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媒體應當如何報道科學類問題?
當前的媒體對該類報道有哪些問題?
作為科學松鼠會的科學報道工作坊成員,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1、不管是正面 還是負面,科學報道要拿數據說話。一個經常存在的問題是:數據找不到。企業不提供,官方不提供,甚至有的專家也不給。其實做過科研的人可能有體會,數據未必問人,看論文就好了,尤其是英文的。好的文章源頭(各種資料庫如美國科學促進會)相當於把良莠不齊的文章刪選了一遍。
2、要注意不要誇大事實,負面報道最能構成新聞由頭,比如武漢三個女嬰吃了聖元奶粉後性早熟,媒體報道中矛頭直指聖元奶粉環境激素超標。事實上從科學的角度說,要得到結論,必須論證武 漢的孩子有性早熟的比例是多少,吃聖元奶粉後有沒有改變。從目前的證據,不能說聖元奶粉導致了性早熟,這就是媒體誇大事實了。
3、科學新聞和社會新聞一樣,最重要是找核心問題
這點最重要,用例子說明比較好。科學工作坊第一期講了PX事件。PX是一種芳香烴,生活中離不開它,PX需要化工生產, 廠址就成了問題。多年前就有過反對聲音。後來當事公司們沒有吵架,反而和當地社區互動和溝通,組織民眾參觀工廠,了解工廠狀況,緩解了不信任。
誰知近年廈門、大連又起風波。PX項目為數眾多,可中國每年還要大量進口。這意味著發改委還會再批新的PX項目。針對最近的PX爭議,三聯周刊做了封面文章《搬不動的化工廠》,作者李菁同樣也是科學工作坊的成員,在這個問題中她給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弄清PX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PX究竟有沒有毒,是不是像外界盛傳的那樣有高致癌性。
李菁坦言,去之前自己和大連市民一樣,也站在遊行隊伍立場上,覺得PX項目該關。畢竟無風不起浪嘛。要是沒毒,民眾反應怎麼會這麼激烈?
從 科學的角度,專家爭議很多,讓李菁有點無所適從,於是她先找到國家發改委負責石化項目的官員,想從PX行業規範理這件事。二人進行了4小時推心置腹的交 談,包括社會因素如何導致了如今的局面。這讓她發現「科學事件」里其實摻雜了很多因素。那PX項目為什麼會在大連鬧大呢?和大連當地社會背景有什麼關係 呢?這是李菁希望探尋的。於是她採訪大連各界,結果發現持質疑態度的人都是從網上傳言得來的依據。在行業內看來完全符合科學規範的東西,竟被一步步誇大危 害,甚至被陰謀化。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狀況下,我們離不開化工行業和化工產業,這是基本前提。李菁說,在這個前提下,一個項目的建立和維持實 際上是多方利益互相角力的結果。雖然行業有行業的看法,但在現實環境中,不能單純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理解,比如PX在大連完全符合行業規範,而且體量很小, 即便發生污染也不會像大型化工廠那麼有危害。但項目一定被城市經濟、文化,以及市民的認知程度所左右。事件發展到最後所包含的眾多社會因素,正是新聞報道 需要層層剖析的。
4、一個報道不能只把某事件當發泄口,而要討論背後的意義。同樣以PX事件為例,了解行業如何建立起成熟、令人信服的標準。這才能對推動社會發展起到積極意義。理想情況下,每個項目都會做環境影響評價和安全風險評價。有防護措施抵禦狂風驟雨的來襲;也會評估發生泄露後的影響。從法律上來說,一個項目不能說關就關,還是要做評價,並信任評價。讓民眾知道並了解這些,才是新聞工作者應該做的。
5、科 學新聞中總要採訪專家。記者對專家要甄別,看他有沒有專業背景,有沒有利益相關。
比如PX事件中,要查哪個專家寫過PX方面的文章,並要確保他沒有利益關 聯。有些專家說廠址一定離城市100公里,這種觀點非常影響大眾,可仔細查過才知道並沒找到任何依據(這專家不是唯恐天下不亂么……)。
