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與心理學是什麼關係?

對剛曉法師評價如何?本人28歲對玄奘法師創的法相唯識宗很感興趣,但緣分不足無法出家,故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中尋一結合點,想當心理醫生,請問這種想法靠譜嗎?若靠,如何系統的學習?


謝 @憨山門下邀。

嚴格來講,「唯識學」分為兩部分:

法相

唯識

法相,就是描述宇宙萬法的特點,代表經典如《百法》《五蘊論》《大乘五蘊論》。這部分內容介紹了什麼叫做色法(物質)、什麼叫做心法(感受、概念、觀念等),給貪心、嗔心、痴心、定心、智慧、昏沉、散亂等幾十種心理狀態做出了明確的清晰的描述和定義,並分析了其中的前後相生的因果關係。

唯識,是為了說明宇宙萬法本質上「唯識所現」,非絕對客觀存在,代表經典如《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這部分內容裡面,說明了每個有情所具有的八個心識之間的作用關係,說明了為什麼我們眼前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耳朵可以聽到這樣的聲音。

法相主要講現象,宇宙萬法的現象如何,幫助修行人認識自己和世界。

唯識主要講本質,宇宙萬法的真相如何,幫助修行人看透自己和世界。

因為唯識學包含這兩部分,所以「唯識宗」又被稱為「法相宗」「法相唯識宗」等。

究實來講,「法相」的部分並不是僅僅唯識宗所獨有,而是共通於聲聞乘的阿毗達摩。這一點,只要去研讀《阿毗達摩俱舍論》《大毗婆沙論》,再來對比《瑜伽師地論》便可了解。

但「唯識」的部分確是大乘不共的。聲聞乘在分析完法相之後,在這個宇宙萬法的產生根源問題上,並沒有說出究竟的認識。而唯識學則更進一步,不僅法相的部分更加完備,在唯識的道理上也直達究竟。世親菩薩早年著《俱舍》,之後入唯識,正是此關係的直接說明。

大乘唯識與聲聞阿毗達摩的關係如此。在我看來,唯識與心理學的關係也與此類似。

我以為,「法相唯識學」中的「法相」部分與現代心理學的很多內容是相關的。比如心理學「潛意識」「集體無意識」概念都是借鑒於此,能對人類的很多心理現象做出了很好的解釋。比如唯識和心理學都會研究,人類在某一種情境下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原因何在,如何改變。

「法相」部分與心理學相通的,主要是「心所有法」,即貪、嗔、痴、苦、樂、思、想等心理活動。而八識之間的關係等內容,在現代心理學中雖然有,但較少。

「法相」以外,「唯識」的部分則涉及到宇宙的本體論,則並非心理學的研究範圍,反而應該與哲學有可以溝通的成分。與題目無關,這裡不論。

雖然「法相唯識學」與心理學、哲學等有可交流之處,但總地來說,佛法與科學還是各司其職、並行不悖,其中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比如心理學對心理現象的觀測,有通過實驗觀察、儀器檢測、樣本統計等,而法相的定義,其根本來源是來自於修行者對自己內心的觀察,來源於禪修者對心理活動的體認和證悟。這一點的差別,從根本上就說明了二者的區別。

這個問題我在其他回答中曾經做出比較完整的說明:

和尚是信佛還是信科學? - 光頭和尚的回答

專家級佛學知識分子和有修為的法師有什麼區別? - 光頭和尚的回答

以上,回答至此。

《成唯識論》卷1:

「稽首唯識性,滿分清凈者。我今釋彼說,利樂諸有情。」

(CBETA, T31, no. 1585, p. 1, a7-8)


心理學在用意識心解決問題,離開意識心就沒有用了。而佛法是用意識心去證得真心


幾位答主說的不錯。不過,我個人非常推薦梁啟超先生1922年夏在北京「中華心理學會」的一篇講演:《佛教心理學淺測——從學理上解釋五蘊皆空》。梁先生算是近代以來最早系統性研究唯識學的學者,有趣的是,他採用了在當時同樣剛剛傳入中國的「西學」:心理學的範式來做了簡明結構。

