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是不是總是領先於世界?
古代中國是不是世界中心?究竟有沒有長期領先世界?
原本寫這些東西只是為了撕那個讓我看著非常反感的答案的,沒想到會有這麼多贊。回答和題主的題目關係其實並不大,也有很多不足,所以在這裡做一些補充。
對於評論里說答主為什麼要反駁jimmy這樣的人,首先我在此之前從來沒在知乎上遇到過類似的人,被那個答案噁心到的時候也沒有注意過答主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直接開撕了。然後,反駁的意義不在於反駁對象而在於圍觀群眾。我曾經也有偏聽一家之言而否認TG在抗戰中做出的貢獻的時期,所以為了一些不了解jimmy對歷史了解得又不夠的人不被帶偏,我也是要撕的。
然後補充一下我對題主所提問題的一些看法:古代中國是不是總是領先於世界?當然不是。中國的文明沒有小時候我們被灌輸的那樣偉大,但是也是為數不多的站在頂端的優秀的文明之一。我在另一個回答的評論里說:「對待歷史問題必須嚴謹客觀,不能讓民族情感主導自己的判斷,也不能用民族情感給持對立觀點的人扣上『欲亡其國』的大帽子。」這也是我認為的對待歷史,對待中國文明的地位的應該有的態度:不預設立場,按照史實做出判斷。對於古代中國不如其他文明的地方我們應該承認,對於古代中國先進的地方我們也不用謙虛。只是無論做出怎麼樣的判斷都需要有確切的史料支持,而且不能忽略那些與自己的觀點相反的史料。
最後,感謝所有在評論區對我的回答有所補充或者批評的人,我不是一個歷史研究者,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感謝你們指出我的不足,也免去我成為新的誤導他人的人。
====以下是原答案====
就 @Jimmy 所列舉的幾個「事實」進行反駁。
首先聲明:中國文明的起源落後於世界其他早期文明很多這是事實,所以在文明早期很多成就都晚於其他文明,這是客觀因素造成的而無關文明優劣。用這一點來說明中國文明比不上其他文明就等於說一個還不到十歲的小孩子會的東西沒有一個成年人多,根本就是在耍流氓。
1.埃及早在中國1000年前發明了紙。埃及的莎草紙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能算紙。從製造工藝來看:
「先將莎草莖的硬質綠色外皮削去,把淺色的內莖切成40厘米左右的長條,再一片片切成薄片。切下的薄片要在水中浸泡至少6天,以除去所含的糖分。之後,將這些長條並排放成一層,然後在上面覆上另一層,兩層薄片要互相垂直。此兩層薄片亦常以相互交叉的方式編織成網格狀,形似織物。將這些薄片平攤在兩層亞麻布中間趁濕用木槌捶打,將兩層薄片壓成一片並擠去水分,再用石頭等重物壓(現在一般用機器壓制衡),乾燥後用浮石磨光就得到莎草紙的成品。由於只使用紙的一面,在書寫的一面要進行施膠處理,使墨水在書寫時不會洇開。」
這只是經過簡單處理的植物書寫材料,說句不客氣的話,這跟草席有多大區別。
這是維基百科上對紙的定義,可不是什麼欺騙國人的歷史謊言。
2.天朝紙在沒被西方砸破大門前質量很差。
中國已經全方面運用紙作為書寫材料的時候,西方主要的書寫材料是羊皮紙。天朝紙在沒被西方砸破大門前質量很差?西方的紙都是中國傳過去的。
如果這句話的意思是現代工藝的紙張質量比傳統紙張好的話,不好意思,我們首先需要給這個評判制定一個標準。如果以現代書寫和印刷的要求來看,傳統紙張顯然是無法滿足要求的。但是從紙張本身的質量來說,傳統紙張可以保存上百年,而現代紙張幾十年就會發黃變質。君不見古籍收藏界至今仍有宋本流傳,出土的紙張最早更可追溯到西漢,這樣的紙能說質量差?
當然現代造紙技術已經可以製造出保存年限比中國傳統紙張更長的紙,但是以普通的印刷用紙比較,建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傳統紙張質量仍佔優勢,現代的書籍能否保存更長時間我不清楚,但我更傾向於認同傳統紙張的年限更長。
3.比指南針更先進的是六分儀, 在天朝「發明」指南針幾百年前被西方人發明。
六分儀1757年才被英國海軍軍官約翰坎貝爾設計出來
截圖來自維基百科。不知道「 在天朝發明指南針幾百年前被西方人發明。」這個結論是根據什麼得出來的。
4.中國連天花板都發明不了,皇宮裡都沒有。
什麼時候沒有天花板都可以成為黑點了。您怎麼不提中國在木結構建築上的成就。
感謝評論區幾位的指正,我國古代是存在天花板的,只存在於部分建築,叫做「承塵」,唐宋時期的制式是木樑與木板間隔2比1的比例排成格子狀。
您以為古代中國沐浴洗衣是直接用清水的嗎?雖然不太清楚先秦時期除草木灰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洗滌劑,但至少在西晉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以豬胰子為主要原料的澡豆。
其製作乃以洗凈血污及剝除脂肪的豬胰腺研磨成糊狀,與豆粉、香料等均勻混合,製成小丸,經自然乾燥而成。豬胰中含消化酶,豆粉中含皂甙與卵磷脂,有較強的洗滌能力,並能滋養皮膚。
除豬胰之外,皂角、無患子等也是被作為洗滌劑廣泛應用的。
評論里有人指出:「一邊說紙莎草紙不是真正的紙,一邊又把豬胰、皂角、無患子等同於肥皂,完全是自相矛盾」,這點是我犯的錯誤,在這裡進行更正。現代肥皂的起源至目前為此的考古發現,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9世紀的古巴比倫,從古巴比倫開始肥皂的配方一直是油脂加鹼,從這個角度看,中國的確沒有肥皂。
但是我認為在西方發明現代的肥皂製造工藝之前,中西方的洗滌劑沒有什麼優劣之分。現代肥皂製造工藝出現之後,肥皂產量和成本迅速下降,所以中國的傳統洗滌劑才被取代。古代中國沒有肥皂這點也不能成為古代中國落後的證據。
6.鄭和寶船就是中國古人吹牛造假的,一提到鄭和寶船,中國人大概都會有古代世界第一大船,長125米,寬50米,長寬比居然是2.5,幾乎可以說是全世界最糟糕的遠洋船隻,而且極不安全,在宋元時期,中國商人也主要租用波斯船。
「在宋元時期,中國商人也主要租用波斯船。」我不知道在有史料和發掘的古沉船的支持下竟然還有人對宋元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先進提出質疑。請舉出宋元時期中國商人主要租用波斯船的史料。另外,鄭和的寶船是在宋元時期先進的造船技術支持之下的,如果這是全世界最糟糕的遠洋船隻,而且極不安全,那麼請問這種極為糟糕的遠洋船隻是如何航行到非洲的?國際上雖有對鄭和寶船的質疑,也只有質疑其尺寸而沒有聽說過質疑其質量的。
其他不想再一一吐槽。
寫完答案發現同樣質疑六分儀的評論被刪除,然後評論變成了這種狀態,不由慶幸自己因為字數太多又想要截圖就沒有直接評論。
以及,中國古代落後西方1500年在這裡發現了與Jimmy的回答相同的言論,時間是2013年,不知道是出自同一人之手還是引用了卻沒有標註。
修改了回答不說連評論也改了,然而剩下來的答案還是有問題的╮(╯▽╰)╭另外,抗戰之後還敢稱我天朝為支那,就不怕那些極端民族主義群起而攻之嗎?