其實現在很多危機都是信任危機。沒人好好說一說,大家也沒法靜下心聽不同的意見。有時候院士說了個結論,回頭一查其實根本不靠譜。聽到院士說這個結論,有沒有追問他根據在哪裡。記者一定要自己做判斷,看院士的說法能不能讓自己信服,畢竟專家不等於證據。、
6、理性對待社會屆和科學界的不同觀點。比如社會各界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爭議是百花齊放。在科學界置疑氣候變化聲音是微弱,然而人們卻聽到極大的聲音。媒體平衡和科學界的平衡不相稱,有可能改變問題本身的性質,這其實是媒體的失當。而真實還原科學問題中的爭議,才恰恰是科學報道的底線。
部分內容整理自科學工作坊官網http://s-camp.songshuhui.net/2011/09/s-workshop001/
前面幾位老師說的都很贊,補充一些自己關於媒體對諸如食品安全等涉及科學方面報道的看法。
關於目前科學事件報道,經常會有這幾個傳播節點:
微博、報社電話、媒體暗訪等方式發現— 專業人士解讀—媒體報道—讀者閱讀
這過程有幾個地方,多少會出現些問題:
1. 數據來源是否可靠?暗訪過程是否全面客觀?是否在釣魚執法?在獲取數據上是否存在嚴重問題?舉幾個例子:
- 某微博名人說的xx現象靠譜的程度有待商榷。
- 如何取樣?(隨便那個瓶子裝水是不行的。)
- 取樣是否具有法律意義?(不是每個人的採樣都能給廠家標記上,這過程本身就有很多問題。得檢測結果只能代表的送去的那一坨東西,並不能代表取樣點的水平,雖然有點刻薄,但是報道時還應注意。)
- 測量方法是否真的科學有效?(每種檢測儀器和試劑都是有針對性的,隨便亂送的東西有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
2. 對最初的事件是否真正公正,無私的報道。報道時應當秉著尊重事實的態度。語意中的誘導、誇大事實、不靠譜的信息來源往往會讓大批人被誤導(想想21號黑三天這種事情都有那麼多人信,就不要拿真假混雜的事情開涮啦。況且傳謠效果遠遠大於闢謠效果,在這時候請盡量避免本可以避免的謠言和恐慌。)。
3. 專家本身的要在這個領域足夠專業。專家解讀的內容媒體在撰寫文章前應當理解,報道前文章本身給專家檢查一次避免錯誤理解。- 工商局不原透漏姓名的人算不算專家,隨便一個名字、標籤、認證都莫名其妙的微博網友的解讀是不是專家。他們的話能否作為參考價值還請明查,如果不能就不要用,羅列上會干擾視聽。
- 全篇的強調兒童用藥的安全的內容時,突出輸液會進入玻璃渣子這種說法其實並不合理,雖然抓了眼球,卻讓公眾在即使必須輸液的情況也不敢碰這玩意了。
4. 數據引用客觀。GB和GB/T不一樣,企業內控標準、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也不一樣。
5. 評論和新聞本身分開,和專家解讀分開。除非真的有專業技能能夠準確的分辨這件事,否則個人觀點不應夾在在專家解讀和新聞本身裡面。另外不要用誘導型詞語,比如「雖然現在看是符合標準的,但是記者擔心以後會xxxx。」
6. 拋開現象看本質,事件追蹤全過程。不要停留在表面上一筆帶過,也別說吃了什麼就橫紋肌溶解了之後再也沒有下文了。
7. 媒體傳播給大眾時,也有一些東西。曾經有幸聆聽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王若濤先生的一次講座,期間提到了媒體傳播知識的三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寓教於樂」。「曉之以理」相信大家都理解;「動之以情」是以一種心理上的方式警告、勸解、誘導,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並不能完成傳播知識的動作,但是可以完成傳播知識的目的。比如宣傳飯後刷牙有益健康不如宣傳你不刷牙女朋友不和你接吻。不過要注意,別動之以情過了,一句話肯德基的雞居然45天就出欄了,有幫助的不是宣傳健康飲食,而是刷下限;至於「寓教於樂」,就是在傳播過程中,人接受者感到一種快感。讓他希望接受並樂於掌握這方面的信息。
