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機電諮詢是一個怎樣的行業?前景如何?從業者需要哪些專業知識?
關注這個問題有一段時間了,怎麼沒有什麼人來回答啊?看了前面幾位的回答,發現都不是很全面,甚至還有些可能會誤導大家的錯誤信息,所以我覺得有必要答一下。題主說的機電諮詢,我理解的應該就是常說的機電顧問,也就是本人目前從事的工作啦,哈哈~ 我就結合自己的理解和這些年的從業經驗的角度來回答一下,其中涉及到很多個人主觀看法,以及一些不負責任的預測。如有誤導群眾和青少年兒童,本人概不負責~也不願意引起不必要的口水和爭論,請有不同意見的同行們理性分析、共同探討,切忌出口傷人~一. 機電顧問是怎樣的一個行業?
機電顧問是建築機電工程中的專業顧問,其工作範圍包括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投標(技術標)、配合精裝修設計、現場管理、竣工驗收等等。其職能大概相當於國內設計院、監理、招標代理公司和一部分甲方加在一起的職能,另外還有一些國內沒有公司與之對應的服務,比如機電系統評估(舉個例子,安邦要買萬科的一棟辦公樓,但他們對其機電系統不了解,他們公司也沒有相關的專業人員,就需要機電顧問去評估打分,以便他們估價啦,大概類似於企業上市的盡職調查吧。PS:這個例子好敏感有沒有~)。不同的項目,提供的服務範圍也不同。在幾乎所有的港外資項目中,機電顧問都需要上面提到的從頭到尾一條龍服務。而在國內開發商項目中,一般都只是做方案、初設、配合精裝修,施工圖交由國內設計院來做。當然,這兩年要做招投標的項目也越來越多了。
在很多人都印象中,機電顧問大約等於設計院,但實際上機電顧問和設計院有很大的不同。對於港外資項目而言,設計院只是承擔蓋章出圖的工作,而其餘的工作內容(包括施工圖設計)都是全部由機電顧問獨立完成,畫圖的工作量可能只佔到20%~30%。出完施工圖之後,設計院的工作基本就算完成了,而機電顧問工作的另一波高峰才剛開始。在施工配合階段,每周1~2次的項目協調會搞得你不勝其煩。還有施工單位的各專業深化圖、深化計算書(參見 暖通專業在能耗中的地位是什麼,暖通可以為節能減排做些什麼? - 某人的回答)和設備材料報審資料需要審批。而在國內項目中,項目協調會基本都是甲方和施工單位開就完了,設備材料報審資料都是甲方和監理審批。至於專業深化圖和深化計算書嘛?你問大多數國內開發商甲方的工程師,他們的大多數反映是:什麼?還有這個東西?這不都是按照設計院施工圖施工就完了嗎?這還不算完,港資項目中最最崩潰的就是審核施工單位的綜合管線圖。這玩意兒是為了控制吊頂凈高的,而港資對於凈高要求有著圖騰般的崇拜 ,凈高達不到要求,被罵、被投訴甚至項目停工都是小事,連業主自己的項目總監都可能被換掉。還有,施工現場一條管線需要平移一個柱跨的距離、某個側牆上800*400mm的風口需要旋轉90度變成400*800mm之類的芝麻小事,施工單位都會從現場發來工程聯繫函(縮寫是RFI)要求你兩三天之類回復。所以說,在港外資項目中,機電顧問就是甲方無微不至的保姆,而甲方就好象是永遠都長不大的任性小孩:你不配合?這可是你們合同中的服務範圍,我們付了錢的。信不信我馬上投訴到你們大老闆那裡去?PS:此處大老闆不是我們的上司,或者上司的上司,而真的是香港的大老闆啊… 港外資的顧問合同服務年限一般3~5年起,長的有8年以上的,所以任何一個項目不被投訴個幾次,你就別想完工!