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行業、金融行業掙得比工程師和科研工作者多,當今社會為什麼還有人投身科研與工科?

我錯了……措辭不當……是因為題主大學是學工的,然後發現同一所大學畢業生IT金融掙得比學工和科研的多……並沒有看不起科研工作者的意思……相反我覺得投身科研的是在推動社會進步,而碼農是在簡化這個世界,都一樣了不起……


男友實驗室有個學長,浙大計算機本碩博,國外博後,去了螞蟻金服,給的offer是年薪60萬,外加90萬期權。
不到一年,這個學長就在謀劃,想回浙大當老師。收入,也許螞蟻金服的零頭都不及吧。

理由是他在螞蟻金服雖有級別,卻沒有實際權力,也沒自己的項目和團隊,工作也不忙,一個人負責一個小模塊,感覺前途受限。沒有當初他攀爬學術高峰,發表頂會論文的那種追逐感和成就感。

原因就是:
並不是所有人的夢想都是賺錢,有的人覺得比錢更重要的,是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挖掘自己的潛力,豐富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生活的更有意義。


情懷。本人美國統計PhD在讀。外婆曾經因為癌症去世,讓我勵志走癌症研究方向。相比自己去金融,雖然錢可能少點,但比金融對社會更有意義,而且外婆在天之靈也會感到欣慰吧。

我當初也喜歡金融,因為錢。當初也是為了讀金融工程才從商學院轉到數學系的。「高大上」的公司,出入高級場合,收入豐厚,是我對金融的幻想。但是我發現只是追求錢多的工作並不能讓我有動力,即使有動力,那也只是為了錢,隨著時間的消磨,真正能夠支撐自己走下去的,我相信不會是錢,而是對自己所做事情的熱愛。讀了PhD也能去曾經眼中「高大上」的金融機構,但是除了賺錢似乎沒有什麼有意義的事情。相比之下,參與癌症研究、藥物研發,我相信這比在股票、外匯市場中「叱吒風雲」對社會更有意義。雖然待遇肯定不比金融,但是有的東西也不是錢能夠決定的。當然,在追求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時要考慮經濟因素,因為要對家庭負責,既要有情懷,也必須要有麵包。但總之,我終於不是僅僅為了錢而選擇一個專業了。


竟然上牆了。。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人抓著211不放非要說我炫耀,在那冷嘲熱諷,心理得陰暗到什麼地步。我就是做個簡介而已。自古文人相輕,只是沒想到已經酸到了這個程度。
經同事提示。還是匿了
————
利益相關:某行業領頭院校本碩,211,中字頭巨無霸下屬研究院助理研究員。2016年全年收入到手5萬8千元,2017年截至目前6個月收入到手21500元,不是信仰,是當初腦子進水走錯了路。什麼情懷什麼信仰,在生存面前都是浮雲,只不過要回頭成本有點高所以很多人猶豫,不敢離開心理舒適區,當然這不是說從事科研工作舒適,而是習慣了不敢改變。。很多同事已經離職,我若離去,後會無期。以待遇而言,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時代起碼在我們這又一次到來了,領導除外。至於大佬們開科學大會,一次次說要提高科技工作者待遇,新聞評論也是一致叫好,我在感動得熱淚盈眶了兩三次後,看著這2400塊的月工資,已經麻木了~


利益相關:16年畢業,某985土木,甲級設計院,已辭職.

因為當年選專業的時候,腦子被門夾了...我那年畢業的大學同學裡面,基本上全都後悔讀了土木...

