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有重騎兵嗎?
如果沒有或很少使用,那是為什麼呢?請嘗試從軍馬的使用角度分析。
增加一條資料:http://bbs.tiexue.net/post_3332572_1.html
在這裡,我們談談為什麼洋奴們要宣傳「重騎兵」「輕騎兵」這個概念,以及為什麼會有洋奴們宣傳的「重騎兵無敵」「輕騎兵不過游牧馬賊」這樣的搞笑結論。
而重騎和輕騎的區分標準是什麼呢?
不讀書的洋奴們認為是披甲率,但……
比如拜占庭的重裝騎射手、歐洲歷史上的輕騎兵標杆——匈牙利驃騎兵這些,披甲率都很高啊,按照披甲率,他們是什麼東西?
歐洲學者們認為,是戰術任務。
重騎兵的任務,是正面打擊,正面突破。
輕騎兵的任務,是斥候偵查、側翼打擊、襲擾、戰場收割……等等等
好了,我們按照這個標準就會發現,尼瑪什麼重騎輕騎啊……
原來,只需要負責正面打擊的親兒子,就叫重騎。
其他所有的騎兵傳統任務的負責者,萬金油們,就叫輕騎了……
換句話說,重騎兵就是貴族騎兵,輕騎兵就是屌絲……
……
其實,人類歷史中的「騎兵」,除了歐洲人之外,全世界都沒有區分什麼叫「重騎」什麼叫「輕騎」。
而為什麼歐洲人會有這種區分呢?
是因為歐洲封建時代,各基督教國家之間的戰爭,基本都是嚴格遵守戰爭禮節的對決,很像拿人命下棋。而這種呆板的對決下,誰披甲率高誰佔便宜,所以歐洲各國基本都把科技樹點在了重騎兵的發展上。
但是,戰爭是需要多兵種配合的,重騎兵正面突破付出傷亡和體力消耗後,誰負責側翼打擊、誰負責收割戰場呢?以及在事先誰負責偵查斥候呢?
重騎兵們都是封建領主們,貴族們可以戰死,但能幹這些臟活累活嘛?
於是,西歐各國就把這些活,外包給了僱傭軍。這些僱傭軍的騎兵,自然沒有歐洲貴族親兒子一般的待遇,披甲率都很低,什麼活都要干,他們的來源就是匈人、保加爾人、匈牙利人、阿蘭人等等這些東歐的游牧民族,發展到近代,就有了西歐最著名的輕騎兵隊伍——匈牙利驃騎兵。以及拿破崙一直流口水但得不到的輕騎兵——俄羅斯哥薩克。
這些輕騎兵,沒有人給他們提供良好的軍需,他們的裝備需要自籌,往往都是有什麼戰利品就用什麼東西,所以裝備五花八門。而一些經常戰勝的國家的輕騎兵僱傭軍,往往由於戰利品較多,輕騎兵們披甲率往往會很高,比如拿破崙時代法國的輕騎兵僱傭軍們。
而在戰場上,他們需要擔負偵查斥候、側翼打擊、騷擾、襲擊、收割等繁重的任務,出的力做的貢獻比重騎兵有過之而無不及,可為什麼往往只會獲得「馬賊」「流氓」一樣的蔑稱呢?