鏈接:梁啟超:關於佛教心理學淺測

這篇講演的論點很簡單,相比陳冰教授耗費幾十年的巨著《佛教心理學》(陳冰教授言,「抄書偶有所得」的百萬字)或者《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來說是一個綱領性的心理學範式的科普。

梁先生的論點:佛教的基本論點:無我、我所。如何證明?即通過證明「五蘊皆空」。

那麼什麼是蘊?《大乘五蘊論》中「以積聚義說名為蘊,世相續,品類趣外差別,色等總略攝故。」-&> 從心理過程上觀察,有種種觀念在時間上相續繼起,而且內容像很複雜,很混亂,但可以用論理的方法分為五類,每類都是狀態和狀態聯構而成,一聚一聚的,所以叫做聚,又叫做蘊。(這是梁先生的推論)簡單來說,梁先生認為唯識學旨在說明五蘊皆是心理的表象,藉此來論證空性。

五蘊的現代版粗淺理解:

色——有客觀性的事物

受——感覺

想——記憶

行——作意及行為

識——心理活動之統一狀態

梁先生引經據典把唯識對這五蘊的看法簡單總結,便結束了演講。當然,必須說他的說法是非常大略的,從唯識(抑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遠不夠精密。不過,我竊以為他倒是點出了這二學比較核心的本質處。

唯一不同的在於,心理學作為一門現代科學其目的主要是對現象的歸納,而唯識學教導我們關於五蘊八識的種種道理,最終目的只有一個:轉識成智。即修成正果,這和佛教中八萬四千法門的目標是一致的。也因此,古有唯識宗。


推薦陳兵寫的《佛教心理學》


這篇文章能夠讓你對真正的佛法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而不是只停留在燒香求佛的「迷信」狀態。本人修行尚淺,行文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不如法的錯誤,還請各位同修指正,以免誤導眾生,受三途果報。

願正法久住,阿彌陀佛!

-------------------------------------------------------------------------------------------------------------------------

唯識學可以說是高等心理學,或稱修行心理學,屬於佛教性相二宗中的相宗,對眾生的思維與意識過程有嚴密透徹的分類,分析和推理。唯識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指導現代心理學。

唯識學是佛教最艱深晦澀的法門,也是最能體現佛教原始教義的法門,可以說是佛學中的理論佛學(如同物理中的理論物理)。唯識學的主要理論來源於佛所說《解深密經》和彌勒菩薩所說《瑜伽(yu qie)師地論》。玄奘法師在印度那爛陀大學主要修習的專業就是唯識學,帶回中國的經典也主要是唯識學的經典。

唯識學主要研究「識」的分類、「識」的運作機制以及物質環境與「識」的交互作用。這裡的「識」是廣義的,大致可以理解成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直接和間接映射。因為佛教中的「識」包含多種組成部分,當然也包含我們常說的「意識」。通過唯識學,我們能較容易地理解佛教中最重要的「空」的概念,在這一點上,性宗(比如禪宗)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唯識學之所以是佛教中最艱深晦澀的法門,有兩點原因。其一,唯識學中的名相(即名詞)非常多,《瑜伽師地論》中的名相就有六百六十個,這些名相都是用來描述眾生「識」的本體(能緣*的心*)、客體(所緣的境)與作用(心能,直譯為心的能力)的。這一點有點像康德的三大批判,完全是自創概念的堆砌與新的哲學體系的建立。其二,唯識學是邏輯性很強的辯證科學,要求修習的人有足夠的邏輯思維能力。

*緣:用作動詞,意為發生聯繫。「能緣的心」指的是能與外界發生聯繫的「心」。

*心:這裡指「識」。

看看這五本大書我們就知道唯識學是何種存在!這要翻譯成白話文至少要多出一倍。

由於彌勒菩薩所作《瑜伽師地論》比較難懂,篇幅也較長,不適合大多數眾生修習,對佛法的傳承也不利,所以世親菩薩將《瑜伽師地論》中的六百六十法(法在這裡指規則、理論,物質,能量等宇宙中的一切實體與非實體)簡化為一百種法,作《大乘*百法明門論》,以此作為唯識學的入門課程。世親菩薩所說的百法分五位,如下圖。

