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修行的人怎麼對治於外境的執著?
問:為什麼禪宗修行不破見聞覺知,但破見聞覺知之執?答:什麼是「不破見聞覺知,但破見聞覺知之執」?達摩祖師《血脈論》做了生動的描述:「終日去來而未曾去,終日見而未曾見,終日笑而未曾笑,終日聞而未曾聞,終日知而未曾知,終日喜而未曾喜,終日行而未曾行,終日住而未曾住。」為何能「見而未見,行而未行」?因為把見聞覺知和見聞覺知之執有效地區分開了。什麼是見聞覺知?看到什麼、感覺到什麼、理解到什麼,包括動念頭、心念的延續出現,都屬於見聞覺知。見聞覺知不是感受果報的直接因,不是生死的直接因。所以,對於見聞覺知往後延續的行動,不必去遮止,應任它自然生滅。而讓我們承受果報、受生死苦的真正直接的因,是對見聞覺知的實執,是在見聞覺知上增益的部分。
凡夫生死的特性是「苦」。如果你在生死中是自在的,沒有任何事可以讓你苦,便不需要出離生死了。但生老病死會讓我們苦,愛別離、怨憎會讓我們苦,所以需要出離生死。了生死,歸結起來要對治的就是苦因。苦的因是執著一切法為實有。
緣如何才能感果?執著外境真實有。當我們無法脫開對於外境的執著,就感覺它是真實存在的,而且跟我有關係,就是沖著我來的,果報自然就產生,苦也就源源不斷了。這就是實執的增益。「增益」是指對於現在器世間的環境、對於色身的境、對於念頭增上的執著。增益靠實執來推動。如果實執減少,增益就減少,和合緣聚就取消了。怎樣能讓增益減少?關鍵在於減少實執。實執越重,增益越重;實執越淺,增益越少。如果實執真的被化解了,增益斷了,和合緣聚沒有了,業力的種子習氣會到我們開悟以後再成熟,(現在 )不受這個果報了。所以,修行的原理,就是不要去增益,不要去增加現在對於境和緣的實有認識、實有執著,要斷掉增益。不僅是禪宗,任何宗派的入道要門,都是此等原理:一定不能對治見聞覺知,要對治的是實有執著。阿姜查尊者在自己修證的經驗中提到:他曾一度行持得很無奈,所有能做的都努力做了,甚至用蠟封住耳朵,在嘈雜處打坐,這些辦法都用了,但還是一點進展都沒有。後來,他的老師阿姜曼尊者告訴他:沒有必要對治見聞覺知,需要對治的是對於見聞覺知的執著,你對見聞覺知執著得太深刻了。領悟到其中深意後,阿姜查尊者再修行,發現自己的定力迅速增長。見道以後,他發出感慨:靜止的流水。什麼意思?見聞覺知就是流水,這不是我們要管的事。我們要管住執著,管住對於見聞覺知的執著,這成為入道的因。祖師大德的經驗告訴我們:前人修行的光陰虛耗在何處?耗在對見聞覺知的對治上,越對治越煩惱。如阿姜查尊者,曾經持戒最為嚴謹小心,但煩惱卻是最重。原因就在於他對治錯了方向,對治見聞覺知,而未對治實執。貪著外境就是貪著見聞覺知,迴避外境就是迴避見聞覺知,都是實執。「實執的增益」才是修行不能入道的根本原因。離境修行毫無意義,真正有意義的是「斷除實執增益」。了解了這個道理,如何面對「妄念」?便是「不破妄念,只破執著」。妄念是緣於無明所起的現行法,是緣起性,並沒有實體,故無需對治。不修行的時候,普通的生起和滅去的雜念,不是修行的核心和對治的目標。對起心動念習慣的實有執著性才是對治的目標。妄念是行法,執著是增益。妄念是變動不停的,是世間的基本規律,是心的基本規律。若打坐時念頭很多,努力讓念頭停下來、心靜下來,那就錯了。因為心的規律是要行動的,呼吸在走,念頭就一定在走。總想讓念頭慢下來,其實就是在憋氣,在改變呼吸的自然規律,這是毫無意義的。「執著」才是真正增益生死的東西。
