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喜歡中文(漢語言文學)?
如題。個人覺得文中文的積澱和美感得以讓本國讀者/語言學習者「看見」超乎文字本身的價值。
「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
我可以在那些文字里觸摸到從來沒有過的世界——
綠春盛夏,悲秋忍冬。風花雪月,山川湖海。
汪老先生筆下不僅有高郵的鴨蛋,還有薺菜口蘑,螃蟹烤鴨;你想要去看看有擲果盈車之貌的衛玠是怎麼被「看殺」的;看到「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這樣的好句子你會忍不住提筆摘抄;讀《春江花月夜》你真是會感嘆這果然是聞一多先生說的「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中文不是,她就是在水一方的美人等著你去一親芳澤呀,可她又「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她多美呀。
所以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想要回答,回答的時候想要告訴別人我很熱愛她,熱愛她的時候想要告訴自己努力學好她。
我沒有什麼高尚的使命感,我只是喜歡。
歡迎關注公眾號「別事」。
http://weixin.qq.com/r/x0i4oAnENlRJrU3D9x3V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被邀請回答這個問題 挺有趣的 姑妄答之罷
在看到這個報考限制前,我一直是想學農的,感覺種瓜果糧食比較吸引人——可惜自己身體上有問題,只能學文。學文呢就比較閑 ,比較閑就可以讀書,讀書就會接觸到一大批學者趣事,這裡面比較嚮往的十有八九是中文學人的故事。高中從劉叔雅的傳記開始接觸文選和說文,進而開始了解章黃學術,至今記得那段激起我對中文熱忱的演講:
為甚提倡國粹?不是要人尊信孔教,只是要人愛惜我們漢種的歷史。這個歷史,是就廣義說的,其中可以分為三項:一是語言文字,二是典章制度,三是人物事迹。近來有一種歐化主義的人,總說中國人比西洋人所差甚遠,所以自甘暴棄,說中國必定滅亡,黃種必定剿絕。因為他不曉得中國的長處,見得別無可愛,就把愛國愛種的心,一日衰薄一日。若他曉得,我想就是全無心肝的人,那愛國愛種的心,必定風發泉涌,不可遏抑的。
先說語言文字。因為中國文字,與地球各國絕異,每一個字,有他的本義,又有引申之義。若在他國,引申之義,必有語尾變化,不得同是一字,含有數義。中國文字,卻是不然。且如一個天字,本是蒼蒼的天,引申為最尊的稱呼,再引申為自然的稱呼。三義不同,總只一個天字。所以有《說文》、《爾雅》、《釋名》等書,說那轉注、假借的道理。又因中國的話,處處不同,也有同是一字,彼此聲音不同的;也有同是一物,彼此名號不同的。所以《爾雅》以外,更有《方言》,說那同義異文的道理。這一種學問,中國稱為「小學」,與那歐洲「比較語言」的學,範圍不同,性質也有數分相近。但是更有一事,是從來小學家所未說的,因為造字時代先後不同,有古文大篆沒有的字,獨是小篆有的;有小篆沒有的字,獨是隸書有的;有漢時隸書沒有的字,獨是《玉篇》、《廣韻》有的;有《玉篇》、《廣韻》沒有的字,獨是《集韻》、《類篇》有的。因造字的先後,就可以推見建置事物的先後。且如《說文》兄、弟兩字,都是轉注,並非本義,就可見古人造字的時代,還沒有兄弟的名稱。又如君字,古人只作尹字,與那父字,都是從手執杖,就可見古人造字的時代,專是家族政體,父權君權,並無差別。其餘此類,一時不能盡說。發明這種學問,也是社會學的一部。若不是略知小學,史書所記,斷斷不能盡的。近來學者,常說新事新物,逐漸增多,必須增造新字,才得應用,這自然是最要,但非略通小學,造出字來,必定不合六書規則。至於和合兩字,造成一個名詞,若非深通小學的人,總是不能妥當。又且文辭的本根,全在文字,唐代以前,文人都通小學,所以文章優美,能動感情。兩宋以後,小學漸衰,一切名詞術語,都是亂攪亂用,也沒有絲毫可以動人之處。究竟甚麼國土的人,必看甚麼國土的文,方覺有趣。像他們希臘梨俱的詩,不知較我國的屈原、杜工部優劣如何?但由我們看去,自然本種的文辭,方為優美。可惜小學日衰,文辭也不成個樣子。若是提倡小學,能夠達到文學復古的時候,這愛國保種的力量,不由你不偉大的。
