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很多導演總是不厭其煩地翻拍那些被拍過很多次的故事和劇情?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應該從劇作原理、市場要求、觀眾預期和導演個人因素四個方面入手。
一、劇作原理
36種劇情模式。早在18世紀,電影產生之前,義大利劇作家卡洛柯奇指出:世界上一起的劇情模式都可歸納為36種,在20世紀初,法國劇作家喬治普羅第對卡洛柯齊的說法又進行了進一步發展,總結並列出了具體36種劇情,這就是後來所謂的「36種劇情模式」。簡而言之,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劇情只有36種,萬變不離其宗。劇情是故事的講述方式,既然電影是用來講故事,就必然受到「36種劇情模式」的制約,也就是說所有產生的電影,從本質上來說,只有36種劇情。所以,可以概括說世界上所有電影都只是基於36種劇情的講述、結合,現階段大部分電影還是以一種劇情模式為主,其他劇情模式為輔的劇情有機結合。例如《V字仇殺隊》是一部可以歸於「壯舉」的劇情類型,但其間摻雜了「釋迷」、「復仇」等劇情類型。
類型片特點。電影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根據故事特點、整體風格、固定套路等總結出「類型片」這一概念。劇情作為支撐電影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每一種類型片上都留下固有的痕迹。例如動作片會有主角逐步成長最終戰勝反派、愛情片會有相愛兩方歷盡艱辛終成眷屬、恐怖片會有神秘事件最終真相大白等等。所以,當觀眾觀看了足夠的類型電影,就會不自覺對電影劇情產生預判,加之類型片劇情的固定套路,所以就才會有「重複」的感覺。
二、市場要求
隨著電影市場競爭的加劇、電影技術的發展,電影已經完全成為一種「商品」(無貶義),既然是商品,就要面臨所謂的「投入」和「產出」,電影越來越需要考慮製作資金的投入和市場效益反饋之間的關係,追尋「利益最大化」。
市場需求。對於成熟和健康的電影工業體系,拍什麼電影,市場應該是第一決定因素。所謂「拍過很多次的故事和劇情」,說明經過市場檢驗,這些故事和劇情是觀眾想要看到的。舉一個生活的簡單例子:為什麼我們會在街頭巷尾見到那麼多的沙縣小吃?是因為人民需要這個物美價廉的快餐小店,這放在電影上也是同樣適用。那麼,觀眾為什麼需要這些?道理也同樣簡單,因為這些故事和劇情足夠精彩,對觀眾有巨大的吸引力。例如莎士比亞的經典著作《哈姆雷特》,多少年已經數不清次數的通過各種改編被搬上電影屏幕,原因就是它的故事曲折而又引人入勝、人物塑造立體且性格鮮明、寓意符合普世價值觀同時也滿足獵奇等等。
風險控制。隨著電影工業化發展,電影從製作、發行、營銷等各個環節都越來越專業化,那麼成本核算、市場預判、風險評估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電影是一門需要大額資金投入的生意,投資人需要對市場效益有一個預期,才會甘心掏腰包。至於那些「拍過很多次的故事和劇情」,起碼是經過市場檢驗說明具有一定預期收益的。例如《傲慢與偏見》、《羅密歐與朱麗葉》等,都是具有特定市場受眾人群,那麼對於這些故事和劇情,只要經過合理化製作和包裝,在市場上即使不會具有高收益,也不會出現較大虧損,再說翻拍方面,如斯派克里翻拍韓國電影《老男孩》、馬丁斯科塞斯翻拍香港電影《無間道》都是因為原版有著優秀的市場表現。
三、觀眾心理預期
對於那些已經具有相似套路的故事和劇情,到底是什麼吸引觀眾能夠心甘情願掏錢再去反覆體會呢?