因為他們是被僱傭來的外族……
而在全世界其他地區,真就沒有這樣的區分了。騎兵就是騎兵,專門搞正面突破的騎兵也不會被人列出來搞鄙視鏈,專門用於襲擊、騷擾和收割的騎兵也不會被列出來讓大夥鄙視。所以除了歐洲外,世界各地都沒有重騎、輕騎這樣的鄙視鏈。
「重騎」「輕騎」概念最類似歐洲的金朝「鐵浮屠」「拐子馬」,也不會互相鄙視。他們的關係是互相依存的,沒了具裝的鐵浮屠,拐子馬正面是無法擊敗宋朝步兵的。沒了拐子馬,鐵浮屠們只怕就成了宋兵手中領賞的人頭了。
而歐洲人也是很務實的,在基督教世界內戰中,這種鄙視鏈還存在。但到了十字軍東征的戰場上,你會發現,各路騎士團雖然都打著「騎士」的名號,其實他們乾的活兒,多數都是輕騎兵的活兒,但這是對付伊斯蘭世界啊,這個鄙視鏈得方下,得務實啊。
所以奉勸各位,不要被這個偽概念給搞昏頭了。
有的吧。。。
《唐律疏議》記載:「私有禁兵器,謂甲、弩、矛、矟、具裝等,依令私家不合有。
議曰:鐵甲、皮甲,得罪皆同。私有具裝,與甲無別:有一具裝,流二千里;有三領者,亦合絞。《宋史·儀衛志六》:「甲騎具裝,甲,人鎧也;具裝,馬鎧也。」
「具裝」就是連人帶馬的重甲,標標準準的違禁裝備,私人有一套就流兩千里,說明政府對這個抓的很嚴,抓的很嚴說明政府很重視,政府很重視說明威力很大。。。
其實漢代開始就一直有重騎兵的,只是輕騎兵為主,重騎兵算不上普及,而到了明清時期因為火器的推廣而慢慢的被淘汰,但很長一段時間裡重騎兵一直是高級兵種,對於普通兵種有碾壓效果,我們能在下面酸溜溜的語氣里感覺到某人其實很羨慕袁紹有重裝騎兵。
《軍策令》: 「 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 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見其少遂不施也,吾遂出奇破之。」
BY 曹操
按照文章分析,三國時期財大氣粗的袁紹有鎧萬領,馬鎧也才三百具,百分之三的裝備率,說明不算常用裝備,一百多年後馬上就不一樣了,南北朝一場戰役都是幾千一萬的馬鎧,怎麼能說中國古代沒有重騎兵呢。。。
中國南北朝時期標準的馬鎧,歷史上稱為「甲騎具裝」,由六個部分組成:面簾;雞頸;當胸;馬身甲;搭後;寄生。當然還配備有馬鞍和馬凳韁繩之類。「面簾」 是一塊狹長的金屬制的護面,上面開有眼孔,主要保護馬匹面部;「雞頸」其實是一副馬頸部的護甲,由甲片綴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當胸;馬身甲; 搭後,就是馬匹前中後的大片護甲;而寄生比較有特點,是一個放在馬尾部的向上翹的掃帚一樣的東西。這樣裝備的戰馬,除非是步兵不要命的衝上去砍馬腿,否則 很難直接殺傷它。
這一時期總的來說北方的軍力較南方強,北方各國多為少數民族政權,最初的軍隊均為騎兵,發展後步兵漸漸增多,但軍隊的主力仍為騎兵,作戰時動用相當多的騎 兵參戰。如前秦的苻堅南下動用了騎兵二十七萬;北魏太武帝侵宋時以騎兵六十萬渡淮,直逼長江;梁魏鍾離之戰中魏軍八十萬中有騎兵二十四萬。可以說這一時期 騎兵戰的規模遠遠超過了前代。這一時期,在一場戰役中出現的馬鎧甚至達到上萬具。石勒消滅末邳的戰役中繳獲披著馬鎧的戰馬五千匹,在他姬澹的戰役中繳獲了 上萬具馬鎧。另外 這時的中國馬鎧已經開始使用鐵制的大型甲片來增加鎧甲的防禦力。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慕容恪,發明了著名的鐵甲連環馬戰術。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直接Google 馬鎧(馬鎧) 能發現很多詳盡的資料。