當時讀完此篇,就已經覺得自己大概是一定要去學中文甚至是決定要學古漢語了。後來也算是某種程度上地如願以償,進入北師大學中文,報定志願之後才知道章黃陸王——真是空有一腔熱血的高中生,光曉得靜園的事了。然後也就一本本書讀過去,一步步路走過去,現在也還在路上,但認識更為深刻,更為喜歡了吧。最後引一些王寧先生的文章《我和中國的傳統語言文字學》,不知自己對中文的情感何時才能這麼深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聽劉盼遂先生講《說文》的《一部》和《亥部》。《一部》加重文共6 個字,《亥部》加重文共2個字,這8個字劉老講了三回沒打住,又補了三回,於是我的筆記上錯別字加拼音,整理筆記比聽課用的時間還長。(後面略去一段傳統的點讀三遍說文)
……
我當時已經是一個充滿了當代意識的人,與古人的隔膜真說不清有多厚。特別在這樣過古書閱讀關的同時,我還認真地選了一門馬恩原著選讀的課,讀《反杜林 論》、《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哲學筆記》、《自然辯證法》、《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六本哲學著作, 兩者的反差使我無限惶惑,陷入矛盾與思考之中:一個現代人是否有必要如此去接近古代?如何儘快地去接近古代、與古人對話?面對文化積澱如此深厚的古代文 獻,我們這一代人繼承遺產的能力究竟能有多強?如果我們過這一關還這麼艱苦,還有可能再往下傳嗎?我一邊刻苦讀書,一邊努力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我終於從 自己學習的甘苦中明白了:一個略通訓詁學的現代人,首先需要積累大量的先秦文獻和注釋、纂集、考證材料。要想在同樣勤奮的前題下加快這個積累的過程,重要 的是作一個明白人,知其所以然地去攻讀,把握科學方法去積累。形成語感與明了語理本來就是相互促進的,熟讀與弄懂應當同步進行。
……
我體會到,從浩如煙海的材料中把握現象,從現象的分析解釋跨越到對自己本民族語言的理性認識,再把這些理性認識放到普通 語言學的大環境中去對照、去思考,這是一個認識升華的過程,是擺脫盲目從材料出發的煩瑣、重複的一劑良藥。從那時候起,我開始學會讀書,也開始培養自己重視理論的素養。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我理解了自己的老師陸宗達先生,也理解了自己的太老師黃侃先生、章太炎先生,他們在傳統被全盤否定的時代,把對祖國文化傳統的無限眷 戀,轉化為認真去選擇和培養學術繼承人的教育責任感。而他們也在教導新一代有志青年的過程中,把自己的足跡踏向現代。這種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便 成為我堅守在自己專業領域的一種動力,永遠存在我的心裡。
1964年,我回到青海,先是「四清」,後是「文化大革命」,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七下農村牧區,在高原最貧瘠的山坳里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與農牧民相處,遠離了專業,更遠離了高等教育。獻身祖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激情,潑上了一瓢冰水;但是,被無限強化了的理想時時在胸中翻騰。
