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實體茶葉店利潤有多少?


其實,一個行業的利潤率是多少,是一個比較隱晦的話題
不太好公開說的,不過好在茶企業也有上市公司,可以去查他們的財報
被星巴克收購的teavana

另一家上市的天福茗茶毛利率也是在60%多一點
想要看的自己搜一下吧,不難找的
~~~~~~~~~~~~~~~~~~~~~~~~~~~~~~~~~~~~~~~~~~~~
對於規模比較小的茶葉店
毛利水平主要由進貨渠道決定
不過由於費用會比這些上市公司少很多
所以凈利應該不會這麼低的


跟每個人做生意的方式有關吧。我家有 三個表舅開茶葉店,在小縣城裡的茶葉市場,大表舅和二表舅主要是做中低端茶葉的零售,年收入在20萬左右。小縣城裡本地人消費的不多,大半的生意靠來旅遊的外地人。小表舅主要做中高端茶葉,年收入在百萬左右,平常生意不多,主要靠幾個固定的大客戶支持。
再說說我自己家,是茶農。每年猴魁產量不少,但是成本很高。每斤的成本八九百左右。利潤並不穩定,茶價高的時候會好一點。
茶葉的品質和定價沒有統一標準,利潤也不太好衡量。越大的茶商利潤應該越大。茶農們掙的都是辛苦錢,小茶商們也就是小康水平。


終於可以為大家出點力了。

有幾種情況,大概四種組合。
1,大型市場的散茶批發:標價是進價的三倍,這是行業慣例。但是大家都不會以標價銷售,這樣即使是零售的話也給人一種享受批發價的感覺。所以零售一般是進價的兩倍,利潤率是50%。真正的批發就很複雜了,一般保持在15%到30%。特別大宗的也要有10%以上。

2,大型市場的品牌茶:零售價是廠家制定的,有條形碼可查。根據不同的經銷等級,利潤率也不同。但是像特約零售這樣的等級也不會設在大型市場里。而且零售也是做到8折左右,以比較規範的中茶產品來看,一級經銷能達到50%,二級42%,特約零售35%到40%;分廠的特別簽約就很難算了,因為進貨量不同,拿到的折扣不同。品牌車批發利潤很低,20%左右,但是可以拿到廠家的返利。

3,街邊散茶店:大部分是從批發商手中拿貨,存量很少,所以他們只要的成本是房租之類的固定成本。所以毛利潤要很高,大概在60%到70%,而且一般是綠茶和烏龍茶,不能存過季,快進快出。一般做這種店的都是有固定客戶,所以只是一個朋友喝茶的場所,情況也難以一概而論。
4,街邊品牌茶店:兩種情況,一種是街邊的品牌形象店,一種是shoppingmall內的零售店。前者用3類似,但是利潤更高,固定客戶自然更高端(PS有些小品牌是靠姑娘拉客戶存茶,不細講了)。後者是靠人流量做零售,我很佩服但不太了解。

大概就是這樣了,歡迎大家批評補充。
*以上利潤率全部是指毛利率。


之前在一個省級茶葉批發商處拿貨有提到,個別名牌茶葉商利潤可達百分50左右。而且這差不多是凈利潤。當然,這只是我接觸的個別。


毛利跟進貨渠道和客源有關係,這個好像說了等於沒說,其實這個主要是說明:同樣一款茶,進貨渠道可能差幾倍,售價也可能差幾倍。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是沒有確定答案的,如果你站在買家的角度來看,必然覺得怎麼賣家都會掙你的錢,並且掙每個人的錢。但是做茶也分做得好,做得不好。做得好的暴利,做不好的賠的傾家蕩產。我不是干茶這行的,雖然有朋友開店但是她從來不和我透露到底掙了多少錢,我也不會問。但是做得好的 一個小店,一年十幾萬不成問題。做得不好的,一年虧十幾萬的也有。能掙多少錢看本事。
對於樓上的知友們說的拿貨之後,個別品牌的利潤高達50%,但是這有一個前提,就是真的能賣出去。對於消費者來講,買誰家的貨,如果你不是個品茶行家,那就看你覺得哪個賣家的產品更值得消費。所以都不能作為確定是否盈利的標準。
想要開店,就要能養店。沒有基礎的創業者需要經過一個積累客戶,自我推銷的過程。這個過程因人而異。也許需要一年,也許需要三年,也許開始的幾年都在虧損,到第三年才盈利。但是如果需要三年你第二年就干不下去了,就只能關門大吉,你就會賠很多錢。
如果您問這個問題是為了開店,那麼以上就是我的淺見。
