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可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哪些方面開展合作?是否有必要通過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達到打通跨行支付的目的?
商業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支付領域存在較大的業務重疊,在第三方支付公司扮演越來越重要角色的今天,雙方應該如何在哪些方面進行更好的合作?對於商業銀行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假設商業銀行旗下具備合法的收購平台),有無現實的必要性?亦或者只需要通過合作即可達成?
======================================================2015.11.30非原題主補充內容:我看有些答案提到了銀聯。就我所了解到的情況,很多大型銀行對銀聯目前提供的跨行支付的效果都很不滿意,銀行可能更需要的是一個自己完全可控的第三方而不是銀聯這樣需要商量著來的機構。另外,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 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這條裡面「另有規定」指的就是銀聯。商業銀行法大修在即,這條是被詬病較多的一條,如果法律規定放開,技術和業務角度會有什麼問題存在?
商業銀行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這個東西想起來挺美好,真收購了,結局只能一身騷。1、為什麼要買?因為牌照么?如果是為了牌照,以現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貶值程度,大可不必。2、為了打通跨行支付。如果僅僅是為了做跨行支付這個市場,一個商業銀行收購一個第三方,有支付場景么?要有支付場景才有業務,不是隨便買一個第三方支付公司就有業務。3、第三方支付實際上是一個苦活。真正靠支付賺錢的除了前幾名,其他都是靠其他手段賺錢。對於做苦活的事情,銀行做起來總是心有餘力不足。最後一點,如果是老老實實做支付還好,如果是想弄一個第三方拍照實際上目地是為了拿到同業的資金,那麼最後下場就是發卡行給你關停。除了支付寶和財付通、銀聯,其他第三方支付和發卡行的談判中完全不佔上風。
忍不住沒人邀請,過來說兩句了
如果題主是銀行從業人員,麻煩認真學習以下內容:
大額支付系統;小額支付系統;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
全國支票影像交換系統;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跨境支付平台;銀行間支付平台;集中代收付平台;跨行移動支付清算平台--------------------------------------------------------------------------------------------------------------------
當然,從「是否有必要通過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達到打通跨行支付的目的?」看來:你不是銀行從業人員。絕不是!!!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傳統的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放款)業務,即以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較高的利率放出貸款,存貸款之間的利差就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範圍包括吸收公眾、企業及機構的存款、發放貸款、票據貼現及中間業務等。它是儲蓄機構而不是投資機構。【來自百度百科】第三方支付,標準稱呼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是指非金融機構在收付款人之間作為中介機構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貨幣資金轉移服務:一網路支付;二.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三.銀行卡收單;四.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請參考中國人民銀行〔2010〕 第 2 號《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傳送門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
嚴格的來說,商業銀行同第三方支付【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並沒有大量的業務重疊:
商業銀行每天干著:拉存款、拉存款、拉存款,賣理財、賣理財、賣理財,辦信用卡、辦信用卡、辦信用卡,開戶,貸款,票據貼現。。。。。。。。。第三方支付每天:簽客戶、簽客戶、簽客戶、簽客戶、簽客戶、簽客戶雙方的合作嘛!商業銀行有各種通道,支付公司逐個對接,可以搭建銀行和通道路由;支付公司有大量用戶和交易量,商業銀行都想拉存款,做備付金託管銀行
更多的合作就是支付公司作為分發渠道薅羊毛,商業銀行入駐,賣理財、辦信用卡、做個貸、聯合促銷商業社會講的是唯利潤論,題主對於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認識都太淺顯了。遠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題主的大方向是沒有問題的,就是銀行肯定需要和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展各式各樣各方各面的合作,這是一個大趨勢也是一個雙贏的方向。但是你如果著眼點只在支付領域和跨行支付上,未免太短淺。
首先我們明確一個問題:第三方支付到底有什麼是銀行沒有的?
現在隨著一行一會的各類文件下發,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支付端的各類支付功能,尤其是跨行轉賬功能逐漸在萎縮,為什麼還可以吸引銀行的注意和合作意願呢?說明問題不僅僅在於支付。為什麼我們第一時間會想到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功能,而不是其他的呢?因為你的支付「行為」應用於各種支付的「場景」,而第三方支付公司現在已經全部專項打造綜合、易用、提高用戶體驗的支付「場景」綜合體了。在這種「場景」下給你最好的「行為」體驗,因此你印象最深的,是你在三方支付客戶端上重複進行支付「行為」,卻忽略你進行這個行為的「場景」。實際上,三方支付公司最強的一點,是核心互聯網技術(包括PC移動端)的成熟與應用,使得他使用一個入口就可以接通N個支付場景,實現真正的「一站式支付」
而這一點對於銀行來說,還是很困難的,具體內容咱們後面說。
關於題主問題糾結在支付這個領域,我想告訴你的是,支付業務本身給銀行帶來的利潤極低,基本上能佔到10%都不到。銀行沒有必要因為支付領域的市場份額丟失就對第三方支付有多大的重視。
銀行比較不爽的是,你三方支付公司利用結算時間差,沉積了大量的資金,而且是幾乎無息的資金,然後放到銀行來靠規模搏高息,這不就是耍流氓么!餘額寶是第三方支付公司露出的第一顆獠牙,利用支付平台圈了海量的客戶,集中大量閑散資金,完了以商定提前支取也要按定期計息的金融機構存款形式存入銀行,利用政策空檔期,形成了這種兼顧流動性和收益率的產品,但是央媽一旦強調不得按上述方法計息,直接就是釜底抽薪,你看餘額寶現在還有高收益嗎?
