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為什麼要放棄「陌生人交友概念」?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嗎?

當陌陌用戶到達2000萬時,陌陌 COO 王力於近日表示:

陌陌將在 3.0 版本中拋開陌生人交友的概念,以一個全新的品牌的形象出現。另外,3.0版本將把產品形態轉向「基於地點的社區」,讓距離比較近,有類似興趣愛好、志同道合的人能夠聚在一起,產生內容、形成門檻,通過豐富的 UGC 和 POI 抬高競爭壁壘。

陌陌觸頂求變:棄陌生人概念 轉型LBS


陌陌並沒有放棄「陌生人交友概念」,「基於興趣圖譜的群組」實際上是「陌生人交友」不斷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同時也是能夠將巨大的用戶量變現的商業化道路之一。

陌陌在一開始以「約炮神器」的噱頭成功打動了無數屌絲青年的那顆寂寞而又不甘寂寞的心,通過品牌營銷迅速積累了第一批原始用戶。但是「約炮神器」這東西永遠是只是一個傳說,因為「約炮」這種社會行為的特性導致了在市場上根本不可能存在一款打著約炮旗號而且還能真能約到炮的移動產品(對此結論如有質疑可另開題目討論)。所以,陌陌要繼續往前走,必須得擺脫「約炮神器」這個品牌形象,所以才會看到陌陌開始利用微博事件營銷(例如北京年初的發大水就來了一發)不斷地為自己洗白,並在產品設計上強化了基於 LBS 信息和興趣圖譜的群組功能,進一步淡化「約炮」這一「特色功能」的同時,讓陌陌發展為一個真正的多領域垂直網路社區。

上面這個是第一點,為什麼陌陌已經不搞「約炮神器」這一套東西了,因為這玩意搞不下去。

第二點, 為什麼陌陌要做「基於興趣圖譜的群組」這個功能?

所謂的「社交」是什麼東西?直指其本質,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建立與維護。因此,社交應用大多數能夠區分為兩類,一種是維護型的,像 QQ(QQ 群除外)、微信、微博(有一半吧),另一種則是建立型的,像陌陌、人人網、知乎(有一半吧)。當然,這種「強關係」「弱關係」的東西也已經是老生常談了,這裡只說如何建立,建立之後又該如何發展。

人為什麼要和另外一個完全不相識的人建立社會關係?這裡總不會是沒原因的,就像你不會有事沒事在大街上隨手抓一個人就要跟他 / 她做朋友一樣。人和人交往的原因,無非分為三種:過去、現在和未來。

「過去」是指兩個人同時對過去已經發生的某些事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或經歷。你以前在人大讀書,我以前也在人大讀書,所以我們兩個對「人大」這個事物有共同話題;你從過去一直到現在都喜歡上知乎,我也是喜歡上知乎,所以我們倆對「知乎」這個事物有共同話題;你以前當過兵、我以前也當過兵,所以我們對「當兵」這個經歷有有共同話題。

「現在」是指兩個人在這一刻處於相同或相似的狀態或情境,或者在現在這一刻對某個事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和看法。我們倆現在很無聊,想找人聊天 / 打球 / 泡吧 / 看電影,所以就能聊到一齊;

「將來」是指兩個人對未來即將會發生的事情有相同或相似的感受或者在未來我們都想著做同樣的某些事情。你覺得移動互聯網是趨勢,我也覺得移動互聯網在未來很有搞頭,我們倆都想在這個勢頭上干點什麼東西出來,想要一齊創業,所以我們倆就能很容易地搭上話;你明年要去看世界盃,我明年也要去看世界盃,我們都抱著找個伴一齊去看的想法,所以我就跟你聊上了。

總而言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往往會需要一個切入點來打破陌生人之間的隔膜。這個切入點可以共同的興趣愛好,可以是職業工作上的東西,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還可以是很功利性的個人利益,可以是任何東西,但必須得有。而且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交往,多個陌生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建立,也同樣需要一個切入點來撬動起社交關係。

通過地理信息和興趣愛好對已有的用戶群進行劃分,分出一個個聚集在同一個地點附近,有著共同愛好的細分用戶群,讓用戶不再只能根據實際距離的近遠來尋找能夠聊得上的陌生人,而是有目的性的從已經細分好的群組之中,找一個有著共同話題的「好友」,我認為,與最初的陌陌相比,這樣的交友路徑更接近真正而且真實的「陌生人交友」。

這就是「基於 LBS 和興趣圖譜的群組」這個產品形態的來源。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為什麼說群組功能的出現讓陌陌有了將巨大用戶量變現的可能性?

「拿到用戶只是成功的一半,拿不到錢說什麼都是扯淡」這句話在互聯網行業裡面已經是老生常談到爛大街的道理,這麼淺顯的道理你懂我懂大家都懂唐岩這麼精明的人更加不可能不懂,所以接下來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陌陌在 4.0 版本推出了陌陌會員和表情商店,以「免費 - 增值模式」對陌陌進行商業化的嘗試和探索。

當然,唐岩憋了將近兩年終於才肯伸出來的這一手其實也實在說不上有什麼新意,「免費 - 增值模式」這樣的東西哪怕是放在十年前來說都已經老掉牙的東西了,而且依照目前國內用戶對移動應用的會員服務和付費表情的購買率來說,這樣的盈利模式最多只能讓陌陌達到溫飽線標準,連小康都夠不上,這 5000 萬用戶握在手裡最後只能給自己弄口稀飯吃,是不是覺得好像浪費了點?