拖到現在答……其他答案都在說如何報道「涉及科學的社會事件」,這個涉及新聞學更多,我外行,不多說了。我想說說「如何報道最新科學成果」。
知乎上經常有人拿來媒體的報道,對其中提到的科學成果求證或求解。
如果報道來自中國媒體,一般文中都是「國外科學家最近發現……」,稍微好點的,會給出幾個名字,全是直接音譯的,有時非英語的名字也按英語發音音譯。總之最後效果就是「我聽說……」,明擺著是要做飯後談資,不指望有人會提起興趣深入。
事實上這樣的報道很多也是直接從外國媒體的報道編譯過來的。我因此會試著譯回英文,搜索幾個關鍵詞,找到原報道。人家怎麼寫的呢?「來自XX大學的XX教授領導的小組,最近在XX期刊上發表了XX成果。」然後我就方便了,去期刊找論文唄,最次直接給這教授寫郵件問唄。
會去查證的人當然很少,但是這樣的報道,至少讓我肯定,記者根本沒有了解過這些成果,把「科普」當兒戲。新聞規範上也說不過去,至少我會要求 citation needed。你至少寫個「據國外XX媒體報道」吧,也省得我猜原文了。竟然要讓感興趣的讀者自己找內行求證,還能算報道么……
我問過一個問題提到,似乎德國有專門的科技記者,他們有新聞學的知識,同時也有相關專業的知識,甚至參與研究。我的組裡就有這樣的,和其他數學家無縫合作,德國數學學會也有專門的宣傳機構。這樣新聞報道寫的準確有趣深入淺出,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得到迅速傳播普及。我希望中國可以借鑒。
作為曾經的北京青年報科教部主任,我個人的從業經歷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
1、大眾媒體對科技的報道要立意於不僅報道科技領域內的新聞,而且更要以培養公眾的科學素養為己任;而正確的科技素養則包含了公眾科學的認知方式,對自然及生命的敬畏以及對未知的好奇。
2、科技發展趨勢與身邊科技應用的比例二八開。畢竟大眾媒體不是專業媒體,科技報道的本質還是滿足受眾的"獵奇"感??對於科技報道而言獵奇感不是貶義,而是激發公眾對科技興趣的手段;
3、在所有刊載的稿件中,至少有50%的比例要求其內容里或多或少要涉及到人物,包括對人物本身的報道、言論的解釋、人物關係的闡述等等,就是讓對"物"和理論的報道沾上"人氣"。這很象所有車展必有美女助陣一樣。
4、好的媒體應該有固定版面報道科技方面的內容從而形成受眾的閱讀習慣。專版內要有各種新聞體裁的平衡。
5、大眾媒體若想搞好科技報道,要充分運用好兩個槓桿,一個是專家團隊一個是線下線上活動,提升權威性和與受眾接觸的頻次,延伸報道的深度以及形態。
6、科技報道最難寫的是深度,但是必須要有深度報道或調查性報道,否則科技報道則流於娛樂、解惑和應景,無法完成"啟蒙"的作用。
7、大眾媒體的科技報道最應該利用新媒體的技術手段達成多媒體報道的形態,或者換言之科技記者應該是全媒體記者,科技新聞的編輯更有資格先是科技新聞的產品經理??這是另一個更深廣的話題了。
我就是水一個。
以前看過一個漫畫,有一位研究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根據xxxxx假設,發現在xxxxx實驗條件下,xxx%的樣本有xxx現象,打比方說每天喝3杯double espresso得食道癌的概率多了10%吧,置信區間95%」,結果傳播著傳播著,最後某個渠道就拿著大喇叭喊,科學家說了,喝咖啡致癌!
中文系流水線上批量下來的記者!他們不懂科技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民日報和環球時報被一部分人反感?
※為什麼外媒喜歡用「北京」代指中國官方?
※如何系統地學習動漫方面的知識?
※怎樣看待環球時報百分之九十三的日本人討厭中國的這篇文章?
※音樂正版化會給音樂人帶來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