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語言學小知識?


想一下普通話有哪些聲母是b,d,g,z,zh,j的二聲字?口語字甭這種不算

好的你試圖隨便讀一些拼音出來,發現好多音一聽就是沒有對應漢字的,比如guan2, ban2, dang2, juan2, zou2...奇怪的是這些音,134聲都有,偏偏沒有第二聲。實際上,凡是有鼻音韻尾-n, -ng的字,都沒有全清聲母的第二聲!(全清聲母就是剛開始所說的那些聲母,它們都是不送氣的清音)

當然你還能找到海量的這樣的字(注意它們都沒有鼻音韻尾),比如
b: 伯白拔別脖博
d: 答達疊碟得德奪讀獨毒敵
g: 國格隔革
j: 結頰決覺 即集節絕爵
z: 砸則澤足族卒昨
zh: 直軸折執濁卓

如果你的方言有入聲,可以觀察到這些無一例外,全是入聲字!你也可以試圖多舉例子,但尋找反例非常困難。(福利:如果你的方言沒有入聲字,這是一個特別實用的輔助你背一部分入聲字的方法)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要歸因於中古漢語到現代官話的演化中發生的""平分陰陽,清陰濁陽""和""全濁音清化,平送仄不送""現象。中古時期,聲母不僅有全清(不送氣清輔音,如普通話的bdg), 次清(送氣清輔音,如普通話的ptk), 還有全濁(不送氣濁輔音,如法語的bdg). 另外,陰平陽平在當時是一個聲調,稱為平聲。其他三個聲調,上,去,入統稱為仄聲。

後來(應該是唐末),平聲分裂為陰陽平,規律是清聲(全清或次清)變陰平,濁音變陽平。上聲,去聲都變成當今普通話的上,去聲。入聲消失,派入平上去三聲。所以,非入聲字今讀第二聲陽平的,基本都來源於中古漢語濁聲母的平聲。

至於送氣,中古的清聲母的送氣情況與現代漢語基本一致。所以第1,3,4聲的字(基本分別來自中古清音的平,上,去聲)在當今既有送氣也有不送氣的。而第二聲就不是這樣了。宋元時期,全濁聲母清化,變成清音(送氣或不送氣), 規律是平送仄不送,即平聲變成送氣清輔音(次清), 上去入三聲變成不送氣清輔音(全清). 所以今讀陽平的非入聲字,由於都來自濁音,而且是平聲,所以今讀送氣清輔音。換句話說,普通話基本沒有不送氣的陽平非入聲字,或者說,普通話今讀不送氣陽平的字中古基本都為入聲,這就對應了本文所指的現象。

特別地,由於鼻音韻尾字中古也為鼻音韻尾,不可能是入聲,不送氣陽平鼻音韻尾的拼音都是""有音無字"".
註:以上講的都是漢語讀音演化的系統性現象,不排除一些偶然音變的存在;若有反例,可能是因為語音並不傳承自中古漢語(比如很晚才出現的字或口語字,如甭), 或者出現了不符合規律的偶然音變。


不管一個人多麼矮,我們在詢問身高的時候都會問「你多高」而不是「你多矮」。

同理,不管一間公寓多麼小,我們會問「這公寓多大」。

這就是語言學裡marked和unmarked的區別。

===========================
以下是補充:

簡單說來,在一對unmarked/marked的辭彙中,後者更具體就如同加上了標記。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happy/unhappy這樣的,後者的標記就是un這個前綴。不太明顯的就是上文舉的例子tall/short, large/small這樣的,後者都是marked但沒有前綴。

我們提問的時候會用的是unmarked的詞,因為它們的含義更加寬泛,能夠覆蓋marked的詞。拿上文的例子來說,問「你多高」的時候,其實是假設了高和矮兩種可能的。如果去問「你多矮」,那就只有矮這一種可能了。

===========廣告位===========

最近比較閑,因此打算接一些兼職:

  • 留學申請文書(PS/CV/RL)的寫作或潤色
  • Essay潤色(不代寫,只修改)

985英專,雅思8分,口筆譯和學術寫作經驗豐富。

若有需要請私信。保證質優價優不忽悠。


很多人以為普通話里的an和ang只是前鼻音和後鼻音的區別,其實這兩個中的a發音也不一樣。an的a舌頭靠前,ang的a舌頭靠後,具體還有開口度的問題。理解這個以後你能發出很標準的美式out和英式out。


