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義為什麼會導致清朝統治的崩潰?

一直很不理解,在一個遠離統治中心的城市爆發的一次地方暴動怎麼就導致了清王朝統治的崩潰?這跟此前的改朝換代和此後的政權更迭都不同,畢竟首都沒有被起義者佔領,軍隊沒有被起義者消滅,統治集團的核心人物也沒有被起義者抓獲或殺死。


10月武昌起義只是辛亥革命的一小部分,

在它之前的,9月四川保路運動,革命起義達20萬。

在它之後的,11月蘇、浙、滬革命起義成功,12月初攻佔南京,宣告清政府的東南富庶財源徹底喪失。

同時,占清政府財政收入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海關收入,因英國人控制,未將海關收入交與清政府或臨時政府的任何一方(可以,這很英國,攪屎棍本色)。

你說臨時政府推翻不了滿清,因為它是窮逼,沒錯,可清政府更是窮逼中的窮逼,臨時政府是中央沒錢,但蘇浙滬的軍政府可有錢,清政府還有什麼?清政府的瓦解是必然的,別說袁世凱打下武漢,就是拿下整個湖北還能解決整個清政府財源(江浙滬和海關)徹底斷絕的問題?

給予清政府致命一擊的是灤州起義,清政府和北洋軍閥控制的核心區域——直隸——爆發了革命黨指使下的北洋新軍兵變,如果說原來北洋軍閥還可以在南北間待價而沽,那麼此時北洋軍閥反清逼宮已經刻不容緩,北洋軍閥內部的中低層官兵傾向革命的趨勢越發明顯。如果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張勳等北洋軍閥不想成為清政府的陪葬品的話。


第一,武昌起義爆發前,社會各界對清政府的「預備立憲」普遍抱有期待。既然能和平立憲,為什麼還要流血革命?結果1911年年中,清廷公布了「皇族內閣」的方案,不僅悍然打破了當時世界上皇族不入閣的慣例,還是赤裸裸的滿人專制。社會各界對清廷極度失望,於是革命成了唯一的選擇。

第二,發動起義的是訓練有素的新軍,戰鬥力絕非會黨之流的烏合之眾可比。即使清廷調來最精銳的北洋六鎮,猛攻一個半月,也僅僅只拿下漢口和漢陽,武昌還在革命黨人手中。而這一個半月,足以讓大家看透清廷的內訌與虛弱,所以紛紛站隊,拋棄了清廷。

第三,武昌起義的爆發,也與湖廣總督瑞澄處置不當有關。起義前夕,因革命黨人在漢口俄租界製造炸彈不慎爆炸,導致瑞澄搜獲革命黨人名冊。瑞澄既不按名冊抓人提前消除隱患,也不聽人勸諫當眾燒掉名冊以安人心,而是束之高閣,引而不發。於是三鎮新軍人心惶惶,不僅革命黨人心急如焚,大量沒有參與革命黨的士兵也聽信謠言,以為自己被革命黨人寫入名冊,朝廷旦夕將來抓捕。在這一片惶恐之中,熊秉坤等革命黨人發動起義,一直等待另一隻靴子落地的新軍士兵們,怎能不群起響應?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奮起一博!等到清廷反應過來的時候,少數革命黨人策劃的小規模暴動,已經演變成武漢三鎮一萬多名精銳新軍的大起義。這時即使是袁世凱親自督戰,北洋六鎮也難以在短期將起義撲滅。而一旦短期內不能消滅起義新軍,那麼清廷的分崩離析就是水到渠成。所以滿清遺老編撰的《清史稿》對時任湖廣總督的瑞澄大加鞭撻,稱瑞澄「謚以罪首,尚何辭哉!」


