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銀行選擇將 IT 外包給別人?
因個人工作原因,去過幾家銀行(保險)信息中心,發現都存在IT開發外包現象,或者核心運維有外包人員在內,這樣做對銀行來說有什麼好處呢?會不會存信息泄露或別的風險?
呵呵呵呵,對於銀行核心,如果自己有能力誰會傻到外包給別人做,不僅要給人工錢,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別人手上,感覺就像被人掐住了咽喉,任人擺布。。。目前,就我所知,工行、建行還有招商銀行做得還蠻不錯,自有科技人員也都在千人以上。
本來想匿的,但想一想還是算了,本來文筆就差,還難得寫這麼多,不露個臉實在太可惜。先介紹下自己哈,鄙人目前就職於某大型國有銀行研發中心。。。今年有幸參與了銀監會領導的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編寫,專訪了五大國有銀行及深圳某幾家大型股份制銀行的信息科技條線領導人。。。沒有去螞蟻金服和微眾銀行做訪談真是一大遺憾!我文筆不好,隨便扯兩句,想到哪就講到哪了哈~
---------------------------正式開始聊-----------------------------
先聊下歷史背景:
銀行本屬於金融行業,在信息化初期,銀行對於各類系統的需求非常小,基本都是直接購買某些國際大公司的銀行核心產品,然後賣產品的公司會派自己的運維人員過來幫著裝系統,調試,教銀行的員工怎麼使用自己的產品,出了問題就過來幫著解決。而自有的技術人員可能就是幾個懂電腦的人,電腦出個小故障,就叫他們來處理。所以那時,也根本就沒什麼科技部門可言。漸漸地,互聯網開始興起,中國也開始湧現一批牛逼的互聯網公司,信息化也在逐漸加重自己在金融界的影響力。而銀監會作為銀行監管機構,對行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引性。鑒於以前國內技術水平有限,只能用國外的產品,比如MS的操作系統,IBM的銀行核心及大型機等等。而我國日益看重信息安全,所以要求全國有能力的銀行開始建設自己的銀行核心系統。然而:
1. 科技是花錢部門,不是掙錢部門,壓縮成本起見,不可能大規模招聘一堆程序猿。。。2. 銀行科技部門工資待遇相比IT公司要低,別說大牛,連中等水平的程序猿都不願意來,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在外面掙夠了養老錢,圖個清閑的碼農才會考慮來銀行科技部門工作,當然有一個例外是某些應屆畢業生為了戶口會選擇這裡,但是過個兩三年也會走掉。3. 銀行等級制度森嚴,業務部門是老大,科技部門不受待見,對於產品的需求、設計以及一切和產品有關的東西,都是領導(基本都是爺爺級別的)拍板,你考慮的再好,構思得再妙,領導一句話,直接打回去重改。你不願意?好說,換人做。銀行是那些老頭子的天下,豈容你這毛小子放屁?想創新?想革命?反了你了?你咋不上天呢?4. 需求人員構成:來自總行及分行業務部門,對產品一竅不通,對設計一竅不通,僅有的電腦水平就是聊QQ,鬥地主,玩微信,不懂基本的產品研發流程,思想保守陳舊,毫無新意,很多需求人員對業務的理解甚至沒有技術人員透徹!5. 需求人員與開發人員的地位和互聯網公司中需求與開發人員的地位是相反的。。。需求是爺,開發是狗。需求說怎麼改,你開發就得聽著。6. 所以,沒有技術大牛(更重要的是缺乏中層技術人員),沒有好的項目經理,沒有好的產品設計,沒有話語權,所以你想做個好產品?什麼?我沒有聽清呵呵~ 所以你想做個產品?呵呵噠!