國內開發商項目相對於港外資項目要輕鬆一些,畢竟不用畫施工圖,也不用現場服務。但即使是這類項目,機電顧問和設計院也有很大的區別。因為前期方案需要與建築師反覆配合,而老外建築師做方案的時間都特別長,所以機電方案的時間就很充裕,有足夠的時間去論證不同方案的合理性。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寫方案報告,從技術性、初投資、運行費用、投資回收期等多方面分析哪個方案更適合,和甲方開會決定後就交由設計院在施工圖階段執行即可。另外,還需要和建築師配合主要機房和管井的位置、大小。方案完成後,接下來就是審核設計院的初設和施工圖有沒有按照既定方案設計,酒店項目還需要審核是否符合酒店管理公司的機電設計標準。招標是和國內設計院非常不同的地方。對於港外資項目,顧問公司出的施工圖其實是叫招標圖,並不是直接用來施工的,而是用來招標的,施工單位必須根據後期項目現場情況、設備採購情況深化後才能施工。招標圖和施工圖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中會清楚地標明出工作界面,像下面這樣的:就像前面有答案提到的,港外資項目非常看重施工界面。對於施工界面的原則就是:最好不要錯,如果錯誤不可避免,那最好就是重複,千萬不要缺漏,不要出現三不管的地方。港外資項目對後期追加費用的控制非常嚴格,扣錢好辦。要想多加錢,那是相當的繁瑣和複雜,而且需要很多方面簽字確認,而且如果金額過大包不住了,就必須要拉人來背鍋。
相對而言,國內開發商的項目因為在追加費用方面控制不那麼嚴格,所以在做招投標的時候,機電顧問主要是替他們技術上把關,盡量不要出現招標文件和圖紙有重大衝突、圈定的品牌檔次差異不要過大、某些品牌不生產該產品或該型號之類的情況就行了。對了,招投標還有最後一環,那就是評標報告。在這方面,機電顧問在港外資項目中話語權挺大的(但主要是因為本身專業、中立的特性決定的),國內私企開發商也有一定的話語權。至於國企嘛?因為是公開招標,有評標委員會的專家呢,沒機電顧問啥事兒,不過也省得介入各派系的鬥爭中…..配合精裝修設計也是機電顧問區別於國內設計院的另一個不同之處。一般商場、辦公樓的公區、酒店等都需要配合精裝修設計,但商場、辦公樓一般只有港外資才會找顧問配合,國內開發商都是交給施工單位。現階段需要大規模配合精裝修設計的,還主要是酒店、服務式公寓。一方面是因為其裝修造型非常複雜,施工單位沒有能力配合。另一方面酒店管理公司要求也很高,他們在和甲方簽約之初就要求必須要有專門的顧問來做方案和配合精裝修了。還有一個不是很重要的一點:高星級酒店的內裝設計顧問大多都是外資的,往來郵件好多都是全英文,大多施工單位看不懂啊。當然,基本也是出於上述幾點原因,甲方一般不會找設計院,設計院自己通常也不願意接配合精裝修的活兒。
配合精裝修相對而言沒什麼技術含量,基本是在原有一次機電系統圖紙上的修改,主要就是和內裝顧問配合天花上的風口、噴淋、燈具、煙感等的位置和形式,配合裡面上的開關、溫控面板、消火栓等等位置和形式。其主要原則就是,既滿足內裝對美觀的要求,又滿足機電系統本身的要求,如風口氣流組織形式、噴淋消火栓布置間距等等。這應該是整個顧問工作中難度相對最低,對經驗要求相對最少的工作了,所以通常新人進入公司最先接觸到的就是這類工作。二. 機電顧問的前景如何?
三. 從事機電顧問需要哪些專業知識?