再添加一些回答,愛因斯坦的那句話我看得非常不舒服,於是搜索原文:
鏈接:科學網—是愛因斯坦錯了還是李約瑟錯了?
「這些發現」並非指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而是發明形式邏輯體系和發現通過系統的實驗可能找出因果關係這兩點。關於這段話的理解,鏈接里的文章已有解釋。
古代中國一直沒有發展起來邏輯性的科學思想這是事實,這是中國文化和古希臘文化的區別所在,關於李約瑟難題的解答已經有很多的文章,這裡就不再贅述。唯一需要著重標出的是,愛因斯坦說這句話絕對沒有輕視中國文化的意思。
不同的文明各有所長本來就是正常的事情。科技只是評價一個文明的方面之一。古代中國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注意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是兩種制度),科舉制度,還有道德社會等等,人文科學方面的閃耀之處並不亞於西方。
另外,利瑪竇的那句話也找到了原文:
因為他們不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國人認為所有各國中只有中國值得稱羨。就國家的偉大、政治制度和學術的名氣而論,他們不僅把所有別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蠻人,而且還看成是沒有理性的動物。他們看來,世上沒有其他地方的國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誇耀的。這種無知使他們越驕傲,則一旦真相大白,他們就越自卑。
講的是中國的天朝上國心態。這的確是很大的毛病,不過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中國人都知道天朝上國的心態是中國落後西方的原因之一。從工業革命開始中國就逐漸落後於西方這也已經是共識,想來題主說的幾千年間中國是否領先於西方也沒有包括這段時間吧。
解釋「領先『概念本身就很麻煩,比較方便的是比較一些客觀的指標,比如人均GDP、熱量攝入、科技水平,等等。這裡列舉三個比較新的研究,主要結論有兩個:首先,在大部分時間,中國和歐洲差距不大。兩個地方可能都比其它地方要「領先」一些;其次,中國「落後」於歐洲的時間,可能比我們通常認為的要早一點。考慮到「領先」「落後」定義不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讀。
圖1 公元980-1820年,中歐人均GDP。其中淺色線是歐洲,黑色實線是中國長江三角洲的最高估計,黑色虛線是中國長江三角洲的最低估計
1 人均GDP。雖然Angus Maddison估算過世界範圍的GDP,但其中很多數字與其說是估算,不如說是猜「算」(guesstimate)。如果只是做中歐比較,可以參考牛津大學的Broadberry、清華大學的李稻葵和北京大學的管漢暉三位教授的最新工作論文。具體見上圖,歐洲部分包括英國、義大利和荷蘭,中國部分只有長江三角洲。總體來看,工業革命前,兩邊的差距不大。如果對具體的估算方法有興趣,原文在https://www.nuffield.ox.ac.uk/users/broadberry/China14b%20clean.pdf。
表1 世界範圍內的科技發展水平。左起第一列是各大洲,第二列是各大洲統計的文明的數量,第三列是各個大洲技術水平的均值,第四列是各大洲內部的標準差,第五第六分別是各大洲內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科技發展水平。有很多答案在為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程度爭辯,其實,Comin、Easterly和Gong三位教授2010年發表的研究,已經對全世界歷史上的科技水平做了系統的檢視。他們考慮了四個時點:公元前1000年、公元0年、公元1500年和2000年,每個年代都綜合考慮農業、通訊、軍事等各方面技術,加總得到最後的指標。由上表可見,在公元前1000年和0年兩個時點,亞洲和歐洲的差別非常小,差距在1500年後拉開。原文請戳這裡: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圖2 公元前14000年-公元2000年,東西方社會發展指數
圖3 公元前14000年-公元2000年,東西方能量攝取指數
3 社會發展指數。Morris 2010和2013年出了兩本書,介紹了他構建的東西方社會發展指數。指數包括以下四個維度,以相等權重相加:能量攝取、社會組織、信息技術和軍事能力。和前兩個指標不同的是,在這個指標中,作者定義的東西方核心地帶隨時間變化,但總在中國以內。總體來看,在工業革命之前,很難說東西方哪個具有絕對的優勢——雙方交替領先,各擅勝場;工業革命之後,西方的發展指數超出。對這個指數有興趣,可參見Morris的個人主頁:Ian Morris。
參考文獻:Broadberry, S. N., Guan, H., Li, D. D. (2017). China, europe and the great divergence: A study in historical national accounting, 980-1850.
Comin, D., Easterly, W., Gong, E. (2010). Was the wealth of nations determined in 1000 BC?.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 2(3), 65-97.
