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的都是哪些人?
看網上的各種資料,發現一個特點,嚷嚷逃離北上廣的,大多數都沒有戶口,而且混得不如意。那些有戶口,但是沒房子,或者背負巨大房貸的人,又是怎麼想的?
1,
在外打拚一年,終於到了回家的時候,先預祝大家回家順利,一路平安。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總會聽到各路朋友的糾結,不知是就此歸去,離開北上廣,在小地方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還是繼續歸來,浴血奮戰。
每一次,我都為他們分析一番,有意思的是,大多數人都會有一個反應,就是不想讓你覺著他慫了,混不下去了,所以脖子總是要硬著。
而我想說的是,人生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安逸和生活。
2,
對於那些糾結於是離開還是堅守的朋友,我有一個小建議,就是拿一張空白的紙,在上面羅列出以下內容:
性格
觀念
專業技能水準
工作方向
對人生的理解
對生活品質的嚮往
對伴侶的要求
對下一代的培養計劃
把這些都羅列清楚,自己先認真的思考一番,實在想不明白,再去詢問別人,雖然當局者迷,但最了解你的,還是你自己啊。
別人負責不了你的未來,這一點,務必清楚。
每個人所嚮往的生活都是不同的,將心比心其實最難,很多人連自己都不了解,連自己的生活都左右不了,要他們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你感覺靠譜么?
我有一好友,在北京上完學,回到家鄉,按步就班的娶妻生子,家裡還算有錢,不必工作,每天就是逗逗女兒,在自家店裡坐著玩會手機,看看電腦……很無聊是吧?
但你怎麼知道人家就真的無聊啊?
每次回家鄉,我們都聊天喝酒,酒杯撞在一起,並沒什麼夢想破碎的聲音,我仍在追夢,而他的夢想已經實現了,妻子溫柔,女兒可愛,生活無憂,哪有什麼無奈?
我從來不跟他灌理想牌雞湯,認識十幾年,我知道他本來就是這種人,安於現狀,享受生活,我總是能從他身上感受到從容和溫和,真是蠻好的。
3,詳解一下要大家自行思考的角度和方向,以北京舉例。
1)性格。
外向還是內向?
在北京,對性格的要求是較低的,只要你有本事,外向內向一樣賺錢。
但在小地方就不一樣了,要是家裡沒錢沒權,工作中外向顯然更吃的開,小地方不像北京工作變動較大,同事之間的聯結會比較深,內向,尤其是偏孤僻的,會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定不便。
2)觀念。就說基本三觀吧,能否適應和三觀不合的人在一塊工作。
在北京,工作基本就是工作,生活屬性要少一些,而在小地方,工作中的生活屬性要大一些。
打個比方,在北京,假如一個辦公室都是觀念不合的人,你可以輕鬆換工作,而在小地方,換工作的成本就大了。
反正我是受不了一天到晚陪著笑臉和同事聊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而這個在小地方的話,可能比較難解決一些,除非是自己開店。
不過,我受不了的,對有些人而言,卻是很容易應付,並且樂在其中,這裡沒有誰高誰下的區別,只有喜不喜歡與適不適應。
3)專業技能水準,在家鄉是否有對口工作?
如果你的專業是造輪子,卻要回到一個人口不足20萬的小縣城,你的專業技能就廢了。
而這個,對專業水準越高的人,越是不利。
因為小縣城支付薪酬的能力是有限的,就算是大型公司企業,薪金上也很難跟北京比,而且在小地方往往更看重關係和資歷。
4)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包括食宿,文化娛樂設施等。
如果你離不開音樂會,喜歡看話劇,沒事愛去五顆松吼幾聲「牛逼」,動不動還要去工體吡倆妹子,炮個猛男,或者喜歡窩在能把人活埋的首都圖書館,喜歡蹭星巴克的免費WIFI,喜歡去清華北大聽大師的講座,那麼,小地方在這些方面確實很難讓你如意。
但是,小地方亦有別樣的好處,比如上班騎個小毛驢十分鐘,回家能吃到老媽的紅燒茄子,地道正宗,不用呼吸帝都壓抑的空氣,不用擠個地鐵都擔心意外懷孕,也不用住在8平米的隔斷里,聽隔壁夜夜笙歌呼喚上帝。
以上這些,你得真的問問自己,問的時候記得選個沒人的地方,用右手摸著左胸。
過去工作的時候,我見了太多一提北京,就說什麼喜歡文化氣息啊,喜歡旅遊資源啊,喜歡這喜歡那的人,但我沒看出他們有多喜歡,他們就是說的多了,把自己都騙了……
也是牛逼!
5)對伴侶的預期,這個很重要。
你選擇什麼樣的人跟你過日子,想想這類型的人會出現在什麼地方。
如果你想找個能跟你從莎士比亞聊到亞里士多德再聊回維特根思坦的……說實話,在小地方真的挺難找的。
在北京……也挺難找的。
不過我建議還是呆在北京,至少知道有地兒可以去找,不像小地方,你打個徵婚啟示都沒人敢給你打電話。
但如果你漂啊漂啊漂累了,想找一個靠譜的伴侶,踏實,穩妥,富足,享受相夫教子的樂趣,那小地方未必就沒有。
而且相信小地方七大姑八大姨發動起來,效率還會更高一些,不過小地方通常講究門當戶對,這也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6)下一代的教育問題。
這個只針對想要長期留在北京的朋友而言,大帝都,居不易啊。
在北京,要是沒弄到北京戶口,沒娶個北京人,也沒嫁個有錢人,等有了孩子,確實是一把辛酸淚待流,而且是各種窩火,各種無奈,很是影響生活品質。
這點務必考慮清楚,當然如果有結婚生子回家鄉的打算,另論。
至於朋友和社交人脈,我就只說一句,有時候你以為的朋友和人脈,真的只是你以為。
不是說人脈不重要,而是你可能誇大了它的重要性,現在通訊發達,合作也方便許多,真的人脈,是可以跨越地域的。
4,對於實在下不了決心的朋友,我有個小建議,就是在家鄉呆一個月,然後回北京呆一個月,再回家鄉呆一個月,用4~6個月來折騰一下。
每天都對自己的心情,工作狀態及幸福水平做個小小的日記,相信記錄的多了,答案會比較清晰一些。
我就是這麼做的,也有了自己的選擇。
最後說一句,大齡單身,回到家裡,必然是要給批判一番的,但無論如何,結婚是千萬不能將就的事情。很可能將就一陣子,就毀了一輩子。
買房是不是你留在北上廣深最大的困難? - 張兆傑的回答
插一嘴,我是來講故事的,如果各位想看更理性的答案的話@花雷名 的答案說的更好。
逃離北上廣的都是哪些人? - 花雷名的回答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大概就已經準備申請離職了吧。目前要的就是把手頭的工作交接完畢(儘管需要很長時間),最終離開這裡的時候,大概是在9-10月份左右吧。弄不好還能趕上公司每年一次出國游。
其實在我做出這個決定之前,我也有在知乎上看「為什麼留在北上廣?」這種話題,不得不承認我確實對這裡有了一些感情,而且我內心也存在著一點咬牙堅持的念想,但是歸家的想法最終戰勝了我。今天看到題主提此問題,特來小書一筆,個人拙見,談不上給題主提建議,權當本人講述自己的故事吧。深圳打拚的小人物一枚,目前尚就職於深圳某銀行,個貸部客戶經理一職。就讀於某不出名的普通本科,去年畢業,今天是我簽約整一年的日子。年薪15W左右。差點買車(限牌了),單位提供宿舍,免水電,三年免費居住。
老家在北方某省會城市,大概在二線城市中排中上游吧。父親在省委擔任某部門領導一職(局級),母親自己忙點簡單的小生意(就是玩玩,主要賦閑在家)。家境還算殷實,但絕談不上富二代。官二代更不要提,父親很清廉,硬要說官二代的話,其實當你做到局級幹部的話,人脈與關係自然就會來的。
在大學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考到千里之外的深圳某銀行,只因家中一位親戚說:深圳挺好的,來吧。那個時候,親戚在南山買了一套別墅。
大四一半的時間都在陪前女友,幫他考公務員,女孩子文科生可能對行測里的猜數字做不來,鄙人小時候學過一些奧數皮毛,還剩了點底子。最後她考上了某准一線城市的公務員,因為某些原因,相處了四年的我們沒能最後在一起,其實我也知道,她想讓我回去。
這就是我的基本情況,只是在簡單敘述,沒有任何裝逼炫耀之嫌,如有得罪,馬上刪除。
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猜了個大概,家裡條件相比優越,當然有退路回得去。
但 這 真 的 不 是 我 想 回 去 的 主 要 原 因!
