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家掙美元花美元,n美金對於他們來說就是n塊錢rmb」這句話?
對還是不對
這不是購買力的問題,咱們聽話得聽音,不要讀書讀傻了。
事實上,這麼說的時候,絕大部分情況都在說美國比較貴的東西。
3塊美金加3.8升汽油的時候,沒人說3塊美金等於3塊人民幣吧?
500美金買個皮猴的時候,沒人說500美金等於500人民幣吧?7塊美金買了9兩五花肉的時候,沒人說7塊美金等於7塊人民幣吧?30萬美金在大城市郊區買大別墅的時候,沒人說30萬美金等於30萬人民幣吧?
那麼,什麼時候說n塊錢等於n塊人民幣呢?
你剪個頭髮花了10美金????
你換個機油花了45美金????你修個下水道花了200美金????大爺大媽們厚道,覺得你花了冤枉錢,但是人家幫你找台階下,安慰你,反正你掙得花的都是美金,就別心疼了。
這種時候,別瞎解釋,認下來,別辜負人家的善意。我覺得得考慮說這話的語境。通常我說這句話的時機,是在和談話對象(比如,我的親戚們……)討論完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之後,加上這麼一句。對於普通人來說,聽完匯率之後的直觀感受往往是:「哇,這樣說的話,美國的東西豈不是很貴啊!」補充這句話是起到一個矯正作用,往往聽完這句話之後,大多數談話對象就能回過神來:「其實美國的物價(對於掙美元的人)並沒有那麼高。」(尤其是作為一個Ph.D.,我也算擠進「掙美元」這一夥的了……)
另外,我覺得這句話強調的主要是「計價單位」,而不是「購買力」,單從這句話是看不出購買力的區別的——實際上,需要更加進一步的數據,比如每月掙多少美元/人民幣、花多少美元/人民幣,才能說明中美兩國購買力的不同。
隨意回憶一下美國的物價,盡量選擇和國內同質同量的,給大家參考。
256g iPhone,900刀左右
最新小的Mac pro,1200刀左右唐人街珍珠奶茶,4刀左右,星冰樂也差不多這個價格紐約地鐵,2刀一次隨便去哪兒麥當勞巨無霸,4刀一個灣區中產階層別墅,距離舊金山車程一小時左右的,100萬刀一套耐克air jordan,100-180刀一雙無牌印花t恤,10刀一件看一次非imax電影,13刀左右全新的豐田凱美瑞,23000刀左右法拉利,18萬刀到40萬刀左右
普通白領/工程師年薪,6萬刀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國掙美元花美元就像在中國掙人民幣花人民幣一樣是無稽之談。
很多工業產品,像是衣服,電子設備,麥當勞等,中美兩國物價其實是相似的。
美國在某些產業甚至比中國便宜很多,比如汽車。
當然,美國也有比中國貴很多的東西。比如簡餐,在美國要是上班族每天叫外賣或取外面吃,那絕對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甚至你說去街邊那種小車買食物,那也是七八刀起的。除此之外還有大家熟知的人工費等。
當然,總體來說,在中國花同樣數量的錢,平均來說的確比在美國所得到的價值要多。我們本來就有購買力平價這個指標來衡量這個現象。根據2016年的數據,中國的人均gdp購買力平價是人均gdp的大概1.9倍。也就是說,同樣的錢在中國可以買到在美國買到價值的190%。
這樣算下來的話,一美元應該相當於3.5人民幣。帶入上面的表格後,感覺也差不多:紐約地鐵一次7人民幣T恤35人民幣奶茶14人民幣
這都是在胡扯。一個在國內賺100萬人民幣的人來美國肯定拿不了100萬美元的。所以不能把中國1人民幣當美國1美元看待。賺1美元的難度跟2-3人民幣的感覺很類似。按照經驗值,美國1美元能夠得到的
日用品
大概跟國內2人民幣是差不多的。如果是
下館子
的話,大約1美元等於1人民幣。所以總的來說,如果不是圖空氣乾淨司機素質高,那美國沒有什麼顯著的優勢。