Morris, I. (2013). The measure of civilization: how social development decides the fate of n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先說結論,以鄙人愚見,中華文明雖然不至於領先世界幾千年(!!!∑(°Д°ノ)ノ媽蛋,老子總共才4000年文明史),但在其穩定統一的大部分時期中華文明幾乎都屬於世界前列。
—————————————————————————————
之前的朋友已經有很好的回答,在這裡我就說一點簡單的看法。
眾所周知中國文明是晚熟文明。有多晚呢?埃及人開始建造金字塔大約是BC2600前,4600年前的中國大概是皇帝與蚩尤大戰時期,根本就沒有史料記載。而之後的1000年雖歷經五帝和夏朝,但因為缺乏文物和史料,這段歷史也不被西方國家承認(嚴重的雙標),直到甲骨文的出現商王朝才被確立,國際史學界才將BC1600前算做是中國文明史的開端,數數也就3600年左右,打個折也就4000年。而此時的世界,大金字塔、空中花園、巨石陣已經建立,漢謨拉比法典已經寫成,古埃及即將進入新王朝,古希臘已歷經愛琴、克里特文明,兩河、印度文明已經割了幾茬,赫梯帝國也即將攜鐵器與埃及一決雌雄。而這好像談不上領先吧。
但晚熟並不意味著沒有長處,如果說早期中國文明有什麼一開始就達到世界先進的,我想應當是農業水平。得益於世界上最大的季風氣候區,中國成為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農業的發展帶來大量的人口,據不完全統計到商代中期我國人口大致維持在了500萬左右,已經追趕上了其他大帝國(之後就開掛了,除印度外再無敵手)。
毛主席說:「人多力量大」這是真理,效果參見文明5。穩定龐大的人口基數是戰爭、經濟、文化發展的關鍵。商代開始仰仗人口優勢華夏民族開啟了近兩千年的擴張史,直至秦漢,中原版圖全部奠定,華夏核心區域完成統一(除雲南外的漢地十八省)。通過千餘年的征服與同化,這漢地十七省成為中國最為牢固的核心區域,也成為了維護統一、文明延續的基礎實力。(歷史上的天下大亂可不是邊疆區域,而是指這幾省的分裂和內亂)
說到這裡中國已經具備了開掛的基礎。
當BC800年的曙光照耀到北半球時,世界文明迎來了偉大的軸心時代,各國紛紛選擇自己的偉人,大科、大工、大藝、大哲悉數登場,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色列的猶太教先知們,古印度的釋迦牟尼,中國的孔子、老子等,都為自己的文明帶來新的發展道路。有的選擇了藝術、哲學和科技,大部分選擇創建宗教,而中國的偉人卻選擇了新的道路,行政與文化。
說句大言不慚的話,中國自古以來的行政水平如果稱第二,還真沒一個文明敢稱第一。為何?人多,難度大。就好像在行政這道題目上交給中國統治者的從來都是一道,世界級難題。這就是為什麼早在BC221年中國便在始皇帝的帶領下,跑步進入專治帝國時代,對比當時羅馬帝國的行政管理能力,簡直把其虐出天際。再後來的朝代,在不斷強化的中央集權下又玩出了花,科舉制度應運而生。科舉的誕生徹底將軍事貴族與門閥世家給摧毀,給了至少大部分的平民百姓以上升渠道,這在其他時代其他文明簡直不敢想像。強大的行政能力帶來了恐怖的動員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同是面對游牧民族,羅馬、波斯紛紛倒下而漢朝卻能組織龐大的遠征部隊,發動數次滅國級戰爭,使得從此東亞再無匈奴。但也同時說明當中央行政能力下降,巨大的人口數會變得無比恐怖,造成大規模動亂,這就是政令不出ZNH的危險。
(什麼鬼Σ(°Д°;)
由此看來,古代中國,農業、人口、行政實力無出其右。軍事、經濟實力因為人口和行政的原因也一直處於世界前列。至於科技,領先的幾乎都是與農業相關的,尤其在水利、紡織、印刷和耕種技術上鮮有匹敵,其他如天文、曆法、軍事科技也還能看。文化藝術上獨樹一幟無法比較,但在東亞屬於絕對的領先地位,其他各國被洗腦千年ヾ(。 ̄□ ̄)ツ。並且由於人多,文化相對封閉,導致中國文明能千年不絕,直到今天。ps.反正我們把最古老的都熬死了,我們就是最古老的了。
千年以降,歷來如此。
幾千年?太暴力。
中華文明是個原生文明,而且和其他文明交流不便,周圍的地區文明程度都低於自己。
中國離非洲太遠,長征路上花了太多時間。
所以在秦漢之前,中國的發展較慢。甚至有些東西一直沒能發展出來。
但是這不是因為中國人比別人笨,而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比如甲骨文的出現就比埃及象形文字出現晚。但是這個原因很多,而且在這之前已經出現城牆,說明中國應該已經有政權了。
真正的轉變是秦漢,因為中國在青銅器時期積累了大量經驗,以及自力更生迸出的火花,中國的鐵器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比同時期的其他文明高。
一個例子就是:秦朝建立比羅馬帝國建立早了不少年。問題是凱撒時期的士兵用的劍還是比秦劍短,而且不直,經常要到了戰場把劍踩直。
我們經常說,春秋到秦漢,是青銅時代轉向鐵器時代,為什麼鐵器那麼重要?因為鐵礦在地表更豐富,更容易冶煉,質量更好。
打個比方,做車輪需要用刀一刀一刀的砍出來,快了不行,慢了不行。所以青銅時代,車只有貴族才能擁有,但是到了鐵器時代,車的普及率就變高了。我記得一個秦墓,墓主是一個平民。陪葬品里已經有模型車了。對此我的理解是:他生前擁有了車,雖然他沒有富裕到可以把車帶到地下,但是還是按耐不住激動,因為他可能是他們家族第一個有車的人。
這也意味著一個政權終於開始可能統治一個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地方了。
也正是此時開始,我們的文明才和其他文明拉開距離。因為我們的貴族勢力遭到了沉重打擊。宗教勢力也就沒有了生存土壤。我們的意識形態中扯淡的東西就少很多了。
但是現在看來有些東西的缺失確實是致命的,比如邏輯,幾何。導致了中國沒有真正的科學。雖然工程水平不低。
………………
有個答案說中國辣雞,這是沒有搞清楚古代的發現發明是怎麼改變世界的。
古代一個東西發明出來要很長時間才能有推廣和投資的價值。打個比方,蒸汽機很早就發明出來了,但是真正改變世界是到什麼時候呢?工業革命。改良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一個技術一個技術的豐富它才形成了可堪大用的蒸汽機。照這個邏輯,希臘文明是不是也是辣雞呢?這種都是口水話題,討論不出什麼實質性的東西
古代歐亞北非大陸同時代的各區域最強國之間,我一般不會比較,因為涉及的因素太多了
這個問題有歧義,「領先世界幾千年」的意思到底是「幾千年後的其他地區才相當於中國當時的水平」,還是「在幾千年里中國處於領先地位」?
如果是前一個意思的話,目前世界上沒一個文明能達到這個資格,就算是西方文明相對而言領先得最明顯的近代,西方也不會比奧斯曼、滿清等國家要領先幾千年
如果是幾千年里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話,古代的世界第一沒法精確得出來,但如果是領先的國家之一的話,中國從周代到明中期這段時間裡,大部分時間還是夠格的,加起來約兩千年左右
順便:
您真是台灣網路特務張謙的親徒弟啊,《揭穿中國文化的彌世謊言》這種東西流毒快十年了,還方興未艾,哪天某個被這書毒害的少年像山東招遠血案中的那家全能神信徒一樣要消滅我們這些不肯接受「真理」的「劣等民族」那就糟了。要不您替張謙接個盤,回答一下文中「十五世紀德國人發明了前裝滑膛槍」時用的是黑火藥還是黃火藥?還有
你們為什麼這麼懼怕別人的評論呢?