*大乘,讀作da sheng,乘是馬車的意思,在這裡意為這部「論」像馬車一樣載著眾生駛向正法(大乘佛法)。

解釋這些名相及其相互作用可以寫幾本書。鑒於題主的問題,大眾的耐受力和本人的水平,這裡只做簡單的介紹,旨在讓大眾了解唯識學的基本理論,以舉例的方式來解釋各名相。如想深入了解唯識學,請聯繫我!

首先,解釋一下左側的兩個分類:有為法無為法

簡單來說,有為法是有生滅的法,無為法是沒有生滅的法。什麼叫生滅?就是生成和消失。任何具有成(生成)、住(存在)、壞(變質)、空(消失)過程的法都是生滅法。比如樓房汽車、比如人的思想等衣食住行各方面。佛法認為,一切事物隨時都在經歷著生滅的過程,我們看到一樣東西時,這樣東西的前一個狀態已經寂滅,而後一個狀態還沒有生成,而當下這個狀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們只要一思維當下,當下便已經成為過去了;而無為法,就是沒有生滅的法。這一點不好理解,舉例說明。比如說,在我們產生一個想法之前,我們思維對於這個想法所處的的那個狀態,就是無為法,不生不滅。又比如,宇宙中的虛空,也即物質與物質之間的虛空(不是空間,也不是空氣),不論是宇宙由奇點膨脹之前,還是宇宙坍縮成新的奇點之後,這種虛空都不生不滅,這種虛空就是無為法。

有為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就心法色法心法分八種(八識),色法分十一種。現在我通過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人思維運作的過程:

我們以眼的作用過程為例,其他耳、鼻、舌、身、意類似。下面我將詳細說上面的過程。以下的分析過程非常重要!我用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解釋意識和法界(外境)的交互作用

  1. 色塵出現在我們眼前。所謂色塵,就是一切眼睛可見的、能刺激視神經的物質。比如一朵花。
  2. 我們的眼根攝取到「花」的相。眼根就是眼睛這一器官所具有的物理結構,其作用是將外色塵攝取到眼中(可以暫時理解為晶狀體和視網膜),這一過程是沒有意識作用的,這和照相機將物攝取到底片上成像的過程沒什麼本質區別。眼根攝取到的相,稱為「法處所攝色」
  3. 眼根攝取到色塵,也即「花」的相後,眼識對這一攝取到的相(法處所攝色)進行判別(注意判別和判斷的區別),雖然是判別,但同樣是跟意識無關的。眼識能對事物進行分別,能識別出這是一朵花,而不是一本書,或其他什麼東西。但是眼識無法做出「這是一朵花,而不是一本書」的判斷,因為「是與不是」顯然是有意識的判斷,而眼識的判別是無意識的,只能算是一種無意識的分別。比如我們把一本書和一朵花分別放在一個植物人的眼前,植物人是不會有區別反應的,因為植物人的前五識與第六意識是斷開的,但是植物人是有眼識的,植物人的眼識能區別色塵,但不能做出有意識的反應,因為這一過程在眼識與意識之間被截斷了。眼識的作用很微妙,要仔細體會。
  4. 眼識將得到的判別相「一朵花」輸送給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是我們常說的「意識」。第六意識是無法獨立作用的,其背後由第八識阿賴耶識支持、第七識末那識操控。(1)阿賴耶識是一個倉庫,儲藏著無始劫(無始,指時間很長;劫,時間度量單位)以來眾生所經歷的所有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經驗。比如花的概念、花的寫法、名字里有「花」字的朋友、各種花的名稱形狀顏色、各種花代表的意義。如果沒有這些素材我們是無法產生意識的,同時,第八識還是眾生輪迴的主體,也即我們提到輪迴時,實際上是第八識在輪迴;(2)末那識產生「我執」,所謂「我執」,就是執著於有一個「我」存在,這裡的「我」在弗洛伊德心理學中稱為「自我」(Ego),也被許多人稱為「小我」。因為執著於有一個「我」存在,所以末那識會引導第六意識產生有關於「我」的想法:我喜歡這朵花,我覺得這花很好看,我想把這朵花送給xxx,我要摘下這朵花......從而產生各種積極與消極情緒。我們產生的大部分意識都與「我」有關,同時這也是末那識逐漸膨脹的推動力。同時,『潛意識』就來源於末那識,在佛教中叫獨影意識。(註:末那識的作用首先是產生自我意識,然後才是「我執」。自我意識用於分辨我與他人)
  5. 到這裡,整個思維過程基本已經完成了,第六意識整合眼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並以思想的形式輸出,就產生了意識。

