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是不是因為中國地理環境太優越了?

人們擁抱宗教,大凡是因為對生活不滿意,而又無能為力,需要尋求精神寄託。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自然環境是對人的制約是不可抗拒的。在自然環境嚴酷地區的民族,往往都有非常虔誠的宗教信仰,比如俄羅斯人,阿拉伯人,日本人,藏族。但是中國的地理位置太優越了,緯度適中,水熱同期,四季分明,土地平坦開闊適宜耕種,也不像日本那樣多火山多地震,對於古代中國人來說,只要勤勞耕作就有回報,所以中國人信仰人定勝天。


發一篇老文,拷問中國人的信仰。
很多人經常宣揚這樣一句話「中國人沒有信仰,哪來幸福」,此話看似公允,實則用心險惡。長久以來,某些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持懷疑和否定態度,尤其是落實到宗教問題上,更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似乎通過宗教信仰就可以否定或肯定國人,大致是國人無信、思想素質落後、不是文明人,進而貶低中國文化,試圖把狹隘的宗教信仰理念強加在國人頭上,說的嚴重點,就是在中國的思想文化體系中,進行文化殖民。
當前世界宗教問題和一系列宗教衝突、爆恐事件讓我們不得不思考「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也促使我們思考中華大地上的宗教信仰現狀。

在中國雖然歷史上儒、釋、道之間相殺相愛的故事不少,但是中華大地上,儒釋道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宗教戰爭。我們信仰敬天法祖、真理、科學、正義、善良、文明、公正、道德,信仰炎黃、堯舜禹、老子、孫子、孔子、如來、觀音、孫思邈、關羽、岳飛等等。
不可否認,宗教是引領人們尋求適合自己信仰的最佳方式,無論三清、孔聖、佛祖、上帝,任何宗教都相信自己選擇的路才是正確的路,都在追尋真正的「道」,道生一、任重而道遠、得道高僧、太初有道、人間道義、道德規範的道,從廣義上來說,均為同一個道,只不過用不同的方式來演繹罷了。
宗教是尋求信仰的便捷渠道, 但信仰本身不一定是宗教,宗教和科學不是對立的,有神論和無神論也不是對立的;從歷史的長度和寬度來看,我們是極其幸運的,從來沒有一種明確的宗教不立為國教。
我們可以以道教、佛教的視角看待世界,以基督教、無神論的視角看待世界,以共產主義、經濟分析的視角看待世界,我們的精神世界是七彩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不是純粹的光明,也不是純粹的黑暗,這就是生活,也是道。
藍色不會妨礙綠色,綠色不會妨礙紅色,紅色不會妨礙黃色,黃色不會妨礙黑色,黑色不會妨礙白色,正因為這樣的色彩和包容,才構成了我們認知的世界;不能因為僅僅看到綠色,就否定了其他色彩,要是我們的精神世界只有一種色彩,多麼可悲啊。
我們信仰的根本就是無論世界的顏色多麼豐富,無論這個世界參雜多少色彩,都改變不了自己本身——「黑暗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我們用他來尋找光明」、「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消滅人類暴政,世界屬於三清」,所有的這些,我們都能接受,所有的理念都可以豐富我們的內心,萬物取之為我用,看起來有點實用主義,其實透露出來的是文化中的自信,自信到可以包容宗教、文化、文明、古今中外。

我們選擇了適合我們的信仰,無論選擇儒釋道、無神論、基督教等等,都值得尊重,不因人而廢,不因教而異,追尋認可的是道。
有廣而泛之的信仰沒錯,追求一個宗教形式的信仰也沒錯,追求一個團體和組織形式的信仰沒錯,追求國家為主體的信仰更沒錯;把敬天法祖、人倫之道融入到我們生活中,平平淡淡的過日子也沒錯,有禮有節有心有義有理智有自信心的生活下去。
哪怕沒有宗教信仰,我們的先祖、祖輩、聖賢、英雄、習俗、文化、鄉情等等就是我們的信仰;我們現在的生活不是某個萬能的神賜予我們的,是祖祖輩輩認識自然、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獲得的,神靈與聖賢引導我們前行,之所以崇拜炎黃二帝、老子、孔子、釋迦摩尼、關羽、孫思邈等等,是因為他們詮釋了道、覺悟了道以及對世人的功德。
大道無形、無名,仁義禮智信、天人合一、覺悟成佛、關愛世人、民主、和諧、平等、公正、愛國、誠信、道義等等,都是我們可以追尋的理由,無論如何選擇,不代表另外的選擇是錯的,也不代表自己是完全正確的。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唯有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明智、明心,我們不排斥進步,不排斥文明,但是不代表完全捨棄我們的文明,把我們的文明核心置換成別人的觀點,我們可以接受進步,但是不代表接受文化殖民。
如同我們可以吸收雞肉、豬肉、花生、大豆、蘋果、葡萄中的營養,哪怕我們吸收了雞肉、豬肉的營養,不代表我們非要變成雞和豬。
如果別人問我們有沒有信仰,我們可以大聲說:「有,我們信仰敬天法祖、真理、科學、正義、善良、文明、公正、道德,我們信仰國泰民安、山河永固、科學進步、明智明心,我們信仰自己是個中國人、自己是炎黃子孫。」
我們也有自己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信仰選擇方式,以道教來說,道教崇尚神仙學說,以信奉「道」為最高信仰的宗教,從華夏文明起源開始,隨著對規則的認知,隨著文明的不斷發展、對真理的探索、對科學技術的追求、先賢對文明的貢獻、人類對道的詮釋,道教神靈系統不斷豐富不斷增加,在五千年的文明發展中,不斷湧現神仙人物,不斷有原本的人成為神,比如炎黃、老子、關羽、孫思邈、王重陽等等,炎黃時沒有三清神像,商周時沒有關羽神像,三國時沒有王孫思邈神像,隋唐時沒有王重陽神像,宋元時沒有張三丰神像;道教甚至不排斥以後還會有人成神,親,說不定一千年之後就有你,如果你也能真正詮釋了道、真正大功德、得到大眾長時間跨度的認可,神仙多由凡人做,神仙可學,神仙可成,道教崇拜的神仙要麼是道的化身,要麼是人間詮釋正義、美德、正道的聖賢。

