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漢字?

記得小時候老師講偏旁,比如「衣」字旁的字一般都和衣服有關,偏旁是兩點,和衣服沒關係的是一點。
後來講到「初」字時,老師說是個例外,和衣服並沒有關係,但是兩點。不知道當時被扣了多少分才記住。
想問問各位還有哪些類似「初」這樣與眾不同的字?

再給大家講一趣事,小學的時候語文作業有個字我是每逢必錯,這個字是「多」字。
關鍵是錯了我還看不出來哪錯,就六筆,寫的對啊,難道是「夕」字的頭出的不夠明顯,老師眼花了?於是我特意把「夕」字的第一撇寫的長一點,作業發下來還是被老師打了叉。後來實在想破腦袋不知道咋回事,就去找老師了:老師,你這個是不是給我打錯了?
老師:沒有,你再看看人家的「多」怎麼寫的
我:看不出來
老師:人家寫的是「多」,你寫的是「夕夕」

原來我的「多」比別人的胖點,後來我寫的時候特意上下寫,果然苗條了很多,還好看,順眼=_=這個「多」就成了我最喜歡寫的字之一


題主這個標題取得太大了,像「調查類問題」一樣容易引發開放式的回答,我原本是不太想回答這道題的;其實在我看來每一個漢字無論常用與否,都是與眾不同的存在,都值得寫一部傳記講述它的前世今生。但後來我注意到三百多字的問題描述里充滿對漢字的誤解,所以我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

題主的問題描述提煉出來主要講了兩件事情:

  1. 帶「衤」的字都和衣服有關,唯獨「初」字例外
  2. 「多」不能寫成「?夕夕」

※ ※ ※ ※ ※ ※ ※ ※

先說第二個問題

2.「多」存在作「?夕夕」的異體,只是被淘汰了,不是「規範漢字」,但也不是「錯別字」。

雖說「?夕夕」字現在不屬於教育領域用字範疇,老師出於引導學生用規範漢字的目的糾正學生的寫法是理所應當的,但是不宜輕易直言「?夕夕」是錯別字,萬一學生未來還要接觸更高階的知識呢?

這就像物理老師教授經典力學的時候不宜把話都說滿,要清楚這是在宏觀低速運動物體上的特例,這樣以後教更高階的知識(如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時候不會讓學生覺得三觀崩壞(畫外音:w(゜Д゜)w原來我上了個假學校)。


早在我國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中,就同時收錄了「多」和「?夕夕」字,並以「?夕夕」為古文寫法:

另見《康熙字典》(武英殿刻本):

※ ※ ※ ※ ※ ※ ※ ※

再說第一個問題

1.帶「衤」的字的確都和衣服有關,而且「初」字也不例外。

首先我們要知道漢字部件在書寫時若從審美角度考慮,一般都會有所避讓,呈現出與作獨體字使用時不同的形態。比如「牛」在左側時寫成「牜」,「羊」在上方時寫成「?」,而部件「衤」正是「衣」字在左側的變體

除了「衤」之外,其實還有一種包圍結構的「衣」在漢字教學中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也就是「衷」、「裹」、「褻」等字的外框。「衷」、「裹」、「褻(褻)」分別是「從衣中聲」(本表示裡面貼身穿的內衣,後引申為內心)、「從衣果聲」(包裹)、「從衣埶聲」(本指在家穿的便服(家居服),也就是褻服,後引申為親近、熟悉)的形聲字。

那麼「初」字為何與衣服有關呢?請看《說文解字》:「初,始也。從刀從衣。裁衣之始也。」

上古先民造字,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就算是為當時口語中較為抽象的語素{初}(意為開始)造字,也會選擇他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情景來表現。「初」字由刀和衣構成,從構形上反映出來的意義[1]就是「用刀裁衣」,而裁衣乃上古先民製作衣服的第一個步驟[2],所以先民採用「用刀裁衣」的文字形象來表達口語中「開始」、「開端」的詞義。

