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世紀歐洲的貴族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


轉自網路:《我們應該穿越去哪裡》2.0版
鏈接:大穿越時代《我們應該穿越去哪裡》2.0版

前言我們應該穿越去哪裡?

老老王

在當今這個時代,各類穿越小說中的主角,似乎都已經把穿越當成了家常便飯——剛一睜開眼,發現了一個景色截然不同的地方,最多不過是先思考一下,這是不是在拍電影,然後就立即果斷地認為自己穿越了,接下來便是「理智」地思考起了未來的宏圖偉業,而不是像普通人一樣琢磨著該怎麼回家。

——炙熱的陽光灑落在金色的沙漠上,一條蜿蜒的長河給乾燥的大地帶來了綠色和生命……長滿蘆葦的河畔,無數膚色黝黑的勞工被皮鞭驅使著,奮力拖拽一塊塊巨石,堆砌起巍峨高大的金字塔……

看到這一切,穿越主角就明白自己來到了古埃及,然後就很自然地開始考慮怎麼發明冶鐵術,怎麼打造馬鐙和騎兵,如何****神秘的埃及女祭司,甚至是難度更高的解放奴隸、加速推動社會進步……最終目標恐怕是在這個遙遠的時空中,完成文明升級的重任,留下屬於自己的一抹痕迹……

——斑駁的蕁麻爬滿了古堡的石牆,盔甲鮮明的騎士在麥苗青青的原野間耀武揚威,卑微的農奴跪倒在泥濘中瑟瑟發抖,而茂密的橡樹林後面,則掩映著尖頂小教堂的十字架,回蕩著悠揚的聖歌聲……

看到這一切,穿越主角就明白自己來到了中世紀歐洲,然後就很自然地開始考慮怎樣泡個公主或者女貴族,如何獲得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怎麼進行政權建設,如何破除封建迷信,改革領地上的軍事、農業、手工業和醫學……乃至於怎麼征服歐羅巴洲,重現古羅馬帝國的輝煌霸業……

——走街串巷的黃包車夫,叮叮噹噹的有軌電車,頭纏紅布的印度阿三,長衫馬褂的過路市民,趾高氣揚的各國洋人,賣梨膏糖的饒舌小販,還有面黃肌瘦、醉生夢死的大煙鬼……距離燈火輝煌的十里洋場不遠處,就是破敗不堪的閘北貧民窟……最繁榮的和最潦倒的地方,往往只有一牆之隔……

看到這一切,穿越主角就明白自己來到了民國年間的舊上海,然後就很自然地開始考慮怎樣投身於這個轟轟烈烈的大時代,在救國救民之餘開創一番豐功偉績——或是在上海灘努力打拚,成為一代黑道霸主;或是到外地去經營勢力,設法躋身軍閥、割據稱雄;或是選擇南下投身黃埔軍校,重走一遍諸位先輩偉人們拯救國家的老路;或者另闢蹊徑,嘗試著發明青黴素和其它新科技,搞實業救國……

總而言之,不管是究竟穿越到了哪裡,絕大多數的小說主角都有這麼一個共同點:無論主角之前的人生經歷,有多麼的失敗和頹廢,只要一旦穿越到了異世界,就會很快地脫離原有的小市民或宅男剩女屬性,毫不猶豫地彪悍起來——為什麼感覺主角所在的時空,好像經常有穿越這回事呢?

總的來說就是一句話——在穿越之後,主角必須火速適應環境,並且很快發達起來!既然都已經穿越了,若是還不能發達起來的話,豈不是就不科學了?

唉,照這樣看來,主角這種生物的適應力和奮鬥精神,當真不是一般的強啊!

但問題是……穿越之後的生活,真是這麼容易就能讓我們現代人適應的嗎?

由於奇幻世界的設定變化多端,而穿越附身的種族,也是從神明到惡魔再到骷髏都應有盡有,對於這些奇幻生物的生活舒適程度,實在是不好擺在同一個層面上進行比較。所以,在本文之中,就先僅僅針對最常規的歷史穿越這一類型,就現代人穿越歷史之後遭遇的各種情況,進行一番嚴肅科學的假設和探討。

——嗯哼,像是這種擊破別人心中美好幻想什麼的事情,我一向都最喜歡了!!!

總的來說,現代人穿越到古代,哪怕穿越成權貴子弟,都不是什麼舒服的選擇。

一、並不浪漫的城堡生活

咳咳,言歸正傳,對於中世紀的歐洲,大家都有著怎樣的印象?

通過小時候讀過的《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以及成年之後看過的無數好萊塢大片,現代人對於中世紀歐洲,大致上應該會有著這樣的浪漫聯想:

——宏偉華麗的城堡、盔甲明亮的騎士、熱情如火的貴婦、優雅羞澀的公主、披著黑袍或紫袍的女巫、躲在墓地里的吸血鬼、在月光下變身嚎叫的狼人……誒誒?好像有些什麼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

嗯,為了嚴肅起見,在談論中世紀歐洲的風貌之前,最好還是先把女巫、吸血鬼、狼人這些不科學的奇幻產物在第一時間就排除掉——天曉得這些神奇的傢伙會不會在自家壁爐里開了一道時空門,只要往身上撒一把奇怪的藥粉,然後貓腰往壁爐里一鑽,就能跑到二十一世紀的巴黎香榭麗舍大道買新款時裝呢?

就現實世界而言,中世紀歐洲的主旋律就是騎士與城堡,而穿越的旅途也必然圍繞這兩者展開——諸位主角們之所以不辭辛勞地穿越時空,通常都不是特意去受苦受難,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而是為了領略中世紀風情和建功立業的,自然不會選擇穿越成農奴、盜賊之類的撲街人物(想當羅賓漢的另外再說),最起碼也要混上個貴族騎士的頭銜,家裡有城堡、有莊園、有盔甲,還有幾個年輕侍女可供****揩油。http://wWw.0dsw.com

嗯,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莫非就這樣住著很大很漂亮的城堡,抱著渾身香噴噴的公主,每年去騎士比武大會上出出風頭,偶爾去鄉下找幾個中意的農家姑娘行使初夜權,換個胃口打打野戰?

很遺憾,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中世紀的貴族生活可沒有你想像之中那麼舒服。

先談談中世紀的城堡吧!從本質上來說,城堡是用來據守的軍事要塞,而不是用來顯擺的豪華宮殿,更不是用來享受生活情趣的度假別墅——這些以磐石修造、深壕圍繞、鐵門和弔橋把守的堅固要塞,在遍地烽火的中世紀歐洲,確實可以讓窺視貴族財富的不速之客望而生畏,但卻不見得能讓主人住得舒服。

——文革年間,全中國的大中小城市都在拚命修築三防工事,挖了不知多少防空洞,但等到改革開放之後,似乎也沒見多少貪圖便宜的人搬家到裡頭去居住……天底下哪裡會有宜居的軍事要塞啊?

中世紀城堡生活的糟糕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為了便於長期堅守,城堡大多修築在地勢險峻之處,例如懸崖、山頂,以及河心小島等等。但地勢險峻的同義詞就是交通不便。假如你的城堡位於崎嶇險峻的山頂,貌似俯瞰眾生威風八面,但每一趟上山回家就能把你累得夠嗆。如果城堡內沒有足夠的水井,那麼每天的打水和運輸食物也很累人。

當然,這些瑣碎的雜務自然都有僕人們代勞,主人們只要發愁究竟該如何讓精心打造的豪華馬車駛過蜿蜒狹窄的山路,拉上傾斜度極高的山坡,然後弄進自己的城堡里就行了。

其次,為了防備敵人的弓箭和拋石機,中世紀城堡的外壁上很少打窗洞,所以城堡的內部總是暗無天日,太陽曬不到,自然潮濕得很。再加上當時的建築水平不過關,牆壁和屋頂上免不了有些裂縫,因此一下雨就滲漏得厲害,進而導致城堡內的保潔很成問題。

偏偏中世紀歐洲人的衛生觀念也很差,於是那些看似雄偉莊嚴的城堡裡面,通常到處都是灰塵、蛛網、臭蟲、跳蚤、蚊子、蒼蠅和生活垃圾,恐怕還不如當代日本流浪漢的紙板屋乾淨。

此外,中世紀歐洲的大幅布匹,價格仍然很貴。在那些較為貧窮的地方,一般只有城堡的主人有資格睡床鋪,其他人就算是騎士侍從,也只能跟牲口一樣睡稻草堆,順便和他們的愛馬一起被臭蟲咬……

呃?你說在旅遊手冊上看到的德國城堡很華麗很舒適,根本沒有我說的這麼悲催?

哦,你說的大概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新天鵝堡吧!

那座城堡是巴伐利亞大公在19世紀後期才修築的「皇家主題公園」,很多尖頂之類的華麗結構都用了混凝土,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現代的迪斯尼公園——真正中世紀城堡哪有這麼可愛!

另外,在歐洲還有一些經常被當作遊覽景點的華麗城堡,其實也都是喜歡派頭的近代貴族們,在文藝復興之後,甚至18、19世紀才興建起來的,或者是在舊城堡的原址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基本不能再算是真正的中世紀城堡,只能說是「看起來很像城堡的宮殿」罷了,跟迪斯尼樂園裡的城堡差不多屬於同類。

事實上,就在現代的德國和奧地利,還有很多繼承了古代城堡的破落貴族後裔,對這些祖輩的遺產避之唯恐不及,掛在網上只要1歐元就肯轉讓,但還是乏人問津——中世紀城堡大多修建在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的荒山野嶺,沒水沒電不說,哪怕開車逛個超市都得跑幾十公里,除了考古專家就再也沒人願意去住。

而且,這些城堡不僅要被徵收大筆遺產稅,其本身的維護費用也很高——先不說城堡的體積有多大,結構有多複雜,光是讓建築隊帶著笨重的建築材料和相關機械,翻山越嶺路遠迢迢地到城堡里跑一趟,還要自備乾糧飲水和發電機……這個出勤的人工費就比在城裡搞裝修貴得多了。

偏偏這些城堡還是歷史文化遺產,在政府檔案之中有著記錄,若是後代不肖子孫任憑其風化坍塌,或者胡亂改建成倉庫什麼的話,有關的文物部門還會找你吃官司……

總之,你在繼承了這座城堡之後,不管是否入住,都需要維護這座城堡保持原樣。任何對建築外觀有所改動的裝修,哪怕只是拉一條電線裝幾隻空調,都要提前幾個月寫申請打報告。而所有的修繕材料,也都必須使用政府指定廠家的專門品牌產品,價錢鐵定是死貴死貴的。並且還要僱傭專業人員進行施工,人工費也足以讓你心驚肉跳……每年耗費十幾萬歐元都是正常情況,不是大富翁的話通常根本吃不消。

同樣的道理,在中世紀的落後生產力之下,一座城堡的維護修繕費用,也是很多人的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到了中世紀末期,歐洲大陸的戰爭不再那麼頻繁之後,講求生活質量的貴族領主們,就紛紛把家當搬到了更加舒適的鄉下別墅,或者位於繁華都市裡的奢侈官邸,再也不肯住這見鬼的破城堡了。

二、無法無天的黑暗年代

那麼,既然城堡住起來這麼不舒服,那麼就索性不住城堡,在附近的交通發達、風光秀麗之地,用木頭搭個度假小屋怎麼樣?反正是貴族領主,這點錢總是拿得出的,實在不行還可以徵召領民免費服勞役嘛!

嗯,這個做法在貴族私鬥已經非常稀少,相對比較和平的中世紀末期,應該是可行的,正如上文所述,當時的很多領主已經搬出了城堡,只有在戰火臨近的時候,才會重新回到堅固的城堡里居住。http://wWw.0dsw.com

但如果你的眼光太超前,在中世紀的前期和中期就這樣搞的話……你根本就是在自尋死路!

——當時的歐洲混亂無比,沒有什麼大一統的民族國家。無論是英國、法國、德國還是義大利,全都是諸侯林立。各國君王的權威基本只限於首都和王家領地,對手下貴族們的私鬥根本無能為力。

如果某一家貴族的城堡和領地被鄰居奪去,那麼他最好別指望只要到宮裡打打御前官司就能把領地要回來……除非你跟國王的交情夠硬,可以讓他為你發兵開戰,否則能在宮廷里給你個職位賞口飯吃就很不錯了。所以,在那個時代,每一位領主都必須牢牢守護住自己的城堡,不敢長期離開。

偏偏每一位領主又都在處心積慮地擴張地盤,找借口對外擴張侵略,經常只是因為一點邊界爭執、一次人身攻擊、一句無心之言、一次求婚失敗,有時甚至只是一個姿態、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能引爆一場中世紀的戰爭——中世紀的騎士們都是很暴力也很蠻橫的,千萬別把他們想像成彬彬有禮的紳士。在中世紀的詩歌和文獻之中,記錄了很多他們的無恥行當。例如某位貴族騎士曾向一位富有的****求婚,不幸被拒,於是他便悍然帶兵圍攻這位****擁有的城堡,直到對方被逼得打開城門屈膝下嫁為止……

除了不懷好意的隔壁領主們之外,中世紀歐洲的森林裡,還有很多窮凶極惡的流賊團伙,好像蝗群一樣到處流竄,時不時就會有某處莊園被攻破和洗劫——英國的羅賓漢也是其中一個代表。你看看,羅賓漢和他的部下們連小城堡都能攻破,你那座精緻的度假小屋,在這樣的突擊隊面前,又能扛得住多久?