首先要明白一點,編纂本民族的光輝歷史,是民族國家的普遍行為。
比如伊拉克,好好一個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在薩達姆同志治下,腦洞大開,大力宣揚古代巴比倫的榮光。要知道,巴比倫是一群四千年前的異教徒,血統上、文化上都和現代伊拉克關係不大。薩達姆同志「修復」出來的「巴比倫古城」,讓90年代末去採訪的鳳凰衛視震驚了一回,還被余秋雨先生寫進了他的《千年一嘆》。
不過薩達姆同志呢,並不蠢,他這麼做,完全是基於現實的考量,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所以我們明白了,要發明,哦對不起,發現民族光輝歷史,是很考驗本國歷史工作者的業務能力的。像薩達姆同志這樣亂認祖宗,就顯得有些不入流,連余秋雨先生都看不下去了。
中國,從憲法來看是社會主義國家,與一般的「民族國家」有根本性的區別。不過中國歷史工作者的任務,與別國的同行相比,似乎也沒什麼不同,可能還更難。
比如,岳飛的歷史定位,隔一段時間就在網上引起一番口水。根源在哪兒?教科書沒法子,只能是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自古以來。
再如孔夫子,就像是中國這座大鐘的擺錘,向右擺的時候是大成至聖先師,向左擺的時候就是罪惡一生。時間一長,恐怕要把人逼成「雙想」。
幸好,問題總有辦法解決。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怎麼寫?歷史工作者找到了一個簡單又安全的方法:科學技術成就。
科學技術是欽定的第一生產力啊,生產力基礎又決定了其餘的一堆,這是符合核心價值觀的。科技不涉及意識形態問題,簡直是史學小清新。篇幅還特別短小,只消一句「領先世界一千年」(點題了),讀者的自豪感就蹭蹭蹭往上漲,堪稱完美。然而,如上文所說,一切都要仰賴歷史工作者的業務能力。找出科學技術成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為他們了。
下面開始本文的第二部分。
請回答以下問題:
第一個用嚴謹的方法計算圓周率π的中國人是誰?
再仔細想想。
大部分人會回答祖沖之,剩下的人是忘記了祖沖之這三個字。
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21課《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介紹了圓周率的故事。
祖沖之利用並發展前人創造的「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後的第7位數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一千年。
(圖片來自人教社網站)
等等,這裡說的「割圓術」原來不是祖沖之發明的?「前人」又是誰?
劉徽,古代數學家,生於三國時的魏國。公元264年給《九章算術》作注時,他提出了「割圓術」,用正多邊形來近似圓,這是一個可以計算圓周率到任意精度的一般性方法。他用3072邊形求得π≈3.1416.
從學術上講,劉徽的工作創新性大於祖沖之。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李大潛教授在書中評論道:
祖沖之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在數學、天文及曆法方面都有傑出的貢獻。但就π值的計算來說,是劉徽確立了原則,而祖沖之更多的是具體地執行,劉徽的貢獻應該說遠遠超過了祖沖之。然而,在公眾中及媒體上,往往只知有祖,不知有劉,實在是偏頗。
至於為什麼更願意介紹祖沖之,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世界範圍內,第一個發明「割圓術」的人不是劉徽,而是阿基米德。時間是公元前3世紀,比劉徽早了五百多年。
不過,由於地理的阻隔,劉徽不可能知道阿基米德的存在,他的工作是原創的。這類現象在科技史上稱為「重複獨立發現」。時間上的落後無損於劉徽的偉大。
我希望,在未來,教科書能這樣敘述:
劉徽為《九章算經》作注時,發明了「割圓術」,提出了一個可以計算圓周率到任意精度的一般性方法。這雖然落後阿基米德五百多年,但由於地理阻隔,他的工作是原創的。後世的數學家祖沖之...
這樣,在我看來,更像是自信的國家。
補充1:評論區有人提出「歷史書是想告訴你第一個把圓周率算到這個精度的是中國人,割圓術發明這麼久也沒有人把圓周率算這麼精準。」這是不錯的觀點。不過,我要補充一個歷史事實。同樣摘自李大潛院士的書:
能夠做到領先,並不是中國人有什麼優秀的計算設備,也不是由於中國一開始就用了十進位(巴比倫用六十進位,法國曾用二十進位),而是因為中國人發明了「零」這個數字。在運算中,凡是有零的地方就留下一個空格(後來印度人用「0」來表示零),就不會發生混淆。歐洲人在很長時間中都不知道這一點,當零這個符號在中世紀末期及文藝復興初期傳到歐洲時,還曾被認為是異端邪說、是異教的符號而加以禁止。零是一個偉大的發現,沒有零這個符號時,歐洲人很少精通乘與除的藝術,更談不上用割圓術求π值必須的開方運算了。說祖沖之求得的π值到16世紀才在歐洲得到,還不如說到16世紀歐洲人才用了零的符號。
這樣一看,圓周率數值的領先只是表象,「零」的領先才是實質。教科書選擇了記述表象,好像不怎麼公允。
補充2: @景行止 指出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68頁提及了劉徽。
相關回答:
胡晟:古代中國N女共侍一夫,為何還有許多諸如《白頭吟》、《有所思》等等反應愛情忠貞不二的詩句?
胡晟:歷史上有沒有哪些本該名垂青史,而現實中口口相傳卻變成遺臭萬年的名人?
胡晟:西安為什麼沒有成為新中國的首都?
胡晟:歷史上有哪些科技強勢一方碾壓、調戲、玩弄科技弱勢一方的例子?
謝邀
這個問題問得很愚蠢啊。
什麼叫「總是」領先於世界啊!
你連世界都沒看遍的時候,說什麼領先世界啊!
早期文明的時候,世界島兩端各自有了自己的文明,你比我先發展兩千年又如何?
埃及的法老站在金字塔上,你看得到東方的泰山嗎?
亞歷山大牛逼哄哄,你翻得過喜馬拉雅山嗎?
但是,如果要以現在的視角來看待古文明,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這樣比,也絕對不會有哪個文明敢叫囂著「總是領先世界」。
你技術高,我制度好;
你科學先進,我文化繁榮。
這幾年你百年和平,我春秋亂世。
過幾年進入黑暗世紀,我一統江山萬國來朝。
哪裡有什麼始終領先的文明?
只不過各領百年風騷罷了。
不過,非得要我具體分析中國的話,我還真不覺得比誰差,說我排第一可能有點不謙虛,但是不管怎麼比,也是妥妥的前幾名的第一梯隊選手。
再者憑什麼我一個比你們晚一兩千年的東亞文明就得跟埃及積木狂人比那沒什麼鬼用的破金字塔?
憑什麼我一個禮樂教化了幾百年的禮儀之邦在沒有外部威脅的情況下要和四戰之地的赫梯人比鐵器?
好吧,我文明發展比較晚,夏商周我不說了,算我輸。
可是憑什麼我諸子百家一上來就要和希臘先哲比,我大秦要和亞歷山大比,大漢要和羅馬比,大唐要和阿拉伯比,大明要和奧斯曼比?
你要比是吧,我跟你講,上面那幾個我還真都不犯怵。
算是互有勝負吧。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怎樣的對比?
是把我中國從秦到明的接近兩千年里和世界島上其他【所有曾經存在過的強權帝國】一一進行全方位的對比,這樣的比較我都能基本做到不落下風。
你還要我怎樣?
還有宋朝,我當老大當膩了,偶爾宅家裡墮落下,吸點粉、彈彈琴、玩詩詞歌賦,這樣不行?