曾經吃過那麼多苦頭讀得剛剛入門的書,當然也是打心眼裡珍惜的。每次下鄉,《說文》和《十三經註疏》,總是選幾冊線裝本夾在枕頭裡帶下去,後來改帶《史記》、《諸子集成》。怕把音韻的字表和韻部忘記,抄成一張張的小紙片,藏在筆記本的包皮裡頭,遇到問題就拿來查。
為了看書,常常爭取住馬棚、廚房。也有一兩次,房東家裡寬綽,自己可以單獨在柴房的炕上睡。那是運動期間,文化已經成為革命的對象,讀書是冒險的。出乎意料的是,偷偷讀書偶然被房東和農村幹部發現了,並沒有使我遭受打擊,迎來的反而是心照不宣的保護和尊重的目光。有一回,我忽然發現,房東讓她的小女孩鎖兒,偷偷在我的油碟里加了兩根燈捻兒,還用一塊破氈,擋住了我的窗戶。燒灰肥是青海山區十分艱苦的農活,照例,這種活兒我們是必須跟著上山的。可出工的那天,大隊長忽然悄悄對我說:「人手夠了,你別去了,在家念你的書吧!」
面對一年只有180斤原糧、土豆熬湯多加一把青稞面就算過年的善良農牧民,我忽然明白了:自己讀的那些書,農牧民們誰也不懂,但是他們希望我讀,鼓勵我讀,幫助我讀。我忽然感到,自己已經得到一種真正屬於祖國和人民的理解和默契:為自己的民族和人民找回她們自己的文化精華,這應當是我從事這個專業的更為根本的目的。
或許正是這個潛在的動力,使我能夠忍受各種艱難、委曲、壓抑,留在這個被稱為「長線」、「冷門」的崗位上。也正是那種與民族、人民默默相通的感受,使我進一步理解了我的太老師黃季剛先生,他在那個時代,寧肯背負「守舊」的十字架,為保存中國的傳統文化讀了、批註了那麼多的古書,直到49歲臨終的前一天,仍手不釋卷。他毅然拋棄仕途,嘲諷名利,背離時潮,堅守故轍,這絕不是任性,更不是保守。民族文化是不屬於個人的,它是若干代人共有的財富,踐踏她、捨棄她、甚至冷落她,都是對人民的一種背叛。
我的認識正是在那個「知識無用」、「古文化反動」的時代得到了深化;我的心正是在那些被飢餓和貧困籠罩著的山村和草原上,面對不識字的父老鄉親而安定下來。
我在那時便已完全懂得,傳統語言文字學講究的是樸學精神,古文經學家喊出的口號是「為實」和「實事求是」,也就是說,應當從現存的典籍中,通過語言文字的解讀,找回歷史文化的本來面貌。這門學科當然自身是一種歷史文化,同時也是解讀古書的工具。研究歷史文化的學科,比起研究現實問題的學科,已經註定是「冷門」,研究歷史文化的工具學科,當然更得是「冷門」。
「冷門」不等於不重要,相反的,因為需要的人不可能很多,反而更要精心保護。再加上,一進入這個學科的門兒,從打基本功起,就得不斷地讀書。或從第一手材料里找到解讀疑難字詞的證據,或從第一手材料里歸納總結語言文字的規律。這個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過程,無論如何不能跳躍,也不能減少。這門學科和急功近利、風頭主義的浮燥風氣,永遠是格格不入的。能守著這個專業堅持到底的人,應該既是養成了踏踏實實治學態度和讀書習慣的老實人;又是對民族文化有真正的感情,富有高度責任感,從而能用一顆火熱的心為之獻身的智勇者。
在陰冷的山谷里,夜聽松濤呼嘯,我不止一次地問自己:是否願意忍耐寂寞?是否能夠吃盡苦頭?如果永遠沒有風風光光地傳播這些優秀傳統的機會,自己能否象黃季剛先生那樣,背負著「封資修」甚至「反動」的十字架,留在這個既屬於過去,又應當屬於未來的「寒冷」地帶,通過教育,為自己的民族,留下一些文化的火種?我也不止一次地回答自己:「我願意,也能夠這樣作。」
我對自己說:「如果有一天,我還能從事自己的專業,我將去其艱澀,求其平易,讓它盡量貼近普通人民。」
抱歉引得有些多了,但面對這篇讀一次幾乎要哭一次的文章,實在不知道如何去取,或許這份「喜歡」也是。
-----------------------圖片不少--------------------
因為我遇到了一個好老師。
李老師是我們小學語文老師,她老家是青海,跟部隊里當兵的丈夫結婚後,跟著丈夫來到我們縣城。十幾年前普通話還沒這麼普及,那時就算去去銀行取錢,用的也還是方言,我們上課一般也用方言交流,只有當上面的領導來聽課時,老師們才會用普通話上課-----當然,這普通話也是土味兒十足。但李老師是青海人啊,她不會講我們縣城的方言。所以,全校上下,只有她一個人用普通話上課。