以上是有情眾生(有情眾生指非植物和微生物的眾生)思維過程的簡單描述,當然,就算我們不攝取外塵,也能產生意識,這是第六意識直接從阿賴耶識中提取素材進行思維,所以我們即使閉上眼睛不攝取色塵也能有意識。

順便解釋一下「唯識」二字。阿賴耶識分為四分,能緣的心稱為「見分」,所緣的外境稱為「相分」,「自證分」是用於親證「緣」的作用,「證自證分」用於認識「自證分」。所以,不管是外境,還是前七識,還是一切的心法及心所有法,都是第八識的相分或見分。萬法唯識說的就是一切法都是由阿賴耶識的種子變現的,都來源於阿賴耶識。

但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我們在意識中所喜歡的那朵花,真的是我們所看到的那朵花嗎?

假設我們喜歡這朵花,如果這朵花被碾碎,碎為微塵,分解為質子中子電子,此時我們還是喜歡這朵花,可是,這朵花已經灰飛煙滅了,不存在了,我們到底在喜歡什麼?我們喜歡的真的是那一朵已經消失的花嗎?如果我們喜歡的怎的是花的本體,為什麼花的本體不存在了,我們還會有「喜歡」的感覺?

這就是微妙處所在。我們喜歡的只是一個在「我執」的操控下,被第六意識加工過的影像,而且這個影像已經不是「花」這一實體的直接映射,而是加入了主觀判斷(也即我執)的另一範疇概念。的我們不是在喜歡這朵花,只是在喜歡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感覺,喜歡這一「喜歡花的感覺」,喜歡的只是一個虛幻的東西。所以,佛教認為這一感性的「喜歡」,或者叫「愛」,是脆弱的,虛妄的,毫無根基的。眾生之間的感情大多都是這種形式。這便是可以解釋「色即是空」。所以色即是空強調的不是色法是空,而是在強調我們無法擁有「非空」的色法。因為一旦承認「我擁有色法」,那這已經是末那識處理過的結果了,「我」擁有的不是色法,而是第六意識的產物,與色法的本體毫不相干。

所以,佛教倡導的不是愛,而是慈悲。慈悲是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是不會被第七識操縱的。

沒有修行過佛法、或相關法門的人,是沒有辦法抑制第七識我執的產生與膨脹的,所以,人會變得越來越自我、越來越煩惱,覺得什麼事情都與「我」有關,都會影響到「我」。實際上,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與「我」有關的,沒有什麼東西是真正屬於「我」的,那只是第七識在作祟。削弱第七識,人就能看破,就能放下,就能轉第七識為般若智慧,轉煩惱為菩提。

所以,歸根結底,唯識學是修行人的「修行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的內心,幫助我們的修行。附帶的,也可以為現代心理學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導。

以上是基於唯識學對意識的產生做的簡單介紹,屬於唯識學的皮毛。而且本人修行尚淺,行文過程中肯定會有一些錯誤,還請同修指正,以免誤導眾生,受三途果報。南無阿彌佗佛!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

有師兄提出了以下問題,供大家探討:

1,「《成唯識論》說阿賴耶識非斷非常,猶如瀑流,如何成為輪迴主體?」

答:將阿賴耶識比作瀑布,最早應是起源於《解深密經》:「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眼,恐彼分別執為我。」這裡說的阿賴耶識如瀑布,說的是阿賴耶識恆常不斷的性質。而成唯識論又說::「阿賴耶識,非斷非常,以恆轉故。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前說非斷非常,後說常無間斷,難道是佛說錯了?我覺得其實非斷非常指的是阿賴耶識的用,常無間斷指的是阿賴耶識的體,並不矛盾。這是我的理解。

2,「我覺得非常非斷才是體,常無間斷才是用,因為阿賴耶識化出了時間,他的「體」是無時間性,而「用」有時間性」

答:我覺得「有時間性」恰恰體現了非斷非常。這類似波粒二象性,電磁波既有粒子的離散性質,也有波的連續性質,所以我們說電磁波非斷非常,時間也一樣,既連續又離散(普朗克時間,但這不是定理),這都是由於或類似不確定性原理。而阿賴耶識的體不具備時間與空間性質,我們說阿賴耶識的體恆常不變,不是在時間意義上說的,因為時間是生滅,有生滅就無法恆常不變,而要站在空性的角度上。了無所得所以恆常不變,然而話又說回來,空性不是語言文字上的功夫,了無所得也是一種「得」,所以佛說「不可說」,而「不可說」也是一種「說」,怎麼說都不對,這就是佛法的精妙。所以我們說「恆常不變」,只是第六意識產生的「恆常不變」的念,並不是真正的「恆常不變」。所謂恆常,即非恆常。是名恆常。歡迎質疑。


好消息~~~

好消息~~~

特大好消息~~~

Buddhism and Modern Psychology

About this Course

The Dalai Lama has said that Buddhism and science are deeply compatible and has encouraged Western scholars to critically examine both the meditative practice and Buddhist ideas about the human mind. A number of scientists and philosophers have taken up this challenge. There have been brain scans of meditators and philosophical examinations of Buddhist doctrines. There have even been discussions of Darwin and the Buddha: Do early Buddhist descriptions of the mind, and of the human condition, make particular sense in light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is course will examine how Buddhism is faring under this scrutiny. Are neuroscientists starting to understand how meditation 「works」? Would such an understanding validate meditation—or might physical explanations of meditation undermine the spiritual significance attributed to it? And how are some of the basic Buddhist claims about the human mind holding up? We』ll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some highly counterintuitive doctrines: that the self doesn』t exist, and that much of perceived reality is in some sense illusory. Do these claims, radical as they sound, make a certain kind of sense in light of modern psychology? And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all this for how we should live our lives? Can meditation make us not just happier, but better people?

Subtitles available in English

2-5 hours/week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science-of-meditation/supplement/nbTDq/course-overview


首先,個人推薦閱讀知友 @Rainier 寫的一系列學習介紹性回答,感覺非常到位。

其次,如果樓主先前對佛法沒有太多了解,那麼建議先學習一些基本知識,推薦聖嚴法師的學佛三書《佛教入門》《正信的佛教》和《學佛群疑》。

然後,不建議一上來就讀100卷的《瑜伽師地論》,不但對文言文能力的要求極高,而且很多相關的概念術語搞不清的話直接上手會非常吃力。

此處最推薦的是看完前三套書後閱讀陳兵居士的《佛教心理學》。全書超過1200頁,比較系統地將佛學對心的剖析和體悟作了歸納介紹,文字由淺入深通俗易懂。付陳兵居士的新浪博客,前些日子正在結緣送書,地址 [轉載]普賢行願研修會經書繼續免費結緣公告(佛教心理學恢復結緣),現在應當還在進行。你也可以下載電子書:百度雲 請輸入提取密碼 kkbq