但是別忘了,陌陌還藏著一道一直不肯亮出來的殺手鐧,它的名字叫 O2O。

如果說「約炮」讓陌陌從 0 做到 1000 萬,那麼讓陌陌從 1000 萬跳躍到 5000 萬的,正是看上去並不起眼的群組功能。而更重要的是,因為這群組功能,讓陌陌的競爭能力、發展空間和商業化可能性提升了不止一個層次。這道理很簡單,兩個人完全不認識的人互聊,除了通過約炮為酒店業和避孕套製造業創造那一丁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 GDP 以外,幾乎就不能再產出點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了,但是如果有這麼一群在同一個地點附近的陌生人,基於同一個興趣或者話題聚集起來,可以想像,這裡面能夠創造的價值要比兩個人單聊要多得多得多。

根據陌陌的官方數據,目前陌陌群組出現最頻繁的三個搜索關鍵詞分別是:LOL、交友、麻將。對這個數據稍微解讀一下,就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LOL 背後所代表的是學生群體,這些群組主要出現在大學城和高校附近;麻將群組則一般位於相對成熟的住宅區和公寓小區;至於交友,實際上大部分都是夜蒲圈的代名詞,群組成員大多數都是大中型商圈的城市白領和藍領。這一方面說明了陌陌群組的確已經全面滲透到 90 後的學生群體和 80 後的上班族群體,並深深紮根在高校、小區、商圈等城市中人流量最集中的地方;另一方面,這些基於興趣圖譜形成的群組絕大部分都與線下活動緊密相連,正是這一點,展現了陌陌開拓 O2O 的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以交友群組為例,我在公司和家裡搜索了一下附近的圈子,並隨機地申請加入了其中的幾個夜蒲群。根據觀察和與群主的聊天所得,這些夜蒲群都呈現著一些同樣的規則,譬如:每周定期一到兩次的例行聚會或活動,活動地點通常固定在附近的一間或幾間酒吧,活動費用一般是 AB 制(即男生每人 300,女生減半或免費),超過兩次或三次不出席聚會將會被踢出群等等。這樣的清一色相似的規矩難免讓人浮想聯翩,可以很簡單地推算一下,平均每個群組 30 人左右,如果每次有 15 個男士出席聚會,一個交友群組就能產生每月 18000~36000 的消費;如果這些群都是由一個專業團隊去管理和組織的話,那麼一個團隊可以帶 15 到 20 個交友群組,每個月可以為附近的酒吧帶來 27 萬~72 萬的營業額。

看到這裡應該有人會想到了,這套路不就跟當年曾經在 QQ 群風行一時的「酒吧群托」一模一樣么?完全正確,實際上,已經有不少的群托團隊開始往微信和陌陌等移動端的即時通訊工具上遷移,特別是像陌陌這樣以陌生交友為定位的類 KIK 應用,可以對單身男性這部分群體進行準確定位,再加上陌陌群組有著地理信息和興趣圖譜的天然優勢,能夠保證陌陌群組在效率上拉開 QQ 群上百條街的距離,只要在推廣和宣傳上做足功課,這些群托自然就財源不斷了。

這樣的 O2O 模式同樣可以複製到網吧、棋牌室、運動場館、酒店、旅行社等等等等,只要有興趣群組,就一定會有活動,只要有活動,就一定會有消費的地方。已經產生出如此完整的 O2O 閉環,陌陌團隊又怎麼可能不知道?這種事情換做是騰訊或者淘寶,可能早已經推出「陌陌 O2O 營銷平台」,讓商家進駐平台,然後競價排名,從中抽佣分成。

但陌陌沒有這樣做。

究其緣故,其一,未知的法律風險。對於群托這樣的模式是否屬於詐騙行為,目前在法律上再無定論,仍然還是灰色地帶,現在可能沒有事,但不知道以後有沒有事,什麼時候有事。

其二,更直接更根本的原因是,O2O 的操作難度始終還是目前陌陌團隊無法承受之重。在全國範圍內搭建線下網路需要一個龐大的地推團隊,而陌陌公司只有 80 人左右,而且還不一定有充足的地推經驗和線下商務能力,很顯然,唯一的方法只能是僱傭或者收編一個現有的地推團隊,人員成本和地推成本的暴增將會對陌陌的現金流增加壓力,為陌陌及其團隊帶來額外的風險。

『通過「陌生人交友」這一概念來積累原始用戶→基於 LBS 和興趣圖譜對用戶劃分成一個個群組→引導群組去組織線下活動→與線下商家合作,以穩定的客流換取折扣優惠,並從中分成→企業盈利、用戶獲得優惠、客戶獲得客流,達成三贏局面』這樣的 O2O 商業模式,看起來已經足夠完整,足夠清晰,但是一到了實際操作層面上,面對線上與線下的割裂之深,往往是有心無力,即使是陌陌這樣成熟的產品和團隊,最終也只能是望洋輕嘆,O2O,想說愛你不容易。

不過,現在不能做不代表以後不能做。商業模式並不是一個一開始定死了就不能回頭的東西,何況單純的線上盈利模式和 O2O 之間也並不是一山不能容二虎的節奏。城頭變幻大王旗,到底陌陌的未來是怎樣走的,估計也只有唐岩一個人心裡明白,其他人都在瞎猜。

PS. 從知情人士口中打聽到小道消息,據說唐岩曾經在私下場合透露到陌陌將會在 9 月份上線遊戲平台,並與現有的用戶系統和虛擬幣體系完全打通。所以,陌陌這是要踏上 Line 的道路的節奏?拭目以待吧。

本答案部分內容出自本人在雷鋒網上的投稿:

http://www.leiphone.com/momo-o2o-game-center.html


陌陌「陌生人交友轉向社區」的做法,正確與否有待時間來說明,但這肯定是合理的選擇。

一方面,社區是「一群人和一群人玩」,社交是「每個人自己去找別人玩」,前者更容易。你知道在陌陌找MM交一個友有多累么?完全沒有任何共同點,你能做的只是厚臉皮和不斷耗費時間。你知道在陌陌交到一個MM後有多無聊嗎?沒什麼共同語言,也沒法總見面、總睡覺……解決無聊的方法只有接著找下一個MM。用戶自己的成本越高,活躍度就越低。

另一方面,單純和陌生人交友,這樣的產品缺少凝聚力,用戶流失率很高。2009年時MySpace垂涎Facebook的熟人社交,一心想改造MySpace的陌生人社交產品,結果找MySpace中國這邊幫他們試水,前後折騰進去很多精力,原因就一條:MySpace這樣的陌生人交友,用戶流失率太高了。累積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陌陌擴大規模的難度就越大。。

說到底,不管陌陌產品形態如何,生意就是生意,做生意的要點就是控制成本、增加收益。既然現在陌陌看不到收益,那麼以社區運營的方式去控制成本,這無疑是個合理的選擇。


謝邀。

題目總共2問,那就分別試著答1下,因為沒有長時間跟進陌陌的產品進展,沒有數據的走勢,僅憑感覺猜測吧。

------------------

問題1:陌陌為什麼要放棄「陌生人交友概念」?

