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NBA 比賽的基本球員輪換是怎樣的?


瀉藥,從結論上說魏昺顥 孫達雲 兩位知友已經回答非常好了,我都覺得沒必要寫了,提供點數據吧。

通常NBA的比賽,兩隊的比賽名單分別是12人,合計24人;每隊還會有3個傷病位置,用於放置傷病人員。所以總共人數是15人,12人的可上場,3人不可上場。

對於出場時間,根據經驗,如果一名球員上場比賽,大體需要2-3分鐘熱身加適應防守,之後才能發揮5-8分鐘,這基本上就是一節的時間;第二次上場需要適應的時間減少,再打個5-8分鐘;這就基本上是20分鐘了,主力或者明星可能會有3個這樣的過程。那些每次上個1-2分鐘即被換下,要不就是龍套,要不就是防守工兵;所以除了少數上場就能發揮的所謂微波爐式球員,大多數人在一場比賽中,都至少需要20分鐘,才能打的爽,也就是才能有好的表現。

而一場比賽48分鐘,上場5人,也就是全隊會有240分鐘的出場時間;分攤到12人,人均20分鐘;實際上明星的出場時間會多一點,角色球員的會少一點,這樣全隊會有7-9人出場時間在20以上,在場上打的爽些,他們也就是每隊的輪換陣容。剩下的3-5名屌絲,就是負責解決突發問題,比如主力犯規過多、受傷,垃圾時間等等。傷病名單上的那三個,基本上是屌絲中的屌絲,基本都是臨時工合同。(唔。。。作為一個生活中的屌絲,這麼評價這些最少也拿著幾十萬美刀年薪的高級白領為屌絲,會不會太傷RP。。)

我們以2010-11賽季為例,具體了解下NBA球員的出場時間情況;我們之所以選擇11年,而不是最近的2011-12賽季,是因為12年比較特別,是縮水賽季,賽程非常密集,平均一周三賽,這樣球員的輪換會更加深入,明星球員出場時間減少,角色球員出場時間增加,不具備比較和參考價值。

http://www.basketball-reference.com/leagues/NBA_2011.html
可以看到2011賽季場均比賽時間是48.38分鐘,多出來的0.38是加時賽的緣故。

球員合計452人,合計出場時間595061分鐘,比聯盟合計時間略少,可能是球員出場時間的不保留秒位的緣故。其中的出場時間均值為16.05分鐘(595061/(452*82));統計中位數是大鯊魚奧尼爾和薩姆楊,場均20.16分鐘;平均每隊15.06人。圖表就不貼了,有空的知友可以去下面鏈接研究。
http://www.basketball-reference.com/leagues/NBA_2011_totals.html

我們計算出球員的場均出場時間,並得到下圖,橫軸是出場時間,縱軸是改出場時間的人數;出場時間為了方便統計我在這裡捨去了小數點。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29分鐘的時候,人數出現了大幅減少;也只有6分鐘的差距能和他媲美。基於這個兩個明顯的臨界值,我們可以把球員分成3大類:
第一類,是出場30分鐘以上的,我們稱之為明星或者基石;這類的人數有101人,平均每隊3.36人人。2011年的勞模是蒙塔-埃利斯,場均出場40.34;唯一的一個場均出場超過40分鐘的,之前一年他傷病剛好,之後一年他被交易了,典型的我就要賣掉他,大家快來看貨,萬惡的資本家。NBA最近幾年的勞模是詹姆斯,生涯場均出場39.9分鐘。

第二類,是場均29分鐘到場均7分鐘;共計318人,平均每隊10.6人;涵蓋了幾乎所有的NBA球員。

第三類,是場均出場6分鐘以下的,合計33人;應該可以算出第一類和第二類加起來就是13.96人,所以這個類別基本是,聽說NBDL有個不錯的人,我試試;或者這人的爛遭合同怎麼還有這麼久,不如讓他打一下試試;或者聽說那個誰誰還想復出,我們正好缺個人,不如試試吧。他們出現在NBA基本都是錯誤。

第二類人還可以細分成三個階段,29-23;22-16;15-7。
29-23共計84人,平均每隊2.8人,他們和場均出場30+的那3.36人組成了球隊的首發陣容;在這個層次上面,包含了已經老邁的明星,如鄧肯、加內特,或者年輕的新星,比如特納、門羅;或者球隊重要的第六人,特里、吉諾比利、哈登;但更多的是那種數據上看不到,五佳球看不到,但球隊不可或缺的,比如巴蒂爾、帕金斯、戈塔特、阿泰等等。

22-16共計104人,這裡是大多數球隊的替補,每隊3.47人;老兵和新秀,以及功能球員基本都在這裡了;他們負責給主力填補空檔、彌補陣容的不足。

15-7 共計130人。NBA邊緣人,歐洲及CBA的選援中心。

對於大多數球隊來說,有3個核心球員,然後找3個首發級別的球員,再找3個替補;基本主要的球隊輪換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看陣容有沒有缺陷,有沒有潛力新人,咱們小賭一下或查缺補漏了。球隊和球隊之間的不同,大概是主帥的戰術特點、核心球員年齡、核心球員技術特點不通造成的,比如馬刺的鄧肯,由於年紀大了,肯定不能像年輕時候哪樣場均30+,這樣就需要替補出場更多時間;再比如年輕的內線容易犯規,不太能留在場上;或者某個核心球員攻強守弱(或相反)技術特點有重大缺陷,在面對針對性戰術的時候,就需要場下有人救火;諸如此類。