由於其服務範圍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機電顧問對於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相對是比較高的。除了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外,一個真正高水平的機電顧問還應對設備的造價、對其他專業的影響、承包單位的工作界面等方方面面都非常熟悉和了解才行。這對個人的快速學習能力要求很高。PS:這裡說的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不太好展開來說,我就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吧:大約相當於設計院同樣工作年限的優秀設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對規範的理解熟悉程度吧,設計院的同行們對不起了。
另外,機電顧問把設計人員從苦逼的加班畫圖狗生活中解脫出來,設計人員不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畫圖機器,也不再是那麼100%純粹的技術人員。一般設計院的職業軌跡可能是工程師—高工—總工,而機電顧問的職業軌跡專業工程師—項目協調人--項目經理。所以設計院走的是純技術路線,而顧問公司走的是技術為主、兼顧管理路線。所以,除了學習能力之外,組織協調能力也是必須的。很多在設計院待了十幾年去到顧問公司的人,因為不喜歡或不習慣顧問公司的運作模式,要麼主動離職、要麼被辭退的人也見過不少。2015年8月29
機電顧問賣的其實是服務。服務於業主,服務於建築師。
在一單項目中,業主/建築師通常會有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想法, 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 有些符合規範要求,有些不符合規範要求。這時候,作為顧問就要及時跳出來,撥亂反正,指出問題,減少將來麻煩。而這項工作通常是伴隨整個項目周期的, 直至交付運營。
所以, 作為機電顧問,要熟知每一條跟機電有關的規範要求,熟悉最近的技術市場,有哪些新技術。舉個例子,我現在這單項目的業主的前任小PM,建築師出身,由於建築上的限制,導致沒有足夠的位置裝扶手電筒梯, 她不想改建築圖,於是要求我們用35度傾斜的扶手電筒梯,改成35度的扶手電筒梯還是不夠位置裝, 她直接來句,那裝個40度的,不就行了, 跟她解釋說,沒有40度的只有30和35度的兩種,還不信,非要拿出規範給她看,才信。還有,兩邊開門的電梯已經滿足不了業主的要求了,他們要求做三邊開門的電梯,這時,就要及時跟他們解釋,市場上沒有三邊開門的電梯, 並且拿出圖紙來解釋為什麼三邊的開門的電梯技術層面做不到,諸如此類,各種問題,不過,在找答案的過程中,我們真的可以學到不少東西。
所以,好的機電顧問都是被業主逼出來的。
建築機電,本身是服務於建築的, 那些機房,管井都是服務於整個建築物,使其更好的服務於使用者,然而,優秀的建築通常是需要經過反覆推敲的, 因此,改建築圖其實是很難避免的, 有時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機房,管井,這時就要重新想機房的布置,去適應新的建築圖,因為建築優先的原則, 機房原則上,只要建築圖不改,我們是沒有理由提出改機房的, 所以,每次重新布置機房位置時,都會非常小心。
說說招標,作為機電顧問,是負責幫業主招標的。 標出的好壞,對項目最終造價應該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圖畫好了,只能說是完成了技術部分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圖上清清楚楚的指明分工界面,什麼部分歸什麼施工方做, 一定要在出標時說清楚, 尤其是在兩家施工方施工交界面的地方,避免真正施工的時候,A說跟圖紙合同,不歸我做,B也說跟圖紙合同,不歸我做,業主一看,嚓,圖上沒寫清,要不然三方坐下來一起扯皮,沒結果,要不然,業主出個variation order(簽證),給其中一個施工方做,這都是錢啊,成本怎麼控制, 就是這樣一點點扣啊。