「等」除了有表示列舉的作用外,還有表示煞尾的作用。所以「到會的有小王、小張、小李等」,既可理解為到會的有三人,也可以理解為到會的有不止三人。我以前只知道「等」有表列舉的作用,所以在看到「等」字結尾的句子,都理解為不完全列舉,這樣看來,許多場合可能就理解錯了。
這應該算是漢語的一個bug。雖然「等等」只表示不完全列舉,不表示煞尾,在一些場合可以替代「等」來消除歧義,但出於韻律的考量,在某些場合只能用單音節的等,不能用雙音節的等等(比如法律文書,很少用「等等」)。這就造成了在某些場合下無法消除的歧義。

漢語里還有個bug,就是「與」、「同」、「跟」、「和」這四個詞,既是連詞,又是介詞。我們知道,介詞可以加賓語構成介賓短語,介賓短語可以做狀語。連詞則只起連接作用。
eg.小王和小張打了一架。(「和」是介詞,「和小張」作「打」的狀語,表示「打」的對象是小張。)
小王和小張吃了一頓。(「和」是連詞,表示「小王」、「小張」是一個整體。)
這兩個句子沒有歧義,因為從語義上看,這兩個句子都只有一種合理的理解方式。不過有些場合介詞和連詞需要同時出現:
eg.小張和小王同小李打了一架。
如果認為「和」是連詞,「同」是介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小李和兩個人打架;要是認為「和」是介詞,「同」是連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小張和兩個人打架。這兩種理解方式都符合語法,且符合人們的經驗。
這四個詞的語法意義雖然相同,但語體色彩略有差異。「跟」偏向於口語,「與」、「同」偏向於書面,「和」在口語和書面語中都可使用。這就造成在實際使用中,一般只允許其中兩個詞同時出現。
在人們日常交流中,由於有重音、停頓等輔助手段,這樣的句子一般不會產生歧義:
eg.小張和小王/跟小李打了一架。(「/」處有一個短促的停頓,那麼和是連詞,跟是介詞)
小張和/小王跟小李打了一架。(和是介詞,跟是連詞)
憲法條文中為了消除這個bug,人為規定「和」是連詞,「同」是介詞。這樣也可以消除歧義。
eg.我國根據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同其他國家建立和發展外交關係。
但書面語和書面記錄的口語,既沒有人為規定作區分,又沒有重音、停頓等輔助手段,所以這種歧義沒有辦法消除。而我們接觸最多的,恰恰是這些材料。

ps.我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沒有查書核對,出現了一些記憶偏差。原來我說「法律文書中用「與」作連詞,「同」作介詞」,這是不對的,作連詞的應該是「和」;黃廖本的《現代漢語》說「憲法條文」中如此(下冊p30),是否可以推之於「法律文書」,我還不確定。我打算請教下學法學的同學,得到明確答案再來補充。


「請」這個字,在現代和古代漢語里都使用頻率很高,但有很大區別就是:
古代漢語中的請,都是針對本人發起。
例如:
王好戰,請以戰喻。《孟子·梁惠王上》
這裡不是請大王拿戰爭做比喻的意思,而是請允許我拿戰爭做比喻的意思。

類似例子還有很多: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左傳·庄公十年》

而我們現在的請,往往都是針對對方:

請讓讓。
請你吃飯。

唯一還殘留古代漢語用法的請,只有一句:
請問。

———————————————

沒想到這麼小的回答還能有這麼多朋友點贊,
眼看又要破百了。
這個小知識點還是08年跑南師大文學院蹭課,聽博導董志翹教授所講。那堂課他還講了一個知識點,後來那年考研還考了。
然而那個考點我並沒有記住。
攤手……


