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支教團在支教期間真實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去年九月份報名了研究生支教團,很榮幸選上了,支教和讀研都是我想要的生活,想問一下報名過這個的親們支教期間真實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支教回來讀研時,內心相對於本科和其他同年級的研究生有什麼不同?還有,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知乎潛水多年,首答不請自來!

第十八屆研究生支教團(2016-2017),坐標貴州省安順市某縣級高中,擔任高一年級歷史老師。

今天正好是支教結束回歸一個月,在家空調wifi西瓜的日子久了,難免會想想過去,尤其是最近這一年在貴州山裡度過的時光。偶然想起一個月前的今天,我和隊長兩人凌晨4點拖著行李箱趕赴機場,各回各家,各找各媽。當然,走前沒忘把宿舍收拾妥當,假裝自己沒有來過的樣子。結束一個月了,是時候為這件「一生難忘」的事情寫點什麼了。

2016.8.20中午12點過,我隻身一人來到支教的高中,同行的三隻隊友已經先一周到達。不得不說,對於一個前一天還在南京的火爐里「蒸桑拿」的孩子來說,貴州的涼爽來得太及時了。然而,與之相伴而來的是層層疊疊的大山。前二十三年都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孩子表示此刻受到了一萬點的暴擊,彷彿視野都被捆綁了,甚至會喘不過氣。除了涼爽的天氣和望不到盡頭的大山以外,初來乍到的我還有人生另一個顛覆性體驗——貴州菜的辣!早就聽說陝西辣得粗獷、湖南辣得複雜、貴州辣得深邃,然而當鋪滿辣椒面的蘸水碟第一次放在面前時,我還是慫了,默默地向老闆要了一碗白開水。人家就著蘸水吃烤魚,我得就著白開水吃烤魚。從此,涼爽、大山、辣椒面陪伴了我整整一年。

2016.8.21晚上7點,開學第一課,第一次正式以老師的身份站上講台。在走進教室前,我曾腦補過無數可能的開場白,對於課本的知識點更是打了無數遍腹稿。然而,當站在講台上時,脫口而出的只有一句:「大家好,我是你們這學期的歷史老師。」跟這些學生的緣分至此開始,我一年的支教生涯也拉開了序幕。

2017.7.12下午4點30分,支教生涯的最後一節課,也是孩子們期末考試前的最後一節課。好像我把每個人曾經寫的考試小結附上了一句話返給了大家,希望我不在的日子裡他們可以借著這句話獲得學習的動力。好像我還給幾位平時表現突出的學生送了小禮物。好像班上那個校園十佳歌手冠軍還唱了《祝福》與《祝你一路順風》送給我。但是,最清楚的就是下課鈴聲響的那一瞬間,全班54位學生一起起立說了一句「珍重」!

我想,每一位支教回來的人對這一年都會有說不盡的故事,不然這一年也不會被稱作「一生難忘」。這一年的林林總總絮叨起來可能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概而言之,大概有這麼幾點:

1.學生基礎真的不容樂觀。作為一名歷史老師,在我設想中諸如秦始皇、唐太宗、京杭大運河之類應屬常識性知識。然而,當全班54位學生只有1位知道京杭大運河的起始點的時候,我的心是在默默滴血的。當大部分學生都認為歷史考及格是一件困難到足以讓他們嘚瑟半學期的事情的時候,我的心又默默地滴了一次血。當孩子們一臉無辜告訴我講了三遍的知識點還是不理解的時候,我心裡的血都快流盡了。為了避免自己「血盡而亡」,我做起了初中甚至小學歷史老師的工作,把所有學生的基礎都歸零,每一件歷史事件都從最原始的時間點開始講起。這樣做對於老師來說會很累,但是相信我,當你看到學生們在課堂上不再只會眨著懵懂的雙眼時,成就感也絕對爆棚。

