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自己的文章被當作閱讀題是什麼感覺?你會怎麼回答?


文學批評與文學作品的關係,不同答案已經重複過無數次了,這裡也有不少人提到,有這個意識挺好的。不過這裡就別提這茬了,語文閱讀理解不是文學批評,閱讀理解往往是先預設好了題目和大致答案類型,之後再找合適的文章,依舊是一種標準化考試方案。文學批評有方法無定法,閱讀理解則不過是機械的操作而已。有文學素養,自然有幫助,沒有文學素養,僅僅依靠應試訓練,也能拿到分數。語文距離文學還隔著「教學大綱」等等好幾堵牆。


作者的真實意圖不重要,重要的是出題老師想讓你寫出什麼樣的答案。默默看了一遍主樓題目,基本都是套路題,出題老師意圖已在我心中。

利益相關:當了十年語文課代表,感覺自己還能再戰五百年

ps:以前寫的文章被當語文老師的小姨假公濟私當成課外閱讀題給小朋友們出過,本來小姨的解讀因為代溝就已經挺玄幻的了,看了小朋友們的答案我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可是崩潰之餘也覺得挺有趣,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就是文字的魅力。

當然現代文閱讀試題和文字魅力沒什麼關係,純粹是熟練功。


睡前來一發,當然是粘貼:

山東新聞網6月10日訊(記者 劉梅婷)今年(2011年)福建省高考語文閱讀題中有一道總分15分的題,原作者試做竟然「不及格」!6月9日晚上9時左右,原作者林天宏在微博爆料稱,福建省高考語文試卷中的現代文閱讀採用了他在《中國青年報》做記者時發表的文章《朱啟鈐:「 被抹掉的奠基人」》

文章成高考題 作者自己試做「不及格」

6月9日,《中國周刊》總編輯助理林天宏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友人來電,說今年福建高考語文試卷的現代文閱讀,用了我幾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找來試做了一下,對照標準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數。出題老師果然名不虛傳,把作者本人都打敗了,幸好我當年沒落在你手上。

此微博一出就在網上熱傳,引起不少網民對出題人甚至高考的圍觀。高考閱讀題的命題思路是否能夠順從原作者的本意?考生的個體思維能否得到真正的發揮?高考餘溫未散,關於答案評判問題再次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兩次出現大雨」原因很簡單

林天宏表示,這篇文章,是自己作為中國青年報記者時寫的文章。讓自己最為糾結的是「讓考生分析文中兩次出現大雨原因」的那道題,「標準答案說了一堆,真正的原因是我寫稿時窗外正好在下雨,出卷前問問我好?」林天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記者查閱了相關的閱讀題目,發現這篇文章後面一共提出了三個問題,其中一個為選擇題,其餘兩個是簡答題。「兩次大雨」的原題為:「作者為什麼兩次提到6月13日得大雨?請談談你的看法。」對此林天宏表示,當時寫作的時候北京正在下雨,這在北京並不是常見的,作為南方人,看到好不容易下了雨,提筆就寫了,這是很隨性、水到渠成的,沒有那麼多刻意的原因。

網友質疑:

到底是應順從出題人的想法還是作者的想法?

韓寒在提到命題者與作者想法不一致時說到:「選擇的文章八成作者都是上個世紀就死了,真是死無對證了。」這句話在網上被很多人奉為經典。

「語文閱讀題目總是讓人感覺很複雜,考完後我回家對比答案發現並不一致,不知道是我想的不全面還是出題人的思路和我不一樣,我認為答案的判定應該多元化透明化一些。」一位剛剛參加完今年高考的山東考生對記者說。網友車小貓說,小學的語文課外讀物每篇文章的後面都有幾個思考題,當時在報紙上看到有位作者表示自己的文章雖然入選了,然而卻不會做後面的題目,現在的高考到底是應順從出題人的想法還是作者的想法呢?

深入剖析:標準答案該不該有?

