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小米公司的文化以及定位


小米更像亞馬遜,而不是蘋果。

很多人直覺的認為,小米像是三星一類的手機硬體企業,因為小米賣手機,其實小米企業屬性更多的,像一家電商企業,或者說,屬性更多是淘寶這一類的互聯網企業。手機只是它銷售的商品之一,而不是全部。

我們看看小米賣了些什麼:手機、平板、移動電源、電視、手環、血壓計、運動相機、攝像頭、貼膜、手機殼、空氣凈化器等等。

手機是它全部業務嗎?不是。大家可能覺得,這家公司好像一點都不專註,一會兒賣這個,一會兒賣那個,怎麼符合雷軍自己所說的專註、極致、口碑、快,七字訣呢。


如果大家關注雷軍的話,會發現,雷軍以前干過卓越網,也就是那個後來賣給亞馬遜的卓越。

卓越雖死,但雷軍卻並沒有放棄干一家電商企業,而小米科技便是卓越2.0。

而小米模式是怎樣的呢?那就是硬體貼近成本價,靠後續的軟體和互聯網服務盈利。

小米手機為什麼暢銷?因為性價比,而小米通過模式優化,互聯網營銷和互聯網的線上模式,去除了一部分中間成本,讓手機價格能夠貼近成本價發售,然後通過打造miui,通過內置在miui當中的軟體和互聯網服務盈利。這就是互聯網思維:基礎功能免費+增值功能收費。


既然小米科技電商基因更多,那為什麼我說它更像亞馬遜,而不是淘寶呢?

因為亞馬遜的kindle跟小米的硬體產品走的是一樣的路子。那就是硬體貼近成本,靠後續互聯網服務(電子書服務)收費。但小米走得更遠,全系產品都是這個路子。

雷軍說,小米模式能夠複製。怎麼複製?


小米通過投資其他互聯網企業,並且要求其他企業按照小米模式來玩,也就是硬體貼近成本價,靠後續的互聯網服務賺錢。


而小米給他投資的互聯網企業提供硬體渠道和品牌優勢,迅速推廣它投資的互聯網企業的產品,比如小蟻智能攝像頭、紫米移動電源、華米智能手環、加一聯創耳機、智米空氣凈化器……


而它投資的各個互聯網企業完善了小米的智能硬體生態鏈。而且小米入股了這些互聯網企業,意味著也能參與利潤分成。


小米以及小米旗下生態鏈的各個互聯網企業的產品,都在小米網這個平台上銷售。那麼小米網作為一個電商平台,想像力就很大了。

假設小米商城上的商品銷量跟淘寶商城銷量一樣,你想想,誰會更賺錢?


淘寶商城是完全開放的,任何商家都可以在上面免費開網店。但小米商城不同,目前要想入駐小米商城,只有小米自家投資的生態鏈企業的產品。小米給你提供小米的硬體渠道、營銷和品牌優勢,而你負責完善小米的生態鏈。


大家會發現,小米投資的互聯網企業會越來越多,雷軍說五年之內要投資一百家,現今已經投資了25家了,而它投資的互聯網企業,在小米商城裡銷售自家的商品,小米幫助它們打響品牌。


如果小米模式會一直有效的話,大家在小米商城裡買到的商品會越來越多,現今是手機、手環、凈化器一類的電子產品,而以後,大家還能在上面買衣服、買鞋子、買書。淘寶能買到的商品,小米商城終有一天也能買到。


而小米商城所有商品都是接入小米「智能家居標準」的,小米投資其他互聯網企業,一方面,在打造自己的物聯網標準,構建一個龐大的智能硬體生態圈,另一方面,小米又是一個龐大的電商品牌。


小米和其他互聯網企業不同,不從軟體入手,而是去把控互聯網的根基——智能硬體。


比如智能手機、智能手環、路由器、智能電視等等,凡是能夠聯網各種硬體,是互聯網的根基所在。


每銷售出一個智能硬體,相當於收穫了一個用戶。互聯網企業最在乎的便是用戶量了。小米手機的銷量+平板的銷量+……+各種智能硬體的銷量=小米的用戶量。互聯網企業擁有了巨大的用戶量,就不怕賺不到錢。


首先是大數據,淘寶平台大數據挺多的,但全是交易數據,而百度平台大數據也挺多的,但全是搜索數據,這些數據當然也能轉化成金錢,但畢竟想像力不大。而小米掌握的是什麼大數據?是大家生活中的全部數據,注意我說的,是生活的全部數據!這才是大數據最有想像力的部分。


正如我剛才所說的,小米商城上的各種智能硬體都能聯網,接入了miui平台,意味著各種智能硬體的數據都接入了miui當中。

你想想看,智能手環以後可以監測脈搏、心跳等數據;智能血壓計可以監測血壓等數據,而小米智能攝像頭是你生活中視頻數據、還有智能電視,能夠記錄你的節目觀看數據……


隨著物聯網爆發,小米還會有智能門鎖、智能床、智能秤、智能桌、智能碗筷……等等一系列智能硬體,涵蓋你生活方方面面,而這些智能硬體將你生活中各種數據統統上傳至小米雲保存下來。這些數據能夠幹些什麼?


