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投降前在華局勢如何?
糟糕,非常糟糕。
一號作戰時,補給已經跟不上了。在雲貴作戰時,日軍必須依賴繳獲的國軍武器彈藥以及食品來繼續作戰。
國軍變得越來越難打,日軍必須集中兵力。而日軍一旦抽調部隊離開過去的佔領區,或在新佔領區未能留下重兵,在日軍後方共軍勢力就像野火一樣散布開來,讓日軍的補給越來越困難。
在後方,中共的游擊隊活動越來越廣泛。華北地區的日軍小隊規模的部隊已經不敢出城了。部隊難以從本地收到糧食,交通線趨於癱瘓。中共沒有能徹底控制這些區域僅僅是由於緊缺能夠摧毀碉堡的重武器(或無後坐力炮、火箭筒)。
即便原子彈沒有被發明出來,整場戰爭也持續不了一年半,在中國的作戰應該不會超過一年。
1945年8月蘇聯已經出兵東北。
美國如果沒有原子彈的話,也會從中國方面下手。美國原始計劃是對中共進行一定的武裝,當美軍在中國沿海登陸時,中共可以進行接應,並徹底破壞日軍交通線,阻止日軍支援。
當然,國府會如之前一樣強烈反對美軍對中共的支援,但到了那個時候,登陸時要付出生命代價的是美國人,所以我認為美國屆時會非常堅決。
1945年時,日本海軍已經完蛋了。美國可以輕鬆切斷侵華日軍與日本之間的交通線。失去補給的日軍將無法抵抗蘇軍、美軍、國軍和共軍的前後夾擊。日軍將在兵力、補給、武器等諸多方面居於絕對劣勢。
日軍沒有有效的裝甲部隊,空軍提前就會被消滅。蘇軍、美軍、國軍分別從東北、華北、華東三個方向進攻。後方交通線在有武器增強的共軍的襲擾下,恐怕會讓各個區域的日軍各自為戰,也無法從本地獲得糧食等補給物資。6個月左右,在中國和朝鮮的日軍就會被基本肅清。
美國考慮到登陸日本本島將帶來的巨大傷亡,可能會給蘇聯一批登陸船隻。(模糊地記得美軍似乎有這方面的計劃)
聯合登陸之後,大概半年左右日本本土也就該完蛋了。表面比較風光,實際十分糟糕。
1944年一號作戰十分成功,乃至打到了貴州獨山,一度威脅陪都重慶。卻耗費了大量軍力,拉長了戰線,更大程度上造成了補給困難。打通大陸交通線的同時東南亞又遭遇慘敗,丟失大片土地,(馬來半島的鈾礦也運不過來了,粉碎其製造原子彈的美夢),使這次作戰的意義也基本喪失了。
之前的大型會戰中,日中傷亡比一般為1:3左右(嚴重者如中條山會戰達到了1:10以上,像衡陽保衛戰那樣的可以說是絕唱了)。而在1945年的最後一次大戰,雪峰山會戰中,日軍傷亡超過了國軍,足見其窘境。
抗戰末國軍並非毫無作為,常凱申也指示國軍在7,8月間收復了廣西,並計劃派孫立人在8,9月間收復廣州。如果再打下去,中國也可以較為體面收復部分領土。
討論這種問題,可以很容易查到日本軍部的作戰計劃,基本上,就能看出他們的捉襟見肘了。
1943年,「伊號作戰」大敗,日本不但沒保住新幾內亞,連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都陣亡了。美太平洋海軍開始跳島反攻。
1944年,日本軍部見太平洋戰事不利,要保住大陸戰爭,決定將戰爭重點,從速戰速決派的海軍,向陸軍傾斜,發動「平漢鐵路南段作戰」「湘桂作戰」「南方軍策應作戰」(1942年,我偉大的緬甸遠征軍,就把日本南方軍打的七零八落)。
三場戰爭前後發生,統稱「一號作戰」。
中間戰事互有勝敗,但,總體來說,日軍的計劃是被國軍一連串的軍事行動給打破了。(五戰區的長沙大捷、台兒莊大捷,河南保衛戰……等等),一直要到1944年11月,日軍才勉強完成打通大陸交通線(平漢鐵路)的計劃。
可在此時,太平洋美軍已經攻下了塞班、提尼安和關島,國軍的飛機從四川起飛,美軍從太平洋島鏈攻來,兩相合作,12月,黃河大鐵橋被中美空軍聯手炸毀。
日本貫通大陸南北交通,其實一直沒有順遂過。
要說日本的慘況,1944年的7月(比打通大陸線還早上近半年)日本軍部已經啟動了「最後防禦計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捷號作戰」。
換言之,跟國軍打得半死的「一號作戰」還沒成功,帝國最後防衛戰的「捷號作戰」,已經啟動。
(知乎上,其它說日本軍隊「其實很好」,「抗戰還要打很多年」的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根據什麼,說的那樣的結論?)
