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認識到,慾望是世間最噁心的東西,算不算學佛入門了?
只提幾個問題,希望你認真思考一下。
「佛學」和「佛教信仰」的區別是什麼?為什麼你認為你是「佛學入門」了而不是「佛教初信」了?
「世間」是指你自己所能理解並體驗到的那一部分世間,還是指包含了你聞所未聞的並且不能理解的其他部分?如果是前者,「最」的定義是全部基於你自己的有限的體驗,而如果是後者,那麼你是如何感知並衡量一個你從來沒有感知過的世間的部分的?
「最」是你僅僅為了突出強烈而使用的無實際意義的副詞表達,還是一種你可以通過基於因明學推理而得出的結論?你如何「知道」並「感受」到慾望作為噁心這種形式是世間其他同類別的形式所無法達到的「最」的程度的?
你能否清晰地用語言解釋給第二人你自己所理解的「慾望」?不必是傳統佛學領域所定義的種種解釋,僅僅是你自己所理解的「慾望」,請你給出定義。
「學佛入門」是基於佛學這門學問的智識結構的一部分,它有自己的定義,你能否用語言清晰地表述這個定義?
是誰認識到了?
說明你著了魔道了。
慾望並不是這世間最噁心的東西,如果沒有慾望人類根本不可能學佛,更不可能解脫。這個世界上最醜陋,最噁心的東西根本不是慾望,而是無知,在佛法中稱為無明,這才是導致輪迴最為重要的原因。
學佛、修道,自以為在修行的人都堅定不移地跟慾望做對,以為修行就是為了沒有慾望,這其實是外道,根本不是佛法,佛法並不主張要消滅慾望,佛法主張的是不在慾望里沉迷,不被慾望操控,這是兩碼事,佛法主張的是中道——既不沉迷,也不消滅。
謝邀。
算,太算了。這種問題的答案清晰無比:厭離慾望,遠遠要比習慣和沉迷慾望更難得!
因為說千道萬,慾望就是系縛,就是泥洹,就是妄想。不「厭」難道拿來供著?
別說凡俗,多少學佛人,正是因為缺這樣的厭心,所以總是千般不舍,自困其籠。
當一個人具備了對世法的舍心,那簡直就是天選之子。不用糾結有沒有學佛入門這是無意義的問題,哪有門內門外之分,眾生都在道上,只是不覺而已。
迷信。閣下此刻只是討厭某領域,討厭一個點子而已,又怎會代表學佛入門?
討厭食榴槤,就代表入了佛門嗎?
沉醉食雪糕,就代表入了佛門嗎?
佛法是教人「不討厭,不沉醉」,不偏不倚,不落二元極端。
一、慾望只是訴求,全屬中性,並不存在噁心、可愛。
二、佛法教人駕馭感知~離相,「對慾望生起噁心」代表正受「六根感知所牽制」,潛台詞是喜歡了另一個慾望B,所以才對慾望A產生噁心,將個人慾望劃分高低、喜惡,在這種情況下,決定並未進入佛門。
三、認定慾望是世間最噁心的東西,代表決定算是入了「邪道」,完全跟「佛門」無關。
四、「鳩摩羅什法師」所譯《金剛經》云: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意譯:
大意:「若滯留物質世界來尋覓欲見佛性~(梵語:如來tathagata),滯留以音聲世界欲來祈求佛性~(如來),這個人猶如在行駛不正之邪道,是永遠不能見到佛性的。」因為:佛確不是用「眼見」,是用「心見」。成佛不是成「佛像」,是「成就佛性」。- 意思是說,我們面對人生,最重要不外乎是靠「眼所見、耳所聽」,但是佛陀告訴人滯留以上兩個感知而來去判斷世事、世情,皆是「邪道」。
- 不能見如來的「見」是指「Aloka 觀照」。
- 如來是指不生不滅,破盡二元,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佛性」。「玄裝法師」所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云:
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
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
兩段經文分別出自兩位法師:
分別用了「見」及「觀」這個字眼,站佛法義理言,「觀」是一種「思維活動」,並非用「肉眼」。有為而入,無為而至,所謂「邪道」,是指「滯留感知」作為方向,必須明白「不住於相」並非「否定眼前」, 而是指「不滯留感知」。
認識到慾望噁心、不噁心,這個「認識」是人心執取不同觀念而來的理解。慾望是訴求,從來都不是局限於性慾,訴求不存在任何感覺,產生感覺的是「心」,並非「訴求本身」,所謂的「喜惡認識」只是一廂情願的錯覺。故此,無論任何人把訴求標籤為「可愛、噁心」,都是愚昧思維。《慾望究竟是什麼? 慾望=心魔?》
Handsome:如果不將世事、世事作出任何定義,便明白一切都是中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751531/answer/150361291《滿足他人性慾算不算一種布施?》