傳道不傳教,信教首先要有人性,再談教理教義。宗教應該服務於人,不是驅使人去作惡。
道言道語,在教言教,作為一個道士,我們理所應當堅定自己的信仰,踐行祖師爺的教誨,讓更多人了解道,了解祖師爺的路,並指引我們前行。
我們為什麼向神靈祈求呢?
祈求是恭敬的懇求神靈幫助我們,是懇請已經修道成真的先輩們幫助我們指引我們,當我們能力不足的時候,祈求神靈庇護在迷茫路途上尋找道路的我們;可能祈求的內容五花八門,我們把這個內容通過宗教的方式表達出來,讓我們也同先輩一樣更好的近乎道,寧靜自我,才可能讓人生更加順暢。
修道,就是我們儘可能展示我們積極的一面,避免自己頹廢的一面,把更多的美好與快樂傳遞出去。無論道教經典有多少,無論道教的形式有多煩躁,無論我們面對的環境有多麼複雜,我們有一個真正明智的心,不會唯物就是錯的,不是唯心就是對的,而是從感性與理性的角度,把握我們真正的內在自我,才可能更好的學習。
當然無論選擇信仰佛教還是道教,無論選擇信仰基督教還是無神論,我們都是為了追尋宗教背後所代表的道,追尋萬事萬物背後的真理,並讓我們自己變的更圓滿。
宗教徒之所以走向圓滿,要從道義上約束好自己,任何形式的文化、宗教進入華夏,必須為華夏所用,而不是華夏被宗教驅使利用,讓中國人過的更好、活的舒服、信的明白的宗教才是好宗教,否則都是扯淡。
在中國,宗教必須首先讓中國人過的更舒坦更自在,必須中國化,而不是把中國基督化或者伊斯蘭化;信不信宗教無所謂,首先做個好人,中國的任何宗教徒必須首先是個中國人,然後再談宗教信仰。
無論任何宗教,歸根結底應該服務於人,通過不同方式的修行達到心靈的圓滿,而不是以宗教的名義讓人迷信,國家的律法顧及更多的是大眾的公正公平和社會能夠接受的準則,儒釋道在中國幾千年的和諧共處,脫離不開一個基準點:「國法大於教法。」
國法大於教法何嘗不是大眾的幸運?國法大於教法才能對大眾更公平、保障多數人的權益;任何一個宗教過於強勢都可能造成宗教極端主義,信仰應該是約束好自己,而不是要求別人必須迎合自己的道德觀和喜好。
坦然自在的前行,追尋真理,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宗教信仰更好,但是,哪怕沒有宗教信仰,做個好人總沒錯,也不代表沒有信仰,選擇做更圓滿的自我。
無論道教徒、佛教徒、基督徒、無神論等等,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天南海北,拒絕「中國人沒有信仰」這一句用心險惡的話,做堂堂正正的自我,有尊嚴、有信心、有理智、不迷信、不偏激、不衝動的前行,追尋信仰、公正、真理、科學、進步、榮譽。
以德為用 以善為本 道法自然 福生無量
有容有度 明智明心 三思後行 重德誠信
正心利己 與人為善 善待自己 善待家人
敬天惜物 愛國愛教 尊重他人 尊重自己
不迷信 不盲從 不消極 不衝動
不偏激 不放縱 不自傲 不自卑
守仁義 尊道德 有信仰 有擔當
如果讓大家喜歡也是錯,貧道願意一錯再錯。


題主,不是中國人沒信仰,是你自己沒文化,連中國人信仰什麼都不知道。我在另外一個問題中的回答:漢人沒有一個統一的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信仰究竟是萬惡之源還是民族之幸? - 謝正的回答,
現在全文轉過來吧
先有一問,大家以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什麼?對此問題,意見頗多。或謂人倫道德,或謂經史子集,或謂儒道法墨,或謂琴棋書畫,甚至也有說易經、風水、武術、律呂的,不一而足。我卻有個人想法。

我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便要與其它文化作一比較。西方文明以基督教為基礎。默汗穆德創立伊斯蘭教,才有了阿拉伯文明。印度大陸原有婆羅門教,後又產生了佛
教,後來佛教衰微,印度教繼起。然而我國自周朝起,宗教就不再成為我國人精神上的依託。與殷商不同,周朝是一個世俗的國度,這也是我國文化早熟的表現。自
周朝開始,我國便早早地拋棄了宗教而開始了世俗生活,建立了偉大而光輝的文明。並且之後宗教從來不在國人生活中佔據主導地位,其原因為何?這是第二個問
題。我對第一個問題的解答寓於第二個問題的回答中。

第二個問題的回答,須要從宗教的作用開始探討。對於宗教的作用,也是眾說紛紜。我試著簡潔明了地回答。我以為,宗教的根本作用還是向人解釋死亡。世間生
命,有生必有死。然而正是這個必然使所有人恐懼,連秦皇漢武也不例外。徐福向蓬萊無非是求取長生不老葯。非只秦皇漢武,古今中外諸國莫不如此。埃及瑪雅金
字塔、我國歷代君王陵墓,都不過是君王對於永生的不懈的追求的明證。死亡人人都要面對,能起山為陵的到底是極少數。因此為了使人人都能擺脫對死亡的恐懼,
於是產生了宗教。你看,基督告訴人們:你們信我,死後便能上天堂,便能得到永生。佛教呢?佛說有輪迴,你死了實則是沒死的,你死了還有輪迴,還要投胎。因
此你其實也是不死的。道教呢?道教最重視的莫過於養生之術,教你休養生息以作長命百歲的打算。修道之人多追求羽化飛升之術以求封神成仙。基督的解釋多麼簡
單,佛的輪迴之說又是多麼的巧妙,道家的解釋不過是消極地推遲了死亡的到來而已。然而作為我國傳統士人與百姓精神支柱的儒家是怎樣解釋死亡的呢?


然而,看起來儒家卻迴避了對於死亡的解釋。「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未知生,焉知死?」孔子又說:敬鬼神而遠之。那麼,儒家真的沒有解釋死亡嗎?

儒家以孝治天下。由我觀之,孝,實則是儒家對於死亡的真正解釋。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何?蓋我國人自周公開始,由殷人的敬事鬼神變為祭祀祖宗,
由向宗教鬼神尋求永生變為向血脈在人世間的傳承中尋求永生。只要有後代,你的血脈便能長存。你有兒子,子又有孫,孫又有子,子子孫孫無窮盡。於是在血脈的
無窮傳承中,你也得到了永生。因為你的子孫會永遠的祭祀你,在你死後仍然記著你,逢年過節,都會給你飯吃,給你衣穿,燒錢給你用。只要你的子孫有後,這一
切都將永久地傳承下去,因此你也就得到了永生。「宗廟致敬,不忘親也。」因此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祖先的血脈如果到你這一代斷絕了,這便是最大的不孝
了。所以民俗「多子多福」。所以古人如果無子,也要從同宗中過繼一個兒子過來,以免絕後。所以姬周代殷,憫殷人宗廟之不祀,還要封紂王之子武庚於商丘。武
庚亂而亡,又封建微子啟於宋國以奉殷商宗祀。又封建夏人之後於杞國,以奉夏朝宗祀。此所謂「存亡國,繼絕祀」。所以齊桓公用管仲之議,「存亡繼絕」,為當
時所稱誦。所以孔子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所以司馬遷因燕國「社稷血食者八九百歲」而稱誦召公甘棠之烈。所以諸葛亮常自比為「開周八百年之姜子牙,興漢
四百年之張子房」。所以時至今日,我們評價一個人最高的評語仍然是某某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某某永垂不朽云云。所以孝經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要保社稷、保宗
廟、保祭祀。所以琵琶記中,張廣財給蔡父掃墓時感嘆道:未歸三尺土,難保百年身,如今你已歸三尺土,只怕你難保百年墳。所以王羲之先墓兩遭荼毒而作喪亂
帖,字裡行間的悲痛慟徹人心。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墳瑩難保是常事。戰亂無常的時候,宗族也不一定能長存。侯景之亂,王謝貴族被屠戮一盡。「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即使墳
塋能保全,然而由於遷徙往來,子孫後代總不會永遠生活在祖冢周圍。西晉八王亂後,五胡亂華,中原板蕩,衣冠南渡之人又在何處弔唁他們的祖先呢?故兩晉南北
朝時期,譜碟之興盛冠於歷代。戰亂中祖冢難保,人其流離。這樣傷心慘目的情況下,編修家譜,使祖先的名字與事迹永遠地為子孫後代所知曉。在南方,這是南渡
衣冠紀念祖先的方式;在北方,是留守的宗族在面對外族入侵時堅守民族文化的心靈寫照。墳墓雖難得保全百年,家譜卻能時補時修。只要血脈不絕,家譜必能永世
留傳。譜碟雖盛於兩晉南北朝,實際卻早發端於周人。周代封建諸侯,天子遣史官紀錄各國歷史。當時家國一體,國史實際是家史,家史當然是國史。孔子因魯國史
料而編春秋,則我國史學實早在孔子前就有了。我國史學實發端於家譜中,而自司馬遷而蔚然而出,兩千餘年不絕。各國文明無有如我國如此重視史學的。由家譜而
國史,由孝入忠,我們民族對於永生的追求走向了一種更高級的形式。即在人世中建功立業,以留名於青史。「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死後名」。早在孔子之
前,叔孫豹就有三不朽的說法:「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孝經中孔子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
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司馬遷作史記,不忒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更為遵行其父司馬談之遺願,繼承家業,將
過往的英雄人物之名,不論貴賤成敗都永久地傳於後世;並揚己名於後世,以償前辱,以顯父母。文天祥所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有甚如桓溫
者,「男子漢大丈夫不能留芳千古,也要遺臭萬年。」所以武則天死,碑不著文字。聲名既已顯於史策,要石碑何用?所以戚繼光說: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功
業已遂,封侯自不重要了。因此,自遷固之後,史學在我們民族的文化中佔據著顯著的地位,其意義正在於永傳我民族先賢之名於後世。我們說我國四千年歷史沒有
斷過,實際便是說我國史學從來沒有斷過。實在是因為史書是我們民族通往永恆的階梯。「必先滅其國者,先滅其史」。每一朝代都要修實錄,記錄當朝的事件人
物。每一朝代滅亡了,都要修這一朝代的國史,二十四史綿延不絕。歷朝人物,帝王將相,忠奸賢愚,都一一記錄下來了。歷朝歷代,國置國史,皇帝置起居注,州
府有州府志,縣有縣誌,各家各族有家譜族譜。在我國歷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人物入國史,在州府縣上有名的入州府縣誌,所有人都能被平等地收入家譜中,由此
所有人都獲得了不朽的紀念。世界各國宗教文明,其規模宏遠有如此其大者乎?

