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跟凈土宗,原始佛教在集中注意力這方面有何區別?都是集中注意力而已?所謂萬法歸宗?

參話頭是禪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門?那麼跟凈土宗,原始佛教有何區別?都是集中注意力而已?所謂萬法歸宗?


其實我覺得朋友對於佛教的理解可能有些偏頗,所以我是從一些最基本的東西講起,所以整個篇幅會比較長,希望朋友能有耐心看完。

朋友,要想了解正信的佛教,你最好先有一個概念,佛創立佛教的目的,是教化眾生,如何離苦得樂,這是佛說各種法門的根本出發點,所以佛教要修的,並不是集中注意力,而是通過修行,達到出三界、斷輪迴,出離生死苦海的目的。

從佛教的義理,眾生之所以苦,是因為眾生知見顛倒,貪愛執著虛妄的相為實有,實際對於這個娑婆世界,你貪什麼就苦什麼,因為對於貪愛的事物,得不到的時候會感到苦,得到了怕失去又會變成另一種苦,而且因為人是擺脫不了死亡的,所以不管一個人生前對某些事物有多執著,他還是要失去這些東西,而這就八苦中的——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這基本就是眾生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而佛通過自己的修行,發現人生的苦,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因為所有的貪求都離不開「我」,因為這些事情都是「我」作的,但是眾生最為執著的就是「我」,也就是貪求於「我」及「我所(我的)」,不管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兩者,即使只是腦子裡動念頭,也是「我」在動念頭,「我的」念頭。當然,這個「我」也是不能完全離開的,因為完全離開,人也就色身滅了,也就是人死了,因為這個「我」,涉及到潛意識層面,是眾生維持色身的存在所必須的。大乘佛教中,把潛意識層面的「我」,稱為「末那識」,它就是「我執」的中心。

也許很多人不太明白這個「末那識」里的「我」,為什麼會很難克服?原因就在於很多時候,眾生還沒有察覺到這個「我」時,他已經開始行動了,於是你會覺得,你的整個步調都被打亂了。舉個例子,比如人的發脾氣罵人,很多人都覺得,不應該如此,但是往往總是控制不住,一看到某些事情,腦子就會馬上充血,等脾氣發出來了,才開始後悔,並為此懊惱,甚至因為所造成的不良後果而感到痛苦。之所以「末那識」這個「我」很難被察覺,在於它是「本能」的,不需要經過「意識」層面的思考。就如同人被火燒,就會躲開。


但是,為什麼有的事情,明顯不像火燒身體這樣危急到「我」本身,但是有的人卻反應很大,比如愛財如命的人,如果有人動了他的錢,他一定會暴跳如雷,甚至因此起殺心!因為這樣的人,愛財如命,於是就把「我的」錢也當成了「我」,於是,即使不是生命受到威脅,但是動了「我的」東西,身體同樣會有反應。這種過程,實際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條件反射,形成了習慣。而很多人會煩惱,過得不快樂,就是因為有太多壞習慣,不但在言行上,更在思維中都有很多壞習慣,而其中最大的,就是貪戀於「我」及「我的」。


實際上,所有佛教修行的下手處,不管是大乘還是小乘,都是圍繞「末那識」展開的。其實對付「末那識」的思路也很簡單,就是將壞的習慣,變成好的習慣,不過對眾生來說,最難的地方,恰恰就在如何改掉壞習慣而養成好的習慣!

說了以上這麼多,接下來,就可以比較好的解答,朋友所提的問題了。


首先說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或稱上座部佛教、原始佛教)的區別,這也是作為大乘佛教的禪宗、凈土宗與小乘佛教的區別:

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本人的體悟,在於兩者對於」識「的認知水平上有差別。我過去聽成觀法師講《百法明門論》時說過,小乘佛教是不講」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也不講」真如「,其只是講到」第六意識「,而在修法上,小乘佛教,是完全按照釋迦摩尼佛親自所教的做,釋迦摩尼佛說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就不做什麼。可以說,依照小乘佛教所修,肯定可以出三界、斷輪迴,最終出離生死的苦海,但是佛在小乘佛教中並沒有講明,為什麼眾生,依佛之所教,通過修行能出生死的苦海?也就是小乘佛教並沒有講明成佛的道理,所以小乘佛教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這也是為什麼,小乘佛教之中,沒有佛的果位的原因。同時,小乘佛教的修行方式,只是對一定的人群有吸引力,而不能照顧到所有眾生的根器;小乘佛教的修行者,往往也不關心他人是否適合小乘,其認為一切照著佛所說的做就可以了,所以小乘的修行者,會更偏向於自我的解脫,而不關心其他的眾生如何,這也是小乘佛教相對大乘佛教,被稱為」小「的原因。