我現在還記得她上課的方式。每一篇課文,她都先讀一遍,再領著我們讀一遍,再讓我們自己讀幾遍。她會很認真的糾正我們的發音,在發音沒問題後,她會要求我們「有感情的朗讀」。在這樣的反覆朗讀中,我們逐漸對漢語的美感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認識。我還記得小學一年級的一篇課文:「紫色樹,紫色花,紫花開了結紫瓜,紫瓜柄上長小刺,紫瓜裡面裝芝麻」,第一次讀它感覺是多麼驚喜啊,我當時並不知道押韻是什麼,卻能在讀這篇課文時感受到別樣的音樂感。神奇的是,讀這篇課文,我腦海中能逐漸勾勒出「茄子」的形象。一年級的課文里還有一首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讀起來也朗朗上口,但我當時並不理解什麼是「鋤禾」,什麼是「皆」,也不知道「汗滴禾下土」是什麼意思,讀唐詩,遠沒有讀「紫色樹,紫色花」給我的印象深刻。我上高中後有同學說他們小學老師讓讀三字經,讓讀《唐詩三百首》,我開始還有點埋怨李老師為什麼不讓我們讀這些「高深」的東西,但現在想來,如果小學就接觸「漢皇重色思傾國」,恐怕現在也不會對漢語這般熱愛了吧。
大概從三四年級開始,李老師每講一篇課文,都會給我們勾不少課文中的詞,讓我們回家抄寫。倒不是寫習字讓我印象多深刻,而是她在給我們勾這些詞時,時常讚賞一番「你看這個詞用的多好啊」,我們寫作文時,如果用了這些「好詞」,她會用紅筆勾出來------這在小學語文課算是無上的嘉獎了。她把每個詞都當作珍寶,我甚至現在還記得某些詞是在哪篇課文里學到的,某個字是在哪裡第一次出現。我還記得第一次聽到「驚訝」這個詞,還是在三年級的某次語文課上。當時又個女生回答問題時用了這個詞,李老師對她大加讚賞。李老師是多麼敏銳啊,學生每一點進步她都能察覺,並給予積極的鼓勵。
作文課兩周上一次,每次都留一篇習作。作文不需要課上寫完,可以回家再寫。每次作文交上後,她都會很認真的批改----把學生用的比較好的詞、寫的比較好的句子、筆記哦生動的描寫勾出來,最後再寫一句評語。寫的比較好的作文,她還會讓學生在講台讀。我小學作文寫的不錯,經常能有上講台的機會。
(這是我第一個日記本,上面那篇是我寫的第一篇日記)
她鼓勵我們讀書,但不會要求讀「名著」。她不會留太多作業,留的最多的作業也只是抄兩片習字。當時我讀了不少童話,楊紅櫻,鄭淵潔,《孫敬修全集》,《奧茨國童話》......這些書我讀了好多遍,雖然沒收穫多少知識,但在閱讀過程中形成的對母語的喜愛,一直伴隨著我,直到現在。
我小學學習成績很差,同學都覺得我很笨,事實上,我的分數一直在及格線徘徊。但李老師從不注重分數,所以我學語文的過程沒有一點功利色彩。上中學後,迫於中考和高考,語文課堂成了應試的集訓營。事實上,我覺得從小學畢業後,在語文課上的語文學習就結束了。到現在我遇到了不少語文老師,但感覺真正對母語懷有敬畏之心的老師並不多,回想起來,李老師大概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語文老師了。
他兒子是我大學的學長,我來到這所大學時,他已經去德國留學了。而我的專業竟是德語,也算很奇妙的緣分吧。
ps.在二年級的時候,李老師讓我們做一個「成長盒」,來收集我們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這個「成長盒」我一直用到了小學畢業。
盒子外觀
裡面的樣子
日記本
剪報
我的資料庫(裡面就幾張頤和園的圖片)
把每一個詞當做珍寶
小學作文不打分。中學作文打分後,作文就只是個題目,再也不是寫文章了
Ende
謝邀。
