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杜甫很忙」會在微博上掀起一陣流行風呢?這現象背後說明了什麼?
成了百度的熱門關鍵詞
本來不想站出來回答這個問題,畢竟「杜甫很忙」只能算是個日常工作中的常規策劃(屬於做了不會有特別獎勵,但是不做會挨罵的那種)。但是今天看新聞說某位姓薛的「國內著名的營銷人」又站出來表功了,實在不忍心讓兄弟們的辛勤工作白費,乾脆在這裡貼出執行此策劃的兄弟周報中的部分內容,讓大家了解一下這個話題運營的全過程。同時也歡迎各位和我們一起發掘好的微博話題,讓微博更好玩更有趣。最後還是強調一下之前的觀點:一切榮耀歸於網友,順勢而為就是最好的運營。
二、本周重點策劃:「杜甫很忙」惡搞系列
3月21日,有網友貼出幾張中學課本中杜甫畫像被惡搞的圖片,引髮網友熱轉(幾百次)。22日,微話題組重點跟進,並確認將之打造成一個激勵網友原創的互動話題。(1)@微博新鮮事 整理微博上流傳最廣的幾張惡搞圖,拼在一起發布;(2)創建微話題,將微博新鮮事的單條放入頂部,並在導語中用加紅的文字標明「歡迎各路網友放開想像,參與改編,給@微博新鮮事 發私信投稿,我們擇優推廣」。(3)當天,給與@微博新鮮事 賬號關係比較緊密的幾個漫畫作家微博發私信,鼓勵他們改編杜甫畫像,我們擇優推廣。
(4)從微話題上午推出,到當日晚上,共有30位網友投稿。微話題編輯從投稿以及搜索結果,精選出30幅左右的網友原創,在微話題中製作基於Mid的list推廣。(5)半日之內,網友原創井噴,大量改編漫畫出現在微話題Feed內。於是,右側相關熱門話題指向該微話題的「原創」+「圖片」+「熱門」的鏈接地址。(6)在該微話題的Mid的List所推薦的30幅的漫畫中,平均單條轉發數超過1000,而@微博新鮮事 匯總的單條微博轉發超過10000。
說完了自我表功的部分,最後還是從運營角度簡單分析一下此事能火的網友心理因素,算是此前新浪微博是怎麼做到@keso 評價的「對公共事件的超強的運營和把握」的?這個問題另一個側面的補充。
- 惡搞類的微博帶有很強的娛樂性,滿足了很多微博網友消費輕鬆娛樂信息的需求。意味著這個話題受眾面廣泛,有成為公共話題的基礎
- 杜甫的這張圖片網友都非常的熟悉,這種親切感有效降低了轉發傳播時的排斥心理,預估會產生比較高的轉發,能在微博中形成氣氛
- 惡搞杜甫圖片的指向性非常明確,創作成本也很低,便於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相關內容,確保這個話題能夠在較長時間裡持續發酵
- 在運營工作中,重點注意了初期的主動內容積累,起到了良好的引爆作用。同時,通過運營產品對優質的內容集中展現,又通過演算法機制給了用戶展示機會,形成了良性的循環,最終實現了自運營的效果
再次證明,很多人提問題答問題很片面,因為你每天上微博,就說這是在微博上掀起一陣流行風,殊不知,豆瓣/貓撲/貼吧/人人上關於杜甫的畫作傳了N久,自己沒有看到而已。網民會將各種網路元素和話題在各個社區之間進行轉移,這次只是一個集中爆發,不排除幕後有推手,目前看到至少有包括theNorthFace在內的廠商在畫作中植入品牌。
呵呵。1、說明決定互聯網熱點的不是精英,而是草根,或者我沿用之前的說法,敗犬用戶。2、說明娛樂在中國互聯網仍然是主導,奢談產品決定論或者創新決定論不符合市場現狀。3、說明即便是新浪這樣的企業,在UGC運營上,仍然傾向於熱點在哪裡,而不是態度在哪裡,所以說嘛,雖然我不用網易微博,但是我還是喜歡網易的態度。4、說明即使是我認為相比騰訊更精英化的新浪微博的自媒體屬性只是不明群眾狂歡的盛宴,期待看到更多不明真相群眾的狂歡,還是很解乏的。
其實,比起「杜甫很忙」,下面這些課本插畫才是最炸裂的。如果說「杜甫很忙」是一次營銷,那它們就是我們的童年。
熟悉嗎?有沒有一秒鐘回到無憂無慮的小學時代?那些課間眼保健操、走廊里嬉笑打鬧、放學後打掃衛生的日子彷彿就在昨天啊。我們到底是什麼時候長大的呢?想去哭一會~