中國古代是有重騎兵的,只是跟西方的重騎兵不太一樣罷了。隨著戰爭的規模不斷擴大,大規模的重騎兵既貴又不好用,通常作為戰役關鍵的突擊力量而存在。西方的重騎兵在中國一仗過後估計就廢了,還有西方不鼓勵弩,而中國,宋朝時就能射到1500步了,跟軍馬有一點關係,但主要還是不划算。
1、中國最終沒有發展出板甲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板甲的不可替換性。中國的封建社會和歐洲的封建社會的體制完全不一樣,騎兵鎧甲馬匹都是國家提供,而板甲則往往都是需要為本人專門定製,這樣對於中國這種規模化,國家化的軍隊組織不能相適應,所以最終並沒有在中國出現。而盔甲發展到板甲的程度其實已經屬於華而不實,規模化集團化成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重鎧和歐洲重鎧發展軌跡的不同之處。
2、馬匹的因素:不閹割的戰馬每年春季都要發情,如果發情的戰馬上了戰場,對方陣營中的異性戰馬稍加引誘,戰馬便會聞風而去——即使它背上馱著的是一位將軍。古代中國的戰鬥都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開戰時間從來不讓對手選擇。因此,所有的國家都不得不警惕敵人使用手段損害自己的戰鬥力,對戰馬閹割就成了「非如此不可」的選擇。
基於此,所有被選進軍營的雄性戰馬都免不了被閹割的命運,當
第一批優秀戰馬消耗殆盡時,又不得不從原先淘汰下來的馬匹中,選擇能馱動馬鎧的戰馬補充入軍營。在大約100代的時間內中,每代中最優秀的馬總被挑出來閹割,剩下的都是千挑萬選留下的、不能做戰馬的駑馬生育出的後代。
中國的馬種體形小、耐粗飼、基數龐大,這適合中國人口多的現狀,但選育始終是弱項,與歐洲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熱衷品種培育的風氣不同,中國(包括北方游牧民族)對馬種的培育相當隨意,缺乏科學性和計劃性,從未訂立譜系,導致不少良馬的基因流失,特別是由於中國以農業立國,對馬匹的類型的需求以挽為主,由此騎兵用馬大多是挽乘、乘挽型,真正的騎乘種少之又少。駕著拉車的馬怎麼能和游牧騎兵作戰呢?
由於地理位置封閉,中國馬種長期封閉,外血流入很少,漢武帝千里遠征帶來的「汗血寶馬」就是現在的中亞阿克哈—塔克馬,直到現在也算形貌神俊,耐力速力出眾的優秀馬種,漢武帝希望以此改良騎兵用馬,可惜因長期封閉蒙古馬系的遺傳過於穩定,這種良馬對中國馬種未產生足夠的影響。
3、明、清以後火器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隨著專門的火器部隊和炮兵的出現,騎兵的地位逐漸下降,明以後曾作為主要戰略力量的騎兵日漸式微了。懷疑PO主是把西方的板甲騎兵當成唯一的重騎兵了,其實各國都有重騎兵,輕重是看用途,而不是裝備而區分的。用途又決定了使用的裝備。
粗略的區別:
以決戰、沖陣為目標的騎兵,都算重騎兵。因為這類騎兵起到坦克的作用,一般配矛、刀等近戰武器。利用高速衝擊力撕裂對方陣型,形成進攻縱深,達到分割敵人部隊的重要目的。
以偵查、護衛、襲擾為目標的騎兵,屬於輕騎兵。他們不以消滅敵人為目標,而是利用騎兵高速、靈活的機動性,達到偵查敵情、包圍部隊側翼、騷擾敵人側翼的目標。一般來說也會配備近戰兵器,但必須有弓弩。中國古代王朝不使用或少使用重騎的,只存在於影視劇里,導演捨不得花錢做道具罷了。