答:

陌陌沒有放棄,或者說,陌陌不需要放棄,也不需要抓著不放,因為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即便跳出來說放棄這個概念,但產品的本質還是圍繞陌生人交友而做的,哪怕是說加上興趣及地域的組合。

那為什麼本質沒有放棄還要跳出來說放棄呢?猜想還是因為約炮定位的影響。「約炮」是一個「陌生人交友」行為中的個案,好營銷的極端個案。但也是把雙刃劍,有利於吊起人的興趣而下載應用,但未必有利於運營而留下用戶。

既然產品的本質已經是基於陌生人的應用,而且大部分人也是這麼理解的,那抱不抱著這個概念,又有什麼關係呢。

------------------

問題2: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嗎?

答:

是個不錯的選擇,是否正確那見仁見智。

我認為創業產品最終成為什麼樣取決於:

創始團隊希望它成為什麼 PK 產品在生長的過程中有條件成為什麼

而最終產品往往在理想和現實中調整得到。

放在創業的理論中,當最初的idea或願景不管用,那麼pivot就變成了創業最重要的能力。

放在創業的現實中,當用戶反饋和數據告訴團隊貌似不OK,那麼就調整調整。

我曾半開玩笑的回答了一個陌陌相關的問題,我提到「約炮」是一個很好的定位,如果陌陌將「勾搭」發揮到極致,那是不可小覷的。但這條路貌似中國沒有人走過,換是我做陌陌的PM,我一不是「勾搭型」的人,二對做這種產品沒有激情,我也不知道怎麼弄。

但陌陌團隊作為親身實踐者,在創業的過程中肯定考慮的比我們細緻。

可能「約炮」這條路走不長、商業化不方便、社會影響力不好,又或者看到用戶增長的數據放緩、用戶行為的改變、用戶對於「約炮」概念的新鮮感已經過去、因「約炮」這一營銷手法帶來的用戶增長流已經放緩、「約炮」定位帶來的市場效益逐漸觸頂,亦或者投資方對陌陌團隊的影響等等...

當團隊做出一個決策的時候,特別是戰略上調整的決策時,背後肯定有一定的信息、數據和思考去支持這個決策,我們在這瞎猜也是外人看熱鬧。

至於陌陌選擇現在的這條路,其實是一條很老的路。這條路知乎走過,豆瓣也走過,日後還有人會走。

知乎剛起來的那會兒,靠著高質量的問答和饑渴營銷吸引了很多人。但一批又一批人進來後就抱怨說知乎就是一IT人聚集的地方,說這樣不行啊不行啊,日後怎麼辦啊怎麼辦...再後來還有人因為知乎的問答質量不再那麼高深而離開知乎,然後說知乎不再是一個精英的社區了,這樣不行啊不行啊,日後怎麼辦啊怎麼辦...但IT人是人,精英也是人,當他們想創業的時候會帶動創業的話題;當他們生病的時候會帶動健康的話題;他們玩樂器的時候會帶動音樂的話題;當他們打Dota的時候會帶動遊戲的話題;當他們不會表白的時候一樣會帶動七情六慾的話題...

最後知乎也慢慢變成了現在的知乎,雖然一度遭到抵觸,也沒什麼不好。

當年豆瓣只是一個書評的工具,靠好用且契合市場的功能,打開了市場。但評書的人,也是完整的人,不僅有評書的需求,還有作為人類應有的其他需求,而豆瓣團隊也很好的把握了自己用戶的真實需求,並迅速推出產品(小組,同城等等),慢慢也從工具變成了社區。

豆瓣不也一度被人說是一約炮之地么,但不妨礙豆瓣成為現在的豆瓣。

也許未來有一天可以這樣說:

當年陌陌只是一個移動IM工具,在各路創業團隊兇殘搶市場的時候,靠著「約炮」這一概念「賣肉搏出位」,吸引人們下載應用,以打開了市場。但「約炮」的人也是人,他們也有興趣愛好,陌陌團隊發現了這一點,開設了群組功能(和豆瓣當年開設小組如出一轍)。同時,因為陌陌結合它出現的時代,作為一個LBS類的工具,必然將小組功能更進一步,試圖將有共同興趣又在身邊的人聚合,以降低小組活動的行為成本,以更好的黏住用戶,慢慢的從工具變成了社區。

陌陌不也一度被人說是一約炮應用么,但不妨礙陌陌成為現在的LBS社區。

------------------

創業某種意義上不過是一個用產品試錯的過程,產品可以是應用、網站甚至是街角的一家主題咖啡店,創業團隊做什麼選擇,最後得到什麼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成功不成功,靠努力,靠實力,可能也得靠點運氣。陌陌最後成為什麼不重要,起碼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大幕剛拉開的時候,它和實力雄厚的微信拼了一拼,給了我們一場好戲看。雖一個走陌生人模式,一個走熟人模式,但大家都找了適合自己的方式和優勢去走。

就像當年的豆瓣和人人一樣。


我要說陌陌在最初的時候已經計划了要去做群組,你們相信嗎?

其實還真是,並且下一步也想好了。

基本上我不同意Peter和麥田的看法。

「根本不存在陌生人交友的市場」,恐怕是從商業市場(必須要賺錢)的角度看的;從產品市場(可以不直接賺錢)的角度看,絕對不是這樣,陌生人交友,即使不算婚戀,始終是個龐大的、長期的用戶需求。

Peter說03年之後很多女性直接拒絕陌生人添加好友。03年、直接拒絕,這都是個人感受,實際並非如此。

我網齡13年,最初是同學讓我用OICQ的,那個年代,周圍很多人去聊天室認識陌生人,然後加OICQ保持聯繫,隨著聊天室的衰落和這種陌生關係的不可持續,慢慢的QQ上的關係開始轉向熟人。(我那會是在論壇和MUD結交朋友,不少網友已經認識十年,至今偶爾也有聯繫)

後來我進入這個行業,一度以為QQ上用戶的行為已經和最初不一樣了,直到2010年我做了一個為期5個月的非正規測試:

我將自己的QQ設置為可查找,然後更改自己的資料,每個星期換一次,14歲北京女、16歲北京女、18歲廣州女、20歲上海女、14歲北京男、16歲北京男、18歲上海男……我從14歲一直改到28歲

你們猜怎麼著?每一天,都有3~5個陌生人來向我發送好友請求!我的資料是16歲北京女,對方通常就是18~19歲北京男;我的資料寫18歲上海男,對方通常就是16~17歲上海女。

加了好友之後怎麼聊的呢?