我第一次來深圳大概是07年左右的樣子吧,還在上高中的我受到那位親戚的邀請,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地方。我去過北京,去過上海,高樓大廈其實並不是很吸引我。我喜歡的是這個城市的乾淨,綠化,與不排外。這也直接導致我做出後來準備在這裡紮根的決定。
前文提到我的薪資水平,個人私以為在深圳一個本科畢業生中,我算是高薪者,單身的日子住著免費的公寓,每個月剩下的錢大概在8K左右,即使我把他拿來炒股最近賠了個底兒掉。行長欣賞我的聰慧,雖然工作中並不拚命但絕不偷懶,一年後我的業績考核排在所有銀行校招生中前30%。宿舍距我們支行大概30分中不到的車程,每天7點40爬起來八點出門叫一輛UBER踩點上班。加班常有,不會太晚,最晚一次搞到10點吧,平時沒事5點半打卡走人,忙的話我堅持把手頭工作處理完,一般也在8-9點左右。iphone6剛出的時候我剛工作三個月還沒轉正,但是我賺的錢已經讓我毫不猶豫的在10月10日中國首發預購當晚半夜搶單。
我覺得這是很多人眼中羨慕的生活,同樣也是造就了糾結的我。
家裡,很好。深圳,更美。一個人闖蕩北上廣個人以為無非就是兩種情況1.老家不好混2.北上廣不好混我就屬於那尷尬的結合體。有天媽媽給我來電話,說她和爸爸每天下班都念叨我,爸爸以前當過兵,在炊事班做過,我在的時候時不時燒一桌拿手菜。我不在的時候老兩口都是粗茶淡飯,覺得做大魚大肉沒意思。簡單的寒暄幾句之後,讓我在網上幫他們挑一個運動手環,他們喜歡跑步。雖然穿的、吃的、用的我爸的手下都會去搞定,但是他們只喜歡我給買的。
以前媽媽都不會網購,因為兒子在。現在會了,偶爾會給我郵寄幾雙襪子,怕我自己買的不結實。
以前爸爸不會玩電腦,因為兒子在。現在打電話來說祖瑪在QQ上連勝好幾桌人,因為沒人在晚飯之後陪他下一盤象棋。我問他們過得好不好,電話那邊說很好。還發來了爸爸和朋友們外出釣魚的照片。叫我在那邊好好的,爸爸經常在酒桌上面和朋友講:兒子去深圳了,那是個有錢人呆的地方,兒子肯定有出息。
爸媽老來得子,今年滿60了。
什麼叫安逸的生活,什麼叫拼搏的生活?
在一線你頂著房奴的壓力就叫拼搏?難道在小城市想憑自己買一輛寶馬就不叫拼搏了嗎?你說老家拼爹拼關係,北上廣拼爹大把,而且個個都比你爹凶。來到或者離開北上廣,都一定要是你內心最真實的決定,而不是人云亦云。生活是為了幸福,幸福就是你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叫幸福。
我想做的事就是陪陪父母度過他們餘下的生活,而不想他們病倒之時連給他們接到一線的房子都買不起。我想做的事就是下午閑暇時光喝一杯咖啡,讀一本書,在冬夜的晚上,寫一些自己心裡的東西。我想做的事就是工作、生活分開,準點下班陪著家人吃飯,晚上看看知乎上的大神、偶爾約上三五好友,打兩盤DOTA。而不是回家一倒頭就睡。一睜眼睛再幹活。每個人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好,我的發小也是從我老家過來的,在深圳科技園擔任平面設計師,每天2-3點(凌晨)下班,在公司睡覺,早上10點起來繼續。
我從沒說過他一句:「你累的跟狗似的,回老家算了」因為我知道他想要的什麼。想好了這些,我已經決定離開了。永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管自己是闖蕩北上廣,還是回到老家,找到自己真實的心就好。
如果你對幸福與成功的定義是在精英扎堆的北上廣,闖出一片天,即使要經受種種捨棄與磨難,那就留下。如果你對幸福的定義是衣食無憂,擁有自己的空間,想做一些自己和銅臭無關的興趣與愛好,那就回家。我自己的所謂幸福與成功,就是開心其樂融融的過日子,而不是在同學聚會的酒桌上吹牛逼,也不是在老家的村頭裡大書特書。我知道寫完這篇文章有人會罵我「矯情」
我知道會有人罵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同樣知道有人會說每個人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管他呢!人們為什麼願意留在一座城市,無非是因為事業和愛情,以及那期許中的理想生活
那麼,給我生活,地方隨便,不一定非要留在北上廣。
畢竟人生是一場體驗,不過幾十年,長度有限,但我們可以豐富其厚度,與其糾結,不如洒脫,與其在一個軌道上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不如多給自己一些選擇,適時換種活法。
----那還是談談我從北京回到家鄉的經歷與思考吧,有戶口,沒有房子-----
----------------------2016年7月30日更新---------------------
-這裡有真誠走心的經歷和理性客觀的分析
一、北上廣深,是走是留?
畢業時,留在北上廣深發展,還是回家鄉發展,這是一個問題。
工作幾年後,問題又來了。大家又在討論,是逃離北上廣深,還是逃回北上廣深呢?
選擇在哪裡生活、工作,是一線大城市,抑或是中國的其它地方,這是一個經年不衰的熱門話題,媒體與自媒體上討論頗多。
可惜,商業媒體常試圖拋出簡單而絕對的觀點去描述複雜的圖景。但這樣觀點,除了便於傳播,對個體了解真相和做決策沒有什麼好處。
其最大的誤導性在於:將中國的城市簡單地劃分為北上廣深及非北上廣深,二元對立,有失偏頗,並且忽略了個體境遇的差異。
遇事獨立思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懂得分辨,不輕易信聽他人和媒體的結論,是多麼重要而有用的能力。
二、感謝北京,給了我一段寶貴的經歷
08年大學畢業,我毫無猶豫地決定留在北京。
從山溝里的三線工廠搬到省會城市,又北上赴北京上大學,我在那座可以稱為家鄉的西部省會城市僅生活了6年,沒有太深的感情,感覺自己還像個陌生人。
和其他來自同一城市的校友討論是留還是回的問題時,我說:我要留在北京,因為在北京可以遇到各地優秀的人,接觸面更廣,視野更開闊,機會也更多。
有的人決定離開,他們半開玩笑地說:留北京以後在三環內連個廁所都買不起。
當年,我思考得還是一些形而上的浪漫問題,並未去想這些具體的現實問題。
的確,工作後的幾年,我度過了一段豐富精彩又波折不斷的人生。
我遇到了來自天南海北的不同的人,聽說過他們的故事,與他們有過交集,又匆匆回到各自的生活軌跡,分別匯入茫茫人海和時代的洪流。
我經歷過欣喜激動的時刻,也經歷過悲傷絕望的時刻。我曾陷入抑鬱,也最終學會了獨自面對,自我治癒,不再讓情緒失控,不再自我沉淪、自我懷疑,而用實際行動去理性地解決問題。
如果我一畢業就離開北京,回到家鄉,我想我不會遇到那些人,經歷那些事,雖不知是好是壞,但這一切教會了我很多事情,造就了今天的我。雖有遺憾,但我對這段生活經歷仍心懷珍惜與感恩。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依然會選擇畢業後先留在一線大城市,豐富人生閱歷,開闊眼界,積累工作經驗和資歷。
七年後,我離開了北京,放棄了北京的集體戶口,選擇回到了那座父母和親戚居住的三線城市。
為什麼離開北京?