這個捷號作戰分啥一號、二號、三號的,就不細說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日本最強戰艦,大和號,就是在奉「捷號作戰令」出擊菲律賓,隨船帶著海軍陸戰隊(軍部已經撥不出運輸艦了),而大和號,據我看到的資抖,原訂只打算帶「單程油料」,一路衝到菲律賓,就守住海岸,當浮動炮台!(後來是參加了1944年10月萊特灣大海戰,大和號差點沉沒,好不容易才又爬回日本吳港。)
到了1945年,日本人已經困難到,竟然用「穿中國農民、士兵衣服」的招術,偷襲粵漢鐵路南段,雖然成功,但,也無助於大局,此時日軍非常頭大,一方面要守海岸線,怕美軍登陸,一方面,國軍幾次反攻又得手,基本上,已是在等死階段。
這部份歷史,來來回回的爭戰很多,我記憶不行,不能一一列舉。但日本軍的頹勢,可以從他們不停地「替換」、「處罰」中國派遣軍的軍官,就能輕易看出。日本人不但是打惱了,也打喪氣了。恕我手邊沒書,不能詳細說明。
(另一個例證,就是1944年年底,垂死掙扎的日本海軍,大西瀧治郎中將,發明的「神風特攻隊」,就已經出現在歷史舞台上了。)
到了1945年8月,日本挨原子彈。
說到中日戰史,我還是老話一句。
別老是把國軍說的一文不值,把中國人說成是美國人救下的。美軍確實起到極大的作用,但,國軍也絕對讓日軍吃盡的苦頭,我在上文中提到的「一號作戰」,不信的話,可以去查日本原訂的作戰計劃,到後來被國軍打得歪七扭八的結局,雖然勝了,也是慘勝。
要看中日戰史,建議,要放大格局來看,不要只看內地的解釋。
把日本軍部的作戰計劃拿來一比對,就知道國軍,到底作了些什麼?從日本軍部的作戰令,就能看到,日本的敵人在哪?日本是咋敗的?又是咋樣調整作戰計劃?