「你好」

「你好」

「你多大呀」

「我十八」

「你是學生嗎?」

……

甚至有人和我聊沒三天就叫我老公,我都沒反應過來(不妨想想她為什麼這麼做),然後和我說她是開小服裝店的,時常說點生活瑣事,每天只有用手機上網……我不喜歡和別人聊天,幾個星期主要都是她說,她不是騙子,沒問我借過錢也沒發過什麼釣魚網站,真的就是一普通人。

這個結果讓我知道了:自以為專家的互聯網從業者以為這變了那變了,其實一切都和十年前沒有任何改變。

所以在kik剛興起時我在團隊內提過「做一個查看附近陌生人的應用吧」這樣一個主意,原型與半年後的陌陌幾乎沒二致。可惜當時所有人都說這樣的東西成不了,

「使用場景有限」

「適合人群有限」

「陌生人交友不是個市場」

「現在不是十年前了」等等

(順便吐個槽:騰訊坐擁QQ的詳細數據,居然看不到這一點?太二了吧)

真是讓人搞不懂,沒陌陌的時候整天說這業務成不了,陌陌現在都2000萬用戶了,還說成不了,別以己度人好不好?產品經理的基本素質啊。

一個產品成功或失敗,都不需要1萬個理由,只需要一個理由

話說回來,陌陌現在有2000萬用戶,你可以說即使有2000萬人,無法變現還是沒用,陌生人交友市場就是個夢。可QQ也不是靠熟人關係直接變現的,這玩意和熟人生人沒關係,要轉化啊。

我不認識唐岩,但我知道陌陌在一開始就想清楚了:先是陌生人,然後是群組

為什麼是群組?因為只有這一條路可走。至於為什麼,自己想去吧。

順便說一下,群組之後是什麼……

群組之後是活動。

(這不廢話么,只是陌生人的話不可持續,只有群組一條路可走,有了群組就必然有活動)

有了活動……活動和兩個東西強關聯:地點和消費。活動總要去個地方,活動內容大多需要消費。

所以陌陌的群組才要和地點強綁定,等有了活動,離變現還遠嗎?

陌陌的產品方向,始終比微信清晰,這條路走好了,即使不會像微信那麼大,但也絕對不止1億刀。

當然未來誰也不清楚,也可能做著做著就崩了,但這不是能提前分析和靠嘴皮子噴出來的。

PS:樓上不少人說陌生人交友社交是偽需求,說自己日常如何如何的……拜託去陌陌上的群組認真瞧瞧吧,別把自己的生活當成是全世界。


它深受約炮的影響,在用戶心中已經被定位成了約炮工具,與朋友、熟人的交流絕不會放到這個上面來,所以用戶的關係鏈始終建立不起來,也無法長期穩固發展,死鏈、假鏈太多,跟微博上的殭屍粉也差不到哪去。

這就使得它無法利用這些用戶及其關係來達到變現、盈利的目的,商業化無法實施,總不能公開投放酒吧的廣告、旅館的預訂服務吧?真要這麼做了,就得被請去喝茶、吃牢飯了。

這是以前陌陌自身策略造成的問題,它一直沒有正視,現在不轉型,一直燒錢,無法從用戶中得到收入,撐不過一年的。

以上寫於2012年12月6日 11:21

-------------------------------------------------------

聊天室跟聊天工具多少能沾點邊,跟社區真不一樣。所以拿聊天室來看陌陌未來社區方向的發展,這idea是絕了。

不多說了,大家看文章無非要的是一個爽字嘛,今天剛好找到一個搞笑短片,關於陌陌、小米、網易同城約會的,長度是5分16秒,中間主要突出陌陌,最後畫龍點睛式的秀了一下網易同城約會。

由於提示不支持這種格式,我只能放鏈接,大家自己點過去看了,網易數碼的微型時尚輕喜劇《數碼賤男第6集》

http://v.163.com/movie/2012/12/G/N/M8H4NR3OL_M8H6ASRGN.html

哈哈哈哈哈,我先大笑上幾聲活躍一下氣氛啊。


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陌陌的思路:

早期目標人群:定位高端用戶ios,主要原因:a、ios相對android開發成本較低;b、定位明確,能快速吸引一批高質量用戶。

中期目標:通過約炮類似的軟文等營銷手段推廣產品,積累用戶量,增加android客戶端。

長期目標:增強產品粘度,留住用戶。


根據以上所訴

  • 陌陌的前期一定有假數據。陌生人的社交應用最重要的就是女性用戶,1個女性用戶可以帶來10個男性用戶,驗證方法:用微信附近的人與陌陌附近的人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搜索,會出現不同的女性用戶。
  • 真實的女性用戶大多數(我周圍所觀察到的)是抱著認真交友或好奇或其他用陌陌,以約炮為目的的畢竟是極少數,與陌陌的初衷向違背,時間一長自然會流失的。
  • 眾屌絲約炮失敗,感到失望及產生挫敗感,離開陌陌。
  • 以陌生人為紐帶的關係,本來就很難沉澱,不了解對方的為人及興趣愛好,你會發現找個能聊的話題都非常難。
  • 很多用戶一旦熟悉就轉到微信、微博、QQ等社交軟體,用戶流失率很高。

所以,陌生人的社交很難長久,基於地理位置社區,把一些具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聯繫在一起,產生話題,交到朋友,沉澱用戶關係也許是一條出路。


要麼變,要麼死。


Update:

首先聲明,我從未認為否認在陌生交友的概念(或其相應的需求)。

我將自己的QQ設置為可查找,然後更改自己的資料,每個星期換一次,14歲北京女、16歲北京女、18歲廣州女、20歲上海女、14歲北京、16歲北京男、18歲上海……我從14歲一直改到28歲

你們猜怎麼著?每一天,都有3~5個陌生人來向我發送好友請求!我的資料是16歲北京女,對方通常就是18~19歲北京男;我的資料寫18歲上海男,對方通常就是16~17歲上海女。