分析來分析去,大個子球員為什麼吃香?看看吧,年輕的容易被外線突破騙犯規,年老的打不了;那些不大不小的又貴,所以即使水平不行,球隊也需要啊。


簡答。
第一節首發五人,至第一節比賽進行八分鐘剩四分鐘左右,上替補,一般由部分主力帶著替補打。如有球員犯規達兩次(即所謂遭遇犯規麻煩,掉入犯規陷阱等),則提前換該球員替補。
第二節開始,延續第一節末段陣容。至比賽進行四分鐘剩八分鐘時,換主力球員,由主力球員打至半場結束。如有球員犯規達三次或以上,則提前換上該位置其他球員來頂上。

下半場情況類似。

第三節即下半場開始,延續首發陣容。至後半段,換替補,至該節比賽結束。
第四節開始延續第三節後段陣容,至該節中段換主力。至比賽結束由主力陣容進行最後決戰。如有追分等需要,可以提前換主力。

以上為一般輪換,目的是使球員都有一個整體的時間段出場,可以使狀態得到延續。如遇到某位球員狀態奇佳或奇差,則會適當延長或減少其輪換時間。某些帶替補打的主力球員,則可以根據其體力狀況"抽時間"讓他休息。像一些體力不佳的球員,如當初的姚明,則一般選擇常規輪換保證不至於累趴。


非專業回答

常規賽球隊陣容是15人:5個首發、3~4個替補、2~3個替補的替補(包括不限於新秀)、1~2個飲水機守護神(人肉勝利雪茄)。
除去樂邦、西布這種身體素質變態到可以夜夜被怒操40+分鐘的禽獸,基本的主力每晚要上個30~35分鐘。
忽略犯規因素,第一次輪換基本在首節進行了7~8分鐘,這時候基本先上一個或兩個替補,再隨著比賽漸漸過渡為2首發帶3替補或1首發帶4替補(印象中只有09年的太陽玩過5下5上)。
第二節以2首發帶3替補或1首發帶4替補打個3~4分鐘替換首發或乾脆用純替補陣容。第二節剩下的時間基本就是替補和替補的替補之間的輪換(除非替補被人血洗個35-0之類無法直視的數據基本是不上主力的),第二節最後1~2分鐘還是會漸漸上主力。
半場休息後場上基本又回到主力陣容(除非某個替補打得特別好或某個首發打鐵特別好),第三節的輪換基本和第一節差不多,但是由於球員的犯規數,輪換的頻率會提高。
第四節打個2~5分鐘時依照場上形式進行一次輪換——
如果領先了15、20分就可以留個首發刷數據依次上替補的替補、人肉勝利雪茄。如果首發刷數據時「哐哐哐」幾個打鐵把比賽重新拉回懸念,這時候就要重新派上那群一臉黑線的主力進行決戰(此時可視情況把那首發按在板凳上…)
如果落後了15、20分也可以留個首發刷數據依次上替補、替補的替補。如果首發刷數據時「刷刷刷」幾次得分把比賽重新拉回懸念…你懂得
如果比賽比賽依然膠著,可以上全主力或4個主力帶1個今天手感(或防守)不錯的替補,然後對他們喊:他們已經半年(X場)沒贏球(輸球)了!我們怎麼能讓他們在我們身上終止X連敗(拿到X連勝)!提士氣,決死戰。

季後賽的球隊陣容是12人(迷失了一賽季的替補、沒打出預期的新秀和人肉勝利雪茄這時候就可以拋棄了)
在季後賽這種Win or Go Home的情況下,基本上主力每晚要上個38~43分鐘。
而且季後賽球隊基本是使用8、9人輪換,在更大的防守強度和更激烈的對抗下主力-替補之間輪換會變得更頻繁,並且每次換替補的時間都比常規賽推後,上主力的時間都比常規賽提前——
在首發沒有犯規麻煩的情況下,基本首節9~10分鐘才會上2個以上的替補,而一旦替補打得不好就會立馬更換替補或重新派上首發。
第二節和第三節基本是2主力帶3替補或3主力帶2替補在頻繁地輪換下對方糾纏。此時必須保證場上有一個穩定的得分點,所以基本不可能上純替補。
第四節過了2~3分鐘後開始逐漸派主力,到7分鐘往後就是全主力的對抗。

差不多就這樣,玩2K和看過寥寥無幾的比賽得出的看法, 輕拍。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大衛韋斯特老將底薪加盟馬刺?
2011年12月20日的NBA季前賽,有哪些亮點?
如何評價詹姆斯被球員評為最佳隊友?
如何看待騎士三連敗,問題到底在哪裡?
巔峰科比和巔峰詹姆斯誰的得分能力強?比起喬丹又差多少?

TAG:NBA | 籃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