機動重裝衝擊力量是軍隊必不可少的部分,一戰火炮犁地也不見得能打破陣地,而坦克集群衝擊已經在二戰證明了其威力。古代投射兵器比大炮差了遠了,弓箭之流,盾牌就能襠下大半,秦軍普及的那種牛皮甲就足以抵禦流矢,更不用說後來的各種鐵甲。重騎兵這種衝擊力量才是決定性的。古代中國重騎的先聲是春秋中晚期的重裝戰車,面對晉國為代表的步兵戰術改革,傳統的戰車吃力了,於是給馬披上青銅或皮製的馬甲。
後來騎兵登場,戰車衝擊職能部分讓給騎兵。說無馬鐙就不能近戰衝擊的都是胡說八道。漢代瓦當磚畫上表現的騎兵戰都是漢軍騎兵持長戟刺殺匈奴騎射手,而非兩邊那弓箭對射。
這些最早持長兵器突擊的就是最早的重騎兵,因為要近戰,所以騎手披甲,而戰馬甲則是逐漸發展,先是只有馬面和當胸,然後逐步擴大防禦面積,同時騎手甲增強增大,長戟換成馬槊。
所謂馬槊,其實就是長度極長的騎槍,這玩意杆子粗,槍頭又大又長,加上戰馬動能幾乎無堅不摧。假設對面一隊甲士,你拿弓弩射半天都不見得死幾個,而重騎衝擊則是實打實的一槍一個。
步兵面對這種怪獸,靠弓弩是不靠譜的,一兩波箭就近身了。所以步兵徹底捨棄頭部更重而長度有限的戟,大面積使用結構簡單而更長的槍矛類兵器。這就是東漢到魏晉南北的軍事發展脈絡,事物發展是普遍聯繫的,漢代的卜字戟式微,重甲騎兵興起,到隋之前的各個大勢力,重甲騎兵保有量都是成千上萬。講隋唐重甲騎兵衰落的更是胡扯,隋唐每隻野戰部隊都有上千重騎,隋唐幾代皇帝征高句麗都帶了數以萬計。
總之影視劇導演怕虧本給演員騎無甲裸馬可以理解,結果把不少人忽悠了
只要用來衝鋒肉搏就算騎著毛驢也是重騎兵,不一定是人馬具裝
五年五月內出陌刀一百五十口馬甲一百領器械一百萬斫刺刀一百口賜鹽州。——《冊府元龜?帝王部?修武備》
這就是「淘汰了重騎兵」的唐朝列舉幾個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重裝騎兵
多圖預警!
一. 曹魏虎豹騎;
統帥:曹純,曹休等;
《三國志·魏書》:「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
《魏書九 夏侯曹傳第九》說曹純「初以議郎參司空軍事,督虎豹騎從圍南皮」。
戰績:
- 建安九年,曹純「督虎豹騎從圍南皮」,「急攻之,(袁)譚敗。純麾下騎斬譚首」,袁譚死於曹純所率領的「虎豹騎」之手。
- 建安十二年,曹工北征烏桓,戰於柳城, 斬蹋頓諸王,平三郡,降漢者達二十餘萬人。
- 建安十三年,長坂坡之戰;曹工遣曹純領5000突騎擊先主於當陽長板,大破之。。。先主僅率張飛,諸葛亮等數十騎走。
- 建安十六年,曹工督軍關右,大破馬超,韓遂為首的關西軍團;「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
- 建安二十三年,漢中爭霸戰中,陣斬蜀將吳蘭於下辯;
鐵胄(東漢)
三國鐵甲
漢代環首刀出土實物
漢代矟
手持環首刀的虎豹騎
長坂坡之戰
「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征烏桓
陣斬冒頓
平三郡
宋、遼、西夏、金時代,各國均還有重騎部隊,如遼國,兵制中就要求正軍自視其力,裝備多馬和鐵或者皮馬甲,精銳的皮室軍更是典型的重裝騎兵具裝甲騎,初建時軍三千,到後來發展到號稱三十萬。西夏的騎兵「平夏鐵鷂子」(它的步兵叫「橫山步跋子」)就以「乘善馬披重甲」戰鬥力強著稱。金國的女真騎兵普遍著重甲,精銳更是上馬批馬甲和兩層防身重甲,下馬批多套重甲步戰。
宋、遼、西夏、金各國重騎兵部隊
二. 西夏鐵鷂子
西夏景宗李元昊建立的重騎兵部隊——鐵鷂子,人馬俱披冷鍛甲,刺斫不入,人用鉤索絞聯於馬上,人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這支騎兵在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出現之前,是世界上最兇悍的騎兵,也是所有党項敵人的夢魘。