與「初」十分相似的還有一個「裁」字,這兩個字的構意都是「用刀裁衣」,只不過「初」被用來表示抽象意義的「開始」,而「裁」自從被造出來起就表示「用刀裁衣」[3](字形體現的構意和所記錄的詞語本義等同)。但由於「開始」和「用刀裁衣」之間本身有意象上的聯繫,故而「裁」有時候也可以表示「開始」(「裁」聲旁為「才」,才者始也。另《易·泰·象傳》「後以裁成天地之道。」焦循章句:「裁,始也」 )。

[1] 瑾昀按:漢字構形學將這種構形直接反映出來的意義叫做「構意」,並不完全等同於詞語的本義,而只對詞語本義起到一定提示性作用。
[2] 吳其昌《金文銘象疏證》:「初民之衣,大氐皆獸皮以刀割裁而成,衣之新出於刀,是初義也。」
[3] 許慎《說文解字》:「裁,制衣也。」

至於題主說的「和衣服沒關係的是一點」的那個偏旁,作「礻」,是「示」字在左側的變體。在今天的舊字形寫法(以及日、韓兩國寫法)中仍然可以看到一個稍微壓扁但是還沒完全變形的「示」(下圖以「禱」字為例):

「示」在古文字中是神主碑位之形,所以帶「礻/示」的字意義上多與祭祀、鬼神等有關,而與「衣」無關。

最後,我想給各位中小學語文老師和學生推薦一本工具書,叫做《王力古漢語字典》。該書在每個部首前面有「部首總論」,闡明了每部所隸之字與部首之間的關係,對於舉一反三學習部首意義的朋友應該非常有幫助(Ref. 「陳」(陳)的部首是什麼? - 知乎)。

「衣」、「示」兩部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的部首總論如下圖所示:


7號17:44補充了一些。

(本答案圖好像有點多…)

——————————正文—————————

閱前注意,本答案由於本人水平拙劣,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本人會盡量查閱多些資料來避免,但若仍有問題,歡迎指正。


當然要數那些隸定了以後還有奇怪的彎來拐去的字啦。

比如:「 」字

(誰都別想看到引號里的字——破乎藥丸,居然不支持顯示B區的字(ノ=Д=)ノ┻━┻

就是這個,它是個擴展B區的字,

你看你看那個…呃…圈,多妖嬈,多不羈,

其實它音義皆同「虎」,是「虎」的異體字。

來源是下面這圖的紅圈這個字:

(《說文解字注》

而且,「虎」的異體字還有不少與眾不同的,可能是虎本身也比較任性的緣故吧233

(這幾個字也可以在上面那圖那裡找到來源哦。)

順帶提一句,這個字更規範的隸定字是上圖第二個字,之所以有圈圈是強行按象形來造字的結果。

我記得還有不少這類的字……但是我一時間想不起來了,歡迎補充|?ω?`)


其實啊,還有很多字的古字,現在看上去也是十分「與眾不同」

古字,簡單理解就是指那些小篆之前主流寫法和之後的(並至今仍使用)寫法不同的字,

比如「時」,甲骨文、金文一般從之從日,作「旹」形,之為音旁、日為形旁:

(下為中山王方壺部分,「時」見於紅框。)

後來日字底挪去左邊,下邊用寸代替,就成了後來用的「時」。

(所以台灣用「士」來作「寺」上邊,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之前呢,花了一整天,整理了下那些古字今字差異比較大的字,現在放幾個個人感覺…特別突出的字,也讓大家感受一下。

1. 首先是法律的「法」字,古作「灋」,似乎不少人都知道這個吧?

