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成名商人都是因為什麼從而在歷史中留下了他們的名字?

古代重農抑商,而現代則不然。那古代出名的商人有哪些,他們自身有什麼特點從而讓他們在歷史中留下了他們的名字?而,更多的商人為什麼都丟失了他們的名字,最後包括他們的財富。只在歷史書上留下了某某地的商人這麼幾個代稱?

個人傾向於認為財富與精神的流傳是相互敵對的。所以導致很多商人即便擁有很多財富然而也沒有人為他們寫下傳記,從而他們的故事消失在茫茫歷史中。


首先擺出個人觀點:

每一個歷史學家記載的,都是在他眼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而寥寥史書里就那麼點篇幅。在其中留下姓名的幸運兒,微乎其微。

因此,能在史書中留名的商人,都是所作所為入得了史家眼的人。也就是說不僅身家要巨,還要有足夠長遠的影響力,最好還要是三觀比較正。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三大商聖:陶朱公、子貢、白圭。我們可以稍微分析一下。

——————————————

首先講講陶朱公范蠡。這位是最負盛名的商聖了,進可處廟堂之高,退可攏萬貫家財。不管以何種角度來看都是妥妥的傳奇。他在史書里最濃墨重彩的一筆,自然是幫助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爆了吳王夫差的菊,然後又看出了勾踐的心眼全身而退。重歸布衣之後,沒過多久就致富發家,被力圖發展經濟的齊國拜為丞相。他卻表示「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致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乾脆辭了相位,隱居至定陶繼續做生意,又做成了更大的富豪……在太史公筆下,這位古今商界第一人不僅眼光手腕無可挑剔,到最後甚至瀟洒看破塵世。

《史記》曰:「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名垂後世。臣主若此,欲毋顯,得乎?」

換句話說,假設你生在那個年代,不管你入世還是出世,陶朱公都堪稱成功人士之中的榜樣。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陶朱公在史書中是被當做『名士典範』塑造的,代表的是讀書人對他那般瀟洒而彪悍的人生的嚮往。

——————————————

其次,儒門商聖子貢。

《史記·貨殖列傳》之中,子貢是主角之一。他身為初代儒門弟子,深受孔子喜愛。

孔子如此評價子貢:「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簡單點說,就是子貢很能抓住時機做生意。

孔子帶著一眾弟子周遊列國,自然沒有單位可以報銷發票。旅途的盤纏,往往就要著落在子貢身上。講義而不廢利的子貢,堪稱是最早最正牌的儒商了。

後世以儒門為聖,自然而然的,儒門初代首富子貢的地位也就不容忽視。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子貢的名氣除了能力之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政治正確的因素。

——————————————

然後是白圭。這位的名氣顯然比不過前兩位,畢竟他既沒有陶朱公的波瀾壯闊,也沒有子貢身上的政治正確光環。

但是白圭表示沒關係,因為他不僅有經商之道,而且三觀正。對於自己的生意經,白圭自詡」仁術「。因為他做的主要是農副產品生意,講究的是一個薄利多銷,不囤積居奇,看重長遠利益。

「樂觀時變,人棄我取,人取我予。」

「我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吾術,終不告之矣。」

看看白圭的格言,足以體現他超越時代的經商眼光。而更重要的是,他的這套經營方法堪稱俠之大者為國理財,自然比同時代的其他商人更能得史家青睞。

因此,白圭的歷史地位,大概是因為他三觀正,做了後世商人的典範。

——————————————

另外,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商人,在我的印象里還有呂不韋和巴寡婦清兩位。呂不韋在秦帝國史裡面的分量自不用說,而巴寡婦清也是嬴政的大金主,在統一戰爭里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所以如果風格瀟洒、政治正確、三觀正這三點都不怎麼搭的話,作為一名商人想在史書里留名,你就得有足夠大的政治影響力,讓後世的歷史書在講王朝興亡時繞不開你。

——————————————

其實,仔細想來,哪止商業這一行呢?想在漫漫歷史長河裡留下自己的烙印,哪一行不是如此?

就像現在,社會上那麼多成功人士,能名垂千古的又有幾個呢?

畢竟,歷史書看重的不是當世業績,而是後世影響力——如此虛無縹緲的東西,又有誰說得清?

默默消逝才是常態,眼前浮華皆為夢幻泡影罷了。

——————————————

PS:興之所至胡言亂語,算是拋磚引玉,求輕噴。

再PS:我的網名就來源於白圭,他算是我心目中的商人標杆。本來還想細講白老爺子的事迹,可惜一看時間,實在是太晚了。一大早還有實驗要做,只能先趕緊滾去睡了。看在吾輩這麼廢寢忘食的份上,給個讚唄……


根據我看影視作品的經驗,私以為可能是以下幾種:

1.古代雖然重農抑商,但商品流通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商業即使被壓制,它仍然能夠成長,只是不那麼茁壯罷了。那時候的諸如商會,錢莊之類的其實也屬於商業性質的機構吧?所以他們的老大,在一些與其他同機構的經濟活動中來來往往,一來二去,他們更有錢了,名氣也更大了,所以著名。

2.更有甚者,不是有「富可敵國」一說嗎?有錢能使鬼推磨,這類人,名氣之大可以想像,或許皇帝都拿他沒轍吧,哈哈。

3.有些富商心腸好,願意救濟窮苦人民,百姓自然會記住他。

以上(無甚依據,如誤解太大請自行摺疊@_@)


首先,歷史學家寫歷史,主要在於「以史為鑒」,另外提供幾個視角,讓後來人能夠清晰地看清楚朝代的變更歷程,學習歷史。

在古代能夠在史書上留名的,大抵這麼幾類:1、政治相關的人。一種是從商入政,或者由政入商的。例子就如同前面有人提出的呂不韋和陶朱公兩個。另外就是具有政治影響力的人。寡婦清為秦始皇所看中,漢文帝欣賞鄧通,讓他掌握一座銅山,專門生產錢,漢武帝時期為了打仗要錢賣爵位時的桑弘羊等等。他們活躍於當時的政治,並且具備對當時政治的影響力。2、屬於行業頂尖的人。歷史對於每個行業的頂尖的人,代表性人物會專門花些筆墨。比如醫學有扁鵲、華佗,算卦的在漢史、三國史也花了一些筆墨,至於商業自然也是如此。富可敵國、清朝紅頂商人等等,或者明朝沈萬三等等。當然,如果還有一部分,那就是具有典型例子,有傳奇色彩,或者其經歷足夠明顯足以讓後人去吸取教訓的人。另外如果有,就是一些也許不是大商人,但資助過偉人促進時代變革的,比如衛弘資助曹操起兵等等。


大多與政治掛鉤了,才在史書上留下一筆,或濃或淡


古有陶朱公,今有胡雪岩


我只知道兩個,一個是呂不韋,聽說生了個兒子最後當了皇帝,所以我記住他了,另一個是沈萬三,他說要給朱元璋修皇城,老朱一聽怒了,老子的家要你修?宰了!最後流放到雲南去了,其實中國歷史就是一部政治史,能在歷史上留名的多多少少和政治有關,


推薦閱讀:

讀佛經是否要知道意思?
如何保護溫州話?如何借鑒粵語的保護?
《小時代》在中國熱映,是中國的恥辱嗎?
為什麼東北人不說自己來自哪個省,而說「我是東北的」?
如何評價《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一書?

TAG:歷史 | 生活 | 商業 | 文學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