7. 更可悲的是,銀行信息化起步較晚,而系統即多又龐大,對安全性要求極高(若生產環境被壞人侵入,後果不堪設想),對系統穩定性要求較高(辦業務過程中出了問題會被客戶砸櫃檯,這種事情時有發生,尤其是公司客戶,惹不起。。。要是因為系統問題導致大客戶流失,好說,科技部門你可把鍋給背好了)。而銀行自有科技人員能力不足,所以,除了把項目外包,沒有更好的選擇。8. 現在有另外一種選擇,叫做「自主研發」,其實還是外包項目,只是我銀行出項目經理,你們外包公司聽我的,上線時即可宣稱「自主研發」!9. 看到樓上有人說銀行核心肯定都是自己做的,我想說,千萬別那麼肯定。。。基本銀行的核心都是買來後加工的,區別僅僅是有些買的核心技術,有些買的是核心產品,就好像各大安卓系的手機廠商再怎麼出自己的操作系統,也離不開Android這個祖宗。。。不過有更狠的是挖團隊~~對了,還有一點,銀行里搞IT,要講政治!其實我個人是覺得。
中國在軟體上的外包是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
自己開發其實是一件非常重複造輪子的事情,需要重複養人,重複構建團隊,而且團隊這個東西不是你說養就養說拆就拆的,很難迅速變動。而你養團隊開發出來的東西持續更新的話最後能得到什麼嗎?能夠通過競爭做到行業前3水平嗎?銀行的IT顯然沒有這種要求和覺悟。所謂外包就是用現成的模塊或者組件去套你的系統,可以理解成插件,如果插件能夠運轉完好,買一個插件,總比養一群人開發+維護要強得多吧。
但是在軟體這個東西上,兩種東西不能外包,一種是系統核心組件,外包了相當於核心競爭力賣給別人了,另一種是需要快速迭代的東西,用外包是不合適的,所以,互聯網IT是非常非常不適合外包的,因為變化太快。然而銀行IT,真的是非常適合外包的一個地方,因為目前還是以傳統軟體開發周期為主,升級改動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一個東西老舊也用個八年十年很正常,所以把一些部件外包出去,讓別的更專業的團隊維護就非常合適。
中國外包的問題在於,現實比較殘酷,問題主要幾個:
一個是人太便宜了,讓很多東西業務容易有擴張的感覺(其實常常是錯覺)。
第二個問題是,整個軟體行業很亂,投機取巧的人實在太多,到處都是沒有誠信的沒有質量保證的,開始投標的時候各種虧本進來,要到錢之後開始變身大爺,導致現在甲方也不得不付出很多去監管督促乙方保證質量,雙方都很辛苦。
第三個問題是,真正懂技術理解技術的人(尤其是領導)太少,因為IT部門很多時候是一個成本部門,對大多領導的理解來說,IT就是一個花錢,甚至燒錢的地方,而且怎麼燒,燒出什麼來,領導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所以就有一個「做出一個這樣的東西就好,盡量便宜就行」的思維在裡面。那這種思維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外包,然後弄出一個成品,但是裡面的架構和代碼結構可能完全是用人力堆砌出來的,類似繡花枕頭,其實用兩天就都覺得難受。
回到銀行上面的話,還有兩個原因,現金多,而且外包至少還有一個人可以背鍋;其次銀行尤其是上市銀行畢竟都不太可能和互聯網IT一樣講故事圈錢,燒錢是實實在在的股價估值的下跌。
總結成一個原因:節約成本。銀行將IT部分外包最核心的原因是節約成本。聘請好的IT人才需要成本,開發適合自己的軟體需要成本、軟體的日常維護也投入巨大。
IT外包的最大風險就是泄密。因此從客戶信息保密的角度來看,銀行的IT是不應該外包的。歷史上出過的一些重大的客戶信息泄密,基本都是從IT的漏洞著手。前兩年有過一起史上最大泄密案,就是因為那家機構將IT外包,結果伺服器那邊直接被人家拿走一塊存儲信息超過260G的硬碟,牽涉幾百萬客戶信息,業內影響巨大。
銀行這邊和外包企業簽訂保密協議、全程監控和驗收審計沒有真正解決問題。說的嚴厲一點,只是為參與各方提供了一個免責借口。就算簽了保密協議,外包方真的把客戶資料泄密了,銀行把外包方告到倒閉又怎樣?泄密了就是泄密了,這個損失對於被泄密的客戶來說已無法彌補。全程監控和驗收審計?技術上和專業上外包企業都更強,一個小學生怎麼監控大學生?驗收審計? 銀行能在代碼層面驗收軟體的可靠性么?
