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約國為何沒有審判德皇威廉二世?

我看一戰史的時候,發現協約國一開始時說要審判德皇,說他是戰爭的罪魁禍首,那為何後來沒把他抓起來?僅僅是因為荷蘭女王的庇護嗎?


謝邀

審判皇帝在巴黎和會期間是個不重要,但是在政治上和國際法上都是個很熱門的話題。首先提起審判皇帝,一個著名的口號就是勞合·喬治的「Hang the Kaiser」。當然這句話是有語境的,這句話勞合·喬治是在戰後一個選舉集會上,對著群情激奮的群眾說的,是純粹的競選口號。實際上根據勞合·喬治自己的設想,皇帝頂多會和拿破崙一樣,被放逐到福克蘭群島或者百慕大。

政治上協約國在審判皇帝上的意見不統一,法國和英國支持,義大利反對,美國傾向反對。美國在一戰中沒有切身痛苦,在審判皇帝上反對的原因純粹是法律考慮。蘭辛領導的國際法團隊向威爾遜建議,如果審判皇帝,法庭會有中立性問題。威爾遜認為有道理,並嘗試用查理一世的例子說服英法:「查理一世是個可鄙的騙子,但砍他的腦袋只會讓他成為烈士。」

在國際法上這是個更複雜的問題,協約國成立了一個戰爭責任委員會,來確定同盟國的戰爭責任問題。儘管德皇被協約國指控為戰爭的罪魁禍首,但是委員會認為這個指控無效。因為因為非戰公約沒有溯及力,德國挑起戰爭的行為屬於訴諸戰爭權(jus ad bellum),在當時是合法的。

所以協約國退而求其次,最終以「嚴重違反國際道德和條約的神聖性(a supreme offence against international morality and the sanctity of treaties)」指控皇帝。所謂的「嚴重違反國際道德和條約的神聖性」,指的是破壞比利時和盧森堡的中立,以及違反《1907海牙第四公約》等違反戰爭法的行為。這個指控直接構成了《凡爾賽條約》第227條。

到《凡爾賽條約》簽署前,審判皇帝已經不是個公眾熱點了。協約國向荷蘭提出引渡申請,被荷蘭拒絕。協約國也沒想過向荷蘭施壓。三巨頭還以在愉快的氛圍中,繼續以開玩笑的形式討論對皇帝的懲罰。

歸根結底在於比起德國賠款等問題,審判皇帝太微不足道了,當荷蘭拒絕引渡皇帝後,協約國連缺席判決都懶的搞。


英法曾經要求過荷蘭交出威廉二世,凡爾賽和約也明確要求威廉二世應該受到國際法庭的起訴,勞合喬治還建議過「hang the Kaiser」,威爾遜總統倒是比較反對引渡威廉受審,認為這會使國際局勢不安定。

不過最關鍵的是荷蘭女王威廉敏娜拒絕驅逐她表哥……


沙皇:抱歉,是我最先總動員的。

而且要審判的話,越是深究下去,越會讓一個事實變得明顯,那就是一千萬人的死亡,其目的僅僅是為了決定幾個帝國主義列強之間如何分贓。

你要知道,各國為了動員參戰,可是搞了很多神奇的,民族主義的理由的。這樣把真相直接揭示出來,不是在幫各國國內實力大漲的革命左派陣營的忙么。

一戰結束後,對於幾個大國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穩住國內日益不滿的民眾,阻止他們走向革命。雖然各國民眾基本上都知道了這是一場沒有必要的大戰,但是你非要官方來確認一次,這等於說,也有責任吧?