-------------------------------------------

最煩這2種人

  1. :""it和金融賺的都是辛苦錢,時薪其實不高"";說的好像別的行業不是掙辛苦錢一樣,多的是加班到轉鍾,一個月拿2,3千,3,4千的行業.這種人,把除了金融和it以外的行業都當成公務員了,以為大家都是喝茶看報,就他們辛苦(沒有鄙視公務員的意思,我當然知道有些公務員同學也很辛苦,我這裡所說的"公務員"他們心目中的"所謂喝茶看報的那種公務員")
  2. "it是吃青春飯的行業,其他行業越老越吃香";說這種話的人,不是蠢,就是壞.自己不了解別的行業,還要誤導別人.就以土木行業而言,我所在的甲級設計院,研究生起招,畢業2,3年的研究生,收入大部分是4到7萬的樣子,要是遇上項目非常多的年頭,每天晚上加班,周末也加班,一年爆肝能爆個10萬.而院里40歲左右,甚至50左右的員工,大部分也就10幾萬一年.的確也有幾十萬一年的人存在,但那些只是鳳毛麟角而已,而且,這些人,早就不做技術了,收入多是因為拉項目,跑關係,已經屬於高層管理人員了.而程序員口中的:"如果不轉管理層,不能寫一輩子的代碼",這種情況,如果要對比,只能對比土木行業畫施工圖的人員.那我可以告訴你,我們這裡有50歲還在畫圖的人,一年幾萬的收入.如果你能接受一年幾萬的收入,即使你50歲了,一樣有人請你去寫代碼,你信不信?明明自己拿的是寫一輩子代碼,去和別的行業做比較,可是不去比較底層的畫圖人員,而是和高層管理人員比較,最後得出結論,別的行業越老越吃香,it是吃青春飯的.這腦迴路,我也是服的

我可以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高校和科研機構,永遠都不會缺拼了命想擠進去的人。
既然大家都盯著工資看,我就說說工資。
我媽是四線城市裡二本大學的老師,在四川。當地平均工資3000,我媽去年的年收入是11W。工資拿到北京上海這種地方看絕對是微不足道,但是在當地,可以說是收入頗豐。
說說工作時間。我媽一年至少有三個月的寒暑假時間是不工作的。一個星期上兩天的課。多上課可以多拿課時費,但是我媽不願意多上課。所以很多多上課的年輕老師工資比她高。
沒評上副教授之前,壓力會大一點,畢竟要發文章什麼的。評完副教授,徹底沒啥壓力了,等退休狀態。現在想進她們學校的要求至少是國內重點大學博士。
由於我媽假期多,我爸工作時間也靈活,我們寒暑假都會出去自駕,日子過得美滋滋。
再說下我現在的導師。中山大學博士,然後去伯克利和勞倫斯國家實驗室做博後。去年入選青年千人計劃,加入上海科技大學成為助理教授。基本工資35W,學校提供教授公寓,100多平的。我們學校老師基本都是這個水平,每個行業的佼佼者總是可以活得很好。
說實話,我們導師想進個陶氏,巴斯夫這種化工巨頭公司,掙更多的錢,輕而易舉。但是在學校里,可以為他提供更為寬鬆的科研環境。
前兩個星期,我剛剛進入導師的課題組開始獨立做科研。實驗室條件非常好,缺了什麼反應原料,馬上就可以在平台上買,反正是課題組的經費。我很羨慕我導師,年紀輕輕就擁有自己的實驗室,想做什麼,全憑自己說了算。
如果可以,我很想成為他。我覺得這是比當一個碼農年薪百萬更讓我滿足的事。而許多人,懷抱跟我一樣的心情。
是的,科研的平均薪資比不過IT和金融,但是也是屬於工資比較高的行業,也有諸多優勢。
我哥在華為,收入比一般的科研工作者高得多,挺累的,大家應該都了解,而且現在門檻挺高。
我媽現在三天兩頭就要跟我說考研的事,她還想讓我讀博。我哥本科畢業就工作了。在多掙錢這方面,我媽對我真的沒啥期望。
現在我在知乎最喜歡勸退的材料專業。
這是我昨天剛做出來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