想說個方言的,至少這知識在答主看來是有趣的。
答主老家在廣東湛江,市區講的是粵方言中的一個次方言,大多數學者認為屬於高陽片,個別認為屬於欽廉片。答主認同欽廉片,不過理由就不在這裡給出了,有時間再撰文詳細說明。
我們那裡(尤其是現在的老人)會把「蛋黃」叫做d?a?11 ???11,以前見大人們會寫成「蛋銀」,覺得很不解。中小學的時候問過老師,老師的解釋是黃就是金,大家忌諱說黃金,就用了反語,又不能說蛋白,所以就說成蛋銀。很長時間都信以為真,畢竟當時從香港和廣州的電視中聽過一些的反語例子,如,舌頭不說舌,忌諱舌與蝕本(即折本)的蝕同音,反過來說利(脷);肝臟不說肝,要反過來說潤(膶,類推簡化字作?月閏/U+2C080)——湛江肝不說膶,說濕(?月顯,Unicode未收,見BabelstoneHanPUA EA62)。
後來,越來越發覺不對,直到某一天在看別的方言的書中說有把「蛋黃」叫做「蛋仁」的。(評論區中@庄bok提到潮州話說的是「蛋仁」,感謝!我印象中應該還有別的方言點也這麼說的。)仁者,從人從二會意,親也,段注曰密至也,後或引申指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今也專指核。蛋仁指的便是蛋的核心。答主從中獲得啟發,覺得長輩們以為的「蛋銀」和它的說法其實是錯的。因為湛江話中部分保留日母,而不是如廣州話那樣在單字音中幾乎全部併入j-中,所以蛋仁用湛江話念則是d?a?11 ???11,而仁字的聲母?-受到前一個音節末的-?影響,發生順同化現象,才變成了d?a?11 ???11。
本來以為是構詞法的問題,結果是個語音上的問題,突然感覺長輩們被自己的妄想給騙了好久。
至於把舌說成利,把肝說成潤或濕是否就是說了反語呢?還是不說了吧,相信有興趣的朋友會找出個所以然來的。


這個問題好有趣啊 怎麼能少了功能學派和認知語法呢w(認知語法也屬於功能學派 但它發展得比較好嘛) 用一些經典例子 試作一答 權當複習

1.方位表達與漢英差異
從最簡單的方位說起,在大地圖上有四個基本方位詞東(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他們兩兩組合理論上有十六種表達,當然最終只有以下六種:
東南(southeast) 東北(northeast)
西南(southwest) 西北(northwest)
東西(west and east*) 南北(north and south)
六種表達中除了west and east很能接受east and west(莫名覺得這個也可以用認知理論解釋)外,我們發現英文表達的組合次序完全與漢語相反,這是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兩方對參照點和目標的認知不同,漢語中參照點一般優先於目標,而英語中目標一般優先於參照點。試舉其他例子說明:
表達處所的方位:
漢語:(在)+參照+方位詞+的+目標 (在)湖心的亭子
英語:目標+介詞+方位詞+參照 a pavil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lake
表示比較的短語:
漢語:比較詞+參照+形容詞+的+目標 比那間房子大的房子
英語:more/less+形容詞+目標+than+參照 a bigger house than that one(house)用which的句子也是同理啦
最高級也是這樣:
漢語:參照+最+形容詞+的+目標 來賓中最重要的客人
英語:the most/least+形容詞+目標+of/among+參照 the most important one(guest) of all the guests

2.「差一點」
「差一點(X/沒X)」是生活中常用的句式 ,但其中「沒」字是否出現對句意的影響卻不是統一的,試看:
A
差一點打破了=差一點沒打破
差一點離婚了=差一點沒離婚
差一點打敗了=差一點沒打敗
差一點淹死了=差一點沒淹死
B
差一點及格了≠差一點沒及格
差一點中獎了≠差一點沒中獎
差一點趕上了≠差一點沒趕上
差一點買著了≠差一點沒買著
對比兩組,我們發現一般來說A中的X事件都是說話人不希望發生的而B中的X事件又都是說話人希望發生的事,這種企望的差別造成了上面的區別,這種區別是無法用形式手段來完滿解決的。那麼這種區別內部又有沒有區別呢?有的:
a.「差一點X」的意思總是表達否定意義,而「差一點沒X」的意義要考慮說話人對事件的希望態度。也就是說,為了防止誤解,日常對話中用「差一點X」是最穩妥的,而「差一點沒X」也可以用來製造陷阱。
b.對一件事情希望與否是因人因時而異的,故「差一點X/沒X」句式在應用和理解中還必須考慮當時的環境,比如「差一點下雨」和「差一點沒下雨」在久旱的情況下歸入B組,而在淫雨的情況下就屬於A組了。

3.典型、範疇與連續統
語言學在範疇上大體有兩類觀點,一類是形式語言學的離散範疇,一類是認知語言學的連續範疇,前者認為所有範疇都有明確邊界,後者認為範疇的的邊界其實是模糊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拉波夫做了個杯子實驗,大體就是給被試一堆容器:

然後從1(1號杯子是原型,也就是典型的杯子)到9(從1到10,你的疼痛指數有多少w)依次問被試「這是啥」,而被試可以回答cup、bowl和mug,於是有了這樣的一堆結果:

可以看出,除了對原型沒有異議以外,被試對杯子的界定並不完全一致,對離原型越遠的成員,認同率越低。當低到一定程度時,對其他範疇(如bowl)的認同率開始上升,並且出現交叉。說明相鄰範疇的邊界不僅是模糊的,而且是重疊的。
這個實驗把語言學研究從「是/否」向前推進到了「典型/非典型」的程度,並且形成了語言學範疇的連續統觀念,即同類事物以典型為原點,在某一特徵上不斷量變,但並不妨礙他們仍在同一範疇內,只是典型與否罷了。
這就可以很好的解釋日常生活中不同人對一事物的描述不盡相同的問題,比如說到「雞」,有的人認為它是「鳥」,有的人認為它不是「鳥」;又或者對「藍色」、「綠色」的理解差異等等(家嚴除了深藍都認為是綠色,曾經給他遞東西經歷過識別上的痛苦w);再如語言學對詞和短語的界定與一般人的界定往往有差別(比如我們時常覺得雙音節的語言單位大概都是詞,而又認為很多三音節詞不是詞),也和這個有關。參考:
陸儉明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
陸儉明 漢語和語法研究十五講


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以這個國家名稱命名的語言。比如,印度就沒有所謂 「印度語」;瑞士也沒有 「瑞士語」。

兩個名稱不同的語言有可能是同一種語言(兩者之間有微小差別),比如,印尼語和馬來語,比如巴基斯坦的烏爾都語和印度的印地語等。

同一種語言,由於各種原因,可能使用不同的文字。比如前面提到的烏爾都語用阿拉伯字母,而印地語用的天城體梵文字母;比如蒙古國用的西利爾字母(俄文,保加利亞文等),而內蒙用傳統蒙文字母。東干語(漢語方言)使用了俄文字母書寫。

不同的語言可能用同一種字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拉伯文字母。比如伊朗語(波斯語)用的就是阿拉伯文字母書寫,但波斯語和阿拉伯語分屬不同語系;老維文用的也是經過修改的阿拉伯字母;蒙語和滿語都使用傳統蒙文字母(滿文是經過修改了的蒙文)。


更新:這次央視的中國戲曲大會親自搶著去躺這一槍。:-)

==========
我是來吐槽的。
最常見人說某某地方言/口音是甚末歸屬、一上來都是「XX語系」(XX有時還是生造的詞彙、比如見過吳儂語系)。
其實稍有語言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語系」是箇大得不行的詞罷。
語種、語支、語族、語系……一串概念裏、語系永遠是最容易躺槍的。
例句:
-我家XX話屬於江淮/吳儂/客家/粵/北方(……)語系。
-法語屬於拉丁語系。
-學過日語/韓語/越南語就知道,好多說法和粵語/閩南語/吳語/XX方言聽起來幾乎一樣,簡直就是漢語系的方言。
……


山西和陝西的英文是不一樣的。
山西是Shanxi,陝西是Shaanxi。


長文預警。


看到@郭小閑 已經回答了很多。我也來答一些我了解的一些民族語言文字,如果有雷同說到的,先生請不要介意。

看到這個題我特別激動,我本人非常喜歡少數民族文化語言文字。注意:這是我上大學時的一些課外樂趣,非專業,才疏學淺,僅僅是喜歡,以下內容全部是手打,想到哪寫到哪,本文側重點大概是新疆、中亞、東歐,東南亞,東亞等地的民族語言文字,請指出錯誤哈哈哈。2333話說我一個故事答主湊什麼熱鬧啊。


PS:禁止轉載

1. 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烏茲別克語等突厥語族在中國,一般都採用阿拉伯字母書寫,而在境外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等一般都是用西里爾文字(俄文字母是西里爾變體,西里爾字母有時也被稱為斯拉夫字母)。這其實很好玩,同一種語言在我國國內使用閃米特語族的文字(阿拉伯語屬於閃米特語族),在國外使用斯拉夫語族的文字,然而這種語言其實是屬於突厥語族……