自己從小就在漢語言文學的熏陶下成長。爸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書櫥里擺滿的各種中國文學史和歷史、語言文學書籍。好包括父親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本:現代漢語、古代漢語、音韻學、訓詁學等等。另外爺爺從北航畢業後,在當時的北京七機局工作,接觸大量的外文文獻,因此爺爺也是一個多語言習得者,奶奶家裡至今還留著大量的爺爺留下的各種外文文獻,有俄文德文還有日文英文等等。我的第一本日文教材和俄文教材也是在那時得到的。可以看出我的兒時有著濃重的語言學習的熏陶。
我是從爸爸的《現代漢語》這套教材入坑的。
那是後我還在上小學,但是我已經開始對爸爸的這些課本感興趣了,這套書就像一張窗戶,繞我看到了語言學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那些繁雜的音標、變化莫測的各種方言、從上古漢語到現代漢語的傳承、音韻學的奧妙等等每一個都是那麼的迷人。漢語的對音研究使我愛上了日語、韓語、甚至越南語、梵語。當然任何一種語言都是那麼的有趣。
在小學的時候自己便已對鄭張尚芳。李方桂、潘悟雲、王力、高本漢等等音韻學家如數家珍。
雖然自己後來讀了工科,畢業後也也是對口專業。但是自己對漢語言文學的熱愛永遠不會磨滅。
謝邀。
學了中文的人大概在大學前都有過差不多的經歷吧:
很早就開始自主閱讀,別的小朋友還在看電視劇或者玩過家家的時候,你喜歡的是躲在一個地方看書,甚至無聊時有份亂七八糟的報紙就可以消磨一段時間;喜歡寫作,作文經常在課堂上被當做範文,花了許多精力編寫過個人的小說詩集,認真的像明天就可以出版一樣;莫名其妙的佔據著班級里語文永遠的最高分,但是對討教方法的人永遠也說不出經驗……
當然於我而言,上面的經歷一樣沒差,但讀了中文系,卻是件始料未及的事情。
我高考那年,恰逢我們學校自主招生計劃改革,我參加的望道計劃,對文科生的專業選擇,限制了只能在中文、歷史、哲學中選擇。雖然在我知道大學有中文系這個專業的初中時代,就想像過我是不是可以去讀中文,但金融法律大熱的今天,中文實在不是個好選擇。我的心態上不能免俗,但現實情況恰巧成全了我多年前無意的想法,所以後來進了中文系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悲。好在,中文系的四年過的不算認真努力,倒也自在隨意,回想起來,可能也是冥冥之中的成全吧。
不過即便讀了中文系,我仍然是中文系的旁觀者,喜歡這件事深淺不一,我也頂多算是門外漢看山是山的喜歡。
中文系裡真正志在學術的人,會選擇保研、讀博,出國讀東亞系或研究比較文學,會變成未來大學中文系裡的謙謙名師,一輩子在文學(還有研究語言的其實……)里深耕下去。
像我這樣的,讀完本科就急著出來工作,找了一份藉助那點專業背景多少可以糊口的工作,和文字打交道,做編輯、撰稿人、或者互聯網的內容運營,對文字的熱愛後來只變成了對標點符號和標題的糾結,研究閱讀量、文字傳播方式和幾個字賺幾毛錢。
有時候覺得,未免浪費了曾經對中文,對文字的那份喜愛,至今對於驚艷的詩句依然放不下手,但卻逼著自己想怎樣的標題適合快餐閱讀,怎樣的文字能吸引人多買兩件東西……文字本身是純粹的,但是自己卻讓它庸俗了。
然而呢,大學裡的某位老師曾經說:你讀了中文,越往下研究,其實越會失去純粹的閱讀樂趣,純粹的閱讀樂趣是給非專業人士的,如果你只是需要從文字中得到樂趣,那麼你就不應該繼續深鑽,因為文學研究毫無樂趣,做學問就是要讓你在樂趣之外尋找道理的,樂趣遠遠不能支撐你去成為一個文學研究者。
捫心自問一下,我確實沒有做好放棄閱讀的樂趣去進入文學研究領域的準備,或者是本身沒有這個才能,或者是個性因素使然,即便在學了中文這麼久之後,我仍然覺得,中文於我,依舊是複雜世界裡的清泉。我依舊在混亂的世界裡一個人鬥爭,但我知道我內心有清泉,就好了,也就夠了。
讀了中文的人啊,無論你日後做了什麼,莫忘曾經那些可以對著一首詩一篇文章激動地徹夜難眠的日子。
莫忘曾經是書生。
貼一篇上一屆畢業時系主任的致辭:
《陳引馳:自由,你的旗幟雖破,但仍飄揚…》