至於預先警戒這些敵人的行動,搶在他們抵達之前搬回城堡里……中世紀的歐洲地廣人稀,到處都有小股部隊能夠通行的荒野,你手下有多少斥候,能封鎖住整個領地?

而且,中世紀領主的地盤普遍不大,缺乏戰略迴旋空間,從一座城堡騎馬奔襲另一座城堡,經常用不了半天——這麼短的一點預警時間,根本來不及疏散轉移。

再說,就算在陸地上能夠嚴密布防,海上還有神出鬼沒的維京海盜呢!

因此,在那個治安混亂,匪徒橫行,朝不保夕的可怕年代,你放著堅固可靠的城堡不去住,反而為了追求什麼生活情趣,搬到風光秀麗卻不適合防禦的別墅里……恐怕沒幾天就會有大票的刺客和匪徒上門,或是綁架你和你的妻子兒女勒索贖金,或是受了附近其他領主的傭金,直接要了你的命!

所以,為了你的生命安全著想,還是老老實實地繼續住城堡吧!

三、可悲可嘆的中世紀食譜

談完了居住條件,接下來就該談談飲食了。http://Www.0dsw.cOm

首先必須承認的是,中世紀的歐洲人已經發明了餐具,總算不用像古埃及人一樣直接用手指吃飯了,但現代人依然會感到難以接受——酒杯鑲嵌了寶石做得很華麗,但卻要一桌人輪流共用,你必須在飲酒的時候跟別人分享口水;湯勺也是兩個人或幾個人共用的,最好不要直接把勺子湊到嘴邊去喝,而是舀到自己的碗里;餐叉是拜占庭帝國的發明,要到十字軍東征之後才被帶回西歐,在此之前的歐洲人,還是只能像古埃及人和現代印度人一樣用手指直接撕肉條;當然,你也可以用餐刀割牛排和麵包,然後代替叉子直接塞入嘴裡,但問題是一把餐刀要數人共用,只有地位很高的人才能獨享一把餐刀。

當然,上述這些陋習都是細枝末節,身為貴族領主,你完全可以為自己打造一副專用的餐具。但是,在看到桌上放著的中世紀歐洲經典飯菜之後,你絕對會消減掉絕大部分的食慾。

就現代東方人的觀點來看,中世紀歐洲人吃水果的方法實在是很奇怪:把蘋果和梨放到火上烤,把李子放進鍋里燉,還要加鹽撒胡椒……而直接生吃水果,卻被看成是下等人的做法。

——中世紀的歐洲醫學界普遍認為,一切水果都是涼性食物,若要吃的話,就應該以熱的方法烹調,或者加入熱性的香料(例如胡椒之類)……真是不科學!

相反,對於大部分蔬菜,例如胡蘿蔔、蕪菁、圓白菜、捲心菜等等,中世紀的歐洲人倒是習慣於生吃,甚至就連刺激性口味的洋蔥也是如此——當然,也有浸泡在肉汁里的烤洋蔥,不過那個就屬於高級菜了。

——煮熟的水果和生吃的蔬菜……感覺上似乎跟中國人的習慣恰好相反,肯定會導致腸胃不適。

不過上述這些問題還不算最要命的,中國人也不是不能吃蔬菜色拉,至於煮熟加鹽的水果不合口味,也只要從食譜中剔除這些菜就行了。但光是作為主食的麵包,就能讓人覺得無處下嘴——中世紀歐洲人吃的麵包,跟我們現代人那種發酵過還加入白糖奶油的鬆軟麵包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近似於壓縮餅乾的一種無酵餅,又干又硬又磕牙……而古埃及人的麵包,雖然通常也沒加奶油,但一般倒是發酵過了。

當時,就算是貴族領主,在日常生活之中,也都吃平均重量4。5㎏/10磅的長條形黑麵包。

注意,中世紀的黑麵包和現代的黑麵包完全不是一回事,現在所謂的黑麵包除了色澤之外,在口感和成分上,其實和中世紀的白麵包也差不多了。

典型的中世紀黑麵包,一般是用小麥粉混雜大量的麩皮烤制而成——這種做法在中世紀已經算是精品黑麵包了。更有一些偷工減料的黑心麵包師,居然經常故意在黑麵包中摻加木屑、小石頭之類的雜物,比埃及人摻入麵包的砂子更能磨損牙齒,也更可惡——後者好歹是被動受罪,前者根本就是主動犯罪啊!!!

很好,這下連礦物質都有了,要是在夾雜點樹葉和蟲子,那就是全營養食品了……

這種中世紀黑麵包的天下聞名之處,就是在於可以當武器使用——中世紀的編年史上,多次記錄了沒出息的笨盜賊潛入窮苦農民家裡盜竊,但卻不幸殞命於家庭主婦的黑麵包之下的囧事;而當中世紀的家庭矛盾發生時,更有無數男子漢死於悍婦的黑麵包攻擊……至於這東西的味道,還是請大家自行想像。

——在日本的歐洲中世紀背景輕小說《狼與辛香料》之中,那位男主角旅行商人羅倫斯,之所以在有條件的時候,都不願意直接啃黑麵包,而是要把黑麵包掰碎了煮稀粥,就是因為這東西實在是太硬了。

在中世紀,白麵包和黑麵包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在製作時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和努力去篩除麩皮,中世紀的天主教會把經過發酵製成的鬆軟白麵包稱作「潘德美茵」,意為精製、神聖的麵包。而中世紀的白麵包體積也普遍比較小,每隻通常都不夠正常人吃一頓,大概跟現代的「早餐包」差不多。

最初,白麵包是教會神職人員獨享的專利,但很快就被人突破了限制,成為了中世紀富裕家庭們招待賓客的上等伙食。不過,在中世紀貴族們日常用餐的時候,白麵包和黑麵包之間往往並沒有非常明確的分界線——正常情況之下,貴族和富人的廚房裡都不會直接存放大量麵包,而是儲存粗麵粉,或者說混合了大量麩皮的小麥粉。到了吃飯的時候,再把粗麵粉烤成麵包。

如果要招待客人或者慶祝什麼喜事,那麼就會吩咐廚師和侍女們把粗麵粉篩一篩。招待的客人越尊貴,粗麵粉里的麩皮就要篩得越乾淨,烤出來的麵包自然就會越白越精細,但花費的功夫同樣也就越多。

所以,黑麵包和白麵包完全可以用同一袋麵粉烤出來,區別只在於人工。而貴族騎士們平時吃的麵包,其實是介於白麵包和黑麵包之間——最富裕的人家可以養幾個僕人,從早到晚專門篩麵粉。而在不那麼富裕的家庭,為了減輕僕人的工作量,避免把他們累倒,同時也是為了避免浪費同樣能充饑的麩皮,只好把篩麵粉的次數減少一些……至於最後烤出來的麵包到底算是黑的還是白的,就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此外,在中世紀的歐洲,還有一種用精麵粉加入雞蛋、牛奶、蜂蜜和香草,並且用啤酒酵母來代替普通的發麵,經過精心發酵之後烘烤製成的「皇后麵包」(也可以翻譯為女王麵包)。這種小圓形白麵包的口味,基本跟現代的高檔奶油麵包差不多,可能還要更好一些,而且使用的材料絕對是綠色健康無污染——但這玩意兒已經是連國王也不能頓頓都當主食吃的超高級奢侈品了!

根據中世紀的某部史詩記載,有位國王在某次戰役勝利之後,向全軍賞賜了許多烤肉和葡萄酒,大家都習以為常。然後他又賞給最勇敢的士兵們每人一塊「皇后麵包」,卻被其他人羨慕得要死……

不管那些混合了木屑與碎石的中世紀黑麵包有多麼的嗑牙和傷喉嚨,它們仍然是中世紀歐洲下層平民眼裡的上等美食,因為他們的飯碗里經常連麵包都沒有——烤麵包要燒很多柴,烘焙的工藝也很麻煩。

所以窮人們乾脆就直接拿一些粗加工的麥粉(那東西雖然是麥子磨的,但是怎麼看都算不上麵粉)放到碗里,加點熱水調成麥糊,然後天天就吃這種麥糊過日子。如果有條件搞到一些野菜、鹹魚和肉類的話,也是把這些東西統統都倒進鍋子里和麥糊一起燉煮……總之看上去很噁心,類似於我們中國人用來餵豬的東西,又有點像是嘔吐物,令人望而生厭。

——總的來說,中世紀歐洲莊園里的農奴們,一般吃得比三千年前尼羅河畔的古埃及農民還差。

除了黑麵包和白麵包之外,中世紀末期的義大利人偶爾也會吃麵條(義大利通心粉),但這玩意兒更是絕對的貴族食品,價錢比白麵包還要貴——在水力磨坊普及以前,把麥子加工成做麵條用的細麵粉真是太費勁了。而且,現代意義上的義大利面,最初是在阿拉伯人佔領下的西西里島誕生,直到13~14世紀才推廣到了整個義大利,至於傳播到歐洲的其它地方,則已經是文藝復興之後的事情了。

所以,中世紀的絕大部分歐洲人,恐怕都沒有機會品嘗到義大利面的美味。

此外,水稻也在中世紀傳入了歐洲。但由於水稻在光熱條件方面的需求太高,因此僅在南歐的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地有少量種植,而且產量較低,再加上碾米也很麻煩,使得大米的價格甚高。故而大米在當時一般並不是被視為主食,而是被作為配菜灑進湯里——西班牙海鮮飯最早大概就是這麼來的。

說完了蔬果和主食,接下來就該說說魚肉類的葷菜了。中世紀的歐洲應該算是半農半牧,而且土地空曠,野生動物很多,所以魚類和肉類的價格較低,有時候魚的價格比等重的黑麵包還要便宜。

但中世紀的歐洲人沒有冷藏條件,肉類容易腐壞,即使是貴族領主也沒法頓頓吃鮮魚鮮肉——古代中國人的城市很多,消費力強,每天在市集里總有現宰的生豬出售。但中世紀的歐洲卻是人煙稀少,一座中等城堡里頂多也就四五十個人,每天宰一頭豬或者一隻羊可就太浪費了。更何況,宰殺牲口也是要看季節的,剛熬過冬天的牲口一般都很瘦,不養肥了再宰可就太不合算了。

另一方面,雖然西歐的大部分國度都挨著海,但由於歐洲的整體緯度較高,日照量不足,所以曬鹽很困難,從而導致中世紀歐洲的鹽價很昂貴,在某些地方甚至比古代中國官營壟斷下的鹽價都要高。基本上是越溫暖的地方鹽價越低,越寒冷的地方鹽價越高,在最冷的俄國,一磅鹽經常能換兩頭羊。而臭名昭著的北歐名產——瑞典的臭青魚罐頭,也是因為貧窮的北歐漁民們想要節約食鹽,才被發明出來的。

——想要知道北歐臭青魚罐頭有多麼可怕的讀者,可以參考日本動漫《萌菌物語》的開頭部分。

因此,中世紀的歐洲人平常大多吃風乾肉,這東西就是把肉放在寒風裡吹乾成木乃伊。風乾肉的儲存年限很長,保存幾十年的也能吃(當時的歐洲人才不在乎二惡英之類的玩意兒呢)。在食用這種風乾肉之前,要先用刀子颳去表面的油垢和氧化層。然後在河水中浸泡一兩天,最後才能煮熟食用。至於味道么,只能說是吃不死人——古代歐洲人出門旅行的時候,總是不喜歡吃干肉而喜歡吃麵包,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就算是你的運氣好,能搞到一些鮮肉,中世紀歐洲人在某些方面也實在是太不講究了,很多地方甚至不知道肉用公畜是要從小閹割的,最後割下來的豬肉比老母豬都要老,還帶著一股無法形容的騷味兒——對於那些吃慣了現代菜肴的穿越者們來說,保證每次吃這種「騷肉」都會難受得跟受刑一樣。

除了鹽之外,當時歐洲人餐桌上的調味料極少,沒有咖喱也沒有沙拉醬,砂糖和香料都要通過阿拉伯人的地盤進口,價格貴得可怕。那時候的砂糖是放在藥店里賣的,對於歐洲人而言並非日常調味品,而是彷彿中國人眼中的人蔘一樣的高級補品。

至於香料么,以胡椒為例,中世紀歐洲的胡椒一向是按粒賣的。如果是胡椒粉末的話,那可就更倒霉了,稱重的時候不僅要關緊門窗,屏住呼吸,買主還要一遍遍地檢查秤上有沒有作假……在歷史上,還曾經發生過「不法商人以銀屑摻入白鬍椒出售」這種在今天難以想像的事情。

——《狼與辛香料》里的主角羅倫斯,就用一大袋錢幣才換了一小袋胡椒,還認為是很便宜的優惠價。

在中世紀的歐洲,一粒胡椒基本等值於一枚佛羅林金幣,並且真的長期被人拿來當錢在用,故而有著「胡椒幣」的美稱。假如當時有誰能帶一袋胡椒掛在身上,那麼絕對是大受歡迎的超級富豪。每次付賬的時候掏出一二粒胡椒……簡直比後世的白金VIP信用卡還要有面子!