2. 另外維吾爾語在新中國建國時期使用過老維文(即阿拉伯字母),後來有段時間改為拉丁文書寫,即新維文,是用漢語拼音的大部分字母所拼寫的,但是因為不符合國際語言學的規律,用了20年在80年代被國家廢止,重新使用老維文。


3. 蒙古語,在中國境內的蒙古族使用老懞文,即現在的豎行文字,其實這種文字是回鶻文字,其實是8到15世紀,維吾爾族所使用的文字,是的你沒有看錯,古代維吾爾族就使用的是今天的老懞古文這種文字,西域據說還是千里佛國。蒙古人本來是沒有文字的,後來13世紀的時候,成吉思汗才使畏兀字以書寫蒙古語,滿文則借鑒了回鶻式蒙古文書寫(17世紀)。即滿文參考了蒙古文,蒙古文參考了古維吾爾文,可以這麼理解。而今天在蒙古國的蒙古族人,他們使用的是西里爾字母所拼寫的蒙古文,和俄羅斯文,中亞一些國家使用的文字一個套路。今天的蒙古國被稱為俄化最嚴重的國家不是沒有道理的。


4. 接上條講,其實維吾爾族一開始使用的還不是回鶻文,而是突厥文,這是一種拼音文字,7-10世紀,突厥族們使用的一種文字,既可以從左書寫也可以從右邊書寫。後來還用回鶻文,再後來改用察合台文,這是一種蒙古人統治時期,維吾爾族書寫的阿拉伯文體系的文字,現已消亡,今天的老維文就是從這個基礎上創造的。


5. 中國大約有5-6萬的塔吉克族,基本都居住於喀什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族自治縣,這個縣位於帕米爾高原。說到塔吉克族,我們知道境外有個塔吉克,這個國家與中亞其他什麼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區別很大,為什麼呢。因為塔吉克族是歐羅巴人種,而哈薩克族,烏茲別克組,土庫曼族(中國境內叫撒拉族),吉爾吉斯族(中國境內叫柯爾克孜族)都是突厥人種後裔,多是蒙古利亞與高加索混合人種。這也造就語言的完全不同。一個哈薩克族人說話,維吾爾族人可能能聽懂80%,但是沒有學習過塔吉克語的維吾爾族可能一句塔吉克語都聽不懂。但是塔吉克語在中國是沒有文字的,他們會書寫漢字與維文。在中國所有的塔吉克族基本上都會講三種語言:漢語,維吾爾語,塔吉克語。上次我在塔縣遇到個小夥子還會哈薩克語與蒙古語。

6. 維吾爾語與土耳其語屬於突厥語族的不同語支,區別很大。但是我一維族朋友說,雖然語法與辭彙差別有些大,但是學習土耳其語對他們來說相對很快,土耳其語與我國撒拉語的差別較小,基本可以互通。(都屬於烏古斯語支)而維語與烏茲別克語差別很小。


7. 回到滿語上來。滿語屬於通古斯語族,目前中國境內會滿語的人已經非常少了,估計不足千人(不負責任的數據,我也曾看過有數據稱不足百人,不知詳情)。但是滿語與錫伯族使用的錫伯語非常相似,99%的相似,錫伯語曾經是滿語的一個分支,18世紀的時候,很多錫伯族從東北遷到了新疆戍邊,錫伯語從這個時候開始有分化,逐漸發展成新的語言,使用的是回鶻式豎排文字。而清朝後期,基本上很多滿族都已經不再使用滿語了,因此沒落。我有幾個錫伯族朋友表示,現在北京很多研究滿語的中心都是錫伯族在裡面做研究233333。


8. 再回到中亞說些好玩的。東干族是一支定居在中亞哈薩克與吉爾吉斯斯坦部分地區數百年,祖籍在中國甘肅等地的回民移民後裔,族名意思是「東邊來的人」,他們依舊自稱是回族,全民信仰伊斯蘭教,保留多項我國的主要傳統文化(在早期,結婚時新郎一律穿藍色長袍馬褂,頭戴禮帽,上插紅花,肩披紅綢,屬典型晚清時期新郎打扮,後來改為西裝禮帽。但是新娘仍然梳燕燕頭,戴上假髮套,插上金銀首飾和各色的絹花。身穿繡花大襟長袍,配一方大披肩,褲腿綁帶上系著銀鈴,腳登繡花鞋,手裡拿一塊大花帕子,始終保持著清代打扮。東幹人結婚時還要耍公婆,在新郎家父母的臉上抹上紅顏色,讓前來祝賀的人任意取樂。這很像中國陝西、甘肅、寧夏一帶回族的結婚習俗——百度百科)。2010年統計的數字是有10萬人。東幹人的官方語言是我國的甘肅方言,目前使用西里爾文字書寫文字。又因為多民族混居,基本上都能說俄語哈薩克語等。