畢業致辭 | 中文系系主任陳引馳: 自由,你的旗幟雖破,但仍飄揚······」
一個小小的個人角落,關於詩歌、電影和北漂的故事,歡迎來找我玩~微信公眾號:尋蒿筆記
http://weixin.qq.com/r/2Ds0LNHEWowlrZVP927K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初中的時候,很喜歡自己的語文老師,當時就期待著,要是能夠成為一個像老師一樣的讀過很多很多書,對待什麼事情都能夠溫和耐心細緻的人該多好。哦,如果可以的話,將來也要娶個這樣的女孩子回家。
高中文理分科時,喜歡上寫小說,寫出來的東西沒什麼水平,但就是一根筋地想要奔著中文系去,渴望著寫出更多更厚重更有吸引力的作品。
在大學中文系就讀近兩年,發現了從古至今許許多多自己尚未了解的作家作品——一方面懊惱之前下的功夫太少,一方面又在閱讀中驚嘆於一個個作者的獨具匠心。
「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
前些日子在七堇年的隨筆中發現這句話,不經意地牢牢記在腦海中。現當代文學的課上恰巧講到顧城,通過作家贈與朋友的書法再一次觸碰了它。於是在此時便將它作為回答的線索——文字便是能讓我們生如蟻卻能美如神的不二法門。
毫不誇張,中文是這個世界最美的文字。不光從一次次的遣詞造句,更是從一個個文字本身。中文從一開始的象形文字一點點演變而來,褪去了最初誇張寫意的標誌,卻在橫豎撇捺間保持了其中的精髓——或是恣意瀟洒,或是婉約溫和,從文字本身就不難發現。
許多時候,恰恰只是一兩個文字為眼,能讓境界變得大有不同,不管是「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直」與「圓」。
若要說起中文的美,便不得不提起自古以來的詩歌與韻律。與西方不同,中文的美是一種與山水畫相近的美,它不追求情感的一味宣洩與事件的完整,中文講求的意在言外,得意忘言,在字裡行間就包含著萬千世界。在當下,許多現代的詩歌被譜曲成為流行歌曲,而其實更多時候大概是不必的,中國的詩歌文字本身就攜帶著旋律與節奏,細心地品味記誦,旋律自會在我們心中流淌起來。
與文字打交道,你會是最孤獨的人,同時也是最不孤獨的人。(這一點不是漢語言文學的共性,該是文學的共性。)
生活中總要遇見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大大小小的問題,獨自面對總會困擾,身陷其中會難以看到事情的原本面目。但當我們接觸到前人們寫下的作品,小說也好詩歌也罷,我們總能激動地發現,那些自己正在彷徨著的困惑著的,其實並非只有自己在經歷著。許多許多原罪式的問題早在千百年前已被無數次的提起與思索。
看書的過程也許看上去枯燥乏味,只能一個人,一盞茶,面對一行行排列整齊的文字;但你能在文字背後總能發現一個世界,一個與自己世界相似的世界,或是一個自己從未思考從未涉及的領域。被注入於字裡行間的情感與思想會在解讀中與你交談,或是啟發,或是影響你,之後再投諸書本外的世界,你總會發現世界新的角度與顏色。
一門課上老師引用:「文學其實是人學」,這麼想來倒也有些道理。
喜歡中文,更是因為它是我的一種存在方式。
每個人在世界上存在的目的之一便是與他人交流表達,當我有感於生活中的細枝末節,或是受到某歌曲某影像某書本的觸動,我會慶幸自己有一個途徑去表白我的所思所想。也許它無法淋漓盡致地將感情復刻,有許許多多言外之意難以描摹,但你不知道我該有多慶幸,就因為能夠有一個可以書寫生活記錄自己的夥伴。寫作的過程更像是在茫茫大海中航行,任思緒馳騁,敲擊鍵盤構建文字,篇章結束,你往往能夠梳理出更多落筆前尚未預料到的印記。
它能在生活中使人變得更加沉潛,更加與物質世界有隔,這裡並非反對腳踏實地的生活,只是中文能夠給我們提供更多反思的空間,它能讓我們思考,是否世俗所謂的美好成功,就是你所希望你所苛求的那般?這是藝術美學能夠帶給我們的,而文學作為藝術的一個分支,自然也能讓我們對自己與存在能有更多的思考。