除了砂糖和香料之外,中世紀歐洲較為便宜的調味品主要是檸檬汁,現代的西餐里也常常能看到這玩意兒。北歐人一般用黃油塗麵包,而南歐人則用橄欖油,此外還有一個較為昂貴的選擇:蜂蜜。

——還是在《狼與辛香料》裡面,羅倫斯為了給女主角赫蘿買一隻蜜漬桃子而差點破產,可想而知中世紀的蜂蜜有多麼值錢了。那年頭就算兩個領主之間為搶奪幾箱蜂蜜而打仗,也不是什麼特別稀奇的事。

至於中世紀歐洲的乳酪,一般也不是現代超市裡那些工業化生產出來的整齊方塊,而是一坨坨綠不啦嘰的黏糊狀物體,既像是牙膏又像是芥末膏,就是不像我們概念中的乳酪。

由於當時沒有現代的消毒殺菌法,這些中世紀乳酪一般可沒有現代乳酪的香氣,弄不好還會帶著濃烈的腐臭味,讓很多人一看就覺得倒胃口——雖然中國人也吃臭豆腐,但似乎很少有誰會生吃吧!

(反過來說,除非是做芝士糕點,乳酪倒是很少看見有誰會加熱過再吃的。)

勉強吃完不合口味的中世紀飯菜,你大概想要放鬆一下,可惜中世紀的歐洲既沒有咖啡也沒有茶葉,更沒有熱可可,同樣也沒有香煙可抽——可可和煙草此時都還躺在大西洋對岸的美洲叢林里。

而飲茶與喝咖啡的習慣,則要等到十字軍東征之後,才慢慢地通過阿拉伯人的地盤傳入歐洲(咖啡原產於衣索比亞)。並且,在經過穿越整個歐亞大陸的漫長旅途和重重轉手之後,抵達歐洲的茶葉價格已經貴比黃金,哪怕是大貴族也捨不得經常飲用。在這種情況下,你只能靠喝啤酒或葡萄酒來權作消遣。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中世紀歐洲的葡萄酒釀造和儲存技術還很不過關,因此當年新釀出來的葡萄酒,在市場上的價值通常十倍於上一年存留下來的陳酒:後者往往會變酸掉渣,根本無法入口,頂多只能過濾一下當成醋來賣——注意,歐洲人的醋也是用葡萄釀造的,跟我們中國人不一樣。

所以,那些前往中世紀歐洲的穿越者們,千萬不要犯這個常識性錯誤,在宴會上得意洋洋地端出某某年份的「極品紅酒」來招待貴客,估計人家只會在心中大罵你太吝嗇,居然讓他們喝醋,還是陳年老醋……

總之,在十六世紀發明瓶裝技術和軟木塞之前,歐洲人並沒有長期保存酒類的方法。於是,中世紀歐洲貴族在宴席上喝的酒,很可能「酸得像矛刺、像刀片割、像刺針」。唯有投入大量的香料或砂糖,才能稍稍減輕一點「變味」酒的酸腐味,「使那種釀造得粗劣可怕的酒,容易被人接受」。

另外,正如古埃及的啤酒跟現代的啤酒完全不是一回事,中世紀歐洲人對啤酒的概念也與現代啤酒存在很大差異。如果說古埃及的啤酒更像是沒放糖的甜酒釀,那麼中世紀的歐洲啤酒就更像是我們中國的黃酒——沒有泡沫,釀造方法跟黃酒差不多,只不過原料採用了大麥、燕麥,而非中國人釀造黃酒的稻米。

總的來說,在古代歐洲人的概念里,啤酒就是一種穀物酒的代名詞。凡是用穀物而非水果(葡萄、蘋果)釀造,也沒有經過蒸餾的發酵酒,統統都稱為啤酒。

所以,按照歐洲人的古典分類方法,我們中國的黃酒和甜酒釀,還有日本的清酒,也都能算是啤酒。

最後,如果把中世紀啤酒蒸餾一下,那麼就是威士忌了。而把葡萄酒蒸餾一下,則會得到白蘭地。

順便再說一句,雖然中世紀歐洲的飲食條件實在是不怎麼樣,但能夠當個貴族養幾個騎士侍從當狗喂,感覺似乎也挺有愛的(中世紀習俗,在貴族吃飯時,狗和侍從都守在桌後等主人的骨頭……),應該能滿足一些重口味女生的喜好。

四、宛如猜謎的中世紀歐洲文字

吃飽喝足之後,如果不想躺倒就睡的話,那麼按照童話故事中的慣例,你似乎應該給某位貴族小姐或夫人寫一封情書,或者向你的君主寫信提出一些諫言……可問題是,你該用什麼書面語言下筆呢?

在中世紀的歐洲,絕大部分的騎士、貴族甚至君王都不識字,甚至還有不少人迷信刀劍,鄙視文化,使得各種知識傳承完全被掌握在教會手中。http://wWw.0dsw.com貴族子弟想要學習文化知識,通常只能去教會的修道院。而且,就算你在修道院里進修過,對於真正的遠程交流而言,識字的用處恐怕也並不大,

要知道,在中世紀歐洲,大多數國家的文字語言都沒有被標準化,單詞和語法什麼的,完全是按照個人的發音用字母拼出來。但問題是,就算在同一個語言區,每個地方也都有自己的方言,用字母拼寫出來的辭彙自然也不一樣……到博物館裡去看一看中世紀歐洲特別是中歐各國的文獻就能知道,同一種語言的同一個詞,在不同的人筆下就有多種寫法——這可不是什麼筆誤,而是因為根本就沒有統一的標準!

實際上,當時用本民族語言寫書或者寫筆記的人,基本上只要保證自己和熟人能夠看得懂就行了,至於其他人么,反正我的書又不是寫給他們看的,就讓他們像破譯密碼一樣地琢磨去吧!

總之,鑒於中世紀歐洲各民族語言文字的混亂狀況,就連聖經也不能用本地語言書寫,而是使用希臘語和拉丁文,一般人根本讀不懂,只能任憑神棍們隨口忽悠——事實上,在義大利以外的邊遠地區,很多教會在當地招募來的低級神職人員,同樣是根本不懂晦澀的希臘語和拉丁文。以中世紀那種可悲的交通條件,也不可能組織他們集體去羅馬受訓。所以,最初開拓階段的傳教士們,只能勉強捏著鼻子降低標準,先把他們對上帝的信仰建立起來再說,剩下的事情等到以後有條件了才慢慢嚴格要求。

例如,在中世紀前期,基督教剛剛傳入不久的英格蘭,就曾經有過這麼一個簡化標準——從當地信徒中招募的最低級傳教士,只要會用拉丁文背誦聖經的前三行就算是合格了,剩下的隨他們自己編造。

所以,如果在中世紀遇到一個把聖經故事講得烏七八糟的蹩腳神父,你也千萬不要感到奇怪。

而在大航海時代,歐洲的傳教士們也是秉持著類似的「速成原則」。於是,由於語言和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異,一度在美洲、非洲和亞洲拉出來一堆千奇百怪的土著神職人員……譬如在中國,就有人把聖母瑪利亞翻譯成瑪利亞觀音;而在非洲的教堂里,則有黑人唱詩班敲著牛皮戰鼓,高吼著嚴重跑調的讚美歌……

——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如果提早一千多年,或許就不會被羅馬教廷認為是異端了。

言歸正傳,魯迅筆下的孔乙己說「茴字有四種寫法」,就被現代的中國人視為累贅迂腐。但在中世紀歐洲的神聖羅馬帝國,同一個詞在德語里怕是有二十種寫法都不止(當時的捷克、荷蘭、瑞士還有其他許多國度,都還在德國的版圖之內),弄得書面信息總是在傳播過程之中出差錯,想要跟別人寫信也很頭疼。

為了避免誤會,德意志的諸侯們之間只能用拉丁文交流。而法國那邊也好不了多少。

因此,在中世紀的環境背景之下,千萬不要以為都是德國人或者都是法國人,就不存在語言文字上的障礙了——就算是在中國,廣東人和上海人之間還經常是雞同鴨講呢!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有人用拼音字母把廣東或福建方言拼寫出來(嚴格按照當地音調),然後拿給北京人或東北人,要他們讀出來……那該是一副怎麼讓人糾結蛋疼的場面啊!

一直要到中世紀已經基本結束的十六世紀中期,馬丁。路德(不是美國的那個黑人領袖,而是創立新教的那個德國人)才對德語的語法進行了初步的規範,並且第一次把《聖經》翻譯成德語。

由於法語的規範化工作做得比較好,再加上近代法國的實力強盛,文化冠絕歐洲,所以一直到19世紀,法語都是歐洲外交界的國際通用語言,直到20世紀才被英語逐漸取代。

綜上所述,如果你在中世紀用本民族語言寫信,由於沒有統一的文字標準,收信人很可能會產生誤解。而若是採用拉丁文寫信,大部分人又看不懂,必須到大教堂里找高級神職人員進行翻譯……

當然,如果你是義大利人,就沒有這種煩惱了——這也是文藝復興最先在義大利發生的原因之一吧!否則,若是連單詞和語法都沒有統一規定的話,文學家們又該怎麼寫《十日談》和《神曲》呢?

(——在此感謝古羅馬的語言學家和修辭學家,對拉丁文標準化工作做出的偉大貢獻。)

好了,現在讓我們初步總結一下中世紀歐洲生活的弊端:城堡不適於居住,飯菜不合口味,沒有統一的語言規範,書信交流十分困難……

最後一點其實並不是什麼大礙,那年頭99%的歐洲人都是文盲,一座小鎮上都找不出一個識字人的事情比比皆是(《狼與辛香料》裡面的那位羅倫斯,只是幫文盲村民們念了一紙契約,就得到了一隻烤雞作為酬勞,可見那年頭知識分子的珍貴),與其大費周章的寫信,倒不如找個記性好的聽差跑過去直接傳話。

總之,就當是生活在現代的偏遠山村好了,似乎勉強還能忍受?

呵呵,少年,你實在是太天真了,事情還沒完呢,中世紀歐洲日常生活的恐怖之處,絕對能讓任何一個正常的現代人瘋掉,哪裡是這麼容易就能矇混過關的?

五、「初夜權」的真相

為了緩和大家的心情,在講到最悲催的話題之前,還是先說說一些貌似很香艷的事情——例如初夜權。http://Www.0dsw.cOm

所謂的初夜權,就是指中世紀歐洲的封建領主,在領地內居民結婚的時候,可以搶在新郎的前邊,先和新娘睡上第一夜,奪取她貞操的權力。

嗯嗯,諸位欲求不滿的男性穿越者同胞們,在聽到這個好消息之後,是不是感到渾身獸血沸騰,恨不得立即穿越到中世紀的歐洲當領主,體驗一把免費****大洋馬,每月輪換不重樣的美妙快感?

……這個……嗯,我還是要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實際情況恐怕遠沒有諸位想得那麼好。

事實上,對於中世紀歐洲的封建領主來說,初夜權與其說是什麼特權,倒不如說是一種辛苦的義務,通常都是將要結婚的農民們傾家蕩產備了厚禮,求爺爺告奶奶地懇請領主大人來騎自家媳婦的。

為什麼會有這麼荒唐的事情?莫非中世紀的歐洲人在性觀念方面都是****?

