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在生活中出現,卻鮮為人知的錯別字和誤用詞?

漢字的書寫之中,經常出現一些錯別字。因為電腦打字的緣故,又使許多明顯的誤用、錯字不易被發覺。那這些常見的錯字、錯詞都有哪些呢?

希望回答的時候,各位可以加以解釋。


說幾個「冒充文化人的時候最容易出現的別字」

擁躉:dun3,理解為fans即可
我曾在一篇投稿裡面看到作者寫出了「擁蟄」「擁甭」「擁蠆」三種別字,這也就罷了,寫成擁蹙的擁泵的,現在滿地寫作「簇擁」的屬於不僅不認識還連順序都沒記住

神祇:qi2,並列關係,指比天神略低一等的地神。唐韓愈《與孟尚書書》:「天地神祇,昭布森列。」
無數人寫成神衹,八成還有寫成神抵的,甚至神紙的

巨擘:bo4,就是指強者
寫作巨擎的我是見過,依稀還見過巨孽,經人提醒還有寫巨攣的

俳句:pai2,日式一種17字短句文體
讀作緋句,寫作排句徘句的,也是常見

閾值:yu4,上面有提及了
寫作閥值闕值的都有,讀成什麼樣的簡直花樣百出

幀率:zhen1,作為名詞指一秒鐘刷新多幅畫面中的一幅的單位的幀
被寫作禎或者楨甚至帪的

龍涎香:xian,口水的意思

寫作讀作誕dan 延yan 的

上面幾個詞都有一個特徵是還算勉強常見,其中一個字不生僻,另一個字兒就容易白字
倆字都生僻的其實就不太容易錯了耄耋啊饕餮啊踟躕啊魑魅魍魎啊這類出錯的概率反而顯見地較低

還有幾個同理的四字成語
一籌莫展寫作愁
金榜題名寫作提
不分軒輊寫作轅
骨鯁在喉寫作梗或哽
詰屈聱牙寫作佶(經指正查詢,也是通假用法)

另有一些別字別多了已經變成常用態的
直截了當寫作直接了當的
心廣體胖,我們讀書那會兒,這字出現在考題里,還得讀pan2,現在聽說已經可以讀pang2(不確定)
陷阱現在寫作陷井似乎也不算別字了

PS:我有個台灣老闆,讀書是很多的,經常蹦出來焚膏繼晷這種成語在日常訓話裡面,但是有個成語他讀作過江之卿,我也是有些震驚

PS2:多說一句,由於輸入法的原因,在互聯網上更容易見到的別字其實如果是同音不同字的別字,這起碼說明輸入人知道讀法,真錯了多半是手滑

比如「」吃妹王兩「」你只要知道這四個字的讀音,想不起怎麼寫,或者搞不清四個字哪個是哪個,沒事兒,什麼輸入法都能給你寫對了,出現別字除非是生選錯字才能湊出來這種程度的

所以內些別字多半是輸入人真的不認識,強行拼個形似字

PS3:個人認為對於有適當文化素養的人,的地得其實寫的時候可能比打字錯的概率低

PS4:輸入法確實有掃盲效果,但是有局限性,by評論區(巨擎是為了寫這個答案現拼的)

PS5:當一個有名的古人留下的墨寶裡面有別字,有時候就強行變成通假了,其實真的怎麼都說不通啊……


【有非常多的圖,請酌情點開。】


這樣的詞挺多的,我試著列舉一二。


「文身」與「紋身」這種誰也說不清楚、誰也說服不了誰的這種就不說了的;以及一些廢除的繁體字異體字,如「獃」、「攷覈」也不說了;還有錯了有一定歷史反倒成為主流的,如「毬」、「蟊賊」也不說了。其他答案已經提到的我也不再重複說了。

「的」「地」「得」不分、「屄」寫作「逼」、「批」、「屌」寫作「吊」、「哏」寫作「梗」、「肏」寫作「操」、「橘」寫作「桔」、「稍候」寫作「稍後」、「登錄」寫作「登陸」,這些就不多說了。

「待」寫作「呆」:

表示停留的意思只有「待」是正確的。呆字我們現在一般用來表示腦筋遲鈍,如果較真的話,這個意思也應該寫作「獃」,「呆」本是「保」的異體字,被借來表示「獃」了,如今又被借來表示「待」,十分有趣。

《現代漢語詞典》:

和「巿」與「市」相關的字。

我在三紅的基礎上再說說。「巿」與「市」是兩個易混淆有部件,「巿」字共四畫,中間的一豎上下貫通和橫相交,一般韻母為「ei」或者「u」的,都是「巿」,如「肺」、「沛」、「芾」;「市」字共五畫,中間的一豎上下不通只和橫相連,橫畫上面是一點,常見字中「柿」與「鬧」中都是「市」。

「冕」字錯寫。

三紅還說了「冒」字的問題,我再補充一個。「冕」和「冒」一樣,上面不是「日」字,是「日」字不封口的「冃」。「冃」就是「帽」,也讀作「帽」,以之為部首的字也都是冠帽,「冕」就是一種冠帽,有片語「加冕」、「冕旒」。

「尥」。

三紅說了「尷尬」,我再補充一個「尥」字。「尥」用於「尥蹶子」一詞,也就是牲畜向後踢腿的意思,我一般見到的都是寫的「撂」字,是錯誤的,「撂」是丟下、放下的意思。和「尷尬」一樣,「尥」字當中也是「尢」而非「尤」或「九」。順帶說說,「旭」與「馗」字中的倒是「九」,希望不要寫對了「尷尬」反而又寫錯了「旭」「馗」。

《現代漢語詞典》:

「貫」。

「貫」字上面的部件是「毌」,不是「毋」、更不是「田」。「慣」字同理。

筆順是這樣的:

「恆」、「桓」、「垣」混用。

這三個字長得很像,所以很多人都會混淆。「恆」讀作「橫」,左邊是「忄」,有片語「永恆」、「恆定」、「恆心」等;「桓」讀作「環」,左邊是「木」,古代帝王的謚號中就常常出現這個字,比如齊桓公、漢桓帝;「垣」讀作「原」,是牆的意思,左邊是「土」,有片語「殘垣斷壁」,也有一位演員叫作新垣結衣。