當然啦,如果像上面那隻虎那樣強行象形,就是下面右邊那樣:

(好久以前的字,丑,輕吐槽…)

這個字是怎麼造的解釋不一,為什麼簡化的也解釋不一,有興趣可以去查查的。

(我猜是秦朝人太懶,這個法字用得又多,不想寫這麼多乾脆就…)

2. 「句」字,篆體作「 」

其實也不算是古字今字的關係啦,只是隸定得比較厲害。

(一大原因就是那兩個彎彎太複雜了,寫著不舒服,當然也可以強行來,就像上面那隻虎)。

不過歪打正著,這樣簡化以後反而更像它最初(甲骨文、金文)的樣子了……呃

(不過不要算最後越王的那兩個字……這是鳥書,繁化得簡直可怕。)

3. 「鳳(鳳)」作「 ,講真,這個特象形的!

你看看,羽毛多形象~

啊對了,這個外面這層弓,也有和上面「句」字那樣簡化成勹的;

也有再在其右邊加一個「鳥」字示意的,成「 」形:

於是《說文解字》和不少後人很可能就在這懵了——它左邊剛好和「朋」的古體字有點像,認為這個字很可能其實就是鵬字(我的描述不太準確,只是為了方便理解),說鳳鵬同源。

在這裡列出一些「朋」的古體字,之所以直接用漢字叔叔,是因為在這裡只需要一個總覽。可以看到金文很整齊,但篆體里朋、鵬、鳳混雜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莊子惹出來的),大家能分辨哪些是「朋」、哪些是「鳳」嗎 ╮( ̄▽ ̄)╭

具體的話可以看看這裡,或者也可以去查查的啦。

4. 「曲」,這個我沒能在Unicode找到形狀差不多的,但是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感覺到它大概會是什麼樣的東西……

(但是我想吐槽,這個明明更像是「折」吧??)

可是你以為「曲」就只有這幾個字形嗎?哈哈,太年輕,太單純:

來·玩·連·連·看·吧!

_(:з」∠)_
說起來我有一個私貨

5. 「良」。因為之前無意中發現這個字在甲骨文、金文中大部分是以中心對稱的字形出現的:

先說一句,我可沒說全都是中心對稱的哦(或許古人畫出不對稱的良是因為他們手滑了)。

(其實更可能的原因是造字方式不同)

一些學者和書籍(如《漢字字源》)認為,「良」是「廊」的本字,中間是建築,兩端是延伸出去的小路或走廊,如果真是這樣,你看上面,不是挺形象的嘛。(注意這個字是怎麼造的解釋不一,這只是其中一種解釋。)

然而後來這個中心對稱的「良」就消失了,改為更容易寫的現在這個「良」。

可是……這樣就不好看了嘛!

於是我查了好久,想找一個符合中心對稱形狀的「良」字。但最終,找到最接近的也只是

這個模樣……並不滿意。

然後我就乾脆自己造字:

一下子就舒服多啦,感覺還挺好看(`?ω?′)?


先寫這幾個字,有空再補充。


這道題,簡直是為狗哥量身定做的,啊。

說到與眾不同的字,其實有很多,就看你怎麼界定「與眾不同」了,比如長得奇怪、結構特別、不常見的生僻字等等,既然題主沒有做限制,狗哥就隨便選了以下這些:

一、可能有北歐國籍的極簡風漢字

丨(gǔn)

這個字看起來很像阿拉伯數字「1」,可是它居然讀作「滾gǔn」,不說別的,這個讀音就值滿分(狗哥可沒有教你們罵人哦),丨(gǔn)的意思是「上下貫通」,簡直不能更形象了有木有。

〇(líng)

哪怕不認識,大部分人可能也會猜出來它讀作「零(líng)」,沒錯,它的意思也是零,現在常用於表示年代和頁碼,比如:「二〇〇一」。

不過,〇也是一個極為罕見的姓氏,狗哥非常期待有人可以回答「姓〇這種罕見姓氏是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個問題。不過據狗哥所知,〇在派出所居民姓名資料庫裡面好像無法顯示,估計辦理二代身份證是個難題。

亖(sì)

古時候,亖(sì)和「 四」表示同一個意思,可以說非常簡單粗暴了,好在我們的祖先沒有按照這個邏輯繼續往下造字……

此外,亖(sì)也是一個古姓氏,源於鮮卑族,據說現在簡化成了「四」氏,姓四的朋友請讓我看到你們的雙手!

