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富家小姐怎麼讀書?

古代的富家千金,王侯將相的女兒,也讀書嗎?了解貧窮家子女是不讀書的。了解古代有些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她們肯定識字的呀?是請私塾嗎?還是有專門學堂?

另外:學生史書了解少,不知道有沒有講古代生活的古書呀?例如類似於《太平廣記》這樣寫古代風土人情的古代書籍?


借用網易論壇一個網友{漢族人}的回答:

回憶很久以前的學生時代,課本里常把古代男女平等的問題說的很嚴重。說女子都不能讀書,還用「女子無才便是德」證明古代人的觀點是不讓女子讀書。實際上「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是古代思想的主流,而且連偏門思想也算不上。「女子無才便是德」是明代末期一本不出名的書,叫作《安得長者言》,而且也不能說是那本書的觀點,是那本書中中引用一位「長者」的話,而且這本書也沒有對這句話進行過正確與否的評論。但是別有用心的政治文人,把這句話硬當成了中國古代漢民族的觀點。

我們從明代文豪馮夢龍寫的書籍《賣油郎獨佔花魁》一文可以看到 明代普通農村普通家庭的女兒也可以與男子一同上學。

乃汴梁城外安樂村居住,姓莘,名善,渾家阮氏。夫妻兩口,開個六陳鋪兒。雖則糶米為生,一應麥、豆、茶、酒、油、鹽、雜貨,無所不備,家道頗頗得過。(這裡說明這個家庭的身份是普通農村裡面給農民糶米的小戶人家)年過四旬,止生一女,小名叫做瑤琴。自小生得清秀,更且資性聰明。 七歲上,送在村學中讀書,日誦千言。十歲時,便能吟詩作賦。曾有《閨情》一絕,為人傳誦。詩云:「朱簾寂寂下金鉤,香鴨沉沉冷畫樓。移枕怕驚鴛並宿,挑燈偏恨蕊雙頭。」到十二歲,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若題起女工一事,飛針走線,出人意表。此乃天生伶俐,非教習之所能也。

在宋代明代女文豪特別多。比如李清照,朱淑真,唐婉兒,秦良玉(女將軍),柳如是等等。

說明那個時代女子也讀書,大量女子在讀書,才會出現女文豪。


貼個以前的答案吧

古代不是講究男女大防嗎,為什麼賈雨村卻可以給林黛玉當老師?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建議看看《儒林外史》里魯編修的女兒。或許有參照作用。你看第十一回,名字叫:魯小姐制義難新郎 ,楊司訓相府薦賢士。

寫風土人情?

《東京夢華錄》。寫有民俗如娶婦育子,寫見聞有皇太子納妃,公主出降,皇后出乘與等等。還有寫飲食果子的,酒樓的,怎麼過節的。你看看就知道啦。還是挺有意思的。

如果對寺廟有興趣,《洛陽伽藍記》大部分寫寺廟,偶有提及風土人情的地方。

手機打字就不貼原文了。

多看書是好的。


估計也是因家而異。寶釵黛玉等文化水平不低,鳳姐卻幾乎文盲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當代大眾媒體的誤讀。本來就不是意指女人不該讀書,整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男子和女子指代所有人,整個是強調「德」的重要性,說的是,你沒才沒關係,有德就行了。

至於女子讀書的事情,貧苦人家,別說是女人,男人讀得起書的也很少。你自己去想,家裡貧困一點的,能把多餘錢押上,給一個男丁念書,考試,從幾率上來講還有做官、改變命運的可能。女人讀書純粹是有錢人家的家教,沒啥用處的。那對於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做這種賠本的投資不是蠢么?

富家千金有的是錢,反正也花不完,請老師來家裡教書也就是多個位子的事情,怎麼說都沒有不讓女子讀書的理由啊。

窮人家女人也有讀書的,不過不在良家,在青樓。培養她們琴棋書畫能跟有錢文人墨客風花雪月,能提高企業收入啊。

所以樓主看問題,最好不要脫離時代背景和經濟因素胡思亂想。


現在的皇室血統格格們還有用鑷子翻書的


推薦閱讀:

2017 年你讀的哪些書值得推薦?
王鳳儀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為什麼台灣媒體老覺得大陸窮?
為什麼台灣也沒有穿漢服的傳統?
拜占庭帝國在歐洲文明的發展史中到底起到了什麼作用?

TAG:歷史 | 生活 | 文化 | 中國古代歷史 | 古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