這些畫伴隨了我們整個童年時光啊,現在回頭再看,依然親切無比。
這其中有幾幅是現在還掛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經典油畫:
當年上學時看,光背誦全文去了,沒怎麼仔細觀賞過這些畫。
現在再回過頭看,居然發現,這些油畫總感覺哪裡不太對……
比如這幅六年級課本《冀中地道戰》的插圖:
《地道戰》羅工柳,中國美術學院老教授,這是他第一幅油畫
明明是一個光線昏暗的馬廄,唯一的光源應該是頭頂的那個破洞,但是畫家卻把整個環境畫得很亮,像開了燈一樣。
導致這幅畫的光影很奇怪。
我們都知道受光面亮,背光面暗這個道理:
光線照射的越弱,受光面與背光面對比越強烈:
按照西方古典繪畫的畫法,這種場景的光應該畫成這樣: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畫家 約瑟夫·懷特
教科書上的這幅畫卻削弱了光的明暗對比,到處都亮的很。
如果按照光影對比的原則,這明顯是不符合事實的。
而且,要知道《地道戰》不是個案,像這種不對勁的光,其他畫里也有。
比如這幅畫大家熟得不能再熟的《南昌起義》:
這幅畫是中國美術學院的老教授黎冰鴻所作,描繪的是八一南昌起義之前,周總理給起義軍做戰前動員大會的場景。
南昌起義的時間是8月1日凌晨2點。那麼畫里的時間點肯定是臨近2點,也就是深夜。
單純看畫面,遠處的天已經朦朦亮,房子都看的比較清楚:
黎冰鴻把深夜畫成黎明,象徵「黎明即將到來」,寓意很好。
但是,這幅畫的光還是怪怪的。
因為這幅畫的前半部分還是畫深夜:
左邊靠近燈光的亮,右邊背靠燈光的地方黑。
可是到後半部分卻成黎明了。
前後用光不統一。
為什麼會出現光影不「合理」的情況?
你有沒有覺得,這種不考慮「光明暗變化」的畫法很像中國畫,中國畫就是只畫物體的本來顏色,不考慮光照。比如:
蔣兆和《流民圖》(局部)
這幅畫和《南昌起義》一比較,顯然黎冰鴻在畫西洋油畫同時,還借鑒了中國畫不畫光的理念。
▼
除了「光影」我們的老先生沒按西方套路畫,連另一個西畫的基本原則也不遵守了。
這個原則就是近實遠虛原則。
《井岡山會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中央美術學院老先生林崗的這幅畫,畫面前部分的會師場景沒毛病,後部分的群山有點奇怪。
這幅畫遠處的山,用色很純,像一塊青色布景,沒有深遠的感覺。
按照西畫「近實遠虛」原則,從色彩角度來說:離我們視線近的事物,用色純一點,離我們視線遠的事物,用灰一點。這麼做畫面有空間感,看起來立體。
中央美院教授朱乃正先生的這幅風景畫,就是用了西畫的這一原則。
用很灰的顏色把山推向了遠處,畫面的立體感起來了:
林崗顯然沒有完全遵守西畫原則來畫《井岡山會師》。
▼
上面說的三幅畫雖然奇怪,但只不過是光和顏色的運用上不合常理。
要說最奇怪的非這幅畫莫屬:
《狼牙山五壯士》詹建俊,中央美院教授
大家從小就認識的名畫《狼牙山五壯士》。
這幅灰黑色調的畫里,五壯士直直地立在山頂,沒有一絲動感,像被永遠定格在上面。
一般的戰爭場景,是有著強烈動感的: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浪漫主義代表作
而《狼牙山五壯士》畫的更像是一座紋絲不動的雕塑。
人物和山用了一樣的黑灰色調,彷彿二者融為一體,像雕塑和它的基座:
《狼牙山五壯士》人物身上的刻畫,沒有轉折,質感看起來很硬,這種身體的處理,很有雕塑的感覺:
作者詹建俊說,他就是要畫出雕塑的感覺,充滿力量,讓五壯士像紀念碑一樣偉岸。
▼
我們講的四幅畫,有光影不太對的、顏色不太對的,還有質感不太對的。是這些藝術家沒有掌握繪畫技巧,畫錯了嗎?
當然不是,這些不太對的地方都是出於藝術家們創作的需求。
這種需求是什麼呢?
就是「油畫民族化」。
那什麼叫做「油畫民族化」呢?