《宋史·兵志》四記載:西夏「有平夏騎兵,謂之『鐵鷂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來,若電擊雲飛。每於平原馳騁之處遇敵,則多用鐵鷂子以為沖冒奔突之兵」。
戰績:
- 三川口之戰
北宋寶元二年(1040年)三月,西夏景宗元昊攻宋。
廈大軍圍延州,宋將劉平、石元孫奉命增援。至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北),遇夏軍襲,被圍十重。
劉、石二人率軍與夏苦戰,不利,退守三川口,寡不敵眾,劉、石被俘。
其後西夏軍隊主動撤離,延州之圍遂解。
此戰之後,宋朝甘陝青寧邊境的防禦陷於被動地位。
2. 好水川之戰
康定二年(1041年)二月,西夏景宗元昊擁軍10萬再攻大宋。設伏好水川口,誘宋軍深入。
韓琦遣環慶副都署任福率軍五萬,自鎮戎軍(今寧夏固原)抵羊隆城(今寧夏固原西南部),伺機破夏。
任福率軍至懷遠城,夏軍佯敗,任福中計,追之,至好水川。夏伏軍驟起,鐵騎突前,矢石蔽日,宋軍亂,任福等皆戰死,全軍盡沒。
《宋史》:「方元昊傾國入寇,福臨敵受命,所統皆非素撫之兵,既又分出趨利,故至於甚敗。」
宋仁宗聞之怒,貶韓琦、范仲淹。
3. 定川寨之戰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西夏景宗元昊遣軍10萬兵分兩路攻宋。
宋將王沿遣葛懷敏等人率軍馳援劉燔堡,於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部)遇伏,宋軍潰,葛懷敏等戰死,宋軍九千全軍覆滅。
4. 永樂城之戰
元豐五年(1082年)9月宋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帶兵攻夏。
徐禧等攻入西夏橫山,直逼西夏興慶府(今寧夏銀川),於永樂川築城。
西夏梁氏遣統軍葉悖麻、咩訛埋等,領六監軍司兵三十萬攻永樂城,徐禧以兵萬人列陣城下。
夏軍渡河,疾攻宋軍,宋軍不支敗退入城。
夏軍圍永樂城,斷水源,敗宋援軍。
城破,徐禧等人死難,宋軍二萬多士卒役夫陣亡。
宋神宗慟,後三年而崩。
西夏武士
「超級鎧甲」——西夏冷鍛甲
三. 金鐵浮屠
「浮屠」,梵語鐵塔的意思;女真重裝騎兵人馬具披雙層冷鍛鎧甲,望之如鐵塔,故得名。金軍的「鐵浮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某些不利於重裝騎兵作戰的場合,他們經常下馬,作為重裝步兵使用。
楊汝翼《順昌戰勝破賊錄》最早記載「鐵浮屠」(「鐵浮圖」)。文中稱,金兀朮「自將牙兵三千策應,皆重鎧全裝,虜號鐵浮屠,又號叉千戶」,這「叉千戶」便是指侍衛親軍。
見諸南宋史籍,凡提及「鐵浮圖」,必會稱其「常勝軍」、「精銳特甚」、「所向無前」諸如此類等等,其身份也應當不同於一般的女真騎兵。除此之外,才是「重鎧全裝」,戰鬥力和防禦力都極強的重裝騎兵。
這支既可以馬上野戰衝鋒,又可以下馬魚貫攻城的軍隊是宋高宗一生的夢魘。
主要戰役:
- 金天會三年(1125年)二月,俘遼天祚帝,遼亡。
- 金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金伐宋;完顏宗翰將兵六萬,出西京圍太原(太原之戰);
完顏宗望將兵六萬,自平州入燕山取真定,會擊於開封城下(第一次開封之圍);
北宋乞和,質康王趙構,宰相張邦昌,割中山、河間、太原三鎮,金軍退。