清帝不是被起義軍攻佔首都被俘的,而是簽定了清王室的優待條約和清帝遜位詔書自己下台的。

清朝的滿洲八旗軍早在太平天國時期就不管用了,平定太平天國的是地方團練武裝起家的湘軍(曾國藩)和淮軍(李鴻章)。甲午戰爭後開始按照西方的制度、訓練和裝備組建新軍。而袁世凱就是北洋新軍的首領,手下有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徐世昌,張勳,曹錕等。 去鎮壓武昌起義的也是北洋新軍。而袁世凱有私心,逼清帝遜位的也是新軍。

清末科舉的廢除,導致士子沒有出路,很多人投軍。還有很多人去東洋日本上軍校,回來參加新軍。很多人在日本參加了同盟會和光復會,具有革命思想。

這是清末軍隊的基本情況。

另一方面,由於甲午戰爭失敗後簽訂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變革之聲漸起,百日維新雖然失敗,但是康有為、章太炎等人發出的變革的聲音卻奠定了思想基礎。清政府又經歷了八國聯軍,不管起因如何,國都被攻陷,王室逃亡,也是一個屈辱。 但日俄戰爭日本打敗俄國,所以清朝上下略感振奮,覺得東亞人也可以打敗西洋人,決定取法日本,要搞君主立憲。派大臣去考察立憲,搞預備立憲,各地搞咨議局,吸收各地士紳工商界人士參與。

但後來立憲的安排讓滿族和皇族占關鍵位置,士紳大失所望,對君主立憲失望,對革命黨同情,民心漸失。

這是民間士紳階層的情況。

還有就是革命黨人建立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共進會,同盟會,不斷進行思想宣傳,組織了了很多次起義,海外籌款,與洪門、三合會、哥老會等勢力合作,並滲透到新軍中。

武昌起義爆發時,由於湖北新軍大部分被調到四川鎮壓保路運動,武昌空虛,所以一時沒有平定。 而武昌首義後,各地方新軍中的軍官就響應起義,各省咨議局也宣布獨立,短短7周內就有15個省份宣布脫離清室獨立。這大大削弱了清朝統治的合法性。

清朝那些親王控制不住局面,北洋新軍又不聽調遣,只好請出袁世凱主持大局。袁世凱和親王們又有隔隙,於是並不是特別上心平定起義。

革命黨人如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不希望戰火連累到老百姓,所以與袁世凱談判,答應如果清帝遜位,孫中山辭去大總統,推舉袁世凱為民國大總統。

於是袁世凱就威脅孤兒(溥儀)寡母(隆裕太后),親王們也沒有膽量,於是清帝就談妥了優待清王室的條約,退位後被視作外國元首,依然住在故宮後院,每年還有給王室的費用,就退位了。

所以推翻清朝統治不是單純的軍事勝利,而是文化、思想、政治和軍事力量的綜合結果。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 武昌起義

為什麼是武漢?

1湖北新軍---地方上唯一能與中央軍(北洋)匹敵的軍事力量

人才

從1895年到1906年,湖北先後開辦了武備學堂、武高等學堂、陸軍測繪學堂等軍事學堂和許多訓練班,培養了近5000名軍事人才,安置在新軍各級崗位上。

軍事素養

湖北新軍雖然無法在規模上與北洋新軍相比,但它同樣是一支用西法編練的在當時的中國最為優秀的新式軍隊。1906年秋,清政府在河南彰德(今河南安陽)舉行秋操,北洋袁世凱和湖北張之洞各練之新軍舉行南北新軍的大演習。時人對兩軍的評價是:北洋新軍「以勇氣勝」,湖北新軍「以學問勝」。

湖北新軍

知識

與北洋「士兵多不識字」不同,張之洞比較重視士兵的文化素質,因而他的《湖北練兵要義》第一條就是「入營之兵必須有一半識字」。兩年後,更要求新募之兵「實能識字寫字並能略通文理」。湖北新軍也確實招收到大批知識分子,「秀士入營者頗多」。識字的知識青年讀過書見識廣,敢於持有不同政見,不同於舊軍官兵愚昧效忠。