好吧,我無語,這是與現實生活完全相悖的結論,不知道是我長得太丑還是怎麼回事,從來就沒碰到過這種好事。

原答案:——————————————————————————————————————

我以一個12年重度互聯網用戶的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不僅是在陌陌,而是在我這12年的網齡中,自己有觀察到的一些問題,在2001年左右,聊天室興起,碧海銀沙、QQ聊天室等有許多用戶,這非常直觀反映了陌生人交友的形態,但是這是否是陌生交友的需求,我看不一定。在那個年代,網上聊天是一種非常「神奇與時髦」的東西,你可以在一台電腦前跟別的電腦前的人打字聊天,這種市場規模有可能就像今天的蘋果手機:他並不滿足所有的蘋果用戶,但有魔力、吸引力、好奇心與口碑能支撐起這個市場。

在2006年之前,我們的QQ列表上幾乎是不認識的人,這些人是我們在各種網站、甚至直接搜索好友所找到的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QQ列表逐漸變成了以實際好友關係為主的聯絡工具。特別是在03年以後,有一個非常大的變化,在此之前你搜尋一些好友,會很容易聊上半天,添加好友的時候大部分直接添加成功,而後來,越來越多的人添加需要驗證,到現在,已經有許多女性用戶拒絕一切外部好友的添加。

這個變化的過程,我總結了一下,有這幾個維度關乎於陌生交友:

1、用戶自己是否希望進行網路上的社交:很多人從上網以來,就不喜歡與陌生人聊天。

2、用戶的年齡:通過本文開始的描述,想說明的便是只有人際關係稀疏的人、處於青春期的人會比較樂於在網上對陌生人的交友

3、互聯網對用戶的滲透程度:之所以提出這點,是因為你用陌陌一掃就可以發現,很少非常非主流的用戶(但這些用戶在以PC為主的互聯網中基數非常大),因為移動互聯網對那些真正非常屌絲的青春期用戶還沒有足夠的滲透。這部分人有更強的交友動機,但他們還不用APP,或者他們會問:APP是啥?

以上三點是從宏觀的角度,在微觀的角度上來說,陌生交友會面臨與QQ同樣的路徑:

4、當一個用戶(特別是女用戶)使用一款聊天軟體之後,受到過多自己沒有興趣的男性用戶的騷擾,甚至是性辱罵等,他們就會完全屏蔽男性用戶,我在大約五六年前曾經改過一天自己的QQ性別,結果一天之內收到十幾個人的添加,趕緊改回:我那時候也明白了為什麼很多女生不喜歡搭理陌生人,因為噪音實在太高了。

這個過程絕對不會非常長,任何一款能讓雙方低門檻交互的工具會迅速碰到狼友們的猛撲。這也是我不相信任何陌生交友應用的緣故,如果你不能讓需要找男友和需要找女友的人精準配對,用戶就很難去實現這些問題,而要進行精確配對,需要的要素多得今天的互聯網技術絕對無法解決:他不能幫你組織一場轉角的邂逅,只能讓你轉角踩到屎

我在回答了「哪裡有陌陌、遇見、微信等移動交友應用的約炮真實成功率的統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73069)之後,使用陌陌到今天,添加了一兩百個女生以驗證我的判斷,結果如下:

1、不到10%的反饋,其中能聊到20句的不到1%(兩個人沒什麼話題聊)

2、如果在18歲以下的女性,反饋的概率可達到30%

3、有一個聊得時間最長的,是剛註冊一天的。

很多人可能會懷疑這些都是馬甲,我相信我所找的幾乎沒有馬甲,因為很多本地化的資料陌陌很難編出來。

麥田曾經在另外一個關於陌陌的回答中,說到「根本不存在陌生人交友的市場」,我覺得站在麥田的年齡段來說的確如此,麥田的年齡不太可能相信什麼奇遇邂逅、找到俊男美女的動機。對這些年齡段的人來說,應酬已經煩死了,回家陪陪老婆孩子,跟人打打麻將才是正經事。

所以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對於大量的用戶來說,不能判斷對方社會地位,兩者之間沒有話題,雙方很難進行深入溝通。所以本地化的興趣圖譜是正確的,不但是正確的,而且應該弱化直接交友,應該讓陌陌成為以本地化興趣、職業、學習、分享為主,圍繞在「內容」,而順帶激發用戶之間的關係的應用。這就像談戀愛一樣,需要一些契機、一些紐帶。

而陌陌的威脅在哪裡呢?

1、這是騰訊的領地,與騰訊直接競爭,陌陌所有成功的探索都可以被微信秒殺。

2、一個興趣圖譜的規模足夠大的時候,會有更多針對此細分市場的創業公司來提供專業化的APP服務。

另外,針對史飛的整體答案,我也想過可能以約炮的陌生交友為噱頭,後期開展本地化的垂直社交(興趣、職業、技能交換……)的路徑,但更大的可能性來說,陌陌起初並不是這樣打算的,原因很簡單,群組、興趣小組並不妨礙直接的交往,如果陌陌真的想那麼干,他應該在非常早就推出群組等功能,而不會損失一票沒有釣到馬子又沒其他功能可玩而退出的用戶。


謝邀。

我很喜歡微信裡面的一句話:

每一個朋友,起初都是陌生人


陌生人交友用戶流失很嚴重,而「基於地點的社區」更有粘性


我給陌陌的產品規劃建議書:

一、陌陌當前可以改進的地方

1、用戶獲取新朋友的方式單一,只能通過當前地理位置信息。一般用戶的固定生活地點不超過三個,所以當上述地方的陌生人,沒有滿足用戶交友的渴望,則用戶沒有途徑認識其他陌陌用戶。軟體對用戶的粘性就會變低。

2、當前基於地理位置信息獲得的朋友,展現方式唯一化。用戶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朋友,只能通過附近的人列表逐一查看,獲取目標的成本較高。

3、陌生人之間的關係較弱,難以維持。陌生人之間,由於缺乏共同背景和語言,使這種關係很難獲得持久維繫。新鮮感過後,用戶使用軟體的頻率,會降低。

4、群組內活躍度低。陌陌增加附近的群組功能,是為了多元化交友方式,也為了避免一對一的陌生人缺乏交流。但是目前看來,群組內的交流頻度不高,活躍度較低,改善效果有限。

5、陌陌起步於通訊、交友工具,可以依賴現有的用戶資源,擴寬發展方向。比如增加媒體屬性,做生活助手等。

二、發展策略

(一)陌陌是一款通訊社交工具。

社交,是人性,是人滿足自身需求的一種行為。立足社交,把握本質。

1、以人為本,增加交友渠道,提供精準匹配。增加智能、個性化的搜索和推薦朋友/群組的方式。這樣做的優勢有兩點:第一,改善了目前單純通過地理位置信息交友的方式。第二,加入了標籤、喜好等因素推薦出來的朋友,更容易從陌生人發展成為朋友,有利於強化現在的弱關係鏈,形成