我對外的回答很簡單:一是北京生活成本太高;二是北京空氣污染嚴重。
1.高房價和租金讓生活品質下降
最初決定離職轉型換工作,贖回自由身。一開始也考慮過繼續留在北京,但是,若離職後便不能住原單位的宿舍了,因此先開始找房,可一看北京的租房行情,心就涼了一半。不願合租,想找一居或開間整租,稍好一些的地段和小區,租金都在5k以上。
專業背景和工作經歷優勢並不明顯,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談過幾個工作,工資能開1w多一些,再算一算,刨除房租水電網、生活費、納稅,每月薪水基本等於白領。
可以明確預見,跳槽後生活質量不升反降。
而有1w的工資則能在家鄉活得很滋潤。
2.逃離霧霾,親近自然
再者,飽受北京霧霾困擾多年,早有逃離之意。
2012年從北非回到北京後,便見識了從新聞中聽說的霧霾。
天地間一片灰濛濛,能見度低,空氣刺鼻,恍如末日,令人壓抑。
我喜歡親近自然,喜歡山山水水花草樹木,不願意宅。但一遇霧霾天只能待在室內,無處可去。意外的收穫是我開始重拾畫筆,畫了不少畫,撿起一項小時候的愛好。
不過,就算沒有霧霾,北京適合外出郊遊的時節和地方也很少很少,北京似乎只有兩個季節,冬天半年,夏天半年,天氣要麼太冷,要麼太熱;郊遊時間成本太高,不堵車路上耗時也長,況且景色讓我難以恭維。所以,我對單位組織的春遊和秋遊興趣並不高。
在北京,我的生活越來越局促,交際圈子小,多是同事之間,活動範圍也小,基本集中於朝陽門到東大橋之間,這裡我需要的什麼都有,而北京其它地方哪兒都差不多,人多,且交通成本高,我對探索這座城市漸漸失去了興趣。
由於大部分時間是單身一人,所以到了周末節假日,總會為吃什麼發愁,也深深感到每逢佳節倍思親。
父母漸漸老了,今後需要人照顧。雖然和他們觀點、生活方式存在諸多不同,但想到自己遠在北京,今後還要去國外常駐,萬一某一天他們病了或遇到什麼事,都不願繼續想下去。
每次探親結束、離家回京前,我都會心情低落,不願回北京。
特別是春節期間,家鄉晴朗溫暖,隨處可見綠色和鮮花,常有絢爛的朝霞與晚霞。而北京寒冷蕭瑟,從機場到市區,一路上,兩側的楊樹枯枝交錯,了無生機,到了宿舍,空無一人,灰塵滿地,又得想下一頓該吃什麼,這所有都讓我覺得有些恍惚。
如果遇上了霧霾天,天空灰暗,嗓子不舒服,鼻子堵上了,心情則會更低落。
3.有一件事對我刺激很大
在北京工作七年,在機關工作,沒趕上傳說中的分房,一直住單位朝北無陽光、臨街有噪音的宿舍。
幾年前回家探親休假,去高中同學家做客。同學的新房裡擺著主人喜歡並親自挑選的傢具、家電、綠色植物,所在的小區綠化率特別高,各種植物錯落有致、鬱鬱蔥蔥,像植物園一般,加上亭台水榭、曲徑通幽,環境棒極了。小區內有跑道運動場,其它配套設施也齊全,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氛圍,教我有一種非常想在那裡安居的願望,也讓我產生了極強的心理落差——我在北京居住生活品質並不高。
這些年,家鄉商品房均價8000元左右。
而在北京,只要地段好一些,破舊、混亂的筒子樓價格也貴得令人咋舌,環境好、配套好的房子,在我看來就是天價。
曾去過一位朋友在天通苑租的房子,哦不,合租的房間。在我的記憶中,橫跨三個地鐵站、號稱亞洲最大社區的天通苑,人多雜亂,出了地鐵站沿途儘是中介租房的廣告攤兒。
朋友在CBD光鮮的寫字樓里上班,每天坐地鐵通勤,單程至少一小時。他說準備在城區買小房子而不願買郊區的大房子,過幾年再換大的。後來我們斷了聯繫,不知他在北京買房了沒有?
今年春節後北京的房價又開始了新一輪飛漲。
對於如我這樣的普通人,在北京安居越來越成為了一個難以企及的夢。
而我多麼希望擁有一所安靜朝陽的房子,可以把自己畫的畫掛在牆上,可以在樓下散步慢跑。
想到自己中學時成績不錯,到北京上大學,留在北京工作,都曾帶著光環,讓外人羨慕,但光環背後的陰影只有我自己知道。相比之下,留在家鄉發展的同齡親友,幾乎都買房買車,過上安定生活,而我還漂在北京。人生似乎已過了輝煌頂點,走在緩慢的下坡路上,前面看不到新轉折。
三、北上廣深好是好,但你不能忽略一個關鍵因素
為什麼要去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大城市?
常看到的解讀有——北上廣深更公平、更公正、更包容、更精彩、機會多、層次高、拼事業、拼能力、有激情等等;小城市拼爹、講關係、層次低、混日子、更無趣、更封閉等等。
然而,這些結論在我看來都太絕對和片面了。
首先,中國發展了這麼多年,拿得出手的不止只有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且不說杭州、成都、重慶、南京等1.5線城市,大部分省會城市都並不差,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還有眾多經濟發達、適合生活的二三線城市,比如蘇州、寧波、無錫等,青島、大連、廈門等城市不僅經濟發展較好,而且獨具魅力。
其次,不就個人境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話,談在北上廣深怎樣在其它城市又怎樣,都不過一概而論貼標籤。
那些說法也許都是對的。可是,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你,作為一個個體,在城市中處於什麼位置?能擁有怎樣的資源?
北京是中國富人最多的城市,而且已成為世界上超十億美金富豪最多的城市。北京造富造貴、藏龍卧虎,同時也造就了大量的北漂、群租的蟻族,乃至上訪一族。北京階層細分,相互獨立封閉,少有交集,像是大池塘的垂直生態系統。唯一平等的事情,莫過於所有人都呼吸著一樣被污染的空氣。
北京的確充滿機會和資源,但機會和資源不一定是為你而備,同時北京人才濟濟,競爭激烈,分子很大,分母也很大。
優質的資源前是高聳的門檻,精英的圈子周圍是堅固的壁壘,那些你渴望的東西看得到卻不一定能得不到,中間隔著玻璃幕牆。
在當今階層逐漸板結、固化的社會,向上流動往往不是靠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可能需要至少兩代人的努力與積累才能實現。如果你的家庭在某地擁有資源和人脈,在那裡生活,往往比獨自一人在一線大城市打拚會更輕鬆。
當然,也有人靠自己打拚在北京創出了一片天地。
我遇到過自己創業開公司、開著名貴跑車的年輕人;遇到過離開南方北上加入谷歌、常往返於中美兩國年輕人;遇到過常在北京辦畫展的年輕人...我曾羨慕他們的人生,他們靠北京收穫了成功與精彩,得到了在其他地方沒有的資源與機會。
但是,這是屬於別人的人生,是屬於別人的北京,與我無關。
幸運的人總是少數。
如果我在世界一流企業擁有待遇優厚的好職位,如果我在影視圈或藝術界小有名氣,如果我在高精尖的科研機構或科技公司從事著高精尖的研究,如果...