因為中世紀歐洲的衛生觀念非常落後,在很多地區,成年後的女人由於來月經的臭味,一直被歧視為骯髒的存在,跟《紅樓夢》中賈寶玉那個「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的著名論斷,完完全全地顛倒了過來。再加上原始部落時代殘留下來的一些迷信因素,在中世紀前期的歐洲鄉下,處女們竟然普遍被認為是有毒的,骯髒的,甚至有男人上了****會生病折壽的說法——跟同時期中國人的貞操觀念完全相反。

在那些愚昧鄉民們的眼中,只有尊貴的領主和僧侶們,才能克服****的「毒性」,在聖光加護下代替新郎,為****新娘「辟邪消厄」,然後那些沒法力的新郎才敢跟老婆****。

但在實際操作之中,由於教規戒律的約束,除了少數品行不端的放蕩牧師之外,主要還是由不禁酒色的領主大人來幫新郎官「辟邪」——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什麼福利!其實,以中世紀歐洲早期那種悲催的衛生和營養條件,尋常村姑哪有幾個好看的?很多新娘一年都不洗幾次澡,身上還有虱子跳蚤什麼的,人還沒到,臭味就先到了。當時的諸位領主大人們,多半也是看在農民們孝敬上來的鹹魚香腸雞蛋乳酪的份上,才會捏著鼻子強忍著噁心,去跟那些滿臉麻子、渾身臟臭、面黃肌瘦的庸脂俗粉們滾床單……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文明也在進步,到了中世紀的中後期,歐洲已經基本沒有多少愚昧之人,還會去做出花大錢請領主老爺來操自家媳婦這種蠢事了。初夜權也慢慢演變成了結婚稅——領主們宣布出售初夜權,新郎則上繳一些錢或者食物,把新娘的****從領主手中「買」回來……

例如在1538年蘇黎世州議會所發行的公告中說:「領地的所有者——領主有權和領地之內農民(小佃農、農奴)即將出嫁的新娘共度一夜,而新郎也有義務提供新娘給領主享用。如果不願意,新郎要付給領主4。3馬克左右的賠償費。」在德國的拜恩地方,新娘所付給領主的賠償費是「能裝下臀部」的大鍋,以及「和臀部一樣重」的乳酪,而新郎必須付給領主高級的上衣或毛毯。這種賠償費就是所謂「結婚稅」。如果不履行以上「義務」,婚姻就不能得到公證人的承認,也不能獲得領主的許可。

此外,在中世紀後期的某些年代和某些地區,初夜權也得到過完全的恢復。

例如在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征服蘇格蘭的那會兒,為了招募人手去鞏固新佔領的蘇格蘭地區,愛德華一世才再次宣布恢復初夜權,引誘****的英格蘭領主們帶兵離開繁華溫暖的南方故土,前往蘇格蘭高地擔任佔領軍,順便無償享用當地的蘇格蘭村姑。

結果可憐的華萊士回家一看,發現新婚妻子梅倫已經被英格蘭老爺先奸後殺,頓時怒髮衝冠,喊著「Freedom」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大起義,從此便有了《勇敢的心》這一膾炙人口的傳奇故事……

總之,在中世紀的中後期,嚴格意義上的初夜權已經很難被實際執行了,如果穿越者領主硬是要這麼搞的話,就要做好自己領地里突然冒出個華萊士,高喊著「Freedom」掀起大暴動的思想準備。

——注意,不給錢強制執行初夜權是一回事,在外面********搞出私生子則是另一回事,只要你肯給錢送首飾的話,還是會有許多農家姑娘願意沒名沒分就為你暖床的。

根據一些零星記載,在中世紀的早期,經常有領主大人看某某農夫不順眼,不肯在他的新婚之夜給他的丑老婆****驅邪,結果讓這位倒霉農夫全家都給愁得直跳腳的事例。而到了中世紀後期,類似的情況則是倒了過來,對於某些看不順眼的刺頭兒,領主們往往會把他老婆的初夜權,故意賣給或送給某個遠近聞名的人渣惡棍……然後讓他們兩個自己打上一場,領主大人則可以沒事偷著樂。

有一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事實:就在現代的英國,居然還有很多偏僻地區沒有明文規定廢除初夜權,全靠現代的地主們自覺聲明放棄。如果有誰忘了聲明的話,弄不好就會惹出大亂子——2007年,英國王儲查爾斯在威爾士的卡馬森郡買了一座佔地196畝的大莊園,打算用來度假。誰知這地方的封建領主初夜權居然尚未廢除,從理論上講依然有效,而查爾斯王儲在買莊園的時候,卻沒有簽署文件放棄這一權利。

於是,這一漏洞就被無孔不入的狗仔隊們給發掘出來,捅到了許多街邊小報上,一時間攪得滿城風波,也讓許多即將成為新娘的卡馬森郡當地農家女孩惴惴不安——黛安娜王妃的世紀婚禮,在當時已經是幾十年之前的往事了。如今誰都知道,這個查爾斯若是剝掉了王儲的光環,其實也就是一介糟老頭罷了,女孩們就是思春也不會想著他啊!

結果,英國克勞倫斯宮的一名發言人趕緊發表聲明稱,查爾斯王儲絕不會使用這一古老落後的封建權力——想來這位查爾斯王儲殿下,雖然談不上什麼潔身自好的道德典範,但應該也不會如此的****無下限,估計他多半是年紀大了,思維也不夠靈敏,在買莊園的時候根本沒就想到這一茬,少簽了一份文件罷了。

在中國,其實也有初夜權的說法,而且年代距離現在的我們並不遠——根據皮定均將軍的親自調查,解放前的少林寺,乃是嵩山最大的地主,方圓數十里都是少林寺的土地。而這些號稱「六根清凈」的和尚們,居然明目張胆地宣稱自己有「初夜權」,告訴佃農們說,有好媳婦的租好地,沒好媳婦的租壞地,沒媳婦的沒地種,公然亂搞女人還不給錢——結果害得少林寺附近農民的女兒嫁不出去,兒子討不到老婆……

總之,奉勸大家千萬不要把金庸小說之中,那個正氣凜然的武學聖地少林寺,把現實之中少室山上那個惡貫滿盈的光頭漢奸土匪窩當成一回事。像小說《三千美嬌娘》裡面,描寫少林寺的破戒和尚們戴了假髮套在****里白吃白嫖不給錢,提著棍子一條條街地挨家挨戶勒索保護費,那都已經算是經過了美化的。如果諸位金庸迷們真正跑到清末民初的少林寺去看上一看,絕對會有一種火燒少林寺的衝動。

——在中國近代史上,少林寺犯下的滔天罪孽,實在是罄竹難書:****誘拐女香客,在密室里大開**派對,玩膩了再賣進****;冒充土匪劫掠商旅,勒索保護費打殺人命;勾結反動軍閥,迫害**員製造白色恐怖;以及投靠日寇為虎作倀,當帶路黨出賣抗日軍民,基本上樣樣都干過……

所以,當代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師,不辭辛勞給一絲不掛的女施主****開光祈福。還有少林寺僧人在佛前的香案上,給佛陀「供奉」******等等光榮事迹,似乎也是有著悠久傳統的……

(釋永信大師嫖娼之事,眾說紛紜,迄今難辨真假,但當今華夏僧門節操敗壞之事,卻是千真萬確。)


六、在中世紀洗澡有生命危險?!

言歸正傳,接下來就要談到中世紀歐洲的日常生活之中,最讓現代人無法忍受的地方——不衛生!

請問諸位讀者一件事,你們一般幾天洗一次澡?

就作者所知道的情況,很多特別愛乾淨的女性,經常是天天都要洗澡,大多數人則是兩三天洗一次澡。0dsw.com|零點書屋就算是最不講究的男人,最起碼一周也要洗一次澡,否則就會覺得渾身瘙癢難受。

可是你知道嗎?中世紀的很多歐洲人,經常是一輩子才洗兩三回澡!

按照史學家某種比較誇張的說法,中世紀的歐洲被稱為是「千年不洗澡」!

——在中世紀的歐洲,按照天主教會的觀點,骯髒的軀體被看作更能接近上帝,不洗澡則成了聖潔的象徵!那些有足夠勇氣長年不洗澡的人,甚至會被冊封為聖人!就如同中國人褒獎****的貞節牌坊一般!

於是,在這一巨大精神激勵的****下,許多虔誠的神職人員和基督徒開始了渾身污穢的艱苦修行——聖亞伯拉罕閣下堅持50年不洗臉,不洗腳,最終成功封聖。

聖西蒙先生任憑蠕蟲在他潰爛的傷口上拱動,也從不清洗,一直到死為止。

聖尤拂拉西亞女士主持了一座女修道院,教導出130多個最虔誠的修女,嚴厲監督她們一輩子不洗澡。

法蘭西國王亨利四世的母親堅持一輩子不洗澡,被冊封為聖女阿涅絲……

當然,你可以認為,這些宗教狂都是為了博取聲望,而在挑戰自虐方面的吉尼斯紀錄,不能代表絕大多數正常人的日常生活——現代那些吉尼斯紀錄挑戰者們究竟做過多少不可理喻的事情,在這裡暫且不論,就算在古代的中國和日本,也有一些苦行僧和虔誠的佛教徒,會用長針刺破自己的手指,往硯台里放血來抄寫佛經……但這並不代表著古代的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喜歡拿針扎自己玩兒!

確實,中世紀的歐洲人,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麼不愛乾淨的——在中世紀之前的羅馬人和希臘人,都是非常喜歡洗澡的民族,幾乎每一座羅馬城市都有規模宏大的公共浴場。

而最初那一批攻入羅馬帝國的邊境蠻族,也都很快學會了這種享受,並且很為之著迷。

舉個例子來說,那位赫赫有名的「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就曾經役使大批羅馬戰俘,在草原上修築了一所非常豪華的羅馬式大理石豪華浴室。

但是,從總體上來說,蠻族們都是破壞性大於建設性的,而中世紀初期的歐洲文明也是在不斷倒退的。

隨著羅馬帝國的榮光漸漸遠去,各種鍋爐管道的先進工程技術相繼失傳,古代的大型公共浴室也逐漸坍塌荒廢。中世紀的歐洲人慢慢地沒辦法像古代羅馬人一樣暢快地洗澡了。

——在羅馬帝國時代,羅馬城內的大型浴室雖然華麗得有如宮殿,其實有很多卻是面向公眾的慈善福利設施。或是完全免費,或是象徵性收費,不管再怎麼窮的普通老百姓,都有地方能去洗。但到了中世紀時期,由於技術的退化,沒有了建設龐大複雜的鍋爐和管道的能力,歐洲人洗澡的成本就大大地提高了。

所以,在中世紀的早期,就算是國王和貴族,大多也就三個月洗一次澡,原因主要有這樣四條:一是在澡盆底下要墊很細膩的布或者絲綢才行,這樣的話,入浴時身體才不會被澡盆的木刺扎到(可想而知那年頭的木質澡盆有多麼粗糙),而老百姓是絕對買不起這麼多的高級布料,拿來為自己墊屁股的。

二是洗澡水的問題,那時候已經沒有了古羅馬的龐大浴場,拿家用的大鍋煮沸一鍋水,只夠灌滿澡盆的三分之一,因此洗一個熱水澡就要燒三次水,很麻煩。而且,鐵鍋在早期的中世紀歐洲,也是稀有的昂貴物品,很多農夫家裡連鐵質農具都沒有,只能像原始人一樣用木器、骨器、石器耕地,更別說鐵鍋了。

三是古羅馬人洗澡用的肥皂(用磨成粉的松果加水捏成的香皂)、香油和香料,在中世紀的歐洲都很貴,除了伯爵以上的大貴族,根本沒人買得起。

四是封建迷信的不良影響,天主教會認為洗澡會損傷身體的元氣,不到萬不得已,最好還是少泡澡為妙(當時還只是不提倡,類似於佛教戒酒戒肉戒色之類的寬泛說法,後來才開始嚴厲禁止)。

因此,中世紀前期的歐洲人大都是不怎麼洗澡的,普通老百姓用不起昂貴的沐浴設備,有很多人一生中都沒有好好地洗一次澡。農夫或許時常下池塘游泳,卻從來沒有好好地把自己刷洗乾淨。只有在義大利某些古羅馬時代遺留的城市之中,才殘存著若干完好的浴場,而市民們也保持著時常沐浴的習慣。(注意,中世紀的西西里島和西班牙,在很長時間內都是阿拉伯人的地盤,不屬於天主教世界。)

呃?你說這種誇張的說法是無稽之談,明明有很多中世紀的圖畫和文獻裡面,都記錄了當時歐洲人一起洗澡沐浴的場景,還有一些修道院和城堡的遺址裡面,也有公共浴室的痕迹?

嗯,那是因為正如現代的時尚潮流總是在不斷變化一樣,中世紀歐洲人的衛生觀念,也並非是在上千年里都一成不變的。

在十字軍東征之後,阿拉伯人的沐浴方式和大型浴室修築技術,也隨著返回的十字軍戰士,慢慢地傳入了歐洲,較為便宜的肥皂也被發明出來。再加上肆虐橫行的北歐維京人海盜,在燒殺劫掠之餘,也把故鄉的蒸氣浴(桑拿)傳到了世界各地,比如說法國的諾曼底和不列顛的英格蘭。

於是,從10世紀、11世紀開始,歐洲人開始慢慢地興建起了一些中型和大型浴室。到了1292年,巴黎就已經有了26家蒸汽浴室和普通浴室。當時還專門有夥計走遍巴黎的大街小巷,招呼客人去洗澡。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當時的公共浴室已經很常見,但卻始終被教會明文抵制,只不過力度不大罷了。

在當時歐洲人的觀念之中,洗澡其實是和現代人的**一樣,屬於不好光明正大說出來的享受。而招呼客人洗澡的夥計,基本上跟********里拉皮條的****沒啥兩樣——不過當時確實有很多****在浴室里攬客,而在好一點的蒸汽浴室里,也都提供美酒佳肴和帶床的小包間……很像現代中國東莞的洗頭房。

所以,教會依然把洗澡視為類似於暴飲暴食、酗酒****一樣的「墮落」之舉,那些堅貞虔誠的狂信徒們依然堅持不洗澡,神父們則被嚴厲規定不準洗澡(是否能真正執行就只有天曉得了,當時在宅邸里蓋豪華浴室和女僕洗鴛鴦浴的神父也是有的)——在中世紀迷信愚昧的歐洲,這樣的傢伙占的人口比例可不少!

但是,到了下一個世紀,這種愛洗澡的良好風氣,就在歐洲戛然而止了。而主要原因則是黑死病。

從14世紀初期開始,一場黑死病在全歐洲範圍內蔓延,奪去了三分之一歐洲人的性命,《十日談》就是成書於這一時期。浩劫之後,猶如驚弓之鳥的歐洲人們到處找原因,洗澡也不幸名列其中。那時的醫生們認為:水會削弱器官的功能,洗熱水澡時毛孔完全張開,有毒空氣就會進入身體。所以洗澡越多,越容易染病,只有不洗澡才能健健康康的,如果身上有一層厚厚的污垢,更是能夠抵抗疾病侵襲!