真正的朋友網路,從而增強用戶粘性。

2、立足於社交,做社交關係鏈的服務。

3、依據現有的陌生關係,做強化。

(二)陌陌不僅僅是通訊、交友工具

在交友、社交的外圍還有很多業務,如信息的分享、傳播,日常生活等,做好外圍服務,對核心業務,可以形成一座又一座產業的護城河。

1、信息傳播,引入媒體屬性。可以從同城新聞,小區新聞等形式做為切入口。

2、生活助手,身邊服務。

3、陌生人之間的分享。


同意@閻棟 的觀點

總結並梳理

人們對泡妞的需求是存在並永遠存在的,但我不覺得脫離泡妞勾搭的範圍,而是擴大了範圍的【陌生人交友】是否站得住腳。

由於資源分配的28原則等問題(不可能人人勾到妹,註定還是少數人溝到妹),大部分用戶會放棄單一約炮方式的app,so長此以往還是目前的陌陌是不行的。

陌陌轉型是必然么,我自己瞎猜是被逼的,或者開始是進行了抉擇,選了一條註定會死亡的路,既然選擇以【約炮神器】這個理念進行宣傳,後續再變可就難了。so適合陌陌的,我覺得是早賣早超生啊

或者陌陌利用手中的現金,打造一個新產品,以附近活動為主題,不過是否做得過微信?或者即使做不過,中國人夠多,做第二也能活?但還是時間的問題,比如現在陌陌的功能已經被微信覆蓋了,時間一長陌陌就撲街了;那麼這個第二個產品,不是面臨同樣的境地么。。。


陌生人的交友的話題又被提及。一方說,根本不存在陌生人市場,一方說,今天和十年前一樣,你不需要陌生人交友,不代表別人不需要。我想起了,我在冒泡社區(一個國產手機上的SNS)的工作感受,確實,今天依然存在大量的需要陌生人交友的市場,原因很簡單,城市化進程帶來的必然結果。今天的城市和農村最大的不同是什麼?陌生。城市就意味著陌生:你和你的鄰居是陌生的,你和路人是陌生的,你在公交車的乘客是陌生的,這和原來的農村,或者小城市的小區是極大不同的。對群居的人類來說,陌生,孤獨都是致命的,幸好還有同事,幸好還有一些朋友,偶爾還能回家看看家人親戚。然後有些時候,總還是不夠的,這時候就出現了主動尋求陌生人的需求,可能最基礎的男女交友的需求,也可能是同好社交的需求。其實,朋友也都是從陌生人而來,陌生人只是一種暫時狀態而已。

在冒泡社區時,大量的草根用戶,農民工,車間工人,服務業,學生都表現出強烈的社交需求,藉助手機上網,通過發照片,論壇帖子,玩網路遊戲來滿足需求。為什麼不找身邊的熟人呢?原因,其實不言自明。很多交流是需要陌生人的,而且享受從陌生到熟悉這個變化過程。這是很根本的需求,尤其對外向,愛好社交的人來說。

有一篇網文指出,中國的互聯網結構和美國的橄欖形不同,中國是圖釘型的,那針尖的一小撮人,其實並不代表那圓盤的絕大多數。而中國發展再快,社會階層的結構是不會快速改變的。反過來看,越快的城市化進程,越是加快了當代的陌生感。

中國互聯網從業者,大多數都無法真正接受這個結構,因為,我們是緊盯著國外的互聯網長大的。

回到問題,陌陌做群組,其實還是離不開陌生人交友,群組從結識陌生人開始,到基於位置一同做些事情讓投資人感到安心結束。

附上草根用戶的「群組」:樂訊的炫情樂圈

http://www.lexun.com/product.aspx


所謂的約炮只是一個噱頭,哪裡都可以約到,誰知道是不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呢

感覺是陌生人的話,還有點賣點,大家確實都是從陌生人開始的嘛

不過也是在微信的夾縫中生存,微信也可以陌生人,查看周圍的人,而且這個做的比陌陌好,其他的lbs都可以通過cdma定位,就陌陌不行

微信還有很強大的搖一搖,搖到的人至少都說明現在比較無聊,儘管打招呼可能沒人理你,但是比陌陌上給那些白富美照片的女生髮消息更靠譜一點,吐槽一下,陌陌上貌似都是白富美,長的很漂亮,然後不經意的炫一下富。

感覺國人都有一種隱性心理,陌陌似乎已經被定為約炮神器,在這裡多少有點彆扭,或者多少隱藏自己的信息,不讓熟人知道

唐總說如果有了足夠的市場份額,盈利是水到渠成的事,貌似也打算做會員收費,隨便收一點對那些白富美和高帥富來說卻是問題不大,洒洒水了,但是眾屌絲怎麼辦,打算進入看一女生的相冊,靠,要10個陌陌幣,這回事什麼情況,好吧,陌陌擼過吧


所謂「陌生人交友「,完全是個偽命題,朋友當然是從陌生人變成熟人。這個概念看上去,給了寂寞屌絲們一個噱頭,可以聊到陌生人聊以自慰,時間長了,大家都明白了。兩個人,僅僅靠地理位置的居合在一起的概率,實在很低,比在街頭搭訕成功要到異性電話號碼的概率還低吧。陌生人怎麼變成熟人?需要紐帶、共同語言、共同興趣。而陌陌能提供的交互,太少了,幾張靚照+地理位置的CLOSE,實在支撐不起兩個人交友的可能。關於」約炮「,還是省省吧。這個需求本就不健康、畸形,對一款APP來說,實在不是什麼好口碑。你可以看到陌陌上面,不是拜金女、雞、酒托,就是GAY、找約炮的男的。真的正經的,早就卸載了成為殭屍號了。現在還活躍著的用戶,要麼是有歪念的男男女女,要麼是剛註冊還不明白怎麼回事的信男善女,要麼就是八百年都不開一次APP不回復一句的殭屍。

陌生人交友,遲早得死。陌陌現在轉做社區,怎麼變現,怎麼活躍用戶,怎麼樣再去取捨」產品方向轉變「與」有需求用戶因產品方向轉變而流失「之間的現實矛盾?