更為重要的是,在我國史書不但記錄著過往的人事,也評說著過往的人事。我國史書自司馬遷之後,以紀傳體為主,與西方大不同。西方著史,幾乎都是章節體。而
人物傳記歸入文學,不入史學,且數量亦不多。大抵西方史學的任務無非是稽往事真假,以考興衰成敗,探求歷史發展的因果規律。因此西方史學體裁以章回體為
主,內容則以紀事為主。而這項任務只是我國史學任務之一,即司馬遷所謂的通古今之變。而我國史學最大的任務還是紀錄一代人物風流、明主昏君、忠奸賢愚、智
計勇武、孝梯節烈,足可紀者都紀之以資後世。因此必須採用紀傳體的形式,以紀人紀言為主。而且西方史學全為私人所修,並無一個國家像我們一樣一朝又一代地
組織力量編寫國史。因此,西方古代史只知大概,諸多細節幽晦難明。因此西方考古學發達,實因其史學不昌,史籍不全,必須由考古學證之。而我國國史不斷,因
此過去我國考古學並不發達。只是由於近世以來,中西交融,我國考古學才發展起來,並且在我國商朝歷史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實則也是因為商朝過於久遠,且
當時人們不像周人一般取祖宗信仰,而主要是敬事鬼神,因此留下的史書不足。此孔子所謂:「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
故也。」然而除去夏商上古史,我國目前國史研究,仍然是以史書為主,以物證為輔。今日修史,也仍然應該以紀傳體為主,以紀人紀言為主。

正是因為我國史書以紀傳體為主,紀人紀言,因此就評論著人事言行,發揮著道德評說的作用。宗教導人向善,在教義中教人善惡,告訴人們生前的善惡決定了死後
的所在。基督說你不行善便入不了天堂,所有人在末日到來之際都要受到上帝的審判。佛說你不行善來世便要做牛馬。道家說你要修行才可成仙封神。可是,天堂在
何方?地獄又何人見過?往世來世又誰曾經歷過?末日審判又何日到來?即使末日審判到來了,都到末日了,人類都滅亡了,這樣的審判又有什麼用呢?我國卻在四
書五經中教人善惡,在史書中紀錄著善惡,審判著善惡。王侯將相死,要議謚號,這就是蓋棺定論;斷代修史,便是末日審判,便是對一朝全體人物的大審判。所不
同的,我國的審判不需要等到世界末日就到來了。所有的忠義仁智在史書自有其褒,奸偽愚詐自有其貶。看到這一點,你再回頭看看各教教義,便會深覺各種宗教何
其膚淺蒙昧,而我國文明何其昌明也。

褒貶自史實出。國史斷絕則忠奸不傳,史實幽晦則褒貶難明,史書穢則褒貶亂,史家無良知則全國道德淪喪。所以我國良史如馬班,尤為人所稱傳,穢史如魏收,為
世人所鄙惡。在晉董狐筆,在齊太史簡。在他們的抗爭下,不但歷史真相得到保留,史家品格亦萬古長存。歷來政治介入歷史之事時有發生,可是歷代史家總體上都
是在儘力地保存歷史的客觀真實。唐太宗查看自己的起居注,於是就在歷史上留下了一筆他查看起居注的記錄。這不正說明了我國歷史的客觀偉大處嗎?至如桓玄當
了短短几天皇帝就給自己寫起居注,徒增歷史笑料而已。謚法,以下議上,秦始皇廢,後人殷鑒秦亡之速,終不可廢。以下議上,誰又能說我國歷史全都是專制兩
字?

正是由於我國給了死亡以如此解釋,給出了留傳青史的道路使英雄人物永遠為後世所銘記,因此國史的存在就激勵著我國一代又一代的先賢人物在為家為國的事業中
建功立業,一個腳印又一個腳印地推動著我國歷史的前行。在盛世中拼搏,在衰世中堅守。歷朝歷代,忠臣義士不計其數。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國歷史文化
之所以能長存於世,實在根本於此。范仲淹問卜,曰:不成良相,便成良醫。《鳴鳳記-寫本》中,楊繼盛要上書劾嚴嵩父子,其妻曰:妾欲相公為忠良,不欲相公
為忠魂也。宋亡而有胡三省;明亡而有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至如近世,國幾危矣,而救亡圖存保種之士不絕。因此,史學不絕,也反過來造就了我國曆
史的不絕。歷史的褒獎激勵著人們,歷史的貶損也震攝著人們。所以「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所以電影鴉片戰爭中,琦善泣語林則徐:你我都經慘敗,你卻能
名留千古,我卻要永背罵名了;所以大躍進後,劉少奇謂毛澤東:人相食,要上書的。西人常對上帝有敬畏感。我國人不信上帝,所懷有的自是一種對歷史的敬畏
感。西方人說匈奴人是上帝之鞭,懲罰著羅馬帝國。史書便是我民族的上帝之鞭,鞭策著我們民族一步一步前行。

正是由於我國傳統文化以血脈相承、宗祀不絕來解釋了其它文明中需要宗教鬼神才能解釋的問題,並且以青史留名開闢了一條光輝的道路去解決這個問題,因
此我國人精神生活中就不需要宗教的存在了。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內心強大就自然不需要宗教信仰了」。此所謂「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所以你看基督的教
堂、穆斯林的清真寺,都建在鬧市中,以供教眾禮拜。獨我中國,佛道寺觀大多遠離鬧市,所謂「天下名山僧佔多」是也。蓋我國世俗社會自不需要宗教,佛道兩家
在國人精神中只起補充作用,因此就被儒家給排擠到山林之中了。至如西方,中世紀黑暗如斯,一無足取,及至近代科學理性興起,才逐漸擺脫了宗教的蒙昧狀態。
然而時至今日,美國保守勢力嚴重的地方,還在爭論教科書中要不要寫種族進化論而不能拋棄上帝造人之說。阿拉伯各國更是還被宗教勢力所籠罩而不能進入文明國
家行列。

獨我中國,自周公起就擺脫了宗教的桎梏,建立起了成熟的世俗社會。詩經中說: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在殷人的教訓中,周人看到
了人心向背的力量:「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於是以德配天。從宮之奇讕假道中便可以看出周人的這樣一種重視人心的看法。因此自周人之後,我國國民
人生的絕大精力都投入到世俗生活中去。人人不斷地努力,父母為撫育子女而努力,子女為贍養父母而努力,忠臣良將為國家而努力。所有人的努力匯聚起來,從而
建立了延續不斷的偉大文明。相較於虛無飄渺的天堂、來世,我們的祖先在世俗中尋求永生的態度豈不是更巧妙、更偉大?