我會為了事業發展,堅定地選擇留在北京。
可惜,由於背景、專業、經歷等等現實原因,上述的「如果」只是白日說夢,不是我打雞血、奮力往上跳就能夠到的。我沒能找到一份點燃夢想、前程似錦的事業,只是做著一份薪酬沒有吸引力,而且讓我並不喜歡並不認同的工作,雖然在不知就裡的外人那裡聽起來也還不錯,雖然這份工作也有除了北京其它地方沒有的獨特性,但那種特殊性不是我想要的、甚至是我排斥的,成為了特殊的煩惱和憂愁。
我只不過希望工作與生活平衡,過得體面而舒適,活得自由自在。
正如這句話說的——「給我生活,地方隨便!」
既然北京的優勢和我關係不大,卻要一併忍受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糟糕的空氣,那麼,離開便成了很自然的想法。
四、你是否有著回不去的家鄉,卻羨慕著屬於別人的北上廣
當然,北京對於不少人是一種情結,特別是在北方地區,權力中心北京的魅力似乎無遠弗屆,即使北京真不是一座特別適合生活的城市。
有的人來自衰退的五、六線小城市,甚至較為落後的鄉鎮村,回到家鄉確實沒有合適的發展機會,生活封閉且無趣,只有留在大城市才有可能發揮才華、實現抱負,過上不一樣的生活。他們有著回不去的家鄉。
而對於那些來自經濟發達的二、三線城市的人,北京不見得是必留之地,他們還有著充滿吸引力以及機會與資源的家鄉。
一位大學同學在北京工作五年後,選擇回家鄉蘇州,他在北京工作不錯,有房有車,還娶了位北京媳婦,但他比較戀家,曾開玩笑說「只有回到蘇州,靈魂才能得到安寧!」
09年時他貸款在北京買的房,14年離開時,價值已翻了近三倍。他說,賣房賺的錢他在北京打拚十年都賺不到。賣房離開北京,他做了一個聰明洒脫聽從內心的決定。
帶著妻子回蘇州後,他過得滋潤、幸福。聽說他已換了寶馬5系的車。
而另一位同學也買了北京的房回到了家鄉寧波。
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必要非留在北上廣,回到家鄉確實是很好的選擇。
而對於許多人,故鄉已經成為了回不去的地方。
五、給我生活,地方隨便,聽從內心,放手一試
回到我自己的故事。
說起北京曾吸引我的另一大好處就是文藝氣氛濃厚。
展覽、話劇之類的演出很豐富多樣,曾經文藝的我也喜歡,但隨著年紀漸長,我變得實際、接地氣了,發現大部分文藝活動不過是商業運作,比如大山子的798已徹底淪落,讓我失望,而投身這些文藝活動不過是所謂文青自己感動自己的「刻奇」,並不值得付出的票價與時間。作為體驗是不錯的,但我已體驗了幾年,漸漸沒什麼興趣了。
目前,我唯一懷念的是東四中國美術館免費的畫展,我原來常去,雖然那些展覽水平也常常參差不齊。
我曾在北京遇到過愛情,當時期待著一生一世,後來我們還是成了似乎從未認識過的陌生人,只讓我留下一些對愛情的麻木。
甚至,我意識到家庭出身、教育、職業背景,乃至階層,都是比愛情本身更重要的因素。
人們為什麼願意留在一座城市,無非是因為事業和愛情(或家庭),以及那期許中的理想生活。北京似乎沒什麼讓我留戀了,內心和理智都告訴我不必太在乎外人的眼光和評論,去做出最合適自己的決定。幸運的是,正好在家鄉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我便真離開了北京。
而今,我在這個擁有藍天白雲、明媚陽光的地方,努力創造著新生活,同時也面對和處理新的挑戰和煩惱,不斷的成長並發現新的可能。
畢竟人生是一場體驗,不過幾十年,長度有限,但我們可以豐富其厚度,與其在一個軌道上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不如多給自己一些選擇,適時換種活法。
願每個勇於改變的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
個人公眾號: 銳意欲行(think-write)——用心生活,理性思考。寫作是愛好,是技能,也是鍛煉邏輯思維的方式。用文字記錄生活經歷與感悟,創建真誠豐盈的個人史。每周末更新,歡迎關注。
離開家鄉遠去大城市,無非就是尋找更好的賺錢的機會,至於選擇的不同和家庭條件和個人的目標有關,舉例:
A:家裡是三線城市縣城下面的一個鎮子里,父母在農村裡有房,但是都在外打工,家庭年收入大概10萬左右。
A所在上班的城市房價大概是7K,一套房下來加裝修什麼的大概100萬左右吧。B老家房價大概是4K,一套房下來加裝修什麼的大概60萬吧。如果A留在了城市,假設他很流弊,一個月工資1萬,很節省,一年能存9萬。在城市買一套房,需要努力11年,這11年要省吃儉用,而且保證自己工資能穩定在1萬左右。如果A選擇了回家,假設他還是很利弊,一個月工資5K,很節省,一年存5萬。在老家買機一套房子,需要努力12年,這12年他同樣要省吃儉用。B:A的高中同學,家裡是三線城市的一個小縣城裡,父母辛苦一輩子加上拆遷的福利,凈資產大概200萬左右。
即時B要在上海買房,父母支持下,問題也不大,但是壓力會很大。如果B回家了,願意接受父母的支持,買房買車啊,那更不是問題了,而且活得會比較安逸。如果B喜歡那種平平淡淡的生活,也不覺得用父母的錢有什麼不妥,那麼他可能就選擇留在那個小縣城或者市區裡面,找個正常穩定的工作就這樣下去了。如果B是那種被馬雲打了雞血的創業者,覺得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得到成功,那麼他肯定會義無反顧的去大城市發展,因為他覺得自己完全能超越父母那200萬的資產。以上舉例都是完美狀態,事實情況會比以上時間還要無線延長。
對於A來說。他沒有選擇,因為不論回家還是在外面,他付出的時間和努力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同樣的情況下,一定是在大城市獲得1萬月薪和翻盤的機會大於在老家的。與其都是要這麼努力,為什麼不選擇大城市破釜沉舟一次?
對於B來說,在大城市更多時候尋找的是一種突破自我的夢想和機會。如果他實現了,肯定財務自由了。如果有一天他發現這個機會很難實現,他又願意拿父母資助的話,那麼他可以選擇回家,隨便找個2K-3K的工作,比較安穩的度過下半生。
答主上海漂了4年剛回老家的自己吧,家庭條件和例子中的B差不多,而且父母都有退休金,所以自己沒有很大的負擔。
回來原因很簡單:
1.雞血退了,覺得自己的能力和學歷如果只是打工基本年薪拿到20W+到頂了。但是這中間大概需要7-8年的時間,那個時候已經差不多34歲了,不值得;
2.在第二個公司做淘寶運營的時候意外做了一個項目賺到了第一桶金,覺得以後自己可以通過網賺月入過萬;
3.在上海沒錢就沒有歸屬感,最高年薪20W+的時候也不覺得能夠在上海輕鬆的立足生活b-_-b;
4.我不想我的孩子出生之後,我不能時刻陪在他的身邊;我不想若干年我的父母離開我的時候,我後悔當年沒有好好的照顧他們;
5.父母年紀大了,被催婚...
16年4月23日更新
最近關注問題的人貌似多了,一轉眼回來也快2年了,更新下,也算是給自己一個總結吧
事業上:
10年畢業,上海呆了4年,2分工作。2年平安保險電話銷售,2年淘寶運營14年7月離職回家,7月-9月旅遊了2個月14年10月-11月待業學車14年12月-15年1月尋找工作15年2月入職當地一家電商工作,CRM專員,月薪3K15年7月離職至今,自行創業,電子商務方向,目前年收入40萬+總結:回家之前就要給自己一個薪資上的最低標準,接受這個標準並且能夠接受這樣的生活,再決定回來。我當時回來給自己的預期就是3000,如果依靠家裡這樣的薪資也可以過得比較舒服,至於後來離職創業的事情完全是各種機緣巧合加上之前的工作經驗,不具備共性。不過回了老家,有創業想法的人,個人感覺年收入10-20萬左右還是不難的。不過如果回來以後,經濟上沒法獨立受父母牽制,後面很多事情就不能自己獨立自主做出選擇了,一定會考慮父母的感受,畢竟拿了人家的錢
感情上:
不在相親,就在相親的路上。在上海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家裡的妹子生活基本相同,朝九晚五的工作,休閑時間看看電視、逛逛街,個人感覺更多的只是性格和長相上的差異。個人感覺回來以後,更多的是年紀到了,然後給自己一個妥協的理由,湊合過了,願我們結婚都是因為愛情生活上:
回來以後和父母住一起,自己節省了很多時間,因為不用自己做飯、洗衣服、收拾房子了,不過要受父母的管制和嘮叨。今年打算買房搬出去,自己有一個家,過自己的生活朋友圈:
圈子一下縮的很窄,家裡的朋友基本都結婚了,所以很少有聚會的時間,現在朋友圈基本都是以前上海的同事、回老家後公司的同事以及電商圈的人。另外回家以後,周圍的人口碑也會影響著你,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用事實讓他們閉嘴消費上:
感覺比以前在上海花錢還厲害,一個是人情的花費多,另外一個是可能沒有房租和吃飯的壓力,所以花錢比較隨意,以前在上海買了會猶豫的東西,回家後基本不怎麼考慮就買了,每個月基本花著花著就超了。以前在上海一個月大概花5K-6K,回家後也基本持平在這個水平了=。=總之,如果決定回來,想像一下自己回來以後能接受最差的狀態,如果可以接受,那就回來。另外如果有的選擇,可以先回來呆半年,覺得不行再出去。像我這樣回來了快2年了,打死我也不會選擇再出去了,就算讓我去我們市區我也不會去的,因為已經習慣了小縣城的生活了。95後,性別女,剛畢業,在廣州,月薪3K左右,租了個陽光充足的小房子,養的兩條魚都死了,後來想養只狗,發現負擔不起它的生活,打消了這個念頭。身穿淘寶,腳踏回力、新百倫,上班帶飯菜,很想家但又不甘心回去,沒事打打籃球。
記得年前快放假了,那天是老家小年夜,我去巷子小菜市場買菜準備明天的伙食,想著過幾天就可以回家了特別興奮,巷子沒什麼人,只剩幾家買菜的,我心想:菜肯定很貴,如果貴的話就高傲的扔下不要了。如我所料比平時貴了一倍,可我只料到前半句。
挑了個小西蘭花,一稱平時大概四塊多,現在十塊多,我就說:之前不這個價啊?賣菜的說(本來我是尊稱他大叔的,為什麼在這裡叫他賣菜的後面您就知道了):「呵~(從鼻孔出氣的那種「呵」)之前?(輕蔑的眼神),現在一天一個價哦~(酸語氣,聲音特大還拖的特別長,空蕩蕩的菜市場迴響著他的聲音)。」我不知怎麼回答他,也沒有像料想的那樣扔下菜高傲的離開,而是為了保存小小的尊嚴,扔給他十二塊錢提著菜「淡定」的離開。來到另一個鋪子挑了個包菜,喊了半天老闆稱菜,老闆娘嗑著瓜子看著電視、老闆整理著土豆,都不鳥我,最終男老闆稱的。買完菜,走到比較黑的地方,剎那山崩地裂,眼淚綳不住,使勁抹著眼淚生怕別人看見,邊走邊哭,這時候爺爺來電問候,深呼吸三次才敢接,爺爺說:「家裡過小年呢,今晚吃好點。」並開了擴音全家人向我問候,咬著牙講完電話。回到住處痛快的哭了一場,哭聲不大。
他爸爸的平時切菜切到手都不哭,現在卻因為菜價比平時貴了一倍而哭,太搞siào了。其實菜價並不是原因,原因是冷漠的人們,但我不怪他們,只是……他爸爸的,再!也!不!會!買!你!們!的!菜!了!