9. 再說個冷門的,中亞的朝鮮族。在哈薩克等國有35萬多土生土長的朝鮮族。這就納悶了,朝鮮族世代居住在朝鮮半島,離哈薩克非常遙遠。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是1937年開始,朝鮮族被斯大林強制遷徙到中亞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生活在蘇聯遠東和濱海邊疆區的朝鮮族人的命運也發生了變化。據俄羅斯的朝鮮族後裔李山介紹說,當時蘇聯正與德國、日本等國進行戰爭,當時朝鮮人是日本國民,日本收買了一些朝鮮族人在遠東地區進行間諜活動。這些情況引起了當時蘇聯政府的注意。朝鮮族人善於耕作,而當時的中亞地區地廣人稀,有大片尚未開墾的土地。基於上述原因或者是至今不明的其他原因,1937年,斯大林簽署命令,將生活在遠東和濱海邊疆區的20萬朝鮮族人「遷移」到中亞地區。

在中亞的朝鮮族基本上都會使用俄語,朝鮮語也會,但是使用的是西里爾文字書寫的朝鮮文,又是一項符合蘇聯特色的發明啊……

喝口水,讓我看看中亞還有我國北方還有什麼可寫的……沒有就寫南方的了,忽然發現開的坑好大。


打這麼多字有沒有贊贊啊…… 先休息休息,未完待續


1、部分吳語區已經不分「買」、「賣」兩字發音,而且也沒必要用「買進」、「賣出」來區分,畢竟買賣的活動通常是雙方見面的,通過觀察動作即可。

2、「早」與「晚」的困擾
①現在甲地8時,乙地9時。
結論:甲地乙地一個小時。
②乘客甲8時到上海,乘客乙9時到上海。
結論:乘客甲乘客乙到一個小時。


語流音變也算一個。
一弦一柱思華年。一,本來是一聲。這裡讀成四聲和二聲。


漢語口語和日語是一種奇特的「話題/主題優先型」語言。
這讓部分中國人學日語時蛋碎,和大部分歐美人學漢語和日語時蛋碎。
飯我吃了。大象鼻子長。星期天有空嗎?
飯は食べた。象は鼻が長い。日曜日は暇ですか?
這幾句中,「飯」「大象」「星期天」都是話題,而不是主語。
與之相對,歐洲諸語言多為「主語型語言」,也就是某些句子成分允許提前(其中英語只是某些情況下可以提前,德語是普遍情況可以提前,而拉丁語是語序愛怎麼亂怎麼亂都沒關係),如
Here comes the bus.英語√
Hier kommt der Bus.德語√
The fish eat I.英語×
Den Fisch esse ich.德語√
但提前的部分不稱做「話題」。句子中的主謂結構一定是完整的(除非像命令句省略you)。


以前上語言學課時,小愚叔叔曾經講過語言學的一經典句子,大概是這樣的:

A preposition is a bad word to end a sentence with.


不是我說你=我說你
你說你=我說你
中國隊完敗菲律賓隊=中國隊完勝菲律賓隊
xx死了爹=xx爹死了
我好容易xx=我好不容易xx


聾啞人使用的手語不是世界通用的,各國有各國的手語,不同國家聾啞人交流是需要手語翻譯的。另外,手語比我們正常人使用的漢語英語法語等語言更加豐富和複雜,有著更多的時態,能表達更多微妙的含義。


1)日常口語的白話詞,因為排除了文字的干擾,有許多存古的部分。比如北京話的「沒有」就是「無有」。「無」在口語詞里還保持著重唇音m,這是中唐的層次。「你」其實就是「爾」魏晉時代的讀音。上海話里「今朝出去用忒仔ta鈿哉」里的「ta」就是「多」,還維持在宋朝歌韻高化前的狀態。廣東話稱兒媳為「新抱」。這裡的「抱」本字就是「婦」;和北京話的「沒」一樣,還維持在重唇輕唇分化前的狀態。