近世國世之衰,時也命也,不足以說明我國國學之不如人。以數千年的眼光來看,這一百年所受到的屈辱不過短短一瞬。千年之後的人寫史書,必然也只是說
這一個百年是僅有的中國GDP不佔世界優勢的時代而已。反而如此衰世亂世中千千萬萬人的救亡圖存之舉必能留傳後世,以激奮我國人之心。這更能說明我國歷史
與文明的偉大之處。況且,今日之中國早已邁開步伐奔著新的繁榮而去了。2011年,我國工業總產值便已超過美國,發電量與用電量也都已超過美國。要知道,
美國人在發電用電量的第一位置上已經穩坐了一百多年了。今天,我國GDP雖然仍然只是世界第二,僅美國一半左右。然而這其中四成多是工業產值,而美國工業
產值僅占其GDP兩成不到,其它的都是服務業、金融業等第三產業而已。即我國工業產值其實已經躍居世界首位了。目前的差距僅在部分尖端技術產業中,這些差
距將在不久遠的將來必能追趕上的。這是一個轉折點,即是世界時代的轉折點,也是我中國的轉折點。為了這一天,全民族已經奮鬥了一百七十餘年了。能用短短几
十年的奮鬥達到如此成就,實在也與我國曆來的世俗社會息息相關。這樣的奮鬥,自周公以來,三千餘年一以貫之。因此,孰謂我國國學不如人?


近來讀錢穆的國史大綱。他說: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我的這一番見解的出發點,蓋與伊同。然
而,我卻仍然不僅僅滿意他的溫情與敬意之說。溫情與敬意,亦不過是對於自己祖先的同情罷了,仍然難以讓人從理性上深覺國學之偉大。我喜歡國學歷史,原本出
自天然。今日我已明白此等道理,便更進一步地知道,國學之所以要我們去喜歡,去努力耕耘的原因,不僅僅只在情感上的需要,也有理性的指引。即實在是因為我
國文化中有十分優秀的所在,有非常值得努力的地方


這是一個歷史問題,不是一個地理問題,中國統一較早,統一的時期較多,王權獨大。既不同於歐洲城邦制度下神權大於弱小的王權,也不同於中東地區的政教合一,王權神權混合。
非我觀點,以前早有非常深入的研究,看到其他答案,感覺知乎越來越淺的貼吧化,比較無奈。


這個問題要答好是有難度的,強答一下,只負責答的有趣。

首先,宗教和信仰是兩回事,雖然很久很久以前可能是一家,但是現代的話這兩個詞的意思恐怕是不能等同的。我只是來回答,
中國為什麼沒有在內部產生一個強力宗教或者歸化一個外來強力宗教這麼一個問題。

那麼要分為幾個部分:
宗教是什麼?
實際上我認為宗教最初的形態是用於解釋客觀世界(大自然)的,按照宗教的發展來說大致歷經了神秘主義(圖騰崇拜),多神教(印度教,佛教,道教,神道教),一神教(伊斯蘭,猶太教,基督教)。那麼很清晰的邏輯就是宗教只是在科學不發達,認識手段低下時人類解釋大自然的一種方式方法,比如天狗吃月亮解釋月食等等,所以到現代來看,無神論的當然居多嘛,有神論的也是一神教發展得快(鄉村基督教啥的)。

為什麼沒有被一個外來強力宗教歸化?
這裡也要分開說,外來宗教有沒有,有的,佛教就是印度來的,景教,拜火教,伊斯蘭教等等都是,但是歸化談不上,這方面我們的地理位置是起到作用的,西面是青藏高原和西域,北邊是不毛之地,東邊是大海和幾個小島國,離人類文明中心兩河流域距離比我們還遠。宗教的擴張是帶著刀劍來的,刀劍過不來,歸化是有難度的,這一點來說,地理條件是有的,打得過來的文明程度比我們還要低,比我們文明程度高的限於地理條件和實力打不過來。當然最後還是打過來了,送來了基督教,馬列主義,但是這時德先生和賽先生也登場了,宗教的意義也就只剩下雞湯了。

為什麼沒有在內部產生一個強力宗教?
現在來看宗教其實像小白兔一樣(當然伊斯蘭除外),但實際上宗教在歷史上可是標準的大灰狼(參看當代伊斯蘭,中世紀的天主教),這就涉及到神權和王權之爭了,那麼我的回答是中國神權王權在商後期就已經決出了勝負,王權統一了神權,自此以後神權(宗教只是神權的一塊遮羞布而已)式微,徹底滾出了權力中心,只是王權的吉祥物而已,2000多年來,我們只有強力的王權存在。

禮這個字在甲骨文裡面是這樣的:

看上去很明顯,就是一個容器裝著很多東西,幹啥那,祭天拜地用的,也就是說這個禮啊原本用在宗教場合的宗教儀式。
那麼周禮這個東西其實就是把這些宗教儀式規範了一下。
商崇鬼神嘛,有事沒事就禮一下,逢年過節禮一下,出兵打仗禮一下。
那麼到了周朝,周公搞了這麼個規範出來,
第一是有基礎,商朝搞了不少了,整理一下。
第二就是確定了誰是老大,這個禮應該誰來主持,不要小看這個,周禮的確定徹底堵死了宗教勢力在中國和世俗勢力的權力分享之路。
商朝的時候,禮都是宗教階層(按照考古發現暫定是個「貞人」集團)主持的,商王要打仗,總要佔一下吧,搞個骨頭燒燒啥的,骨頭總不會開口說「善,大王你去吧,保證贏」,這時候大祭司們上場了,代替天神說話,那就由不得商王了,大祭司如果說「不吉呀不吉,此去西天路途遙遠,搞不好要吃敗仗」,商王也沒辦法,收拾收拾不打了。
商王要是掛了,總要搞個繼承人出來,若按王國維先生的說法,立子立嫡之制始自周代,商代有父死子繼」、「兄終弟及」或「叔侄相傳」,反正亂的很,那麼這個大祭司(神權)在裡面也添了不少亂。
當然更屌的就是廢立商王,商代大祭司牛逼的不行,你這個商王幹得不好,我可以把你趕下台。
比如伊尹放太甲等等,這種神權王權之爭在商一代是搞的熱火朝天的,到商後期王權已然戰勝了神權,據考古發現,商後期的占已經很少看到貞人了,大多都是商王親自上場,屬於老子要幹啥就幹啥。

所以說商代的時候神權王權的鬥爭還是很激烈的,有多激烈你看看中世紀的西歐,現在的伊朗就知道了。
到了周朝,周公整了這麼個周禮出來,卧槽,所有權力都歸王權了,祭祀啥的都要王來主持,連大祭司都是中央指定的,《周禮.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以小宗伯為佐官。」,這個官職有多大吶,還不上三公,相當於以後的禮部尚書,這也就是說,這個神權徹底歇了,折騰到最高還要歸禮部管,離中央的距離那是非常的遙遠啊。那麼在此以後神權再也沒有搞出什麼花樣來。
比如:
《左傳·僖公四年》:「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
這春秋時神權基本上就是吉祥物一樣存在了。

中國沒有什麼牛逼的宗教,包括原生的道教也好,佛教也好,綠教也罷,都沒搞出花來,這些應該感謝周公搞得這麼一本周禮。不要看現在那些什麼基督教佛教啥的猛灌雞湯,這些都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東西,歷史上他們曾經代表神權的時候可沒少幹壞事,當然道教沒幹壞事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嘗到權力的真正滋味(一路過來不過是吉祥物般的存在感),不然妥妥的也是如此。

綜上:
中國人確實是沒有宗教可言,因為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一個叫做周公的長者,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制定了周禮,欽定了宗教在中國政治體系下的地位。比西歐領先了大約2000年,咱就不和中東比了,他們那長者還沒轉世過去。