要想了解,眾生為什麼能出離生死苦海?為什麼能成佛?需要到大乘佛教中去找答案,為了講明這個過程,於是大乘佛教引入了」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真如「等概念。實際上,大乘佛教的修行,就是奔著成佛而去的,因為這才是脫離輪迴,出離生死苦海的根本。而在修法上,大乘佛教,並不像小乘佛教那樣刻板,而是考慮不同眾生的根器,這也是大乘佛教修行法門多,宗派多的原因,但是不管大乘的那個法門或是宗派,其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是一致的,就如同通向山頂路,會有很多條,但是不管那條,都能到達山頂。

而大乘佛教主要說明的,就是」佛性「為何?」識」是如何運作的?從而明白如何通過修行,達到成佛的目的。對於第一個問題,大乘佛教談得比較多的是」性宗「(性宗主要包括禪宗、凈土宗、密宗、天台宗、華嚴宗等),而第二個問題,談得比較多的是」相宗「(大乘佛教的相宗就只有」唯識宗「一家)。而要想通達大乘佛教,則是」性、相「二宗都要了解的。因為了解何為」佛性「,才能知道自己心中的念頭,那些是妄念,佛性就是一把衡量何為妄念的尺子;了解「識」的變化與作用,才能了解妄念從何處產生,從而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妄念的升起,並將其止息。所以說,修大乘佛教,並不是開悟就OK了,實際這才是修行真正的開始。


也正是因為大乘佛教通達「性、相」二宗的重要性,所以將禪宗帶到中國的達摩大師,最初用來印心的經典是《楞伽經》,因為這是一部」性、相「圓融的甚深微妙經典。只是之後眾生根器轉鈍,禪宗印心的經典由《楞伽經》轉為《金剛經》,再由於中國歷史上的幾次毀佛,大量經書遺失,密宗甚至在中土就絕傳了,於是後來連《金剛經》都少有人能解,再之後就變為參話頭,參公案,乃至最後淪為「口頭禪」。


所以這裡也回答了朋友的另一個問題——參話頭,不是禪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門,實在是後世不得已而為之。


實際禪宗所修的,就是以「無門為門」,不假以文字言說,認為起心動念都是錯,其講究修行者當下以自身因緣的契機,直接體悟到佛性為何,所以其對修行者的根器要求很高。不過要說的是,眾生的根器,與世俗的學識無關,不是學歷越高就越容易開悟,像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如果以現代人的看法,根本就是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而與根器比較有關係的,是眾生的生活經歷,以及對於自心、對人生的感悟能力。


講完的禪宗,就可以回答朋友的另一個問題,禪宗與凈土宗的區別了:

凈土宗相對於禪宗,要親民得多,因為其一開始屬於漸修,甚至從最基本的如何做人開始教,可以說,佛在凈土宗中,是先教導眾生如何培養之後開悟的契機,所以其是為了照顧一些根器較差的眾生所設的法門,但千萬不要因此小看凈土宗,因為其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是一個甚深無比的法門,而且說到根本,凈土宗是屬於大乘佛教的「性」宗的,所以其講到最後,還是談「悟」佛性的,所以凈土宗骨子裡與禪宗一樣,還是頓教法門,這點可以在凈土三經中的《觀經》中看到。實際大乘佛教偏性宗的宗派,在這點上,都沒什麼差別,只是佛針對不同根器的人,講說不同的法門。


這裡還要糾正一些人,對於凈土宗的一些誤解,「西方極樂凈土」不是人死後才去的,而是人活在當下就能去的,實際最好是當下就能去,只是這對修行者的要求比較高,基本都是根器最好的人才能做得到;而且佛最初所說的凈土法門,也不像當今所流行的那樣,以口唸「阿彌陀佛」四字名號為主,這種修法是以修耳根為主,但是從《觀經》的來看,其是從「眼根」修起的,之後修」身根「,再修」意根「,從而慢慢開悟,只是到了現在,真正能講《觀經》的法師越來越少。


所以說,禪宗與凈土宗的相同點,要比他們的不同點要多,因為能悟到「佛性」,自然知道「西方極樂凈土」為何;能到「西方極樂凈土」,也自然離不開對「佛性」的體悟。實際大乘佛教的各個宗派,都是相通的,這就如之前所做的登山比喻一般,而這可能就是朋友所說的萬法歸宗之意吧。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於朋友了解佛教有所幫助。


專注是基本必須的,可是專注的動力呢?

電視、小說明明就比較好看,上網明明就比較有趣,這些我比較能專注啊!