和「南」與「鬲」相關的字。

二者下部都有一個相似的結構,容易混淆,區別見下。

「具」與「縣」錯寫。

我相信每個語文老師都會強調這個,但是我還是要再說說。「具」字裡面一共三橫,而縣字只有兩橫。此外,「直」、「真」也是三橫。

「睢」與「雎」混用。

兩個字長得很像,有些人可能就以為這是一個字了。「睢」讀作「雖」,左邊是「目」,有片語「恣睢」;「雎」讀作「拘」,左邊是「且」,有《詩經》名句「關關雎鳩」。

《現代漢語詞典》:

「鍾」寫作「鍾」

這是一個不小的遺留問題,原先漢字簡化工程將「鐘」寫「鍾」合併簡化為「鍾」,後來又將「鍾」恢復並類推簡化為「鍾」,但是只用于姓名之中。注意一定不要將「錢鍾書」先生的名字寫作「錢鍾書」,據說他本人非常不喜歡這樣。在大陸作為姓氏之時大多為「鍾」,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改回「鍾」,所以最好是向主人確認一下為好。歷史中的人大部分姓「鍾」,注意在轉寫時不要誤寫為「鐘」或「鈡」,最好查閱一下相關資料。

《現代漢語詞典》:

「??」寫作「粑粑」:

「??」是指糞便,而「粑粑」是餅一類的食物。普通話中幾乎不會用到「粑粑」一詞,也就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可是在一些的方言中,「粑粑」也是常用詞,這個寫錯了就讓人感到非常尷尬。

《現代漢語詞典》:

「白癜風」寫作「白癲風」:

見下。

《現代漢語詞典》:

「佚」與「秩」混用。

「佚」一般常見片語有「佚名」、「散佚」,是固定搭配,「秩」一般常見片語有「秩序」,二者容易相互寫錯。還有「軼」字也要注意不要寫成「佚」。

《現代漢語詞典》中「佚」字沒有 獨立的解釋,也沒有列詞條,就不貼了。

「弒」字的亂用。

「弒」字的應用範圍十分狹窄,只在子女殺死父母或臣子殺死君主的時候才能用,如今已無君臣關係,所以也就只能在子女殺死父母的時候才能用了。可是我常常見得到諸如「弒星」、「弒神」、「弒天」一類詞,這讓我非常不解,難道現在還有人是「星子」、「神子」、「天子」嗎?如果哪天有人說「弒風」我倒覺得沒有問題。

《現代漢語詞典》:

「傷」寫作「殤」或「觴」。

這個錯誤尤其多地出現在古風圈以及仿古風作品中。「殤」是未成年就死了,也就是「夭折」,或者用於「國殤」一詞,並沒有「傷心」一義;而「觴」是一種飲具,又泛指酒杯,和傷心就更是相去甚遠。不知道為什麼有人會拿這兩個字來表示傷心,可能是和「傷」字同音而又相對更好看吧,這真是一個看臉的世界。如果僅僅是這個原因的話那還不如就用繁體的「傷」,也不難看吧。

《現代漢語詞典》:

「蒜薹」寫作「蒜苔」。

我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就常常見到菜單上將「蒜薹」寫作「蒜苔」,這好像是一個之前遺留下來的問題。不過現在正確的寫法只有「蒜薹」,寫「蒜苔」就是錯的。「苔」字一般用於「青苔」、「舌苔」。

《現代漢語詞典》:

「瘢」與「癍」寫作「斑」。

大概是三者讀音一樣而且意思又有相近的地方,很多的人就混淆了。區別見下。

《現代漢語詞典》:

「??拜」寫作「掰」。

這個字錯得倒是情有可原,畢竟大多數人的手機這個字都顯示不出來,但是這個還是要算作錯誤。

《現代漢語詞典》:

「和牌」寫作「胡牌」

「和」字的讀音比較多,我上學的時候老師還刻意強調過,但是估計很多人都忘了吧。

《現代漢語詞典》:

「查」與「察」混用。

二者非常容易混淆,區別見下。「查」字常見的片語有「檢查」、「查水表」、「查找」;「察」字常見的片語有「警察」、「檢察」、「督察」,其中「檢查」與「檢察」千萬不要混淆。

《現代漢語詞典》:

「訂」與「定」混用。

二者讀音相同而在意思上也有一定的相通之處,所以很多的人就分不清楚,而且對於普通人來說區分不了二者也沒有什麼損益,但是對於涉及金錢的人事來說,二者是一定不能混淆的,不然就是真金白銀的教訓。區別見下。

《現代漢語詞典》:

「券」寫作「卷」。

「券」讀音同「勸」,和「卷」不同音,「卷」在讀作「睠」時只有試卷、書卷的意思。而且切忌將券寫作劵,下面是刀而不是力。

《現代漢語詞典》:

「仆」與「撲」混用。

「仆」有兩個讀音,當讀作「噗」的時候是倒地的意思;撲是身體向前(跳躍)趴在某物上。意思有相通之處但是區別也是非常明顯的。尤其要注意「仆街」不要寫作「撲街」,不然意思就從倒在街上變為了向前撲、趴在街上。

《現代漢語詞典》:

「?」寫作「球」或「求」。

有些方言常常用到這個字,但是只有一部分人知道其真實意義與寫法。

《現代漢語詞典》:

「經紀」寫作「經濟」。

這兩個字讀音相同,但是意義相去甚遠,一般不容易出錯,但是也偶而能見到。

《現代漢語詞典》:

「令嬡」寫作「令媛」

「令嬡」也可寫作「令愛」,而且看起來《現代漢語詞典》更推薦後者,但是我比較傾向於前者。但若是寫作「令媛」就絕對是錯誤的,一些人如此大概是因為「嬡」與「媛」字的確非常相像,如果字型大小太小或距離太遠就很難分清,於是有些人也就因此以為是「令媛」,而且從字面上也勉強能解釋得通。