現在來看,知乎真是水的可以,高票的居然是那麼幾個販賣情懷的雞湯文,真是醉了,水大的連我這水貨都看不下去了。


謝邀。發篇我之前寫的文章,來回答這個問題。

《中國人的宗教和崇拜》

一、宗


在華夏文化里,宗,指的是尊祖廟。因為華夏人是由單一的部落繁衍而成,所以,可以認為,整個華夏族,就是一個大家庭。所有的華夏人,擁有共同的祖先。這在世界的民族中,是非常獨特的文明現象。


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在血統上,還是在文化上,都是互相撞擊融合的產物。尤其是現在的歐洲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誰,自己從什麼地方而來,自己在文化和血統上,有什麼傳承脈絡。


現在有一股妖風邪氣,試圖瓦解華夏人的血統認同,來瓦解華夏人的民族認同,繼而瓦解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這是相當居心叵測的文化戰手段。要摧毀一個民族的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那麼民族虛無主義,一定是首當其衝的。瓦解了民族認同,再通過歷史虛無主義的手段,就可以把這個民族關於自己國家的記憶抹掉。


經過這樣的格式化之後,新的文化認同,就會建立起來。當這種寧愛友邦不愛母邦的文化認同一旦建立起來,那麼,就會出現一種潮流,一種只愛外國的國家認同。為什麼現在中國有那麼多的精神外國人,根子上,就是從民族虛無主義開始被挖斷的。


要反擊這種民族虛無主義,就得首先重建華夏人血統與文化上的雙重認同,高度統一的認同,更符合歷史真相的民族認同。在中國的歷史上,華夏人並沒有和異族大規模通婚的記錄。無論是南北朝,還是元清兩朝,胡漢都是不通婚的。貴族間的政治血盟,對於整個民族的血統來說,不過是大海里的一滴水。

那種宣揚華夏人只是文化意義上的民族的虛無主義論調,他們並沒有任何的歷史事實,和考古事實,和分子人類學事實的依據和支撐。他們有的,就只有口號和蠱惑人心的宣傳。如果華夏人只是文化意義上的民族,那豈不是朝鮮,越南,琉球人,也都是華夏人了。


我們中國人,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但是歐洲人知道他們是誰的子孫嗎,美國人知道他們是誰的子孫嗎,閃族人知道他們是誰的子孫嗎?雖然閃族人認為,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但是他們的血統在傳承過程中,早已經被污染的七零八碎。閃族人才是名副其實的文化民族,而非血統民族。


從人類學的角度看,越是小民族,血統越是混雜。因為通婚是不可避免的,一個人口基數小的民族,隨便混進來其他民族的血統,就會馬上變成大花布。而人口的絕對優勢,則會把混進來的異族血統馬上變成大海里的一滴水。


一些喪心病狂的民族虛無主義者認為,炎黃都是不存在的,炎黃也都是西戎東遷的民族,歷史上從未存在過華夏人和華夏文明。而且這種論調,還能大搖大擺的登堂入室。否定華夏人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就會徹底挖掉華夏文明的根基。這是一個文明的宗根。


這樣的挖根,是很奇怪的。如果沒有了炎黃,沒有了炎黃子孫,沒有了華夏文明。那麼中國憑什麼還可以叫中國?於是,事情也真的惡化到了這一步,年輕人的腦子都被搞壞了,他們真的相信了這一套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的謊言,動不動就污衊自己的祖國為你國,貴國。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忘記祖先,意味著可恥。一個同時忘記了自己的祖先和歷史的民族,是可怕的,更是墮落的。我們的年輕人,他們已經被煽動成了以污衊自己民族和國家為樂的墮落分子。


所有的華夏人,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是不容置疑的歷史事實。要讓年輕人知道,中國之所以叫中國,它的根據就在這裡。得先有中國,然後才能有中華民族,沒有國,哪來的國族呢。因果關係不能顛倒,本末關係不能倒置。


二、教


上所施下所效為教。在華夏文化中,教,就是崇聖人教化的意思。因為華夏人是一個部落繁衍而來,擁有共同的民族,那麼民族裡能帶領國家發展的聖人,同時也會成為整個民族的領袖。在族為宗,在國為聖,在天下為王。華夏文明中,民族,文化,社稷的高度統一,是世界文明中獨一無二的。


西方人,既不知道他們的祖先是誰,可謂無宗。也沒有聖人教化他們,可謂無教。猶太人中,好不容易出了一個所羅門王,讓他們神魂顛倒的念叨了幾千年。所羅門王這種水準的民族領袖,在華夏歷史中,估計能混個看城門的差事就不錯了。

摩西是聖人嗎?他當然不是。他一個給古埃及人放羊的奴隸頭子,哪裡有資格當聖人呢。耶穌就更不是什麼聖人了,大字都不識幾個,不過是個遊手好閒的不務正業的還沒什麼文化的青年人。印度文化那邊,就更等而下之了,一群土著賤民,住在樹林子里要飯的,還不如耶穌呢。


為什麼印歐人,閃族人,都要以死後世界為基礎,構建出來一個神話體系,來指導人們的現實生活呢。因為他們的文明,無宗無聖無王,在文明上,就從來沒有開化過。那麼他們的教化,就會以鬼神來上施,無知陋民以恐懼來下效。


所以說,西方人,並沒有宗教。宗教是中國文化特有的現象。西方人,印度人,他們基於死後世界建立起來的那套教化體系,準確的說,應該是鬼巫乞靈文化。世界主要的幾大文化,只有華夏的宗教文化,是關於現實中的人的文化。其他的幾支,都是鬼巫文化。


把鬼巫乞靈那一套,翻譯成中國文化中的「宗教」一詞,是對華夏文化的褻瀆和污染。把他們的鬼酋,翻譯成中國的「聖」字,把他們的鬼巫乞靈文化的鬼話連篇,都翻譯成「經」,也都是對中國文化的極大褻瀆。廟是華夏人祭祀祖先神的地方,不是放胡鬼禿丁的地方,胡鬼禿丁把自己住的地方自稱為做廟,這也是對華夏文化的極大褻瀆。


亘古不變的,可以傳萬世的大道理,華夏的聖人為天地作言成書,才可以稱之為經。蠻夷們那些鬼話連篇的東西,怎麼可以稱之為經呢。西方的那些鬼話連篇的東西,準確的講,亞伯拉罕系列,應該翻譯成《舊牧羊寶典》《新牧羊寶典》《新新牧羊寶典》,後來美國出了一本講普世價值的最新牧羊寶典,可以稱之為《燈塔牧羊寶典》。印度系列,可以翻譯成《某某要飯寶典》。比如《阿含要飯寶典》,《金剛要飯寶典》,《楞伽要飯寶典》。


這種文化戰爭是很可怕的,悄無聲息的,把一切屬於你的,都變成他的。第一步是文化捆綁,說什麼大家都是好朋友啊,你的東西我用用。第二步是文化入侵,如寄生蟲鑽入了人腦。第三步是文化控制,蟲子開始控制人的大腦和精神。最後一步是文化奴役,就像線形蟲可以讓宿主螳螂產生強烈的饑渴感跳水自殺一樣。


這四步都完成了之後,那麼關於華夏文明裡,本來就是我們的東西的珍寶,就會被我們的年輕人所遺忘。甚至認為,這些理所當然的都應該是那些鬼巫乞靈團體的。比如全民狂歡「聖誕節」,耶穌何德何能,可以當華夏人的聖人?他的死活,跟中國人有一毛錢的關係嗎?但是,我們的年輕人,已經被文化線形蟲控制了大腦。


三、崇


宗是在祖廟裡祭祀祖先,宗上面加了一個山,意味著高大巍峨。崇的本意,是指高大的山。這個字,把華夏文化中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統一在了一起。把天地人,也都統一在了一起。中國文化的一切,都是關於天地人的道理。


