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的「達磨」為什麼讀與「dharma」對應的「だるま」,而非音讀「だつま」?
我的理解,「菩提達摩」出現之後,漢語已不再有彈舌音r。
Dharma一詞進入中國,r即對應為入聲-t尾,再傳入日本時,只會變成tsu。達dat摩ma變成datsuma或者根據西北方音變成datsuba。
日本daruma如果保留了dharma中的r,肯定是直接跟梵音r對譯的。
我的問題其實是:日語中現在使用的梵語讀音,是一早就通過中國傳過去的(這點我特別懷疑,因為任何外語進入漢語都不會保留原音,就像我們讀沙sha發fa不讀沙so發fa),還是一早就通過某種其它渠道習得了梵語讀音,還是近代重新直接向印度學習梵語讀音的結果。無論哪一邊,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一些歷史或者語音學的證據,而不是僅僅給個結論。
以及為何今日使用梵語讀音而非漢語讀音的佛教術語只有「達磨」。
謝謝各位。
直接引用「日本國語大辭典」的語志:「梵語音に従った「ダルマ」が本來の読み方であるが、後に漢字音によって「ダツマ」「タツバ」とも読まれた。各々の読み方が宗派と関係するかどうかは未詳であるが、「タツバ」の読み方は既に慈覚大師円仁(七九四?八六四)の読み方を伝えるという醍醐寺蔵「法華経羅尼集」などにも見られる。」
即,daruma直接引自於梵音,是這個詞最開始的讀音。之後才遵從漢字讀音,發展出了datuma、datuba這些發音。其中datuba已可溯源至醍醐寺所藏的「法華経羅尼集」。
題主所問的「達磨」雖然沒有規定含義,但這個詞無疑是自梵語(規範?真理?法則?性質教說?事物,廣義為佛法)翻譯過來的。
最早是由誰,為什麼翻作這兩個字還未可考,但考慮到這個詞的形成早於日本的「佛教傳來」(求那跋陀羅〈394~468〉翻譯的《雜阿含經》中可見),可以認為日本接觸這個詞的時候已經寫作「達磨」了。
而日本的佛教用語發音自始以梵語為準。早期說教的時候,不可能人手一冊經典(既做不到,對方也看不懂),所以最初的教義不是通過文字而是語言傳播的。
因為這個詞就算在漢語中本來也是外來語啊。
推薦閱讀:
※粵語是否和越南語在同一語言系屬?
※「你文采很好。」這句話有沒有語病?
※藏語為何與漢語屬同一語系,而韓語、日語則不是?
※如何理解索緒爾理論中「所指和能指的關係是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