《現代漢語詞典》:

「杧果」與「芒果」。

大多的人知道「芒果」而不知道「杧果」,其實從字理上來講「杧果」是更加合適的,「芒」字的意思是植物的細刺,比如成語「芒刺在背」。

《現代漢語詞典》:

「榴槤」與「榴槤」。

和「杧果」同理,就不贅述了。

《現代漢語詞典》:

「?」與「記」。

有些人出生的時候皮膚上就有一些印記,我們將其叫作「胎記」,按《新華字典》的說法,宜寫作「胎?」。

《新華字典》:

有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新華字典》收錄了此字,而《現代漢語詞典》卻不收此字,不知其緣由。

「切記」與「切忌」錯用。

這兩個詞是少見的讀音相同但是意思完全相反的情況,「切記」的意思是一定要記得,切忌的意思是一定不要(做什麼 )。我沒有見過有人用錯,但是在這裡還是要提醒一下。

《現代漢語詞典》:

「捍」與「撼」錯用。

上面說到了同音但是反義的情況,於是我就想到了「捍」與「撼」這個經典的例子。「捍」是保衛、捍衛的意思;而「撼」是搖動、撼動的意思。注意不要出錯將「捍衛」寫作「撼衛」,或者將「撼動」寫作「捍動」。我又想到「悍」與「憾」會不會有人也要弄錯呢?注意不要將「悍然」寫作「憾然」,不然「憾然入侵」就是(侵略者)感到非常遺憾地入侵,說不通;也注意不要將「撼」與「憾」混淆。

《現代漢語詞典》:

「寒暄」與「寒喧」。

「暄」是溫暖的意思,「寒暄」就是見面時談及天氣冷暖的客套話,泛指客套話;而「喧」是大聲說話、喧嘩的意思。那麼,「寒喧」以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很冷的情況下大聲喧嘩,說不通。

《現代漢語詞典》:

「重新」寫作「從新」。

這本不應錯,我想出錯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分不清平翹舌,打字的時候找不到「重新」一詞,於是就只能輸入「從新」了。

懶得翻詞典。


「餜」寫作「果」。

我當初就不明白,「煎餅果子」又不是水果,為什麼要叫作「果子」呢。後來知識水平提高了一些之後才知道原來是「餜子」,只是很多人都寫錯了。

《現代漢語詞典》:

「博聞強識」寫作「博聞強志」。

因為最後一個字讀作「志」而不讀作「時」,很多人在記憶中出了偏差,再寫出來就是「博聞強志」了,而且乍看也沒什麼問題,實際上卻錯了。

《現代漢語詞典》:

「博弈」寫作「搏弈」。

「博弈」本是下棋的意思,後來引申為競爭。「搏」與「博」字是一組易混淆的字,搏是肢體上的打鬥,而博沒有這個意思,有廣義上的賭博以及豐富的意思。「博弈」中就是賭博的意思,「搏弈」難道是一邊打鬥一邊下棋嗎?但是要注意「脈搏」中不是「博」,也不要將「弈」寫作「奕」或「翌」。

《現代漢語詞典》:

「諂媚」寫作「陷媚」,「諂媚」與「獻媚」。

這個錯誤數見不鮮,主要還是人們認「諂」字的時候認了半邊、和「陷」同音了,而且也不查字典,這個字應讀作「產」。而打字的時候找不到「諂媚」就打作「獻媚」,而且這個詞剛好又和諂媚意思差不多,不能算錯,可謂歪打正著。當然,這只是一部分的情況,還是有非常多的人不會犯這個錯誤。但是從用法上來說,二者有區別,「諂媚」一般用法是直接接賓語,比如說諂媚上司,獻媚上司則是獻媚於上司的省略,而且我看著總感覺有點奇怪;而「獻媚」則是向某人獻媚,比如說向領導獻媚,就不能說向領導諂媚。有時二者互換不會有問題,但是注意不應以為二者沒有區別。

《現代漢語詞典》:

「妺」寫作「妹」。

妺右邊是「末尾」的「末」而非「未來」的「未」,讀也讀作「末」,桀的王后就叫作「妺喜」。「妹」字右邊是「未來」的「未」,「妺」看起來和「妹」極為相似,初次見到的人怕是多半就將其看作「妹」字了。我記得袁騰飛就說的是「妹喜」,所以看來知道這個字的人的確不算多。

《現代漢語詞典》:

「磨礪」寫作「磨勵」或「磨利」。

「礪」是磨刀石,磨礪就是(把刀)放在磨刀石上打磨使其更鋒利的意思,引申為磨練、鍛煉的意思;而「勵」是勉勵的意思,和磨字搭配在一起完全解釋不通;「磨利」我更情願將其看作是一個短句,就是磨得鋒利的意思,目前還沒有引申義,所以不能用在人身上。

《現代漢語詞典》:

「鍛煉」寫作「鍛練」或「煅煉」。

「鍛」與「煉」分別是金屬冶煉中的兩道工序,引申為通過學習實踐獲得經驗以提高自身。由於這個意思和「練習」有些相近,於是很多人就以為「鍛煉」的「煉」就是「練習」的「練」;或由於「煅」與「鍛」二字本就可互通,而「煅」和「煉」同一部首,組合起來像連綿詞而看起來更舒服一點,就寫作「煅煉」,雖然看起來也合理,但是只有「鍛煉」才是標準的寫法。

《現代漢語詞典》:

「揀」與「撿」混用。

「揀」字在普通話中用得不多,但是在一些方言中用得一點也不少。「揀」字是挑選、藏收的意思;而撿字是從地上拾起來的意思,引申為意外獲得。

《現代漢語詞典》:

「暴發」與「爆發」混用。

「暴」是無徵兆地發生、突然出現的意思,含貶義,多用於不好的事物,如「暴斃」,而「暴發戶」就是突然(暴)變得富有(發)的人或家庭(戶),也是個貶稱;爆發也是突然發生的意思,一般用於人為的事件,比如革命、運動、遊行,但因為火山是爆而發,所以也只能用爆發。