恰巧我這單項目最近正在出大標,亞洲前首富公司的項目,他們的項目經理,機電經理可以說是相當有經驗了,技術管理絕逼大牛,上兩個星期的項目協調會上,在那跟我講他們以前另一單項目的慘痛經歷,就是出標時分工界面不清,導致整個小區的家裡窗戶,浴缸,等金屬構件的接地用的扁鋼沒有人做,為這個,就多花了4000萬。以此教育我,要好好做,別給他們造成損失。
先說這麼多了,有時間再更新。
~~~~~~~~~~~~~~~~~~~~~~~~~~~~分隔線~~~~~~~~~~~~~~~~~~~~~~~~~~~~~~~~~~~2014年8月31通常機電顧問會分四個子專業, 通風空調(MVAC), 電氣(Electrical),給排水(PlumbingDrainage),消防(Fire Service)。從業者需精通其中一part, 並且掌握另外三part的基本知識。當然,我指的從業者是高級從業者, 需經過若干年的訓練。小年輕們還是要先掌握自己做的那一部分,有精力再學其他部分。其中電氣又分為強電, 弱電(各種智能化),電梯,燈光設計,防雷接地,等。
顧問公司更像是業主的保姆,從項目立項到項目完工驗樓,一直要陪著業主玩。設計階段,每周一到兩次的設計協調會,建築師,結構顧問,機電顧問,景觀顧問等坐在一起各種協調討論。招標階段, 幫業主搞各種招標圖,技術規範。施工階段,審批contractor上的shop drawing, 每周一到兩次的site visit也是必不可少的。直到項目驗完樓才算基本結束。(以上項目指香港項目)
內地項目的玩法和香港項目略有不同, 因為大多顧問公司是沒有國內出施工圖資質的,所以國內項目一般都是顧問公司做方案設計,然後交給設計院做施工圖,當然也有顧問公司出施工圖,蓋設計院章, anyway,都要同設計院合作完成。
個人感覺,從學東西的角度看,做機電顧問還是比較好的。技術方面,基本上跟機電有關的東西,都需要了解,還要不斷關注市場上最新的設備,技術等。管理方面,因為要從頭到尾的跟項目, 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整個工程項目的運作流程,管理技巧等。
至於前景嘛,真不好講,也屬於房地產相關行業了,你懂得。總的來看,只要基礎設施,房產開發不停, 我們就有飯吃。香港基礎設施發展應該說比較完善了,但其實現在還有不少項目在建或者將要建。內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有大把機會的。經過了之前的粗獷式房地產開發,但願地產商們能多做精品,不要把支柱產業搞垮了。
有不對之處,歡迎指正。馬上下班,經常與機電顧問配合工作,隨便談點看法,僅供參考:1.首先上面兩個答案不太全面,A.機電諮詢並不是草根公司,機電顧問是正宗的舶來品洋玩意。B.建築行業也不都是不正規到極點的行業,這個行業有國企民企,規模大小不一,情況不同。2.歐美建築設計、機電設計有獨立專業的設計機構,國內大型項目往往請境外知名建築設計事務所,隨著項目規模複雜程度提高,尋找機電顧問配合的情況也很普遍。3.早期機電顧問基本都是境外機構,說道這個行業,不能不提柏誠公司(PB),目前很多國產機電顧問公司都是柏誠出來單幹,基本可以說是這個行業的黃埔軍校。4.機電顧問參與地產開發項目可包括前期規劃,方案,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招標配合,施工配合,驗收配合等全過程。5.機電顧問包含的專業一般包括暖通空調、給排水、強電、弱電智能化,從業需要掌握四個方向之一。6.行業前景還行,國內短期看不到變成歐美專業機電公司設計的模式,從個人專業角度講接觸項目多,經驗積累應該更快,變成專業大拿會比較滋潤,最好拿下註冊證書。但個人感覺不如干甲方(開發商)舒服。
本人作為機電顧問從業人員,也借這個地方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所謂拋磚引玉,一起討論一下:
首先要回答機電顧問是什麼行業,可能從機電顧問在國內產生的原因,為什麼能生存來講,大概就能回答了,談幾點:
1、機電顧問在國內的工作服務模式其實也是舶來的:這是一種典型的英美FIDIC合同管理模式下的服務形態。在英美國家,實行的市場化的服務,沒有設計院這樣的單位。機電顧問和建築師及結構師一樣,注重項目的方案定案,需要結合客戶對於項目的定位、租售操盤規劃、成本控制計劃、招標採購計劃、商業營運要求、工程實施便利程度等等進行綜合分析,什麼的的系統是恰當合適的。這種定案的角度和設計院滿足規範的角度是有很大差異的。說的誇張一點,機電顧問是和業主方一起來對產品的功能檔次及生產控制進行確定的產品研發者.;