2)「坑人」的「坑」其實就是「傾」在北京話里的白讀。「傾」原本文讀king,白讀keng。文讀音king在康雍時代經過顎化,成了今天的qing。可能是因為與白讀音keng差距已經過大,所以「傾人」寫作了更直白的「坑人」。


3)民科經常有理論,說北方方言如何「夷狄化」,南方方言才存古。這是純粹的胡扯。沒有語言可以維持千年不變。不論南北方言,都繼承了中古漢語,同時發生了變異,只不過變異的部分不同罷了。北京話的後鼻音「ang」就是相當存古的部分,從《詩經》,《楚辭》的時代到今天幾乎沒有變化。相比之下,廣東話已經母音高化為「ong」了。廣東話的「六魚」、「七虞」和「四豪」已經合流了。「都、刀」;「到、妒」;「道、度」,這些在中古漢語和現代北京話都是不同音的,但粵語已經無法區分。粵語廣州話已經無法區分來自中古漢語的平翹舌。粵語介音的丟失比北京話還厲害。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扔塊磚頭。

日語中關於「あげる」(授)和「もらう」(受)的用法相當頻繁,這點可以遷移到漢語的日常語言表達里。
比如在網上和別人討論某種觀點的時候,「請正面回答我的問題」這樣說難免有些衝撞,這時候換成日語的表達方式:「可以得到你的正面回答嗎?」就顯得柔和了很多。

學過英語的都知道定語後置,定語後置用於解釋說明的時候很方便,可惜中文裡一般只能把定語前置,這樣就顯得句子很長很難理解。
比如:「你去不去你叔叔擺的你堂弟的在北京的結婚宴?」這句話就很長,主要長在定語上。這時候可以把英語的定語後置遷移過來,加幾個逗號,就變成了「你去不去你堂弟的結婚宴?你叔叔擺的,在北京。」(經評論區指正,這個用法是漢語本身的特點,並不是「西式語法」)

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表達,有時候用別的語言的語法習慣會更清晰。


有很多哦,比如下面這些零碎的語言學知識。

我們每天都在說普通話,會有聲調。聲調方面,有調值、調類這樣的概念,調值是聲調的實際讀法,普通話的調值有四種,高平調、中升調、降聲調,全降調,用五度標記法標記為[55]、[35]、[214]、[51]。調類是指聲調的種類,是根據聲調的實際讀法歸納出來的類型,普通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類,分別對應上面的調值。

可以把我們說出的一句或者一段話理解為語流,在我們說話的過程中,有些字的讀音和規範的不一樣了,但只是在這句話中不一樣,是臨時的變化,叫做音變。和我們生活最息息相關的來了,可能你不會注意,但是我們的確是這麼發音的。


一、啊的音變

比如說漢字「啊」,放在句尾時,會受到前面一個字的讀音的影響,讀音隨之發生改變。
1、前面一個音節最後的音素是a、o(不包括ao、iao)e、i、ü、ê時,讀作ya,「呀」。
如:誰啊
2、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ao、iao)時,「啊」讀作wa,同「哇」。
如:你好啊 ,李銀河
3、前面的音素是-n時,「啊」讀作na,同「哪」。
如:看啊
4、前面的音素是-ng時,「啊」讀作?a。
如:想啊
5、在zhi、chi、shi、er後,「啊」讀作ra;
如:支持不支持啊
6、在zi 、ci、si,「啊」讀作za。
如:資詞不資詞啊

二、上聲的音變
1、上聲在上聲音節前,前一個上聲音節調值一般由[214]變為[35](陽平),比如 好想

2、在非上聲聲調之前,上聲音節調值由214變為21(半上),比如 海報

3、三個上聲音節相連時,前兩個上聲的變調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詞語的語意確定詞語內部的語義停頓,然後再進行變調。


語言學的知識很有趣,但是學太久了,忘了很多,強答一番,有錯的地方千萬輕拍。


推薦閱讀:

為什麼普通話中不能連著發兩個第三聲(上聲)?
漢語是否會在可預見的將來與英語並駕齊驅成為科研界主流語言?
如何看字就分辨其聲母是「s」還是「sh」,韻母是「in」還是「ing」?
北京話在逐漸長出長母音和擦音韻尾嗎?
台灣人用「超」表示「很」是向屈原學來的嗎?

TAG:語言 | 文化 | 語言文化 | 漢語 | 對外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