《現代漢語詞典》:

「汩」與「汨」。

這個已經不算常見了,但是還是說一說吧。「汩」字右邊是「曰」字,讀作「古」,用來形容水流,有疊詞「汩汩」;「汨」右邊是「日」字,讀作「密」,屈原投的那條江就叫「汨羅江」。字型大小小的時候不易區分,但是實際上區不區分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現代漢語詞典》:

「手銃」寫作「手沖」。

有些方言中將男性手淫叫作「打手銃」,這詞有些歷史了,手銃本是早期的一種火器,不知為何就被人用來表示為男性手淫了,也許和對岸同胞所言「打手槍」異曲同工吧。但是只有不多的人知道其本來是何意,不知道的就隨便寫作了「手沖」。

此詞《現代漢語詞典》未收,也不知道哪本詞典會收這詞。


「灸」與「炙」混用。

「灸」上面是「久」,也讀作「久」,是中醫的一種醫療手段,有片語「針灸」、「艾灸」;「炙」讀作「志」,是烤肉的意思,上面的部分是「肉」的變體,下面部分就是火,非常形象。

《現代漢語詞典》:

「嬴」與「贏」混用。

二者都讀作「盈」。「嬴」是一個古老的姓氏,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王室就姓「嬴」,很多古老的姓氏都是以「女」為部首,如「姬」、「姒」、「媯」,因而「嬴」下面中間部分也是「女」;而「贏」和勝負有關,往往涉及金錢,所以下面中間部分就是「貝」。這個我不怎麼見到有人寫錯,但是還要要提醒一下。此外,「瀛洲」的「瀛」字右邊是「嬴」,注意不要寫作「贏」;「羸弱」的「羸」讀作「雷」,下面中間部分是「羊」字,不要寫錯。

「騖」與「鶩」混用。

二者都讀作「務」。「騖」是賓士的意思,所以下面是「馬」,引申為追求的意思,「旁騖」就是正業以外的追求,所以「心無旁騖」就是在正業以外沒有追求,也就是專心致志的意思;「鶩」是鴨子的意思,所以下面是「鳥」,「趨之若鶩」的意思就是向鴨子一樣去追逐(什麼)。此外,「好高騖遠」中是「騖」;有一個地名叫作「婺源」,「婺」下面是「女」。

《現代漢語詞典》:

「侯」與「候」混用。

「侯」讀作「猴」,是古代的一種爵位,又泛指權貴;「候」讀作「後」,有等待的意思,其他意思見下,比「侯」字多一豎在中間。諸如「猴」「喉」以及其他有關的字,一率是「侯」而非「候」(實際上「候」字也是「人」和「侯」結合,涉及到字源,就不細講了)。「侯」字只在一種情況下可以讀作「後」,見下。還要注意「侯」作為姓氏的時候不要寫作「候」,除非是向本人確認過。

《現代漢語詞典》:

「祆」寫作「襖」。

「祆」讀作「仙」,也就是祆教,和鬼神與祭祀有關,所以左邊是「礻(示)」,而右邊是「天」;不要和「襖」字混淆,「襖」就是棉襖、皮襖等,和衣服有關,所以左邊是「衤(衣)」,而右邊是「夭」。二者之間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只是字形略像。

《現代漢語詞典》:

「自已」寫作「自己」。

「自已」是一個較不常見的詞,「已」是「已經」的「已」,注意不是「捨己為人」的「己」,「已」是停止的意思,「自己」就是自己停止的意思,有常見搭配「不能自已」,表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自己」是比「自已」常見得多的詞,我在此就不解釋了。我有時和朋友去唱歌,聽到某一首歌的「我已悲傷得不能自己」時,就感覺像是吃了蒼蠅一般,我覺得很多人都把這句話理解為我已經悲傷得不像自己(也就是悲傷得不像樣)。

《現代漢語詞典》:

「鴆」寫作「鳩」。

「鴆」讀作「鎮」,左邊是「冘」,是傳說中的一種毒鳥,所以常常用來表示毒藥或毒酒,也常常作動詞用表示毒殺;「鳩」讀作「究」,左邊是「九」,是一類鳥,有片語「鳩佔鵲巢」、「雎鳩」。

《現代漢語詞典》:

「暇」、「瑕」、「遐」混用。

三者都讀作「霞」。「暇」的意思是空閑,和時間有關,所以左邊是「日」,有片語「閑暇」;「瑕」是玉上面的斑點、缺憾,和玉有關,所以左邊是斜玉,有片語「瑕疵」、「瑕不掩瑜」;「遐」是遠的意思,和距離有關的字常常以「辶」為部首,如「遠」、「近」、「邇」,「遐」也一樣,有片語「聞名遐邇」。

《現代漢語詞典》:

「菱」和「棱」混用。

見下。只有「菱形」而沒有「棱形」。(此條由評論區 抹茶小濕妹 提出,感謝其提醒。)

《現代漢語詞典》:

「凌」和「陵」。

二者的關係比較複雜,釋義見下。現在在侵犯的意思上只用「凌」而不用「陵」。

《現代漢語詞典》:

「歸化」。

這個詞可不單單只是入籍某國的意思,而是帶著一些奇怪的意味在其中。「歸化」就是歸服、開化的意思,字面外的意思就是我是文明而你是野蠻,至少是我比你更文明的意思。我多見到某我國人「歸化日本」的說法,這樣的說法是不合適的,至少是從我們口中說出來是不合適的,言下之意就是我國不如他國文明,乃是自降身價的說法,宜用不失偏頗的「入籍」一詞。

此外,我知道央視新聞的微博曾多次發過一些與此有關的微博。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我就直接張貼在下文了。大家可以去微博話題 #語文課# 看看,其中還有很多有用的知識可以學習,但是由於和此問不相關,我就不多說了。

