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來不會下雪的國家,「雪」這個詞的來源都是外來語嗎?

熱帶國家是從來不會下雪的,那麼,在這些國家,「雪」這個詞的出現時機或造詞的依據是怎樣的?


靠餵雞詞典查的一些,東南亞那旮瘩的_(:3」∠)_

雖然都是熱帶國家,但好像也不是都從來不下雪吧(搜到印尼這種地方下雪的新聞,驚了

泰語: ???? ?(hì-má)

老語: ???? ?(hi ma)借自梵語??? ?(hima, "snow")

僧伽羅語: ??? ?(hima)

越南語: tuy?t雪 漢越詞

馬來語: salji

印尼語: salju 借自阿拉伯語 ?(?alj)

爪哇語: ????? ?(salju)

孟加拉語: ??? ?(b?r?f) 借自波斯語 ?(barf).

迪維希語: ???? ?(snō)借自英語snow

皮欽語: sno

他加祿語: niyebe 借自西班牙語nieve.

高棉語: ????? ?(pril)

緬甸語: ????? ?(hnang:) (generic term for mist, dew, snow, frost)

這倆不懂


印象中徐通鏘寫的《歷史語言學》好像提到過類似的現象。他說梵語里有表示「雪」的詞,但梵語使用的地區幾乎不會下雪。這可能是由於原始印歐語時期這些人還生活在比較靠北的地區,「雪」這個詞是古老語言的遺迹。

不確定表述是否準確,提供個考慮角度。


我正在調查的A"ingae語,使用者居住在亞馬孫雨林里,並沒有發現有關"雪"的表達。有表示"冰"的辭彙,因為他們現在也使用冰箱。


我boss的兒子在新加坡出生,在孩子不算很大的時候,我boss帶著兒子回東北。當時正值冬天,出生在熱帶的小朋友被凍的瑟瑟發抖,但又不知道該怎麼描述自己的狀態,只好吸著鼻涕含著眼淚委屈地跟媽媽講:

疼,媽媽我疼(&>﹏&<)

so,╮(╯▽╰)╭


只是平地上不下雪而已。爬個山到山頂還是能看到的。你得找一個非常熱並且沒有高山而且比較與外界隔絕的地方才行


看到這個問題很有趣,路過說兩句。

『雪』對於我這個非常南的南方人來說是很美好的事物,直到20歲第一次到俄羅斯交換學習才看到了人生的第一場雪——還是國外的雪。當時,不知道和國內的有什麼不同,或許雪比較『大』,比較『白』吧!哈哈...

對『雪』的認識,每個人應該都是不一樣的。如中國的南方人和北方人,俄羅斯人,愛斯基摩人等。

雪在愛斯基摩人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因此他們把不同狀態或不同階段的雪精準地用不同的辭彙概念區分開來。

【愛斯基摩語中有三個明顯不同的表示雪的詞根:aput「地上的雪」,gana「正在飄落的雪」和piqsirpoq「被風吹成堆的雪」。】

『我們用同一個詞來描述各種不同的情形——正在下著的雪、地上的雪、壓實如冰的雪、半融化的雪、被風吹起飄著的雪。對愛斯基摩人來說,這樣一個概括一切的詞簡直是無法想像的;他會說,「正在下著的雪」和「半融化的雪」等在感覺和功能上是不同的,是互相矛盾的不同的東西;他用不同的詞來表示這兩種雪,其他種類的雪也各需其名。(節選自《科學與語言學》,王志欣譯;收錄於《論語言、思維和現實:沃爾夫文集》,姚小平主編,湖南教育出版社,二零一零)』

那麼俄羅斯人呢?俄羅斯人對於『雪』有什麼樣的認識?俄羅斯人對『雪』的前六個認知(如下圖):

依次是『白色的』,『冬天』,『下著』,『雨』,『髒的』,『乾淨的』。

『白色的』雪,這個很好理解。但有的國家可能『白色』就分很多種白,或許會用很多種白色來形容雪, [具體可以去查資料找一找,還挺有趣的]。

『髒的』雪,對於沒見過雪的人來說,雪怎麼會是髒的呢?對於俄羅斯人來說,或者對於中國北方下大雪的地方,如哈爾濱等城市的國人來說,『雪』的最大的特點除了白,可能還有臟,在雪融化後,道路特別『臟』。

『乾淨的』雪,對於我來說,雪一直都是很美好的,白色且乾淨。白色其實也就是乾淨的象徵和表現嘛。因此,俄羅斯人也有這個概念。

莫斯科今天依然在飄著大雪『2017-02-23』,隨手從窗外拍一張,如圖:

另外,今天是俄羅斯的男人節,即祖國保衛者日[День защитника Отечества ],祝大家節日快樂!下圖是今天剛收到的祝福卡片。


應評論區要求貼上發音,???? hima,hi是就是拼音的第三調泰語的第二調,手機黨ios實在打不出i的第三調,應該能看懂吧

假裝我是分割…算了我不想做分割線…

在泰國的留學生強行答一下

首先,泰語的雪翻譯過來是????,下雪也一樣,一個意思。泰語的創造其實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像世界上其它許多語言一樣,泰語是一種複雜的多元化的混合體。泰語中的許多辭彙來源於古漢語、古梵語、古巴利語、古孟語(高棉語)、古緬語、現代英語等。(源自百度百科)

所以你現在可以聽到很多泰式英語的發音的詞,其實就是他們泰語的常用語。舉個栗子,泰語的香蕉是?????,但基本是書面語才會用,平常的口頭語就是英文的banana的發音。

中途抖個激靈,很多英文的泰語發音其實很簡單,不管單詞最後是什麼調,全部換成我們拼音的第四調,味道馬上就來了……

泰國歷史上是有過下雪記錄的,在北部清萊等地,清邁好像也下過,不過是高山上的一點點。我們的泰語老師跟我們聊到過這個問題,有一件小趣事,前幾年清邁府有個老人在山上被凍死了,氣溫只是17攝氏度。

我們出國前交有一些泰國朋友,他們大多在中國生活幾年了有的是學習有的是工作,他們的爸爸媽媽或者別的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看到我們天朝的取暖機,電熱毯等驚奇不已,回去的時候買了 一大堆回去,我很委婉地問我的泰國朋友說他們回國也用不上為什麼還要卟啦卟啦,他說是買回去送人的,當作紀念品之類的東西……

說了很多不相關的東西,最後繞回本題,雪這個單詞的泰語是衍生詞,誕生於近代,是靠發音強行組成的新單詞,不受以上任何一種字的影響。

至於發音,我的IB老師是個70多歲的很厲害的老頭子,他是上海人,年輕的時候跟著父母去了潮州,後來移民泰國。

他說這個發音是他們的土話。


馬紹爾群島馬紹爾語的雪是ji?o,來自英語的樣子…

維基詞典說夏威夷語的雪是hau,說是來自原始玻利尼西亞語*sau,可是找不到進一步的資料,另一方面夏威夷也有雪山…

大溪地語的雪是Hiona,沒找到進一步的資料

Moriori人所居住的Chatham群島極少但有下雪,但他們所屬的玻利尼西亞應該都沒什麼下雪的,然後他們語言中的雪是haware,被認為有機會是來自核心玻利尼西亞語的saa-wale(吐、口水、粘液)

斐濟語的雪是Uca Cevata,uca是雨,cevata是凝結。貌似是在翻譯聖經時創造出來的。


曾經在新加坡,跟馬來西亞的朋友聊天,他告訴我馬來語「冰」的直譯是水做的石頭……


是的。

學過一種印第安語。。。雪有70+種單詞表述。。。

湖邊的雪,天上的雪,落在身上的雪。。。

他們的詞庫里沒有沙漠。


可能靠外來的人和去過遠方旅行的人帶回來的傳說構造的詞吧。你說在熱帶那些一年只有雨旱兩季的地方世居的民族,他們的語言里四季怎麼說啊?


樓主你聽說過「番茄」嗎?


信息爆炸的今天自不必說

古人也並不是不流動的啊


不下雪還沒雪山么。。。


從來不會下雪的國家貌似文明程度都相當低吧?哪些國家從不下雪,也就撒哈拉以南非洲,一部分阿拉伯國家,南亞部分國家,馬來印尼菲律賓,中美洲和加勒比海這些國家吧,這些國家文明程度都相當低,在古代有沒有文字都難說,哪有什麼外來語的概念。。


不一定是外來語,但是認識會產生偏差,比如把雪和冰混為一談

舉個例子,廣東話管冰箱叫「雪櫃」,因為廣東很少下雪,廣東話里並不嚴格區分冰和雪

我老家極少下雪,我小時候也說不清什麼是雪糕,什麼是冰棍,混為一談


應該不都是外來語,中國也從來沒有極光,然而極光也並不是外來語。


人類不是經歷過冰川期嗎? 後代應該知道雪的存在


推薦閱讀:

日語中的「俺」字是什麼來頭?和我國現今方言中的「俺」有何淵源?
「脾氣暴躁」、「膽小如鼠」、「大動肝火」等辭彙,是否源自古代中醫對於人體臟器功能的理解?
為什麼藏語里「蒙古」一詞是 ????(sog)?
漢語中的「南」與藏緬語中表示「天空、太陽、白天夜晚、天氣」的讀音相似的詞語有什麼聯繫嗎?
「鏡·かがみ」的詞源是什麼?

TAG:借詞外來語 | 詞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