從日本軍部的作戰令,睜一隻眼,就能輕易看到,中國抗戰的真相。
用事實來說明吧,我這裡,河北承德當時叫熱河省熱河市,當時承德縣上板城鎮一帶,日軍被抽調的七零八落,日軍先期製造的「無人區部落」反而成了日軍的「避難所」,出了村鎮外面到處晉察冀游擊隊,進了村鎮,偽軍比日軍多幾倍。上板城卸甲營村北鐵路橋的日軍碉堡里只有一個值班日軍士兵,這位老兄不是傻子,周圍全是中國人,自己一個人,命根本不在自己手裡,白天他就躲在炮樓里,晚上看風頭出去找吃的,其他地方的日軍基本上要「哈」著偽軍,否則連出去撒個尿都可能腦袋搬家。
前方從國軍部隊那裡批量拿地,後方把土地批發給共產黨。
我想補充一下,日本投降時,在華的軍事序列與部署,這就足以可見一斑了
陸軍:
中國派遣軍 總司令官 岡村寧次 大將 南京
總參謀長 小林淺三郎 中將
副總參謀長 今井武夫 少將
岡田重一 少將
川本芳太郎 少將
華北方面軍 司令官 下村定 大將 北平
參謀長 高橋坦 中將
第1軍 司令官 澄田賚四郎 中將 太原
參謀長 山岡道武 少將
114師團 師團長 三浦三郎 中將 臨汾
參謀長 高津康雄 大佐
獨立混成第3旅團 旅團長 山田三郎 少將 崞縣
獨立步兵第10旅團 旅團長 板津直俊 少將 太原
獨立步兵第14旅團 旅團長 元泉馨 少將 長治
第12軍 司令官 鷹森孝 中將 鄭州
參謀長 中山源夫 少將
110師團 師團長 木村經廣 中將 洛陽
參謀長 三本三四郎 大佐
115師團 師團長 杉浦英吉 中將 郾城
參謀長 村中嘉二郎 大佐
戰車第3師團 師團長 山路秀男 中將 通縣
參謀長 向田崇彥 大佐
騎兵第4師團 旅團長 加藤源之助 大佐 商丘
駐蒙軍 司令官 根本博 中將 北平
參謀長 中川留雄 少將
118師團 師團長 內田銀之助 中將 天津
參謀長 山口武三郎 大佐
獨立混成第2旅團 旅團長 渡邊渡 少將 昌平
第43軍 司令官 細川忠康 中將 濟南
參謀長 寒川溢吉 大佐
47師團 師團長 渡邊洋 中將 泰安
參謀長 染矢半治郎 大佐
獨立混成第5旅團 旅團長 長野榮二 少將 青島
獨立步兵第1旅團 旅團長 淺見敏彥 少將 莒縣
華北方面軍直轄:
獨立混成第1旅團 旅團長 小松崎力雄 少將 正定
獨立混成第8旅團 旅團長 竹內安守 少將 古北口
獨立混成第9旅團 旅團長 的野憲三郎 少將 大沽
獨立步兵第2旅團 旅團長 服部直臣 少將 井陘
附:關東軍第3方面軍第108師團步兵第240聯隊 承德 (1945年8月9日改隸屬華北方面軍駐蒙軍)
第6方面軍 司令官 岡部直二郎 大將 漢口
參謀長 中山貞武 少將
第11軍 司令官 笠原幸雄 中將 零陵
參謀長 福富伴藏 少將
58師團 師團長 川俁雄人 中將 零陵
參謀長 高原篤重 大佐
獨立混成第22旅團 旅團長 米山米鹿 少將 零陵
獨立混成第88旅團 旅團長 皆藤喜代志 少將 零陵
第20軍 司令官 坂西一良 中將 衡陽
參謀長 川目太郎 少將
第64師團 師團長 船引正之 中將 湘陰
參謀長 齋藤敏雄 大佐
68師團 師團長 堤三樹男 中將 武岡
參謀長 小合茂 大佐
116師團 師團長 菱田元田郎 中將 寶慶
參謀長 立薗榮造 大佐
獨立混成第18旅團 旅團長 專田盛壽 少將 湘潭
獨立混成第82旅團 旅團長 櫻庭子郎 少將 株洲
獨立混成第86旅團 旅團長 上野源吉 少將 永豐
獨立混成第87旅團 旅團長 小山義已 少將 郴縣
方面軍直轄;
132師團 師團長 柳川悌 中將 當陽
參謀長 中森恆二 大佐
獨立混成第17旅團 旅團長 谷實夫 少將 岳陽
獨立混成第83旅團 旅團長 田鹽鼎三 少將 漢口
獨立混成第84旅團 旅團長 中尾小六 少將 九江
獨立混成第85旅團 旅團長 松井節 少將 應城