卍(wàn)

佛教名詞,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標記。

二、和常用字是孿生兄弟的生僻字

這些漢字和平常使用的漢字很像,很容易不小心看錯,像西遊記里的真假美猴王一樣難分真假。

丠(qiū)

它比「北」下面多了個底座,在古代,「丠」和丘壑的「丘」是一個意思,大約就是小土山。來,讓我們一起唱:越過山丠,才發現無人等候……

丏(miǎn)

這個字非常容易看成「丐」,雖然它只比「丐」多一個小短豎,但不管是讀音還是字義都差的很遠。首先,丏可以作動詞用,有遮蔽的意思;其次,丏還可以作名詞用,指的是古時候避箭的短牆。

厾(dū)

是「丟」留了留海嗎?其實乍一看,這個字還不至於看成是「丟」,但是比較容易跟「虱」搞混,可是兩個字真的一點關係都扯不上~厾(dū)有兩個意思,一是和「丟」類似,指丟棄,遺失;二是指用指頭、棍棒等輕擊輕點,例如畫家的隨意點染就被稱為「點厾」。

(yóu)

比「由」少了一個小短豎,但是它們的讀音是一樣的,而且「甴」在古代和「由」也是一樣的用法。現在它也是滑鼠的新名稱,來源是暴走漫畫。別說,長得還真的挺像滑鼠的:

提到甴,還有個它的兄弟:曱(yuē),兩個合在一起組成一個詞:甴曱,也可以寫成曱甴,它是什麼意思呢,是我們說的「蟑螂」的意思。

卮(zhī)

只比「厄」上面多一撇,注意區別開哦~卮是古時候裝酒的一種器皿。

大概長這樣:

三、「網紅」生僻字

有一些生僻字,是由兩個很常見的字上下組合而成,然後被一些調皮的網友拆解得到了新的用法。本來人家是生僻字,但是,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網紅」:

兲(tiān)

這個字從上往下念,就是……(咦今天好像第二次教大家罵人了)。其實,兲是古代的生僻字,和「天」是一個意思。

烎(yín)

拆解為「開火」,遊戲玩家用「烎」 來形容自己充沛的競技狀態。後來也用形容一個人的鬥志昂揚、熱血沸騰,可以用來表示「 霸氣」、「 彪悍」的意思。在過去,烎的意思是點燃柴火,意為光明。

氼(nì)

人在水下面,表示溺水,所以在古代「氼」和「溺」是一個意思。現在,「水」這個字在網路中常用來形容一個人不靠譜,所以「氼」也被網友借用過來了,偶爾也用來形容專門「救火」的和事佬。不過狗哥覺得,這個字形和讀音,用來指代「水逆」也挺好的……

槑(méi)

這個字的外形就是兩隻梅花拼在一起,所以古代「槑」同「梅」,而現在由於「槑」字由兩個「呆」組成,於是在網路語言里被用來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四、一言不合就疊羅漢

這一類的字有個很大的特點:它們是由相同的字疊加在一起的,而且很容易因為字形結構把它們的意思猜個八九不離十。因為它們獨特的構成,看起來特別霸氣,像不像脫離集體的少林寺十八銅人?

燚 (yì)

四個火疊加在一起,形容火劇烈燃燒的樣子,古算命先生常常會給命中缺火的人用這個字取名字。現在網友也經常用這個字來表示十分、非常「火」或者熱,是單字形容效果的疊加效果。

(dá)

三個龍疊加在一起,形容群龍騰飛的樣子,這場面想起來還有點燃。只不過寫起來可是真費勁啊!

犇 (bēn)

本意是指牛受驚之後飛快地跑,後來泛指奔跑,和「奔」一個用法。現在有網友組詞:犇小康(同奔小康),犇放(奔放)等等,在網路上也被大家用來形容「特別牛」。

叕(zhuó、yǐ 、jué、lì)

這個字厲害了,有四個讀音、多個含義。叕(zhuó):連綴;短或者不足的意思;叕(yǐ):表示張網的樣子。別說,這個字的樣子還真像一張網;叕(jué):速;叕(lì):止、系。當然它現在只剩下一個讀音:「yòuyòuyòuyòu」!