於是,在對黑死病的恐懼和教會的宣揚之下,歐洲人終於進入了一個全民不洗澡的「臭氣熏天時代」

——曾經生意興隆的公共浴室,全都被火速關閉,人們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沾水。洗澡被當作一種酷刑和醫療手段,醫治的對象則是精神病患者……類似現代的楊教授用電擊療法治網癮。

根據醫囑,貴族們為清潔起見,每天早晨用一塊乾燥的白布擦擦臉,但是絕對不用水洗——歐洲的庸醫們建議人們只用乾燥的白布清潔臉和眼睛。因為用水清洗有損視力,會引起牙病和感冒,使臉色蒼白,而且對天氣的冷熱更加敏感……

哪怕是到了17世紀的法王路易十四統治時期,如果沒有醫生的吩咐,最愛乾淨的法國貴婦人每年也僅洗兩次澡,平時主要用干毛巾擦身。

而法王路易十四本人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地沐浴,從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間才洗過一次澡——這一驚人記錄,迄今依然被保留在路易十四的御醫每天為他做的身體狀況記錄本上。

到了18世紀,法王路易十五一生只洗了三次澡,一是誕生日,二是大婚日,三則是入殮。

(唉,想想路易十五那位著名****蓬巴杜夫人還真是可憐,每天要跟這麼一塊臭氣熏天的腐肉****。)

但人不洗澡就要發臭,而歐洲人似乎還沒有****到以臭為美的程度——在法國,「整個貴族階級,甚至包括國王身上的臭氣都像猛獸一樣,王后的氣味又像一隻老山羊似的,夏天和冬天都是如此。」

於是,法國人只好潛心研究香水——香水最早發明於古代印度和波斯,而在歐洲,則是由繼承了古羅馬遺產的義大利人,建立起了第一批生產香水的作坊。

但法國的香水工藝一直很落後,直到後來才突然繁榮起來……因為大家都不洗澡了!

這樣嚴酷的生存環境,自然使得香水成為生活必需品!

——法國貴族們先是大量從義大利進口香水,然後覺得這樣不划算,便自己琢磨著開辦香水作坊。在路易十六的年代,更是動用舉國之力將義大利香水工業高手挖過來,一舉奠定法國香水工業的基礎。

到了拿破崙帝國時期,熱愛科學的拿破崙皇帝鼓勵法國科學家投入對有機化學的研究,從而使法國的香水工業開始引領世界潮流,直到今天……

但是要注意的是,全歐洲基本上只有篤信天主教的法國人和西班牙人,才在禁止洗澡方面搞得這麼****。其他國家從16、17世紀開始,又開始慢慢地恢復了洗澡的習慣,尤其是新教國家,通常恢復得最早。

而西班牙人由於有很多殖民地位於熱帶,普通人到了那邊不洗澡根本活不下去,所以在洗澡禁令上也不如法國人執行得嚴格。法國人卻一直撐到了18世紀後期的大革命前夕,才基本廢弛了洗澡禁令。然後,在拿破崙帝國時代,法國人終於初步實現了洗澡觀念方面的扭轉,開始認為洗澡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中世紀末期的歐洲,後世號稱性格浪漫、優雅典範的法國人,實際上卻是全歐洲衛生習慣最糟糕的一幫傢伙。油畫里那些文質彬彬的法國紳士和淑女,其實都是**上充滿污垢、頭髮里爬滿虱子的邋遢鬼,全仗著香水來解決問題。要是把衣服都脫了,現代的不少乞丐都絕對比他們乾淨!

舉個例子來說,5世紀的英國傳奇英雄亞瑟王和15世紀的法國聖女貞德,雖然相隔近千年,但我敢打賭亞瑟王的身上肯定比貞德乾淨——既然是聖女,怎麼能墮落**地洗澡呢?

所以,貞德這個男人婆估計不用香水也不洗澡……再加上皮革味,馬糞味,血腥臭……那些興沖沖跑過去向她要簽名的穿越者,千萬得小心別給熏得一個跟頭暈過去!

(附帶一提,貞德好像不識字,不過自己的名字或許還是會寫的吧!)

相反,在亞瑟王的年代,古羅馬帝國時代的洗澡傳統和羅馬人遺留的浴場,估計還沒有完全崩壞。

綜上所述,中世紀前期的歐洲人不洗澡,主要是出於經濟上的貧窮和衛生上的不講究,對於經濟上不成問題的貴族來說,純屬個人愛好的區別——有人很喜歡洗澡,也有人很討厭洗澡。

當時,在身份尊崇的貴族騎士造訪某座城堡的時候,女主人不僅要安排宴席,如果客人提出要求的話,還要準備沐浴的熱水和花瓣香料。在愛爾蘭地區,還有著城堡的女主人要親自陪同客人沐浴,以顯示熱情待客的風俗。但那年頭的歐洲人並不以渾身骯髒為恥,所以喜不喜歡洗澡就跟我們現在抽不抽煙一樣,請客人洗澡也跟請客人抽煙一個概念,願不願意洗澡是客人的自由。

不過,那年頭討厭洗澡的貴族似乎比較多……

穿越到那個時期,只要你有錢置辦豪華浴室,想要天天洗澡並不困難,最多被人說是太奢侈太墮落。

到了中世紀的中後期,由於十字軍從東方帶來的新時尚,以及維京海盜的貢獻,各種沐浴方式在歐洲一度蔚然成風,只要有錢就能洗澡,還附帶餐飲和色情服務,太窮的人則不管在哪個時代都很臟。

當然,前提是你不能去教會當神職人員,否則若是沒點背景和靠山,就絕對不能破戒去洗澡了。

最後,如果你不幸穿越到了黑死病爆發之後的中世紀末期,直至17世紀之前的近代西歐,那麼你可就太慘了!由於對黑死病的恐懼,當時歐洲人對洗澡的痛恨程度,是我們現代人根本無法想像的。

在最危險的年代裡,如果你背著別人偷偷洗澡被發現的話,小心讓正愁缺少替罪羊的牧師們給載上一個天大的黑鍋,誣陷成傳播瘟疫的女巫或巫師,然後被憤怒的民眾綁到柴堆上用火燒掉啊!

就算你手腳靈敏,可以偷偷洗澡而不被發現,但其他人可不會為了迎合你的喜好,而「冒著生命危險」去洗澡。於是,在你的城堡里,到處都是幾十年沒洗過澡的人形垃圾堆……生活在這種悲催的環境下,根本就不用刺客來暗殺,只要在吩咐事情的時候,讓他們往你身邊一湊,恐怕不出十分鐘,你就能被這些人型移動毒氣彈給打發到天堂,跟那位安排你穿越到中世紀的衰神大人抱怨去了。

由於在這個年頭,整個歐洲的女人,除了猶太人和伊斯蘭教徒之外,全都是臭氣熏天的,你說不定還會因此對女人失去興趣——想想看,當你濃情蜜意地呼喚著戀人的名字,百般奉承討好,好不容易逗得她咧嘴一笑,卻當即露出滿口參差不齊的壞牙,從紅唇中噴出宛如糞坑的吐息……

嗯嗯,突然有點理解在那個黑暗的中世紀歐洲,為什麼會有這樣多的王子和國王喜歡搞基,還有阿拉伯女奴為什麼這樣受歡迎了……

七、隨地大小便的中世紀歐洲人

好了,就算你運氣好,穿越到了黑死病爆發之前的中世紀歐洲,附在一個富有的貴族繼承人身上,也沒有一個狂信徒老媽或老爸逼著你渾身爛掉也不準洗澡,家裡有很多錢可以置辦一個豪華浴盆,還精選了一位漂亮侍女陪你入浴……但是,看著她毫不介意地在浴室牆根拉了一坨大便,然後若無其事地爬進浴缸,你還能夠在糞便的臭氣里欣然洗浴嗎?

——如果說歐洲人「千年不洗澡」是誇張的說法,那麼歐洲人「千年隨地大小便」,則是不爭的事實。0dsw.com|零點書屋

在中世紀的歐洲,對普通人來說,地板就是他們的廁所,拉完以後用鏟子往牆角一鏟,就算了事。況且他們平時都被體臭味給熏慣了,自然對近在咫尺的糞便尿水覺得無所謂。

只有最講究的貴族和高級牧師,才會在起居室設置專門的廁所,並且布置得很優雅舒適——由於廁所這個辭彙有些不雅,就隱晦地稱為「私室」、「舒適之所」、「必需之所」或「祈禱室」。

嘿嘿,這樣一來,大家就都知道了吧,教堂的祈禱室最初就是當廁所用的,或者說後來把廁所改成了祈禱室。神父們每天一邊拉大便一邊手捧聖經向上帝祈禱懺悔……末了再撕一頁聖經擦屁股?

嗯,這說法似乎有點太褻瀆神靈了,而且聖經也太貴了,擦屁股太浪費……

不過,想像一下那些神父們在祈禱室撕聖經擦屁股的場景……不知為什麼,感覺好像很愉悅的樣子?

然而,就算講究衛生的貴族們造了私人廁所,但問題是,伺候貴族的僕人們依然隨地大小便,所以城堡內的大部分地方還是污穢不堪,通常能夠保證老爺和太太們平常待的地方不太臟,就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老爺們也會命令僕人定期打掃清理自己的住處。不過,懶惰的僕人為了省事,通常都把糞便和垃圾直接倒進護城河……久而久之,護城河就成了臭水溝,而城堡則成了糞水環繞之中的臭氣室。

對此,再講究的君王也是毫無辦法。曾經有位英格蘭國王待在臭氣熏天的城堡里,無奈地自嘲說:臭成這樣的護城河,只要湊在岸邊上就能把人熏昏過去,應該再沒有什麼敵軍能夠攻進來了吧!

事實上,除了偷懶的下人之外,很多貴族也都喜歡隨地大小便。例如在1665年夏天,查理二世和王室成員帶著大票僕役到牛津度假,事後,當地一位古董商人的日記中寫道:「雖然他們看上去衣冠齊整、快樂,但他們非常無禮和粗魯。在他們離開時,所有的地方,煙囪里、書房裡、卧室里、地窖里,到處都是糞便。」

而自詡浪漫優雅的法國人,甚至比英國人和其他歐洲人還要更加不講衛生,就連皇宮和貴族府邸里也沒有廁所,最多弄一個木頭馬桶——於是,大家便在壁爐、門後、牆上和陽台上隨地大小便。宮中甬道的每塊石頭上、宏偉的迎賓台階上到處是大小便,一直到中世紀結束也毫無改觀。根據18世紀初期的記錄,楓丹白露的人們當時還在「隨地屙屎,街上糞便隨處可見」……

偉大的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為了解決凡爾賽宮、盧浮宮和楓丹白露宮到處是大小便的問題,只有採用一個辦法,那就是輪流搬家——每月搬一次家,在貴人們糟蹋這一處時,安排僕人去清掃另一處。

總之,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之後的法國人,始終都是全歐洲最骯髒,最不講衛生的邋遢鬼。哪怕是在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裡,最初也沒有設計下水道、廁所和浴室……大家有沒有一種夢想幻滅的感覺?

——事實上,在我們這邊一家師範大學的歷史系,就有一個不修邊幅,聞起來渾身散發下水道氣息的著名邋遢鬼,不僅被老師逼著勤換衣服多洗澡,還被同學們嘲笑說他是「最純真的法蘭西風情」……

同理,聯繫前文所述有關聖女貞德的故事,對於諸位女讀者而言,如果有人說你像聖女一樣的話,那麼有可能並不是在誇你英勇善戰,而是隱晦地提醒你太久沒洗澡了。

當時的歐洲人,不僅在自己的家裡隨地大小便,在公眾場合也是一樣如此。在中世紀的法國,幾乎每個城市的市場邊上,都有一條自發形成的骯髒街道,如蹲屁股街、茅房巷等等,那些來市場趕集購物的人們就在街上露天大小便,連尿壺和糞坑都省了。

在法國南部的特魯瓦城,這種「公廁」街道的名字叫木頭街,並且很不巧地距離市政廳很近。17世紀時,飽受臭氣困擾的特魯瓦城法官們,曾經試圖立法禁止人們繼續把木頭街當做露天廁所,結果竟然引發了一場民眾騷亂。一個由紡織師傅率領的代表團立即前往市政廳,抗議法官們侵犯基本人權!代表團的發言人如此聲稱:「我們的父輩在那裡大便,現在我也在那裡大便,我的孩子還會去那裡大便!」

最後,焦頭爛額的法官們不得不承認:特魯瓦城的市民天生就有隨地大小便的權力!

對於此事,19世紀的一位法國作家,用十分詼諧的筆調如此總結道:「……木頭街光榮地保持了它的使用權,它熱情地目睹過顧客們的屁股。這些人以習慣性的方式前來,並向它致以應有的敬意。」

八、建立在糞堆之上的歐洲名城

好吧!如果你是城堡的主人,自然可以用嚴刑酷法約束僕人,把他們趕到院子外邊大小便,並且找個遠離居室的地方堆積垃圾和糞便。http://wWw.0dsw.com但是,總是看著城堡里的這麼幾十個人,還有外面一成不變的田野和山林,時間久了你肯定會膩……那麼,不如到城裡去逛逛?