和合緣聚,是依增益所起的果報的作用。行法的繼續或成空,是由內心有增益還是無增益來決定的。念頭的繼續或者空掉,是內心自然的變化,不必將重點放在這上面。決定是否解脫的是內心有無增益,有無增益決定是否有生死。念頭生起的時候你管不了。你不管它,它也在生起,不停地在行走、在變化,執著的程度才是最關鍵的。所以這一切是由內心增益與否決定的。因為妄念本身不實有,我們的實執使它成為實有。即便念頭停下來了,我們的執著還不一定會空。比如有時候暈了、睡著了或心念沒那麼複雜時,念頭停下來了,但是執著可能還不會空。執著和妄念不是完全合拍的,有時候互相交叉、互相有點變化。「妄念」是通常所說的「行動著的心」;「執著」是貪心所產生的力量,即對喜歡的產生拉攏的力量,對不喜歡的產生推走的力量。執著是心產生的拉攏和推走的力量,這個拉與推的力量才是關鍵的。妄念與執著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法,要將它們分開。分開妄念與執著便成了入道的下手智慧。「諸宗正觀實修,知此理上進,(違)背此理煩惱!」無論是南傳、北傳還是藏傳,佛法修行的入手方便都在這裡。若弄明白且能掌握得很好則迅速入道,若掌握得不好則始終都在敲邊鼓。諸宗正觀實修,知道這個道理的就上進,違背這個道理就煩惱。所以,修行的「向內使勁」不等於妄觀察,不要觀察錯了對象。不要關注見聞覺知,不要在念上下功夫,而要注意自己執著的習慣,留心執著的力度,觀察對於喜歡東西的拉攏和不喜歡東西的排拒,這才是關鍵。ーーー明賢法師學佛修行,若能練習中性的覺觀,由於一開始對中性還無法體驗體會,只是在練習覺觀,這是一種轉移的作用,所以,對內外境、各種因緣或對自己五蘊的執著,都算是一種對治,但由於純覺觀五蘊,會讓自己漸漸有中性覺觀的能力,讓自己先由對治法的練習,而自然的成為究竟法的練習,這就是佛陀教導開智慧的練習,與其他世間法修行的差別。若只是對治,無法根本究竟的讓自己改變,而可能是頭上安頭,以妄治妄。
這兩句古德的話可參考: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道不用修,但莫污染。"許多人以為要除妄,結果以妄治妄,新學了一堆妄。殊不知,只要不再妄,讓原來的妄,自然熄滅就好。許多人也以為,有一個"真"可覓得,殊不知,越覓越妄,真沒妄時,那狀態或許就是人們想覓的真。所以,馬祖大師的開導,"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就是此意。這篇也可參考:雜阿含經學習報告,唯望同修、師兄多多教誨!
雜阿含285及286經,世尊以油燈及柴火為例,教導我們不加油添醋的如實修行,火就自然熄滅的真理。能練習到有中性覺觀的能力,就能體會佛陀及祖師大德們所說的。真想學佛智慧,只有一條路,練習覺觀五蘊,熟練後,練習覺觀苦集滅道,若能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就不再會練習妄,而只是中性的覺觀,能做到中性的人,就能了解,中性覺觀能力越強的人,越不會被內外境、各種因緣或自己對五蘊的執著牽著走。能先智慧的不被牽著走,(斷緣,也就是自己雖還會如此思維,但因不被思維牽著走,而無後續影響),等自己的思維模式改變後,自己以前的痛苦經驗,雖還會由腦中釋放出,被釋放的訊息,對此位修行人,是完全沒影響的,所以,是不可能因此而生煩惱的。末學在這篇回答,所舉的兩個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六祖慧能不識字,為什麼對佛理卻那麼通曉? - 自在之路的回答"末學在網上或跟人聊佛法時,最容易看到的"虔誠"佛教徒,就是一頭栽入文字或經典中(被文字或經典牽著走),而不是練習覺觀我現在當下的狀態,複雜或單純立見。人會煩惱亦同,腦袋釋放了一些訊息,沒覺觀能力的人,一頭就栽入自己的想法或思維中,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
"練習覺觀,需要有正見觀念及對的禪修方法,若真有興趣的人,請花些時間,將這篇及接下去有相當多篇,詳細的慢慢地分幾天看完,若真能在幾年內做到,這能力會跟著您一輩子:被瞌睡的感覺牽著走算是著相了嗎? - 自在之路的回答感恩!