明末開始全方位落後了,這我承認啊,近代世界變革原因太複雜了,這裡就不說了。可要是有人說中國歷史上一直落後於西方,我只能說,你按時吃藥。
回到這個問題。
你問我是不是一直考第一,而且是全科目第一?並不是,我考過第一,有時也會考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甚至更差一點。具體到單科,也會有短板,所以我要是說我一直考第一,那是在吹牛。
可是你個學渣偶爾蒙對了大題考了一次第一就忘了自己是誰,這樣我只能建議你多讀書。
這個領先是指哪方面呢?
國力?不是
科技?不是
軍事?不是
思想?不是
制度?不是
疆域?不是
人口(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從4000年前就是了,古埃及人口也比不過商朝)
農業(舊大陸兩大農業中心之一)
大家都說自己是中心。
宗教是最明顯的,基督、伊斯蘭、印度教、道教、佛教、猶太教……不一而足。
大航海時代之後,這些宗教很快就沒市場了。大家發現原來、地球、太陽乃至銀河系都不是世界中心。
21世紀以來,非歐幾何的發展已經不需要給幾何空間去定義一個中心了。
某些人要的「客觀」
http://www.economist.com/news/china/21723459-how-will-affect-xis-chinese-dream-china-has-been-poorer-europe-longer-party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新一期文章探討了中國古代所謂黃金鼎盛時代的謎。
由英國牛津大學以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所進行的一項新研指出,其實古代的中國沒有人們想像的那樣強大,中國過去就落後歐洲幾個世紀,並不完全是歐洲的工業革命才把中國甩在了後面。
這些學者研究和對比公元1000年期間中國與英國、荷蘭、義大利以及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結果發現中國唯一比這些國家富有的時期是在11世紀,那時中國已經發明了火藥、指南針、紙幣等。
但是,到了1300年,義大利已經趕上了中國,而到了1400年英國和荷蘭也追上了中國。
大約在1800年日本也超過了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富國。中國的清朝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倒退的時期。
文章說,這些研究可能打破了中國人一直以來認為的古時的中國與歐洲享受同樣的生活標準直到歐洲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才被西方超過。
看了大半帖子,不免想笑。
對於很多人來說,要談到中國曾經領先過世界,曾經領先過西方,他們無法接受。一如我曾在另一帖子評價到阿里巴巴可能會超過亞馬遜,就遭到很多人的炮轟。
對於這種人的心理,請容我仰天大笑。
多年前看到,某人預言中國GDP2030年可以超越日本,就遭到一干先進份子圍攻。後來這些人不談GDP,改談人均大法了。他們心中無比憤懣,憑什麼中國GDP能超過日本?你中國算什麼國,也敢超越大日本?真是世界混亂乾坤顛倒咩?
中國古代對西方的超越,見書於各種遊記中。以至於在西方學術界,官方記載,也是明確承認的。所以你要是說中國一直落後於世界,西方人都不答應。
曾經,整個世界的黃金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向中國,曾經,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飽受國外高端人士追捧。曾經,東學西漸,中國人也曾昂首挺胸,自信揚揚。
而今,何以談到中國就唾棄,談到西方就獻上無骨的膝蓋?
人必自辱,然後人辱之。
國必自辱,然後他國辱之。
我相信中國GDP一定會超過美國,我相信中國人均收入一定會超過西方。我相信中國可以再次走向世界巔峰,完成民族的偉大復興。我相信中國能獨立自強,而不是做一條搖頭擺尾的狗,被人唾棄,還自欺欺人,自我意淫。
中國之未來,中國人創之。
看不起這個國家,早點離開,不必在這裡潑冷水,沒有人會挽留你。
中國的大工程能力一直不錯,從都江堰長城到大運河坎兒井,以及一系列宮殿園林建設,都能算世界領先的。
而且這些大工程發揮作用的時間很長,在建造之初就有很長遠的眼光非常難得。
由此來看,古代的中國即使沒有領先,綜合實力應該也不至於大幅度落後。
本來不想回答的,但是看到一堆大神的神論,實在忍不住要說幾句。
古代中國算不算先進,當然算先進,但絕對達不到動不動虐誰的地步。我就挨個抽一抽幾個大神的臉。
一、羅馬波斯被游牧所滅,漢朝卻能依靠強大的行政能力戰勝游牧
首先,羅馬和波斯都不是被游牧所滅,西羅馬亡於日耳曼人,日耳曼人有些是農耕,有些是漁獵,根本不是游牧,至於匈人,現在證明和匈奴關係不大,而且對羅馬造成威脅的時間也就30多年,最後阿提拉兒子的頭還被掛在君士坦丁堡上被人譏笑。還有波斯,阿契美德王朝被亞歷山大所滅,薩珊被阿拉伯所滅,都不是游牧民族。這個神論事實根據都不對。而且別忘了漢朝趕走匈奴是極盛時期,羅馬已經衰弱,期間差了500年,而4世紀時,中國早被五胡亂華折磨的不成樣子了,我們世界史講座明確提到中國是第一個被野蠻人打倒的農耕帝國,這還有臉說別人。
二、中國gdp長期處於世界前列
這個更是扯,具體怎麼扯,大家可以看一下這個帖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734334/answer/90061808
中國gdp總量一直是這個西方學者總結的,什麼大清佔世界gdp32.9%,超過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以及所謂宋朝佔世界gdp60%的謠言都出於此(其實原話是亞洲佔世界60%,宋朝只是26%,但是傳謠的人簡單把亞洲等於中國),實際上,這個學者的估算是很有問題的,具體見上面的鏈接。再提一句,在這個學者的估算中,印度在多個時期gdp都比中國高,甚至在宋朝還比中國高,如果你原意相信中國長期gdp完虐全世界,那麼看來你也得相信印度gdp多次完虐中國。
三、中國動員力強大,動不動幾十萬大軍完虐歐洲
這個看法也在網上吹很久了,動不動就西方日本都是村戰,就我大天朝是幾十萬的大戰爭,但稍微懂點天朝歷史就知道這是扯淡。羅馬帝國的大戰役每次都在10萬以上,日本也能派出15萬人遠征朝鮮。在天朝,10萬人也不是個小數目,袁紹官渡之戰10萬,曹操赤壁之戰20萬,唐朝滅突厥、高麗也沒有超過10萬,明朝薩爾滸、松山戰役明軍也沒有超過15萬,和西方並沒有什麼大的差距。所有人吹得就是戰國時期,當然如果按照史記的記載,如果那幾十萬上百萬全是戰鬥人員,那戰國的動員率甚至超過了二戰時期的蘇聯,難道戰國時期的生產力比蘇聯和後世所有中國的朝代都強?別跟我說什麼義務兵制,漢朝唐朝初期都是義務兵,怎麼沒見這麼多人?當然你要是非相信古人說的我也沒辦法,吹誰不會,希羅多德記得波斯軍隊還250萬呢,高加米拉波斯還100萬呢,印度阿三還幾億呢,越南正史還記載殲滅中國明朝30萬軍隊呢?這你也信?