這件事沒跟誰透露過,知乎里沒熟人,大膽的講出來了。
今天元宵節,一個人在廣州,需要大家的祝福。如果有一天我選擇逃離,一定是因為一個字——孝。
已經來北京7年了,有戶口,在郊區買了房,但從未覺得自己就紮下了根。如果有好的機會,或者機緣,隨時準備回去。(這裡說的回去,不一定是回到家鄉尋求家族庇護安然享樂,而是從奮鬥巔峰的狀態中退回一點,可能去一個離家相對近點的二三線城市,讓一切都緩和一些)
有什麼需要緩和的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時間,一天24小時,你要在工作上花10小時,上下班路上再花3小時,睡覺7小時,留給家人和自己的還有多少?錢是賺不完的,權利的高峰是攀不到頂的,如果今天的收穫不足以埋單透支的未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也接父母來北京住過,但與他們同在屋檐下更令人揪心。從為我做好早餐開始,他們一天活動的重心就是如何為我準備一頓豐盛可口的晚餐。每一天推門回家的那一刻都能深刻地感受到長久等待的味道,那種喜悅,那種苦澀,能滲進骨髓里。
父母正在老去,他們再也無法滿心歡喜去接受新事物,再也沒有機會累積幾十年的交情,他們口中一句淡淡的「住不慣」背後是被剝奪的大段的歲月。他們能付出的都付出了,我們如果不能常回家看看,總要想點別的辦法吧。
現在再來正面回答題主的問題:逃離北上廣的都是什麼人?也許不是失敗的人,不是安於享樂的人,而是想明白了的人。
媽蛋敘事的風格大家都說難懂,那我就總結好了。
大概就是那些在北京享受不到城市優越的資源,但是回老家就能的一群人吧。第一次在知乎上發言,談談個人的經歷:
本人就是一個剛從深圳逃回成都的「跑跑」,2012年開始在成都購房,2014年將全家(除了我)遷回了成都定居。
周邊深圳的朋友聽說我回內地,第一個反應是不以為然,其實還帶有一些「鄙夷」,特別是那些已經在深圳紮根的。 說說我個人的情況,本人已經38歲,2000年畢業後懷著無限美好的希望來到深圳。接著混跡了多年,現在在一家小基金做研究總監,算是個典型的深圳白領階層吧。年收入大概在30萬左右,靠天吃飯,好的時候有個50萬,差的時候可能就是25萬。太太從事景觀設計,收入在9K左右。此前一直在糾結買房的事情,因為是做金融工作,老是分析租售比啊?庫銷比啊,算來算去總覺得深圳房價泡沫重。結果漲了又不甘心,就這麼一直被動的蹉跎著租房。到後面簡直是一種折磨了,被親戚朋友們嘲笑著,被太太淡淡的埋怨著....... 直到有一天回到成都(我老家在四川,太太也是,這是我們可以從容選擇回去的一個主要因素),突然蹦出一個念頭:「該回去了吧」! 就這樣,2012年我選擇了回到成都買了第一套房(80多平米,60萬左右)。2014年繼續買了第二套房(124平米,114萬)。但本人還留在深圳,繼續工作。 說說逃離深圳回到成都的利弊吧:弊:1、深圳的確更能提供職業上的發展機會,這個是逃離北上廣的最大問題。特別是我所在的金融行業更是如此。
2、深圳相對更加公平,特別是職業發展上,更多依靠真實本事,而不是內地各種關係。 3、回到內地更需要處理人際關係問題。 4、深圳的天真的很藍、很藍、很藍啊!而相對,成都的空氣質量差不少。 5、深圳年輕人多,感覺更有朝氣。 6、接壤香港,有更多機會接觸世界,眼界會更加開闊。利:1、成都房價泡沫相對較小,特別是一線城市回去的人,能選擇更加優質的居住條件。(這個差距可能是6-7倍之大,成都很好的位置在2014年只需要1萬出頭,深圳可能需要6-7萬以上)
2、小孩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成都的教育資源非常豐富,而深圳就那麼一些好學校,學位房是我們這種人無法承受的。 3、生活更有質量!以目前我的情況為例:太太在成都找到一家外企上班,月薪10K(不過壓力甚至比深圳還大,已經準備辭工,回去不就是為了「閑」嘛!),即便未來我回去找到更低工資的工作,兩公婆收入至少有16k吧?成都我的房貸是4500元(已經還清了一套),這意味著一個月供房和供車的費用大概占家庭月收入的40%不到!為了保險,我選擇了仍在深圳上幾年班。目前我的家庭月開支佔總收入的30%左右,這是不是很輕鬆呢? 4、家裡雙方的老人都是四川人,也有種落葉歸根的感覺。對於在一線和內地城市抉擇的朋友我的個人建議是:
1、如果年輕,那麼是可以選擇在一線城市拼搏的,萬一理想實現了呢?呵呵
2、回到內地,首選還是大城市,畢竟職業機會、醫療、教育這些資源仍是不公平的傾向於大城市。必須考慮孩子未來的就業、教育;老人的醫療等等。 3、最好是回到老家,因為內地的生活發展離不開人脈關係,完全的陌生城市,開始還是非常艱難的。 4、儘管內地房價較低,但面積大,工資待遇也更低,如果裸回,壓力不一定會比較小。因此最好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再回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在內地心儀的城市買套房,然後在一線城市繼續租房打拚。 5、要考慮個人的性格愛好等因素。內地城市普遍拼關係,過於內向的朋友可能會面臨適應問題。另外就是太有才華和野心的朋友,會遇到才華難施展的問題(現在應該問題不太大了吧?)亂寫一通,不知所云!昨天(7月8日)早上在上班路上被新世相的一條微信《我買好了30張機票在機場等你: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我的朋友圈有超過30個人轉發這條微信。
新世相這麼來定義這場活動:「今天,我要做一件事:就是現在,我準備好了機票,只要你來,就讓你走。現在是早上 8 點,從現在開始倒計時,只要你在 4 小時內趕到北京、上海、廣州 3 個城市的機場,我準備了 30 張往返機票,馬上起飛,去一個未知但美好的目的地。現在你也許正在地鐵上、計程車上、辦公室里、雜亂的卧室中。你會問:我可以嗎?——瞬間決定的事,才是真的自己。」
當筆者乍看到該活動的時候同樣也是心裡一震:好營銷好創意!既突出了說走就走的心理狀態,讓不得已的白領心裡痒痒的,又賣了文藝的情懷,裝逼范兒十足,同時還納入了時下最熱門的直播App作為實時傳播平台。三合一的傳播讓人眼前一亮。
而之後新世相披露微信轉發過百萬、增粉數超10萬貌似為傳播畫上了一個比較圓滿的句號,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一、成功的活動策劃,成功的PR宣傳
4小時逃離北上廣無疑是一次成功的營銷活動,無論從說走就走的創意,還是逃離北上廣的目的地選擇都是一次撩動用戶痛點的傳播,這樣的內容在撩動用戶那顆脆弱的心上無往而不利,高曉松的眼前的苟且就是成功的樣本之一,三年前喜力啤酒的改行程送機票也是這樣的範本。
前GQ副主編張偉在48萬粉絲的世相被封后迅速推出了新世相公眾號無疑是一個同樣有逼格的大號。藉助媒體人的新聞敏銳度迅速地把逃離北上廣這個話題拋出來,話題本身就是長期熱議話題,在北上廣移民和暫住人口已經是當地人口兩倍以上的當下,房價高漲帶來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和競爭壓力的急劇增加,逃離北上廣本身已經變成一個時不時被提及的熱門話題。
同時文藝的文案內容本身也是符合新世相的一貫定位的。(韓今諒影視工作室編輯君達樂的慢先生曾說過:「新世相的文章看上去總是一副中年男人要騙你上床的嘴臉。」)那就是用一個文藝的話題來撩動那些文藝與荷爾蒙齊飛的年輕人,再配合隨機去到一個未知的目的地的的刺激性和說走就走的躁動,再點綴有意思的任務——比如邂逅1位董小姐吃拉麵,與5隻動物合影——一切都自成逼格。