2.與高情商的學生打交道幸福感真的會高。可能是地理與歷史條件的原因,這所高中的學生獨生子女的比例很小。打小在多兄弟姐妹的家庭中成長,有些學生的情商堪比我周圍的某些同齡人。跟這些情商相對較高的孩子打交道,幸福感會高很多。

3.基層工作真的很磨練人。教學只是研究生支教團工作的一部分,有些隊伍會建設第二課堂、有些隊伍會開展扶貧助學活動、有些隊伍會承擔學校主要的行政工作……不管是哪種,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總是在所難免的。或許一開始會有些斥肘,時間久了,掌握套路後也就熟能生巧了。這樣的基層工作經歷對於剛走出校門的我來說,絕對獲益良多。

4.小夥伴真的很重要。特別是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身邊的人無論是學生還是同事都很陌生,甚至連語言都不通。這時候,小夥伴的重要性就特別突出了。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幾次生病,可能沒有美媛媛、姚婊貝陪同就診我真能把小病拖成大病,不信你試試去一個連醫生的說話內容都聽不懂的醫院看看(後來方言聽懂以後就好很多了)。當宿舍網斷了、熱水沒了、洗衣機壞了、小強作怪了、紗門得重裝了這些瑣事發生時,如果沒有仨隊友,我估計真得崩潰。

5.山裡的風光真的很不錯。支教團去的支教地幾乎都分布在大西南或大西北,這些地方的自然風景是打發節假日最好的東西。周末可以選擇周邊游,小長假則是遠行。對於一個過去二十多年很少出遠門的孩子來說,一年的時間將貴州經典的幾大旅遊地都走完,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收穫了。

6.離開的時候真的很捨不得。一年的時間,你會收穫一幫愛你如姐妹、敬你如長輩的學生,你會結交幾個同事似知心好友(運氣好的話會有很多)。出校門的時候,門衛師傅會以人生地不熟為理由讓你早點回來;進校門的時候,會因為穿的太像高中生而被檢查日常著裝的老師以沒穿校服為理由扣下。或許,還會有幾個定時與你聯繫的家長不時電話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或許,也少不了常去那家牛肉火鍋店老闆娘街上偶遇的一聲問候……總之,沉下心來感受,一年後的你除了方言可能說不溜以外,真的可以活成一個當地人。都這樣了,離別還會輕輕鬆鬆揮揮衣袖就走嗎?

曾經有人說:「長期支教是在一個遠離了本來生活的地方,處理掉某些創傷經歷的修行」。這種說法文藝得有點矯情,簡而言之,一年的支教生活讓我跳出了自己原始的生活節奏,離開了舒適度超高的生活圈子,在一個連飲食氣候都反差巨大的地方,以「傳道受業解惑」的方式生存。或許這一年也有過糗事與錯事,但那些何曾不是成長的學費呢?就像我會用尋找閃光點的方式對待成績倒數學生一樣,用尋找成長點的方式看待這一年,看到的都是經驗與收穫。

也許當初參加研究生支教團的決定做得很倉促,幸運的是一年後的我很感謝當初的倉促!

(PS:想配的圖片太多,索性還是純文字吧)