嗯,中世紀的歐洲雖然地廣人稀,到處都是鄉村和荒野,貴族老爺們都蹲在城堡里,但究竟還是能找出那麼幾個像樣的城市——比如說德國的科隆,奧地利的維也納,法國的巴黎和馬賽,還有偉大的羅馬……雖然這些城市在中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通常只有幾萬人口,但總歸比小小的城堡要熱鬧。

不過,你在進城之前,最好往鼻子上捂一塊布,有條件的話再噴點兒香水。

呃?為什麼?在這裡扯一些題外話,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在西方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裡面,代理首相「小惡魔」提利昂閣下,帶著他****的鄉下****進了首都君臨城,那****在床上就整天跟提利昂抱怨這地方太臭——那還是首相大人金屋藏嬌的高級別墅呢!

然後,提利昂無奈地對****說,在大城市之中生活,就是要忍受這種氣味的。

之後,提利昂到城門去迎接一位從沙漠里來的親王「紅毒蛇」奧柏倫,這位親王殿下也是在城門口就被臭氣熏得久久駐足,最後才捏著鼻子老大不情願地進了城。

中世紀的歐洲城市,大多數確實都是這樣很臟很臭,所以人們總是喜歡邊走邊拿一束薰衣草。

那個年代的歐洲人基本沒想過要新建下水道,就算繼承了古羅馬帝國的遺產,幾百年荒廢下來,也都堵塞得差不多了——修建地下排水系統需要大量資金,而當時戰亂頻繁,領主自己都沒把握他們的統治能維持到什麼時候,在貴族老爺們的眼裡,人民不過是製造稅金的工具,哪有精力去為人民的幸福著想?

更糟糕的是,當時的歐洲人都不懂得使用糞肥,在城市和鄉村的道路上,自然也就沒有了撿糞的農民——在東方世界,他們可都是免費的清潔工!

如此一來,區區幾十人的小城堡,都能被不講衛生的中世紀歐洲人搞得這麼髒亂,而幾萬人的「大城市」,更是鐵定會處處散發著惡臭,髒得令人毛骨悚然。

事實上,在進城之後,你不僅要像現代人一樣當心踩狗屎(中世紀主要是人屎和馬糞),更要注意高空墜物——根據從羅馬帝國時代傳承下來的糟糕生活習慣,歐洲城市居民都喜歡直接從窗口傾倒糞尿。

區別是羅馬帝國時代的城市還有人負責清掃,中世紀的歐洲城市則堆著滿街糞便沒人管,直到被鞋子、馬蹄和車輛碾壓成新的路面為止……現在明白這地方為啥會臭了吧!街道的路面都是用陳年大便鋪的啊!

而且,中世紀城市的街道很狹窄,想要躲避突然從天而降的屎尿,如果不全神貫注的話還真是不容易。在17世紀的法國巴黎,法令規定市民在白天不許從樓上傾倒糞尿,只有晚上才可以,但傾倒之前必須要先喊一聲「注意尿」,以防引起不必要的治安糾紛……而在更古老的中世紀年代,則是白天晚上都可以隨便傾倒,至於在傾倒糞尿之前會不會吱一聲給路人提個醒,則要看這位市民的素質和心情了。

除了沿街住戶會朝街道上傾倒糞尿之外,還有些過路的行人索性直接就在路邊拉屎撒尿,至於驢子、馬匹和貓狗就更別提了,讓中世紀歐洲的城市永遠瀰漫著刺鼻的臭氣。

——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1776年,富蘭克林漂洋過海到法國來求援,結果才剛進巴黎就被臭氣熏昏,而那時的巴黎衛生狀況,其實已經有了很大改觀……所以,有很多人刻薄地評論說,如果有誰能夠在中世紀的巴黎過得很習慣,那麼他的鼻子絕對可以扛得住一戰時期的毒氣彈!

如果在現代的街道上遇見一坨狗屎,我們還可以皺著眉頭設法繞開。可是,在遍地都流淌著屎尿的中世紀歐洲街道上,就是想繞道也不知該怎麼繞道了。

為了防止被糞便鋪砌的街道弄髒自己的裙擺,中世紀的歐洲婦女發明了一種有些類似於現代厚底鞋的高跟木鞋,但鞋底卻高達6到18英寸(從十多厘米到相近半米!),實在是有夠誇張的。想要穿著這樣好像高蹺似的木頭鞋子行走,顯然需要非常高超的平衡能力和運動天賦……

唉,上個街都還要踩高蹺,也真是夠難為人了,不過總比穿著沾滿屎尿的長裙去參加舞會要好些吧。

於是,踩著骯髒的糞便和泥水,提防著隨時都有可能從頭頂潑下的屎尿,聞著堪比一戰時期毒氣彈的恐怖臭氣,你終於提心弔膽地在中世紀的城市裡轉悠了一圈,從心底里給這鬼地方貼上了骯髒、愚昧、落後、人間地獄等等噁心的標籤。只怕是連看木偶戲和聽教堂聖歌的心思也沒有了,只想著趕快離開。

事實上,這些建築在糞堆上的歐洲城市,在中世紀的年代裡,還遠遠沒有發展到它們最恐怖的時候。

中世紀的歐洲畢竟人口稀少,哪怕是在城市裡,糞便堆積也還不是最急迫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工業革命前夕,歐洲大城市已經有了幾十萬人口,衛生觀念卻並未隨之提高的時候,情況還要更加恐怖和荒謬。

到了中世紀晚期,巴黎人為了清理市容,總算開始把糞便集中起來,堆積在城牆外側,用以減少城內的污穢。但不幸的是,隨著巴黎的繁榮昌盛,其糞堆也日漸龐大。

最後,糞堆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如此駭人聽聞的地步,以至於人們出於安全的考慮,而不得不將圍牆築高,以防敵軍踩著糞堆直接衝上巴黎城牆——上帝啊,從中世紀以來積累的「巴黎環城糞便帶」,已經高得可以把城牆給淹沒了,巴黎城就是一顆被糞堆環繞和保衛的明珠!!!

而且,情況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巴黎人還要偷懶不想著怎麼把堆積如山的大糞拉走,而是直接在糞堆上加高城牆……你們難道就這麼喜歡糞便嗎?這是什麼花都巴黎啊!根本就是一座大便之都好不好!!!

至於英國人那邊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確實是較早地修築了公共廁所和下水道,但卻直接把糞便排入流經市區的河道內。然後由於糞便太多,細小的河流很快就開始慢慢地被淤塞……

例如,倫敦的弗利特河就負責收集了幾個世紀的糞便,等到河水終於停止流動的時候,弗利特河也變成了弗利特街——這麼奇葩而又綠色環保的填海造陸方式,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九、催命般的中世紀醫療

很顯然,在上述如此不衛生的生存環境之下,中世紀的歐洲人想要一輩子健健康康沒病沒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0dsw.com|零點書屋生了病肯定就得治療,但問題是,中世紀歐洲的那些醫生,不管怎麼看都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在中世紀之前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歐洲人的醫學技術曾經發展到一個相當不錯的水平。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更是一直沿用至今,被視為全世界醫務人員的共同信條。

然而,醫學本身應該是一門不信神的科學,而歐洲的中世紀卻是一個宗教至上的狂信徒時代。

於是,隨著基督教的興起,希臘羅馬文明從此黯淡,而歐洲的醫學也重新回到了原始的巫醫時代。

在中世紀初期,很多狂熱的基督徒根本就拒絕一切手術和藥物治療,而是認為只要前往羅馬或耶路撒冷朝聖、向上帝祈禱和塗聖油,就足以包治百病。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請神父來念經驅邪。而教會的神職人員對此也是極力推崇,甚至胡說什麼「赤痢病人只需從耶路撒冷的聖墓取回一撮泥土即可康復。舌頭髮炎的病人只需舐一下聖殿的扶手就會痊癒」,同時惡狠狠地威脅說「接受世俗醫療的罪人都是異教徒」!

遺憾的是,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魔幻世界,而中世紀歐洲也並不存在能夠施展治療術的牧師和聖武士。

虔誠的信仰終究戰勝不了細菌和病毒,而護身符、聖水和讚美詩也無法驅除病魔。

所以,即使是在宗教氛圍最為濃厚的歐洲中世紀,醫生這個職業也依然是存在的。

但實事求是地說,如果你穿越到了中世紀歐洲,並且不幸患上什麼疾病,然後去中世紀歐洲的醫院看病的話,那麼治癒率估計也就跟找神父作法驅邪差不多。

為什麼這樣說呢?要回答這個疑問,就請看看中世紀歐洲的醫院,究竟是一副什麼模樣吧!

首先,中世紀的歐洲有大醫院,也有小診所。大型醫院一般都是由教會開辦,附屬在教堂或修道院的旁邊,小診所則是在開辦在哪個旮旯里的都有。

按照現代人的觀念,一般來說,去大醫院看病總歸應該比較放心。

所以,你就去了某個修道院開辦的大醫院,修女們很熱情地招待了你,既不收挂號費,也沒有要求你出示證件。在耐心傾聽了你對自己病情的敘述之後,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嬤嬤站出來安慰了你幾句,同時給你抹了一點聖油或淋上幾滴聖水,然後讓你和她們一起參加祈禱和做彌撒,參觀教堂里收藏的各種聖物。接下來再跟她們一起用餐,分享燕麥粥和豆子煮成的湯,偶爾還會有鹹魚和黑麵包。最後給你安排地方睡覺……上述這一切都是免費的,如果你衣衫襤褸的話,她們或許還會送給你一件好心人施捨的舊衣服。

於是,你一邊感慨著修女們的古道熱腸,一邊裹著毯子準備入睡,卻突然想起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誒誒?我這是來這裡看病的,不是來領救濟的啊!醫生在哪裡?

很遺憾,讓我們現代人難以想像的是,中世紀的教會醫院基本上就是個收容所,根本沒有醫生存在!

——按照中世紀教會的觀點,疾病是上帝對有罪之人的懲罰,只要誠心地祈禱和懺悔就能獲得拯救,根本無需醫藥。所以,教會開設的所謂醫院,不過是一個聚集大批病人進行集體祈禱的地方。如果真的有誰不藥而癒,那麼就是上帝賜予的奇蹟,教會將對此大肆鼓吹,以提高聲望。如果最終還是毫無效果,則說明病人的罪孽深重,需要到更遙遠的地方去修行和懺悔,甚至遠赴聖城耶路撒冷去朝聖……

至於真正能夠治病救人的教會醫院,則要到很晚的時候才會出現,至少在中世紀歐洲是相當稀少的。而且,即使在這樣的教會附屬醫院裡,修士們也往往把治療與宗教儀式混為一談,實際的醫療水平並不高。

在搞清楚這所教會醫院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之後,你恐怕會覺得祈求上帝賜予奇蹟太不靠譜,還是依靠世俗的醫術比較實在……於是,你就匆匆辭別了熱情的修女嬤嬤,去尋找真正有醫生在上班的小診所。

那麼,中世紀歐洲的小診所應該去哪裡找呢?這個只要看門牌就知道——現代醫學界的紅十字標誌,要到十九世紀才被發明。在更早的年代,歐洲醫生的標誌是一條蛇繞著一根拐杖。這種「蛇繞拐杖」的標誌,被人們稱之為「蛇徽」,據說從古希臘時代就開始被醫生使用,直到現代還在一些醫學雜誌上出現。

此外,在現代歐洲城市街頭的建築物上,我們偶爾還能見到這樣一個奇特的標記:一條蛇纏繞在一隻高腳杯上。這個是歐洲各國藥店的標誌,其起源就是過去代表醫生的「蛇繞拐杖」徽章。

好了,總之,在門牌上看到「蛇繞拐杖」的標誌之後,你便敲門進去,然後看到一個黑漆漆的鳥人——黑帽子、黑衣服、黑斗篷,外加一隻長長的鳥嘴面具,整個人看上去就像是穿了衣服的大烏鴉……

你或許會覺得這身衣服很奇怪也很晦氣,但這就是中世紀歐洲醫生的標準行頭(玩過《刺客信條》的人應該知道),故而被當時的歐洲人稱為「鳥嘴醫生」、「烏鴉醫生」。

他臉上那個怪怪的鳥嘴面具,其實是一個簡易的防毒面具,裡面填充了棉花和薰衣草、薄荷等各種香料,用於抵禦病人肌體潰爛的臭味,以及避免醫生自己感染上瘟疫——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鳥嘴面具是在黑死病之後的發明,早期的中世紀歐洲醫生,還僅僅是穿著一身黑衣黑帽罷了。

雖然這位烏鴉醫生的服飾色調跟現代的「白衣天使」剛好相反,讓人看得心裡有點嘀咕,但身為患者也不能講究太多,於是你就坐了下來,跟他講述了自己的病情,又回答了他提出的幾個問題。

下一步,這位烏鴉醫生就開始低頭翻找,準備拿出常用的工具開始診療。你正想著他是不是會拿出一個原始版本的聽診器,誰知卻看見他端上來了一個玻璃尿瓶,讓你現場撒點尿進去給他觀測。

——治病的第一步是診病,中醫在這方面講究「望聞問切」,所以中醫遇到病人上門,一般都要看看他們的舌苔和診脈。但中世紀歐洲的醫生卻信奉體液平衡理論,使用「尿診術」,就是拿個玻璃尿瓶讓你撒尿,然後由他翻著醫書根據尿液來分析病情——事實上,在中世紀的歐洲,玻璃尿瓶就是醫生最基本的裝備!