所以在該事件推出後,幾乎所有的營銷人或者策劃人都炸裂了,我甚至看到有營銷人評論這是一個「下半年最好的營銷策劃活動」,雖然下半年才剛開始。朋友圈也被營銷人刷屏了,世相公布1.5小時10萬+的閱讀量,全天超過100萬閱讀量,10萬+的粉絲增長,也說明了話題自傳播的廣度。在夏天這個躁動的季節,彷彿大家都有了一個心理的宣洩口。
從傳播上來看,無論是活動內容策劃、活動的文案、活動的機制、活動創意以及活動的傳播引爆點上來,都是一個可圈可點的創意,活動也是一個成功的活動,即使作為全年的新媒體營銷案例拿獎也完全是無可厚非的,即時在不考慮周末二次傳播和後期話題炒作的持續營銷。
二、一場剝離商業目標的典型營銷自嗨
營銷和廣告人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無法避免自嗨。從4A公司或者營銷機構出來的人會有一種特別的情結,那就是打造一些有逼格的創意來獲獎,最終以是否獲獎或者傳播是否廣泛來衡量策劃是否成功。
整整的品牌商業化行為應該是,或者以自我理想為出發點來創意策劃,通過優美的文案和活動機制來達到活動傳播的目的;或者是為了純粹做給老闆看,但是他們忘記了,所有的活動和策劃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品牌傳播服務;或者說是為了業績帶動和用戶認同服務的。
剝離開這個品牌商業化的目標的所有商業行為都是一場自嗨,即使傳播目的再廣又有多少價值?即使拿到艾菲獎、戛納廣告獎又有什麼價值?腦白金的廣告數年沒有任何變化、low穿地心,但仍然對銷售有拉動。紅星美凱龍雖然拿獎不少但不知所謂,航班管家此次「此刻,做自己的主」電梯廣告也是如此,筆者多位營銷朋友和非互聯網圈朋友均表示看不懂。
之所以說4小時逃離北上廣是一場典型的自嗨,是因為:
1、平台目標客群並不契合
航班管家作為品牌贊助方,最想要體現的是出票快的訴求,其電梯廣告也就是以這樣的訴求為主題來體現的。但航班管家真正的訴求和目標客群應該是其一脈相承的商務人士,它也是以此起家的。在航班管家的官網對自己的介紹仍然是「航班管家,是國內首款移動商旅應用」,CEO王江在參加2015年《贏在中國》對自己產品的官方介紹也是「航班管家是國內最早提出『場景服務』理念的公司,深得廣大商旅人群的鐘愛」。
然而本次活動卻為了迎合執行方新世相的目標客群,硬生生做成了以文藝青年為目標客群的傳播。(誰讓新世相是以文藝青年的定位紅火起來的呢?)但商務人士中年紀較長,男性居多,多家OTA的男性用戶均超過60%。而張偉在MindStore會議上分享過新世相的用戶畫像:新世相的用戶中 70% 左右是女性,大部分用戶集中在北上廣深一線大城市當中,使用 iPhone 的人數大概是 60%。學生是主力群體之一,傳統行業的從業者,比如金融、教師等等,也都是主力群體之一。
所以航班管家的目標客群和新世相的目標客群重合度並不高,在目標完全不精準的細分市場投放廣告,效果可想而知。
2、活動創意導致目標客群不可能深度參與
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活動需要用戶到機場後才能參加並且到機場才能確定是否真的有票,這是一個極高的參與成本。畢竟機場不是商業區,機場的遠距離讓參與者門檻非常高,無論是作為文藝青年、商務人士或者公司白領,都不太可能花費專門的時間去機場博一個最多只有14張機票(北京14張,廣州、上海各8張)的活動,況且還是在上班時間。
真正參加活動的是大學生群體或者自由職業者,但這樣的群體並不是航班管家的目標客群,當然也更加不可能實現說走就走的初衷,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真正需要參與活動逃離北上廣的文藝青年和白領人士是不會、也沒有閑來參與活動的,而真正參加活動的學生群體恰恰是沒有逃離北上廣需求的人。
所以從活動機制上來看,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本身就是沒有達到航班管家目標用戶群的一次自嗨。自嗨的目標並不是為了品牌傳播,而是為了傳播而傳播,為了炒作而炒作。
當然如果你要用直播中各個參與者介紹的職業來質疑,建議回顧下中獎用戶對Uber的軟植入,以及主持人、瑞麗知名模特的邵玉菲居然為了2張香港往返機票自帶妝容、自帶港澳通行證到達偏僻的北京機場參與活動。
3、傳播平台同樣也是一大敗筆
直播作為一個年輕用戶特別是90後用戶的聚集平台,本身白領人士以及商務人士的關注度並不高,文藝青年上直播同樣是無稽之談,更何況靠大多數直播平台的主流觀眾並不在北上廣,而是在二三四線城市,所以選擇直播媒介對目標受眾的傳播同樣不具備價值。
4、刷爆的不是朋友圈,而是營銷人的朋友圈
筆者在前面曾提到過,該活動真正刷爆的是營銷人和市場人的朋友圈,筆者30多個分享的朋友只有3個是非市場人和營銷人而進行分享的,在諮詢完其他的朋友後同樣也發現新世相的活動並沒有實現在普通用戶中的瘋狂霸屏結果。
5、內容機制上同樣自嗨顯露無疑
新世相的活動文案介紹說,如果你需要請假,我能幫你和公司說一聲,這是一句非常帶有自我屌爆氣質的文案。
大家可以自行腦補身邊的朋友說這樣一句高高在上的文案是怎樣的表情和語氣,而這句文案真的能為需要請假的用戶帶來什麼價值呢?大家也可以腦補當你的公司接到這樣來電後是怎樣的情景,而對於個人來說連自己公司的老闆都不能搞定的人想要去自由的說走就走,恐怕不是任何一個成熟的個體。而新世相鼓動這樣的個體參與自己的活動無疑是極不負責任的,這樣的文案自嗨得不要不要的。
三、世相的心機與航班管家的無奈
連長王江是二次創業者,是一位極其精明的創業者,然而這次卻馬失前蹄,航班管家作為整個活動的贊助商和推廣方,傳播的目的理論上是為了推廣自己「出票快」和「做自己的主」的全新slogan,但是在本次的操盤和宣傳中,全部變成了新世相為主導:
微信渠道:主要的徵集平台微信內容對航班管家的展示可以忽略不計。微信內容體現航班管家的是僅有兩個地方:1、海報不醒目的地方展示1個logo;2、提示現場有新世相和航班管家工作人員已等候在機場。
微博渠道:新世相作為主持人的微博話題#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完全沒有任何航班管家的展示,彷彿自己就是唯一操盤者,而且在新世相的微博互動中除了告知帖居然沒有@過航班管家,航班管家自己的微博也是形單影隻的玩耍。
直播渠道:在直播過程中新世相的強勢背景、logo植入,主持人的口播都全部變成了新世相,唯一航班管家的植入就是中獎者訂票可以找航班管家的工作人員,航班管家的APP特點,航班管家想要主打的出票快功能隻字未提,甚至連最好植入航班管家品牌的大型紙質機票都看不到航班管家的身影,1點前的PR稿件也全部是新世相的活動。
筆者不禁要問,航班管家去哪兒了?作為品牌的贊助商和活動方,如果一個活動完全不能體現品牌和品牌的內涵,那這樣的活動究竟有什麼意義?操盤這樣的活動對品牌的價值又在哪裡?所以,活動做得傳播力度越廣,作為活動贊助商的航班管家會越失落,即使有wemedia這樣的營銷公司加入又能怎樣?所以這場活動估計已經成為航班管家的夢魘,新世相獲得了100萬的閱讀和10萬的新增粉絲,航班管家收穫了nothing。
而在早上10點多直播結束後,世相(張偉)、航班管家(王江)、wemedia(李岩)也在中午上演了一場相愛相殺,wemedia李岩在策劃爆紅後表示沒有花多少錢,緊接著張偉就在12:31發布微博公告表示:「該方案是我在辦公室門口抽著煙用1分鐘定下來的,與航班管家提了之後一拍即合,航班管家作為共同主辦方,除此之外沒有別人幫了忙。」「我們的訴求是一次品牌+商業策劃。我們要賺到錢(並讓出錢的人得到最好的回饋),要有很好的品牌效果。」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愛相殺的結果估計也是張偉認識到了不妥。