獨立步兵第5旅團 旅團長 村上宗治 少將 荊州
獨立步兵第7旅團 旅團長 生田演雄 少將 安義
獨立步兵第11旅團 旅團長 加藤勝藏 少將 應山
獨立步兵第12旅團 旅團長 安永篤次郎 少將 咸寧
第13軍 司令官 松井太久郎 中將 上海
參謀長 土居明夫 少將
60師團 師團長 落合松二郎 中將 蘇州
參謀長 安藤忠雄 少將
61師團 師團長 田中勤 中將 上海
參謀長 山下哲夫 大佐
65師團 師團長 森茂樹 中將 徐州
參謀長 折田貞重 大佐
69師團 師團長 三浦忠次郎 中將 嘉定
參謀長 山本良一 大佐
161師團 師團長 高橋茂壽慶 中將 上海
參謀長 小山達彥 大佐
獨立混成第90旅團 旅團長 山本源右衛門 少將 揚州
獨立混成第92旅團 旅團長 瓦田隆根 少將 郾城
獨立步兵第6旅團 旅團長 門脅於衛 大佐 安慶
第6軍 司令官 十川次郎 中將 南京
參謀長 工藤良一 少將
70師團 師團長 內田孝行 中將 蚌埠
參謀長 中川俊二 大佐
133師團 師團長 野地嘉平 中將 杭州
參謀長 樋澤一治 大佐
獨立混成第62旅團 旅團長 安藤忠雄 少將 松江
獨立混成第89旅團 旅團長 梨岡壽男 少將 奉化
獨立混成第91旅團 旅團長 宇野節 少將 慈溪
第23軍 司令官 田中久一 中將 廣州
參謀長 富田直亮 少將
104師團 師團長 末藤知文 中將 海豐
參謀長 鈴木勇雄 大佐
129師團 師團長 鵜澤尚信 中將 惠陽
參謀長 石原恕之允 大佐
103師團 師團長 近藤新八 中將 番禹
參謀長 吉村芳次 大佐
獨立混成第23旅團 旅團長 下河邊憲二 少將 佛山
獨立步兵第8旅團 旅團長 加藤章 少將 清遠
獨立步兵第13旅團 旅團 長川上護 大佐 廣州
香港防衛隊 隊長 岡田梅吉 少將 香港
中國派遣軍直轄:
第3師團 師團長 辰已榮一 中將 鎮江
參謀長 有馬純雄 大佐
第13師團 師團長 吉田峰太郎 中將 長沙
參謀長 中村從吉 大佐
第27師團 師團長 落合甚九郎 中將 南昌
參謀長 一色正雄 大佐
第34師團 師團長 伴健雄 中將 就將
參謀長 石川治水 大佐
第40師團 師團長 宮川清三 中將 南昌
參謀長 山本吉郎 大佐
第131師團 師團長 小倉達次 中將 安慶
參謀長 宮永義文 大佐
第13飛行師團 師團長 吉田喜八郎 中將 南京
參謀長 堂薗勝二 大佐
第10方面軍 司令官 安藤利吉 大將(原台灣軍,由其大本營直轄)台北
參謀長 諫山春樹 中將
第9師團 師團長 田坂八十八 中將 新竹
參謀長 角良晴 大佐
第12師團 師團長 人見秀三 中將 台南
參謀長 若山庸一 大佐
第50師團 師團長 石本貞直 中將 屏東
參謀長 大沼清 大佐
第66師團 師團長 中島吉三郎 中將
參謀長 鈴木君次 大佐
台北第71師團 師團長 遠山登 中將 嘉義
參謀長 加藤守敏 大佐
獨立混成第75旅團 旅團長 奧信男 少將 新竹
獨立混成第76旅團 旅團長 小川泰三郎 少將 基隆
獨立混成第100旅團 旅團長 村田定雄 少將 高雄
獨立混成第102旅團 旅團長 小林忠雄 少將 花蓮港
獨立混成第103旅團 旅團長 田島正雄 少將 淡水
獨立混成第112旅團 旅團長 青木政尚 少將 宜蘭
第8飛行師團 師團長 山本健兒 中將 台中
參謀長 岸木重一 大佐
在越南16度線以北有(屬南方軍):
第21師團 師團長 三國直福 中將 河內
參謀長 夫戶清次郎 大佐
獨立混成第34旅團 旅團長 服部尚志 少將 順化
中國方面艦隊 司令長官 福田良三 中將 上海
參謀長 左近充尚三 少將
第2遣華艦隊 司令長官 藤田類太良 中將 香港
參謀長 大熊讓 少將
港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司令官 大熊讓 少將 兼
