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韓國 KBS 的紀錄片《超級中國》?
畫面精美,架構宏大,我不吝嗇給一個很好的評價,看多了國外bbc、nhk集中報道負面的紀錄片,偶爾看到不那麼負面的,肯定會有不少人不習慣,可以理解,但我覺得評價一部紀錄片好不好還是要看在其試圖表現的方面報道的是不是事實,邏輯是否講得通,不是說一味黑就是客觀有深度了,因為事物必然有許多面其中有正面也有負面,任何一部紀錄作品不可能面面俱到,都是各有所側重,要求所有紀錄片都必須要花大部分篇幅來反映你愛看的「中國面臨的種種問題」,這是一種不理智的要求
補充:1、集中報道負面的紀錄片里有很好的,比如BBC的《世界上變化最快的地方》,基本都是在黑,但人家沒有亂黑,報道客觀,記錄詳實,黑得是有理有據,我同樣給了很高的評價, 也有不那麼好的,甚至很差勁的,我就不舉例了2、這部片主要還是給韓國人看的,顯然它已達到了這個要求,傳達了韓國人需要知道的信息拍得非常好,當然我們也不能指望一個外國能多深刻了解中國,但起碼拍出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基本印象。
但其實,作為中國人,不應該通過國外的紀錄片來了解自己的祖國,需要通過學習歷史地理人文等多種方面,自己去了解。
多走出去看看,和其它國家地區比較,思考,你就會發現身在中國其實很幸福和自豪。
當我身在阿富汗,看到滿目蒼痍的荒山和滿大街端著武器的士兵,炸了又炸的餐館,和連眼睛都必須遮起來的女性,早上在爆炸聲中醒來,作何感想。當我身在澳洲,感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空氣和藍天,但體驗昂貴的物價和無聊的白天黑夜,荒無人煙,作何感想。當我身在土豪雲集的阿聯酋,但是一個月工資卻住不起幾晚亞特蘭蒂斯和阿瑪尼酒店的時候,作何感想。這只是幾個親身經歷。還有更多的地方,讓人無時無刻不覺得還是我天朝好。我更喜歡腳踏祖國的土地,做一個驕傲的中國人。
不要再和我說空氣、腐敗等各種社會問題,那不是政黨和國家的錯,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而已,之所以有這些問題,正是因為社會在進步,人們關注的問題更多,而不是在幾十年前只關心生存問題。(舉個例子:難道說現在有甲醛,以前就沒甲醛問題了么?)
我願意去祖國每一個角落感受她最深沉的美。一部應該中國人拍的愛國紀錄片,讓韓國人給拍了,還特么拍的這麼好~應該給韓國人點個大大的贊~自己誇自己確實沒有韓國人誇的有力度
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要時刻警惕西方反華勢力的糖衣炮彈。戒驕戒躁,踏實發展,以實現人民幸福,民族富強為己任。
因為中朝關係變冷,這讓朴槿惠新政府有了機會,努力發展對華關係成了她這屆政府重點,從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簽訂,朴槿惠高調參加中國抗戰70周年閱兵等一系列動作來看,有必要在韓國國內做好輿論宣傳工作,KBS是國營電視台,所以你懂的
首先,這是一部讓我覺得十分激動的紀錄片。主要是在國內很難看到別國對中國正兒八經的評述。那麼我們能看到,就說明這部片肯定誇了中國,不然就被封了。這部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幾乎毫無保留地誇了中國。而其他的紀錄片呈現負面的評述更多一些。至於誇的地方對不對,客觀不客觀?韓媒主要是站在了自己的立場上但盡量客觀的講了大量事實(中國的作為)。我覺得沒有對不對之說,只能說韓媒把自己看到的呈現了出來,土豪啊有錢任性,中國人有理想有慾望,企業壯大發展,更關注軍事等等。這些是存在的,但是中國是很複雜的,受到價值觀念,意識形態,傳統文化等等的影響,外媒肯定很難徹底的了解中國。但是,紀錄片播出的內容,與題目還是十分貼切的。
讓我意外的一點是,其實許多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挺好的,也許是自己人黑祖國的比較多(笑)。平心靜氣的看看別的國家對中國的評述,其實還是很好的,畢竟我們自己受到國內主流價值觀以及意識形態的影響,對客觀事實理解就比較單一。
有興趣的,去超級中國吧(百度貼吧) ,七集都有。網上有一些可能被封打不開。尤其是共產黨那集(笑)。我們自身去看韓國和韓國看我們的心態要把握好。我們需要去和韓國比什麼?較什麼勁。我們是和美國玩棋局的,韓國根本插不上躺。雖說,有些自大,現在國際局勢咱們不得不和美國下這盤棋。而韓國無非就是選邊站,跟著那好處而已。這部片子無非就是告訴韓國人,選中國這邊,咱們能拿到什麼?而我們可以了解韓國人對於我們的認識,進而可以更好的拉攏韓國人,參與這盤棋局。
感覺比較淺顯,畢竟這韓國人拍出來是給韓國人看的。比如說中國人有錢,一直在強調中國人買東西不在乎錢,買奢侈品,買別墅買豪車,因為我們有錢。讓我覺得中國人都是這樣追求的話,我們就要完蛋了。這絕對不是一個真實完整的中國!韓國人看後應該會有危機,中國人呢?大概會感到高興吧。什麼時候能拍些紀錄片,來了解一下其它國家,也讓我們有些危機感?中國存在的問題還很多,別沾沾自喜。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那個教授的super power China說得我心心一跳一跳的
說好看的,我真是不懂了。。---------------------------------------------------------倆字,淺薄。鏡頭轉換無規律,因果關係不明確。