2、國內建築行業遵循多年來的計劃經濟的操作模式:項目立項、設計院做設計、監理公司監理,施工單位按圖施工。這在計劃經濟時代、在短缺經濟時代、滿足基本功能的要求下是可以的,而且能發揮巨大的社會生產力,前蘇聯在30年代、我國在50年代都有過這樣的階段。但是在真正的市場環境下,這樣的服務模式先天就有缺陷。比如,中國是90年代中後期開始地產行業的狂飆突進,大量的大體量、長周期、複雜的大型項目在國內開始建設。需要從立項、方案、設計、招標、施工配合、調試全周期獲得專業性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固有的國內傳統的服務模式就存在缺口,中國的機電顧問服務模式就應運而生了;
3、國內機電顧問服務模式也在調整適應中:一方面所有設計必須國家授權的設計單位才有資格完成,就存在機電顧問和設計之間的工作配合和衝突,另一方面,國內的總包單位不像國外的單位有很強的施工圖設計深化能力,如果業主方對現場質量控制有較高要求,某種程度上也需要藉助機電顧問持續跟蹤總包單位的現場工作。招投標也需要專業人員從技術層面予以把控,所以說國內的機電顧問的服務其實是客觀上業主的實際需求和國內的實際協作環境共同促成的。
由上述來看,機電顧問的出現是客觀市場需求產生的,同時也受到國內市場的環境影響在不斷演化中,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進化、迭代、完善,形成符合和滿足國內市場環境需
求的一種服務模式。其次,對於這個行業的市場前景,如果是幾年前,建築行業一片大好,說看好這個行業估計大家都相信。但是隨著15年市場的萎縮和滑坡,整個地產市場迎來了寒冬,這個時候如果還要說看好,恐怕就要被扔磚頭了。頂著被罵的風險,本人仍然認為這個行業未來可期,只不過那個大家都搶錢的時代已經走了:),個人認為的原因如下:
1、中國未來整體經濟總量水平會追趕和超過美國,這是所有精英大佬們的共識,也就是中國的城鎮化還要進一步加劇,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口密度會進一步增加,會出現接近甚至超過億級人口的城市群,非農業人口需求會進一步增加,城鎮化帶來的就是生產、居住、工作、消費場所的供應,這是大背景;2、有人說現在一線城市房價高不可攀,已經有人在逃離北上廣,不錯,這是目前的苗頭,但也是階段性的,隨著矛盾的加劇,政策會出現調整,釋放經濟的自由度,土地作為市場交易的標的物一定會成為新的核心價值所在地,會成為農業人口進入城市的第一筆保證資金,附屬於土地的財富還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推動力,農村土地集中之後的產業化是未來趨勢,多餘人口交易土地使用權之後進入城市,是財富進一步增加的保證;3、中國政府的一個很重要的職責是確保經濟的高速發展,展現執政的合理合法性。當有這樣的手段能起到促進經濟的作用的時候政策一定會有所調整。4、過往建造了太多的垃圾建築需要重新評估改造,今後城鎮化會進一步推動地產行業的發展。 只不過這個發展是市場成熟的標誌,所謂市場成熟,不再是一窩蜂一哄而上大家都有錢賺的時代,而是更加專業、更加體現服務、更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能贏得市場,粗製濫造、服務思維僵化、因循守舊的企業最終會被市場淘汰。最後,談談從業者需要的知識,也談幾點:
1、紮實的專業基礎。看起來有點乏味,老生常談,不過還是要談,機電顧問強調的是專業化的服務,不是端茶、倒水的服務,一定要求具有足夠年限的專業積累才能在具體的項目中快速給業主方給出解決辦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再分幾點:(1)足夠的設計經驗,設計經驗是機電顧問做好其他工作最核心的基礎;(2)對於產品和設備足夠的了解,對於原理、材料、生產、案例有相對完整的了解,對於招標過程的了解和熟悉;(3)對於現場安裝及調試有足夠的認知和了解;2、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這個相對就比較難,需要一定的訓練,甚至是生活中多年的習慣造就的。