很多人認為高考的標準答案在一定程度上禁錮了考生的思想。

「高考答案是有唯一性的,考生選取的答題角度並不一定就符合標準答案的定義,確定的答案有時候會使我們的思想被禁錮,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考生思維的發散。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本身對錯就難分難辯。」一名網友發出這樣的感慨。著名學者王小波在《思維的樂趣》中寫道,「有必要對頭腦進行『灌輸』的想法,時下正方興未艾。因此很多才智之士在其一生中喪失了學習、交流、建樹的機會,沒有得到思想的樂趣就死掉了。」為了達到某個標準或是目的,「填鴨式」的灌輸思想有時的確是不可避免的,「習慣了在被標準的答案里學習的孩子,或許能取得理想的分數,可是需要的是統一標準的機器零部件,還是一些真正有獨立思想獨立判斷的人呢?」媒體資深評論員陳方說道。

中國青年報文章成高考閱讀題 原作者僅得1分

中國青年報記者 庄慶鴻 實習生 李偉峰

近日,一篇博客《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題,而我卻不會做》在網路上傳播,引起不少網民對出題人甚至高考的抨擊。

本報發表於2008年12月24日的《寂靜錢鍾書》被選為福建省2009年高考語文閱讀題,作為作者的本報前實習生周南(化名)自己試做了一遍題,總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尤為荒謬的是,一個被作者認為「說出了我內心最真實意圖」的選項,參考答案卻是錯的。

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發現,走出學生時代的「80後」青年回頭看「考試」,別有一番理解與滋味。

閱讀成了「被閱讀」?

「我對了對答案,除了第一個選擇題,我拿了1分外,其餘全錯。出題老師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寫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寫作時根本沒有想到的內涵都表達出來了。」周南在博客上這樣寫道。

《寂靜錢鍾書》倒數第二段寫道:「寂靜,這是錢先生心底所願。不要奇怪為什麼他的離世和10周年紀念都如此寂寥,這正是他一生的格調。」對這一段,福建高考題問:「加點詞語『格調』的內涵豐富,請簡要分析。」

當作者周南第一次看到這道題時,她一下就傻了。

我沒有想那麼多,寫到那裡,順手就用了『格調』一詞,哪有多少豐富的內涵啊?」周南對中國青年報記者笑說。

「這題有點難,後來對答案時發現,我基本都沒有答到點上。」參加了今年福建高考的某211大學大一學生鄭鈺瑩說。她也在網上看到了這篇博客,並不感到驚訝,「畢竟出題人不是寫文章本身的人,所以可能想的方向會不大一樣,這也是現在語文閱讀題的普遍現象」。

「80後」作家韓寒也曾「細心地完成」了針對自己文章《求醫》一節的中學語文閱讀題,8道題只做對了3道。甚至,他選錯了「畫線句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

韓寒對此曾評論說:「我真弄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的語文喜歡把別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並強行加上後人的看法,或者說是出題目的人的看法。」

如果有人反駁說韓寒不會做自己文章出的高考題,那是因為他『沒上過大學』的話,那怎麼解釋我是高考出來的,卻做不對題?」幾年前是高考省前10名的周南說。

「我當時也認為答案給的不夠理想。」

2009年福建高考語文改卷領導組成員之一、福建師大附中教研室主任楊建成老師在談到《寂靜錢鍾書》最後一題時說,「現在的高中生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根本無法作答。」

楊建成認為,現代文閱讀出現這種情況在所難免。「命題者都從文本出發,只能就文本進行解讀,答案出來也就10天左右,與作者的想法有些出入也是正常的。」

但楊建成認為:「閱讀題總體來講,還是能考察出學生對文章的把握水平,只是在一些小的方面因為沒考慮太周到,而致學生覺得題目太難。」

對此周南有些異議。「我是作者,我做不出來,是我對自己的文章把握不好嗎?他們可以指責一個答錯題的學生不了解文章,總不能指責一個作者不了解自己寫的文章吧?」


大家都等著公子 @張佳瑋 出來說:哎呀我當初寫這句話的時候根本沒有這個意思,你們就想整個大新聞,再把教育制度批判一番。

但是我猜張公子不會說的,而是會扯到更深的大家沒注意的一些細節上,然後引發出一些感想~~


@張佳瑋 廣大的中國學生需要你對於這張卷子出題的不合理進行批判。


「自己辛辛苦苦養的一頭豬,

被這丫的騎著拱白菜去了。」


果然是無聊,做一下N年未做過的閱讀理解,各位知友輕拍。。。

自己的文章被當作閱讀題是什麼感覺?

首先會深感榮幸,其次會頗為好奇出題者的設題。如果題目設得好,會有種「深得我心」的知音之感。如果題目腦洞大開,會有種草泥馬狂奔的心態。緊接著會希望知道,讀者是怎樣作答的,標準答案又會是怎樣的。

最後就是,拿去當閱讀題,是不是要先問過我的意見。

你會怎麼回答?