首先是巨額廣告收入,百度將廣告植入在你的搜索當中,憑藉廣告收入,一躍成為互聯網三巨頭,當然,這方面比它更厲害的是谷歌。但你想想,如果小米硬體涵蓋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廣告收入會有多少呢?


你用小米智能血壓計檢測血壓,發現血壓超標,然後數據自動上傳至小米雲,小米大數據搜索,然後推送相應醫療服務至你的小米手機……


你用小米體重秤秤體重,你的體重數據儲存在小米伺服器中,大數據一分析,得出你的體重偏高,然後推送各種減肥有關的互聯網服務和廣告……

你睡在小米智能床上,一夜輾轉反側難入眠,然後床的感測器監測到你的睡眠質量不好,於是你的手機、平板、電視等終端硬體向您推薦xxx安眠藥……


你是單身,然後你家各種智能硬體通過各種數據分析,得出你家只有你一個人,你還沒女朋友,於是你的手機自動跳轉至x婚配網站,並根據數據匹配,向您牽線搭橋某位女士……


…………


然後是各種配件的收入,比如手機貼膜,手機殼,比如運動相機的支撐架……


各類小米系的軟體收入:多看閱讀、金山詞霸、小米小說、米聊……

各類小米系的遊戲收入

各類互聯網服務,比如小米雲服務、小米黃頁、

遊戲分發、軟體推廣的收入

投資的互聯網企業的股份收入,比如智米、紫米、華米、加一聯創的股份……

…………


蘋果的各個產品都是蘋果自己親自操刀,而小米採取的是和其他企業合作的方式,自己入股其他企業,而其他企業得到小米的各種資源的協助。


小米目前的計劃,是複製一百家小米,也就是將100家企業納入自家的生態圈。如果這個模式能夠持續的話,小米還會將1000家、10000家企業納入自家的生態圈。


小米現在還不夠大,小米是從智能硬體切入互聯網的。有用戶的各種生活數據和互聯網的硬體根基,小米做廣告的盈利前景要比百度憑藉搜索做廣告的前景要大;
而小米網作為銷售智能硬體的電商平台,未來開放平台,吸引其他商家商品入駐,也會是淘寶的一個大敵;
米聊雖然暫時失敗了,但是小米如果做大了,憑藉互聯網的智能硬體的根基,小米自身和騰訊分庭抗禮也是有可能的。


未來小米會成為BAT的一個有力的對手。至於究竟它能有多大成就,看造化了。


我當然是希望雷軍成功,因為他成功,意味著帶領眾多企業成功,而不是他自己一家,這對中國的產業升級是很有好處的。小米得到了其他企業的股份和利潤,而其他企業得到了小米的資源協助,而用戶得到了更廉價的商品。


小米是20世紀初的新發明的飛機。

身輕如燕,背生兩翼。

身輕如燕

小米的成本很低,銷售物流財務的成本才佔總成本的5%不到,普通公司這方面的成本在30%左右。

在這方面,絕大多數公司只能羨慕嫉妒恨。

也就是我們津津樂道的性價比優勢。

左翼-----雄厚的資本

不求利潤,只求規模,互聯網模式的新製造。

小米不需要創造利潤來擴大生產,只需要不停的融資融資在融資,迅速佔領市場為第一目標。

市面上的資本多如牛毛,資本的目標是增值,小米只要把公司做的更加值錢就行。

資本通過投資小米把錢儲存成一家非常值錢的公司。

這是目前互聯網資本的新型玩法,共享自行車,京東就是典型。

任正非向產品要利潤資本模式,落伍了一個時代。

右翼------摘桃子式的小米生態鏈

現在有技術有想法而且還有經驗的成功人士很多,他們的目標是更加成功;

小米做了推手,哦,平台。

很多在原有公司本就是技術大拿,

他們或者有自己的想法,不甘寂寞;

或者受了領導的氣,跟領導尿不到一塊;

