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有創意事情」的能力可以後天培養嗎?
這個「能力」比如:可以給自己起一個有創意的網名;拍照時可以擺一個有創意的pose;可以給出一個有趣的答案等等。
感覺自己很無趣啊T^T
如果可以,該怎麼培養?
可以的喔,創造力不只是天賦,也不只是憑藉靈感和直覺,而是有方法可循的。下面是我所修的一門課程——」思考與決策「中所學到的經驗。
首先,要意識到有哪些可能的障礙阻擋了我們通往創新的道路。
1.先入為主,慣性思維。第一次就是這樣做,會覺得理所當然,不會去多加思考。
訓練方法:現在開始動腦筋,想想鉛筆除了寫字還可能有哪些用途,你會不會大腦一片空白呢?一般人應該能在3分鐘內想出5個,比如估量長度、拿去出售、支撐物體、計數、做模型、雕花等等。
有一些想法聽起來很無厘頭,不要急著用你的理性去批判。打破傳統的框架,才是創意的開始。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習慣訓練。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做一個學會觀察和質疑的人,比如筆記本電腦一定要強制散熱嗎?如果拿來溫咖啡,會不會很節能?
2.害怕改變,缺乏自信。認為不可能,怕犯錯誤,求標準答案,左腦的批判思維壓抑了右腦的創造力。
訓練方法:培養自信樂觀的習慣,你一定想得到更好的辦法。要知道,自信影響你做任何事情,影響你一輩子。而聽到了和自己假定不一樣的想法,你要覺得很開心,而不是急於批判,比如想鉛筆的用途,每個人心中有每個人的鉛筆,削好的或者沒削好,知道長度或者不知道,一支鉛筆或者很多支。你可以從別人的想法中看到他設定的框架,來擴充自己的想法。
而有創造能力的人通常都有以下習慣:
1.好奇心,追根究底。比如經常會問:為什麼會這樣?根本問題在哪裡?
2.喜歡觀察。習慣去思考:相同在哪裡?不同在哪裡?
3問題意識。有一種精神:這裡需要改善,那裡可以做點改變。
下面介紹兩個創造力訓練方法:
1.異中求同法。
尋找不同事物的相同點。訓練的是觀察入微和聯想力。比如風和馬(都有速度),可口可樂和孔子(都世界聞名),手機和氧氣(都很被人需要)等等。
2.自圓其說法。
將某個名詞自圓其說。訓練的是聯想力與想像力。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問「變態」這個詞怎麼來的,有同學就想了個故事,古代有人姓卞,而他的太太行為古怪,經常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舉動,鄰居喊她「卞太」的時候被別人聽到,後來那種行為就被傳成了「變態」。
當你急需創意的時候還可以嘗試一下創意量產法:
1.目的樹法。從你現有的行動找出你的目的,再從目的反推出可以有的其他行動。
比如如果你現在問題是如何降低採購成本,你就問自己,為什麼要降低採購成本?回答: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為什麼要降低生產成本?回答:為了提高產品競爭力。為什麼要提高產品競爭力呢?回答:因為要提升獲利。那麼你的目的樹就畫好了。
你會發現你有了新的思考方向:
如何降低生產成本
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
如何提升獲利
並且如藍色框中所實例的,可以很快想到其他的解決途徑。
2.眾物聯想法。針對改善事物,將其他事物與之聯結,構成新的東西或構想。
如:用馬桶改善電腦-電腦裝在馬桶上;陶瓷材質的電腦;一個按鍵就清除所有不需要的檔案
比如改善手機、書桌、上課效率、約會方案等等的時候,可以列出一些其他物品,如輪胎、圍巾、滑鼠,分析它們的特性,來尋求新的刺激,改善你的標的物。
3.SCAMPER.拆解元素,針對元素進行多角度思考。
元素分為:1.有形。形狀、大小、重量、材料、內容、顏色、聲音、氣味、觸覺、順序
2.無形:感受、意義、功能、What、 When、 Where、 Who
Substitute: 替代、改變
Combine : 組合、混合、整合
Adapt :調整使合用於
Magnify/Multiply: 加強、加倍、增加、補充、借用、複製、保護、加大、加長、加粗、加重、加高、加厚、加多、加深、延展、上升、鬆動、硬化、膨脹、誇大、加深印象、擴大角度、擴大問題
Put to other use: 改變用途
Eliminate: 除去、簡化、省略、減少、減弱、縮小、變細、減輕、變薄、壓平、擠壓、下沈、濃縮、軟化、隔離
Rearrange/Reverse: 重組、顛倒順序(先後、早晚) 、位置(前後、上下、左右) ;反方向、趨勢、角度;分開;扭區;迴轉
下表對椅子坐墊做了SCAMPER:
同樣,你可以針對改善睡眠、改善電視、改善銷售來做SCAMPER.