人終究是越活越覺察出自身的渺小的,但中文的力量,便是能夠讓你感到渺小的同時不畏懼,獲得一種自足的生活。當然,中文對於每個人的意義又各有不同,其中的博大精深還有太多沒能涉及,在這裡,也僅僅是一己之拙見。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與文字親近的我們,是真真可以在芸芸眾生中,生如蟻而美如神的。
偶爾會在公眾號時間說/HearFromTime 寫些東西,歡迎勾搭~
http://weixin.qq.com/r/LUPTy2nE1zSorS2o9xY- (二維碼自動識別)
目前還沒有能力喜歡其他語言······
孔子云:「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興觀群怨,啟迪心智,洞察世情,鼓舞人心;看人生百態,品大千世界。
你要問我為什麼去喜歡中文,因為文字之於我們不僅是一種符號,而是人們心中千古延亘,連綿不絕,代代吟誦的美之極境,情之至界,感之臻華。換言之,人生之精粹。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天下竟有美人如斯也,艷羨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悲愴之。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覺而無見兮,魂迋迋若有亡。惶恐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感慨之。
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高風絕塵焉。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椎心泣血也。
那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戲劇,爭奇鬥豔,百花齊放,美得無與倫比。
只可惜我才疏學淺,無法將心中之感受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那就去在字裡行間感受吧!
美不美?痛不痛?愛不愛?恨不恨?
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讀著這些精美的文字,彷彿活過了一個又一個人的人生。
張愛玲在被問及為何喜歡年紀大的男人時說,她並非愛的是年齡,而是愛他們的人生。
同樣,談及這些被千古吟誦的文字時,它們並非是這些浮於表面的代指符號,它們是人生,是歲月,是真情。
時間煮雨,歲月縫花。中文真的是這樣的一種美的載體。
墨綠 碧綠 草綠 亮綠 嫩綠 翠綠 黃綠 青綠 蔥綠 水綠 暗綠
你試著將以上翻譯成外文看看
她洶湧澎湃 蕩氣迴腸
她美不勝收 無論形 音 意
在各個維度都能達到極致
因為它的魅力。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橫渠語錄》
不請自來
從提前批到自主招生批再到六個平行志願,第一志願都是漢語言文學
最終還是學了中文
喜歡是因為喜歡,很難去長篇大論找出一堆理由來證明
很多所謂的原因,其實也是「結果」
1 我的語文老師給與我非常大的影響,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他們在我眼裡懂的東西非常多,很厲害。我的數學由於種種原因一直不好,在心裡也形成了一定的陰影。在那段時光里,語文給了我莫大的勇氣和安慰。
2.我自己本身就喜歡偏文學類的,喜歡語文和歷史。我記得是五年級暑假的那本《中華五千年》打開了我對於「歷史」這門學科興趣,08年《小說月刊》上葉廣岑的《豆汁記》至今還記的大概。
PS:在高考志願填報中,我的三所學校的第一專業都是漢語言文學。
它是我唯一想要學習的專業,即使它就業並不怎麼樣。(*?︶?*).。.:*?