就是把西方油畫和中國藝術相結合,創造一種帶有中國文化內涵的油畫。
要說油畫民族化的集大成之作,當屬《開國大典》:
▼
這幅畫很牛,掛在國家博物館裡,全國人都認識。但是這幅畫的作者卻少有人知曉。
作者叫董希文,是新中國一位很有才華的藝術家。
董希文
他生在民國初年,正是全國大力學習西方先進文明的時期。
1934年,董希文進入林風眠創辦的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學習繪畫。
杭州國立藝專,1958年改 浙江美術學院,1993年改名中國美術學院
林風眠曾留學法國,深受西方現代藝術影響。
林風眠
回國後一直探索如何把西方的藝術形式融進中國繪畫中:
林風眠辦學,呼籲兼容中西藝術,弘揚中華文化。
他開明的學術思想啟發了很多學生。
當代畫壇名宿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以及全才木心皆出自他的門下:
左圖: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
右圖:木心
董希文也深受其影響。
為了搞清楚如何把西方藝術與中國藝術更好的結合。1943年,董希文去敦煌潛心研究傳統壁畫近三年。
敦煌壁畫
1949年,為慶祝解放軍進北京,他畫了一幅水粉畫《北平入城式》。
整幅畫徹底平面化了;氣氛靈動,有敦煌壁畫神韻:
水粉畫,用水調和粉質顏料形成的一種畫,顏色透明。現為繪畫初學者的必修課之一
▼
1952年,董希文在北京西部衚衕的一件小屋子裡,創作《開國大典》。
這幅畫打破了透視原理,毛主席形象沒有受透視法的限制,略微增高,形象突出而又不顯突兀,剛剛好:
「高大全」的繪畫風格出現了。從此,這幅畫成了偉人標準像的鼻祖。
當然,這幅畫能寫進美術史,遠不是靠這些微小的人物改動。
董希文把西方油畫和敦煌壁畫的技巧結合起來,創造了中國風格油畫的先河,實現了油畫民族化。
首先,敦煌壁畫都是事物的本來顏色:
沒有像印象派一樣受光影響;
莫奈的《乾草堆》,這一系列作品 記錄每天、每季不同時間的光線
《開國大典》的用色主要是紅色、藍色和黃色組成。彼此互相不干擾:
其中紅色和藍色正是中國繪畫的顏色,即「丹青」。
「丹」是硃砂,紅色;「青」是介於藍綠之間:
其次,《開國大典》用了近大遠小的透視法,但是用色卻沒有用近純遠灰原則。
近大遠小的透視法
因為董希文參考了敦煌壁畫的用色特點:顏色遠近一致:
所以天空上的雲彩近大遠小了,可藍天的顏色卻前後一致:
還有,柱子和燈籠前後的紅色也一樣:
《開國大典》雖然用的是西方的油畫材料,但是繪畫技巧卻來源我們本民族的壁畫。
平面化的紅藍黃顏色,不考慮光的變化,正是我們傳統繪畫的元素。
董希文很巧妙的把中西方藝術結合,推動了油畫的民族化。
據說當年毛主席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激動的說:「這才是我們中國的油畫,大國的油畫。」
建國初期,《開國大典》無疑是一個開山之作,為中國油畫找到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
其實了解完背後的故事之後,我自己也挺驚訝的,原來那些我們熟悉的課本插畫背後,隱藏著一段中國藝術發展探索的故事。
從林風眠、董希文到吳冠中,一代代的前輩藝術家們都在為中國藝術找尋新的出路。
吳冠中結合西畫的形式感畫國畫
我們課本里收錄的這些油畫,正是當年前輩們做出的一次又一次實驗。
雖然用現在的眼光看,那些年代久遠的畫似乎沒什麼了不起,這些小小的步伐,不過是漫長藝術史之中微不足道的嘗試。
但它卻在當時的藝術發展語境底下,在中西藝術之間找到了一些結合的支點,這在當時都是振奮人心的破冰之舉。
因為這些前輩做出的種種探索,讓中國的繪畫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現在再回過頭去看看課本的插圖,或者我們再給孩子們講課本插圖的時候,也許可以想起,這裡面關於藝術的一些深意。
有幸能看到新浪微博內容運營的周報,小有發現,分享給大家:
1 話題的尋找和初步確認是常規動作,也就是撒網要廣。所提到運營官號的「微博新鮮事」粉絲數116449,每條微博的轉發和評論數在50以內,觀察其所發內容基本以網路小熱點為主,尤其是各類論壇、動漫網站等小眾網站的話題。在新浪官方賬號中肯定不算大號,甚至連一些第三方運營賬號的影響力都不足。2 微話題中將單條微博置頂 此賬號發過3次「杜甫很忙」的拼圖,3月22日17時一次,轉發17995,評論3434;隨後的22時和凌晨0:28分發布,轉發80+,評論23——可以看出明顯的欲借勢而上的努力。但最終有效果的是在話題置頂的單條,間接說明了新浪微博頁右側的話題欄傳播效果。不過在這麼強推之下轉發評論才到5位數。
3 約稿漫畫作家並推廣 這一步的無論說多麼重要都可以,也就是從這一步開始,廣撒網變成精耕細作。
約稿既提高了內容質量,又帶動作者的粉絲,還能保證話題延續性。(ps,那些作品明顯不像課堂塗鴉,難道木有人吐個槽么)30位網友投稿,這個概念應該是指自然網友(再次忍不住吐槽:原來新浪微博話題掛10+小時也這種效果啊),最後用30副原創作品拼圖推廣。傳統媒體也在此時開始關注介入(應該是動用了郵件等直推手段),「水倒流」形成公眾熱點話題,在第二天開始井噴,很多商家開始意識到ps杜甫的價值,媒體自激行為正反饋擴大。最終新浪杜甫很忙話題收穫136萬頁面關注——口碑形成。4 新浪話題推薦的原創作品單條轉發1000+ 這個數量級很有意思。作為周報把這個數量級提出來,證明轉發1000對於新浪也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實際觀察25幅推薦作品,個位數轉發的不少,最高的是2800+。
題外話,tab頁的用戶體驗和數據真的不好,不知道為啥在微博又開始流行。跟風小結:新浪的運營能學嗎?1 惡搞課本上的杜甫並非新鮮題材,但通過系列運營成為社會熱點話題,以前是貓撲天涯貼吧的長項,現在新浪挾持博客運營的經驗及用戶,順手拈來點石為鐵。2 再大的用戶群、再強的推廣力,也要廣撒網——做得出來是驚喜,沒啥效果是正常。尤其最近風聲鶴唳,各種熱點不能碰,做做杜甫無傷大雅,也不用找專家學者,也沒有啥公知憤青。3 動漫宅拯救「世界」。這個世界可大可小,大到時政財經小到惡搞課本,不過總是媒體的世界——因為從論壇動漫網站流出大量話題。比如杜甫之後的最炫民族風,這是典型的玩了好多年的音畫重配。從新聞時政轉換跑道,新浪很快很適應。4 廣撒網——話題展示——主動約稿(精耕細作)——(內容推廣?外部推廣?)——二次展示(循環) 結構簡單,操作不難,需要量的積累才能出質變。5 也說說用戶心理 前三條說此類惡搞為啥能成功,是很基礎的認識,稍微改改字句,放在任何成功的話題上都能套上。舉個例子,最炫民族風為啥沒有杜甫很忙火?最炫民族風已經推廣超過3天,效果比杜甫差,而且沒有形成社會熱點,這算失敗嗎?還是那句話:做出來是驚喜,沒效果是正常。也說明各種總結近乎扯淡。那麼杜甫很忙為啥能火?我們看到和聽到的都是檯面上的工作,很多細緻的、運營微觀工作沒有涉及到。另外,如果對媒體的推廣是引爆點,那麼掌握媒體心理是不是比掌握網友心理要重要,而且簡單?偉人、明星、專家叫獸、官員,最近幾年由於搜索引擎的發達、互聯網的普及、社區論壇的人氣聚合、言論的放鬆開放、傳播手段和速度日益加快,導致很多光環被剝掉。讓大家感覺到信用、信任、崇拜的崩潰。崩潰後,不敬畏了,當然就是嘲笑、調侃、惡搞。現在教育日益固化僵化,中國人並不缺乏創意,但缺乏創意成真的土壤。這也是對僵化的環境的一種反諷。
因為這些畫真的很好玩啊,而且我不覺得這種惡搞算是人身攻擊或者是侮辱,其實不」惡「。只要畫出來的是正面的。但如果畫出來一個杜甫的頭,黑絲女的身體,我就覺得不合適了,好在大多數杜甫很忙的漫畫都是正常的娛樂。現象背後:1.中學生的生活太乏味了;2.我們的中學生創造力還是很強的,他們需要老師挖掘這些創造力;3.中學生用微博的越來越多了;4.微博以及網路強大的傳播能力;5.不談中學生,現代人的確缺乏有效的娛樂手段,除了打打遊戲之類的,所以有個讓他們回憶中學時代的搞笑漫畫不是很好么
杜甫很忙,大家很閑。
初中的時候被英語老師敲腦袋好多次,不要在課本上亂塗亂畫,我一般會給人物加個漢武帝的頭飾或者畫很奇怪的鬍子,課本很多地方都寫了字,那時候的字率性而為,同學不少都誇我的字好,現在很久不寫字了,一門手藝漸漸丟掉了。
誰上學時沒在書上塗塗畫畫過 只是當年傳播媒介沒這麼發達罷了我上學時桌罩上的信息量大的~