陌陌值1億美元嗎?我看不值,Myspace賣掉也不過幾千萬美元,陌陌靠號稱2000萬用戶融到了資,MAU是多少想必誰用誰知道。我是極力不看好的。


他們覺得基於單個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無法商業化的,這和微信的問題是一樣的。所以他們開始推群組的概念,後期可以靠官方群組、訂閱群組和向營銷群組收費來實現盈利,這也和微信是一樣的。我覺得他們可以模仿一下新浪微薄做vip會員向個人收會費,絕對比微信更有優勢。有錢的約炮的每個月花個10塊是很容易的。放棄"陌生人"概念是傻逼行為,最終將不得不和微信正面交鋒,死路一條。


看陌陌必須跳出IT來看。我的觀點很明確,如陌陌不做徹底改變,必定逐步沒落、直至消亡,原因很簡單:陌陌有的,微信都有;微信有的,陌陌卻沒有。而中國史上還沒有哪款以約泡和性為主題的產品能夠健康地活到現在。

陌陌要重生,必須擺脫約泡的概念,這個概念的轉變不是創始人出來解釋幾句、爭辯幾句仰或改變產品的口號。你必須在產品的界面、功能等方面做重大改變。難道天上人間掛個省政府招待所的牌子就算改變了?

將陌陌和微信作對比,無論從用戶的大頭像、上傳圖片時的美化功能、UI界面設置等等各方面看,微信的商業氣息更濃,更顯穩重。而陌陌則更加妖艷時尚,這無疑會吸引更多是潮男潮女,不用來約泡用來做什麼?

我同意基本 @史飛 的觀點,不同意@鄧文博 的觀點,「陌生人交友」的概念永遠存在,也永遠有市場(只是大小和長短的問題),但「陌生人交友」和「基於地理位置」為什麼一定要糾纏在一起?同時@鄧文博 所說的陌生人交友的大趨勢有一定道理(後面會詳述)。在我看來,陌生人交友分為三大需求:1、約泡2、生活玩耍(打球、英語角、鍛煉、出遊)3、商務(論壇、展會等等)。而最能和LBS結合最緊密的就是商務需求,其2項其實很本地化還真沒必要有太大聯繫!無論時代如何變化,女性在跟你ONS或者多夜情的之前,都需要一個勾兌的過程,同時非本地化也大大降低了女性的警戒心。而生活玩耍在搜房或搜狐的小區論壇里就解決,何必那個手機刷來刷去?不累嗎?

那麼基於陌陌不在產品做重大改變的情況下,泡妞仍然是大多數男性上陌陌的主要原因。基於約泡概念,作為一個有16、7年網齡的我,來談一下近幾年來泡妞文化的變遷。從中就可以知道,陌陌以若以泡妞為主打,必死無疑!

94年上大學,上電腦課時經常有高手在286、386之類的電腦上預裝些色情片段,讓同學們一開機就「上當」,大學時,有能力的人會找得到錄像機、租得到A片。大概大二大三間斷接觸過網路,用過什麼QICQ還有一些非常簡陋聊天室,曾經上過,當時覺得很無聊,後來2、3年就沒怎麼上過網。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知道,得益於QQ和網易聊天室(163聊天室),中國泡良事業突飛猛進。2000年的頭幾年,互聯網剛剛基本普及,慾望男女在之前沒有合適的工具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前述兩大工具的崛起,為人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但請深刻注意到當時的2大背景:

1、上網的人基本上還屬於精英人群而非屌絲;

2、中國人的性慾望處於爆發和解禁高峰期。

而現在,儘管性是永恆主題,但兩大背景已經極大的改變了:

1、上網人群由上至下迅速普及,這帶來了狼友們素質的不斷降低。如今一個民工屌絲(無貶義)也可以在陌陌和微信上跟時尚美女直接約泡;

2、中國人的性慾望趨於平緩。到處垂手可得的A片、桑拿、會所、小姐、模特和各種爆炸式的性信息已經極大的降低了人們的性閾值,尤其是女性!

因此,基於此背景,現在的所謂「陌生人交友」有如下特徵:

1、狼多肉少了。屌絲和高富貴同時在網上搶奪資源,但喜歡性的女性的比例應該不會增長,甚至可能降低(人們性閾值的降低),這是每個有點年紀的狼友的直觀感覺,不必論證了。

2、女人再被你上之前需要勾兌的過程永遠不變。QQ和以前的各種聊天工具,甚至各種婚戀交友能夠較好的實現這一過程。女人永遠具有戒備心,別指望離你只有幾百米遠能能瞬間被你約泡成功,實際是越近女人越害怕!當然我只是說的大概概率和比例,通過陌陌、微信約泡成功的大有人在,但這裡是以漂流瓶為主?還是基於地理位置的直接打招呼為主?值得深究。

3、約泡的成功概率和地域有著極大的關聯。上海就很難,廣州深圳和北方相對容易,這和不同地域人的女人的性格相關。大城市人雖然思想相對開放,但也喜歡裝逼,物質慾望遠勝過身體慾望,這點在上海尤為突出。這裡不展開。

4、狼的素質越來越低、越來越急功近利。遙想當年,無論是QQ還是各種聊天室,找到對象後還有一段勾兌的過程,這是必須的。而現在呢?狼友一上來就約炮,站在女性的角度來考慮對方的感受吧。想當年,把這個叫泡妞,專業一點叫泡良,現在直接叫約炮,這也印證了我說的這一條。從色情網站的變遷也能印證這一點,99系的覆滅和91系的崛起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99系中的明星「maichun軍團」向來以文藝色狼的文學自述出名,而91系中的明星「91porn」則是主打視頻自拍,狼友們已經懶得寫和看文學作品或自己的經歷,而是直接上傳或看別人的打炮自拍了。所謂的色情第一網caoliu或性吧算個屁,上面所有的視頻都轉自91porn。「maichun軍團」現在還在,只是人氣慘淡,一方面由於被打擊過,另一方面也由於狼友們的興趣轉移。

5、泡良這個圈子,主力永遠是小伙和熟婦,以小姑娘為主要用戶的陌陌,必然無法承載眾多狼友的厚望,更無法大力提高約泡成功率。

基於以上現狀,以約泡為主打(當然不是創始人所情願的,但卻是事實)的產品無法為用戶提升業績,就必然會遭到用戶的拋棄!如果要以商務和日常玩樂為主要需求,微信可能更適合用戶。