有意思的是,知乎上「如何評價航班管家4小時內逃離北上廣的活動?」的回答和點贊數超過了「如何評價新世相4小時內逃離北上廣的活動?」要知道在下午1:05分張偉在航班管家知乎帖發布公告時該貼只有1個粉絲評論,而新世相的知乎帖評論數已經超過20。此後航班管家才作為主角從新世相和航班管家自己的PR文章中登場,開始有一些聲音報道航班管家是本次活動的贊助商,而做為直播平台的一直播同樣沒有獲得太多的展示和體現。
所以,4小時候後逃離北上廣的整場策劃,不過是新世相的一場心機營銷,目的就是為了讓粉絲記住新世相,把自己搞得多多的,把別人搞得少少的。看了宣傳仍然還不知道是新世相、航班管家、一直播三家合辦,而為了達到削弱其他兩方的目的,新世項與航班管家、一直播或並未經過深度的溝通,後面第五部分我們會來進行解析。
Wemedia李岩表示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是其團隊策劃
四、高門檻、低中獎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避免
大家應該還記得上半年最成功、也最失敗的活動吧?沒錯,就是春節的支付寶集五福活動。支付寶集五福極高的參與門檻仍帶來了4.2億人參與,但只有79萬人中獎,中獎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計。而最終也帶來一波極大的負面輿論,因為較高的參與門檻帶來的是用戶較高成本和較高的獲獎期望,當用戶的期望沒有得到滿足最終演變成一場負面的輿論,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後掀起的卸載和刪除好友行為就是例證。
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同樣也是這樣的活動,用戶參與門檻極高,需要從居住地到機場,到了機場後才能判定是否中獎,即使不考慮事先安排的中獎用戶,每個城市也不過8個或14個用戶可以中獎。而從世相後台公布的數據看,上千人報名,有人微博爆料自己在還剩三張機票時趕到機場卻被工作人員攔下。
微博上對新世相也是負面評論不斷,網友表示到了現場找不到主辦方,而在北京、上海、廣州這種均有兩個機場的城市,用戶完全不知道在哪個地點集合,還有非常多的用戶表示在虹橋機場等候、結果參與活動的機場在相隔50公里的浦東機場。有更多的網友質疑世相微博刪除負面評論。
所以高期望用戶到現場後若不能獲得獎品也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口碑風暴。但很明顯,新世相併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目前筆者看到的是其通過刪除微博的方式來屏蔽負面聲音,同時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微博圖文和微博回復來補漏用戶對活動的質疑和疑問。
五、一個並不完美、略糙的營銷活動
世相作為活動的操盤者,擁有活動的整體把控權,從活動的航班管家利益體現以及一直播的利益體現就可以看到,後兩者的體現極其薄弱。同時新世相可能與後兩個合作夥伴的溝通並不順暢,在公告內提到航班管家和一直播的頻次極少。
筆者只從五個點來窺探該活動的槽點:
1、主播並不專業
直播最重要的是主播,直播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主播和內容策劃是直播的雙核心。但直播和主持差異較大,直播的交互作用依賴於主播對平台的了解和對互動的了解,但4小時逃離北上廣的主播無論從臨場表現還是互動上都不太專業,從內容的互動性和與觀眾的插科打諢來看,仍然與直播平台的優質主播有較大的差異。
筆者懷疑這些主播或是新世相的編輯,其中北京的主播微博的粉絲數僅有775個,如果新世相與一直播保持深入的溝通,一直播現場就會派出信號調試員,同時或可派出專門的主播對活動進行報道,專業主播帶來的粉絲互動價值將遠遠超過現在的主播,觀眾數也將翻番。
2、直播賬戶缺乏粉絲
新世相的三個直播賬戶缺乏粉絲,從0粉絲啟動直播完全依賴於平台推薦,所以最終新世相一直播的北京站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顯示是2.3萬,最終不過41.9萬人觀看(未考慮平台刷數據的情況),而如果邀請一直播的主播使用自有賬戶來直播,最終觀看人數或呈現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增長,能在更多年輕的直播用戶中傳播品牌。
3、說走就走的主題並不契合航班管家
整個4小時逃離北上廣在一般用戶看來完全就是「說走就走」,包括新世相在之前的微信預熱,以及昨天接受峰瑞資本的採訪時,說走就走都是主基調和主要訴求。
但「說走就走」是旅行行業老大攜程的slogan,所以筆者有些朋友甚至在微博和朋友圈發問,這是否是攜程的植入?知乎的討論帖同樣也有網友在詢問是否是攜程的植入,而如果與航班管家有過深入溝通勢必不可能以攜程的「說走就走」作為活動主題。
4、活動預設把控太過
一場成功的營銷和直播背後一定是預設和提前的腳本演練,但真正的預設是巧妙的植入,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但新世相的預設無疑是並不成功的,其中香港線路就是最明顯的敗筆,因為正好抽到的大美女邵玉菲妝容精緻,正好帶了港澳通,正好還有有效期簽注,還正好可以直飛香港,而邵玉菲微博粉絲105萬,是知名平面模特、日本《mina》米娜中文版雜誌第一屆專署模特選拔大賽前3強、瑞麗的街拍模特,所以這樣的一個知名模特「在微博上看到活動預告,關注了新世相,早上8點看到推送後收拾行李打車過來」,為了一張來回機票,這樣的預設無論在哪裡也都是說不通的。
5、不考慮旅行特性的強硬營銷
中國的飛機經常面臨各種不同的問題,晚點乃至取消,這方面航班管家作為行業內7年的從業者有深刻的體會和經驗,當然也自然有一套完善的應對方案。然而在昨天的直播中,我們看到新世相完全沒有考慮這樣的情況,絲毫不考慮上海和廣州周末颱風帶來的航班取消以及延誤的風險,仍然讓用戶出行,周日返回。
所以只有兩種可能性說明這一原因:1、新世相併未與航班管家對活動有深入的磋商;2、部分用戶可能為噱頭或者內定,颱風並不會影響後續傳播。
4小時後逃離北上廣話題#4小時逃離北上廣#截止14點有1000萬的閱讀,卻只有2965個參與,直播最高同時在線2.3萬,最終41.9萬人觀看數據(未考慮平台數據水分)。從微博和直播的公開的數據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引爆的活動,儘管新世相自爆微信公眾號帶來100萬的閱讀,10萬的新增粉絲,那在黑盒子里的數據可信度恐怕要打一個問號。
但無論怎樣,從營銷PR層面這絕對是一個有創意的營銷活動。可是撇除營銷的概念,以航班管家作為活動贊助商的層面來看,航班管家無疑是沒有任何存在感的。這無疑是新世相的一次自嗨行為,未來或越來越多的企業與新世相進行合作,但融資9.33億的航班管家無疑被新世相的心機所掩蓋了,嗚呼哀哉!同時從活動機制上這特別像是一個說走就走的活動,更像是為slogan叫「說走就走」的攜程量身定製的活動,這一場自嗨你們可滿意?