SEM打出來,看見八面體晶體,很美妙。

我們實驗室。

你覺得錢對於你是最重要的,你就選擇工資高的工作。你覺得興趣對於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你就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本科四年學什麼,只是你18歲時候的選擇。研究生三年學什麼,只是你22歲的選擇。人生隨時可以重新開始。我很理解畢業後轉行的人,也許以後我也會發現自己不適合這行,也許我很熱愛就做了下去。
總有人走,總有人還在。

補充:有人說我導師這種是少數,現在當高校老師要求多麼多麼高,現在底層科研工作者待遇很低。
對對對,這都是事實。
但是任何一個行業不都有底層嗎?都以為搞IT,金融的人都在世界五百強,都能進阿里百度騰訊嗎?都在華爾街,矽谷嗎?小公司里一個月四五千的小碼農你怎麼不說呢,銀行小櫃員你怎麼不說呢?這難道不是大多數嗎?既然別人這碗飯那麼好吃,你為什麼不去呢。因為大家不得不承認,哪一行都不容易。

PS:我只是本科生,好像有很多人誤會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54088/answer/49284633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參見以上這個回答,其中有一段話說得挺好。

超乎大家想像的,科研能夠帶來的成就感巨大,尤其是當一個人解決了重大猜想或者是做出了令科研界震驚的事情。不僅能夠給人帶來巨大的成就感,還有一種強烈的自我認同感。總有人為了追求這種成就感而去做一些常人不敢想像的事情。

對於一般人而言,普通的數學題目就能把人虐的死去活來,自然從數學上就無法得到太多的自我認同感。但是對於頂尖高手而言,一個月做出來的論文質量可能遠超於其他人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論文質量;而且很有可能幾個月就有一些不錯的想法,源源不斷地做出各種別人根本做不出來的難題,這樣的話自我認同感就會隨之增加,也就一輩子投身科研了。

對於一些人而言,留在學術圈可能只是迫不得已。因為一些人長期在學術圈混,完全不了解工業界的工作場景是什麼樣的,想從學術圈抽身出來然後轉身到工業界不容易。如果這些人之前學的是基礎學科而不是IT,金融,其實想轉行到工業界其實不太容易,因為企業其實比較難接受一位年齡比應屆生大很多的無經驗者,企業都是考慮利益的。其實,對一些人而言,不是不想轉,而是根本轉不了,如果要強行轉行,需要做出一些巨大的犧牲才行。


高考完填志願的時候是煞筆的,既沒有做市場調研也沒有就業分析,家裡面也沒有給我什麼意見,覺得我隨便上哪個一本他們都很滿意,當時連選985211的概念都沒有,純粹看分選個差不多的。

要是重新選一次,鬼才會選機械。


比如在北京畢業,想有北京戶口留在北京,那些中關村互聯網公司不可能吧,只能去清水衙門科研院所;

要找金融的工作,專業對口很重要,否則HR直接刷了;很多偏門的理工科,比如氣象、地球物理、環境等只能從事專業相關的,沒法進投行、基金,去四大會計還不如本行工作呢;

金融、經濟錄取人數有限,報了可能上不了,調劑去歷史、哲學、人類學等,這些文科基本只能繼續讀研,然後畢業搞科研了。


看問題,先看問題是不是,再看問題對不對。
一、it金融從業真的比科研收入高?
1、以銀行為例。銀行最大員工群體應該是櫃員、信用卡業務員、理財產品經理(有不對的望更業內的指出)。
(證券:不展開。
2017.9.28:似乎有人認為我不展開就可以噴了?那就說說嘍,證券公司拿高薪的你認為你做得到算你厲害,還是知乎關注證券的都人均證券業高薪了?經紀人拿工薪的和銀行的有多大區別?人數基數能和銀行的比?
保險:保險代理人是最大群體參考傳銷組織底層人員,若有誤請指出)
2、科研人員,分為:a.自然科學基礎科學研究方向、b.應用科學方向(工程技術),c.社會科學方向。科研人員群體數量c&>=b&>a。
你能確定在同一個城市1的基層人員比2的基層人員收入高?
二、it:從業=&>技術核心,合伙人
金融:從業=&>合伙人=&>資本家
科研:研究員=&>資深科研
淘汰率誰更厲害?
你認為前倆你靠堅持,你就能做得到?
三、你認為這兩行業有替代性嗎?
學習、擅長科研的人,你認為你放棄科研你能做好金融?或者說隨便一個搞金融的都能搞科研?
ps:1、信息社會為更多人提供豐富信息,然而你仍舊蒙蔽了雙眼,讓你既不認識世界,也不認識自己。2、錯覺有時比無知更可怕。