Handsome :滿足訴求不存在對錯,重點是某訴求會帶來什麼後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662721/answer/154515888
慾望是世間最噁心的東西-----這句話表明,題主是有強烈立場的,站在了慾望的對立面。
佛教是追求無欲,而不是和慾望對立。
題主之所以能夠站在對立面批判慾望,無非三個原因:
1、此時的慾望已經被滿足。這種立場是資源充足下的,一種幻覺。
2、此時的慾望被其他理想制衡,而其他理想,很有可能是另一個,換了精美包裝的慾望。比如,完璧歸趙。
3、經歷過,慾望帶來的榮辱得失,而產生的理念。而這種理念,以二元對立的方式看問題,與佛理不符。
心中有,並且執著於此,才會產生愛與恨。愛恨可以相互轉化。明明一個存在,佛教徒不會去否認,只是學習不執著於此。比如一個美女,對你是一個客觀存在,僅此而已。
佛教徒修鍊的,不是去區分外在的善惡,對錯。而是化解內心對善惡相的分別執著。打個比喻,就如同一個攝像頭,照盡天下一切,卻如如不動,因為心已經慢慢抽離出這個世間。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這是佛陀的,最根本見地。裡面,沒有對任何事物的主觀評判。
-------------------------------------
對張晨的回復,以及我對治情慾的看法。假設你說的情慾是指性慾。性慾本質是一種暖觸。喜歡趴在暖暖軟軟的被子上、喜歡毛毛熊等,都是性慾的變種。
佛教並不是怕你有慾望,而是怕你有慾望,卻沒有觀照它的覺悟,把慾望當追求。
有慾望,要正視承認。然後,製造一套漸進式摩擦剎車系統。每次合情合理合法的慾望來了,滿足它,必須要在這套系統中進行。
這套系統的目的是逐漸減少慾望。
這套系統的原理是最大程度的搜集信息,加深對慾望的理解,得出中肯的評判。這套系統的內容包括:觀察慾望從最細微處,如何蔓延加強;滿足慾望,你將付出怎樣的代價,包括生理和心理;慾望滿足後,你的生理心理狀態;將付出的代價與獲得的滿足進行價值比較。總之,凡事皆有代價。追逐慾望的人,眼裡只有那點快感,而忽視了付出的代價和承擔的風險。經常反覆運用這套系統,你會發現,快感體驗邊際遞減,而代價逐步增加。快感就那麼回事!這麼麻煩,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有趣有意義的事情上。比如學習看書,上知乎寫寫畫畫……。生命有很多火點,可以帶來快樂,要發現培養。
慾望有一個最高頂點,就是性高潮。所有變化,都是其下的形式。最高點早已體驗無數次了,還有什麼可以追求的?追求的反而是低層次的形式。迷戀於此,就是愚痴。慾望之火,很多都是無聊之火,只有在缺乏追求,百無聊賴時,才會生起。
智慧沒有頂點,倒樹狀分支無限伸展,而且實踐性很強,可以得到即時反饋,這種學習應用的樂趣。與慾望比,完全是兩個境界的快樂。而且清潔高效無負擔。慾望是世間的美好,噁心也是美好的世間。樓主先去了分別心,就好。
財色名食睡,是慾望。
(我要)善待自己,讓自己快樂,是慾望。
(我要)安身立命,並照顧好家人,是慾望。
(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是慾望。
(我要)行善積德,利益大眾,是慾望。
(我要)懸壺濟世,救死扶傷,是慾望。
(我要)教書育人,傳道、受業、解惑,是慾望。
(我要)因為我的存在,來讓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一些,是慾望。
(張仲景)進則救世,退則救民,是慾望。
(范仲淹)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是慾望。
(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慾望。
(凡夫)學佛修道,成佛升仙,是慾望。
(菩薩)慈悲發願,普度眾生,也是慾望。
也就只有,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佛,才是徹徹底底,沒有慾望。
對於凡夫,能夠認識到,慾望並不噁心,但也沒有不噁心,才算是入了門。
老君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我能做到清凈心,那又怎樣那又不是永恆的,能夠清靜境不退轉的叫菩薩。我現在還是凡人。做不到 有慾望就把他給扔掉,就醬ㄟ( ▔, ▔ )ㄏ