現在是17年8月14,大二下學期的暑假。
古漢語、現代漢語、古代文學史都已經結課。古漢語還沒有卷面考試就匆匆結束。(主要是我這個學校教授古漢語這門課程的老師太少,師資力量不足,唉,音韻學都不開了。(′-ι_-`))
很遺憾,古漢語和古代文學史都沒有好好學,中古三十六韻部背得磕磕巴巴,古代作家也不記得幾個。變成了學渣。
但學完之後,我竟然對現代漢語這門曾經掛過科的學科感興趣?(:з」∠)_
詩書里有全部的人生,讓人生這一場修行不孤單。
總在一些時刻,心裡充斥著幽微難言的感受,然後忽然發現,古人早就寫了那麼一句詩,正是在講這樣的感受。
佔個位,有空來講我和詩的故事。
大概是因為,寫「山水」「糜爛」「彳亍」這些字的時候,我都一次次的知道,漢字是有樣子,有味道,有聲音的文字。
謝邀
因為爸爸是語文老師,受他的影響,我從小超喜歡古文,還有看亂七八糟的書,從唐傳奇看到三言二拍,能讀的書幾乎全看了。
再想想,沒有原因,就是覺得漢字很美。
舉個例子: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很短,無一字提秋,但一讀,大家都知道是秋景。漢字構成詞語,詞語構成意象,意象構成意境,這種原生態純粹的美麗,令人欣喜。
這是我在朋友圈看到的,學姐說出了我的心聲
因為我想當語文老師去外國教書傳播國學,提升中國國際地位。
因為我想當語文老師在山區支教輔助貧困孩子們能學應有的知識,不至於長大怨恨家庭背景。
因為我想當語文老師在國內教書用自己的方式去影響我的學生,哪怕最後只有一個學生愛上語文。
這就是我初中時拚命想進漢語言文學的原因。很感激夢想支撐我到現在,
我就在北師珠的漢語言文學。
在世間所有虛妄的追求都過去以後,文學依舊是一片靈魂的凈土。
——鐵凝
忘記在哪裡看到下面這樣一段話,一直在備忘錄中保存著。
【我想說,在中文系讀過的書,收到的教育,為我們在這個高度物質化的文化荒野里搭了一個小而堅固的帳篷。即時現世禮崩樂壞,以金錢為唯一的價值取向,文學的教化,足以讓我們保守住她一點點為我們鑄造的絕不算低的道德底線,讓我們依舊懷有希望和美好的夢想,期待著有一天「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謝邀。從小有環遊世界的幻夢,長大之後不斷去行走,有一天看著看著毛姆的小說忽而覺得,世界那麼大,我們能用腳丈量的土地是那樣的有限,遠不如內心世界所構建的空間來得寬廣。
語音的背後承載不僅是日常交流,更多的是一個種族的文化,我並不喜歡做中文老師,但卻一直不後悔自己念了中文系,因為它,我漸漸變成內心富有的人,明白了開墾自我的意義。
這輩子都不會無趣,也不會空虛,因為心裡有另一個繁盛的世界。
若能展現出來與人分享,用金星的話講就是:完美!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個專業的人大都對感情抱有或多或少的遺憾,很難遇到靈魂伴侶,或許孤獨感更強)
推薦閱讀:
※武漢大學和中山大學?
※曾樹生和汪文宣到底有沒有愛情?
※為什麼日本的愛情動作片都沒有中文字幕?
※有什麼和中文系有關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