利益相關:985計算機小碩,畢業當碼農,現在轉了金融,在券商債融部


1)金融待遇高是指金字塔尖的那群人,每年券商基金總部加起來的招聘規模撐死了也就幾百號人,而且這一小撮精英學生大多是TOP學校本碩金融專業(高考差不多也都是全省前兩三百名的分數),還有相當一部分家裡自帶資源,有這種能力+背景,收入高很正常;而且金融圈很多妹子,那身材那模樣那談吐,嘖嘖,天生麗質,活該別人錢多~~


2)其他絕大多數985和211的經管專業學生都去了銀行基礎崗位,乾的都是諸如坐櫃員,賣理財,辦小額貸款之類毫無技術含量的活兒,能留在省分行機關整材料都是萬幸了,收入和前景也可想而知吧;


3)互聯網這的幾年確實火,各大科技公司的校招offer一年比一年給力,不過工作強度實在太大了,何況,除了少部分真心熱愛編程且天賦高的人,其他的過了三十二三歲基本上都要轉型。別和我說國外程序員可以干到退休,那是美國,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你去看看每年都多少大四學生考研跨考計算機就知道了。待遇也沒那麼誇張,不配股的情況下,拿到手的錢也就那樣,畢業四年多,實驗室同學基本都在BAT,普遍稅前四五十萬的樣子(混的最好一個的百度T7,普遍T5,T6),到手最多最多三十個,在一線城市,房租啥的去掉之後每年能存十萬就不錯了。


4)科研待遇沒那麼差,實驗室有一個博士被導師推薦去了廣東某重本院校當老師,每年應該有小二十萬,一年兩個假,雙休不耽誤,日常吃喝購物都是學校往校園卡充值,基本不怎麼花錢,出去相親,別人介紹的都是白富美,點名要高校老師。還有一部分去了武漢的船舶軍工研究所和南京的雷達軍工研究所,12年校招研究生offer都是十幾萬(我記得當年南京某所過來開的是不低於十五萬,要求本碩985+黨員,武漢的719和701都有同門在裡面,13年博士進去可以開到稅後18萬,709待遇相對差一些),現在基本上都房車齊全。沒有下崗辭退風險,就算干不下去了可以轉行政崗。

更關鍵的是,如果你不是二代,干金融真的沒那麼容易,天天出去求著別人,看客戶臉色吃飯,這滋味太難受太憋屈了.......

------------------------------------------------------------------------------------------------------------------------

有人問我怎麼從碼農轉金融的,個人建議,跟對領導啊太重要了,畢業進銀行IT部門寫代碼,老大轉崗到業務條線,順便推薦我去了公司銀行部,幹了兩年,CPA考過四門,同業推薦去了券商債融部


這個論點至少犯2個錯誤。

1 題主意思估計是指傳說中的頂級投行和普通的研究所工作人員比吧,拿一個行業最拔尖和另外一個行業大眾水平比本身就是不理性的,研究所,大學你別看別人明面收入少,手裡資源多啊,螞蟻金服一個部門經理算年薪百萬,說到底就是個打工的,你能見到社會名流嗎? 985熱門高校學科帶頭人明收入就20萬不到,掌握的社會資源不是企業工作的可以比的,手下的學生都是免費勞動力,外面兼職開個公司收入不秒殺企業領導額。