唔,大致瀏覽了一下其他答主的答案,幾乎是一面到的批評。
那麼我來為題主正名吧
佛教的教理比較複雜,大致來說有聲聞乘和菩薩乘。
聲聞偏向離欲,菩薩不是不離欲,而是慾望是虛幻。
打個比方
聲聞是路上看到一坨東西以為是黃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大便,於是迅速抽身而去。菩薩就好比是口渴的鹿看到陽焰以為是水,趣之而不可得,於是發現陽焰的虛偽不實,知幻即離。覺得慾望很噁心,從某個角度來說,是有點偏執。
但是這卻可以幫助進入佛教,至少是進入聲聞的教法,其實嚴格來說,聲聞是生厭離,厭離的原因是覺得無常,無常故苦,覺得這個世界上的東西沒什麼好追求的,並沒有多少覺得噁心的負面情緒。從修不凈觀來說,肯定是會覺得噁心的,這是對身體本身覺得噁心,對這麼噁心的身體還產生慾望那是噁心x2了。
所以,對慾望覺得噁心是入道之門,這沒有錯,但有所進步之後需要達到一種中舍的態度。
不歡喜,不討厭,平等的舍。知道慾望是不好的,障道的就行了,不需要對慾望有過多的抨擊,這也會成為一種障礙。別人說的什麼放下啊,空啊什麼的,題主不要上當,那是高階的內容。還有人說成佛的慾望,做善事的慾望等等,這是善法欲,不是欲貪。用繁體就清楚了,一個是慾,一個是欲。欲是一種心所,慾是一種煩惱。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說白了就是一種願望,一種希望,一種興趣。算入魔了,佛主什麼時候說過慾望是很可怕的東西?!相反,人沒有食慾還不得餓死?人人都沒性慾人類不都滅絕了?!沒有強烈的成佛欲,又如何堅持一路苦行?!慾望不等於執念,也不是邪念,佛只是教人莫有執念邪念,不是叫你沒事瞎尋思
見地有誤,佛法說自我是虛幻的,那麼在自我之上的慾望也是虛幻的,你討厭虛幻的東西,這說明你又入戲了。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出離心是學佛的入門,出離心是對很多東西沒有執著了,而討厭是另一種執著,就像有潔癖的人無法忍受不幹凈,這是另一種執著。執著於善,也是另一種執著。
說到底,還是在把自我當真,把所謂的外界當真,你又著相了,這不是出離。大部分眾生喜歡慾望得到滿足,你是覺得慾望很污濁,前者偏右,而你是偏左,中道是看穿自我以及世界的虛妄,不再被任何事物粘住。當然,這裡的不再不是刻意地強制或者說控制自己(連自我都是空幻流變而非固定實有的),而是看清一切事物實相之後的自然地放下。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樓主,首先你對學佛的理解做出兩種假設。
1,對佛教的基礎體系有一定了解,並且讀過幾本經典。心中對於修行次第有一定的了解的情況下問出這個問題。
2,佛學小白,對佛的理解限於影視作品以及小說。(請直接跳過第一段)
首先第一種情況。
你應該了解,佛首先教導我們的就是四諦法--苦集滅道。而覺知某種事物而產生厭惡和痛苦,明顯就是四諦法之中所涵蓋的內容。在這裡需要強調,法門雖然人人都知道,但是並不所有人都能證得(知道苦並不等於感受到苦)。而你真的發自內心覺得慾望是最噁心的東西,從而生出了出離心,並且想要從佛法中找到解決辦法。這本身就是學佛的第一步。
第二種情況。
如果你對於學佛的了解很少的話,你更不必擔心這是不是入門了。因為每個階段都是有門的,未信佛和信佛之間便是一道門,我個人認為這一道門是最難以跨過的一道門。我敢說包括現在的不少佛學大V,乃至我自己,都不敢說跨過了這一道門。所以樓主真的發自內心對慾望產生厭惡,這個絕對是難得的契機。
最後對話一下前排答主,也是學佛圈子的一個怪現象。請對佛學小白給予足夠的寬容。請不要隨便見到一個請教問題的人,就拽名詞、打機鋒。這並不是探討問題時候應該有的態度。也不是對待請教時候的良好回應。就算佛陀也要根據個人根性而說方便法,你們為什麼就不能心平氣和的去就事論事呢?希望答主們的出發點不是否定,不是爭強好勝,而是探討和適當的引導。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於色 不知 不明 不斷 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如是受 想 行 識 不知 不明 不斷 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色 若知 若明 若斷 若離欲。則能斷苦。
如是受 想 行 識。若知 若明 若斷 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
如果這個慾望指的是欲貪,勉強算!