有些觀眾可能會認為,一部電影之所以可以讓人沉浸其中隨著故事產生情感波動,是因為我們在觀看故事的進行,去期待一個「出乎意料」的結局。其實不是這樣,一部電影呈現給觀眾的,不應該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結局,而是一個「合理化」結局,也就是說,隨著故事的開始,發展,劇情會導致一個不可逆轉、理所應當的結局,觀影后觀眾應該覺得整個故事發展邏輯上應該是嚴絲合縫且能夠自圓其說的。在有些電影書籍中,「結局」並不是翻譯成「ending」,而是「solution」,即電影故事中所有的情緒、情感、事件都得到了詮釋性的「解決」。所以,當面對一些我們能夠在猜出結局的電影時,我們觀影所期待的結局並不是故事的結局,而是在電影中它是如何發展到結局的,例如演員如何塑造人物、敘事如何推動劇情、道具如何進行重現等等。
四、導演的個人原因
導演作為在電影製作環節最具有決定權和話語權之一的角色,其個人喜好、風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影。部分導演對於某些故事和劇情的偏好,自然會去促成某些觀眾可能覺得重複的故事和情節的電影拍攝。例如奉俊昊的《漢江怪物》與好萊塢怪物災難片大同小異、昆汀的《被解放的姜戈》與原片情節相似,這些都是夾雜了濃重導演個人情懷的電影,也是更多因為導演個人原因才會產生「不厭其煩地地翻拍」。
不止娛樂圈,幾乎所有領域都是這樣:ICQ火了,馬上出來個OICQ;李玉剛火了,帶起一大票娘炮;阿寶火了,所有歌手都開始飆高音;朗科出了U盤,所有廠家都開始生產U盤;西遊記經久不衰,對其翻拍也連綿不絕。
開闢新的道路總是最為辛苦勞累,還伴隨著高昂的風險。但踏著前人的道路前行卻穩妥安全,只是擠了一點……這個可以從很多角度來切入說。首先電影這種媒體的表現很多就來源於經典文本,比如莎士比亞。這是一個很穩妥的保險。電影是一種不知道預期收益的產品,打上一個經典文本改編的牌子就可以有效控制風險。再來對於觀眾來說,不同年代的消費內容並不是一致的。一部改編劇作可以在新的世代下發揮最大的價值。舉個例子,80年代的電視劇,可能很多年輕人都沒看過。最後說一下像電影電視劇這種影視語言和文本是截然不同的。由於表現形式的不同導致了即使是經典改編也會導致很大的差異。這個時候就要看自身的水準了。說白了,能利益最大化,又能減少風險,何樂而不為呢。
一個經典複雜的老故事被新一代的導演翻拍出來重新詮釋的符合當下時代。
KTV總會有人再唱一遍別人已經唱過的歌--都覺得自己唱的比別人好聽。
一件東西的出現必然伴隨著他的需求和市場,曾經出現過就說明他是有市場需求的,說不定還是有大量的客戶的,我們可以做的是不斷完善它不斷注入新的東西,那些翻拍過很多次的東西,他是有成熟的受眾群的,只要故事夠好就是說你拍爛了依舊會有人願意去看一看是不是有進步有新鮮的東西。其次其實大部分導演還是殘留點對文藝和情懷的追求(雖然這個詞已被老羅用爛)他們都覺得自己可以超越過去拍出更好的東西,但是現實還是很骨感的。
因為沒有好的劇本,口碑好的作者基本都給預定了這個劇本那個劇本,然後自己又不想空等浪費時間沒有收入,於是拉上幾個自認為靠譜的小夥伴一起走上翻拍的道上,在原創基礎上加上新時代流行的元素,搞笑的段子,東拼西湊後呈現給大家,說白了就是自己肚裡沒有料來寫新劇本然後又怕搞砸給投資人罵死,只好跟風,反正不會虧到哪裡去,沒準恰好符合大眾口味一炮而紅。就跟現在考駕照也是一窩蜂都去考,管它有車沒車開先考了再說。然後去旅遊也是一樣跟風,這個朋友去了哪裡哪裡,照片曬一堆,而自己還沒去感覺逼格不高沒有共同語言一樣,馬上奔著去。
寫劇本寫到流鼻血,特地找個這樣的問題上來怒答一發。先匿為敬。
看了很多類似問題的答案,熱答洋洋洒洒寫了一大片,「我認為應該從xxx這幾個方面分析」……emmmm我想說你們想太多了,其實沒那麼複雜。
所有的一切都是國內影視大環境造成的,這是一個無法遏制的惡性循環,除非GD下政策,對翻拍作品的數量有嚴格的把控,就像對每年古裝劇數量的控制一樣,否則這股風潮會一直持續下去,並且愈演愈烈。
因為現在的平台(包括網、台)對於原創的態度就是很一言難盡。但凡是有小說或漫畫原著的,不管你火不火都叫IP,只要說是根據XX改編的,不管你劇本改成啥樣都無所謂,因為你已經是自帶熱度的IP啦,賺多賺少就看你能不能寫得好一點。前些日子剛拿到的一個所謂的IP報價單,根本名不見經傳的小網文版權報價都能10w+……寫啥劇本啊,辛辛苦苦一整年,又沒對象又沒錢,不如去寫無腦網文吧?