中國古代很多地方確實很先進,國際史學界比較公認的說法是中國在500-1500領先世界,如果你非要覺得領先1000年還不夠,非要4000年處處吊打世界才行,就當我沒說。
現在也是啊,我們已經是社會主義了,他們還是落後的資本主義
五千年前,我們和古埃及人一樣面對洪水;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玩青銅器;三千年前,我們和古希臘人一樣思考哲學;兩千年前,我們和羅馬人一樣四處征伐;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現在,我們和美利堅一較長短!
來自網易雲評論
若中國強大,必是外部傳來了文明,
若中國衰落,必是世界孤島回到原形,
——致某些人
孜孜不倦的證明中國自古以來的落後
夜以繼日的吹捧希臘羅馬的文明先進
祝你們早點解釋,為何大量希羅雕塑呈現日耳曼人種,而非典型的地中海人種
祝你們早日證明,金閃閃的血統純種,以免被低賤的黃色血統污染
我就不要臉的自問自答了
個人認為中國長期領先世界是當時歷史教育為了強化自信心而故意那麼說的。
我至今仍然對老師說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幾個知識點記憶猶新呢。
但隨著對歷史了解的越多,信息源越廣泛,發現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中華文明很偉大,但是在很多具體事情上在歷史課本里被誇大了,或者標準比較隨意寬鬆,例如一些無考古證據的記載就直接列為當時已經有了。很多東西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直接列為中國傳到西方。當然目前中國官方還是比較保守嚴謹的,例如只承認3600年歷史了。
巴比倫人已經發現了圓周率,比埃及人要精確一些,阿基米德是第一個用科學方法計算圓周率的人這是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事情。幾何上只有圓周率的位數,而不是圓周率本身領先於世界,祖沖之於公元四世紀左右算到了小數點後七位。很多以訛傳訛的說成是中國人發明圓周率,是沒有的。但是祖沖之這個計算已經很牛了,非常牛逼。。造紙術確實是領先並對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火藥是不是由中國傳入西方至今存疑,因為火藥明朝才被用于軍事,古代的爆竹很多根本就是燒烤竹子利用空氣膨脹爆炸的。請參考宋代《武經總要》里的火藥配方,宋朝僅僅是黑火藥的雛形,還沒大達到發射的能力。東方活字印刷和西方活字印刷基本上各自獨立發展的。因為拉丁字母做活字印刷實在是太適合了,效率太高了。活字印刷這種發明對漢字來說難度很大,對於拉丁語系來說,簡直太簡單了。至今也沒有泥活字物證出土,可見即使出現了也並不普及,不普及就很難談得上傳播到另一個大洲去。 可能技術上還有很多的缺陷。
關於歷史的古老程度,中國遠不及地中海沿岸。埃及有文字和城市的文明並被考古所證實的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並且埃及人還發明了幾何學。這是什麼概念?中國能考古追溯的最早文明證據是武王伐紂,由此我們就算商朝是有文字有城市的完整文明,也不過是前1600年左右才開始建立商朝。埃及人熱熱鬧鬧的過著城市生活的前4000年時候,中國還在仰韶文化呢,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大家都知道商朝文物最多是青銅大鼎,然而在商朝建立前一千多年,前3000年,就現在打仗的敘利亞這地兒,已經進入鐵器時代了,還用鐵制兵器打仗來著。首都博物館裡中國最早的鐵劍是戰國出土的燕國鐵劍,後來還有了發現,說是楚國鐵器已經加碳,算是鍊鋼了。
根據答友提供證據,冶金方面從春秋開始中國的工藝水平就位於世界之巔了,並且領先了很久。
公元前2000年埃及文字中有單分數了已經
在人類文明上下六千年的前三千年中,中國不可能領先世界。因為距離非洲較遠,地中海都有漢謨拉比法典了,我們這才點科技樹。
其實中國人最有機會問鼎世界之巔的是漢唐時期。但是與漢朝並立的輝煌文明是古羅馬,這就不用詳細說了,無論是文化,科技,經濟、宗教,制度還是繁榮程度都不亞於漢朝。尤其是政治體制的複雜程度遠超過漢朝(個人觀點,存爭議,我認為漢朝以分封製為主,和羅馬共和相比沒那麼複雜。)。唐朝呢?我的歷史老師說唐朝最輝煌的開元盛世時期,中國是古代世界最燦爛的明珠,可謂萬邦來朝,長安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的留學生。但事實上呢,唐文明的確輝煌,但是地中海那片也沒閑著。阿拉伯帝國前後六個世紀,全盛時期的阿拔斯王朝剛好和盛唐重合,人口,疆域,文化,宗教,包括內亂哪一樣也不必唐文明弱。雙方還在怛羅斯爆發了戰爭,並由此壓縮了唐的疆土。後來我們都知道唐發生了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而阿拉伯帝國一直以來的頑疾,教派內鬥也是此起彼伏。但論最輝煌來說的話,只能說是並列第一。
由此我才知道,中華文明很偉大,但不能稱之為最偉大。
並且中華文明對現代文明的影響也比較很小,主要在於現在的時代是信息時代,而中國古代數學比較弱。如果現在是瓷器時代,中國貢獻一定是最大的。
唐宋一度是中國數學的高峰,也出現了秦九韶這樣的數學巨匠,但是宋以後到明八股科舉,數學就消失了。
我們知道,人類文明能有今天,主要是幾次產業革命帶來的,而產業革命的背後是科學的爆發。研究科學離不開數學,數學是科學之母。數論就是前面說的古敘利亞的腓尼基人發明的,我們今天所用的阿拉伯數字和十進位計算以及「0「這個數字是古印度人的發明,幾何學埃及人發明的(不然怎麼給法老修墳?)代數是巴比倫人的發明。阿拉伯數學家花拉子密發明了代數這個詞。秦九韶在這方面又一次高峰了,和祖沖之差不多都是在方法上特別牛。。古埃及和巴比倫的早期文明數學成果由腓尼基裔的希臘人畢達哥拉斯彙集整理髮展,形成了古代世界數學的巔峰。不用撕,可以問任何高校數學系教授,都不會說這是錯的。
