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有濁音的語言時,是怎麼耳語(說悄悄話、whisper)的?
12-29
大家知道在漢語或者韓語等等沒有濁塞音、濁塞擦音、濁擦音的語言裡,人們說悄悄話的時候,大多是以有無氣聲來判斷輔音的。那在如日語或是俄語等只存在清濁對立的語言裡,說悄悄話時是怎麼區分清濁輔音的?
問題更新:我說的如何區分清濁輔音不是語意上的區分,而是語音上的區分,即如何能聽出來是那個音而不是這個。
朱曉農《語音學》中給出了6種基本發生態的聲門俯視示意圖:
還有對耳語時的濁音的描述:
我的理解是:耳語時,原本的清輔音與母音還是清音(母音變成清化的母音),而原本的濁音變成了書中說的耳語聲(順帶一提,書中對發聲態的描述均用「聲」而不用「音」,故出現的是「清聲」、「濁聲」)。也不知道我的理解對不對,只是勉強回答一下中文還是有濁音的:m、n、l、r(零聲母則變得太自由,暫且不論),題主可以試一試用耳語說帶這4個輔音的字。我的體會是用耳語說ama,在m時喉部確實會緊張一下,而aba(b是不送氣清音)、apa中就不會(至於具體緊張的是哪個部位,請原諒我感受不出來)
對於塞音來說,正常說話時:1、由於濁聲態消耗了一部分能量,除阻一瞬間產生的脈衝,清輔音要比濁輔音響一些。2、持阻時間,一般清輔音比濁輔音要長一些。耳語時應該也會繼承這兩個特點。
自己試了一下,感覺濁音會變口爆。*內爆。
說耳語時,原來用正常濁聲的音段發聲態全部改用耳語濁聲。耳語濁聲聲帶並不振動,但呼出氣流的量跟普通的耳語聲不同。
說重一點。像在義大利語這種只有清濁對立的語言裡面,說濁音的時候因為輔音也要振動聲帶,所以要從喉部用力,發音的阻塞更大。在氣聲說話的時候,表現就是音節比較重,時間稍微長點。再說,中國人大部分說話不分清濁,義大利人也能從上下文判斷準確意思啊,哪怕有bene和pene這種常用詞,也沒見義大利人笑過中國人。
漢語有濁鼻音、濁邊音……還有母音……
然而漢語悄悄話因為沒聲調也不太容易聽懂。。。
自己試了一下不會分不出啊...難道你們聽歌手whisper唱法會說什麼都聽不懂?
靠上下文判斷,只要對這個語言夠熟悉就能最終懂對方是什麼意思。
根據看外國電視劇電影裡面的經驗來看,他們說清音的時候就跟我們一樣,只有很輕的聲音,但是說濁音的時候就好像故意放大音量一樣,而且是很明顯的振動,顯得很突出,就像喇叭一樣發出滋滋聲。所以我覺得他們不適合說悄悄話,很容易被看出來。
所以悄悄話的意思是只靠送氣發音嗎 我以為只是音調降低?那中文發zhichishi的音不有點類似日語濁音嗎?中文能聽得清日語也一樣,反之亦然啊
坐標:吳語太湖片
吳語中古漢語濁音全部保留難道我小時候跟父母說悄悄話的時候,他們會聽不懂?
/微笑
另外,我們唱歌的時候四聲也聽不出來了吧,但是依舊能聽懂啊
其實主要是因為我們不是把一個一個字拆開來理解的,我們是轉化成一個整體的語境來記憶的。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