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詞如「尾巴、嘴巴」的詞尾「巴」來源是什麼?

作為詞尾的「巴」加在詞幹後面不改變語義的類似還有:鹽巴、嘴巴、雞巴等等,這個「巴」是什麼時候產生的?本來都是沒有意義的語綴嗎,相當於「子、兒」?還是各有不同的語源?另外「鍋巴」的「巴」也是詞尾嗎?


可能有不同的來源,比如「嘴巴」「下巴」的「巴」跟「輔」有關,「鍋巴」的「巴」跟「傅」有關(這裡的「巴」表示貼近、依附),「鹽巴」的「巴」有人說跟-m尾有關。還有一些可能跟「夫」或「父」有關,比如「啞巴」相當於「啞夫」,最後這種用法常常類似於方言中的後綴「公」「牯」。

宋代蜀語常以「波」尊稱老人,這種記載很多。《愛日齋叢鈔》:「林謙之詩:『驚起何波理殘夢。』自註:『述中所見何使君,蜀人以波呼之,猶丈人也。『」范成大《吳船錄》:「僅行二十里,至王波渡宿。蜀中稱尊老者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又有所謂天波、日波、月波、雷波者,皆尊之之稱。此王波蓋王老或王翁也。宋景文嘗辯之,謂當作『皤』字。魯直貶涪州別駕,自號涪皤,或從其俗雲。」蕭旭《〈中古漢語辭彙史〉補正》、劉曉南《宋代四川語音研究》認為這個「波」來自「皤」,《廣韻》博禾切。這裡的「波」「皤」可能跟「夫」乃至「甫」「父」「爸」之類是同源的。「天波」相當於「天公」,「雷波」相當於「雷公」。「夫」是魚部字,主母音為a,中古讀如「波」(果攝),現在讀如「巴」(麻二),主母音還是在a附近。這跟「父」「爸」韻母演變一樣。「父」,《廣韻》扶雨切、方矩切(遇攝);「爸」,原本《玉篇》蒲可反(果攝),《廣韻》捕可切(果攝),《集韻》部可切(果攝)、必駕切(麻二)。後世將「波」讀成「巴」,跟普通話「他哪那阿」等果攝字韻母為a類似。現代漢語的語氣詞「吧」,在金元戲曲中就常寫成「波」。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琉璃王經》有「波波」,指父親。隋代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卷 45有「波波摩摩」,指父母。「波波」顯然是「父」在口語中的疊音形式,奉母字讀如幫母。口語中「輔」「傅」讀如「巴」也不算很奇怪。

前面提到「鹽巴」的「巴」有人說跟-m尾有關,不過「鹽巴」的「巴』也可能跟「鍋巴」「泥巴」的「巴」是同源的,指粘在一起的東西。《集韻》邦加切有{巴攵},「斂也」。


最近在看黎錦熙相關的東西,恰好他主編《中國大辭典》時專門拿「巴」做編纂示範,寫過《中國大辭典第一個字(巴)的義釋》等文章。大辭典《長編》里《釋「巴」第一》有兩冊,應該是最全的。

我還沒有看,只看了《「巴」字十義及其複合詞或成語》,全文有三十多頁,我只貼嘴巴、下巴、尾巴相關的,成文較早,供參考。概括說就是黎錦熙認為嘴巴、下巴的「巴」是面頰,「輔」之古音。尾巴、?(ji,男子生殖器)巴的「巴」通「把」,手可把之物。男孩子叫「帶把的」。


知乎用戶:「雞巴」一詞的由來是什麼?

我覺得詞根就是雞,用鳥(屌)表示男根很多語言都是,如英語 cock。
雞巴,尾巴,嘴巴,等等。白語還有頭巴。古漢語和方言更多,肩巴等等。
《紅樓夢》、《金瓶梅》「?毛幾」(U+23B20)「?毛巴」(U+23B36)反過來可能是雞巴的後起形聲字。
日語那個是 chin-po,chi 來自 ti,和雞來自 k- 差太遠了,不是一回事。

知乎用戶:對男性下體的稱呼「JB」有什麼由來?

都在胡說。我覺得詞根就是雞,用鳥(屌)表示男根很多語言都是,如英語 cock。
雞巴,尾巴,嘴巴,等等。白語還有頭巴。古漢語和方言更多,肩巴等等。
《紅樓夢》、《金瓶梅》「?毛幾」(U+23B20)「?毛巴」(U+23B36)反過來可能是雞巴的後起形聲字。
日語那個是 chin-po,chi 來自 ti,和雞來自 k- 差太遠了,不是一回事。

知乎用戶:請問常德話中,不穿衣服到底是「打挑誇」還是「打挑卡」【打屌胯】?

不穿褲子裸露下體本字是「打屌胯」。屌送氣和表示換東西的「斢」同音,讀窕。胯失去合口介音,讀卡的去聲。不過這個是陰去,澧縣併入了陽平。常德沅水流域的去聲入聲合併和澧縣不太一樣。
題外話,襠部叫胯巴,就像陰莖叫雞巴,嘴叫嘴巴,頷叫下巴,白語還有頭巴,至於肩巴也在書上看過。(最常用的尾巴居然忘了,多謝 @路修遠 提醒。)
不穿衣服叫「打赤膊」,澧縣話有捲舌音而且有獨立的陰入調可以看出。
如果是全裸可以說「赤膊屌胯」。嘲笑小孩子不穿褲子叫「屌胯郎」,郎讀陰平。

統一貼了吧方便找。

目前我不清楚本字具體是什麼,但這個詞綴很有能產性。

藏語也有很多 -pa 結尾的詞,不知是否同源。


可能是一種極為古老的造詞法的遺留。漢藏語裡面有很普遍的雙唇輔音(比如 b/p/m/w)+ 加 a/o/u 構成的詞尾。比如(不嚴謹注音),

藏語:ni-ma (太陽)

藏語:rmu-ba(天空)

藏語:khang-pa(房子)

藏語:lag-pa(手)

藏語:rkang-pa(腳)

嘉絨語:mcho"sh-pha(湖)


你知道我想到了什麼…


巴者,從乙,其上象蛇首博形。會意。

乙者,象蛇形。蛇也。凡乙之屬皆從乙。

其上象蛇首博形。

故,巴者,大蛇也。

巴字本義是蛇。

尾巴,若蛇之尾。

嘴巴,若蛇之尖嘴。

巴,引申爲若蛇附著。

泥巴,若蛇附著之泥。

鍋巴,若蛇附著於鍋中之物。

四川出井鹽。

鹽巴,若蛇附著於鍋中之鹽。


推薦閱讀:

說一個人很「軸」的本字是什麼?
「洒家」的本字是什麼?
表「卵」義的「蛋」語源或本字是什麼,是「毈」嗎?
俄語或蒙古語中的「烏拉」一詞有沒有可能和上古漢語的嘆詞「於鑠」具有語源關係?
江淮官話與吳語的疑問詞的本字是什麼?

TAG:漢語辭彙 | 漢語語法 | 漢語詞源 | 語源學 | 方言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