他們的機會來了,小米提供300萬年薪,再加公司股票的方式;

或者,小米提供資金,只佔少量股份的平台模式。

我想,沒有多少人能夠拒絕這個誘惑,小米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小米的空中飛機模式

發現了無比廣闊的海洋,數倍大的新大陸。

讓原先的陸地霸主們,惶惶不可終日;

死命的秀肌肉,並懷念以前的輝煌;

拚命的抹黑,想把飛機打下來;

。。。。。。

他們也想飛起來

但他們太重了

他們也沒長翅膀的基因。

小米除了自己捉死之外,只能被新一代小米打敗。


小米自己把自己放錯位置了,其實這公司挺有意思的。
他自己整天想著要超越別人,但是其實他在慢慢填補市場空白,就像沙子一樣。
蘋果、聯想、華為、DELL之類的看上去是小米競爭對手的公司,其實都不是。
恰恰相反,這些公司有的時候會粉小米,而且對小米的產品特別感興趣。
甚至還會用官方營銷號為小米宣傳。
為什麼呢?因為小米對這些公司壓根不構成競爭關係。
而小米的產品真正的可以打動很多人。
便宜,還有些設計感,大家都喜歡。
這就是小米。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收藏起來。以後凡是說米乎的時候,可以看看,2015年的「小米手機「」在知乎其實黑至少跟粉差不多數量吧。

讚許「小米」的人都是在讚許小米的商業模式,少數幾個高贊都是抓著這個來回答;批評小米的人多是在批評「抄襲」,「營銷」。而對「小米手機」本身,似乎看不到什麼正面的評價。

那麼「小米手機」憑什麼在2年後,至少在知乎上,獲得如此多支持的聲音呢。

另外居然兩年前就有miboy這個詞了。實在出乎意料之外。


小米屬於大器晚成的明星公司的過度階段。
想想雷布斯。
1、金山打字通被搜狗輸入法幹掉了。
2、金山毒霸被360安全衛士幹掉了。
3、金山遊戲被網易遊戲幹掉了。
4、金山wps,好不容易,好不容易。
5、米聊,被微信幹掉了。
6、小米手機,好不容易,好不容易。廉價手機利潤稀薄,更多的是吸引用戶群。
7、用戶量上來了,接下來怎麼變現。
8、牌子這麼大,總不能一輩子搞外包,對吧。


我只覺得中國的企業,比如小米真的好產品做出來沒多少,靠的就是那種虛無縹緲的宣傳等手段。真的創新的和自己的東西少的可憐。他的所謂的成功和我們社會大環境有關吧……我覺得如果換做國外,他不可能有中國這樣的效果。


很多人說「小米是一條鯰魚」,我的認為是「及格線」,或許很多人會認為我是貶低小米;但我認為小米自詡要推動產業升級,此「及格線」應該是一份殊榮。
有人調侃小米進入哪一行業哪一行業就哀鴻遍野,也有人說國貨仍然在低端廝殺;其實這些在一些行業里是真的。現在是中國製造,還處在一個農村包圍城市的階段,低質是總體情況但粗製濫造不是必然的,小米去提供一個「及格線」篩掉粗製濫造者;然而有些行業到了可以「攻打城市」的程度,但是還是想著躺著賺錢,小米就提供一個「及格線」,超過了這條線就要「打縣城」,沒超過就要挨小米的「打」。
未完待續……


雷軍早就想好要做什麼了。
賣手機只是為了後期戰略布局做資金準備。小米真正的野心在於物聯網,在於佔領客廳,廚房,卧室。但小米不可能什麼都自己研發,而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買買買,比如移動電源就是小米的控股的紫米公司做的,而和美的也在洽談合作。而到14年止,小米市值已經僅次於百度了,而物聯網時代一旦來臨,小米公司將成為國內第一隻飛在風口上的大肥豬!


前期靠低價吸引眼球,擺參數證明發燒,外觀全部靠「抄」。
新聞炒作無下限,道貌岸然我原創。
質量不行是假貨,說我不行你水軍。
雷大善人真是妙,每台最少虧五百。


都讓我趕緊跑,我就再說一句再跑也不遲。


高通Quick Charge 2.0怎麼就變成小米團隊負責的了?