4.設定刺激與轉進。讓大腦脫離常規思考,建立新的連結,得到沒有的概念。
這個刺激可以從四個方面尋找:
1.脫離法。找出理所當然的事情然後取消、否定、放棄、去除、否認、脫離他們。
焦點:解決質量問題-顧客會挑質量的毛病
PO,顧客不會挑毛病
焦點:設計輪胎-輪胎會磨損
PO,不會磨損的輪胎
2.誇張法。找出一個正常範圍的度量,然後跨越這個正常範圍。
焦點:提升電動車銷售量-正常的人會買一輛電動車
PO,每個人都需要50部電動車
焦點:手機設設計-正常一隻手機一個門號
PO,每手機有100個門號
3.扭曲法。找出一個正常的關係、時間順序,然後改變他們。
焦點:設計杯子- 杯子拿來裝水
PO,水拿來裝杯子
焦點:銷售問題- 企業賣產品給顧客
PO,顧客幫企業賣產品、顧客賣產品給顧客
4.幻想法。如果…該有多好
焦點:提升員工士氣-
PO,如果上班像渡假該有多好
焦點:質量問題-
PO,如果瑕疵品會自動發出求救信號該有多好
焦點:設計計算機-
PO,如果計算機能懂我的心事該有多好
接下來就可以對這些刺激進行轉進了。
比如:
1.抽取這個刺激的價值
PO,如果計算機能懂我的心事該有多好
價值:可以對計算機訴苦、心情會變好
轉進:隨心情改變的桌布、可改變造型的螢幕
2.抽取這個刺激的概念
PO,如果上班像渡假該有多好
概念:不受監督 鬆弛 做想做的事
轉進:選擇自己喜歡的事做 、咖啡時間
PO,每個人都需要10部電動車
不同點:正常人不需要電動車、就算需要也只會買一部
轉進:讓大家都變不良於行、讓需要的人會在不同時候使用不同種類的電動車
再轉進:推銷給佔地廣又需要服務顧客的機構、遊樂區
當然可以,而且是必須的。
「創意」來源於對現有知識的重組和升華,首先要有深厚的知識基礎土壤,才能在這上面萌發創意。創意不是憑空拍腦袋,那個更像是臆想。
以拍照為例,如果連對焦和光圈控制這類基礎知識都沒有,就算有想法,也拍不出來。
反之,如果你現在技術很好,自然能夠在平常的拍攝中加入更多的想法。沒有這些鋪墊。哪來創意?
如果李斯特連鋼琴都不會彈,又怎麼能寫出那麼多經典名曲?
張大千連筆都不會拿,如何畫出傳世名作?
驚世駭俗的「創意」 來源於天賦或者偶得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借用別人一句話:「我們很多人的努力程度還遠遠沒有達到需要比拼天賦或者機遇的程度。」
創意其實是力氣活……前期「準備」耗時耗力。主要是不斷地屯東西,屯了還得不時翻曬,還得思考,不停地思考,聯想……想到看到好東西立刻就記下來了(有時候在邊兒上寫幾句自己的看法吐槽什麼的)。至今還保留做筆記的習慣,因為複製粘貼容易卻不太能讓自己當回事兒……
所以如此一來,我可以很傲嬌地說:人家是個狠有創造力的人哦~
謝邀。
可以培養。
多做逆向思維、換位思考,增強思維的跳躍性——當然不是亂跳啊親,還要回得來的。
做一件奇葩的事情不難
但是要有意思的奇葩事情,還得天賦,或者說習慣
一個過於踏踏實實的人,再怎麼訓練,創意也會生硬——除非他先學會不要給自己加太多限制
推薦閱讀:
※你贊成舉辦《中國詩詞大賽》么?
※互聯網+熱了好幾年,它對不同行業的真實影響究竟如何?
※做一個基於互聯網的自動分析生成族譜的軟體是否可行?
※2011 年 1 月 7 日的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令人印象深刻的乾貨有哪些?
※旺仔的廣告太次為什麼銷量還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