2 無論在哪個行業哪個群體,都有過的好的一部分人, 在牛逼的單位,你就是個基層員工,日子能好到哪裡去?財富是窮人創造的,但確是富人分配的,關鍵看你能不能成為統治者。一個普通高盛核心員工日子不見得好過華為的部門經理或者富士康產線老總,華為富士康加班辛苦那是底層屌絲,領導每天開心著呢,投行賺的辛苦錢以後都是要還回去的,不信看四大名言,前半生命換錢,後半生錢換命。


純商業角度來說。

it,金融其實不賺。

因為你有價值才給你高薪。

不然就滾蛋。

你的高薪能拿多久多少是個問題。而且還有加班。

也就是你的價值只是你螺絲釘的價值。

除非你是項目主導,公司合伙人。技術專有者。

在這個程度才能說價值。

而科研,其實投入的時候未必看得到回報。或者很長時間內看不到。等看到回報的時間價值也不可估量。

比如袁隆平。


未來丈母娘:哪裡高就?
甲:中國科學院xxx研究所。
乙:xxx遊戲公司。

未來丈母娘:平時上班做的啥?
甲:量子相干性對玻色xxx
乙:編程

未來丈母娘:單位是什麼性質?
甲:中央機構,事業編
乙:創業公司

未來丈母娘:工資多少?
甲:加上補貼,一年可能有10w到手吧
乙:年薪30w

未來丈母娘點評甲:小伙有前途,國家棟樑,雖然現在掙錢不多,但以後絕對是國家人才。

未來丈母娘點評乙:小伙雖然現在掙錢多,但工作不穩定啊,民企萬一哪天倒閉了咋辦,我就這麼個女兒啊,且我聽說這種企業天天加班,多累人啊。

據我了解,目前中國90%的丈母娘都會更喜歡甲


因為所有人都去搞金融cs的話,這兩個行業就沒錢可賺了。
我用個很簡單的例子類比。
早晚高峰通勤的時候為什麼很多人經常會選不是最近的那條路?
因為大家都選最近的那條路的話,那條路會因為堵車嚴重反而變成行程時間很長的一條路。

當然,這個類比過於簡單,題目里的問題背後的機理要複雜很多。不過本質上都是一個均衡的問題,沒有其他各行各業支撐、分流,什麼熱門行業都得死。
情懷什麼的,很多時候是表象。各行各業從業人員總的來說維持一個動態的均衡。(不排除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原因造成某些行業嚴重供求不平衡的現象)


利益相關 985高分子材料本科
每個人家庭條件人生際遇不一樣,對於一般農村孩子,就我的情況反對高票@啃米答案。


「家裡都是做金融的」我推測此答主父母皆有不低的工資,至少是中層以上,「家裡有關係」可見答主家庭在當地可以生活的很好。為什麼要做這種推測呢,因為目前答主這種家庭水平,畢業了不用愁養家的問題,甚至於說,需要結婚買房買車,可以得到父母的資助。你可以說不要資助,但是你來自於家庭經濟的壓力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一般農村家庭出來的呢,畢業後父母年事已高,沒有養老金等各種社會福利,一輩子都是做的苦力活,這個時候已經是積病纏身。那麼,我畢業或者說在科研的路上走,立馬就要承擔起整個家庭的經濟支出。等到需要結婚,買房,暫且把工作地點設置在國內二線,成都一套新房至少要100萬,這對於農村家庭的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而答主說的,靠知識翻身,提高社會地位。我想問,一個本碩博讀了十年最後搞科研月薪不過萬的人如何在現實中抬起頭。