看了一兩年前的答案真是感慨萬千,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

~~~~~~~~~~~~~~~~~~~~~~~~~~~~~~~~

現在的標準答案是互聯網公司,這其實也是雷軍一兩年前反覆提到過的。但是借用馬雲的話:以後所有公司都是互聯網公司。你不是互聯網公司就沒法生存。
所以我認為這個答案還不夠。
如果你經常關注雷軍的發言你也會注意到,雷軍評價小米,是現代中國企業的鯰魚。入一行就會改變一行的現狀。
手機,充電寶,路由器,電視,空凈,水凈,電飯煲…小米的加入都不同程度上改變了這個行業的現狀。這也是雷軍經常引以為豪的地方。
有人說抄襲,我認為這和某訊不同,某訊(曾經)是先有爆款,然後模仿。小米是預計有下一個風口,然後收購,研發,成為爆款。產品能力和對大數據的應用功不可沒。
風口也曾一度成為雷軍的熱詞。手機的成功全似乎全是因為風口,昨天MIX2發布了,大可樂,一加,鎚子,魅族等似乎都是和小米在風口起飛的豬,為什麼大部分都達不到小米的高度呢?
因為在我看來風口並不是手機,是中國製造業需要轉型。中國需要品牌,中國語言從劣質低價轉變成優質低價,甚至優質高價。世界工廠的積累期已過,資金技術都有一定的基礎那轉變還需要什麼呢?
小米最近的廣告詞是:永遠做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不管大家認為米粉是屌絲也好,是精英也罷。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是中國將來的消費主力。如果小米真的能一直做到這一點,那我會告訴你,雷軍早在發布M1時就告訴過你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們要做的是百年企業。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

看完把自己都給感動了,小米市場部我給你個小米錢包手機號,你看著辦吧~~


知乎的回答的質量真是。。。。哎。。。。。看來在中國真是人人都是專家。互聯網給中國帶來了無以計數的鍵盤專家


小米通過直銷的方式打短銷售渠道,把營銷和渠道的費用去掉後直接補貼給消費者。小米啟示主要還是靠硬體盈利,機型極少、預訂下單、單一機型出貨量大這些優勢都具備後,雖然售價不高,但是硬體的盈利能力仍然很強。早期由於出貨量相對較小和供應鏈管理能力還不成熟,硬體確實不盈利,但是現在盈利能力以及比較強了。

到目前為止,與90年代無敵於PC市場的Dell的模式沒有本質差別。與Dell 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小米非常擅於利用互聯網營銷,實現營銷的低成本,直接面對消費者,是 to C的業務;Dell 主要靠Call Center和直銷團隊,做企業的PC業務為主,是 to B 的業務。90年代,Dell是全美國最偉大的科技企業之一,但是看看今天的情況就知道了。今天的雷軍就是90年代美國的Michael Dell。

但小米還有一張王牌,就是生態系統建設。小米生態系統的建設是唯一「基業長青」的機會,做的不好就會和Dell一樣,10年之後泯然眾人。其他什麼「互聯網思維」、「快速迭代」、「用戶參與感」等等都是表象,不是核心競爭力。


小米多發明點便宜好用的產品,便宜好吃的也行啊


我覺得嘛,有革命情懷。
1,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給消費者讓利,而不是為了躺著賺錢與現有的廠商一起同流合污。
2,推動發展追求卓越。原來我們對國產商品的定位就是廉價,山寨,便宜而不實用。由於大部分消費者的消費觀就是如此,導致國內廠商不求上進,得過且過,把高端產品拱手讓給外國品牌。我們想買更好的產品只能尋求國外品牌,造成高端產品一直被外國壟斷,即使是國內廠家生產貼上外國牌子的產品放在國內立馬身價翻倍。小米從手機行業開始逐步打破這個消費定勢,這對於中國產品走向世界,對抗外國品牌,佔領世界市場關係重大。


最近入手了米家的掃地機器人。除了聲音大一點,其他的堪稱完美。
我一直都認為,小米的東西,除了手機之外,其他的都挺好的


小米初創第二年有一次雷軍在發布會說過也可能是漏嘴了,我們小米作為互聯網公司云云,當時這句話才讓吃瓜觀眾發現雷軍的想法不止手機這麼簡單,手機只是載體而已,其實互聯網思維的概念應該在小米初代已經在規划了,如今看來就是一直在流程上順利進行而已。


小米的定位應該是一家電子商務企業。
小米專註的業務在小米網,手機,社區以及小米電視和路由器。同華為等大企業相比,業務並不算多。
小米生產產品不錯,但是我們應當看到他的主要盈利模式並非硬體,而是軟體和服務。