祝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修行人,必須走真法門,真觀想門。
何為真法門,真觀想?
佛祖釋迦牟尼親口宣講的真法門,真觀想門。
在哪裡呀?
就是北傳佛教【雜阿含經】,南傳佛教【相應部經典】!
感恩佛祖!請讀經文。
===================================================================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5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22卷-第34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0004a03]
一二[0004a03]
居士!於此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住纏於色是我,色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色,色是我所,彼色變易[3]、變異。彼人於色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4a07]
一三[0004a07]
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住纏於我是受,受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受,受是我所,彼受變易、變異。彼人於受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4a10]
一四[0004a10]
觀想是我,我以想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彼想變易、變異。彼人於想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4a13]
一五[0004a13]
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彼行變易、變異。彼人於行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5a02]
一六[0005a02]
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纏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彼 [P.4] 人住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彼識變易、變異。彼人於識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5a05]
一七
[0005a05]
居士!如是為身病而心病。--------------------------------------------------------------------------------------------------------------
[0005a07]
一九[0005a07]
居士!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之法,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之法。不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色,色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色,色是我所,而彼色變易、變異。彼人於色之變易、變異,不生愁、悲、苦、憂、惱。[0005a11]
二〇[0005a11]
不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不住於我是受,受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受是我,受是我所,而彼受變易、變異。彼人於受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05a14]
二一[0005a14]
不觀想是我,我以想為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而彼想變易、變異。彼人於想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06a03]
[P.5] 二二[0006a03]
不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而彼行變易、變異。彼人於行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06a06]
二三[0006a06]
不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而彼識變易、變異。彼人於識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06a09]
二四[0006a09]
居士!如是為身病而心無病。」-----------------------------------------------------------------------
[0018a04]
「諸比丘!應修習三昧。諸比丘!入三昧之比丘應如實了知。[0018a05]
[P.14] 三[0018a05]
何為如實了知耶?〔謂〕色集與滅,受集與滅,想集與滅,行集與滅,識集與滅是。[0018a07]
四[0018a07]
諸比丘!以何為色集耶?以何為受集耶?以何為想集耶?以何為行集耶?以何為識集耶?[0018a09]
五[0018a09]
諸比丘!於此處歡喜、歡呼、耽著而住。何為歡喜、歡呼、耽著而住耶?[0018a10]
六[0018a10]
歡喜、歡呼、耽著於色而住。依歡喜、歡呼、耽著,而彼生喜。喜取於色。緣取而彼有生,緣有而彼生生,緣生而老、死、愁、悲、苦、憂、惱生。如是於此處,悉皆有苦蘊之集。[0018a13]
七~九[0018a13]
歡喜於受……乃至……歡喜於想……乃至……歡喜於行……乃至……[0018a14]
一〇[0018a14]
歡喜、歡呼、耽著於識而住。依歡喜、歡呼、耽著於識而住,而彼生喜、喜取於識。緣取而彼有生,緣有而生生。緣生……乃至……如是於此處悉皆苦蘊之集。[0019a02]
一一[0019a02]
諸比丘!此是色之集……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識之集。[0019a04]
一二[0019a04]
諸比丘!何為色之滅耶!……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為識之滅。[0019a06]
諸比丘!於此處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何為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耶?[0019a08]
一三[0019a08]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色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色而住,彼於色喜滅,喜滅故彼取滅。取滅故有滅,……乃至……如是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0019a10]
一四[0019a10]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受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受而住,彼 [P.15] 受喜滅,喜滅故彼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乃至……如是而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0019a13]