女性需要勾兌過程、一定地理位置的距離感和狼友們越來越急功近利的心態之間的矛盾,是當前不可調和、越演越烈的主要矛盾。而基於地理位置的陌陌根本無法調和這一矛盾,反而重度依賴於這一矛盾,其前景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也許陌陌只有2條路:

1、拋開約泡概念,主打生活玩樂和商務需求,但這將直接和微信進入競爭關係,直面衝突。並且還要對產品進行重大變革。

2、繼續走約炮概念的精細化道路或者利基市場,但太近的地理位置永遠是硬傷。

因此看來,陌陌真的前景慘淡,而如果一旦職業婦女(小姐)大規模入住陌陌,陌陌將直接崩塌。除非陌陌能另闢蹊徑。

另外再談點題外話:

QQ系不愧是經驗豐富的高手,無論是QQ還是微信,披著表面的外皮,提供著一切近乎完美的功能。QQ一開始也頂著泡妞工具的「美稱」,卻及時的在商務功能上越來越強大,讓MSN也走了下坡路。微信則打著熟人關係,儘管也有著LBS的缺陷,卻通過漂流瓶解決了女性的不安全感,完美的完成了功能的拓展。

這就印證了那句話:重要的不是你說什麼,而是你做什麼。

陌陌除了爭辯「陌陌不是約泡神器」以外,就是大力封鎖被投訴的機器(直接損傷了男用戶的心,陌陌上那麼多誘人露骨經過PS的美女圖,憑啥就不允許男性比較直白的表露呢?嫌被騷擾了別上陌陌啊),根本沒對產品做出實質性的變革。我最想不通的是陌陌的高層不理解這麼一個道理:面對壞消息(或功能)應該用更多的好消息(功能)去覆蓋,而不是一味的刪除壞消息。這一點,陌陌和騰訊的功力差的不僅僅是十萬八千里...

每個貪官在紀委都說我沒貪、每個小姐和嫖客在警察局也說我們是自由戀愛,這有用嗎?


個人理解,純粹的目的就是:產品要活下去,數據表明這條路走不下,總不能等死吧,所以換條路。

個人使用陌陌的體會,單體聊天的成功率太難了,即使聊天成功,受限於共同語言、共同愛好等的共同屬性太少,導致後續的聊天互動也非常弱。個人覺得可以去挖掘下共同屬性,如果按緯度拆分,可以有地理位置、興趣愛好、人生經歷等,單靠個人屬性還不足以強大跨越陌生人聊天的鴻溝。舉例吧,我喜歡看火影忍者,看到一個女神也喜歡看火影忍者,我突然來一句:hi,美女,我們聊聊火影吧。你還記得,自來也死了那集么,鳴人對綱手說:如果好色仙人是火影的話,他絕對不會讓婆婆一個人去的。那個場面好讓人心碎啊。這樣發過去的結果呢?女神心理肯定有抵觸,這人什麼目的?跟我套近乎?又是一個流氓。這裡不得不解釋下:在陌陌里,男性會找男性去聊興趣愛好么?當然不會,性的吸引是陌生人願意走出第一步的原始動力,只不過有些程度比較大:約炮。

所以回到女神的心理,想消除女神的戒備心理,其實挺難的,但都可以做一些嘗試,但是貌似陌陌找到了另一條路來做:共同屬性的合集。我個人覺得基於興趣愛好集合而成的群,交流空間會比單體交流要大,但是不容易固話優質內容。我很努力地嘗試進入幾個群:一個是大學群,一個小區熟人群,一個不知道什麼的群。一、難以介入話題:主要他們聊的內容都是他們熟悉的;二、沒有線下的活動可以幫助加深理解,認識;三、找不到興趣群。如果都是熟人聊天,那陌陌相比微信的優勢在哪裡?我倒是非常希望陌陌能退出線下活動的功能,這個周末還想去壩上草原……求認識新朋友。當然陌陌也有計劃做貼吧,我覺得貼吧沒有做好的地方,陌陌應該去嘗試把市場撿過來。

一個還在路上行走的菜鳥PM。


上了三天陌陌,被各種打招呼和開價格的妹子表示,真的很有必要這麼做。不然會被他們默認為既然裝了陌陌就是求發生關係或者說求包養。陌陌的主流也變得沒法發揮其它作用的樣子,比如站在大樓外面問裡面的工作環境好不好,一上去就都是騷擾。


陌陌據說要轉向lbs交友,這個更不靠譜。lbs交友或者o2o是歧路。對陌陌來說,真正靠譜的還是娛樂化,走「唱吧」的路子


陌生人交友,只為一炮。

而且還是一悶炮,問問你身邊究竟有多少人在陌陌上約到了?看看艹榴上的核心用戶,有幾個是活躍在陌陌上的?沒有。

像P爺舉的麥田,很有代表性,我想不光是麥田階層的需求不明確,白領階層也沒有。

想啊,1.誰需要?2.能否滿足?

我不覺得一個天天掙扎在一線城市的生存線上的人會在這方面動腦子,我是從北京的地下室里爬出來的,那個時候的我,主要精力還是工作上,立不住腳根,一切都是扯淡。

一旦有需求的人,有閑時間在這方面用功的,他的社交關係必然不止一條,比如微博上、知乎上、豆瓣網、微信圈、身邊認識但不熟悉的、看對眼需要努力的、偶然機會同時出差的……使點力太容易推倒了。呵呵~~別笑,現實就是這樣,貴圈太亂!

約炮是個嚴肅而認真的事情,如果沒有一定價值觀的驅同和認可,只為滿足一時性慾,還真不如找小姐,她們簡單,可依賴。

誰天天願意花三五個小時泡在一個碰運氣的交友軟體上?可能會有,但靠這幫人去推動陌陌,投資人會答應嗎?


推薦閱讀:

1000 萬美元融資是什麼概念?
在互聯網領域,做一個技術leader,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如果沒有,將給團隊帶來什麼樣的結局?
為什麼攜程要收購飛常准?
為什麼公共wifi要輸入手機號碼,然後發送驗證碼這樣的形式?
Android 的適配問題真的造成了很多開發者放棄 Android 轉投蘋果嗎?

TAG:移動互聯網 | 陌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