這篇文章將米飯的味道寫得美妙異常,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一下,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描寫這種美味的?

答:作者抓住米飯「淡里沁出甜香暖和」的特點,是從「視覺」、「味覺」、「嗅覺」、「觸覺」以及「做法」等角度來描寫的。

「視覺」,希臘館子里有種東西……是葡萄葉子裹著米飯和絞肉,有些像粽子。

「味覺」,西班牙人做海鮮飯,飯都不能煮透,略半生,帶脆味。

「嗅覺」,煲仔飯的精華,焦香撲鼻油濃酥脆的鍋巴。

「觸覺」,茶泡飯的飯粒也得軟硬適度。

「做法」,最樸素的懷石料理三菜一湯,茶會裡會配合料理和茶,上四次米飯。

揣摩加點的詞句,談談你對下列語句的理解。

(1)只是這甜太叵測。

答:叵測是不可預測之意,在此處形容米飯的甜味過於細微,很難嘗出其中甘甜。

(2)太多日常館子都宣揚「每人奉送米飯一碗」,米飯的位置說輕不輕,說重不重。

答:說輕不輕,說重不重,形容米飯並無獨到妙處卻又不可或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作者說「老一輩人自有一套格物致知的科學觀」,結合來看「格物致知的科學觀」到底包含哪些觀點?

答:1、米飯有谷氣,通地氣,吃下去養胃。2、人肯吃米飯,就是守得淡,不忘本。3、一切好吃,都是味道對比映襯出來的,米飯之淡,能襯托出濃滋味的妙處。4、米飯是最好的中和劑。

文章的標題「生活不過是一碗米飯的味道」,請你從文本中找出一句只在寫米飯卻感覺別有寓意的話,並依據現實舉例分析,寫出你的生活感悟。

答:「果然吃慢一點,米飯就不淡了,是甜的。」現實生活中,明星是耀眼而忙碌的,像孫楠便說過,希望能多些時間陪陪家人孩子,在一起過些平常的生活,感覺很美好。這樣的例子,其實幾乎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里。我們羨慕著叱詫風雲的偉人,自己也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狂奔而不願停息,以致忽視了日常生活的美好。因為行得匆忙,靜不下心去品味,嫌棄它乏味平淡。其實,沉下心慢慢想,平常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又何嘗不是愉快喜悅的呢。慢下腳步,靜下心,平常日子其實不平淡,也是甜滋滋的。

本著理科生的執著答完了這些,下面開啟文科生模式。

其實我相信題主的本意是想抨擊這樣的閱讀理解,進而指責現在的語文教育和考查方式。常常列舉的觀點就是,連作者自己都無法拿到滿分,甚至可能連回答都與標準答案相去甚遠。

可是,作品完成之後,作者是無法控制讀者的感受的。作者的想法並不重要,讀者只會看到他認為重要的。

扯開談談別的,今年春晚小品《投其所好》,裡面有些話就被段子手拿來腦洞大開了。

有句話大意是,做副局長的時候拿的是亞軍。

本意是說,以前一直被底下人奉承著,拿的冠軍。等自己做副局長了,沒人奉承了,就顯露出真實水平了。但這話實在是細思恐極啊,分明是自己貪腐討好局長,才得了亞軍,好讓局長得冠軍啊。明明自己挺享受這種貪腐的,還搞得跟清官似的一身正氣。

我相信演員並無此意,不然膽子也太大了。但你說這種分析合理么,確實合理。放在以前,如果上綱上線,就叫做文字獄。《明史》里用的是明朝的年號,別人就說這是心懷前朝,妄圖復辟。或者文革,有封外國朋友的書信就算是裡通外國吃裡扒外。這都是腦洞大開的事情。

開腦洞其實挺好的,跟二次創作差不多,只要不上綱上線就行。網上不是到處流傳《西遊記》的另一種故事么?還有人分析出,楊過最後跟郭芙成婚,小龍女故去的隱藏劇情。這樣的事情,雖然肯定不是作者本意,但大家也喜聞樂見,佩服這種腦洞開得真棒。