當然這都建立在買本地產品的基礎上。如果是在美國和在國內都購買中國產品的話,那美元跟人民幣比起來就等於廢紙(逃
來的時間久了肯定要這樣想啊,否則難道樣樣東西都在心裡換算一遍匯率不成?人生會累成狗生的。
所以掙多少,花多少,在心裡就是「幾塊錢」,一小時掙35塊錢不會想35加幣*今天兌換人民幣匯率5.3110*(1-浮動所得稅稅率0·16667)+省消費稅退稅。。。。。。所以,是的,花錢的時候也是一樣的,花了一塊錢就是一塊錢,只不過東西的「貴」與「便宜」調整得和在國內的時候不一樣了。
商品比國內便宜了,服務比國內貴了,因為勞動力昂貴,比如快遞小哥,比如加拿大郵政的投遞員大媽,比如市政掃街男,比如街角想著詩和遠方的臭腳巡。。。可能都掙得比我多。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雖然網購的時候幾十塊錢的投遞費有時候比商品本身還貴,但是人人活得有尊嚴,工地搬磚的印度大哥戴著名牌墨鏡,加郵大媽穿鞋耐克跑鞋,無一例外都會沖著你傻笑,目光稍一對上緊接著就是一句What"s up?或者加拿大味十足的How r ya?能選則的話,我也寧可付那高昂的人工費了。因為一個月600塊錢兩個人能吃飽,多出來的錢我更喜歡買周圍人的笑臉而不是階級仇恨。
請知乎民工別再給個例了,大實話是,你們的個例和自我感覺良好的經驗一分不值。
給直接的數據。
2017年7月美國人平均時薪26.3美元。
https://ycharts.com/indicators/average_hourly_earnings 信息來源
信息來源中數據引用自美國勞工部,鏈接 https://www.bls.gov/news.release/empsit.t24.htm
如果26.3人民幣/小時,按照8小時月22天 4628.8元/月。
中國全國農村和城市全職工作者月均薪資能達到這個數字,或者兼職時薪達到這個數字的,既(即,糾正錯字)可以說「一美元當一元花」,達不到這個數字的,不好意思,美國人美元賺的比你人民幣還6。
這些人在考慮物價時,只往「籃子」里放了自己所能立刻想到的商品,比如在國內剪頭30人民幣,在美國30美元;在國內雪糕2.5人民幣,美國2.5美元...等等,而沒有進行更全面的考慮。
其實不同貨幣的購買力究竟多少,要具體到城市甚至片區,而不是國家。就像在紐約的1美元可能只相當於在聖安東尼奧的0.7美元...
個人感受,美國大城市1美元大概相當於國內3人民幣吧。也就是說你在紐約掙5000美元月薪相當於在北京、上海15000左右月薪。都是稅前。
P.S. 在評論區里扯iPhone, 房子,車子的,去查查「一籃子物品」吧--- 你們跟「1美元=1人民幣」的那一撥只是佔了兩個極端而已。
覺得「美國房價便宜」的,都是拿北上廣市內房價跟人家隨便一塊兒地方比的。真以為美國50萬美元在哪裡都能買到房啊。
差不多吧,美國的特點是商品便宜服務貴,生存便宜發展貴。一出一入差不多實際購買力1:2-1:3左右吧。然後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5萬,一個家庭一個月拿回家差不多3000,國內(二線城市,農村不行)一個家庭每個月拿回家5000多。。接近1:2了。
你看老美掙得不少,實際上很大一部分被稅和保險公司拿走了,能自由支配的錢並不多。醫保+車險+住房保險一套下來,三個月工資就拜拜了。知乎上在美國的中國人多半在大公司有很好的醫保,還是年輕人,所以比較輕鬆。 問題是,大部分人是中年人在小公司交醫保並不輕鬆啊。
年輕人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過來讀書,全家旅遊過來買買買自然覺得好便宜啊。但是年紀大了要生存就發現卧槽不是這麼回事。小孩子上學公立和私立完全不是一個水平的,不燒錢根本不行。
服務費上,手機里存著的,貓全口腔X光,拔牙估價1500。
給人看病的牙醫也貴,當然,不用全麻能省不少錢。今年拔了兩顆阻生智齒,一顆475...
