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服裝零售店的工作人員的職責和風格有很大差異,這分別會基於什麼考慮?

有些商家的工作人員數量較少,只負責整理衣服?(比如Mango);有些商家有很多工作人員,一直喊著「歡迎光臨」或者「打折的信息」,並且基本上在顧客的可視範圍內就能找到他們詢問(比如優衣庫);還有些工作人員顯得熱情過頭,直接會上來給顧客推薦衣服(比如HM)?
我覺得這些銷售方式是和服裝店的文化和定位有相當大的關係,比如優衣庫定位為超市型銷售,那麼服裝店的工作人員有哪些跟定位有關的銷售方式嗎?這幾種方式各會有什麼優缺點呢?


這個取決於公司品牌的定位和營銷的重心。
還有就是公司的督導部門的培訓要求店員的層次了。

舉一個栗子:
我認識的一個杭州做皮衣的大牛,對店員培訓。客人來了,拿衣服試穿,然後客人不合適脫下了。這個時候,不要像普通的賣貨的,抓緊把衣服一丟,再去拿另外一件。這個時候,慢慢的把這件衣服掛上去,然後把客人涼在那裡,然後小心翼翼的掛好了,再來找第二件。

顯得皮衣很貴重,你都不覺得珍惜和貴重的東西,怎麼能給顧客賣個好價錢呢?


據我所知,HM和優衣庫,ZARA都是參考了GAP創造的SPA模式,走的大型專賣店的路線。店員的定位也都基本一致,突出整備店面的能力,弱化導購促銷的能力。即使是熱情服務,也多是答疑解惑性質的。

這幾家中,就我的親身體驗,ZARA的營業員最「閑」,優衣庫的最「忙」,HM居中。這和商品定價、品牌形象以及文化有直接關係。日本企業本身強調服務,且賣的是超低價的商品,商品本身又沒什麼特色,除了質量好,只有靠服務取勝。ZARA賣的是平民也能買得起的時裝,自然要往時裝那裡靠,且西班牙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本來就不是靠服務發家的,沒必要低三下四的打招呼做推薦。HM居中,北歐的廉價時尚品牌,靠設計師撐起的門面,走時尚路線,店員打招呼突出的也不是服務,而是年輕活力潮流感。

MANGO比較特殊,有一定比例的代理店,雖然店面設計裝修、定價、上貨等都是統一管理的,且比較有效,但是代理的店鋪營業員的水平和直營店比還是有一定差距,這個差距應該表現在標準化上,所以MANGO應該比以上幾家的差異性要強,單獨一家可能不代表整個MANGO。


在歐美這些時尚產業很成熟的國家,顧客對時尚的認識比較成熟理智,他們喜歡自己挑選適合的衣服,因此這些品牌的店員在店內基本以理貨為主。在時尚感欠發達的國家,顧客對於時尚感的表達需要充分的引導,因此店員的主要職責為導購,協助客戶選擇和搭配,這樣才能更好地促成生意。


因為有銷售業績的壓力,員工都會很在意銷售業績,商家也會推出一系列的促銷方式及服務。我個人而言比較偏向於針對服裝本身的解讀,了解顧客的需求給其推薦合適的服裝,顧客會覺得這衣服是為他量身打造的,這樣的推銷方式回頭客較多。那種不管身材和氣質是否相符只管推銷的行為最遭人反感。


經營模式不同導致對店員的定位不同,包括提成方式和績效考核方式都會有一些差異,比如賣場走的基本都是個提模式,你會發現店員非常主動而且一直跟著你。韓先生提到的SPA模式基本採用門店提成的方式,店員會更關注門店的整體運營狀況


首先,店員數量主要取決於店鋪面積和工作量。

工作量越大、店鋪面積越大店員數量越多,相反就越少。

然後是品牌定位問題,這個主要是從消費者角度考慮。

品牌都是要賺錢的,賺錢就要考慮目標消費者的需求。低端的消費者更在乎價格,店員多了,勢必增加成本抬高價格,所以沒有必要用那麼多的店員。採用超市式的陳列,店員只負責整理貨架才是最好的控制成本的方法。

而對於高端用戶,高端品牌,要滿足顧客對於服務的要求,就會採用高檔裝修,VIP服務區等,這些都是增加成本的,但是高端客群不在乎這個,所以多幾個店員多一些服務更有利於銷售。

那麼以上都是管理完善的品牌公司的情況。

也會遇到不完善的公司或者不完善的情況,比如新成立的品牌或者新成立的區域,人員素質跟不上,等等。

從公司運營的角度來說,如果增加一個店員的邊際成本小於收益,那肯定是加店員,店員要求多,也就意味著工資也得發的高,所以同理,如果工資付的少於收益,也會要求店員多服務。

總體來講,店員的數量和服務水平是由品牌長期運作總結出來的,符合自己的品牌形象和成本收益等的。


我只知道,HM的導購是很專業的,薪水據說和設計師無異哦


基於品牌的定位吧。想服務於那些人群群體。不同的人群取向和趨向不同。所以要賣什麼東西保證品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要想好定位於什麼市場和人群。
因為做得好的店鋪和店員以及好的品牌的實體店都有很多共同點:對1、顧客微笑,較一視同仁,態度不會以為衣著不同而過於區別對待,幫顧客推薦衣服,但不會睜眼說瞎話,店鋪裝修得體,衣服擺放整潔,隨時有人整理。


推薦閱讀:

哪些服裝批髮網站比較可靠?

TAG:衣服 | 服裝零售 | 銷售技巧 | 服裝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