佛學裡對心識的認識是由瑜伽修行(開發了深層潛意識)的感知實踐而得出,不僅僅像現代心理學那樣通過邏輯思維分析或科學實驗等表層意識觀察來完成,所以它的剖析非常龐大且深入,同時還有許多現代人看起來不可思議的觀點。建議樓主不要把唯識學(乃至佛學)當做學術來對待,也不是宗教哲學感悟等等,而是一個系統獨立的方法論。當然,如果說只是為了對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做一輔助,那也未嘗不可,但會有大料小用之嫌。


建議上來就讀《瑜伽師地論》,別看亂七八糟的各種解釋,浪費時間還不算,還一堆錯誤


現代心理學與佛學,實際是一致的。

心理學也是用分析法,把【自我】解構為一個一個的因素,比如佛洛依德的戀母情結,榮格的潛意識、本我,以及21世紀的心理學,把【自我】解構為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對外界的刺激的總和,進而現代心理學完全不承認人的自由意志的存在。自由意志問題,我在知乎上有專門的文章。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我是這樣回答的

西方哲學的基石,就是在自由意志問題討論中建立的。在20世紀,有了心靈哲學討論自由意志問題,才有了心理學、神經科學加入自由意志問題的討論。現代物理學,佛學也加入了討論。

自由意志問題,一直是西方思想的核心話題,但不是中國思想與哲學討論的話題。

自由意志問題,在中國是隱蔽的。 自由意志問題,不單涉及倫理問題,還涉及社會政治制度與思想問題, 一句話,自由意志,存在。

真實是什麼?在數學框架中,真實可能永遠得不到一個完整的最終描述,科學探索者正如受了傷的菲羅克忒忒斯。自然世界中,不依賴於主觀觀測的客觀真實是否存在?在當前的物理學和數學範式中探索心理過程與意識,能否完整地詮釋真實?迄今尚未發現的未來的物理或數學是否有這個能力?

當人們把目光轉向認知的主體時,卻發現量子力學這一解釋客觀世界的理論與主觀意識運行如此貼近。

心理學討論的自由意志問題,其實是在討論,在一定的社會自然條件下,人的大腦如何有了刺激反應,人的行為如何與社會自然匹配適應的問題,心理學的界限只是在於解釋人類面臨問題如何反應。不要把心理學的界限隨意擴大,否則心理學真的是巫術了。

意識就是生物對外界的分別能力,生命都有。

自我意識,是指高級生物把自己與世界完全分別開來,建立起情感,獅子老虎貓狗等都有自我意識,因為我們知道高級的哺乳動物有感情,知道追求配偶,知道愛護子女。

自由意志,只有人類才有,自由意志只有人類才有,自由意志只有人類才有,這就是自由選擇意識。人的有天性的愛與恨,比如母愛是天性,比如恨配偶的競爭者是天性。但人的自由意志,給了人自由的選擇,在必要的條件下,母親可以殺死自己的子女,丈夫可以把妻子獻給統治者。

人具有自由意志,具有自由選擇權,這是公理,不需證明。

奴隸因為不能選擇,貌似沒有自由意志,錯!!!!! 奴隸自由的選擇了生,向他的主人讓渡了自由選擇權,恰恰證明了奴隸也有自由意志!!!

我的回答,現在看來只是世俗義的【自我】,討論到了【自我】的法相。

===============================================================

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自由意志(free will)是否存在?為什麼?

得票前幾位的回答就是代表了現在心理學的發展方向。

第一位,竇澤南

心理學 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收錄於 編輯推薦 · Wenliang Xu、杜鵬、明明、拉普拉斯大魔王、指尖上的音符 等 796 人贊同了該回答

心理學是怎麼理解自由意志的?