雖然如今醫院裡確實也還在做尿檢,但中世紀的歐洲可沒有現代的分析儀器,醫生們最多只能觀察一下尿液的色澤、濃度和氣味,頂多再蘸點尿液舔一下,確認是不是糖尿病……似乎還是診脈更靠譜一些?

不管這「尿診術」究竟是靠譜還是不靠譜,總之,在你撒過尿之後,他把玻璃尿瓶舉起來放在陽光下,仔細端詳,一晃再晃,可能還要聞一聞、舔一舔……最後到底是把病情給診斷出來了。

接下來,你正等著這位醫生開藥方呢,誰知他卻從抽屜里拿了幾把寒光閃閃的刀子出來……

喂喂!有沒有搞錯啊!我不過是有點頭疼失眠,你怎麼就要給我做外科手術?而且這刀子還沒消毒……莫非是這醫生串通了我的仇家,要把我暗殺在診所里?

沒搞錯,人家既不是要給你做外科手術,也不是要搞謀殺,而是要給你使用放血療法。

——中世紀歐洲的醫學,基本上是以體液平衡學說為主。簡單來說,就是把所有的疾病都歸結於體液不平衡。他們認為生病是由於血液不幹凈的緣故,只要切開血管排除「污血」,就能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文藝復興以前,歐洲的醫生都是像這樣穿著黑衣服和黑帽子,拿著尿瓶和刀子上班。按照現代觀點實在是不像醫生,倒更像是殺手。至於治療方式嘛……您感冒了?來放血吧,您受傷了?來放血吧,您拉肚子了?來放血吧,您頭疼失眠?來放血吧……總之不管你是頭痛腦熱,傷風感冒,一概放血!病人挺過去了是上帝保佑、天使賜福,挺不過去是罪孽深重、蒙主召喚,反正就沒病人啥事,一切都是上帝說了算。

所以,那時候的歐洲人都非常虔誠——治個病都得上帝保佑,不虔誠不行啊!

當然,這种放血療法並不是簡單地把血管切開就完了,而是要根據病人的年齡、癥狀、季節、氣候和所在的地方,來決定放多少血,從什麼部位放血,以及放血的方式——究竟是用刀切開血管,還是拿水蛭吸血。這种放血療法經過後世不斷總結研究,成為西方醫學的支柱之一,甚至一直沿襲到現代。

但不要以為他們總結出來的放血療法會很科學,比如說,按照中世紀的醫學書籍,對**部位的放血,就必須在巨蟹座進入正確星位時進行……害得醫生還要兼職天文學家,在半夜裡爬到屋頂上仰觀星象。

更要命的是,14世紀的英國人居然一度堅信,在給病人放血之後,應該往傷口塗抹糞便……這豈不等於是急著要讓病人的傷口感染上病菌,出現化膿甚至破傷風嗎?

即便放血療法的作用其實並不算很好,但在當時的歐洲,醫生們依然普遍把放血視為萬能療法。放血不但被用於病人,還作為常規的「保健措施」用於健康人,甚至連「相思病」和抑鬱症之類也用它來治療。每逢春秋二季,有錢人家都要接受放血以「增強體質」,適應即將來臨的氣候變化。有一些人甚至相信,放血還可以使那些水性楊花、見異思遷的輕薄女子變得用情專一,只愛自己的丈夫而忘卻私通的****。

在禁欲主義盛行的中世紀,教會一度提倡過給修士修女們放血,以消除這些聖職者的淫邪之念。

至於放血的實際療效么……應該說,在一定的條件下,放血對病人確實是有益的,世界各地幾乎都採用過放血療法來治病。譬如我國的中醫、藏醫和蒙醫,有時也會使用放血療法(通常使用水蛭吸血)。但這種治療方法顯然不是萬能的,而一旦放血過多、過勤,更是會因此導致病人失血過多而送了命。

這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就包括美國的開國總統華盛頓——1799年,華盛頓因為淋雨而患上了咽喉炎,家人趕緊請來幾位名醫會診,他們先是給華盛頓喝催吐劑,然後用一種毒蟲刺激皮膚,可是都不怎麼見效。

於是,這些名醫們一致認為,應該給他使用最科學的放血療法。結果一連放了三次血,華盛頓的病情看上去反而惡化了。這些「名醫」只好增大放血量……最終,比**員還要堅貞不屈的華盛頓總統,足足被放掉了2300毫升的血液,幾乎相當於他全身血液總量的一半,終於熬不住一蹬腿就此咽氣。按照現代觀點,他絕對是死於失血過多,而非細菌感染引起的咽喉炎——因此也可以說華盛頓是被醫生給謀殺了……

但在歐洲中世紀,這隻會被認為是華盛頓總統罪孽深重、蒙主召喚,醫生們絕對不負任何責任。

事實上,按照歐洲中世紀的觀點,這位醫生肯親自給你操刀放血,就已經是很有責任心的表現了。在更多的情況下,你只會看到他叫了個理髮師過來,直接抄起沾著頭皮屑的剃刀,準備給你切開血管。

——雖然中世紀的歐洲人認為「放血是康復之始」,但醫生卻認為這是下等人做的事,通常不肯自己動手放血,而是委託理髮師來做……於是,理髮師就成了業餘外科醫生。

1540年,經過英王批准,理髮師正式兼職醫療外科,並選三色柱作為他們行醫和理髮的標誌。三色柱中的紅色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紗布。後來,在1745年,英王喬治二世敕令成立皇家外科醫學會,醫學界從此與理髮師分家,但理髮店門前的三色柱卻一直沿用下來,直至今日。

很顯然,看到那位穿著油膩長袍的理髮師,手持一把銹跡斑駁的剃刀,嘴裡哼著「……小病人,白又白,兩隻胳膊抓起來,割完動脈割靜脈,一動不動真可愛」的恐怖歌謠,好像電鋸殺人狂一樣獰笑著向你緩緩走來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肯定是打死也不幹吧!

接下來,在放血療法被你嚴詞拒絕之後,醫生一邊抱怨著你這個病人實在難伺候,一邊終於磨磨蹭蹭地找出幾樣草藥,給你熬煮了一小鍋葯湯。你正琢磨著這葯湯喝起來會不會很苦的時候,卻發現醫生示意你趕快脫了褲子,然後翹起屁股——原來這鍋里並不是用嘴喝的葯湯,而是用****來承受的灌腸劑!

——沒辦法,中世紀的歐洲醫生基本上就是這麼三招:放血、灌腸和催吐(這一招對付食物中毒倒是挺管用)。主要目標就是促使有害物質排出體外,使得人體康復……

但問題是,正如同放血過度就等於謀殺一樣,灌腸太多太勤也會讓導致病人身體虛脫而送命。更要命的是,如果醫生們覺得一種療法不夠保險,將多種療法一起使用,那麼對於病人來說就更是天大的慘劇。

——1685年,英王查理二世不幸輕微中風,於是十二名御醫****進宮,開始打著「醫療」的名義,用盡了一切辦法摧殘著這位陛下的龍體:首先是切開國王的肩膀,放了足足一個半品脫的血(相當於1000毫升,而我國每次獻血才400毫升);然後給國王餵了些催吐葯,讓他吐得稀里嘩啦;接下來則是重頭戲,用岩鹽、錦葵葉、紫羅蘭、甜菜根、甘菊花、茴香籽、亞麻籽、肉桂、豆蔻和藏紅花等香料配製成的藥水,每隔2小時給國王灌腸一次……像這樣反覆灌腸整整五天之後,國王的病情不但毫無起色,反而更糟糕了。

(接連不斷地灌腸這麼多次,別說是中風癱瘓的病人了,就是健康人也吃不消哇!)

眼看著原本還有點生氣的國王變得奄奄一息,御醫們嚇得趕緊改用新式療法:剃光了國王的頭髮,用燒紅的烙鐵往他的頭上燙出燎泡,再擠破掉,然後往他的腳上塗鴿子糞,最後把死人的頭蓋骨磨成粉末,摻入瀉藥之中,全部灌進國王的喉嚨……可憐的查理二世當即上吐下瀉、血流不止,最終一命嗚呼了。

臨終的時候,國王還很「慚愧」地跟御醫們說:真是不好意思,我居然掙扎了這麼久,讓你們受累了。

——綜上所述,英王查理二世在臨終之前所受到的「醫學」酷刑,跟昔日那位被獄卒用燒紅的鐵條********弄死,臨死前慘叫聲響徹半個倫敦的同性戀英王愛德華二世相比,似乎也已經差不多恐怖了……

雖然過度灌腸的後果十分可怕,但這世上總是有人不惜損害自己的身體,也要尋求時髦和消遣——跟放血一樣,在中世紀末期,富有開創性的浪漫法國人,也把灌腸從一種醫療手段變成了一項時尚潮流。根據宮廷記錄,法王路易十三從1610年到1643年共計灌腸212次,放血47次,認為這樣做有利於保持健康。他的兒子法王路易十四更是一生灌腸兩千多次,尤其喜歡用咖啡灌腸。在瓦盧瓦王朝和波旁王朝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法國貴族若是未曾在出遊時隨身攜帶一支大號針頭,以便於隨時灌腸,都會被認為是丟臉之事。

總之,當你穿越到那個時代之後,如果看見兩位法國貴族在打招呼的時候,第一句話既不是天氣如何,也不是「吃過飯了嗎?」,而是「您今天有沒有灌腸?」……千萬別把他們誤會成**俱樂部的受虐狂啊!

再次回到正題,望著熱騰騰的灌腸藥劑,你歪著腦袋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的頭疼失眠怎麼樣都跟灌腸扯不上關係,便詢問醫生,除了灌腸、放血和催吐這三類「常規醫術」之外,還有沒有其它的治療方法?

看到你這麼追求新潮,這位醫生就興緻勃勃地跟你介紹了幾樣當時歐洲醫學界的「最新發明」:

第一,把病人固定在木頭輪子上高速轉動,一口氣轉得天昏地暗,這樣就能把病轉走;第二,往脖子上掛某種特製的香囊,然後服下用金屬粉和水銀調配而成的藥劑,據說這樣做就可以驅除百病;第三,根據某位「先知」的說法,頭疼是由「魔鬼鑽入了大腦」而引起的,只要將浸泡過聖水的鐵針釘入患者的腦袋,頭疼就能立即痊癒……這些療法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全都能讓病人死得更快。

所以,最好還是搶在這位醫生拿出鐵針和鎚子,準備朝你的腦袋上開洞之前,快點拔腳溜掉吧!

——由此可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中世紀歐洲人,寧可祈求上帝賜予奇蹟,也不肯去找醫生看病了。

小結:寒冷黑暗的歐羅巴

自從近代以來,隨著國門被西洋人的堅船利炮轟開,以及歐風美雨的侵襲,中國人普遍將歐洲看做是文明、富裕、民主的典範,甚至是全世界最美好的地方。0dsw.com|零點書屋

但事實上,論氣候和地理條件的宜居程度,歐洲是遠不如東亞的——我們中國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知大家在看世界地圖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歐洲大陸在緯度上,整體要比東亞大陸高出一個層級?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中國最北方的城市,是黑龍江省的漠河市,位於北緯53度。

此地年平均氣溫約為-5。5℃,各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月份長達8個月之久。所以常年寒冷如冬,夏季只有半個月左右,最高溫度也不過20℃,夜裡只有10℃左右,素有「中國北極城」之稱。

而更令人煩惱的,則是由於這裡的緯度太高,使得晝夜長短變化劇烈。在夏至日的時候,漠河的氣溫雖然清涼,白晝卻達19小時以上。到了白晝最短的冬至日,又只能看到四五個小時的太陽,而且光線很弱。

位於北緯53度的「中國北極城」,已經是如此的令人望而生畏,怎麼看都不是宜居的好地方。那麼歐洲的那些聞名遐邇的歷史名城,緯度又該有多高呢?

在這裡列舉一些數據:俄國莫斯科,北緯56度;德國柏林,北緯52。5度;英國倫敦,北緯51。5度;法國巴黎,北緯49度。而中國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則位於北緯45度——我們印象之中風光旖旎的花都巴黎,原來比哈爾濱還要靠北啊!而英國的大部分土地,更是跟西伯利亞一個緯度了!

再往南看,義大利的羅馬,北緯42度;西班牙的馬德里,北緯40。5度。而北京的緯度是北緯39度。這些在我們印象中到處都是沙灘和比基尼的南歐國家,其實也就跟吉林、遼寧位於差不多的緯度。

繼續南下,渡過地中海,一直來到沙漠中央的尼羅河畔,我們印象中已經是酷熱地獄的埃及,它的緯度又是多少呢?埃及開羅的緯度是北緯30度,基本上跟上海差不多——最近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則對開羅市民的採訪,這位開羅人抱怨說在革命之後,城裡老是停電,冬天沒有暖氣,凍得他患上了風濕病……

總的來說,歐洲大陸在緯度上,整體要比東亞大陸高出一個層級。英、法、德為核心的西歐地區,與東北地區處在同一緯度;而北歐和英國北部的緯度,則已經和西伯利亞拉平了。就連地中海畔的西班牙、義大利、希臘這些南歐地區,也只是和華北地區的緯度差不多而已。

把歐洲形容成是一個寒冷的地方,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絲毫不為過。

雖然得益於大西洋暖流的滋潤,歐洲地區在冬天要比同一緯度的東亞地區溫暖一些,比如說北緯49度的巴黎就要比北緯45度的哈爾濱溫暖不少,否則就不會有花都之稱了。可是,一旦這道暖流出現什麼異常(真的有過好幾次),大半個歐洲在冬天就會瞬間掉落到零下40度的地獄冰窟!