《品類足論》云:
欲貪云何?謂於諸欲,起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愛樂,是名欲貪。
《法華經·譬喻品》曰: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若滅貪慾,無所依止
欲貪屬於貪,而貪是三毒之一(除了針對欲界五欲的欲貪,還有針對上兩界的色貪、無色貪等等)。
貪的最厲害的表現,就是對生命體(五取蘊)對自我的深深愛執——
《廣五蘊論》云:
云何貪?謂於五取蘊染愛耽著為性。謂此纏縛,輪迴三界,生苦為業。由愛力故,生五取蘊。
貪和愛是異名同體的,常連在一起使用
《勝天王般若經》曰:
眾生長夜流轉六道苦輪不息,皆由貪愛。
十二緣起中的重要一環就是由受生愛,接下去才有由愛生取,由取生有,從而造業,從而輪迴。因此,佛教修行中,消滅貪愛是非常有必要的
《楞伽經》曰:
殺無明父,害貪愛母。
傳統佛教(即被貶低為「小乘」的佛教)中,出離心非常非常很重要,尤其是對出家人來說。出離心正好是貪的對治,三不善尋中第一個就是「欲尋」,而三善尋中第一個就是「出離尋」。一個人,若沒有生起一丁點的出離心,說明壓根不會覺得輪迴是苦,又何必去修行佛教呢?
如果你說的「覺得慾望是噁心的」,是在厭惡欲貪,說明至少你有部分的出離心
從這點說,能算入門
即使在大乘佛教中,出離心也被承認是修持三士道中的中士道(聲聞乘)的重要條件——這符合傳統佛教重視出離心的實際情況。哪怕是菩薩乘,也不可能排斥出離心。菩薩雖然在輪迴中不斷度化世人,但你能想像一個沉迷五欲的菩薩么?(當然,菩薩的出離心和聲聞的出離心有一定區別,茲不詳論)。
宗喀巴大師將出離心歸納為「三主要道」之一。宗大師強調:
無有清凈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法,
貪執世間束縛眾,故當首先尋出離。
但是,若只是單純覺得欲貪噁心,仍然屬於粗淺的覺受,不算真正的厭離
在《雜阿含經》第1經中,佛陀就教導比丘:
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也就是說,只有真正觀察到五蘊的無常,才能生起真實的厭離心。生起真實厭離之心後,喜貪滅盡,就是心解脫
從這點來說,你還沒有生起真正的出離心,因此不能算真正入門,只能說勉強算
當然,在家佛教徒,身處十丈紅塵,要像僧人那樣去追求生起真實厭離,專註證果盡漏,是比較困難的。如果在生活中能多持五戒,常行十善,當欲貪生起時能夠去及時覺知到它,努力剋制它,就已經很不錯了
二
如果樓主說的慾望是指希求之心,那麼不算
《倶舍論》四卷三頁云:
欲,謂希求所作事業。
《入阿毗達磨論》云:
欲,謂希求所作事業,隨順精進,謂我當作如是事業。
換句話說,假如你說的慾望只是指「想做某件事」之心,這個不屬於欲貪,不需要覺得噁心的
畢竟,你即使修行正法,也要靠這份希求之心,有希求之心,才能精進
大乘佛教的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都離不了這份希求之心
欲貪屬於貪心所,性質是不善的,要斷除
而希求屬於欲心所,性質可以是善,可以不善,也可無記,關鍵是你希求做好事還是做壞事
三
看了看各種回答
有的答主說——
財色名食睡,是慾望
(我要)善待自己,讓自己快樂,是慾望。
(我要)安身立命,並照顧好家人,是慾望。
(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是慾望。
再比如一些看似高明的反問——
你學佛的慾望又如何?