而語文的閱讀理解題,還是腦洞大開談不上的。都是根據已有的鑒賞體系,通過搜尋相關信息,整理歸納並且描述出來的。靠譜的題目,基本在文中可以找到答案。難一點的題目,基本還是因為文章本身晦澀跳脫,比如魯迅。。。


我猜公子在答題and找答案hhhh



這事兒我特么太有發言權了。

原因有兩個,首先我是個語文老師

其次,我真經歷過自己的文章被拿來考試這回事兒。

那是在我大學最後一門課的最後一場考試中,那個經常和我一塊兒喝酒的老師,用我的一篇短篇小說(我寫出來要他幫忙看看的),作考試的試題,試題提前一周發布(因為要求寫作者簡介和簡述作者思想,需要給同學們點時間了解),整張試卷只有這一題,要求閱讀小說節選,寫一份45分鐘的教案,自定課型和課程目標和課程重難點。

當時整個中文系那叫一個炸鍋有木有,朋友圈一片喊打喊殺,要把我吊起來打,要約我上天台談人生有木有,四年大學都沒說過幾句話的隔壁班白富美那一周纏著我,我都煩了有木有!

好吧,言歸正傳

小說是一篇武俠小說,篇幅大概是三萬字不到一點,本身是在大三的一堂叫做《金庸武俠小說研究》課的作業,當時上武俠的老師說期中作業,要麼老老實實校對不同版本的金庸小說的改動,要麼自己給我來一篇,我就自己操刀上陣了,說是金庸的課,寫出來以後自己卻覺得有點像古龍。

本人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師範),前兩年半大部分是文學類課程,最後一年半則是教育類課程居多,大三微格課開始,各種教案各種解讀都沒少寫過,平時都是解讀各類名家名作的,到了來了這麼一出,當時的感覺,說實話,甚是榮耀。

這裡我得先給語文老師叫個屈,其實中小學階段很多閱讀理解題目並不是無中生有,我比較贊同 @翁Steven的答案,真正好的文章中其實甚少隨筆一寫這麼一個舉動,它會有一個內在的邏輯性,甚至會有一個潛在的,具有集體無意識性的思維方向,恩,表述的不是很精確,我可以舉一個具體例子,《詩經》的《關關雎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現在比較主流的解讀認為這是一首純粹的愛情詩,但是當時文學理論課的老師,我現在還記得那是一個大胖子,汗流浹背的跟我們講述先秦時期的關於水和禮的思想基礎,從而解讀這首詩歌,認為這是一首關於「止於禮」的詩歌。我基本同意他的解讀,還因此和我同學寫文章在博客上互相辯論(好吧,書生就是這麼酸氣)

回頭說我那次考試的情況,在最終考試之前,有很多同學都把他們的教案拿給我看,要我看看能不能說到點子上,當時我手頭有不下二十篇教案,還有更多的同學通過各種方式和我討論「某個問題這麼講對不對」,「我這麼講是不是你想的啊」。恩,我得說,最直觀的好處就是,我隨隨便便的就抄了一份教案出來,作弊作的一點也不費勁還理直氣壯還受人感謝,orz~

我現在來正面回答「某個問題這麼講對不對」,和「我這麼講是不是你想的啊」,這兩個問題。拋開當時神棍裝X的成分,說說真實想法。

問題一:尼瑪,這個問題還能這麼講!給大神跪了!

問題二:啊~~~原來我寫的時候想的這麼深刻啊!(這裡應該插入暴漫的經典表情)

看到這裡有的知友大概已經要拍案而起反駁我在前面給語文老師叫屈的內容了,別急。

本人的大學不是什麼牛氣衝天的名校(不然我早拿出了顯擺了),但是也算是一所相當不錯的學校,高考的時候能進我們學校的在浙江省也得是前百分之十四,所以同學中很是有幾個厲害人物。

當時我就有一個同學,她設計的課程目標是引導學生對節選故事進行推測和續寫,她在教案中對小說的節選部分(前三節,寫了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相遇和交談)進行了逐句的分析,她的教案草稿密密麻麻的全是備註,然後推測了男女主人公的結局和故事的大體走向,在四個預設的結局中,有一個就是我寫的結局。

我發誓,我在寫的時候,在她找出的很多句子上,都沒想過要埋什麼伏筆。

當然有人會說是瞎猜,但是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推測和推理,我是說不出這話來的。

也會有人說可能是看過全文了,反正我沒給,就算她看到了,能從頭概括邏輯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當的語文功底。