其實還有很多字也是由相同的字疊加在一起構成的,也因為長相和含義被網友們經常使用,例如:?(màn)、?(kuí)、靐(bìng)等等。

腫么樣?以上這些字算不算與眾不同呢?如果有人點贊的話,說不定狗哥會再來做更新哦~

Ps:如果你平時打字的時候遇到了不知道如何拼寫的生僻字,移步:有什麼相見恨晚的小知識?

以上。


初字一開始就是跟衣服有關係,後來沒有明顯關係了,所以在魏碑里常見一種異體:

但是這種寫法沒成為主流傳下來,說明中國古代文人還是有腦子的。

接著 @阿鵬哥 (雲南人?)的話說。

江湖傳言「矮」與「射」兩個字小時候被調包了,矮其實是「射」,射其實是「矮」。
矮:左邊部首「矢」形象上是射箭的姿勢,有箭的意思,右邊的「委」字也有發放的意思,組合起來就是—&>放箭(射)。
射:是由「身」和「寸」組成,寸身寸身,一寸的身體是多麼矮。
所以其實矮才是「射」,射才是「矮」,只是小時候被調包了。

其實這兩個字還真沒顛倒。

射字最初長這個樣子

後來金文加了只手

到了秦小篆里左邊的弓箭訛變成了身形,右邊的手繁化成了寸(寸就是指手上的寸口)

結果秦小篆楷化後這個字就變成了


矮就是個形聲字,不是會意字。


砼 拼音:tóng

學土木的都知道,意思是混凝土,人工造的石頭,簡直是形象貼切,一目了然
漢字部件分解:石人工

「砼」一字的創造者是著名結構學家蔡方蔭教授.創造時間是1953年.當時教學科技落後,沒有錄音機,也沒有複印機,學生上課聽講全靠記筆記.「混凝土」是建築工程中最常用的詞,但筆劃太多,寫起來費力又費時.於是思維敏捷的蔡方蔭就大膽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筆,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筆,可省下二十筆,大大加快了筆記速度.後來「人工石」合成了「砼」.構形會意為「人工合成的石頭,混凝土堅硬如石」.並在大學生中得到推廣.

1955年7月,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名詞室」審定頒布的《結構工程名詞》一書中,明確推薦「砼」與「混凝土」一詞並用.從此,「砼」被廣泛採用於各類建築工程的書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正式批准了「砼」與「混凝土」同義、並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讀音正好與法文「BE—TON」,德國「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詞的發音基本相同.這樣,在建設領域中更有利於國際學術交流,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


丯。

《說文》:「草蔡也。象草生之散亂也。讀若芥,古拜切。」甚至可以感覺到風。


驡。

《廣韻》《集韻》:「音龍。野馬。」雖然龍只是聲旁,但是自由馳騁的野馬不就像龍一樣嗎……詞窮了。


丳。

《正韻》:「楚簡切,從音鏟。燔肉器。」哈哈哈哈,還「燔肉器」,其實就是燒烤用的扦子,象形。我們親愛的韓愈同志,為了想用這個字不擇手段,還專門造了一個成語,如肉貫丳,比喻順序條理……


(上本下非)。

《字彙補》:「與我同。曜仙作。」在字典里留名真不容易。可能這是為了哲學思考的目的而發明的。我「本非」我。

這些字只是形象「與眾不同」,這種現象在古字里很常見,如果翻翻冷玉龍先生的《中華字海》,將會有非常強烈、直觀的感覺。比較膚淺,僅供過過眼癮啦。


問,更,成,栽,穎,騰,錦,旗,熒,夢,荊,春,書,急,表,這些都是形聲字。


初,這個字是和衣服最有關係了。
因為刀剪所做之事就是剪裁衣服。
所以初,裁衣之始也。

多,兩夕相重,疊加,所以上下結構。
這裡的夕,不是夕陽,傍晚之夕,而應該是
肉(月)同形。


說起與眾不同啊
「命」字應該排第一嘍!
在新華字典里,不對,在所有的漢字裡面有且僅有它一個字讀(ming四聲)
你問我為什麼?大概生命只有一次,大概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吧