更要命的是,在地球上,相同緯度的不同地區,由於海拔和季風、暖流的影響,溫度不一定相同,這與具體的地理環境相關。但緯度越高,晝夜長短變化越大,卻是絕對的真理——因為這是太陽的事。

在北緯53度的黑龍江漠河,冬天已經只能看到四五個小時的太陽,想來差不多同一緯度的德國柏林和英國倫敦,也應該是類似的狀況。而更北方的莫斯科,則已經快要是終日黑夜不見亮了。

所以說,大家應該明白現代的歐洲人,為什麼會那麼熱衷於跑到地中海邊去曬太陽了吧。

而到了夏天,情況卻又反了過來,太陽每天在頭上晃悠17、18個小時不下山,大半夜都要照樣曬太陽,把人曬得頭腦發昏——在德國,夏天氣溫通常一到30度,就已經遍地有人中暑了,不是日耳曼人的體質嬌弱扛不住熱,實在是要連續不斷地曬上18個小時,再怎麼健康的人也吃不消啊!

正因為整個歐洲的普遍高緯度,所以在歐洲國家,有一個我們中國人不太熟悉的特殊名詞——「白夜」。所謂的白夜,就是在緯度達到一定度數的地區(中高緯,接近極圈,但在極圈外),盛夏的太陽落到地平線下之後,只能達到一個很小的角度,就再也跌不下去。由於大氣的散射作用,天空就會始終無法完全黑下來。於是地面上的人們就會看到,這一天的黃昏還沒有過去,黎明就已經到來了——也就是所謂的「白夜」。

按照科學的計算,能夠出現白夜的地區從緯度48°34′開始,緯度越高,白夜出現的時期就越長,夜晚的天空也越亮。在我國,只有版圖最北端的漠河附近,在夏季接近夏至日時,才會發生白夜現象,連哈爾濱都在白夜出現的範圍之外。而在歐洲,巴黎以北的所有地區,北歐國家、比利時、荷蘭和英國統統能看到白夜……歐洲夏季的夜晚居然是如此明亮,讓很多中國留學生對此大為咋舌,並且深感難以入睡。

雖然在冬天和夏天各有各的煩惱,但對於古代的歐洲人來說,黑暗總是比光明來得可怕——白晝太長,對於古代人來說,最多就是想辦法找個陰暗地方睡覺的問題,實在沒辦法,曬著太陽也不是睡不著;而黑夜太長的話,古代的歐洲地廣人稀,到處都有要人命的毒蟲猛獸出沒,而且很多人因為營養不良,都患有夜盲症,所以在黑夜裡實在是不敢隨意外出,否則萬一遇到狗熊豺狼什麼的可就慘了,連逃都逃不掉。

而那年頭的照明條件又很落後,普通人根本點不起蠟燭和油燈,天黑之後縮在家裡也做不了什麼事,只能在黑暗中發抖和祈禱,同時胡思亂想一些可怕的幻想神話故事。

正因為冬季和夏季的白晝長短變化如此劇烈,西方人才尤其覺得冬日可貴。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又一次提起西方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裡面那位紅袍女巫梅麗珊卓的口頭禪「長夜漫漫,處處險惡;白晝光明,勃勃興旺。」從某種意義上,這也確實反應了西歐人的季節觀。

總之,在發生歷史性變革之前的中世紀,歐洲就是這樣一個寒冷、愚昧、落後的黑暗世界。

好了,不多說了,如果在看到了上述內容之後,依然有人想要到歐洲中世紀闖蕩一番的話,我只能在這裡佩服你們的勇氣,並且默默地獻上祝福。


他們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特權,受到一般老百姓的尊重,代價是發生戰爭的時候他們必須衝鋒在前,為了自己族群的利益浴血奮戰。
他們獲得的榮譽和地位和他們必須履行的義務是相等的,所以那個時候老百姓很擁護他們,或者說沒有仇富心理。


題主這個問題太大了,基本上無從下嘴。。。地區、時間、領域要細分起來恐怕要做一本百科全書才能說清。正好以前看過德國地區相關內容的書,我借花獻佛,把我在相類似問題下的答案拿過來,把邢教授寫的內容整理一下,加點愚見,拋磚引玉,跟大家分享下,僅作為一個思考方向供諸位參考。

既然說生活狀態,我就先談談飲食。

對於貴族而言,飲食不單是用來維持生存,還具有社會文化功能,是一種權力行為的確認,一種「展示自己強權的工具」。餐桌上的舉動也因此成為貴族等級的一種文化標誌。不過有一點是,其實中世紀很漫長,所以不同時期貴族生活的各方面大相徑庭,查理曼大帝時的貴族和12、13世紀的貴族相差甚遠,而12、13世紀同15世紀直至明確的中世紀結束期間的差距也不小。同時一旦獲得穩定統治後,始終掌握特權的貴族其生活習慣尤其飲食變化又不那麼大了,甚至到近代早期部分貴族的食物種類也並未發生大的異動,只是烹飪手法與部分調料有所變化。所以本文不能細緻區分各時期各宮廷的異同,只能講個通項,大致是12~17世紀中葉,德意志地區的內容。

整體上看,德國上層社會的貴族等級在飲食文化方面既有德意志飲食文化的共性和歐洲貴族飲食文化的一般特徵,亦有不同於德意志平民和其他國際貴族的獨特內涵。

1.德國貴族的飲食種類和結構

如果要從主食的角度上來說德國社會各階層差別的話,可歸納為:貴族(包括教士)以肉食為主,農民等下層民眾以素食(非肉食)為主。

1)肉食

肉食是貴族(尤以世俗貴族)飲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豐富的肉食是貴族區別於平民的顯著標志。其實直到近代早期為止,由於牲畜飼養量少,肉類通常只供少數上層貴族社會享用,下層等級很少能在餐桌上想用肉類。中世紀時,貴族們常把整頭牲畜、整隻家禽、整隻野味、整條魚、有時甚至整頭的小牛烤制加工,放置於餐桌顯示自己的大方奢華。於教會諸侯,雖有部分寺院秉持禁慾而放棄肉食,但大多數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長等高級教士同時速貴族一樣享用肉食。

肉食來源主要有兩部分。大部分來自飼養的家畜家禽,主要以牛豬,還有少部分山羊肉和羊肉:家禽主要是雞、閹雞、鴨子、鵝等。部分貴族擁有鳥獸苑裡還會供應孔雀。

還有一部分來自大量的野味。這本身也是中世紀和近代貴族狩獵特權的副產品。各類野味中,有野豬、鹿、狍、野兔、岩羚羊、北山羊、熊等大型動物,也有松鼠、刺蝟、獾等小型動物。像鵪鶉、山鶉、野雞、野鴨、鴿子、麻雀,甚至鷺鷥、鶴、天鵝等也是貴族餐桌的珍饈。但後三種較為少見,通常只有國王的餐桌能吃到。在某些貴族的慶典宴請中,野味的使用量非常大。1568年,巴伐利亞公爵威廉五世與洛特林根的雷娜舉行的婚禮慶典上,一次就吃掉了200頭鹿,並因此而成為16世紀最大規模的婚典。

岩羚羊

北山羊

16、17世紀相關材料表明某些宮廷的肉類消耗非常大。有些宮廷每人每天消耗兩磅家畜肉,還要加上許多的野味、家禽和魚類。與之相比,「蔬菜則相

對來說不那麼重要」。

中世紀的德國農民日常生活肉類就少得多,即便有肉也是尋常的豬羊。於他們而言甚至雞鴨鵝等家禽也是奢侈品。

2)魚

魚類也是常客。通常情況下農民餐桌上多為七鰓鰻、歐洲鰉、茴魚、鱒魚等一般魚類。而貴族們則比較挑剔喜歡肉質鮮美細嫩的鮭魚、狗魚、河鱸、鰻魚,以滿足自己更高的生活標準。

七鰓鰻

歐洲鰉

茴魚

狗魚

3)穀物

穀物是中世紀的主食,麵包則是大宗項。不過於德國地區社會上下等級的差別明顯。一般情況下農民在內的下層民眾吃的是黑麥和燕麥製作出來的價格低廉的黑麵包(我們也聽過麵包坊里出來的摻木屑石子的低劣麵包)。而用精細小麥粉製成的白麵包幾乎只有貴族的餐桌上才能見到。

4)飲料

飲料方面貴族也是頗為講究。除了牛奶外,純汁和調味的葡萄酒是貴族的首選飲料。中世紀德國最出名的葡萄酒產自上萊茵地區的布萊斯高和阿爾薩斯等葡萄種植區。此外13世紀以前,蜂蜜酒(舊大陸人們的家傳酒)也是貴族餐桌常見的酒類飲料。啤酒當時還是下層的社會的飲料,遭到貴族的鄙視。實際到了15世紀以後啤酒才成為主流酒類(早期啤酒不加啤酒花,單純的發酵,包括同時期其他飲品,更多的是保證飲用的水質)。下層民眾相較貴族主要喝果汁和白葡萄酒,13世紀後才開始有品嘗蜂蜜酒的機會。

5)水果

水果是貴族食譜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貴族和農民一樣享受蘋果、梨、櫻桃、李子、草莓、鵝莓(醋栗),同時也品嘗著平民較少享用的葡萄、葡萄乾。更重要的是貴族會享用到一些外來水果,如無花果、海棗、酸橙、檸檬、杏仁等。杏仁在上層社會的食用水果中占特殊地位。杏仁乳劑在復活節前的四旬齋期間是牛奶的替代品,因而不可缺少。

鵝莓(醋栗)

海棗

6)調味品

在上層貴族的餐飲文化中,調味品不可或缺。冬蔥、香菜、薄荷、鼠尾草、蒔蘿、荷蘭芹等本地產的一些香料植物都是重要的調味原料。進口調味品更有重要地位,胡椒、肉桂、生薑、肉豆蔻、藏紅花等,都是比較昂貴的調料,一般平民是奢望不到的。這也正是貴族追求的一種文化與社會效果。

在口味方面,中世紀人們多偏愛辛辣食品。當時為儲存肉類通常會加入大量的鹽,進行腌制。為了遮蓋鹹味,辛辣調料就是較好的選擇。

糖類則更為重要。中世紀歐洲在獲取原糖的加工技術方面比較落後,因此人們常用蜂蜜做甜味劑。雖然在公元8世紀,義大利人已經知道原糖,但對歐洲而言,直到十字軍東征的過程中,才從東方學習到了有關原糖加工獲取的知識。由於蔗糖依賴進口,價格昂貴屬於奢侈品,通常只有上層貴族才能享用。蔗糖的價格也是跟如今有天壤之別。有材料表明,當時11磅糖就相當於一匹馬的價值。

2.帶勁的宴會

(有時間再補上,請見諒)

中世紀德國地區貴族飲食原答案李曉州:歐洲中世紀的飲食,貴族飲食狀況是怎樣的?(想騙贊了)

有機會在這個問題下看看能不能慢慢各方面都談下吧。。。(肯定鴿)


每一塊封地都是一個小社會,一個與外界相當封閉的小社會。不管是封君封臣還是封臣封臣間相對接觸的機會都非常少。作為居住在城堡的封建領主,在封地內部可以進行的娛樂項目並不豐富。雖說白天打獵、晚上造人都是不錯的活動,但是人渴望冒險的天性,對於一塵不變的生活的乏味,加之中世紀本身就是一個風尚相當野蠻的時代,都促使著領主們收拾些細軟,離開封地,去尋找並參與些冒險活動。無論是基督教世界與哈里發諸國間不斷的邊境衝突還是王國內部大大小小的土地兼并戰爭,以及之後的十字軍東征、伊比利亞收復失地運動等,都為領主們提供了絕佳的冒險機會。一方面是履行義務,另一方面便是滿足慾望。伴隨著遠征活動的結束,往往是財富的積累(當然賠本的情況也經常發生)。此外,也絕不可忽視宗教因素。中世紀的人們要遠遠比現代人在宗教上來的狂熱。領主們備好馬、磨好劍後便出發了。當時的習慣是,將長子送到封君的宮廷里寄養,而其他兒女便由夫人和家庭教師(多是有文化的教士)照顧生活和教育。當時貴族婦女的地位也是罕有的提高。
不斷的冒險大概就是中世紀貴族最主要也是最熱衷的生活了。簡單歸結,就是 搶搶搶、殺殺殺。


推薦閱讀:

西班牙無敵艦隊到底有多無敵?
歐洲小鎮真正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西班牙這個國家有哪些你至今都覺得很奇葩的梗?
法國在歐洲被慢慢邊緣化了嗎?德國正在取代法國成為歐陸的新「霸主」嗎?
為什麼有觀點說波蘭的發展就是個笑話?

TAG:歐洲 | 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