筆者微信公眾賬號:鳳毛麟角(fengmaolj)
81年廣州碼農一枚,廣西人。
其實我的夢想是到每一個風景秀麗的城市,一面打工,一面享受大自然的美。
第一年桂林,第二年杭州,第三年覺得自己長大了,要掙錢了,於是便去了廣州(杭州對我這個南方人來說太冷,沒法長期呆著),其中也有去過深圳,但是感覺深圳的大部分人都是過客心理,感覺不到什麼人文氣息,便一直在廣州呆到現在。在外面工作了十幾年,每年只能借著春節長假回去幾天,一直以為父母不會老去,一直以為父親是仍然這麼健壯,母親仍然美麗,可是這幾年回家,發現父母老得很快,父親已經滿頭白髮,母親心臟不好還一直擔心我這個遠方的遊子,幸好父親一直在照顧和開導她。
每年都暗暗下定決心要回家侍奉二老,無奈荷包空空,直到這幾年年紀大了,靠著一張老臉拿著還說得過去的工資,攢了點小錢。
父母只是很普通的退休工人,我家沒有任何關係與背景,而且我年級也大了,什麼公務員事業編也都不可能了,至於做生意就算了,要經驗沒經驗,要關係沒關係,不敢拿十幾年青春換來的血汗錢去拼一把。
無奈,在一個桂林買了兩套房打算將來收租。
另外家裡老房子三十年了,是以前的福利房,兩房一廳,現在堂侄在我家住著呢,我回去都是睡沙發。想想房子老了,而且地方太小了,如果我正式回去住的話,睡哪?於是又在家裡以老爸的名義買了套集資房,等什麼時候建完裝修好了,就可以回去了。到時候在家裡搞個碼農工作室,接幾個小單混口飯吃,等互聯網出現新趨勢時再伺機而動搞個自己的產品,我相信還是有機會的…
做著自己想做的事,空閑之餘再去趟深山老林,扛著獵槍(氣槍),牽著我家的小黑,在寂靜的森林裡面穿行,聆聽著風吹過樹林的嘩嘩聲,呼吸著充滿泥土芳香的空氣,趟過潺潺的小溪,這才是我嚮往的生活。
------2017/03/06----
快一年了,這個願望還是沒有實現,繼續為裝修款勞碌,房子一下買得太多,沒錢裝修,哭死
-------2017/10/04-----
給老人家買的房子已經裝修完成入住,風格是老爸定的,確實不錯,因為是自己買料自己找人,沒有花費多少,帶上傢具家電,十五萬左右。
心無歸處哪裡都是北上廣
逃離的人是幸福的,因為還有太多不知道逃離去哪的人。
題主是從哪裡看出來「逃離北上廣」的都是混的不如意的呢。
個體差異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講講,我為什麼「逃離」北上廣。我們夫妻倆,都是外地人,起初來上海的時候還互相不認識,但都是過得很慘的那種,月薪2k還要租房,飯都吃不飽的狀態。在上海待了6年,現在有地段相當好的房子(三條地鐵線,走路五分鐘),老公全球知名項目國企工作,有文化有氛圍有福利,收入也還可以。自己屬於壟斷行業三產,工作輕鬆收入又高。倆人收入稅後40w,不能說有錢,但是結合自身情況也屬於不缺錢。反正每天都是吃吃喝喝耍耍,上海道路混的比本地人還熟。(這麼一說可能更多人想去北上廣了...腫么辦 )今年年後雙雙裸辭,搬來四川。既不是他的家鄉也不是我的家鄉,既不是他的學校所在地也不是我的學校所在地。純屬喜歡。身邊所有人都問,你們在上海最難熬的都熬過來了,為什麼現在卻要走。原因就是,有時候在排外的城市就是沒有歸屬感,沒房的時候覺得有了房就好了,沒戶口的時候覺得有戶口就好了。但是真的都有了以後,還是一樣沒有歸屬感。而且周圍人真的太浮躁又偏激。現在剛來成都,進了當初來之前想進的公司,確實收入少很多,說是降低了一個階層完全不違和。但是四川人熱情豪爽,不喜歡耍心眼,沒有那種發自內心的惡意,感覺不到萬惡的辦公室政治,每天大家聊的都是哪家餐館特別好吃哪家火鍋特別巴適。我們一致認為孩子在這種環境下才能健康成長,我只希望他長大以後是內心富足的人。之前在上海焦慮障礙,期間還發生了幾次驚恐障礙(一言不合就喘不上氣嘎嘣暈倒),來了成都全自愈了。真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大環境真的很重要。如果真的感覺很不適,建議換個環境,畢竟命比錢重要麼不是?只是單純的把自己情況分享出來,希望給迷茫的人一點參考。大家三觀不同性格不同,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名校畢業,放棄了京戶的工作offer,去了某二線城市。目前生活非常滋潤。比較拿得起放得下,不隨大流。追求生活品質的。當然,不愛吃苦的。
飛機上,鸚鵡說:「這航班服務太差了,老子不坐了!」說完就打開機艙門跳出去了。豬也跟著站起來說:「你說得太對了,我也不坐了!」就跟著跳出去了。半空中,鸚鵡對豬說:「你不會飛跟我出來幹嘛。
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姑娘,家,父母,男朋友都在北京。然而我無時無刻都想逃離北京。
霧霾的時候,限號的時候,回家路上被查身份證的時候。國慶遊行綵排時被攔在長安街北邊久久不能回家的時候。護國寺的勺子刷的越來越髒的時候。聽外地來的同學苦笑著講北京積分落戶制度的時候。這座城市彷彿從來都沒想把我留下過。圖是去年冬天我高中班主任拍的。其實覺得和一些拿遠離父母還有年紀說事的人真是可能價值觀不同。
大城市的第一代移民大部分都是這麼打拚過來的,那麼容易紮根的話,在中國現有的資源分配模式下,大家全跑到大城市去了。每年就沒有這麼多人嚷著憑什麼京滬高考比外地容易這麼多。不是二代的話,你現在越輕鬆,你的子女將來如果想去大城市,想移民,就越困難。
第一代移民為第二代第三代犧牲很正常。
去北上廣如此,去歐美日發達國家也如此。我還聽說過上海人四十歲移民國外從頭開始打拚的。董明珠在廣東也是三十六歲才起步,要做出一番成就三四十歲依然要很拼的,三十歲就說什麼青春不再,體力比不過年輕人的,我覺得真的不在一個頻道上,要不就是您行業比較低端,太勞動密集型,經驗人脈不如長期熬夜加班好用。瑞士德國很多人讀完碩士第一份工作開始的時候就三十歲了好嗎?
還有遠離父母的話題,相信大部分選擇留在北上廣的人,家裡都是三四五線城市小老百姓。你南京杭州家裡有車有房也不太可能選擇在北上廣飄著,這些人可以選擇出國,回家鄉,或者賣掉南京杭州的兩套房子直接在一線城市置業。你想離父母近,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不一定輪得到你。回省會,依然不是家,但是工資大幅下降,你供房未必會簡單多少。所以很多時候,人未必有的選。再考慮到人文環境,居民總體思想層次和素質,子女的教育質量,很多人未必會選擇回去。
很多小城市的人總體思想素質就不高,在大城市待久的,回去很難能找到有共同語言的群體。甚至有些人就是和父母思想也無法一致溝通,比如一些結婚相親的問題,回家只會吵的更厲害。這個和有些海外待久的人,回國不適應國內的環境又選擇回國外的情況有點類似。
我身邊好多一線城市的,都還在國外飄著,離國內父母幾萬里,也沒嚷著要待在父母身邊啊。人成年以後就是獨立的個體,父母有他們獨立的生活,子女也應該有自己的。很多人急著回去,也可能是想讓父母給買車買房幫自己帶孩子吧。某種程度上,這是推卸了家族接力賽中自己這一棒的責任,接盤的會是你的子女。
之前看過一句話,大城市的生活,就像拿到了一張不知真假的藏寶圖;小城市的生活,就像拿到了一張八十年後的死亡通知書。
最後,每個人做的選擇都是基於自己現有條件和信息最優的,旁人真的沒必要judge。A過A的安穩愜意;B過B的跌宕起伏。
祝留在大城市的娃都如願以償,回到家鄉的娃都平安喜樂。無非就是綜合權衡之下,離開的生活比留下更好罷了。
很多人留下不是因為混的多麼如意,而是無處可逃不知道出國留學,然後留在海外算不算逃離北上廣?
作為外地人,在北上廣沒有戶口沒有房子,毫無根基,我覺得我努力一輩子也是社會底層。對於我這種外地人來說,的確是hell模式。
但是在發達國家,雖然第一代移民不可能邁入社會的上層建築,但是只要勤懇工作加遵紀守法,過上中產階級生活是normal模式,而且生活質量不比北上廣低只會更高。
你說我選擇哪一個?
「一個人的命運啊,既要考慮個人的努力,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長者的話,越來越覺得是至理名言了。推薦閱讀:
※願意分享下逃離北上廣,畢業回家工作的人們的生活狀態么?
※如何評價廣告片《我們把一群精英女問哭了》?
※我現在該學什麼技能,才能在丟失工作以後在北上廣有一席之地?
※如何看待「北上廣深明年起可購買供港食品」?
※在外過的苦跟家裡說很好是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