不能過於刺激德國的容克軍官,還得指望他們防著蘇俄。(德國被迫裁軍了,這是有利於提高德軍里容克貴族的濃度的,因為大規模擴軍不得不提拔的平民基層軍官已經被裁了。)

要說罪魁禍首,是塞爾維亞先出事,奧匈帝國不依不饒,毛子先總動員的。而且審判下去,真的不會讓所有老百姓都知道這是一場帝國主義爭霸戰爭,和他們利益無關嗎?如果官方不確認這麼一道,他們還可以裝不知道。承認自己犯錯(錯誤地支持了當局的帝國主義戰爭)太難了。

而且,喬治五世你這麼說你表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海軍元帥腓特烈·威廉·維克多·阿爾伯特·馮·霍亨索倫,就太不夠意思了。

至於為什麼不缺席審判,大概就只是因為威廉明娜提供了政治避難,協約國不想(也無餘力,除了美國)撕破臉進攻荷蘭這個中立國。


因為就像當初所有媒體一致都不報道刺殺斐迪南大公的薩拉熱窩槍手的名字一樣,所有人都想把威廉二世摁死在歷史裡寂寂無名。


先搞事的是奧匈,第一個全國動員的是俄羅斯,最後結果是帝國/共和國政府帶著我們為了巴爾幹的一群野蠻人打了4年死傷百萬國內經濟破產

帝國/共和國政府,卒。


罪魁禍首還行,敢問一戰誰是正義的?

醒醒,你大英為了搶奪石油入侵鄂圖曼帝國,俄羅斯全世界最早動員。法國為了殖民地瘋狂的找德國復仇,美國拉偏架還被丟到一邊,義大利二五仔自不必說,協約國乾淨嗎?

從此世間再無正義 ——沙皇尼古拉二世


審判的好處

1.平民憤(英法)

2.為正義

3.立反面典型殺一儆百

不審判的好處

1.節約精力和時間解決共產危機

2.防止德國人民情緒進一步激化(保皇黨和同情威廉的德國人還是很多的,德國並沒有完全戰敗)

3.使各國君主心裡過得去(威廉和周圍一圈的君主都是親戚)

4.大家屁股上都有屎,還不如糊弄過去算了

5.更大的威脅蘇俄

6.審判君主太像共產黨(笑)

7.威廉戰爭作用不明(威廉傀儡說)

8.威廉實際已失去了其對德國的統治,審判已無意義

9.英國意圖與德國緩和以制衡法國和蘇俄

大概如此


因為一戰結束後威廉二世就逃到荷蘭去了,並且受到了荷蘭女王(?,有點記不清了,反正是個女的)的政治庇護,這種情況下除非德皇主動或被動離開荷蘭或者協約國滅了荷蘭,否則德皇是沒法被審判的,那時候可沒啥引渡條例。事實上德皇最後也確實死在了荷蘭國土上。

至於為啥荷蘭女王要庇護德皇,我看的那本《一戰戰史》沒提,不過高中看的時候我自動幫他們腦補了一百萬字 ( ?° ?? ?°)?


在當時發動戰爭並不是一項罪行,反對戰爭和戰爭罪是一戰後才設立的。


對於民族主義起來前的君主來說,大多數時候國家只不過是他們的一份財產一間公司,和民族並沒有什麼關係,打仗的目的不過是為了提高市場佔有率。輸了就輸了,我還是全歐洲最富有的那幾個人,並不影響我歌舞昇平。也不會對贏家咬牙切齒,割地賠款而已損失些不痛不癢,英國侵略過歐洲幾乎所有國家,但是也聯姻了歐洲幾乎所有國家,一戰德皇,沙皇,英王,其實都是表兄弟。所以在這個君主制的尾聲,應該英王還算是保護了奧皇一下吧。


威廉二世,愛德華七世,尼古拉二世這仨好像是表兄弟來著


你說的是對的。

理論上是否該審判威廉二世是有爭論的

但實際上沒審就是因為他逃到荷蘭了

補充兩句:

是否審判威廉二世的爭論分為兩步

我看了一下,下面很多人直接跳到第二步了。

第一步: 發動戰爭本身是不是一種犯罪

第二步: 威廉二世是否犯有戰爭罪

第一步討論在我們今天看來沒有必要,但是在那個時代之前,用戰爭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非常常見。一戰後把戰爭罪提出了是因為各國被現代戰爭產生的破壞性嚇壞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劇集 致命武士?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法對德的高額索賠是不是也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中國自1840年至今落後於世界的原因是什麼?
歷史上都有哪些著名的裝逼事件?
《臨高啟明》中元老院採用了銀本位,對歐洲三十年戰爭有何影響?

TAG:歷史 | 德國 | 世界歷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歐洲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