我也是看到她概括的邏輯線的時候,才明白,哦,原來我寫的時候邏輯這麼嚴密啊。

所以要我說自己的文章被人解讀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大概看到那些解讀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受益良多,然後覺得自己被拔高了(或是覺得自己很厲害或兼而有之)

說到底文學批評和文學創作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事情,好的文章還需要好的解讀才能真正為人所理解,所接受。

文學這東西和物理不一樣,我看過一些物理學方面的書,大學時期純粹的愛好,看的雲里霧裡的,我也聽說能看懂愛因斯坦理論的只有幾個人云雲(真?假?),但這並不妨礙核武器的誕生。

而文學么,坊間傳聞能看懂海子的人也不多,我相信那些人沒有看到整書櫃的海子解讀。


我覺得大家也別對中學語文教學有太過偏激的看法。至少,給不喜歡語文的人,提供一套程式化答題的思路,至少不辱沒中國教育的理念啊,努力就有回報嗎。同時,文學素養高的人,也能一眼看出題眼所在,答題至少能在字眼上,還考寫作以及遣詞造句。

看到張公子的文章被做閱讀理解了,覺得還挺有意思的,來試寫一下答案吧~

第一題,分明考得就是歸納理解能力,考文章的起承轉合嘛~工作黨們,難道你們自己都不寫年末工作總結嗎?

試寫答案如下:

作者首先從自身成長經歷入手,描寫米飯的味道,比如幼時第一次品嘗到米飯的香甜味道,青年時期吃到了食堂大師傅漫不經心做米飯的粗糲感。緊接著,作者又詳加描述不同地方烹飪米飯的手法,表明米飯在精心烹飪的情況下,味道多變且精緻。最後,作者將米飯的味道上升到生活感悟的層次——生活就像白米飯,平淡是真。

第二大題,就是各種語句理解能力以及文學欣賞啊~

試寫答案如下:

用「叵測」這樣的詞來形容米飯的「甜味」,說明了米飯給人帶來的香甜感覺,是需要細細品嘗,仔細回味才能感受到的。用這樣的詞來形容米飯的甜,既表明了米飯給人帶來的「香甜」感覺是不一樣的,同時起到連接下文的作用。作者可以從不同角度描寫米飯的到底有怎樣的「叵測」之味。

用「說輕不輕、說重不重」這樣的詞來形容米飯,點明了米飯在日常生活中,給人們的感覺是無足輕重的。這樣無足輕重的感覺,也導致了食堂大師傅對於煮飯這樣的事情漫不經心,因而,米飯的味道就顯得很平常了。這樣寫,為下文撰寫各地煮飯方式,起到了一個鋪墊轉折的作用。

第三大題,繼續考歸納總結啊~

試寫答案如下:

老一輩「格物致知的科學觀」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米飯通地氣、谷氣,吃米飯養生;第二,吃米飯的態度象徵著做人的態度,謹記做人不能忘本,是老一輩對自己的要求;第三,世界之大,美食頗多,味道也各種各樣,但米飯以及米飯的平淡香甜卻是必不可少的。

平心而論,這道題對於生活閱歷不豐富的高中生來說,的確有點難了。有點需要腦洞大開~

第四大題,考理解能力及寫作,怎樣能在短篇幅內描寫一件事情,及升華,還是很考驗寫作能力的。

「但當五味陳雜時,米飯是最好的中和劑:一切的濃滋味,都得靠它來承當」。這句話有很好的象徵寓意,人生有大起大落,就像五味雜陳,有酸甜苦辣,但歷經艱辛後,才會發現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真諦,就像白米飯的味道。我最尊重的女性作家楊絳先生一生大起大落,飽嘗過山河破碎、歷經過政治劫難,還在晚年痛失親人,整個人生經歷可謂大起大落,有心酸往事,也有甜蜜過去,而晚年的楊絳先生卻能平平淡淡的回憶往事,以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對待學問。以平淡之心對待生活,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就是我的生活感悟。

中學時候的我,很喜歡文學,最愛背古詩詞;

但很討厭做現代文閱讀,

那時候的我,是叛逆青年,覺得像我這樣積極有為的向上青年,憑什麼要被束縛在制度的牢籠里?