3. 金天會四年(1126年)秋,金再伐北宋,屠太原,破雄州(雄安)、中山、新樂、取井陘、真定;降西京(洛陽)、永安軍、鄭州;陷山西、河北全境;
4. 金天會五年(1127年),破東京汴京(靖康恥),擄徽宗、欽宗並宋室宗族,大臣3600人北返五國城,北宋亡。
5. 金天會六年(1128年),完顏宗弼破宋軍,渡長江下臨安和明州,宋高宗出逃海上(搜山檢海捉趙構);
6. 金天會八年(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富平之戰,破宋名將張浚、劉琦、趙哲、吳玠、經略使孫渥馬步兵十八萬,宋盡失陝西五路;
7. 金天會九年(1131年)和尚原之戰,完顏宗弼屯兵北上,攻吳階軍。山路崎嶇,金棄騎步戰,不利。
8. 金天會十二年(1134年)仙人關之戰,吳玠以萬人據險抗擊,金軍人披兩鎧,鐵鉤相連,前仆後繼,魚貫而上。宋軍依託險隘堅壘,以勁弓強弩輪番發射,金軍不利。
9. 金天會十二年(1140年),完顏宗弼撕毀和議伐宋,於郾城和穎昌敗於岳家軍;
鐵浮屠不敵岳雲率領背嵬軍、游奕軍騎兵精銳,被岳雲透陣數次。宋重裝步軍身披路人甲,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等以步擊騎的利器,專劈馬足,女真重裝騎兵損失慘重,金軍一敗塗地、狼狽潰逃。
兀朮大慟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
鐵浮屠
時宋人所繪鐵浮屠
「仙人關」大戰中的步戰鐵浮屠軍士
捲起頭盔下簾的鐵浮屠
岳家軍——背嵬軍
岳雲
人馬具裝,隨著馬鐙的發明,主要興起於南北朝時期。其後,經過北魏,隋朝,唐朝,五代十國等不斷發展,於兩宋時期達到頂峰,當時為了剋制重騎兵,發展出一系列打擊類兵器:錘,鐧,鞭,闊刀,大斧等;隨著火器的逐步發展,重騎兵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中國古代幾乎任何一個朝代都有大量的重騎兵,不僅有而且比歐洲更重,防護更好,配置更高,人數更多,回答完畢。
不是穿板甲的才是重騎兵。
扎甲古代很常見。古代中國大量裝配扎甲,歐洲都快熱兵器了還沒普及板甲
歐洲重騎兵能有鎖子甲就不錯,鎖子甲既沒有扎甲重,也沒有扎甲防護好。
以東亞的人口和生產力,你們真以為給騎兵配不起重甲。
說沒重騎兵或者直接找沒有重騎兵的理由的,你們是豬嗎?
看電視劇看多了,是不是以為古代中國騎兵都是穿襯衫的?
清朝那身綿甲你們是不是當成棉布衣服了。有本事自己去批一下看一下能不能穿動。綿甲往往還要包鐵皮,你看見的表面是棉的,裡面是幾十斤鐵其實那已經是重甲騎兵了。Heavy cavalry is a class of cavalry
[1]
whose primary role was to engage in direct combat with enemy forces (shock troops).
[citation needed]
Although their equipment differed greatly depending on the region and historical period, they were generally mounted on large powerful horses, and were often equipped with some form of scale, plated, chainmail or lamellararmor as well as either swords, maces, lances, or battle axes.
