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畫幅的鏡頭光圈都比較小?
基本上都是f2.8 哈蘇和賓得的標頭都是這樣 是因為技術原因還是中畫幅根本沒大光圈的需求… 還是中畫幅光圈進光量不同?
靶面
相比於135的36x24,中畫幅因為靶面增大了不少使得鏡頭的設計更難。
最小的靶面也是645,往大了有612和617。
靶面變大,這會直接增加設計的難度。
而銷售量的狹小,表明其鏡頭系統的更新,會明顯的慢於135系統。
用途
設計上,對於感測器44x33的靶面,可以用36x24的靶面的改良,來滿足解析度和均勻度。可以參考的例子,Otus的85mm,完全可以在48x36的靶面一戰,邊角妥妥的。
至於比6x6更大的靶面,很少見到超過2.8的,當然,實際是有的,比如哈蘇的名頭,110mm f/2這隻。至於售價,這顆設計用於菲林的中古品,並不是很貴。(RMB 1W±)
一些特別的幻燈頭也可以改良用在中畫幅上,比如Hektor系列,因為用戶私自改裝的125的幻燈頭,使得Leitz推出了Hektor 125/2.5頭。我自己用大約這顆,滿足6x9畫幅。
實際操作
大部分中畫幅的用途,我認為是在棚內和商拍(尤其是廣告)。比起四十年前中畫幅的巔峰時代,現在中畫幅的玩家只限於很少的一部分人了。
這兩個用途,並不考量最大光圈的表現,而是考量小光圈(f/32)和最佳光圈(f/8~f/16)的表現。
因此,這些鏡頭都不會有太大的光圈。
過多考量增大孔徑,對用戶來說是增加額外的成本,至少濾鏡成本會因為口徑變大而增加數倍(比如77mm-&>82mm-&>95mm),看看現在的HCD鏡頭口徑各個95mm吧。
就一個其他例子來說,Rodenstock 35/4.5綠圈,能夠覆蓋大約612的靶面(廠家建議是6x6~6x7左右似乎),但到了紫圈f/4頭,建議靶面就到了48x36,移軸量也很小。
雖然成像圈小了非常多,但是因為改進了設計,解析度增加和像差減少了,更加適合數字感測器。
那些為了特別適合100MP後背的解像力要求的頭,更多是在f/5.6左右的了。當然,也有Digaron 32/4,這種成像圈大,光圈大,解像力高,畸變小的怪物。所以看價格,也是在頂級Leica M頭往上的(RMB 7W+)。
現代機型
一些中畫幅廠商出了適用於運動和戶外的機器(645D、645Z、S2、S-E、S-007)。
一些廠商出了適用於靜態慢節奏拍攝的(GFX-50s、X1D)。
你可以看到針對於44x33的靶面,出現了一些大孔徑的鏡頭,比如G 110mm f/2。
總之,經典的設計里,70~140之間的焦段,經典的結構可以把孔徑做大(Mamiya 80/1.9這類)
不是特別大的靶面,也有助於孔徑的增加。
首先要明白,描述光圈大小的F值不是一個絕對的數,而是焦距與通光孔徑的比值
然後試想一下,135系統做一個F1.8的標準焦段(50mm)的鏡頭需要多大的通光孔徑?50/1.8,大概就是28mm的通光孔徑然後再想一下,120系統做一個F1.8標準焦段(80mm)的鏡頭需要多大的通光孔徑?80/1.8,大概是44mm這個通光孔徑已經比135系統的50/1.2更大了……然後再來計算一下,哈蘇120系統的80/2.8大概等於多大的通光孔徑?80/2.8,28.5大致等於135系統50/1.8的通光孔徑由此可以看出,雖然F值只有2.8,但實際的通光孔徑已經不小了再考慮一下120的黃金時期,大概是20世紀60年代之前(之後35mm系統逐漸取代120系統),那個時期的製作工藝的確也有局限
再考慮一下,現在120相機主要應用在什麼上?除了少部分業餘玩家,基本上都是對於畫質有著較高追求的商業拍攝,在這些拍攝活動中,為了充分保證畫面質量,一般都會採用較小的光圈進行拍攝,如果是在影棚中,由於大型攝影燈的存在,更是普遍使用8-16的光圈
在這種應用前提下,開發大光圈的120系統鏡頭缺乏市場動力我相信,以如今的技術水平,為120相機製造出更大光圈的鏡頭並不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在膠片已經被邊緣化,而120數碼相機又沒有普及的今天,花大價錢研發新鏡頭,大筆投入之後找不到買家的情況是一定的。作為在商言商的廠家而言,這種賠本賺吆喝的事情恐怕是不太會做的比如賓得67,這款中畫幅上的用的鏡頭,105mm f2.4,這個2.4相當於1.2了,已然大光圈
推薦閱讀:
※攝影新手在微單(a6000)和黑卡3之間糾結,預算5000-7000左右該如何選擇?
※女生,26歲,想學古箏、電鋼、攝影,但是因為只有五千預算,只能選一樣,哪個好?
※6000元預算能買到大畫幅相機怎樣的配置?
※在街上拍攝陌生人應該注意些什麼?
※如何對著鏡子拍照而不把相機拍進去,就如盜夢空間里橋上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