很顯然,都是連最基本的兩個心所法的區別都沒搞清楚
還有些答主的回答,明顯是在抖機靈
禪沒學會,禪宗大師的范兒倒模仿得有板有眼
張嘴離相,閉嘴不落二元,看似境界高深,其實好高騖遠
所謂頓修、頓悟、頓超,看起來誘人,實際是多數人的毒藥
對普通人來說,漸修遠比頓修必要和重要,一點一點對治自己的煩惱遠比空談不落二元重要,否則國家就沒有必要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來設置教制了,直接都辦科大少年班得了
四
無明凡夫的感官接物取境時,會生起受,如果因受而起貪,起嗔,進而造各種善惡業,輪迴生死,這是不對的,畢竟——
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佛教修行,是要如實覺知此受,正確觀察它的無常、苦、無我,就不會因為樂受而產生貪愛,也不會因為苦受而產生嗔怒,才能掌控自己的心
色、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就是如實正觀
樓主覺得慾望噁心,如果是嗔心在作怪,顯然還不是真正的厭離
不管學修大乘、小乘,希望大家都能了解點阿毗達摩知識
你學佛的慾望又如何?
http://news.163.com/15/0302/11/AJMRAHRD00014AEE.html
請解釋
慾望,能夠帶來的世間過患,導致的輪迴無盡,產生的煩惱循環,才是「噁心」的,才是因而讓我們該捨棄與斷離的~~
佛教對慾望的定義,是指對一些特別對象的希求,希望能夠得到某些未曾得到的東西。
慾望本身是中性的,與善結合就是善欲,與惡結合就是惡欲,這是要分別對待的。
舉個例子,貪念別人財物、美色是惡欲,也是根本煩惱中的貪,應該斷除。題主喜歡聽聞佛法,甚至要精進修行,這就是善法欲,是值得提倡的。
題主一棒子就要把慾望打死,這是未入門的表現。認為什麼東西是最噁心的,這已經動了嗔念。還望題主能仔細體會這裡的細節,不要急於徵得大家的肯定。佛是看待世界的一種角度。
好比望遠鏡之於人類與太空。你不能認為我學了天文,懂些許宇宙奧妙,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忘記了腳踏實地,結果肯定是摔個狗啃屎。
其次無論如何,佛只是一個工具,人才是主體,不能被工具帶歪了,著了歪門邪道。類似於歐陽鋒練蛤蟆功。這種修行是著了下乘。
你學了一套正宗武功,沒有打擊效果,卻留下內傷,那不一定是武功的錯,只是你自己練錯了
佛不能讓你噁心,慾望也不能讓人噁心,只是因為學習佛學,你認為慾望噁心。
一個病人對油膩噁心,不是油膩的錯,是病人的問題。
一個人聽說某種水果好吃,結果吃了很多,越吃越噁心,最後認為這種水果徒有虛名。
人吃水果是為了享受吃水果的過程?還是為了多吃水果?兩種不同的思維註定不同的結局。
當水果成為一種信仰,就分化出了經典派,注重品種和種植,天氣。世俗派,注重論證水果專賣體系。壟斷水果經營。教義派,規定水果不能雜交,不能人工大規模種植,只能由專門人員種植。
窮苦人通過信仰獲得生存下去的動力,富人通過信仰攫取權力,暴力通過信仰攫取財富,普通人則被信仰壓榨。
信仰只是鏈接人心與世俗的繩索。
佛學則是對慾望超脫的某種解讀。當一種理論不能給人以好處,則這種理論無論多麼精妙,不過對你來說是糟粕。忽然認識到,慾望是世間最噁心的東西,絕對不算學佛入門。
佛法是因果法,是讓眾生明因果知善惡,通過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認識到慾望是世間最噁心的東西,也要認識到慾望的來源是眾生的貪嗔痴的執著心,更要認識到慾望所帶來的果報是無邊的惡業苦。認識到這些,就要生起斷除貪嗔痴妄心的思想,斷一切惡法,修一切善法,解脫一切煩惱。這才算是走入了佛門。
推薦閱讀:
※可以燃指甲供佛嗎?
※如何看待並解決現在知乎上大量心靈法門教徒?
※佛門禁慾是否是壓抑人性?
※佛法追求的是徹底的意識的死亡和消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