【以下圖片來自於 央視新聞 的微博】

&


&

「戾」是暴戾的意思;「涙」或「淚」是「淚」的異體字,現已被廢除;「唳」才是鳥叫聲。


&


&


&

「蓬」與「篷」很容易混淆,如果看部首的話其實也很容易區分。「蓬」是草字頭,和草本植物有關,有片語「蓬蒿」、「蓬草」;而「篷」是竹字頭,就是指用竹子或者其他材料搭建的簡易遮蔽設施,有片語「帳篷」、「雨篷」。

此外,諸如「瑕」、「暇」、「遐」等不易區分的字,如果用部首來區分,也是十分容易的。


&


&

圖中還是在後面將「運蹇」寫作了「運搴」,是不對的。「蹇」讀作「簡」,比如春秋時秦國就有一位蹇叔;「搴」讀作「千」,是拔取的意思,用得很少;「騫」也讀作「千」,是高舉的意思,有著名的張騫出使西域,我想大家對這個字不會太陌生。


&

「緯」是織布時用梭穿織的橫紗,而「經」是縱向的紗,經緯相互交織成布,這也是地理上「經線」與「緯線」的來源;「葦」指蘆葦。


&


&


&


&


&

「牆腳」就是一堵牆的根基部分,而「牆角」是指一堵牆的有彎折的部分,挖「牆腳」會使得牆根基不穩甚至倒塌,而「牆角」怕是不太好挖。


&

「籌」就是算籌,古代用來算數的工具,引申為方法計謀。


&

「膾」是切得很細的肉,「炙」是烤肉,都是美食,所以才會人人都稱讚。


&


&

這個成語來自於《禮記》,原文寫的就是「美輪美奐」。


&


&


&


&


&


&


&


&


&


&


&

「既往」就是以前的意思,「一如繼往」說不通。


&

「慨」讀作「凱」,有片語「慷慨」。

「嬌」讀作「交」,是形容女子的褒義詞;「矯」讀作「絞」,此處是矯正、把彎的東西校直的意思,而「揉」是把直的東西彎曲的意思,「造作」就是做作的意思,連起來看就是過分修飾而表現得極不自然的意思。


&

「果」有充實的意思,所以「果腹」就是填飽肚子的意思,而「裹」是包裹的意思,從字面的意思來說,「裹腹」只能解釋為把腹部用東西包裹起來,是錯誤的。


&

「妨」字就是阻礙的意思,有片語「無妨」;而「防」字只有防衛、戒備以及堤壩的意思,怎麼也說不通。

「墨」就是墨子,極善於守城,所以墨守就是頑固、頑強地堅守的意思,成規就是制定好的、不變的規矩規則。而「默守成規」以字面意思只能解釋為默默地守護成規,是錯誤的。


&

「平」就是平白的意思,「平添」的意思就是平白無故地增加(什麼);「憑」是依靠、依據的意思,在此處完全說不通。


&

「茸」讀作「容」, 表示草初生時纖柔的樣子 ,也有細毛的意思,有片語「毛茸茸」、「鹿茸」;「葺」讀作「棄」,原來是用茅草遮蓋房屋的意思,後來泛指一切修建。

「搔」讀作「騷」,「搔癢」是一個動詞,即撓癢的意思,有片語「隔靴搔癢」;「瘙」讀作「掃(掃把)」,也是癢的意思,所以顯然「瘙癢病」才是正確的。


&


&

「濫竽充數」是一個知名的故事,「竽」是一種樂器,讀作「於」。「芋」讀作「玉」,是一種植物。


&

「醮」讀作「叫」,是一種祭祀方式。

「蜇」與「蟄」很容易混淆。「蜇」讀作「遮」時,是昆蟲刺人或動物的意思,讀作「哲」時,就是「海蜇」的意思;「蟄」是動物冬冬眠的意思,「蟄伏」的意思也是動物冬眠的意思,也比喻像動物冬眠一樣。「驚蟄」就是動物從冬眠之中驚醒的意思,所以不能寫作「驚蜇」。


&

「裨」此處讀作「必」,是好處的意思,和益同義;而「稗」讀作「拜」,是田間的害草。「不無裨益」就是並非沒有好處的意思,一般用在勸人的時候。


&

「惻」是悲傷、同情的意思,「隱」也有同情的意思,所以「惻隱」就是同情的意思,有片語「惻隱之心」。


&


&

「遐」是遠的意思,「邇」是近的意思,「聞名遐邇」也就是遠近聞名的意思。

「貌合神離」字面的意思是,表面看起來關係不錯但實際上並不同心,「貌」與「神」對應,「合」與「離」對應,顯然「和」與「離」並不能對應。


&

「和」在此處讀作「賀」,是唱歌時一種和諧的伴唱,有片語「唱和」、「一唱一和」。「附和」現在是順應、照應某個人的話或行為,含貶義。


&

「節」是指氣節,「忠」、「孝」、「節」、「義」是四種並列的人格品質;而「結義」是結拜為兄弟姐妹的意思。

「噤」讀作「禁」,是不說話、不發聲的意思,「寒蟬」即深秋的蟬,蟬在夏天求偶時叫聲很吵,但是到了深秋就不再鳴叫。因而「噤若寒蟬」字面上就是像寒蟬一樣不發聲的意思,形容不敢作聲。而「驚若寒蟬」就完全想不明白什麼意思。另外,此詞強調不敢作聲,不能用此詞來表示一般的不說話,但是可以用「緘口不言」來表示。


&

「嬌」是用來形容女子的;「天之驕子」的意思是被上天寵愛的人。


&


&

「莫須有」是可能有的意思;「莫虛有」字面上看來就是不要(說)沒有的意思。如果真的是「莫虛有」那岳將軍豈不死得更冤上百倍。

「山清水秀」中,「山」「水」相對應,「清」「秀」相對應,而「青」與「秀」是對應不上的。

【以下圖片來自於 人民日報 的微博】

&


&


&


&


&


&


&


&


&

感謝《現代漢語詞典》以及商務印書館、央視新聞與人民日報、國學大師網與漢典網。

希望對你有用,最後祝你身體健康。


不僅吃瓜群眾會出現寫錯別字的錯誤,連「國社」新華社也不能「倖免」


這兩天,「新華社」成了網紅,一篇文章閱讀量破千萬,連評論回復都是10萬+的點贊數量。


然鵝?