如果您是想知道,在買茶的時候,賣家大概都會從買家身上賺多少錢。那麼我還是一句:因人而異。不是都說,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由於茶品的沒有統一的定價標準,所以很多賣家就看你「有沒有」。他們用他們的慧眼先識別你是不是真的想買,然後請你喝杯茶,和你聊天,看你對茶懂多少。懂行的人,他們不敢漫天要價,不懂的人,就要看賣家的良心嘍。


看老闆,有人把進價差不多100元一斤的茶賣給你150元,也有人把100元的茶賣500元,這要看那位老闆是只想做一次生意的還是想做長久生意了。


做過賣茶小妹 看人宰。。。。。一樣的茶葉給同個顧客品嘗 說兩種價格 顧客會覺得價高的好喝


只了解普洱茶
老班章頭春頭采大概是5000一公斤毛茶(陳升號鮮葉收購價格是750),市面上老班長純料很少有低於7000的。

冰島茶不好說,那邊問題複雜。

易武最頂級的茶就是 薄荷糖 颳風寨茶王樹 白茶園 彎弓 頭春頭采平均干茶在5500左右,沒有關係的話想買到純料沒有10000是有點困難的。

至於大益那是期貨芳村人玩的,他們專營店利潤較少但是可以借著拿貨優勢玩期貨。

老同志 下關 鳳凰 這些毛利潤大概在50個點左右,但是除去店面費 加盟費 基本上利潤也就是20個左右


分享2個上市茶企的數據:

1、天福茗茶 2016年上半年營收7.41億元,毛利率61.3%,凈利率15.5%

2、八馬茶業2016年上半年營收2.15億元,毛利率57.35% ,凈利率10.3%

目前,天福茗茶和八馬茶業算是國內最優秀的品牌茶企了,他們集茶葉種植,茶葉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做這個位置,凈利率也僅僅十幾個點。不做茶的外行,往往會覺得開茶店利潤很大,其實開茶店遠遠沒有想像中的掙錢。


開茶店的成本主要包含:房租,裝修費,人員工資,水電費,庫存資金成本等幾個方面。這個幾個費用都是硬性支出,茶店營業收入過低的話,鐵定是要賠錢的。


利潤方面,分經營品牌茶店和散茶店。經營品牌茶店,毛利一般在50%左右,毛利的高低主要和你的進貨渠道有關。因為,品牌茶的零售價都是由廠家制定,有條形碼可查,價格規範且透明。所以,你的拿貨渠道好,你的拿貨價就會比別人低,你的毛利就會高點。反之,茶店毛利就會低點。兩者之間最多能差20%。


開散茶店的毛利比較混亂,完全由你的經營策略自主定價。心夠黑且能hold住客戶,1000%的毛利也有可能。散茶店的弊端也比較明顯,茶葉的品質和口感不穩定,包裝很隨意,很難留住穩定的客戶。


比較靠譜的進貨渠道有:

開品牌茶店,加盟優秀的茶葉品牌,繳納加盟費和保證金即可,金額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根據品牌的大小而定。


開散茶店,最好是能跑產地自己採購,優點是品質有保障,價格更優,缺點是成本高。也可到茶城大經銷商處批發,優點是近方便,缺點是價格高,品質看運氣。


另外,通過專業的茶葉B2B平台,也能淘到不錯的好茶,比如:茶到店,國內領先的品牌茶葉批發平台,都是品牌茶,品質有保障,且是廠家直供,價格也低。


說實話,我也很關心這個話題,經常在晚上散步的時候,經過一路的茶葉店,一定超過10家的,似乎從來都沒有看到有客戶的樣子……難道他們都有老客戶、固定客戶或者大客戶嗎?


感覺不太好做的吧 得有大客戶老客戶!個人胡言亂語!


我侄女開店,散客很少,都是微信和qq來的客人,去年說,平時每個月利潤大幾千,過年前20天,利潤7萬9千,今年又增加20-30%這樣。她揚著三個微信號,一個qq號,大專畢業,很會分析顧客心裡,發朋友圈,但是又不會煩人那種。做了5年了吧,剛剛首付將近100萬買了房子和一部中檔車,準備生寶寶了。很強!


昨天買竹葉青,同樣的等級,一家賣480,一家賣350,兩家店相距不超過500米。


推薦閱讀:

最近一百年,全球湧現過哪些最頂尖的、最賺錢的公司?它們的共性是什麼?
中國互聯網巨頭為什麼都採取跨行業跨領域兼并收購,不採取橫向收購和縱向收購?
2016 年有哪些快速衰落的公司?有哪些快速崛起的公司?
無印良品是個怎樣的品牌?
做老闆是一種什麼體驗?

TAG:商業 | 茶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