稀飯JO

2017.8.15晚


第十五屆研究生支教團(2013-2014),支教地江西省共青城市,工作為小學英語老師。
支教生活會是什麼樣的,這個問題真的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那一年學校有五個支教點,五個地方的人經歷還是很不一樣的,哪怕是跟我在一個地方同吃同住同工作的隊友,感受也有不同之處。說說我們這些人感覺到的共同點吧:在教學上,別把自己要做的事想得太厲害哦,去了支教學校,身上支教老師的身份其實是很淡的,你就是一個最普通的基層工作者,自始至終一定要帶著責任心和耐心對待學生(可能是一輩子唯一的學生啊),以平常心對待當地領導同事給你的善意和非善意。我的隊友們經歷了被分去毫無教學質量可言的學校,不得不教毫無存在感的課,也經歷了被坑到其他沒人要的非教師崗位,這個時候,除了聯繫你的母校儘力爭取,就真的只有放平心態了,因為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重視。在公益慈善方面,更別抱太高的期望,不然會對公益失去信心的-_-||。反正,你所做的一點事能給一個孩子帶去原來沒有的歡樂,就是成功了。前面講的好像有點消極啊′▽`我是來欲揚先抑的。雖然有這些失望之處,但是我們這麼多人反正是沒有人後悔去的。
對我來說,這一年是人生中獨一無二的一年,也是最快樂的那一年吧,是一種全身心的治癒,身體變得比以前強壯健康,多愁善感孤獨之類的毛病消除了不少,人變得開闊洒脫,有了三個摯友,有了三個那麼了解我可以隨時說話的摯友,這種情誼,對於我這樣內向並不健談的人來說,估計在一生中也是不多見的。回來兩年了感情也是越來越深。體驗了按正常軌跡體驗不到的那種生活,可不可以當做西方流行的gap year?獨立生活,上班下班,柴米油鹽,從陌生到熟悉,以及期間那些自在的浪蕩,回憶太美好,好像有清勁的風吹過。
所以,真實生活得自己去體驗,我相信你不會後悔的,也相信擁有這一機會的人是幸運的。


第十六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
曾在四川東部某山區服務一年。
關於你問的三個問題:
1.支教地的真實情況,因地而異,而且環境條件、地方補貼扶持等方面差距會很大。有些學校的服務點位於離市區很近的地方或是就在市區,有些當地補貼扶持遠超於中央補貼並且會有各種津貼發放。但有些學校的服務點可能會在山溝里,你坐完火車要坐汽車,縣城到支教學校可能都需要三四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除了中央補貼外可能沒什麼津貼。
2.關於與其他同年級研究生心態上的差異,個人認為,會看事情更為全面且對現有生活更為熱愛。並不存在回來以後會覺得融入不了的情況,不過支教回來以後確實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從鄉村生活模式調整到城市中來。個人例子,回來以後剛開始覺得六車道的馬路太寬了,一周能去看四五場電影,每天會有七八個小時拿來去坐公交出去逛,不在於去哪兒,而在於那種回歸城市的感覺,簡直是一下上天的感覺。哈哈哈。去服務地之前,我其實是不大喜歡出門的,然後回來以後恨不得天天都睡在外邊,而且特別願意跟周圍人說話,不停地說,過去的一年實在是憋壞了。差不多一個多月後回歸原來比較正常的生活狀態。
3.最大的收穫。我覺得,是你切身經歷且體驗基層的生活,原來很多你並不會注意的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你會發現在基層會不那麼容易,會見到很多原來在新聞上見過的負能量,也會見到很多點滴的感動。在媒體上看到,跟親身經歷,是兩碼事,當新聞上見過的很多骯髒的事情發生時,內心的崩潰未曾經歷者不會切身體會。也正是這樣,會讓心態變得更為包容且柔和。我其實個人之前不算是太熱愛生活的那種,很多事情也會無動於衷,但當經歷過這一年過後,我發現自己內心變得更為柔軟,換種說法,也可能能稱作是性格更為完善。
這一年,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好好體會,認真過每一天,會過的非常快。
支教返校後,我協助分管學校研究生支教團的工作,在跟我的繼任者們交流,尤其是跟即將出征的18屆支教團成員們交流時,我也再三叮囑,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剛剛到當地時,大家的想法會比較多,但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會一蹴而就,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心理落差一定要做好接受的準備。
最後,用2014年在井岡山接受全國研究生支教團隊長培訓時,團中央志工部王明學副部長送給我們的一句話來結尾,也送給你們,「支教一年,自教一生」。等你們經歷過後,可能更能理解其中滋味。
祝好。