禪宗的專注是對真理的渴求,淨土的專注源於對美好的嚮往,不淨觀、數息觀的專注則是來自對苦的厭離及對無常的嘆息。


原始佛教的教義是:四聖諦和八正道、十二因緣、五蘊以及因果報應的理論。

在《心經》中,絕大部分都被否掉了。先是「照見五蘊皆空」,接著「無色,無受想行識」,再接著「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把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等,一下都破盡了。佛法究竟義理是: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是大乘佛法的究竟義理。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禪宗、凈土宗都是大乘佛法。大乘修行集中注意力於一心上,這心是不生不滅的清凈本性。原始佛教的修行集中注意力於物上。如果物質變化了,這個注意力變不變?變就不能稱作集中注意力了。不變,被集中的物都變了,那麼這個注意力還集中在哪呢?所以說這個修行只是一個方便法,不是究竟義。

希望你能懂。


都是走的戒定慧這條路,不過殊途同歸罷了。
古時最初學禪之人是看話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觀心法門。觀心法門直接在心地上用功。最直接了當。
後來人的根器不行,才有了現代所說的參話頭一說。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接引不同根器的眾生罷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就是最好的。


禪宗更體現佛教的哲學性,而凈土宗更能體現佛教的宗教性。
若以南禪頓教作為禪宗代表的話,禪宗最具代表性的法門不是參話頭,而是《壇經》里所說的慧能大師聽講《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言下大悟。或者更往前說,就是那個著名的「拈花微笑」的故事。這兩個才是頓教最正宗最能體現宗門精神的法門。
參話頭確實是禪宗用的最多的法門,但這卻是無奈之舉。因為絕大多數人是沒有辦法那樣聽到一句話,或者看到一朵花就瞬間大悟的。為了接引學人,禪宗才有了參話頭這個法門。題主說參話頭能集中精神,從效果上講這個沒錯。但是集中精神也不是參話頭的目的。若是把集中精神當成目的,認為參話頭是提高學人本人資質去除習氣從而最終達到了悟的途徑,那麼參話頭本身就變成了漸修。然而參話頭本身並不是漸修,雖然它會消耗很長時間。頓悟需要觸發,能被鮮花被一句經文觸發的人實在太少,而那些話頭和公案其實和鮮花、經文並沒有什麼兩樣。
簡而言之,禪宗頓教的法門,比如參話頭,看起來是漸修。但實際不是漸修。這或者便是它的法門與佛教其他宗派的區別。說修,就有目的有層次有階段。參話頭也好,直觀當下也好,其實或許可以算是「不修之修」。集中注意力和開悟都只是附帶贈品而已。
若以禪宗的理論來理解凈土宗的法門,那麼其實念佛與參話頭並無不同。只是凈土宗的法門明顯更接地氣,更容易吸引信眾。但是這樣容易進入一些禪宗刻意繞過或者破壞的區域而已。要說萬法歸宗當然也沒什麼問題。


三個宗派套路不同,目的相同。

禪宗是為了明心見性。參話頭是後面用的方法,之前幾句話就讓人開悟了。

凈土宗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通過只念「阿彌陀佛」來達到這個目的。當然,如果念到自性彌陀,也達到了禪宗的效果。

原始佛教又是另外的一個套路。

所以並非是集中注意力那麼簡單。


本質區別,原始佛教止不重要,重要的是於六觸入處修十二因緣觀,止這些外道也能做到,但觀才是佛陀的發現。


參話頭只是禪宗的其中一個方法,
什麼時候成了最具代表性的東西了?


經常在思考個問題 凈土宗的興盛究竟是佛教的衰敗還是興旺 本來完全依照五經一論去修行 是肯定可以三根普被的 按照十三觀去修肯定有很多人能修到上品往生 但在現實中的凈土宗基本就沒人提及觀想念佛的問題 持名念佛的人也不關注耳根圓通法門 大面積的信眾都是散漫心口念佛而已 若這樣能不能往生都很難說 但在這基礎上修行出來的凈土法師卻大肆鼓吹有信有願就是行 因未修定智慧沒開講出來的法很多都與經典不一樣 可是因為說得簡單只要嘴巴動下就能往生反而得到大部分的信眾的追捧 實在是末法時代的悲哀


其中目的不同比如原始佛教和上座部修止觀是求把妄念斷掉然後觀察念頭無常,無我然後得到這感悟,如四禪八定證得四聖果。

禪宗參話頭,看公安,只管打坐,漸修就是把無量劫來的習氣抹掉見得本性,頓修求參禪或生活中一時得悟見得真如自性。

凈土宗嗎。。。正修念佛,即心即佛把自己的心變成如佛一般而死後去凈土繼續修佛法但是很多人只念佛不知他們念得心也在念還是只在嘴巴上做功夫


推薦閱讀:

如何才能明心見性?
如果我被困在同一天,佛法能救我嗎?
有哪些關於禪宗的入門書籍?
如何解釋學禪打坐好的如纏中說禪、鈴木俊隆、王守仁等會早早被癌症帶走?
閉關的人都幹些什麼,想些什麼呢?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注意力 | 禪宗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