房子是沒辦法,美國太地廣人稀,美國不擔心耕地問題可以肆無忌憚的拉高速攤大餅,所以城鄉結合部的房價超便宜,這個是中國沒法比的。但是市區和市郊安全的小區還是比較貴的。太便宜的地方毒品在學校里橫行。鐵鏽帶是特例,30年人口外流了一半,遍地都是和爺爺一個年紀的小房子。不過用上海和鐵鏽帶比房價就是不太合適了,人口凈流入地區的房價還包含了以後增長的預期。不算房產稅更是耍流氓。
房貸,1093是總計一個月支出,其中177是還本金,409是還利息,506是交房產稅和房屋保險。。。。。
今天這個到貨了。
淘寶上查了下價格,同品牌同型號同顏色,120塊。
很多日用品都是這樣,美國價比中國貴50-100%。如果在ebay或者aliexpress上選擇中國發貨海淘的話,可以買到相當便宜的。
所以,美國比較適合身體棒棒的年輕人來打工賺快錢,我這才查封了一個中餐館,老闆雇了十幾個無文件移民住在一幢三層小樓里上下班用貨車接送每天給100刀,員工們"沒有任何抱怨"。等有了小孩恐怕日子就不那麼美好了。。在一個中產階級社區的小餐館吃一頓飯,大概花12美元。
買一聽355ml的可樂大概1美元。
一磅(9兩)牛肉是7美元。
綜合來看,1美元能買到的東西大概要花2.5-3人民幣才能買到。
1美金的平價購買力在3rmb左右,所以是不對的。n美金對他們來說大概是3n人民幣。
掙美元的表示,說這話的語境往往是因為家人,尤其是父母,凡事乘以7(或者6),導致交流障礙,所以要給他們強調,我掙美元花美元,你就直接1美元當1人民幣思考問題得了。
舉個例子,牛肉米粉15美刀一碗。我媽會說,你瘋了,一百多人民幣吃碗米粉!!我得告訴她,你就當我花15人民幣去吃了碗米粉,我掙美刀花美刀嘛。類似的例子還有什麼理個髮20多美刀,等等等等,日用品/日常消費都乘以7討論就沒法活了。
當然,偶爾遇到家人心痛我在美帝生活苦,為了體現一點優越性,還是乘以7計算。比如,你看我年薪百萬啊,回國誰給我出這錢啊~我猜國內的小夥伴的收入大概也就是和我差不多數字單位變一變吧(因為沒在國內找過工作,此處純猜)。請找找「購買力」 和 「購買力平價」 這幾個經濟學術語的解釋。
美國家庭年收入平均水平基本上是在50000美元左右,稅前,一個家庭算兩個勞動力的話,扣掉所得稅,人均收入拿到手的也就2000美元左右,所以雖然美國很多日用品價格便宜,但相對於2000的凈收入來說,也只能是夠用,而且美國家庭也有很多比較高的消費,比如理髮,保險,教育,養房(房產稅),養車(維修保養),美國家庭如果夫妻雙方都上班的話,就得養兩輛車,因為以美國的公共交通,上班沒有私家車是不可能的事,美國人想上好點的私立中學或大學,學費都是一年4、5萬美元,對於普通美國人來說,想靠自己負擔學費是非常難的,所以大部分都要靠助學借款,而美國的助學貸款屬於商業貸款,利息不低,不像中國的助學貸款,國家補貼利息,奧巴馬曾說他四十多歲才還清助學貸款,而且他是律師,美國人均收入最高的職業。
有人喜歡拿美國人的收入和美國的汽車價格對比,按照這個對比,美國人買賓士寶馬應該跟買菜一樣容易,一年的收入就夠了,可事實上美國大街上最多的還是日本韓國的買菜車,而且十輛有八輛是貸款買的,因為你只要分析一下美國一個家庭的固定支出就會發現,以美國人的平均收入,也只是夠基本的生活開銷,用一年的收入買豪華車只是中國人的美好想像,到月底還有盈餘就不錯了,世界上沒有天堂,普通老百姓在哪裡都一樣,都 是用辛苦賺來的錢來維持基本的生活,區別只在於,美國這個基本生活的水平要比中國高一些,但並沒有高到不可攀的地步,就算如有些人說的,同樣數額的美元的購買力是人民幣的3倍,那就是說只要中國人的人民幣收入的數額達到美國的3倍,就可以認為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和美國人差不多,現在中國一、二線城市人均月收入都在5000以上了,相對於美國人2000美元的人均月收入,已經是2倍多了,可以認為中國一、二線城市的人的生活水平基本上跟美國差不多了。
謝邀
比較兩國購買力是件很難的事情。經濟學上比較傾向於用食品工業商品做對比,因為這樣的商品同時包含了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勞動,比如「漢堡指數」就是這樣的
2017年漢堡指數顯示,1元人民幣的實際匯率等於3.74美元
只對比中國美國的汽油價格或修水管的價格,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盲人摸象結論,一個人生活不僅僅只消費汽油或者修水管,而是綜合的,工農業和服務業都要消費的,漢堡價格融合了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的價格,但比例是否公允是值得商榷的,所以漢堡指數也只是一個大概參考,但總是比單純對比汽油或理髮更靠譜點。
實際生活中人是活的,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調節自己的消費,比如西方國家服務業貴,那麼很多華人會願意自己動手修水管理髮裝修,這樣生活的人消費就要低不少,而這樣的華人到了中國,就會打電話叫人修水管裝修,找人理髮了,這種自我調節也使得物價對比更難了。
這句話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對的。對於一個中產家庭自費過來的留學生來說,也是對的。對一個不靠家裡自己打拚的窮留學生來說,雖然很殘忍,也是對的。
可是問題出在哪裡?憑什麼美元的購買力那麼強?我說的不是匯率,是購買力。美元的購買力比目前匯率要高不少。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想在中美兩地過上同等生活質量,中美的花費,加權平均一下,基本上就是人民幣美元真實購買力對比。
那麼,到底憑啥?