在支教期間你的知識儲備達到了可以在農村充滿成就感的境地,別說學會吃苦什麼的,在大城市吃的才叫苦,而這苦是有意義的,能夠用得到的。不安全是肯定的,文化低的道德界限也是含糊不清的,他們大多所謂的樸實只是一種無知的敬畏,真正的樸實是身擁榮華富貴,位高權重,並且知曉歷經各種誘惑最後達到的一種境地,像這種望梅止渴式的臆想學習模仿,是經不起考驗的。用另一種辭彙形容叫做天馬行空,而不是腳踏實地。去做一些實在的東西,看到自己的目標走,不要被其他感覺很棒的東西吸引,這樣的路往往是彎路、2014-07-11


十八屆研支
地點是四川綿竹,就是零八年大地震那一片,還沒去,今年八月出發。
十七屆同去此地的學姐的票圈搬來一些圖,侵刪。

大概就是一路吃著泡麵打著牌到了德陽。

環境看著似乎不錯

災後重建的小學,那邊的孩子。

專業對外漢語,但是我想教美術(?ω?)
或者體育??

萌萌噠

學校提供三餐,偶爾自己下個廚什麼的。

給好閨蜜辦個生日趴

改改試卷

唱唱歌

旅旅遊

算了一下說是一年其實是十個月,以上文字腦補。
用一年的時間,做一輩子難忘的事,都是口號,意義什麼的,唯有自己經歷了才知道。

侵刪again


以前研支團成員,服務地是新疆。

在生活方面,當地環境挺好的,很多當地的鄉親們都是農牧民,所以感覺景色挺不錯的。吃的有點貴,不過吃的很好。跟同事熟了之後,經常跟同事一起去吃飯,或者去他們家裡吃。唯一不太方便的就是水,一方面自來水不太好,而且水質也不好。當地msl很多,所以平時比較注意民族團結,當然,大部分當地人也很包容。

學校方面,我這個是個小學,可以住宿,但是學校的伙食特別差,孩子都在長身體,一個星期都吃不到肉,那些一二年級住宿的孩子,你說怎麼辦?關鍵是,我聽說每年學校得到很多補貼和捐助,但很多錢都花不完,然後還退回去,不知道為什麼不用在改善伙食上。其餘的設備還不錯,大部分同事都很好。

工作方面,首先是學生,其實我這個地方,沒讓我感受到孩子的求知慾,好多孩子不愛學習,甚至很多孩子還覺得他們目前的生活很好。這個問題主要是跟家長有關,很多家長因為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法管孩子,小孩又貪玩,好多家長是根本不重視學習,覺得學習沒用,很多時候你跟家長反應孩子在校表現,都沒用。

學校領導特別重視搞活動和參加活動,沒啥用的活動也要參加,也要拿名次,於是就搞得學生經常沒法專心學習。美其名曰是素質教育,結果你會發現,每次被派去參加活動的都是那幾個好學生,學習差的根本沒機會。

還有一些不好的事,就不說了。

收穫就是,了解了真實的情況,也增長了見識,學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去旅遊和在當地工作生活,是兩碼事。當老師教書,也確實很鍛煉人,你懂了之後,還要讓學生懂,這不容易的,他們都那麼小。而且管理學生、跟同事相處都是學問。另外,趁著不忙的時候去旅遊,很不錯,新疆美麗的地方特別多。

不知道你去哪裡,但是我覺得支教,很多時候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幫助他們增長見識,改變他們一些錯誤的觀點。

還有要注意,人心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別以為你去那裡支教,當地人就會像電視里那樣如何如何熱情高興,恐怕不一定,很多時候他們只會當你是個待一年就走的普通老師。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情。空了把過去一年的支教經歷寫一寫,也算留個紀念。


童話里都是騙人的,和之前的世界是兩個世界


我想問一下研究生支教團是一定要考到研究生才行嗎


推薦閱讀:

對於去山區支教,小朋友們最需要或者說我們最應該教給他們的是什麼?
如何給貧困山區的孩子上課?
女友為了保研去支教,該怎麼辦?
如何看待女星江一燕支教8年?
支教?

TAG:研究生 | 支教 | 普通高校本科層次大學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