項目中有太多的問題不是規範和手冊能解決的,甚至不是其他案例能參考的,這就需要很強的邏輯能力進行分析、推敲,分析利害得失和輕重緩急,最終來指導實際的工作。這一項沒有辦法明說,只能靠自己在實踐中體會,可能是我的表述不夠好;3、清晰、流暢的表達;這個表達包括書面的和口頭的。書面的相對來說還容易些,只要專業過關、邏輯層次清晰、有一定的行文能力,大體我們大陸受教育的人還是比較在行的。難就難在口頭表達,因為實際項目中可能你的客戶沒有那麼多時間來看的報告什麼的,客戶中有決策權的人通常時間都很寶貴,如果這些有決策權的人要聽的意見或者彙報,這就要求除了前面專業性、邏輯性之外,還要求深入淺出的讓客戶聽懂你要表達的,這個非常難,因為你的客戶越高層,越不是專業化的人,他一定是邏輯思維及綜合能力非常強的人,你和你的團隊的背後辛苦的付出太需要這種時候的口頭表達了。4、創新能力;這個可能要求太過分,但是未來行業的發展很可能是不同行業的相互滲透,隨著市場的變化,客戶對於機電的要求可能會發生變化,那麼這時候機電顧問的服務就應該因時而變、因勢而變,挖據客戶的深層次需求,嘗試給客戶其他人不能提供的服務和幫助;以上拉拉雜雜談了一些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在這裡權作交流,希望能幫到一些從業的朋友,未盡和不足之處,還請諒解。我不是做機電顧問的,我是機電行業的銷售,能接觸到一些顧問,可以談談我接觸的顧問的情況。
行業前景就不談了,和房地產息息相關。不過機電顧問接觸更多的是商業地產,包括商場,寫字樓,酒店,體育場館,遊樂園等,一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項目都有機電顧問在參與。機電里的系統太多太雜,光一個弱電系統,裡面又有十幾到二十幾個子系統。顧問要弄清楚這些子系統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和學習,而且工作量也很大。
提到顧問,就不能不提招標。顧問在一個項目里的角色,真的沒辦法說清楚,不同的項目,角色完全不同。有的項目里,顧問權力極大,幾乎是一個代甲方的角色,可以對招標入圍的品牌入圍,招標文件撰寫有絕對的權力;也有的項目里,顧問只能根據甲方的要求進行設計,按照甲方要求出招標文件等,幾乎連建議權都沒有。不過不同項目,顧問的權力就在這2個極端里搖擺,只是度的不同而已。不過機電系統很多很雜,顧問多多少少是能對一些子系統有一定的把握權力的,所以系統雜也有一定的好處,尤其對一些級別不是特別高的顧問來說,可以對一些小系統有一定的話語權。這個和甲方的人員專業程度,人員配備數量,項目規模都有關係。
相比設計院來說,顧問的工作職責更綜合一點,更多會考慮整個項目的規劃情況,也會接觸招投標更多一點。而且我認識的設計院的人,跳去甲方的比較多,但顧問跳去甲方的就要少很多,是不是也反映了顧問工作比設計院好呢?:)
跳槽到顧問公司快一年,電氣專業,以前在設計院。公司在國外名頭很大,亞太區總部在香港,這幾年大陸業績很好,主要是高端項目,超高層,國際高檔酒店寫字樓等。與設計院相比,最大的區別是對業主的服務,之前回答說得業主的保姆很貼切,就是要幫業主在技術上把關。有的項目只做顧問不設計,有的項目也做設計,不一定,看具體合同。需要做技術研究,寫報告,對比不同的方案,而一般設計院不會做。還有就是施工階段要審核施工單位或者廠家的深化圖等等。總的來說就是工作做的比較細緻,給業主更多的服務。對個人而言,比在設計院工作更有意思,因為你不單單是畫圖,同時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因為你不止面對設計的問題還會有很多雜七雜八的事。對個人的綜合能力比較鍛煉。另外就是業主在招項目管理人員的時候也會更傾向有顧問工作經驗的人,算是附加好處。
覺得關鍵點在於你的建議和管理指令是否能得到甲方(實際投資人)的理解並貫徹執行,對於不專業的甲方,就需要你的苦口婆心和非常好的耐性,並且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及必不可少的管理手腕。
從項目的重要性來看,土建方及裝修方在傳統角度看來,一直是項目的主角,機電方總人是給人是配合的角色。但從業多年的體會並非如此,好的機電管理對以後設施運行工作得心應手、一勞永逸,否則後患無窮,都是尾巴。套用句話:我們機電是用來使用的,不像你們是用來看的。質量好壞,後來人知道!