所以越是對保密性有要求的銀行,越不會把IT系統外包的。行業里對保密性要求最高的業態是私人銀行,所以你看好的私人銀行IT都不外包的。
首先,是能力的問題。銀行不是科技企業,自己做做系統維護還成,做系統開發確實力有不逮。
其次,是成本的問題。銀行的人力成本是很昂貴的,相比招十來個高級程序員自己做開發,還是買成品划算一點。第三,是時間的問題。現在很多IT公司都有很成熟的系統解決方案,只要根據銀行自身需要稍作修改就能用,比自己開發快多了。第四,是質量的問題。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外包的東西不僅質量更好,還有全套的售後。確實有泄密的風險,因此,在項目啟動前,銀行都要和外包企業簽訂保密協議,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會有全程的控制監督,在項目完成後還要驗收要審計,保證風險相對可控。知乎首答,有說的不對的地方,請大家多包含,反正我也是懶得改的,哈哈哈哈…
IT金融圈搬磚民工一枚,我覺得這問題我答還算比較專業對口。
本人本科畢業後誤打誤撞走上了銀行監管報送項目實施的不歸路…最近又機緣巧合混到了銀行數據平台項目組打醬油。
首先說銀行把項目外包的好處,那就是省時省力省錢!
從我最熟悉的監管報送項目說,其他類型項目也一樣。這種項目比較小,一般就是根據人行或者銀監會的要求,把行里的數據按規定格式報送。大多數時候銀行買的是現成的產品加實施,也就是說這項目完全不需要開發人員,40人月左右的工作量是我見過最大的了,一般6-9人月的項目居多。對於這種小項目,科技實力比較強的銀行,其實完全可以自己搞定的,但是有一大堆系統都要做,那得招多少人,人力成本不就上去了嗎。科技實力弱的銀行,那不外包還想什麼。
外包的話,一個科技部的員工作為行方項目經理至少可以同時負責三個這樣的小項目。假設每個項目三個人,那一個行方員工就帶九個工程師,等於10人三個月左右就能完成三個項目。實際上如果算上開發工作的話,這是一個至少30人的成熟團隊天天加班才有可能完成的工作量。
項目做完不代表就不需要管了啊,需要修改、升級維護吧。外包項目就省事了,一般會送一年的維保,有問題隨時派人去現場或者遠程協助。要是過了一年怎麼辦?銀行是甲方啊,是爺啊,以後項目還多呢,公司不想合作了?!談新項目送維護啊!還有談大項目,送小項目的,這都是套路。總之外包了銀行一點不虧。大部分工程師還是比行里科技專業的,反正我很少見到比我懂業務且技術比我好的銀行科技人員(真是事實,不是自誇)。
第二點,銀行數據的安全問題。
其實這點我覺得沒啥可擔心的。首先,我們工程師入場都會走形式的簽保密協議。其次,我們一般情況是接觸不到生產環境的,就算接觸到,也是各種簽字,各種被監視,而且最多只能進行查詢的工作。再次,我們拿到的測試數據都是做過脫敏處理的,你拿著一堆張三和****有什麼用?遇到數據質量不好的銀行,脫敏搞得我都沒法關聯信息,找誰說理去!最後,就算給我真實數據,我有什麼卵用?拿去賣錢嗎?或者用這些數據想點其他發財的套路?我要想到了也不來答題了…再說我每天看著那些數據就頭疼,上班我都不想多看一眼,下班就更別說了。放心吧,銀行數據還是安全的。要泄漏也是銀行自己人乾的,我們哪有那個許可權。
看到好多人提到核心,你們是在討論核心系統嗎?據我所知城商行、農商行的項目都被神州數碼、宇信易誠等廠商拿下了吧,哪來什麼核心技術在自己手裡這種說法,銀行又不是IT公司,要啥核心技術?要啥自行車啊?銀行好好賺錢就可以了,科技部門好好花錢建設科技就好了,不然我們這行的不得吃土去,哈哈哈哈…
就到這裡,各位白了個白銀行基層IT人員來一答。整體來說我是不贊成外包的。外包導致軟體體驗非常差,你能想像一個單位擁有的軟體系統數量過百是一種什麼體驗嗎?光秘密就需要記一籮筐。更何況多數外包的軟體質量真的沒法恭維。理想的情況是,首先領導層有人非常懂技術,自己能夠把控軟體系統框架,大量的代碼實現可以包出去,但測試人員銀行派,保證代碼質量。但現實情況是,沒錢、不懂、東西還要做,唉…
小行IT狗。