為什麼地中海沿岸以及印度對現代文明貢獻這麼多呢?我想這跟人種無關,把中國人放在地中海,估計一樣會發明這些。環境不同,文明的發明和貢獻就不同。地中海沿岸是人類走出非洲的必經之路,最早有人並且最早有文字,城市就一點也不稀奇。這個地區鐵礦豐富,純度嚇人,文明早,也就更早的進入鐵器時代。主要是這個地區沒有大面積的可種植土地。當尼羅河和兩河流域孕育出文明之後,它要發展就必須要依靠地中海貿易。貿易促使了數學和天文學的發展。阿拉伯是古代天文學最發達的地區,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而是他們需要航海。在海上,不想死,最好懂天文。中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大陸,只有一條絲綢之路與西方相連。中國古代經濟支柱就一個--農業。天文學是用來定曆法的,曆法是用來種地的。同樣是指南針,中國用來看風水(風水最初也是農業用途),阿拉伯人用來航海。風險更大的航海和貿易造成了對科技的更高要求。
需求決定科技
中國大陸古代對科技品需求沒那麼大。即使出現了一些神奇發明,因為沒有需求而無法迅速普及。
締造現代文明的400年歐洲文明從哪來的呢?文藝復興的中心是義大利。義大利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在貿易上和阿拉伯密切往來。開啟航海時代的葡萄牙亨利王子是在阿拉伯航海技術上經過改進用於大洋航行。古代哲學,數學,天文學,就更是從阿拉伯(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傳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巨匠,大多是拉丁語和阿拉伯語雙修,因為要翻譯阿拉伯語版的古希臘文獻。這難度可比今天我們學點英語難多了。
說起航海,讓我們引以為傲的鄭和下西洋呢?鄭和小名馬三寶,他是個回民,也是阿拉伯人後裔。明政府資助了他的航海。他也和祖輩一樣帶回了印度洋沿岸和非洲的豐富物產。只不過寶船完全沒有記載的那麼大。南京進行鄭和寶船復原計劃好多年了,根本造不出來。木質結構船做到記載的尺寸,其強度無法受力,哪也去不了,只能擺著看。而鄭和企圖依靠國家力量打開的一帶一路,很快就被明朝人自己封鎖了。他們就像現在那些只看歷史財報的大公司一樣,主張將資源更多地投入到已經帶來最多收入的產業中。在他們眼裡,航海是支出大於成本的敗家買賣。為了永絕後患,防止以後的明朝皇帝心血來潮去航海敗家,他們將鄭和的航海文獻付之一炬,使得後來人無法學習。
人類文明發源於6000年前的地中海沿岸,在不同人種之間交流傳遞。埃及人,和巴比倫人傳承給古希臘人,古希臘人傳承給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傳給歐洲人,歐洲人又傳給全世界。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一支偏師,她獨立發展的造紙術在怛羅斯之戰的第二年在阿拉伯帝國中心的巴格達智慧宮就用來記錄和保存科學文獻了。
但要說中華文明在古代一直引領世界,那確實不是事實,最好成績也就是並列第一而已。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種地的,水利科學我們說自己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打從中國有文明開始,就在設法跟黃河和長江兩條大河戰鬥,隨著戰鬥的推進,一步步的擴大種植區,養活更多的勞動力,再治水,再開荒,再生娃。中華文明史的主幹就是治水造田,種地生娃。中華古文明有長途貿易,但不依賴,燒餅沒有絲綢之路運來的芝麻也能吃。但是古羅馬沒有埃及買來的糧食就要毀滅,所以古羅馬歷代統治者首先要爭奪埃及。
歐洲有貿易就有了輝煌的羅馬,當天主教將歐洲農民釘死在農田上時,歐洲就是黑暗的中世紀。每隔一些年就因為太窮不得不組織暴民去富裕的阿拉伯搶劫,美其名曰十字軍東征。
中國古代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比較輝煌的偏師,並不是主流,也從來沒有引領過世界。
至於未來有沒有機會引領世界,就看我們自己的了。
古代不是全球第一也不代表什麼吧,不至於就沒了自信了吧。
美國人也沒有曾經世界第一的精神支柱,不照樣創造了目前還引領世界的文明么。過去是不是第一,什麼也代表不了。
「中國是古代世界最發達的地區」-------這還是歐洲人自己編出來的呢。跟今天的中國人一樣,啟蒙時代的歐洲人喜歡抨擊現行體制。他們大多從小就讀過暢銷小說《馬可波羅行記》,加上對當時現狀的不滿,大家對遙遠的東方充滿了憧憬,距離產生美么。他們認為中國是一個人人平等,皇帝靠美德統治國家的烏托邦。在經濟學歷史上法國居然還流行過重農主義……而這個重農主義,一開始打的旗號就是學習中國……。當時的法國人覺得要超過英國人,就要學習更發達的文明,他們認為那就是中國。但隨著英國公史馬嘎爾尼訪華,以及後來的兩次鴉片戰爭,徹底打破了歐洲人的東方崇拜。 但是這個神話已經存在就沒法消除,所以歐洲人普遍傾向於相信在更古老的時期中國一定是傳說中的人人平等,崇尚智慧與哲學,皇帝靠美德統治的人間仙境……在中國新文化運動之後,中國人認識到自己是個三流國家,在國際舞台一直丟臉,於是積極學習西方。順便把西方人的東方崇拜也引進回來了。例如東方睡獅這個謠言一直流傳至今……
---------------
對於眾噴,我只好再補充一些幻滅他們自信心的東西。
如果活字印刷是中國傳入西方的需要一個前提,是中國普及活字印刷,就如同怛羅斯之戰將造紙術傳入阿拉伯一樣,士兵就能將這項技術傳播出去。否則一項在文獻中曇花一現,從未普及的技術如何能傳到西方?