後來,才知道

那個時候的我,尚不懂得人世辛酸,生活艱難

讓一個雄心勃勃的少年,

故作老成的說平淡才是生活的本質,的確有些難了

直到現在,我才慢慢明白世事艱難

才明白世上的事情,怎能單靠努力就能得償所願呢?

很多時候,花盡全身的力氣,才知道結果是有多可笑

這世上,始終有太多的無可奈何,也有太多的陰差陽錯

還有更多的一聲嘆息

我花費了很多力氣,才明白,我不是什麼天之驕子,只是一個二逼的普通青年。

別在吐槽應試教育了

至少給窮人家的孩子,一次公平競爭的機會(雖然北京上海的孩子有更多上名校的機會)

至少高考,還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至少高考還沒聽說賣答案的,雖然有替考的)

那些古詩詞啊,背一背總會默寫的

那些多音字、近義詞啊,多背一背總會區分的;

那些中文語法,什麼主謂賓,動賓短語、介賓短語,多想想多練練,總能明白的;

那些現代文閱讀啊,好的老師都會總結答題模板的,按模板答題分數都不會低的;

寫議論文嗎,什麼牛頓啊、司馬遷啊、錢鍾書啊、愛迪生啊,這種積極向上的案例多背幾個,怎麼說也能混個基本分嗎;

也許,高考是我們這輩子,最後一次只憑自己實力說話的機會


轉載自@GayScript

www.zhihu.com/question/21321799/answer/18352762

在那個回答下面看到許多人說到應試教育里語文老師的過度解讀問題。

我忽然笑了。

因為我開始想,

大家究竟是在表達對語文課本上應試教育過度解讀的厭惡,

還是真的在厭惡文字的魅力?

請不要因為對應試教育中語文課本上的那些過度解讀的厭惡而徹底抹殺文字的魅力。

我不信那些贊同最高票的人,

這輩子從來沒有讀過一本書,

深深地感受到它的魅力,

從它的字裡行間,讀到許多與己相關的點滴,

臆想出許多美妙的東西來。

原作者怎麼想的,重要嗎?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萊特。

提問:對哈姆萊特有什麽想法?

難道就只有莎士比亞的回答是正確的?

實在太可笑了。

更可笑的是,居然所有讀過哈姆萊特的人都覺得莎士比亞的想法就是絕對的真理。

你都讀到哪兒去了?

你沒有自己的想法嗎。

這才是應試教育的真正可悲吧。

從前是信了老師的過度解讀,

現在是信了原作者的「隨便想想」。

難道原作者「隨便想想」的東西,

我便不能用心去感受了嗎?

難道我從別人無意的三言兩語中讀到自己曾經的過去,

想到許多有關情愛、生活的點滴,

便是一件很可恥的事情嗎?

最怕的是,

沖著對應試教育的不滿,而徹底否決了文字魅力的人們。

難道你們這一生竟沒有讀到過讓自己深深眷戀的文字?

這是多可悲?

愛上一匹野馬,可我的家裡沒有草原。

我沒有野馬,我沒有草原。

但我也許曾喜歡過一個人,卻最終沒能留住那個人。

因為那個人渴求的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我卻沒有。

這便像是沒有草原,便留不住野馬。

我是這樣想的。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別的想法。

但我確信的是,聽到這歌詞的人,喜歡這歌詞的人,

絕不是因為「就那麼比喻了一下」便喜歡的。

魔術師告訴了我正確答案。

但並不妨礙我繼續臆想幻術的精湛與美好。

請不要因為對應試教育中語文課本上的那些過度解讀的厭惡而徹底抹殺文字的魅力。

沒錯,

你做的不過是一盤再普通無比的蛋炒飯,

但並不妨礙你做的味道剛好讓我想起遠方的媽媽。

你可以將事實坦然地展示在我眼前,

但你不能禁錮我個人對文字的臆想與解讀。

請不要因為對應試教育中語文課本上的那些過度解讀的厭惡而徹底抹殺文字的魅力。


閱讀題倒不至於,曾經寫的作文被老師講了兩節課~那感覺……爽~


《兒子韓寒》《求醫》出現在試卷里(1)

韓寒的做自己的閱讀題

作者做自己的閱讀題竟然幾乎得零分。就連韓寒也被自己嚇到了【轉】

某年福建高考題,作者做自己的文章

福建高考語文卷閱讀題 出題老師考倒原文作者

又是某年福建高考題

下面就是期待 @張佳瑋的答案了

我想,應該會有很多相同的感受吧,哈~

end


搖滾樂史上有一首偉大作品叫《美國派》(不是那個美國派),這首歌用大量暗示、影射等隱晦的手法描述了波瀾壯闊的搖滾音樂史。當然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

這首歌的作者是唐·麥克林,有人請求他解釋這首歌的歌詞是啥意思,唐·麥克林這樣回答道:

Long ago I realized that songwriters should make their statements and move on, maintaining a dignified silence.