而這些軟體和服務被整合在MIUI之中,如小米商城,主題,遊戲等。
總而言之,小米的利潤來自硬體方面的佔比很少,龐大的用戶群是他的資源,其中只要很少一部分甚至5%的用戶使用增值服務就可以養活小米了。
想更深入的了解小米,建議讀讀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的《參與感》或者克里斯-安德森的《免費》。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回答一家公司是什麼樣的公司,首先我會給出一個大體的定性,之後舉例證明這種定性,最後做出一些細節補充並發表一些主觀看法。

那麼首先,小米是一家科技產品領域的營銷公司。

原因分兩點:第一,它確實在賣手機,而且就是它自己的品牌,所以它是一家經營科技產品的公司;第二,小米有一套不同於以往絕大多數科技產品公司的經營模式,從這個角度看,它實際上是用一個營銷公司的套路在做科技產品行業。

首先是它的技術開發,小米有自己的技術開發部門,這個部門有兩個功能,第一是研究、設計、改進小米手機的操作系統,我們且不論這套系統到底和xx系統究竟有多少相似度,就從開發過程來說,小米的操作系統研發,是運用了互聯網模式,由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這樣一來相當於很大程度上節省了開發成本。

然後,小米手機的主板由Nvidia(中文名英偉達)公司提供,直接提供現成主板,生產裝配則全部由著名的,嗯,富士康公司代工。

最後,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小米的銷售環節採用了一種與其他幾乎絕大多數手機的銷售環節完全不同的套路。其他手機品牌,一般是由廠家給直接代理商供貨,然後又在每一層代理商往下供,而消費者是找代理商或代理商授權經銷店購買,行貨水貨都是在這個套路裡面;例如三星,一台裝配好的嶄新的三星手機,由廠家驗收以後發給中國大陸代理商,他們又發給某某省代理商,又發給市縣級代理商,市縣級代理商通常就是手機專賣店,他們就自己賣,或者再發給別的專賣店來賣。而小米是沒有這些代理商的,也不會自己開專賣店,一台新的小米機型上市以後,會先將貨源全部放在自己的倉庫,然後在官網上出售購買名額,這個是要搶的,搶到這個名額之後他們會通知你,然後你把貨款補上,小米就通過EMS發貨給你,對,EMS是小米的合作商。那麼一般什麼人會去官網搶名額呢?有三種人,第一便是手機銷售網路,你之所以會在賣手機的店裡買到小米,就是因為這些手機店搶了足夠多台(他們當然做過數量預估)的小米手機放在店裡賣,但需要注意的是小米只負責前面賣名額和發貨的銷售環節,換而言之當手機店搶下這批貨以後,小米就完成了小米公司這批貨的銷售,小米公司的錢就算賺到了,至於這些手機店搶到的小米手機能否賣出去、銷售情況如何,這就是手機店自己的事情了;第二種人是發燒友,我不做解釋了;第三種人也是小米銷售策略的一環,每一個地方,比如你所居住的城市,或者如果是一線大城市便以區為單位,都會有這麼幾個QQ群,裡面的人有小米發燒友和一些以個人名義搶購名額,再以個人名義銷售小米手機的人,這些人和上面說的手機銷售網路從原理上來說是一樣的,不過他們和小米公司同樣沒有任何法律層面的關係。

所以,你可以看出來,小米手機的銷售模式,就跟你朋友圈裡面賣的那些面膜化妝品一樣,當名額全部賣出以後,小米公司本身就完成了整個銷售流程,至於手機到了市場上以後是個什麼銷售情況,和小米公司本身沒有什麼關係。在此基礎上,小米每次發售名額都是限量,變本加厲的增加了名額的銷量。

這幾乎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

至於企業文化,我搬運一下吧。

「小米沒有森嚴的等級,每一位員工都是平等的,每一位同事都是自己的夥伴。

小米崇尚創新、快速的互聯網文化。我們討厭冗長的會議和流程,在輕鬆的夥伴式工作氛圍中發揮自己的創意。

我們相信用戶就是驅動力,我們堅持「為發燒而生」的產品理念。」


是不是有一種濃濃的安利即視感,呵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覺得小米不行至少走得不會太遠,眼下成功源於合適的時間做對了一件事,但不代表著後面的事情也做對了,除了手機這事成功了,其它企圖未必能成,時間會說明一切吧。


營銷公司


推薦閱讀:

如何寫出好的品牌策劃推廣方案?
聯發科生產八核晶元進軍中高端智能機市場,它有能力實現品牌的戰略轉型嗎?前景如何?
魅族越來越像小米了對嗎?
哪些海外品牌被中國併購了?
如何評價國產的駱駝品牌的鞋?

TAG:公司 | 品牌 | 小米科技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