個人認為理想的機電管理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前期階段的合理清晰規劃(要有前瞻感,做好預留)、適度的選型(目前設計院太浪費、浪費的不僅是投資人的錢,還有國家的資源,例如:電纜,銅啊!,規劃階段的節能遠勝以後的節能改造!!!)品牌指定、功能性滿足。當然,商務造價要把好關。界面劃分合理,盡量安排到物盡其用,盡量別給以後扯皮和容易打擦邊球的地方。當然界面也要滿足一些上層的壓力、「河蟹」的關照,這裡學問大了,個人體會吧。
2、前期的施工管理中就要利好規矩,這也是個互相試探對方套路和風格的過程,嚴格點總是利好的,便於以後尺度的掌握。後續的按部就班的工作就容易開展了。大型項目的空間管理尤其重要,這才是功力和用心的體現(別指望傳統的設計院了,他們只會說貼梁底敷設.....,具體位置你們現場定吧....),所有設備的標識,管道顏色、流向,閥門開關,所有井蓋標識,市政管道走向,這些才是好的工程的體現,後來人會對此感激不盡的。
3、收尾階段的資料(不是交給檔案館的資料,此資料是走個形式),要有據可查和追述性,像圖紙的隱蔽管線走向和標高,工程變更在圖紙中的體現。設備商的直接培訓和資料對於維修方非常有必要。個人覺得:工程施工中拍的照片才是最直接的,一目了然,連人都拍下來,省著不認帳(N年後翻起來看,懷舊啊)。
個人體會:
好的工程能做出來,關鍵還是靠施工方,施工方是孩子,其他參與方是老師和家長,「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他嚴格的管理、細緻的條例、罰款等方式都是浮雲。這個行業不是高精尖行業,工程好壞取決於細心程度,取決於人。覺得優秀的項目不多了,大興土木和人的浮躁導致如此吧。
機電顧問怎麼說呢 工作比設計院要細 作為甲方 其實很希望有一個機電顧問幫忙解決具體的瑣碎的事
1.機電在建築行業算是小專業,投資只佔整個建築的一小部分,基本不大可能超越土建造價。2。機電設備的施工圖設計一般在設計院完成,二次深化設計、安裝、調試運營多由廠家配合完成。可以沒有諮詢什麼事兒。3。諮詢公司就我極其片面的了解,業務包含前期的可研及甲方的技術顧問,用以平衡設計院的技術優勢。諮詢費可以很高,如果你足夠牛叉的話,但說實話,總額也不會太高,很難超過設計費用。4。只要能攬到活,諮詢的利潤很高。基本就是人力成本。比如一個諮詢費一千萬的項目,諮詢人員的工資總額一般不超一百萬(幾個專業,每個專業按一個人算,項目周期不超過半年,奇葩的項目另算。)其實一個億的項目成本也差不多。。。。前提是你能攬到活。5。123比較靠譜,4有點yy。見笑見笑。權做拋磚引玉,請諮詢行內人指正。
推薦閱讀:
※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大學是不喜歡的專業,可是一直想學建築怎麼辦?
※我非建築專業,準備參加建築表現的手繪培訓,提前需要補習哪些方面的知識?有哪些推薦書籍?
※智能建築(含綠色建築)的設計過程中,建築、結構、設備三個工種的分配與協作較傳統建築的模式有何改變?
※建築專業喜歡軟體預算8000到12000希望用五年以上,如果配台式機的話有什麼好的建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