老早我就意識到歌曲作者應該用作品發聲,然後保持著有尊嚴的沉默,繼續前行。

用腦子想想也是。你們以為藝術作品是什麼?要是作者都全自己解釋出來了,那之前還藝術個蛋啊。


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閱讀題的意思。

很多人都覺得閱讀題的意思就是他本來的那樣,揣測作者的真正意圖,比如作者看似隨心的一句話是不是真正表達了什麼或者是暗喻了什麼。

如果作者寫作的時候的無心一筆也要被這樣解讀,那麼就是大大的不應該,中國應試教育的悲哀,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缺失。

實際上我覺得閱讀題的真正意義不在這裡。

首先不說作者寫作的時候的慣性,習慣,用詞手法,可能真的是無心下筆,但是既然寫出來了東西,肯定是有道理的。

比如,灰藍色一般象徵憂鬱藍色的窗帘是不是暗喻著作者此時灰暗的心裡狀態。然後作者說,窗帘真的是藍色的。

作為閱讀題的文章不可能太差,作者不可能真的把身邊所有的東西都描述一些,既然窗帘出現了,就算只是一個無所謂的點,仔細想想也未必沒有深意。

都在批評閱讀題扯淡沒用,但是有時候這樣的所謂過度解讀,比如領導的講話,政治的點評,比如藝術,史書上寫的東西,不是一直都是在做的么?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知乎上這麼多人,有多少個張公子。作者心裡有多少個哈姆雷特,張公子心裡又有多少個自己。

文章寫出來的時候想表達的意思,不一定就是要大家讀出來的意思,那麼多大家對名著的解讀也不見得一樣,可能作者無心之筆造就了一段佳話。

一直挺喜歡閱讀題,不止讀一下,再仔細想一想,然後再按照語文老師教的來寫。雖然把自己想的寫上去也可以,但是何必和改卷老師爭這口氣,高考大夏天的,誰都不容易。

說到底,還是個答案的問題。


當年高三模擬考的時候 寫過一篇作文被老師給了59分 被老師那做範文給同學們講 一邊講一邊分析 我跟同學們坐在下面聽 同學們心裡想的是:哇 xxx寫作文的時候內心如此細膩豐富。 我想的是:老濕 您講的真的是我的作文么……


這其實符合一個問題:作品誕生後,是否應以作者解答作為作品的唯一意圖?我記得@GayScript 認為不是,我覺得那樣作者太慘了…


高高興興看完文章,再看這些閱讀題,發現基本一個答不上來,感覺6、7年前的噩夢重現眼前,不由一個哆嗦...


根據20世紀四,五十年代興起的新批評理論,在分析作品的時候考慮作者的因素,屬於「意圖謬誤」,混淆了作品的源頭與作品本身。張公子來了也沒用。什麼《兒子韓寒》閱讀題,韓寒得零分,我只能說韓寒讀書少。待會兒更新。

=====更新=====

文學理論是一門研究文學的規律的學科。大部分文學活動都是在理論指導下進行,不要認為理論和實際離得很遠。

我想到兩樁挺有意思的論戰,或多或少和這個「意圖謬誤」有點關係,感興趣的知友可以了解一下。一是中美紅學交鋒,余英時和周汝昌;二是普魯斯特和聖伯夫。

所以一些語言專家在設計教學、考試內容的時候,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要隨隨便便就質疑他們。

漲工資還是保持了風度,沒有像韓寒一樣出來現世。

對於自己水平很自信,經常鄙視教育戰線工作者的學生們,我就問問,「現代文閱讀」裡面的「現代文」什麼意思?


推薦閱讀:

在知乎上如何寫出幾千贊同的答案?
如何評價《一篇讀罷頭飛雪,重讀馬克思》這本書?
讀書需要做批註嗎?批註又該如何做?
你有什麼讀過後覺得「不讀也罷」的作家的書?

TAG:閱讀 | 語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