微博這個輕媒介讓傳播變得非常簡單:隨手點個轉發,就能輻射到周邊的人。平常一個冷笑話就能有上萬轉發,杜甫這類非常能引起大家共鳴的段子,轉發者甚也很正常。這應該不算流行吧,就只是大家圍繞一個主題惡搞娛樂罷了,就像「中了一箭」「私奔體」還有「齊B小短裙」,一陣風地來了,一陣風地被人遺忘了。微博時代創造了很多有趣的小段子,由很多靠流量吃飯的網編們不遺餘力地轉發、炒作就成了新聞。杜甫開始的圖確實很老了,基於微博這種有廣大群眾基礎的自媒體,大家一起參與改造順便營個銷,就變成了百度熱點。有沒有覺得,有了微博,流行的成本變低了,流行的時間變短了。
杜甫很忙應該不算惡搞吧,感覺網友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把書本里的人物生活化了,話說想起了當年背詩的場景
都沒說到點子上,一句話:現在傳播的人都已進入了集體懷舊的年代。沒有共鳴,會有熱潮么?頂我一票。
這個案例雖然很火,但是真的想不到價值在哪裡。我在微博上也說了,第一個,這個沒有傳遞核心價值;第二個,參與門檻很高,其實群眾參與性不強,你們說的30幅投稿,個人存疑,就算不是花錢的,也估計很多是賣給新浪面子然後定向邀請的吧?第三個,新浪官方發起的活動,資源調動能力是普通企業能比的么?幾個新浪官方賬號一推,只能說是你們自己運營里做的成功的案例,但代表不了社會化媒體營銷的成功。甚至,這個都不能算作社會化媒體營銷,這只是一個運營的偶髮結果。SO,這個案例證明了什麼?無出發點的策劃都叫偶然,運氣。漫畫風格的營銷手段之前也嘗試過幾次,都不太容易成功。比起杜甫很忙,個人更支持暴走漫畫,後者才是有群眾基礎和可參與可複製性的好嘛
我以一個學生的視角看,在我剛看到杜甫風的時候,我就覺得很搞笑,然後覺得別人的創造力驚人,覺得稀奇,然後杜甫又是我們每個人記憶的共同組成成分,都有共鳴。然後還有就是大學生集體寂寞的表現,每天無所事事,上網就是博客微博人人空間,不斷的刷新轉發,一旦發現一個好玩的東西就群涌而上,自然成為一種風氣。我感覺這個還沒有牽扯到社會風氣不好的問題上,說的有點嚴重了,其實大家瘋轉很大的出發點至少為了好玩。
針對互聯網火爆的話題運營,我覺得要做到的核心就是「相關性」(related),「相關性」是大眾文化的精髓。「杜甫很忙」就是一系列文本,這個文本與讀者的日常生活(塗改課本)有極大的相關性,能夠引起閱讀的興趣和參與的動力。由於各種「忙」系列添加的元素是由民眾自發生產,這些文本的審美訴求和品味自然就不會離大眾太遙遠了,例如魔獸系列、搞基系列、灌籃高手系列,這些相關性都容易引起讀者的興趣。而且隨著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加,一種全民儀式的感覺也出來了。轉發和評論不僅是對文本的傳播和解釋,也是一種「我與這個文本相關」的證明,也是一種相關性的創造,於是一種「文化」就形成了。
一般上學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上課無聊,在插圖上修修改改。我因為在歷史課本上亂改東西沒少被老師罵。當年如果有網路,我一定也把它貼出來,那叫一個下流啊。
我的歷史書上每個人都被我畫了啊,歷史書的人像才多,畫得不好,不過都是黑那個人的,然後又把同學的也畫了,同學就那樣攤著書上課,被老師狂噴,然後他再把傷害流離給我,我勒個去。
你們小時候就沒畫過教科書嗎?就木有惡搞很厲害的同學嗎?這不都是小時候群眾喜聞樂見的事情嘛,小孩紙上課無聊畫畫書HAPPY一下,怎麼就成了流行風了。
歸為幾個原因,1.惡搞風的盛行;2.90後的確有很強的創造力;3.微博強大的傳播能力。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親吻陌生人」活動?
※哪些書曾讓你對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社會學、與歷史學思想產生過懷疑?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根本衝突是什麼?
※為什麼戶口信息里沒有宗教信仰呢?
※大山裡的人們為什麼不搬出來?政府有沒有義務幫助他們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