如果普及了的話,那麼怎麼解釋中國沒有活字以及活字印刷品的出土?反倒是韓國思密達出土了最早的金活字。
造紙術自不必說,連同國畫,書法就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見利瑪竇所描述的中國人熱衷藝術是沒錯的,而且還很厲害。。
至於火藥。宋代《武經總要》記錄的配方:晉州硫磺十四兩,窩黃即倭黃七兩,焰硝二斤半,麻茹一兩,乾漆一兩,砒黃一兩,定粉一兩,竹茹一兩,黃丹一兩,黃蠟半兩,淸油一分,桐油半兩,松脂十四兩,濃油一分,又以松脂、瀝青熬為膏入前合勻,以紙五重裹之,麻縛定,更熔松脂傅之,以炮投發。
根據劉旭先生《中國火藥火器史》一書,可算出硝硫比例,火炮火毬硝48.66%,硫11.03%,碳不知多少。松脂,竹茹或含些。蒺藜火毬硝50.19%硫25.09%,碳6.27%。毒煙球硝38.61%,硫19.31%,碳6.44%。幾方中含硝低,多雜質,較原始難以爆燃,低速率,只能高溫燃燒。試驗中制一墨褐色膠泥,晒乾研末用炭火和皮紙火皆難引燃,按武經總要以火錐點之,著火透出光焰,愈猛烈,似煙花般,高溫達1300度,熱浪灼人,49秒內燃盡,殘留粉末太多,濃煙呈灰褐色。明火難引燃在於松脂低熔點而化吸走周圍熱量,引火物降溫,火錐高溫瞬間便可引燃,濃煙味刺鼻含硫化氫,毒性大於燃燒威力,作用於人之皮膚,上呼吸道,令人窒息,皮膚過敏潰爛……
大約是這麼個東西。
至於「突火槍」,突火槍的材質你猜是什麼的,你猜! 是竹筒。鑄鐵的炮都會炸膛,何況竹筒。竹筒做的槍能用于軍事發射子彈嗎? 結合上面武經總要的火藥配方,明白怎麼回事了吧。突火槍是一種噴火筒,或者說是發煙筒,是用有毒氣體殺傷敵軍,跟真正意義上的槍不是一回事。而明代鳥銃,非常明確是舶來品了。
宋代《武經總要》所記錄的火藥,跟真正的黑火藥,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只有硝的配比達到75%才能炸或者用於發射。何況這配方里還人為故意添加了很多蠟,和各種油類,這都會減少燃燒時與氧氣的結合效率,延長燃燒時間。所以這種火藥,就是一種縱火或者發煙物。
現今有文物證據的最靠譜的是北京房山出土的元至順銅銃,有確切銘文。但是知道這玩意多大口徑么?10厘米。100毫米口徑,35公分長……洞粗皮薄。根據銘文是用于軍事的,但銘文沒說這是銃。這麼個東西要是塞上真正的黑火藥,再裝上固體彈丸,更像一顆爆破筒而不是發射用的槍。如果是發射,頂多裝沙子。如果不是發射用的,用途可以有很多。比如手持自爆。
元代的炮實際上是拋石機的拋發燃燒彈。
竹筒突火槍是1225年,銅銃是1332年。元末農民戰爭中明軍才是第一支列裝火銃的軍隊,在其後的時間裡相繼有了各種火器,朱棣打建文帝用了火箭……。這時候才標準化了火藥配比和裝藥量。所以明朝人是第一個真正用于軍事打擊的。但是沒有領先歐洲人很多,嘉靖年間弗朗機,和火繩槍都引進,列裝明軍了。 首先不能把加了蜂蠟和油脂,和這麼低比率的硝的火藥稱作火藥,也不能把發火的竹筒當做槍,歐洲人也不是嘉靖年間才剛有火槍,否則也不會是火繩槍和弗朗機直接淘汰了明朝那種插在竹竿頭上的火銃。
不過明朝人比清朝人想像力豐富多了,在弗朗機的基礎上發明了各式創新火器。明末戰爭大名鼎鼎的三眼火銃,能連發還能砸人。還有最早的多管發射銃。各式鐵地雷,水雷。不過威力最大的要數引進的紅夷大炮,完全改變了中國的戰爭形態,袁崇煥用這玩意打死了努爾哈赤。
值得注意的是極度自大自信的中國還把這種戰爭形態像凍住了一樣保存到了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實際上是用幾百年前西方傳入的火炮技術對陣西方當時的火炮技術。
。
再次重申,我承認中國文明很偉大,此文表達的是綜合信息來看並不是最偉大,最多有時並列第一。
然而最糟糕的是,中國人總是有一種莫名自信,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便確信自己是領先於其他的。所以才導致了鴉片戰爭這種事情。要知道鴉片戰爭歐洲也沒有進入近代那種劃時代的化學火藥,無煙火藥階段。英國軍艦的火炮僅僅是在工藝上優於清朝。
---------------------
再刷三觀:
萊因德紙草書 底比斯 埃及 BC1550
上面記錄了84道數學題,有計算金字塔的坡度,如何計算三角形和圓的面積,裡面有線性代數和直線方程,還有等差級數和幾何學。希羅多德,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都提到過埃及人在幾何學方面的驚人成就,紅字是標題和答案,黑字是題目。一個叫做亞歷山大萊因德的律師在盧克索買到了這個手卷的。它被放在大英博物館的手卷室里。
說埃及沒有文化傳承的,是不是都沒學幾何,線代?
這些怎麼會傳給古希臘數學家的?
順便告訴我公元前1550年中國在幹嘛? 商朝開國,且沒有考古證據。
中國最早的數學家趙君卿,哪朝的?西漢!
公元前1550年減去公元前100年,相隔多少年?大聲念出這個數字:1450年!
----------------------
最後根據答友提供:利瑪竇曾經這樣評價:「中國人是那樣地固執己見,以致他們不能相信會有那麼一天他們要向外國人學習他們本國書本上所未曾記載的任何東西。」在他看來,這種對外來文明的頑固拒斥,使得「他們甚至不屑從外國人的書里學習任何東西,因為他們相信只有他們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學與知識」。
PS:利瑪竇是明朝的駐華外國人,其實已經算是外國裔中國人了,不是清朝,利瑪竇1600年就死了,也就是說他所評價的不是腐朽的滿清。。
似乎人在成長過程中,當他們是嬰兒時覺得自己是世界中心,隨著成長,越來越明白自己不是世界中心,並且逐漸找到自己的真實定位。在青春期會因為不相信自己不是「特別的」而造成青春期的煩惱,容易中二病。 如果成年了,還不能接受自己不是中心,退行到嬰兒心態,就是所謂的「巨嬰心理」。
人類從天圓地方,到地心說,再到日心說,再到今天的宇宙觀,是一個逐漸接受自己渺小的過程。但誰也不能說人類文明在這個過程中不是向前的。越是現代宇宙觀,人類越渺小,但近200年卻是人類世界觀中自我最渺小,卻發展最快的時期。希臘人牛叉的時候,稱呼羅馬人為蠻族;亞歷山大帶著人馬殺入印度的時候,印度人管希臘人叫蠻族;十字軍東征時期,阿拉伯人管歐洲人叫法蘭克蠻族…本土民族都有輕視外族的傾向。實際如何呢。從文明發展的標誌來看
書寫文字:蘇美爾文字 前36世紀 中國甲骨文 前14世紀(有比甲骨文更早的陶文,但是否被視為文字,有爭議)
鐵器:赫梯(前17世紀)人用鐵匠打造的鐵質武器稱霸西亞的時候,中國人只能拿隕鐵(鐵質流星)鑲嵌在青銅上來顯示統治者的權力,中國的鐵器時代要到戰國時代(前440年)才開始,即便如此,戰國的武器還是貌似以青銅為主體(比如秦始皇陵的青銅箭頭)。
但是至少有一件事情,中國長期領先,官僚制度。從漢武帝開始的舉孝廉,到隋煬帝設立進士科,一步一步實現了職業官僚管理國家,這要比諸國長期實行的以血統為標示的貴族世襲壟斷統治的做法要高明很多。
中國自古落後,從未領先過。認為中國文明曾經長期領先世界,完全是一種幻覺……
具體闡述:
xiaobieshan2:世界四大古代文明是不是只有中華文明沒有毀滅?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教科書為什麼把耶律大石的西遼國直接忽略了?
※為什麼各朝帝王不用自己的姓作為朝代名?
※李淳風,袁天罡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
※中國古代軍隊作戰時如何計算軍功?
※怎樣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古代 | 世界史 | 歷史比較研究比較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