不知道「廢除

是不是由負責「廢」的的關開亮發的

下面是搜狗百科裡廢除的意思

廢除

fèi chú

取消;廢止(法令、制度、條約等):~農奴制ㄧ~不平等條約。

下面是搜狗百科裡廢黜的意思

廢黜:

fèichù

從王位上被趕下台;廢免罷黜。《漢書·王商傳》:「 王商有剛毅節,廢黜以憂死,非其罪也。」《隋書·房陵王勇傳》:「時文林郎 楊孝政 上書諫曰:『皇太子為小人所誤,宜加訓誨,不宜廢黜。』」


應該用哪個,一目了然

新華社小編很努力

你們很萌

請繼續加油

但是遇見不太確認的詞請查一下搜狗搜索哦~

歡迎體驗搜狗搜索:https://www.sogou.com


1、肺

右邊是「巿」(fú,不是「」(shì)。是一豎直接拉透,不是一點一橫。

同樣,比如米芾的「」字,也是這樣,不能寫成「市」。

給秦始皇找長生不老葯,帶了500童男童女到海外去的那個方士,叫做徐巿,民間也寫作「徐福」,因為兩字同音。千萬別寫作「徐市」,讀作「shì」,那就貽笑大方了。

2、冒

上面不是一個「日」,而是一豎,一橫折,兩短橫,是冃,讀作mào。

同樣,帽、瑁等字也是基本都一樣的

3、尷尬那個偏旁不是「九」,而是「尤」字少一點,是個「尢」字。這個字是個多音字,讀作wāng時,同「尪」字,讀作yóu時,同「尤」字。


義正辭嚴。

辭嚴!辭嚴!不是言辭!

刷刷知乎,一天就能遇到好幾位說自己「義正言辭」的,come on,不是這麼說的。這是並列結構,「義正」要對應「辭嚴」,表示理由充分,措辭嚴正。

大概統計了一下,知乎上83%左右的都是「義正言辭」,這是誤用。偶爾見到有人寫「義正辭嚴」,心裡都有些感動。輸入法也是個沒骨氣的東西,輸入個「yi zheng yan ci」,就彈出了「義正言辭」,只顧著迎合用戶,把當年的語文老師都忘了。

同志們,說自己「義正言辭」,並不能體現出想像中的威猛形象。


單說「請稍後」吧,畢竟閑極無聊時,曾寫過文章來懟。

我最近做了一件賊雞兒無聊的事兒。

後來又收集了一些,所以以下企業請聽點名:

百度貼吧:

騰訊電腦管家:

騰訊通用角色信息讀取控制項:

用錯兩個shaohou也是厲害……

騰訊……旗下 @起點中文網 :

kindle(在官網向他們客服反映過,不知道是否修正了):

@58同城 :

西山居劍網三充值系統 @安琪:

金山WPS,亂碼修復:

西山居劍網三搶碼系統:

支付寶

有妖氣登錄:

優酷切換解析度:

中國聯通:

見到一個記錄一個,點名的記得給我打錢——

或者哪怕雇一個腦子有病的「文人」呢?


有些錯別字和誤用詞,如題主所說,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太高,如果不是特別留意,很難發現,久而久之看習慣了,就變得不為人知了。

狗哥可能是個處女座,搜集了很多這樣的例子,今天選了出錯率相對較高的幾個詞分享給大家。

1.刮蹭

刮蹭?車上長刀啦……

  • 剮蹭(guǎ cèng),是指兩個以上物體之間進行接觸摩擦。現多指事故中機動車間互相擦傷,但是程度比碰撞要輕,沒有造成嚴重後果。

2.發懵

估計是大家平常「懵逼」這個詞用習慣了吧,實際上「懵」這個字是三聲:měng,「發懵」常用來表示發獃,發昏;也有糊塗,搞不清楚狀況的意思。但如果讀一聲:發 mēng,則是另外一個詞,很容易混用。

  • 發矇(fā mēng),口語中常用來表示,糊塗,不清楚的意思;書面語中是啟發矇昧的意思,後來也指教兒童、少年開始識字讀書。

3.床第之歡

剛剛狗哥試著去搜了一下「床第之歡」,網文是個重災區啊……

  • 床笫(chuáng zǐ)之歡,指床鋪上的歡樂事,具體意思你懂的~

4.記錄

紀錄片!紀錄片!紀錄片!重要的事說三遍!

  • 紀錄(jì lù),一般只做名詞使用,指在一定時期、一定範圍以內記載下來的最高成績,如世界紀錄、吉尼斯世界紀錄等。

5.全當

雖然也有「全當」這個詞,但在這個語境中,明顯是老譚想勸說安迪,所以在這裡應該使用的是「權當」。

  • 權當(quándāng),是姑且當做的意思,有種勸說的意味在裡面。

6.親睞

連央視新聞官微都要出錯的詞,知道這個錯誤率有多高了吧?

  • 青睞(qīng lài),表示對人喜愛或尊重。

7.燥動

「燥」讀作zào時,是指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的意思,而且並沒有燥動這個詞……

  • 躁動(zào dòng),因急躁而行動;不停地跳動。

8.截止

「截止」,表示到某個時間停止,強調「停止」,一般用於時間詞語之後。比如:報名時間於X月X日截止。

  • 截至(jié zhì),表示停止於某個時間,強調「時間」,後面須帶時間詞語。

看了這些,是不是覺得它們好像會隱身一樣,以前都沒發現?希望通過狗哥今天的分享,能夠讓更多人注意到它們,脫掉它們的隱身衣!