首先必須自我貶低,自我反思一下,不得不承認確實小行科技實力完全達不到自主開發的水平。敲代碼又不是拍腦袋瓜子辦事兒,這本身就是在規避風險嘛。當然我們肯定也會參與項目其中,從中學點知識,不斷提高自己。再說大行也有外包嘛,也並不是完完全全沒有一絲外包。
其次至於說到數據安全及保密的問題,我們很認真負責,敏感數據一定要脫敏的嘛。還有,外包其實也是我們小行絕佳的擴充隊伍的渠道。金融it圈這種挖人的事兒不在少數。最後這個圈子其實真的好小。一問你家是哪兒的核心系統,你的網銀是哪兒的系統,八九不離十就是業內那麼幾家公司,當然他們背後之間的故事又有很多。當然特別聲明:只是軟開外包,運維絕對沒有外包。要不不符合監管要求嘛。軟開會有自己的開發環境開發庫,系統上線升級之類需要觸碰生產系統的絕對是行內科技人員在搞。銀行本身就是經營風險,而科技風險又是高危級別。所以一定是幹活謹小慎微的。每次系統上線之前,自己總是會默念膽大心細。深呼吸,然後按著早早敲定的操作步驟幹活。第一個匿名回答,估計我也說不出什麼乾貨我是一個外包人員而且包在銀行,我說說我在銀行做項目的感受。第一個,最大的感覺,最直接的感覺!銀行有的是錢!就是這樣,就算是個地方性的小銀行,都富的流油,他根本不在乎什麼錢啊,一個兩個人兩個月開發的子項目,數百萬-_-#技術總監去銀行做個諮詢一天6k……第二個,銀行太安逸。像別的回答說的一樣,銀行本就不是一個IT行業,習慣了安逸的環境。銀行都是有科技部門的,但是人家五點就下班了-_-#從來沒有晚走一會兒的,而外包人員正常是五點半,趕項目或者快投產的時候都是加班到九點,周末甚至兩天加班。經常我們趕項目,需要銀行方面核心配合測試,結果人家5點走了-_-#當然不是說人家不加班,有領導壓下來也會加那麼一會兒^_^
另外,看了樓上高票回答,覺得很有道理-_-#外包對於銀行來說很划算,而且還有隱形好處-_-#
外包可以有腐敗的空間,自己人干賬目不好做。
沒錢
把IT外包本來就應該是常態。。銀行就算有這人脈能拉起一支專業的IT隊伍,還不見得能投那麼多錢一直養著這個隊伍。要知道,信息系統入門第一堂課就是,一個好的信息系統,開發的成本只佔小頭,維護才佔大頭(好吧其實維護本來就在「系統開發」環裡面)。
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對業務需求的準確分析是舉足輕重的基礎,專業的外包公司早就是老油條了,分析起你的需求來分分鐘比你自己還清楚,除非你捨得專門請一個優秀的系統設計師。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句話,請外包,價格便宜量又足~山西某商業銀行跟山東某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系統差別就是操作界面把銀行名稱和銀行Logo改了,報表系統把列印Title改了,神州數碼的開發估計都知道是那兩家銀行。
首先亮明觀點:銀行IT外包大部分是歷史遺留問題,以前的銀行科技力量相對薄弱,又要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不得已將短期內無法實現的需求進行外包。而現在,就我所見,銀行IT正在去外包化,各個有能力的大行都在儘力自己研發重要的業務系統,儘管還存在外購軟體的情況,但更多的完全自主研發的系統正在代替外購/外包系統。就我看來,銀行IT系統需要自主研發原因有三:一、銀行的IT系統是銀行的命脈,絕不能掌握在廠商手中。二、外包系統對業務需求的響應總是慢半拍,更有國外廠商經常無視業務部門的需求,無法做定製化開發。三、國內金融IT廠商技術力量相對薄弱,例如國內的恒生、信雅達、新利等開發商,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人員招聘範圍一般在一本+二本,而現在銀行IT的招聘要求非211/985不取,此處可能有爭議,不展開說。利益相關:某行研發中心程序員
外包是管理者和權力的盛宴。其實金融單位給外包開發和運維人員的價格是很高的,但到幹活的人手裡就不咋地了,具體數字我不便說。我對外包持中性態度,主要是很多東西雖然在國外玩得很好,但到內地就變味了。