銀行之所以願意與第三方支付合作,是因為:
1,第三方支付因為實現了支付「場景」的集約化,使得在這個平台上的支付需求大增,比起銀行依靠流量客戶撞業務來,這個支付平台上的客戶需求更純粹,支付動力更強,附加價值更高;2,第三方支付的客戶群來自於各個銀行,如果某家銀行可以吸引第三方支付公司加入自家行的某個支付場景(收單商戶或理財產品),則相當於從網上把其他銀行的客戶拽來了自己的營業網點,直接吸存了;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第三方支付公司比傳統銀行走的快太多了,客戶基數也大的不是一星半點,因此這個推送平台是非常有受眾面的。因此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主要合作都是圍繞以上三個方面來進行的,首先,銀行很難全面的去接入各類支付場景來吸引支付人群,因為:1,太小額的支付場景對於銀行來講無異於賠錢,沒有必要;2,每一個支付場景都可能會使用不同的介面規範和UI甚至是URL跳轉,這對於本身系統就已經極盡複雜、事務繁忙的銀行IT人員來講幾乎是要崩潰的;3,不是所有的支付場景的收款方都在這家銀行開戶的,既然不能通過支付場景吸存,銀行幹嘛談那麼多場景呢。
由於第三方支付公司是根據支付量、隔日清算資金、規模效應來博取利潤的,因此支付場景收款方的沉澱資金並不是他的目標,相反,付款方的支付資金才是他的生產資料,因此場景越多越綜合,越能吸引支付客戶。最終造成在支付場景這塊,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出發點簡直南轅北轍,故而雙方在這一點上簡直是天生的合作機會。其次,第三方支付通過積累的支付用戶,打造了一個不分開戶行、不分地域的支付群體,這個群體總是有支付需求,而且已經習慣通過互聯網來進行支付,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題主可以去搜索一個東西叫中國電信天翼卡,這是中國電信曾經推出的一個帶有近場支付功能的UIM卡但是後來在移動端支付工具的碾壓下慘敗了。因此如果我作為銀行有一個還不錯的收單商戶,而且支持網上收單,那麼我肯定會想方設法把這個商戶搗鼓到某一個用戶量較大的支付平台上,平台、商戶、銀行各取所需:銀行有了存款、平台有了交易量、商戶有了新的市場渠道,多贏。
最後,在移動推送這點上,銀行真得落後時代太久了,現在我行還在使用簡訊平台來發布產品推廣信息。我相信以現在人的生活方式和閱讀習慣,30個字兒以上的簡訊是不會太認真看的,現在人們更習慣的是短、平、快、抓眼球的碎片化、多樣化的宣傳方式。在這一點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推廣經驗很好,出來的文案和宣傳消息比銀行自己去琢磨的無聊文字有意思多了,圖文並茂,有的還帶點動畫什麼的,很吸引人。
關於併購的想法,我相信題主你看了上面的分析以後,就不會認為這是個方向了。支付公司並不賺錢,真的,起碼沒有銀行盈利能力強。銀行更多是把支付公司當做一個渠道來用,而且壓榨的挺狠的。不過支付公司也還算喜歡銀行吧,因為最少是掙錢的買賣,多少補貼一些家用。
你知道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嗎?
銀聯股權十年變遷史:一直沒有控股股東收單業務是銀行最不賺錢的部分,給你們做吧,況且銀聯是啥?
題主的問題樓上幾位都答的非常詳細了,尤其是孫蕾祺這位寫的,我比較認同,再啰嗦幾句。跨行支付確實是銀行比較頭疼的一個問題,其實主要是收單的問題,現在能用的方法也有,比如超級網銀,或者通過人行的同城一戶通,還有就是銀聯等第三方支付機構,但對於銀行來說一是小額高頻的業務不划算,成本不能覆蓋收益,不同銀行的限額控制,資金能否即時到賬等都是問題,這點上銀行確實有和第三方支付合作的空間,BTW,銀聯就是幾家銀行參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第二、支付結算在銀行很大程度還是一個渠道,單純從支付業務手續費角度看,是很難賺錢的。以我個人的角度看,銀行沒有意願也沒有必要去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因為生存的土壤不同,業務模式也不一樣,而且還有業務風險,銀行是風險厭惡型的。第三,第三方支付和銀行的合作模式,我認為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在個人支付上。第三方支付主要平台上接入了眾多銀行,靈活便利,可以為銀行的跨行個人收款業務提供便利,也可以為銀行引流,引導用戶賬戶開立,銀行則可以為第三方支付提供備付金託管、存管,資金管理等多項服務。
銀行可以向支付平台的理財板塊推送資產,這應該是銀行和支付平台最直接的合作了吧,包括農商行等等都可以和支付公司合作(前提是支付公司有自己的線上融資平台)。
第三方就以支付寶舉例吧。看看支付寶的普及度,原來是通過美團等的團購,現在也開始了直接支付如掃碼。商行裡面一些如浦發交通招商也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含優惠的信用卡借記卡等等。我感覺商行這手其實算是個好招,起碼出發點不錯。但銀行卡畢竟本身存在一些問題啊,比如劃賬時間長,手續費,各行之間不統一,牽扯到公家的一些狗屁倒灶的等等很限制,自然客戶更傾向支付寶,哪怕支付寶優惠力度不如一些與店鋪商場合作的銀行卡。但是它方便!而且明碼標價我幾折我幾折!
銀行卡說是有優惠,但是有時也不那麼痛快兌現吧。
中國銀聯.....其實我知道你們想說支付寶的...
推薦閱讀:
※備付金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實際日交易量是什麼比例?
※網關支付、銀聯代扣通道、快捷支付、銀行卡支付分別是怎麼樣進行支付的?
※為什麼攜程和亞馬遜可以直接輸入信用卡卡號和有效期或安全碼就可以消費?
※做一個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投資多少?
※代收付系統自動路由支付渠道怎麼解決備付金之間的調撥和銀行對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