PS:以上這些例子來自「全民隨手拍錯字2.0平台」,這個平台是由搜狗輸入法、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共青團中央宣傳部、共青團北京市委聯合推出,大家通過這個平台給我們上傳錯別字圖片,狗哥向媒體反饋,改正這些錯別字。狗哥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大家能夠別再打錯字啦~


說到誤用,「動漫」應該是皇帝級別的角色。

「登陸」「帳號」「沖值」「稍後」並稱中文網站錯字四天王,能完全使用它們的正確版的網站屈指可數。

再往下就五花八門了。
遊戲里充斥著「工會」收人,賣極品裝備要的「代價」mmm。
體育頻道各種打破世界「記錄」,音樂頻道各種發行最新「專集」。

「從起」和「視屏」一個勁埋怨口鷹不給力,被讀成「痰幕」的彈幕坐在牆角抽泣。「艷門照」和「疾步風」相視一笑,攜手飄過……


閾值。聽到無數人說閥值了。


答案太多了沒法一一閱覽,可能有重合的。

(歡迎大家指正)


1.?/倯 誤作 慫

慫只讀作三聲,驚恐或勸唆意,與恿連用。

?sóng,本意精液;倯sōng,本意懶惰。表示懦弱意的sóng據《現漢》應作?,但也有人認為應作倯。但總之作慫肯定是不對的。

?/慫字存在避諱情況,所以也可以認為是刻意誤用。


2.?/① 誤作 懟/撴

懟只讀作四聲,怨恨意,與怨連用。

撴dūn,砸下或揪住意。《炊事班的故事》中誤作撴,別處尚未見過同樣的誤用。

?duǐ,本意撞;①讀音與本意不明。表示戳、打(引申爲正面衝突)意應作?。 ①有可能是方言造字,有可能表示相同意思。

①所表示的字是: 的解釋| 的意思|漢典「 」字的基本解釋


3.

網路上常以拼音rua代替。

挼,方言中讀ruá,義同挼ruó,揉搓意。


4.

網路上常作K。

剋kēi,打罵意。


5.懵逼/蒙逼 混用

我當然不是指逼的避諱??

懵měng,蒙mēng,兩者都有一時迷糊的意思。常常見到有人對著懵逼讀mēngbī??


6.棰/槌/捶/搥/錘/鎚/箠 各種混用

最近突然流行「拿小拳拳搥你胸口」,結果有人寫的是「錘你胸口」??天哪太可怕了??

這七個chuí字關係本來就挺亂的,簡短來說:

棰 鞭子/杖刑

槌 木槌/敲打

捶 鎚子/槌子/鞭子/敲打(不包括以金屬)/擣

搥 敲打(不包括以金屬)

錘 重量單位/秤砣/兵器錘/工具錘/用錘敲打

鎚 工具錘/用錘敲打

箠 馬鞭/笞刑

可見這七個chuí字一直以來都存在混用情況。爲書寫規則方便,個人建議作器物/用該器物敲打意時,分別作槌、鎚,用拳敲打作搥。在簡化字中,棰、箠合併爲棰,但是槌沒有合併,錘、鎚合併爲錘,捶、搥合併爲捶,所以注意區分槌的用法就好,但以木頭或肉體敲打意萬萬不可作錘??


7. 誤作 鬥

這個屬於繁體的誤用。今日在北京14號線地鐵北工大西門站看到的牆面裝飾刻著(繁體的)「麻葉鬥拱」「角科鬥拱」,實應為「~斗拱」。

在繁體中文中,斗只讀dǒu,鬥只讀dòu。斗拱是建築中斗與拱兩種結構的合稱。古人也有把「斗拱」寫成「鬥拱」的情況,但這是不對的。


8. 誤作 苔

常見於菜市場蒜薹、韭薹、菜薹標籤??

薹tái,指薹草,或與「蒜、韭、菜」連用,表示蒜、韭菜、油菜的花莖。

苔tái,即青苔、苔蘚。(舌苔中讀tāi)

現行簡化字中兩字並未合併,但估計要走上橘和桔的道路了??


9.棵/顆 混用

棵kē,量詞,用於植物。如:一棵棗樹;一棵牡丹;一顆蘿蔔。

顆kē,量詞,用於圓形或粒形的東西。如:一顆星星;一顆心;一顆黃豆。

在兩者皆可時,人們容易混淆。例如:一kē白菜。白菜又是植物,又是粒形的東西。其實兩者都是對的,但含義不同。一棵白菜是指植株整體;一顆白菜是指芽孢部分。又如:一棵豌豆(植物名)與一顆豌豆(果實名)。

————也可能會補充的分割線————


常常見到有人討論是否有必要糾正常見的錯別字,我的意見是隨它去吧。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隨意用字的自由,包括按照自己的想法寫字和讀字。自己開心就最好啦。


「二」到底是「貳」還是「貳」或者「貮」


姬(ji)和姫(zhen)。。。。


需要用文法來區分「得、的、地」 3 個日漸被人混淆的字。

得:接在動詞或形容詞後的連接補語,表示效果或程度。

【例】此處的語法錯很離譜。語文考試不及格的學生難過哭了起來。

的:結構助詞。

【例】錯誤語法。難過學生。

地:接在動詞、形容詞、短語,又或者名詞、副詞、擬聲詞後,相當於助詞;用於動詞或形容詞前面,相當於狀語。

【例】錯誤使用語法。語文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後悔哭了起來。學生嘩啦啦哭了。

在本人印象中,這種「得、的、地」之混用,最初常見於台灣的綜藝節目,以「的」代替「得」最為常見。

再到後來,中國內地都跟了這股歪風,更加連「地」都一同取替了。

但這種錯誤較少在粵語使用者身上發現(其他語言使用者不清楚),因為三字讀音完全不同——得 Dak 1;的 Dik 1;地 Dei 6。

至於「滴」?滴你個頭!