為什麼在中國人的骨子裡都有一種不信邪的天性呢,這就是幾千年的文化熏陶所致。在華夏文化中,中國人歷來只崇敬天地,崇敬自然,崇敬祖先,崇敬父母。而那些破嘴一張就鬼話連篇的東西,中國人是嗤之以鼻的,並斥之為妖妄淫僻的異端邪說。

對中國人的這種文化天性,謝靈運有過很精闢的論述。他說,華民易於受理難以受教,夷人易於受教難以受理。簡單的說,就是中國人向來只認天地道理,聖賢之道,講的是有憑有據的道理。而蠻夷們則不然,隨便誰破嘴一張,滿嘴跑火車啊嗚一口噴出來一個死後世界的鬼話連篇的思想,他們也都不假思索的全盤接受,他們天然的熱愛各種異端邪說。


對天地,對祖先,對國家昌盛,對天下永久太平,這些無比美好的希望,用什麼能代表中國人的這種寄託呢。在華夏文化中,先後有兩座聖山,承載了這樣的象徵意義。在周和周之前是昆崙山,在秦和秦之後,是泰山。


穆天子西遊,老子出嘉峪關西遊,孔子也說,西方有聖人。這都是講的深層的文化記憶,而當時華夏人的先祖,祭祀天地祖先的那座聖山,崑崙墟,也許到了老子孔子的時代,已經沒人找得到了。穆天子,很可能是最後一個去過崑崙墟的華夏君王。找不到,但又念念不忘,這就是深埋在老子和孔子心裡的文化鄉愁。


我們的歷史中,只寫了秦始皇之後的一系列泰山封禪。之前,華夏人從西方遷徙過來,進入河洛平原之前,在崑崙封禪的歷史,並無文字記載。但是這段上古前史,又深深的烙進了華夏文明的骨髓里。以至於到了周朝,還有很多大聖人,對它念念不忘。


四、拜


在華夏文化中,天地是崇高的,祖先是崇高的,民族的君王領袖是崇高的,聖人是崇高的,英雄偉人是崇高的。他們就像天空中的星宿一樣,可以對現世的人們,起到楷模和垂範的作用,並給人以偉大的精神力量。


從這些崇高偉岸之物中,獲得偉大的精神力量的方式,叫做拜。人生下來,只是一張白板,在上面畫什麼,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中國人,從小就會被畫上這些崇高的榜樣,要正直,要養浩然之氣,要做君子,要做大丈夫,要治國平天下,要內聖外王。


反觀西方人,他們一生下來,就被塗鴉上一系列關於根本不存在的死後世界裡的那些鬼話連篇的東西,所以長大了,整個人就會精神不正常,瘋瘋癲癲,神神叨叨的,生活過的好的,對著空氣說話。生活過的不好的,就會去聖戰,去做人彈,去屠殺平民。


華夏文化中的一崇一拜之間,一塊白紙一樣的年輕人,就會被塑造成一個正直的人,一個偉岸的人,一個有德行的人。崇的是道,貴的是德。河山壯麗,百姓英秀,人與天地同道合德,所以才能飽經風霜,我們的民族還能依然繁衍至今。這便是崇拜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傳承的偉大力量。


現在,文化虛無主義者們,要把所有這些崇高的東西都消解掉。讓年輕人的精神白板,去塗畫那些墮落的無聊的東西,以反崇高為崇高,以崇奉異端邪說為榮,裝了滿腦子的精神和文化垃圾。如果我們的社會,堆滿了這樣的文化垃圾,那麼下一代人,一出生,就會被受到這種文化垃圾的先天性污染。

一個人精神上沒有正義,文化上沒有正氣,如果這是一個社會性的群體性的現象,那麼整個社會就會正不壓邪,各種魑魅魍魎,都會招搖過市。而正義的聲音,反而會遭到嘲笑和污衊,和打擊。我們的社會烏煙瘴氣,根源在哪裡,就在於文化虛無主義者們,用文化戰爭,摧毀了中國人的精神崇拜和文化崇拜。


五、祭


祭的上半部分,左邊是牲肉,右邊是一隻手,下面是神。華夏人的神,分為自然神和祖先神。因為華夏人認為,萬物都是天地所生,所以,祖先神一直往前追溯,也是自然神,上帝的後裔。在根本上,他們都是統一的。


上帝,是指創造天地的自然神。這是華夏文化獨有的概念,西方那些鬼巫乞靈文化中,並沒有上帝的概念。但是他們通過文化捆綁,和文化入侵,已經成功的把我們的上帝變成了他們的上帝,又成功的讓中國人忘記了中國人獨有的上帝。


要有一個上帝的概念,必須得有天地生萬物的概念。天地又是怎麼生的呢,那麼就會推出來天地的創始者,上帝。而西方人的世界觀,並非如此,它們認為,萬物不是天地所生,萬物是從一個無所不能的妖怪嘴裡噴出來的,而且只花了六天。這樣,天地萬物就會成為那個怪物的玩具,私人物品。它們沒有天的概念,自然也就不會有上帝生天地的概念。


在華夏文化中,只有英明有為的一代雄主,開天下太平,才有資格泰山封禪。所謂封,指祭天,所謂禪,祭地。封禪就是祭天祭地,君主向天地彙報自己的工作,說我表現很好,沒有辜負你們的囑託。我們的老百姓生活的也都很好,請祝福我們以後會過的更好吧,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一直永久的太平下去。


中國的皇帝,是天道在人間的代言人。也就是說,天下的董事長是天地,而皇帝只是個總經理。如果皇帝治理不好天下,那麼董事長就可以更換總經理。如果總經理業績表現的特別優異,才有資格去泰山想董事長彙報工作,請董事長放心,你委託我管理的天下現在蒸蒸日上,萬象更新。


而在西方文化中,耶和華能更換嗎,耶穌能更換嗎,伊斯蘭里的封印使者能更換嗎,印度要飯文化里的要飯頭子能換嗎,都不能。所以,他們那種文化,是死的文化,封閉的文化,腐朽的文化,以至於陷入黑暗的蒙昧中世紀一千多年。西方已經從黑暗中醒了過來,而伊斯蘭的黑暗,印度的黑暗,還將繼續黑暗下去。


禪這個字,是非常神聖的,也不可倖免的被印度要飯文化給污染了。還一連污染了兩個華夏文化中神聖的字,一個禪,一個宗。這是對中國文化十分嚴重的褻瀆。要飯就好好要飯,起個什麼名字不好,非要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自崇自高,實在是令人不齒。根據他們的行徑做派,起個叫「詐騙」的名字挺合適的。


禮拜這個詞,也被蠻夷文化給污染了,現在中國人認為,西方奉妖事鬼的那一套把戲才叫禮拜。其實不是的,禮拜是華夏文化獨有的詞,合乎禮儀的祭拜是吉拜,不合乎禮儀的祭拜是凶拜。按照華夏文化的禮儀,中國人祭拜那些胡鬼戎神,無一不是會招致凶禍災殃上身的凶拜。

六、祀


祭祀二字,祭側重的是向祖先向天地回報工作。祀側重的是,希望天地祖先,對自己未來的新工作,給予新的指導、教誨和啟發。比如,皇帝御駕親征要去攻打戎狄國家,在大軍出發之前,就會舉行祭祀大典。


我為什麼要去打他們,因為我們過的好好的,作為總經理,我工作業績也挺好的。可是他們這些蠻子老來搶東西,作為總經理,保護公司財產不受損失,是我們全體同仁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所以我必須得去打他們了。這段可以稱之為祭。


希望我們過去之後,可以把他們打的片甲不留,打的他們一百年不敢在犯邊,百姓永遠不用擔心邊患。怎麼才能打敗這些野蠻人呢,請祖先,請上帝,請天地保佑我們,賜予我們戰無不勝的精神力量。這段可以稱之為祀。希望有一個好的結果,一個吉利的結果,一個福慶有餘的結果,這種期望,都屬於祀。