一五[0019a13]
不歡喜於想……乃至……[0019a14]
一六[0019a14]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行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行而住,則彼於行喜滅。喜滅故彼取滅。取滅故……乃至……如是而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0020a02]
一七[0020a02]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識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識而住,則彼於識喜滅,……乃至……喜滅故彼取滅,……乃至……如是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0020a05]
一八[0020a05]
諸比丘!此色之滅……乃至……受之滅,想之滅、行之滅、識之滅。」---------------------------------------------------------------------------------------------------
0021a08] 三
[0021a08]
世尊說:[0021a09]
「諸比丘!以何為取著、恐懼耶?[0021a10]
四[0021a10]
諸比丘!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變異,隨轉色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色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生起[2],以心永盡而住。以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0022a01]
五[0022a01]
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彼人於受變易、變異。彼人有受之變易、變異,隨轉色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受之變易所生之恐懼法生起,以心永盡而住。以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0022a04]
六[0022a04]
想……乃至……[0022a05]
七[0022a05]
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彼人於行變易、變異。彼人有行變易、變異,隨轉行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行之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永盡而住。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0022a08]
八[0022a08]
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 [P.17] 之變易、變異,隨轉識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識之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永盡而住,以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0022a11]
九[0022a11]
諸比丘!取著、恐懼者,即如是。[0022a12]
一〇[0022a12]
諸比丘!何為不取著、不恐懼耶?[0022a13]
一一[0022a13]
諸比丘!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法,以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之法。不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變異,隨轉色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色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0023a04]
一二[0023a04]
不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彼人於受變易、變異。彼人有受之變易、變異,隨轉受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受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0023a08]
一三[0023a08]
想……乃至……[0023a09]
一四[0023a09]
不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彼人於行變易、變異。彼人 [P.18] 有行之變易、變異,隨轉行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行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0023a12]
一五[0023a12]
不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之變易、變異,隨轉識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識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0024a02]
一六[0024a02]
諸比丘!不取著、不恐懼為如是。」---------------------------------------------------------------------------------
0024a10] 三
[0024a10]
「諸比丘!何為取著、恐懼耶?[0024a11]
四[0024a11]
諸比丘!此處有無聞之凡夫,觀此色是我所,我是如是,我之我是如是。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2]、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24a13]
五[0024a13]
此受是我所……乃至……[0024a14]
六[0024a14]
此想是我所……乃至……[0025a01]
七[0025a01]
此行是我所……乃至……[0025a02]
八[0025a02]
觀此識是我所,我是如是,我之我是如是。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25a04]
九[0025a04]
諸比丘!取著恐懼為如是。[0025a05]
一〇[0025a05]
諸比丘!何為不取著、不恐懼耶?[0025a06]
[P.19] 一一[0025a06]
諸比丘!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觀此識非我所,我非如是,我之我非如是。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25a08]
一二[0025a08]
此受非我所……乃至……[0025a09]
一三[0025a09]
此想非我所……乃至……[0025a10]
一四[0025a10]
此行非我所……乃至……[0025a11]
一五[0025a11]
觀此識非我所、我非如是、我之我非如是。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25a13]
一六[0025a13]