雖然大部分是誇中國,因此國人還津津樂道。但總感覺這是看暴發戶的心理評價中國,沒有深思深入探究中國強大的根本原因。似乎只有人口眾多這個主要因素,然後鏡頭多處展現中國人流量巨大的幾個場景,這也能算有因果關係么,印度,非洲人也挺多的。
然後採訪中國的那幾位富人也不能代表什麼,僅僅是抓住機會走了順風路的商人。中國的強大更多的還是因為頭腦和智慧,比如紀錄片《大國重器》便解釋了工業製造能力對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然後從國人在工業能力上的提升展現國家的進步。謙虛謹慎,戒驕戒躁。——毛澤東
到目前為止我們依舊是發展中國家,到了我們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時候,共產黨會告訴你「與我們祖先所創立的帝國盛世,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才剛剛起步!」
覺得拍攝的內容浮在面上,只是很多表面材料的簡單堆砌。
正在看。感覺韓國也就是為了警醒本國人,然後順帶麻痹中國人,同時給美爹和他家日本哥哥提個醒,防中國哦~然後順便對中國做個諂媚臉。畢竟韓國和朝鮮最近有換乾爹的傾向,韓國又在向中國傾銷泡菜的節骨眼上,韓國官方也不得不碧池做派一下。韓國自朴槿惠上來以後,一直是政府熱民間冷,韓國本國人對中國很多都看不起,所以適當的洗腦也是必要的,不然生意都做不下去的。整個紀錄片拍的像韓劇,基本上就是霸道總裁買買買,全世界人民星星眼,沒什麼參考價值。據說他們本國也把這部紀錄片罵的狗血淋頭?(大概是酸葡萄心理)紀錄片還是比較推薦日本NHK拍的激流中國。
首先先來說說我心目中理想的紀錄片標準。
此處可引用莫言作品《蛙》中的一句話:
只描寫別人留給自己的傷痕,不描寫自己留給別人的傷痕,不是悲憫,甚至是無恥。其實就是四個字:客觀全面。所以個人的感受主要從是否客觀全面去表述。目前正在看該系列記錄片的第三集:中國治世。將會逐集發表感受。第一集:十三億人口的力量。開篇第一集比較平庸只是單純敘述人口之多帶來的人口紅利,巨大的內需市場,由於該紀錄片定位是韓國民眾吧?所以有著重提醒韓國企業家們瞄準巨大的中國市場。這些只是一些表面且片面的描述。作為中國人大抵上都知道中國人口紅利的繁華局面底下還有社會行業地區等等發展不均衡以及其他一系列問題,同時關於人口紅利的時間問題也開始有了更多的不同的聲音,轉型發展是勢在必行的啦,因此只給了一個繁華的表面論述可以算是取悅了正在收看該紀錄片的中國人們。畢竟來自中國遊客的旅遊收入早已經是韓國旅遊收入的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第二集:錢的力量。如果有人想開始批這系列的紀錄片其實從這一集就可以稍微的開始了。別的先不說,在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礦產中承諾優先錄取礦產當地居民這一案例中,只是一味採訪當地居民讓他們直面鏡頭表達訴求和不滿同時沒有給予當地中方投資人發言的權利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全面以及不客觀的表現。無論聲音的內容如何至少要讓每種聲音都有發言的權利。這是對聲音的尊重吧。但本身影視作品如紀錄片都不可避免受意識形態和政治立場還有表達訴求所限制,這樣缺乏聲音的現象是很普遍的。所以我個人覺得無論何時何地在看他國對本國的描述時都應保持清醒而理智的頭腦。缺乏的聲音可以自己默默的補上。至於韓國企業家所說的由於中國企業都習慣用兩三倍的價格去購買礦產開發權與他們想用儘可能低的價格去購入形成強烈的矛盾所以不可避免的覺得中國企業的野心旺盛。關於中國企業兩三倍收購礦產開發權這一行為,我個人認為可以有以下解釋:1、有錢,任性。【從中國飯桌文化大家都明白的哈】2、經濟發展對礦產的迫切需要。畢竟中國目前還是快速建設中的工業時代。【以上解釋都是粗淺的哈】該集還講到了房地產問題。其實放諸本國這個問題其實也是愈深愈重。之所以在外投資房產皆因本國房價的泡沫性以及房產年限擁有權等問題。韓國濟州島風景宜人加之本來就喜愛山水風光的先富起來的中國人們怎麼可能不去購買房產呢?加之韓國給予的國籍政策的優惠,對於不想太過於離鄉別井但又想出國的中國富人們,地緣近的韓國其實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文化同源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至於中國炒房團這種特別的現象在此不作討論。【未完。待續。】2015.02.24.ps:雖然想儘可能客觀而全面,但世事豈能盡如人意呢。所以歡迎討論。
清華大學教授的英語口音暫且不提,就說中國每天有一千五百萬新生兒是怎麼回事?這數據是哪個坑爹的提供的,其他還有一些扯淡的數據我就想知道是哪來的!!!
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揍
有沒有人看到第二集中某教授說「中國有6千萬民營企業,要是有百分之十成長為小米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那就是 6 0 萬。」的時候覺得自己數學白學了……
推薦閱讀:
※中國最強大是在什麼時候?
※現在的中國和美國最大的本質區別在哪?
※中國的疆域是怎麼得到的?
※中國物價較低的城市有哪些?
※如果美國未來的經濟水平退出世界前幾位,那現在的社會制度、遊戲規則還靈不,美國將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