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關於靜電的描述嗎?靜電產生的條件古代也一直存在,為什麼我們卻看不到關於描述這些現象的資料?


《博物志》,「今人梳頭,解著衣,有隨梳解結,有光者,亦有吒聲」。其實因為古人的衣服材料和穿衣方式,靜電現象要比現在少很多。


大搬運之術:人類對電的認識是從靜電開始的。對靜電現象的發現和認識,和西方一樣,我國也是很早的。西漢末年的《春秋緯·考異郵》中就有「(玳)瑁吸芥」的記載。王充的《論衡·亂龍篇》中有進一步的記載:「頓牟(即玳瑁)掇芥,磁石引針,皆以其真是,不假他類。他類肖似,不能掇取者,何也?氣性異殊,不能相感動也。」 意思是在說,經過摩擦了的玳瑁(琥珀)能吸引芥籽,磁石能吸引鋼針,這是因為它們之間的「氣性」相同,能相互感動;其他看起來與芥籽、鋼針相似的東西,但因與玳瑁、磁石的「氣性」不同,所以不能相互感動。東晉的《山海經圖贊》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即「慈石吸鐵,玳瑁取芥,氣有潛感,數有冥會。」也把靜電和靜磁並列,同時認為是某種「數」在起作用。西晉時張華(232—300)撰寫的《博物志》中有這樣的記載:「今人梳頭、脫著衣時,有隨梳、解結有光者,也有吒聲。」意思是說梳頭、穿脫衣服時,常發生摩擦起電,有時還能看到小火星和聽到微弱的響聲。古希臘是西方電磁學的發源地。在古希臘的文獻中記載了一些電磁現象。柏拉圖(前427—前347)曾提到「關於琥珀和磁石的吸引是觀察到的奇事」。表明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臘人就發現了琥珀吸引小物體的現象。琥珀是松柏類植物的樹脂流入地下後而成的化石,多為具有黃色光澤的透明固體,古希臘人習慣把琥珀當作高貴的裝飾品,經常帶在身上,這樣就容易發現它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2500年前左右,古希臘哲學家塔勒斯在研究天然磁石的磁性時發現用絲綢、法蘭絨摩擦琥珀之後也有類似於磁石能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所以,塔勒斯成為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個靜電實驗者。


衣服摩擦起電實質上是接觸分離起電,因為摩擦是一個不斷接觸與分離的過程。在日常生活,各類物體都可能由於移動或摩擦而產生靜電。

化纖物品容易產生靜電是因為化纖是高分子結構,材料絕緣性高,運轉速度快,表面電荷不易散失,不宜受潮,這些因素促使化纖物品容易積聚電荷,通過磨擦等產生靜電。

而古代織物多為純天然棉麻,棉麻質料相比現代的化纖衣料不容易起電。

從穿衣方式上說,交領右衽,系帶無扣的式樣也不比現代的西式服裝。


寒風神是季風神八竿子打不著的一個遠房親戚,他的祖先是西北的高冷之神,凜冽,粗暴,肆意張揚,自詡不拘小節。季風神繼承了祖先海神洋流系的溫和與包容,因此,每年當寒風神來蹭吃蹭喝的時候,她總是礙於這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不好意思拒絕。當然,寒風神也不會白吃白喝。智慧的人類從鋼魔和火神那裡學習了機械技術與魔法,獲得了強大的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創造了塵魔,他使人類背離了季風神。季風神黯然神傷,就在這時,寒風神出現了,他自稱是季風神的大表哥,嚇跑了塵魔。為了懲罰人類,寒風神招呼了無處不在的電魔,他總是與寒風神一起光顧,這個時候我身邊及身上的電精總是躁動不安,噼里啪啦。北風薩滿做了法術,使每個人都被套上了?枷鎖,人類不能親近,不能洗手,不能自如的脫衣穿衣,不能輕易觸摸和鋼魔相關的一切東西。這股懲戒的力量無疑甩開鋼魔和火神好幾座神壇,但問題是,我從來用不好這種魔法,他無形卻有聲。


竊以為,怒髮衝冠其實應該說的就是這事。

還有很多古文中所說的鬚髮皆張等,毛髮及毛囊內沒有神經及肌肉,是無法通過人的意志來控制其是否可以立起,倒豎的。


推薦閱讀:

是不是一切自然學科最終都可以歸納到物理學?
1月20日Jin-Soo Kim的這篇關於NgAgo的文章大家怎麼看?
2017 年,學術界都發生了哪些嚴重的學術不端和學術烏龍事件?
韓春雨的NgAgo 基因編輯技術能否獲得諾貝爾獎?
為什麼社會科學(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至今沒有誕生牛頓定律那樣的第一性原理?

TAG:自然科學 | 物理學 | 靜電 | 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