諸比丘!不取著、不恐懼者為如是。」----------------------------------------------------------------------------
第九 過去未來現在(一)[1]
[0026a06]
一[0026a06]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乃至……[0026a07]
二[0026a07]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常,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0026a09]
三[0026a09]
受是無常……乃至……[0026a10]
四[0026a10]
想是無常……乃至……[0026a11]
五[0026a11]
過去未來之行皆無常,何況現在之〔行〕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行,不悅未來之行,對現在之行趣向厭離、離欲、滅盡。[0026a13]
六[0026a13]
過去未來之識皆無常,何況現在之〔識〕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識,不悅未來之識,對現在之識趣向厭離、離欲、滅盡。」〔一〇〕第十 過去未來現在(二)
[0027a04]
一[0027a04]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27a05]
[P.20] 二[0027a05]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苦,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0027a07]
三[0027a07]
受皆苦……乃至……[0027a08]
四[0027a08]
想皆苦……乃至……[0027a09]
五[0027a09]
行皆苦……乃至……[0027a10]
六[0027a10]
過去未來之色皆是苦,何況現在之〔識〕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識,不悅未來之識,對現在之識趣向厭離、離欲、滅盡。」〔一一〕第十一 過去未來現在(三)
[0027a13]
一[0027a13]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27a14]
二[0027a14]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我,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0028a02]
三[0028a02]
受皆是無我……乃至……[0028a03]
四[0028a03]
想皆是無我……乃至……[0028a04]
五[0028a04]
行皆是無我……乃至……[0028a05]
六[0028a05]
過去、未來之識皆是無我,何況現在之〔識〕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識,不悅未來之識,對現在之識趣向厭離、離欲、滅盡。」--------------------------------------------------------------------------------
第二 無常品
〔一二〕第一 無常[1]
[0029a04]
一[0029a04]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29a05]
二[0029a05]
於此……乃至……[0029a06]
三[0029a06]
「諸比丘!色是無常……乃至……[0029a07]
四~六[0029a07]
受是無常……想是無常……行是無常……識是無常。[0029a08]
七[0029a08]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色、厭離色、厭離受、厭離想、厭離行、厭離識,厭離而離欲,離欲而解脫,解脫即生解脫智,即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一三〕第二 苦
[0030a01]
一~二[0030a01]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0a02]
三~七[0030a02]
「諸比丘!色是苦,受是苦,想是苦,行是苦,識是苦。[0030a03]
八[0030a03]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一四〕第三 無我
[0030a05]
一~二[0030a05]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0a06]
三~七[0030a06]
「諸比丘!色無我,受無我,想無我,行無我,識無我。[0030a07]
八[0030a07]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P.22] 〔一五〕第四 無常者[1](一)
[0030a09]
一~二[0030a09]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0a10]
三[0030a10]
「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0a12]
四[0030a12]
受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0a14]
五[0030a14]
相是無常……[0031a01]
六[0031a01]
行是無常……[0031a02]
七[0031a02]
識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1a04]
八[0031a04]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一六〕第五 無常者(二)
[0031a09]
一~二[0031a09]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1a10]
三[0031a10]
「諸比丘!色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0031a11]
四[0031a11]
受是苦……[0031a12]
五[0031a12]
想是苦……[0031a13]
六[0031a13]
行是苦……[0031a14]
七[0031a14]
識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2a02]
八[0032a02]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一七〕第六 無常者(三)
[0032a04]
一~二[0032a04]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2a05]
[P.23] 三[0032a05]
「諸比丘!色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2a06]
四~六[0032a06]
受是無我……想是無我……行是無我……[0032a07]
七[0032a07]
識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2a08]
八[0032a08]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執著來源於分別心,破除方法是明理悟道後,去分別心、立平等心,自然清凈隨緣。
《成佛之道》 微信號:cfzd2004推薦閱讀:
※讀心經不是安神的么,為什麼念後經常做噩夢折騰(讀別的經都不會)早上起來很困很累,那還要不要讀下去?
※佛教如何看待尼泊爾地震?它的產生原因是什麼?
※未掌握「八萬四千法門」,直接試圖理解佛陀的教導是否有「一口氣吃成胖子」的嫌疑?
※居士受五戒後,其破戒的可能性有多大?
※念咒語真的能消業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