夢想都會有的,小時候都想做科學家報效國家。但至少,現在的我只想快點脫貧致富,給父母好的生活。本人已經準備轉金融。希望未來我的孩子可以靠興趣選擇自己的人生。

--------------------分割線
答主目前大三,準備考研轉行,知乎上的前輩們很多,我也不敢給什麼建議,大家可以在評論區交流一下哈


我上小學的時候還一度猶豫、抑鬱、糾結了好幾個月,我將來是去清華還是北大呢……
說的好像想學什麼就能學什麼,想上哪個學校就能上哪個學校一樣


從微觀經濟學角度答一發。
每個行業的企業利潤都等於營收減去成本,理性的企業主一定會最大化利潤,控制成本。
在成本被控制的前提下,成本構成就很重要了。題主所謂的金融,互聯網等,都是典型的人力成本為主的行業。所謂薪資高是因為生產要素主要是人,把付給原材料,廠房,運輸等的錢,都付給了人,成為人力成本。
同時,金融和互聯網邊際成本低,這樣攤下來,人均創收就高。企業主自然給的反饋就多。
同理,你要是科研很牛,那人均創收也高,待遇也能上去。而且所謂高都是相對的,一個小企業主就能秒殺他們,因為企業主不再去成本里分,而是直接拿走利潤。
但也要看到,金融和互聯網利潤率較其它行業高(即把成本壓得更低),而工作時長卻更長,其實金融民工和碼農是被剝削的群體,超額利潤絕大多數被誰拿走了一目了然。
搬磚的何苦為難搬磚的。。。


這個問題不應該這麼問,因為挨踢、金融和工程師、科研工作者,並不是一個範疇下的並列概念。很多科研工作者從事的是挨踢和金融領域的研究,很多工程師也是做挨踢和金融方面的應用。
沒聽說過挨踢工程師嗎?高校里計算機領域的研究也是收入不菲啊。
不過,我倒是可以說一下科研工作吸引人的地方。很多人覺得大學裡,象牙塔,枯燥無聊清貧。一桿筆?幾張紙?幾本書?一杯茶?粗茶淡飯?呵呵。
你知道費盡心思找到新的研究課題、成功申請項目、精心組建團隊、共同奮鬥發表高水平文章這一系列的標準動作是多麼激動人心嗎?枯燥嗎?這就是高端的創業歷程啊。而且我的人工比你業界便宜,我的人員平均素質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我作為一個PI,其實和老闆有何區別?我不用迎合市場,只需堅持自己的興趣和理想,只要我能對人類的認知拓展有那麼一丟丟貢獻。
事實上,很多人舉的例子也說明了這一點:教職難求,多少讀書的精英趨之若鶩,您真覺得他們讀書都讀傻了嗎?您真覺得情懷對他們來說能當飯吃?現在的科研工作,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只能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當然,大富大貴也是不現實。


IT不清楚,金融是很吃學歷和背景的,你不是北清復交畢業的,家裡又沒有背景去做金融就是炮灰一枚。

所以我是無法理解有的人明明是自己沒那個能力,考不上好大學,進不了金融業,只能老老實實去搬磚,結果搬磚還搬出優越感來了。好像隨隨便便一個人,哪怕是一個不認真學習,上課逃課,考試作弊,天天在宿舍打LOL的,只要做了科研瞬間就變得「高大上」起來了,就變成了「國家的棟樑」,恨不得全社會都圍著他轉。如果待遇不如別人就覺得全社會都欠他的。我作為搞科研的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知道自己的斤兩,所以我從來不覺得科研的待遇低於金融有什麼不公平的。


一,有的人生來不缺錢,就喜歡一年三個月帶薪假。
二,性格所致。
三,部分高校或科研機構隱形福利,比如附中附小。

說白了,真缺錢的人一定會去想辦法賺錢,不缺錢的就看興趣了,畢竟你賺錢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讓自己舒坦。


不缺錢的定義:擁有的財富大於慾望。


推薦閱讀:

志願者在發展中國家應不應該提倡?
你會教育孩子幫助陌生人么?
為什麼知乎上部分精彩的回答,未得高贊且排序較後?
大齡未婚女青年們主要把錢花在哪裡了?
如果為姚明立一尊雕像,他的形象會是什麼樣的?

TAG:科研 | 社會 | IT行業 | 就業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