門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司令官 原田清一 中將 廈門
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 司令官 勝野實 少將 上海
上海方面根據地隊 司令官 森德治 中將 上海
揚子江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司令官 澤田虎夫 中將 漢口
島方面特別根據地隊 司令官 金子繁治 中將 青島
海南警備府 司令長官 佐賀啟次郎 中將 海南島
參謀長 千田金二 少將
華中海空軍 司令 梅崎卯之助 大佐 上海
以上在華投降之敵陸海軍部隊所交出之武器、裝備、馬匹等數字為:
步、騎槍 685897 支
手槍 60377 支
輕重機槍 29822 挺
主要火炮 12446 門
步、機槍彈 180994000 余發
手槍彈 2035000 余發
各種炮彈 2070000 余發
戰車 383 輛
裝甲車 151 輛
卡車 15785 輛
軍馬 74159 匹
飛機 1068 架
可用 291 架
待修 626 架
報廢 151 架
航空炸彈 約6000 噸
航空汽油 約10000 噸
主要艦艇:
大型軍艦 19 艘(僅有3艘可出海)
驅逐艦 7 艘(6艘可用)
魚雷快艇 6 艘(均可用)
小型潛艇 3 艘(兩艘可用)
小炮艇 200 艘(大部不能用)
想聽真話聽假話?
假話:中國有能力收復部分領土。
真話:中國只能有能力收復部分領土。
這就類似於:德國東線戰潰(實際上並沒有戰潰)後,法國西線登陸軍能收復多少領土?——我的意見是,打不到柏林,我都不好意思說話....
日本本土工業完全停產,原子彈把最大對中軍港長崎港炸毀的前提下,當時國軍和日本關東軍作戰可能撈不到任何便宜...畢竟那個時候全部國軍已經沒有建制了(舊編製被打散了,新編製缺乏裝備無法構成)
正如中國現在的軍歌之一——紀律紀律,紀律中有我,紀律中有你,紀律中有無窮的戰鬥力。
把紀律換成「建制」,這歌就說的是大實話。
【【有建制,才有戰鬥力】】
一個不成建制的部隊,我個人認為水平和民兵差不多。
小貼士:
就當年國軍的建制混亂已經到了根本無法指揮的地步。
炮兵營炮不夠,步兵營子彈不夠這都是常事。
以至於你永遠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正常戰鬥力的部隊。
「報告連長!我們排機槍上次壞了!上級一直沒給我們發新的!」
「卧槽!....你們坑爹呢?」
正面戰場風光無限,幾乎能做到日佔一城。
不容樂觀,但我覺得還是因為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拖累太大……
當時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失利,本土更是遭到原子彈的重創,日本敗局已定。但是當時日本仍在東北屯有20多個師團共70萬關東軍,若不是蘇聯出兵東北,中國還是得打好幾年。但是蘇聯也不是什麼好鳥,《雅爾塔協定》完全是趁火打劫的強盜行為,要求外蒙古獨立;旅大港口租界給蘇聯;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特權等等。
推薦閱讀:
※近、現代史上,有哪些非常短視的國家(政權)?
※其他國家是怎麼評價中國在二戰中作用的?
※近現代法國有何過人之處?
※為什麼二戰期間日軍很少裝備衝鋒槍?
※抗戰中有哪些國貨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