小的城商行農信社沒錢雇那麼多大牛自己開發,只好招標。大的銀行有錢做,也有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的。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
Trust is good ,control is better
本某211大學研究僧不是從事專業軟體設計,但本課題組經常承接大型系統設計項目,會設計硬體到軟體整體架構。本人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1.效率
效率是一個很重要的成本。大型系統設計從方案設計,理論驗證,系統實現需要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方案的可行性需要長達數月的審議和多次的評估,將設計外包給有經驗的課題組和有實踐經歷的外包公司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接納了一個課題後,公司和研究所會繼續和我們合作後續相關的課題而不是重新投標。2.質量產品質量是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外包的項目一般只看重項目最終結果能不能達到他們要求,而不關注項目的實施過程。他們只需要將心思放到產品質量的問題上就可以了。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證質量3.成本對於將項目外包是否會有成本優勢這個問題我覺得會因情況而定。 但一般來講,將產品外包可以實現利益最大化,或者說,性價比高。外包價格高好操作啊!至於做出來的東西慘不忍睹無所謂啊!
對於中小企業,企業管理領域內的知識在短時間內很難積累,IT外包服務商在這裡可以扮演另一個角色,那就是與諮詢服務商合作,為中小企業提供管理諮詢服務。也可以為企業的未來成長規劃發展空間。
1、管理優勢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企業都在走向專業化,並重點關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成長。企業越追求自給自足,規模越大,管理任務也越複雜、越多元化。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完全有可能由於過度分散而無法有效管理。2、成本優勢
管理人員必須考慮"自給自足"的形式與外購或外包形式,在投入上是否有重大差別,"自給自足"需求規劃設計、準備工具、匹配設備設施等等成本會很高。這種成本不僅僅體現在"硬"的方面,同樣也體現在"軟"的方面,如管理成本。
3、人力資源與專業知識優勢
不論從事什麼事業都要使員工掌握勞動技能,並不斷更新勞動技能,而招聘、交叉培訓、人事升遷這一系列過程非常繁複。並且國內IT人員的流動性較強,從而導致IT人員的延續工作性較差。4、質量優勢
企業需要衡量自己從事的工作質量與外包公司的質量比。企業自己從事同外包最大的區別在於,外包提供商為你提供服務時是整個團隊的行為,而自己從事責任個人行為。5、風險優勢企業不如將獨自購買與實施信息技術的風險與外包服務商共同承擔,外包可以降低企業在信息技術產品的購買與實施中的風險程度最後附贈一個Talent Spot Senior BD Manager IT外包的原因的speechIT人才外包的發展現狀視頻重點是銀行不想承擔責任,有問題廠商的問題。
推薦閱讀:
※中國銀行業硬體國產化比率大概是多少?都有哪些硬體是外資的?是否有替代的國產產品?
※四大行的信科體系、軟體中心、數據中心的人才流失原因是什麼?
※6 月 24 日,中國銀行系統也短暫癱瘓,微博有人暗示此事並非事故,那麼真實情況是怎樣的?
TAG:銀行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