我覺得「凹」和「凸」這兩個字就很與眾不同,因為這兩個字真的太形象了,一個往裡面「凹」,一個往外面「凸」;

這兩個字都是可以一筆寫下來(錯誤示範);

這兩個字應該是除「口」、「囗」和「〇」外
還是為數不多的全包圍而且空心的字。

我覺得即使是外國人看到了也可以猜出它們的意思;

這兩個字都是五筆寫成,附上百度漢語的資料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百度漢語的資料,凹的五行屬土,凸的五行屬金。


錦,不是金屬而是帛,金是聲旁。


比如人、從、叢,這些字都與眾不同。


初字的本意是「裁衣服的第一刀」,和衣服是有關係的:) 後面就引申為最初、開始一類的意思了
感覺每個漢字都很與眾不同,就像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一樣,沒有兩個漢字可以說是相同的吧……
不過有些漢字特別萌,比如「逮」,上面那個橫山是人手的變形,豎鉤是小動物的尾巴,四點是小動物因為害怕而炸開的毛——一個人抓住一隻炸毛的小動物叫做逮,感覺特別萌
還有「沓」,從水從曰,說話像流水一樣滔滔不絕,所以它本義是口若懸河的樣子,引申就變成多和雜了
「乖」在古代大都是違背、不順從、囂張一類的意思【乖張、乖戾】現在反而是聽話的意思了……


嘌呤嘧啶。口字旁的部首表示雜環。
衹袛祇祗這四個字不全是同義。
鬰,不同於郁,鬰是t入聲,郁是k入聲,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字。
變下面其實是攵,変。
步下面也可以寫小,歩。
上亦下心並不是戀,戀上面不是亦,只有奕跡、跡這幾個字是亦,可以直接從字體中看出有一個鉤。
有些兩點水的字也可以寫作三點水:
減減、決決、凈浄淨
糞其實是繁體字,它的簡化字糞沒有田,要和冀作區分。
壿墫是兩個不同的字。


它。

第三人稱代詞(他她祂虵它)中,只有它是上下結構,並且偏旁沒有也


壺:一種容器;
壼:宮中的小路。
小學時候翻字典看到的,現在都印象深刻。


猶記幾年前的一檔寫漢字的節目,一個璺字難倒了小同學,還難倒了台下的三個評委,其中包括文藝青年矮大緊,當代文聖於德安,還有一位數不清自己名字筆畫的北大教授.

這個字就是:打破砂鍋-問到底,中問的本字




「星戰」

其實讀作děng,是古代一種小型的秤


韓國的自創漢字稱之為國字。

國字寫法 諺文寫法
乫(「加」下加「乙」) ? (gal)
乭(「石」下加「乙」) ? (dol)
乶(「甫」下加「乙」) ? (bol)
乷(「沙」下加「乙」) ? (sal)
畓(「水」下加「田」) ? (non)

日本也是,將自造漢字稱為日本的國字。

國字寫法
畑 (はたけ)tian
辻(つじ)shi
畠(はた)白田
杢(もく)工木
麿(まろ)麻呂
峠(とうげ)ling
凪(なぎ)風止
囃(はやし)za
樋(とい)tong


推薦閱讀:

為何大陸不繼續使用注音符號,而要另外造漢語拼音?
為什麼漢字和其他文字走上了不同的路?
關於甲骨文在我國歷史流傳中記載出現斷層的問題?
這個碗底的字,有沒朋友知道的?
疼和痛有什麼區別?

TAG:語言 | 文化 | 調查類問題 | 漢語 | 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