心理學對於自由意志的研究,存在兩個取向:

A、 試圖證明自由意志並不存在;

B、 自由意志是人對於「因果關係」的一種主觀體驗,人有自由意志的需要。

馮特關注心理的「內容」,提出應該像研究客觀物體一樣,把人的直接經驗分成最基本的元素去研究,所以他的理論被史學家稱為「內容心理學」。馮特提出,意志也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心理學要研究意志,尋找支配其的客觀規律,所以馮特的意志是不自由的。在馮特看來,意志是由情感所決定的。

馮特在建立了心理學之後,沒能很好的解釋心理現象和生理現象之間的複雜關係。所以他人為的將心理學割裂開了,偏生理的一部分,感覺、情緒,最後變成了實驗心理學。偏精神的一部分,高級的心理過程,被單獨拆出來變成了文化心理學

二、今天的心理學,有哪些反駁自由意志的聲音:

1、神經生物學還原論

隨著現代神經科學的發展,我們已經可以從腦機制的角度,解釋很多心理學問題。而自由意志是否存在的問題,也變得愈發凸顯。社交媒體上最火的一個心理學家,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是這樣說的,

我們都以為存在一個『我』在控制所有的行為,其實這是大腦工作中產生的一個錯覺……大腦中確實存在對行為進行監控和決策的機制,但這離我們曾經所理解的自由意志相去甚遠。

2、環境決定論

持這一觀點的人,是行為主義的擁躉。斯金納(B. F. Skinner)說,

如果我們不知道一個人行為的原因,我們就會把這一行為歸結為自由意志。

言下之意是,如果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完全由刺激-反應的聯結所決定,那自由意志就是不存在的。

強行為主義在斯金納之後,已經基本上後繼無人了。而弱行為主義,經過托爾曼和班杜拉等人的改造,正在不斷的去強調心理因素與意願的作用。

3、無意識(本能決定論)

弗洛伊德提出的「潛意識理論」,被認知心理學批判性吸收,演變成了內隱(Implicit)以及無意識(Nonconscious),或者說自動化(Automatic)的主題,這也是迄今為止,心理學對自由意志最有力的反駁。

意識是意志的前提,如果一個行為你根本沒有意識到,就無法說這個行為是受你自己支配的。弗洛伊德認為,人有很多無法意識到的行為(比如,口誤)是受到本能的支配的。

現代無意識理論也認為,人的很多自以為是自己做出的行動,實際是受到無意識的支配,因此,人們所以為的那種自由意志可能只是一種表面因果的錯覺【2】。

a、Bargh 的啟動效應。

當你端起一杯熱咖啡時,你會感到溫暖和甜蜜,當你看到國旗時你會更愛國,當你看到「衰老」這個詞時,你會反應更遲緩……啟動效應的核心就是,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可能是受你沒有意識到的事物的影響。既然你連行為的原因都無法察覺,又從哪來的自由意志呢?

b、Baumeister的有限自控
你是無法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行為的。隨著自控資源的使用,你對自己的控制會降低,並且這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也就是說,你意識不到你對自我的控制能力已經發生了改變。

==============================================================

好了,不列舉了,現在心理學的結論,就是【自我】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而是各種因素集合的結果。結論與佛學基本一致。

但是現代心理學,沒在空性的高度研究【自我】,不能得出【無我】之結論,只是說【自我意志不存在】。

但我還是堅持,在世俗義上。【自我意志】存在。


唯識學與心理學沒有關係。

唯識學是用來了解妄想的起源,用來讓修佛者消滅妄想,證道解脫生死成佛用的。

而心理學,是研究各種世人虛妄的心理思想與態度作風習氣的運行與變化,他們一般只是為研究而研究,不求解脫,不求度人。

心理學對於幫助人類消除患精神病,或是超越生死得到涅槃,並沒有積極意義與重要意義,所以現在的心理學與心理學家,幾乎沒有什麼作為,正是如此。

說到治心病,超越生死,那還是佛法最給力,萬有以心為本,

硬要說唯識學與心理學有什麼關係的話,那唯識學就是老師,心理學不過是無知的孩子而已。


推薦閱讀:

作為佛教徒,可以追求人生過得有趣么?
往生的時候怎麼才能知道接你的人是阿彌陀佛呢?會不會別的變成阿彌陀佛的樣子假裝呢?
佛陀為什麼制定戒律不能養小動物?
怎樣系統的學習佛經?

TAG:心理學 | 佛教 | 佛法 | 科學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