有很多,拐子馬 鐵浮屠 等,南北朝時期的北方陵墓內的壁畫上有大量對重甲騎兵的刻畫。
沒有比拐子馬更重的騎兵了
也算是經典的提問了,基本上很多人都和題主一樣把那種鐵罐頭似的全身板甲看成歐洲的代表了,事實上這種板甲出現的很晚是因為火槍的普及完善,早期更多的是用在比武大會上用一下,戰時穿是非常麻煩而且難受的,價格昂貴不是大貴族根本不會有。
我記得,我去冷兵器吧看到的第一個帖子,就是所謂的洋奴在抽小將。
原因是,有幾個人跑去扯什麼歐洲重騎兵。洋奴們告訴他,在冷兵器吧沒有重騎兵輕騎兵,只有衝擊騎兵和投射騎兵所以這是怎麼回事?一句老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立場不同,不代表你可以污衊正兒八經的重裝騎兵
鐵浮屠蒙古騎兵在橫掃歐亞大陸的時候,著甲率比所謂的歐洲重騎兵還高。中國一直都是這樣,國力強盛,武備修善的時候,怎麼好的裝備怎麼堆,無鐙騎兵都給你配上鎧甲,後來走下坡路以後逐漸的武備退化,需要消耗大量的國力來配置和訓練才能保持的重裝部隊,自然就開始棄療,發不出軍餉賣了盔甲裹腹的都有。
重騎兵是歐洲軍事史的概念,中國歷史上並不存在重騎兵這種稱呼,只能說中國古代有類似重騎兵作用的兵種,而不能說中國古代有重騎兵。
「拿破崙時期輕騎兵披甲」
法國胸甲騎兵和卡賓槍騎兵們群情激憤,紛紛拔劍要捅人。但是驃騎兵和獵騎兵們跑得更快。各國龍騎兵緊隨其後:「老子還是重騎兵,怎麼窮的胸甲都沒有?」「沒人敢鄙視哥薩克的戰鬥力」彼得大帝拍斷了了大腿:「扎波羅熱人那麼吊我居然還去搞龍騎兵和胸甲騎兵編製簡直傻逼啊!」蘇沃洛夫捶胸頓足:「我居然在《戰爭藝術》里讓哥薩克跟在正規騎兵(正規騎兵哦)後面衝鋒!太不能知人善用了!活該我撈不到機會活捉拿破崙!」亞歷山大一世雷霆震怒:「博若季諾打敗啦!莫斯科丟啦!庫圖佐夫你到底會不會打仗?還留著幾千號哥薩克不動,戰後打散了當補充兵?撤職!槍斃!」這兩個梗能笑一年。
覺得上不了會戰戰場當不了主力部隊,甚至被當成非正規軍叫做戰鬥力強的話,那你自己開心就好。再看看正文
啊~貴族老爺騎士們當重騎兵的是多。所以把重騎兵輕騎兵分開就叫做歧視。那麼同理,羅馬軍團步兵是羅馬公民的多,騎兵是其他同盟民族提供的多,所以把步兵和騎兵分開也叫做歧視?拜占庭鐵甲聖騎兵全盛時期數量多到一部分可以脫了重甲去干追逃劫營之類的輕騎兵活計,所以這是拜占庭歧視自家頭牌重騎兵?連恩格斯寫《論騎兵史和十九世紀騎兵編製與戰術》的時候都要分個重騎兵輕騎兵,正規騎兵和非正規騎兵,還表示「非正規騎兵無論怎樣善戰,數量怎樣眾多,也不能擊潰正規騎兵。」某些人眼裡,這也是恩格斯在跪舔貴族老爺,鄙視輕騎兵?馬克思還沒跟他友盡?這是什麼邏輯啊各位。
再附贈幾句恩格斯的論述。
騎兵分為兩大類:重騎兵和輕騎兵。它們的實際區別在於馬匹不同。體壯力大的馬和矮小靈活的快馬不可能協調一致地行動。前者在衝鋒時動作較慢,但衝擊力較大;輕巧的馬跑得較快,沖得猛,尤其適於單騎作戰和成散開隊形作戰,而笨重的或高大的馬在這方面就既不夠靈活,也不夠機敏。正因為如此,騎兵的這種分類的確是必要的。騎兵在戰鬥中的行動主要是白刃格鬥,射擊僅佔次要位置,冷兵器(馬刀或長矛)是騎兵的主要武器;騎兵的全部力量集中表現在衝鋒上。所以衝鋒是衡量騎兵是否善於進行各種機動、變換隊形和佔領陣勢的準繩。
最後回答樓主的問題:古代中國有重騎兵。不但有,而且在很多時期相當優秀。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這麼早就能廢封建而歐洲長期小國林立?
※歷史上有哪些較經典的量力而行的事件?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部隊?
※為什麼漢族的民族服飾漢服不受到重視?
※中國古代和歐洲有哪些有趣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