祀,左邊是神,右邊是巳。巳也,四月,陽氣巳出,陰氣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在華夏文化中,陽為吉,陰為凶。華夏文化中的神,也不是指人格化的那種妖怪,而是主導陰陽二氣造化的自然力量,通過祭祀,可以申請讓這個力量,出陽藏陰,便可趨吉避凶,趨福避禍。


但是,一些無知陋民,並不懂這些道理。他們認為,只要乞求什麼超現實的力量,就會得到吉利和福祉。這就造成了淫祀的泛濫。當前的中國,可能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淫祀的泛濫都要嚴重。一些中國人認為,只要是個玩意,都得拜,都得敬畏,通過淫祀,就可以有福報。


《禮記.曲禮》謂:「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也就是說,這種淫祀,不僅不會有福,相反還會遭致禍殃。一些中國人,熱衷於淫祀洋神洋鬼,認為只要祭拜了,就會有好報。尤其是印度系的要飯糰伙,對惡劣的淫祀之風富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國人適合拜洋鬼洋神嗎?當然不適合。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不是他該祭的鬼神也去祭,那麼他在人格上,就是一個諂媚貪鄙的小人。他不僅不會有好結果,還會反遭淫祀之禍。


現在要飯糰伙,在大力鼓吹各種福報理論,誘導人們去淫祀,並通過這樣的淫祀連騙錢斂財。而福報這個詞,也是華夏文化特有的,最早出自《史記·張儀列傳》。這麼美好的一個詞,也被要飯糰伙給污染了。福報之說,本來是積德而有餘慶的推論。而在要飯糰伙們那裡,福報一詞,則跟死後世界的那一套鬼話連篇的東西掛鉤了。


說到積德,又不得不提,德這個字,也被要飯糰伙給污染了。胡鬼禿丁,有什麼資格自稱為德自稱為高。沒有道,那裡來的德,而要飯糰伙的思想,都是基於死後世界所構建的謊言和神話,死後世界的鬼話連篇,哪有什麼道可言,自然也就沒有德可言。自稱高謊大騙還差不多。

什麼叫精神貴族呢,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失其宗,不離其教,崇拜不廢,祭祀不輟,不信邪,不佞妖妄,不淫祀,不崇奉鬼話連篇的異端邪說,崇敬天地自然,崇敬祖先,崇敬為我們締就如此河山的英雄和偉人們,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正直的人,一個在精神上頂天立地的偉岸之人,這就是一個精神貴族。


宗教的傳播,很少有和平的。
新宗教的傳播,必然意味著,社會上原來的一批意識形態方面的精英,要麼改宗(失去舊精神權威地位但保留相當多的經濟利益),要麼被清理掉。
基督教的傳播:羅馬皇帝、蠻族國王們直接下令,只許信仰基督教,不許信別的。對於不信者的處罰措施,沒有記載,但是十來年工夫,全部都信仰了基督。猶太人不被視作異教徒,但也不是基督徒,受到的待遇我們都知道。後來還有宗教裁判所,幫助印第安人沐浴到上帝的恩澤。
佛教的傳播:阿育王的史料記載太少。從吐蕃和蒙古留存的史料來看,罵和尚的割舌頭,手指和尚的剁手指。
伊斯蘭教的傳播:阿拉伯人和奧斯曼土耳其人其實當時並不熱衷傳教,只是想收點異教徒的保護費和人頭稅,中東不同派別的基督教社區保留到現在。但是蒙古人在波斯、中亞,對於不信者可就不客氣了,處罰措施原則上是死刑。

古代,自給自足、封閉的莊園經濟,很容易產生割據離心的傾向。地中海周圍破碎多山的地形,西亞北非中亞的乾旱地區和高山,熱帶的叢林,北方的黑森林……很容易形成一個個縣級的獨立王國,大家為了一口水井、一塊田地牧場打來打去,不得安生。
宗教的傳人,可以讓不同地區的人們多多少少產生一種認同感。另外,宗教的地產一般都免稅、免兵役,但是宗教勢力都同時還擁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信長之野望嵐世紀裡面的那些個寺廟動不動幾千火槍隊)。以此為基礎,宗教勢力在世界上普遍扮演了司法機構調解糾紛、慈善機構賑濟災荒的角色。宗教的封建勢力和世俗的封建勢力,互相牽制、互相配合,盡量使地方太平、政權穩定、民族產生認同。這是文明大陸除了中韓越以外的共同統治方式。
在除了東方個別國家以外,所有的國家都是靠宗教來維繫民族的統一。同一種語言、同一個祖先,僅僅因為宗教不同,就可以變成幾個不同甚至敵對的民族,比如印巴、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穆斯林、埃及阿拉伯人和科普特人。

在中國,還是地緣因素,長江黃河珠江運河淮河,從秦朝開始就把中國緊密聯繫起來。水路運輸,秦漢時代,就可以從廣州一直到西安、北京。方便行軍打仗,最大程度增加割據分裂的成本。華北平原,土地肥沃,農業發達,而且盛產鐵礦!以此為基地,通過方便的水路運輸,可以很快掃蕩四川、嶺南等地的偏遠割據勢力。
維繫統一,依靠世俗政權的暴力機器加合理的科(收)舉(買)制度,足夠了。不需要宗教勢力再來分一杯羹。相反,宗教勢力的強大,只會影響世俗政權的賦稅和兵役,古代的滅佛滅道的根本原因在此。而伊斯蘭教在中國上千年的時間裡,都是內部傳承,極少向漢族大規模傳教,而且回族納稅、當兵,所以不受世俗政權的打擊限制。相反,基督教在中國大規模向漢族傳教,基督徒在歷次對外戰爭中都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所以自然受到政府的警惕和限制。香港鬧事的主要領導人黃之鋒就是基督徒世家、台灣鬧事教會也是主角之一。


謝邀。
你所看到的只是片面。
中國人認為人定勝天?
你看誰吹牛逼的時候敢說自己天上第一?再牛逼不過也只是天下第一而已。
啥好東西都是天給的,天賜良緣、天作之合、天造地設,這樣的詞語、俗語我能給你拉出來上百個。
人定勝天?你能找出多少個這樣的詞語?

接著說。

中國人很早就發現天地日月星雲的運轉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不論是什麼都得按照這個規律來,無一例外。

例如。

物極必反。

這就是一個超越時間、超越空間的規律。
我還真不信你能舉出一個打破這個規律的例子來。

你可能會說,也不是沒有能打破這個規律的東西。
如果找不出來任何一個能夠打破「物極必反」這種規律的東西,那麼這個規律的本身就已經打破了「物極必反」這個規律。這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但並不是,他們是一個事物的兩面而已。
物極必反。這意味著,無極則無反。這規律本身就是無極的存在。

這樣的辯證關係,古人早就發現了,故而老子曰: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你說一個國家的人能把這些東西,研究的這麼透徹,他們怎會再相信有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存在呢?

但並不是沒有信仰,只是沒有你認為的信仰罷了。


因為當千年之前,人民還很愚昧,心靈需要引導的的時候,最先開悟的中華先賢們選擇了探求天地人倫的至理,出書立傳,廣施教化。
而其它國度的某些人選擇了建立邪教,把恐懼和欺騙寫入教義,然後把教義披上一層愛與善的外衣,四處洗腦,妖言惑眾。


謝邀

可能有關係,但是不是主要原因

中國有信仰

基本固定下來是從漢朝開始,漢朝以後我們信儒教,隋唐以後三教合一以後我們也信儒教,一直到清末民初,我們開始信民主和科學,這期間中國人的宗教觀一直是,承認鬼神,但是功利,你靈我就信你,不靈我就不去。
新中國建立以後,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才開始普及無神論,但是功利心保留了下來。

跟歷史環境,思想運動,政策措施,教務系統,大眾傳媒輿論導向都有關係,不是活不下去了都要信鬼神,我們是勤勤懇懇的農耕文明,西歐是貿易經商發家的海洋文明,各有優長,人家的日子也蠻樂的。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俺們這些有宗教信仰的中國人,啥時候被題主開除國籍了?