1.嚴格來說,」飯做煳了」只能用「煳」而不是「糊」,但現在只有一些比較嚴謹的出版社會這樣要求了。

2.」 差強人意」是指勉強使人滿意,褒義,現多誤用為不太滿意。我們可以說」他的表現還算差強人意」,而不能說「他信心滿滿,表現卻差強人意」。

3.」望其項背」只能用於否定句中,比如「不能望其項背」,而不是「我們只能望其項背」。

4.」你待在那兒」有很多人會寫「你呆在那兒」。

5.「一發而不可收」多用作褒義,指人做起某件事來停不住,「一發而不可收拾」多用作貶義,指人將事情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如今二詞多被混用。

6.空穴來風原指傳言有根據,就像空的洞穴會通風一樣。

7.」對簿公堂」指受審而不是一起打官司,比如某人因為犯罪對簿公堂。

8.」躊躇滿志」指的是對現狀很滿意,而不是指對未來充滿信心。

9.」不盡人意」指未很好地表達完自己的意思,」不盡如人意」才指表現不好。大部分主流媒體的新聞都用錯了。

10.說一個讀音的:打烊的烊字讀四聲(樣),緋聞的緋讀一聲(飛),埋怨的埋讀man(瞞)。

11.」文身」二字在我去過的十幾個城市中只看到天津一家寫字樓里的文身店寫對了。

12.」曾幾何時」指的是不久以前,但總被用成回憶久遠過往的文藝辭彙。

13.」炙手可熱」是「氣焰很大,權勢很盛」的意思。

14.」山高水低」指人的死亡。」山高水長」相當於德高望重的意思,「山高水遠」才是大家常用的路途遙遠艱難的意思。

15.「慘淡經營」指的是苦心安排、籌劃,也可以用於書畫的創作,真的不是生意很差的意思。


最後,「的」「地」不分的寫字態度已經從
QQ聊天蔓延到紙媒了。


暫時就這些咯~

——————
補一個:現在在咖啡館,聽到一小夥子對一姑娘侃侃而談,一口一個「粗獷」(kuang,礦),真的好想告訴他應該讀粗獷(guang,廣)。不過人姑娘好像也沒發現,倆人愉快地交流起了各星座的特點~
2017.4.23


「哏」被誤用為「梗」。以下摘自百度百科。梗(網路用語)

在綜藝節目中,所謂「梗」的意思是笑點。鋪梗就是為笑點作鋪墊。

「梗」系訛字,正字應為「哏」。但是其實「梗」這個意向是台灣人以訛傳訛,人云亦云誤傳出來的。台灣相聲瓦舍的著名演員馮翊綱先生就曾指出過這個問題:「我花了許多時間,費了許多口舌,折了許多禿筆,好不容易將『行頭』二字拉回軌道,現在又來了,甚麼是『梗』?如同『行頭』一樣,『梗』是從既有的名詞誤念、誤寫的結果。『哏』哪!笑話,或形容好笑的人或事。甚麼「梗」?誰開始的?想學人用專有名詞,卻念錯也寫錯,沒水平的東西!」

當代優秀的華語小說家、台灣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台灣輔仁大學中文系講師張大春先生也在公開發表的報紙上指出了這個問題:「以傳播媒體的現況推之,我可以更大膽地估計:就是出於電視公司聽寫字幕的人無知的創造,我們如今才會經常將該寫成『哏』的字,寫成了『梗』字。無知、懶惰且望文生義的不祇是這些聽寫字幕人員,還有上節目以及看節目的演藝人員、名嘴和傳媒受眾。大家不需要通過考試或學力認證,非但將『哏』誤認並錯寫成『梗』字,還硬是使得『梗』字居然有了『好笑』、『可笑』之義。」

因此,「梗」這個字就是訛字,正字應為「哏」,這是很明白的了。

再說一個,「既視感」被誤用為「即視感」。以下摘自百度百科。即視現象_百度百科

正確寫法應為「既視感」、「既視現象」(源自法語「Déjà vu」),也可以翻譯成「幻覺記憶」,指未曾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彷彿在某時某地經歷過的似曾相識之感,也叫海馬效應。


尷尬,偏旁是尢,不是九。(90%手寫錯誤)


無尚光榮
很多官方宣傳場合(比如徵兵廣告、獻血廣告)上都這麼寫,但是應該是無上!無上!無上!
只有「無上」才能理解為「沒有更高的」,「無尚」只能理解成「不要崇尚」。
床第之歡
有的人想用個文雅點的說法稱呼xxoo,於是強行裝逼寫成「床第之歡」,但是那應該是床笫(zǐ)之歡!


床笫之歡。而非第。
還有一個日語里但其實發源於古漢語的詞,發売。
尷尬二字部首並非九,而是尤少一點。
帳戶也應該是賬戶的訛誤。但用的人多了也就習以為常了。
卸字左邊並非缶,看到不少人都寫錯。
禪讓被念成chan讓,自怨自艾被念成自怨自ai
歌詞裡面徘徊常被唱成徘回,劊子手被唱成筷子手。念kuai的是市儈的儈。
以上,都是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當然現在手寫字少了,基本只要發音沒錯,甚至接近,都有輸入法來拯救別字


髒字用音近字代替算嗎。
比如「屄屌肏」換成更加保護視力的『逼吊艹「。
「慫」字當下的誤讀誤用,有必要糾正嗎? - 漢語

還有某些特殊情況,比如淬火必須讀zan4火,不然在充滿噪音的工廠里跟「退火」區分不開。
淬火的讀音有zan火還是cui火兩種讀法,會出現兩種讀音的緣由是什麼? - 語言

漢語很微妙的一點就是,有的漢字實際用法就是與字典相左,但人民群眾就是老用錯,或出於種種原因還不得不這麼用,長此以往,也許誤用也成正確的了。


以後,「炙手可熱」的「炙」要變成「針灸」的「灸」的異體字 233333333333...

知乎也一樣 針炙 - 搜索結果 - 知乎

真摯(針炙)你妹啊!


推薦閱讀:

英語中 first 和 second 的詞源是什麼?
大陸普通話有415個字音而台灣國語只有414個字音,少了哪個?
為什麼古代中國沒有統一漢字發音和音調而出現了各種方言?
漢語拼音中的 ü 未來有可能被廣泛地書寫為 v 嗎?
法語和西班牙語的關係是什麼?

TAG:語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語文 | 漢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