一般像現在的網文/漫畫改編的小網劇,編劇基本都是掛靠傳媒公司,或者單純的商業合作關係而已。北京的幾百萬編劇大軍,你能叫得上名字的有幾個?有話語權的有幾個?合作編劇中能有效抒發真情實感的有幾個?所以不要一有所謂「垃圾改編」出來就罵編劇罵導演,小導演們也是聽甲方爸爸的話,拿錢吃飯的好嗎?甲方的意願再加上這政那策的規定,剩下能真實呈現的東西實在少得可憐。
如果覺得翻拍是毀了心裡的白月光,原罪也不一定是編劇和導演,或許是出品方或製片人。
若說編劇和導演是毀原著的幫凶,那麼他們秉承著對藝術尊重的原則,紛紛餓著肚子拒絕工作,國產影視一片坍塌,餓殍遍野,失業的藝術從業者由誰來同情,誰又成了幫凶?作為原創編劇,我們已經精疲力盡,罵全家和寄刀片的可以歇歇了。如果只靠精神上的滿足就能吃飽飯的話,誰特么想在這種影視環境下當該死的編劇。
醒醒吧,找飯吃去了。我覺得根本原因很現實,劇本少。此處的少,應該是指有潛力的劇本。
經久不衰得作品必然具有它存在得價值,在當今爛劇橫生得中國市場來講,選擇跟風無疑是最保險得作法,對於現在得編劇來說,回報無疑是最重要得,加上觀看影視節目得觀眾並不是全是帶著挑剔眼光去看得,更多的將影視節目當成消磨時間得一種方式,對於收看電視節目得一部分群體來講,他們更加願意讓別人替他們決定看什麼,自己並不願意選擇去看什麼,這種被動得接受信息得方式導致其在選擇節目時更加傾向於通俗或者俗得內容,而且現在很多的爛片明知道很爛還會有收視率,恰恰是因為人們很好奇它到底能爛到什麼地步,並且其爛俗得劇情很容易讓觀眾猜中並從中取得優越感。中國市場本不理性,也不要指望做產品得人能夠理性,畢竟投其所好才是盈利得首要條件,都得混飯吃。
這個世界上總存在著比較,新東西要和完美比較,舊東西只要和從前比較。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不厭其煩的問那些很多人問過的問題。。。
覺得現在的版本不夠好,強大的責任感和自信使他親自操刀。
相對來說成本較低。有現成的劇本可依賴,改劇本自然比重新創造劇本要容易很多,而且有很多前人經驗可借鑒。風險相對較低,有一定的可預期老觀眾(他們想知道究竟新在哪兒),有從小被補腦的新觀眾,有一定的吐槽製造關注度(、、、-_-#)
好吧,以上僅個人看法。僅供消遣Y(^_^)Y這樣他們就能被觀眾罵了,就有話題了,電影就火了,導演就NB了
以為自己可以超越那些製作粗糙化妝粗糙布景粗糙拍攝手法粗糙的經典創造另一個經典來滿足自己想要和那些經典一樣流芳百世的虛榮心
拿《天龍八部》來說,喜歡黃日華版的基本是八零後,那在這些人心中天龍八部就定格了,就是這樣了,但後面的九零後由於時代原因他們可能沒看過黃日華版的,所以就要翻拍一部給他們看,然後林志穎版就成他們的標準,再過幾年這版也老了不播了,就要再拍一部新的給零零後,就這三代來講,八零後會說怎麼總是翻拍,而零零後可能就不會那樣說,他們會想這就是天龍八部,就像《射鵰英雄傳》版本更多,最早的版本八零後都不一定全看過,但他們也不會抱怨後來在他們時代熱播的《射鵰》是翻拍的
都說不厭其煩了
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就是電信詐騙中的騙子:為什麼他們會發這麼弱智的詐騙簡訊呢?
沒有不厭其煩
投資方覺得安全,尤其是洗錢的損耗小,從導演的角度,覺得自己比前人牛逼唄
1、向經典致敬;2、體現自己的駕馭風格;3、商業角度。例:《金剛》,以及改為3d的《泰坦尼克》(這個甚至只是換個視覺效果,依然大獲成功)
我補充一點:廣電的文化審查。製作方被河蟹、被閹割、被禁播的怕了,各種題材和情節被限制的太死,乾脆炒冷飯,至少能播出。
我是外行人,所以回答不像樓上點贊人數那麼多的人那麼專業。導演角度,因為經典,好賣錢。就算爛,市場上的話,也會有人想看看怎麼個爛法。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電影《銀嬌》?
※為什麼許多人認為《十二怒漢》這部電影很好看?
※一個非影視相關專業的如何才能進入影視行業?
※為什麼《蝙蝠俠前傳 2》里雙面人哈維丹特會一夜之間從正義的化身變成一個惡棍?
※電影《火星救援》是硬科幻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