美國有個海軍將領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我們在向世界源源不斷的輸出不值錢的綠票子換回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要給全世界人民來點乾貨,那就是美國太平洋艦隊。
或者,更為說到要害的回答是,美國有軍事霸權和美元霸權互為犄角,同時有高利潤高附加值的產業支持(高科技,軍工,金融等),加上全球化,尤其是我們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造就了美國美元的高購買力。以我在美國生活的經驗和回國後的經驗這個比例遠到不了1美元在美國等於1人民幣在國內。回國後感覺花100人民幣和玩一樣,然而在美國100刀還是能做不少事情的。當然這比例也沒有匯率那麼大,感覺一比三差不多吧。不過有一點要注意,不是1000美元等於3000人民幣,而是你稅前掙1000美元等於掙3000人民幣。這3000人民幣拋去了五險一金,七險一金之後和美國1000到拋去了什麼稅了,保險了401k之類的之後,購買力是差不多的。
辛巴威人民表示抗議
一個在國內賺100萬人民幣的人來美國肯定拿不了100萬美元的。所以不能把中國1人民幣當美國1美元看待。賺1美元的難度跟2-3人民幣的感覺很類似。
第一句話沒什麼大毛病,畢竟國內百萬年薪屬於中高收入階層,移民到美國以後因為種種原因不太可能掙得到百萬美元。但後面兩句話就非常奇怪了,難不成美國和中國都是只有百萬年薪的人?只有程序員算人,外賣小哥、理髮師、清潔工、農民要被開除人籍了?
按照今天的匯率來算,美國的人均國民收入是55980美元,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是52607人民幣。只找到15年的數據,就算現在有所增長,再考慮匯率浮動和其它計算誤區,真實情況也不可能比這個差太多。也就是說,如果考慮到全部階層,在中國賺1人民幣和在美國賺一美元的難度相比是差不多、甚至中國還要略高於美國的。
關於物價,很多答案已經分析的非常清楚了。按照絕對價值,美國的工業商品和中國相比是不同領域各有高低,有些日用品稍微貴一點,但是特殊產品如車和手機還要便宜。真正比中國貴得多的只有服務業。但為啥會這樣?因為你的錢都是交給了活生生的人啊!外賣小哥,路上的小販,店裡的理髮師,餐廳的服務員,這些人也是人!你在中國享受的便宜而便利的服務業全都是這些人撐起來的。你享受比美國低好幾倍的廉價服務業,那是因為他們拿著比美國低幾倍的工資,卻要買和美國價格一樣的商品,外加付出遠遠高於美國的工作時間。
我身為一個右派說這種話顯得很奇怪。事實上,我內心還是比較欣賞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的,這是為了高速增長和蓬勃的經濟活力必須要付出的代價。但即便是右派如我也需要承認這個代價是存在的: 無論是中國現在還是西方過去的經濟繁榮都是由底層勞動者的血汗撐起來的。在一個受馬克思主義教育的國家,就因為要在生活質量上把美國比下去而不惜把底層勞動者開除人籍的答案能拿幾百贊,得讓我一個支持自由主義經濟的人來說這種話。這真是諷刺。
這句話有很多種理解,舉幾種。
1.一般等價物說
就好像我們以前花銀子(屁,九成人民只有摸銅板的份兒),現在花紙幣。你現在花人民幣就像古人花銀子,就像美國人花美元。這個是成立的。2.購買力說
你花n元買的東西=美國人花n刀買同樣的東西這個說法不成立。長篇論述的話要牽扯世界貨幣體系、貿易保護、勞動力成本、匯率、市場、政府信用等一系列內容。但簡單來說可以這麼理解:
假如這個說法是對的,以下數據保留一位小數。2014年美元匯率約6.2。2014年美國人均收入4.3萬美元,GDP17.4萬億美元。2014年中國人均收入0.7萬美元,即4.5萬人民幣。GDP10.4萬億美元,即63.6萬人民幣。同志們啊!!!!!!
我們這是進入發達國家了啊!!!!!!!沒問題啊,誰會天天算匯率呢,錢本來就是衡量價值用的
而且吧,加州這裡法定最低時薪20刀,每周40小時一月四周。和國內的人民幣收入比真的就單位不一樣。推薦閱讀:
※哪些學校算得上「美國頂尖文理學院」?
※美國為什麼要打壓中國,僅僅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嗎?
※移民美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美國在商業智能 (Business Intelligence) 領域最好的公司是哪個?
※想要移民到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