我覺得子在這方面做了很大貢獻。


你知道歐陸風雲里大明的宗教設定是儒教么。。


誰說沒有?中國有信仰,百家爭鳴,共產主義,拜金主義,中國有宗教,佛教,道教,伊斯蘭甚至有法論功邪教信仰者,


中國人不是沒有宗教信仰,而是中國人自己的信仰被打壓了。
早期,中國人信仰儒家道家的思想,結果在元朝,清朝兩個外族統治的時期,中國人自己的政治體系被破壞了,自己的文化被破壞了,自己的信仰也被這兩個外族扭曲了,所以現在這個時期就出現了中國人自己沒有信仰的一種現象。
遠的不說,就說說清朝,這個時期,滿清篡改歷史,篡改中國古代的經典,同時還創造出弟子規之類的愚昧產物,導致之後的中國人了解自身文化的條件越來越少。然後在近現代歷史中,只怕中國文化被毀壞的程度並不亞於滿清對歷史和文化的篡改,各種動亂和革命導致中國的文化出現了又一次斷層,這種情況下,有心拯救中國文化的很多可能都會感覺有心而無力,更別說還有成千上萬的利用中國文化牟利的傢伙利用中國的文化,到最後導致中國的文化能夠被繼承的東西越來越少了。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優厚的農耕自然條件使得我們的文明在這片土地上出現。在文明剛剛誕生的矇昧時期,各個文明也許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我們的先祖們發現,在這片土地上,只要撒下種子,並付出汗水,就能夠得到收穫。為了族群的繁榮與延續,先祖們開始開墾土地,並且為了更多的土地而去發動戰爭。我們的先祖認識到,通過自己的雙手可以使生活富足,使部落強大。勤勞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必然選擇,而先祖的勤勞又使得我們的文明變得偉大。
我們不需要神的恩賜,不需要神的憐憫,這眼前的房屋與農田,吃下去的一米一面都是通過雙手換來的。
宗教?求佛不如求自己。


主要還是因為文化觀念。再說為什麼要有宗教信仰?


簡言之,「愛過,又不愛了」。

周代以前信仰神明還是主流思潮,並在商代到了極盛,事無大小都要請示神明,但這思潮到了周代就漸漸破產了。

原因就是,假如你每天恭恭敬敬地供奉著神靈,生活也很檢點,但壞事還是接踵而來,那你自然就不會信它了。

不光不信它,還可能要恨它:

「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周。」
「天降喪亂,饑饉荐臻。」
這是恨神靈帶來不幸。

「昊天疾威,弗慮弗圖。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
這是恨神靈不去懲罰惡人,反倒讓善人受罪。

「靡神不舉,靡愛其牲。圭璧既卒,寧莫我聽。」
沒有一個神沒拜過,也不吝嗇自己的牲畜了,統統拿來祭神,祭神用的圭璧都用光了,神靈還是沒聽見我的話。
凄慘之情溢於言表。

「不殄禋祀,自郊徂宮。上下奠瘞,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臨。」
不停地祭祀,從郊外祭祀到宮裡,上上下下所有神都禮敬過了,神靈卻沒一個出現的。
「群公先正,則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寧忍予?」
祖先都不來幫助我,先祖也捨得讓我遭這樣的罪。

世事無常的觀點很早就流行了:不作惡事的好人不一定有好下場,大惡人反倒一輩子快活,阿諛取世的人大富大貴,真正有道行的人要是沒人幫他們宣傳,還是永遠默默無聞。一個人就算品德高尚,假如貧窮,照樣被鄰居瞧不起,要讓他們瞧得起的話,除非取得成功證明自己,那道理還是成功的人比道德高尚的人更能得到尊重。

到頭來還是只能靠自己。
一套理念一旦破產了,就再也不可能重振,有很多人將儒家往宗教上靠,要比附於他國的宗教,推出中國亦有宗教的理論,都是牽強的。中國人至遲自春秋末期開始,到現在已經接受了兩千多年的無神論教育,這在世界上是極罕見的。

那佛教、道教,這些宗教怎麼說呢?
佛道與其他宗教也有區別,在這兩教中,神的存在淡薄,主張自修的多些,與理學更近。

民間信仰呢?
民間信仰無系統理論,不再在知識階層中產生影響,流於功利,而且在許多時候被視作「淫祠」,加以打壓。

那中國古代的世界觀是什麼樣的呢?
陰陽五行,認為世界萬事萬物由陰陽二氣構成,已與唯物論類似。


首先,地理位置肯定原因之一,在回答之前,先說一下大前提:中國的地理位置較與世隔絕,位於歐亞大陸東端,因巨大的山脈,沙漠和大草原與大陸的其他部分相隔,東臨太平洋,北接西伯利亞乾草原。歷史上也幾僅僅受到西北游牧民的侵略。
作為對近代歐洲政治思想具有重要的影響的亞歐大陸文明另一代表——希臘,貼一張它的地圖:

中國文明有一個非常顯著特點:在各時期都存在著驚人的政治上的統一,無論是外來的語言,習俗或者是生產方式,都迅速的被中國化。這和中國獨特的現世主義有關(唯一在任何歷史時期都未產生過祭司階級的文明),所以帶來了思想上的高度統一。「諸子百家」是中國思想和各家哲學宗教的黃金時期,最後還是在秦王朝的迫害下被抑制。而不同於諸如印度,羅馬,希臘等文明,履行宗教義務的是皇帝,這一設定就使中國的宗教帶上了強烈的政治色彩,比方說秦王朝,依靠法家的思想征服諸侯建立帝國(法家推崇改革社會,以武力統一國家,大力培養軍事力量),然後再立儒家思想為正統信條,因為其觀點從根本上是保守的,強調道德原則,受到統治者歡迎。
最後說一下現在的主流宗教。
佛教,它是在印度人反對種姓等級制度,婆羅門祭祀階級的剝削過程中產生的。即使是佛教,也在中國因為政治原因受到過迫害:在841至855年間,因寺院擁有大量土地財富,而受到迫害,約26萬僧尼被勒令還俗。
基督教,在社會動蕩,道德混亂的幾個世紀里,它提供了安慰,指導和保護。1264年忽必烈設立了100名傳教士在中國傳教,其目的也只是為官僚機構收羅人才,因為他剛剛征服中國,不敢在上層機構啟用太多漢人,所以僱傭了很多外國人任職。
綜上所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神話的皇帝以及先祖崇拜等等一系列社會條件,帶來統一的世俗思想和政治的需求,使中國沒有成為宗教社會。


因為中國建立了儒家思想這種實用主義的東西來管治,因為儒家思想是用道德替代了宗教來管治人心,從管治者角度來看無論是用宗教還是用道德,其實都是用來降低管理國家所產生的實際管治成本。當用道德或者宗教都可以約束群眾的行為的時候,要建立的監督機制和政府部門都可以減少。而相對於宗教,崇尚道德規條而將其融入到社會倫常,行為禮教等各個方面的儒家思想簡直優勝太多了。強到就算政權交疊,改朝換代。被統治的那群人還是會遵循這一套道德行為模式來接受統治者的統治。所以,就算是在中國的宗教不多不少都會和儒家相結合才會有市場,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說儒釋道其實很多地方相通。


中國人習慣於不靈則不信,題主去看看易中天中華史吧


推薦閱讀:

北京以西有哪些大城市?
對於小白來說,哪些地理書值得推薦?
中國龍脈現在在哪裡?
如果中國重新換一座城市做首都,那麼哪座城市最適合?
中國有哪些地方適合徒步露營?

TAG:中國文化 | 中國人 | 宗教 | 中國地理 | 古代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