主。


使用敬語會大大降低社會生產效率、導致錯誤發生。

想起了社會學課上讀的Malcolm Gladwell的Outliers一書。裡面有一章講到,大韓航空上世紀末曾是全世界事故最高發的航空公司之一。多高呢?1988-1998期間,United Airlines飛機損失率為每百萬次損失0.27架,而大韓航空是百萬次損失4.79架....17倍omg?●﹏●?大韓航空百思不得其解啊,我們哪兒都不比別的航空公司差啊,咋就墜機墜得停不下來呢??

請了社會學家研究一番發現,使用敬語導致機組人員經常不好意思直接彙報飛行中出現的問題,飛機都要撞了副機長依舊委婉且禮貌地向機長磨磨嘰嘰地說些有的沒的。所以經常機長沒當回事,然後就呵呵噠了。

後來所有人都被要求說英語了,沒有敬語使得員工不會過多顧慮上下級關係,從而直接向上級說出問題所在。沒過多久大韓航空失事率一下子就正常了。。


太祖好不容易讓我們挺起腰桿做人,你們到底為什麼非要哭著喊著給別人當家奴?你姓趙嗎?


推薦閱讀:

中國除了普通話還有哪裡的話能適應現代生活?
為什麼中文有很多辭彙字根意思重複?
如何評價「漢典」這個網站?
為什麼普通話語音「bo / po / mo / fo」的拼音韻母是「o」而不是「uo」?
外國人要多厲害 漢語要學多久 HSK要考到多高級 才能準確無誤地看懂繁體字?

TAG:語言 | 漢語 | 語法 | 辭彙 | 韓語敬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