2. 革命組織

至辛亥武昌首義前夕,湖北新軍直接加入革命組織的已達2000多人,受其影響的4000多人,站在清方一邊的不足千人,成為了向清王朝打響「第一槍」的首義之師決非偶然。孫中山早期依靠三合會、哥老會,每次參與者不過百十來人,而湖北革命人士的組織要更加嚴密,力量也強大得多。

3.武備

兵工廠

湖北炮槍廠於光緒十八年(1892 年)動工,兩年後落成。初與漢陽煉鐵廠合署辦公,亦由蔡錫勇主持,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 年)始行分離。張之洞建湖北槍炮廠,「器必求精求新」,他通過駐德公使許景澄訂購當時最先進的小口徑槍、新式快炮及炮架、炮彈、槍彈等成套設備,不惜屢屢追加貨款。該廠所能生產的七九式步槍、口徑六至十二厘米的陸路快炮、過山快炮,均屬當時較先進的軍事裝備。

繼張之洞總督湖廣的陳夔龍(1855—1944)到任後前往工廠視察,「目睹其制度宏闊,成效昭然,竊嘆為各行省所未有。」他還在奏摺中報告了湖北兵工廠的生產實績:經升任督臣張之洞經營締造,十有餘年,逐漸擴充,規模卓著。綜計自開機製造以來,共造成步、馬快槍十一萬餘支,槍彈四千數百萬顆,各種快炮七百四十餘尊,前膛鋼炮一百二十餘尊,各種開花炮彈六十三萬餘顆,前膛炮彈六萬餘顆,槍、炮器具各種鋼胚四十四萬六千餘磅,無煙槍、炮葯二十七萬餘磅,硝鏹水二百數十萬磅。

舊中國軍隊裝備的主要兵器--漢陽造

軍械庫

楚望台軍械庫是當時國內最大的軍械庫之一,庫存德國、日本及漢陽造步槍5.9萬支、炮一百二十多門及數十萬發彈藥。

4.新興資產階級

第一,自從開埠以來,漢口的傳統商業優勢進一步發揮,並由內貿型的商業重鎮一躍而為國內屈指可數的國際貿易商埠。從國際貿易商埠方面來看,漢口的直接對外貿易,到1903年已突破1200萬兩,1905年更突破3500萬兩;漢口的間接對外貿易1904年已突破1億兩大關。1905年,漢口洋行和外國商號最多時達250家,在漢外國人達數千人。以致有人聲稱:「漢口商務在光緒三十一二年間(1905、1906),其茂盛較之京滬猶駕而上之。」(註:《民立報》,1911年3月4日。)

第二,漢口的近代民族工業起步,並得到迅速發展;城市的經濟功能,由商業獨秀到工商並重。張之洞先後創辦漢陽鐵廠(1890)、湖北槍炮廠(1890)、大冶鐵礦(1890)、湖北織布局(1890)、漢陽鐵廠機器廠(1892)、漢陽鐵廠鋼軌廠(1893)、湖北繅絲局(1894)、湖北紡紗局(1894)、湖北制麻局(1898)等近代企業,占同期全國新建官辦與官商合辦企業的24%,為全國之冠(註:羅福惠:《湖北通史·晚清卷》,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230頁。)。張之洞的倡辦實業,促進了民辦企業的發展。1897年民族資本家宋煒臣興辦的漢口燮昌火柴廠,年產火柴1億盒,是全國最大的火柴廠。據統計,至1911年,武漢有較大型的官辦、民辦企業28家,資本額達1724萬元,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居第二位。

第三,張之洞改書院、興學堂、倡遊學,使包括漢口在內的武漢三鎮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近代教育體制。傳統的書院教學以研習儒家經籍為主,張之洞致力於書院改制,相繼對江漢書院、經心書院、兩湖書院的課程作出較大調整,各有側重,以「造真材,濟時用」為宗旨。在興辦新式學堂方面,其創辦的算學學堂(1891)、礦務學堂(1892)、自強學堂(1893)、湖北武備學堂(1897)、湖北農務學堂(1898)、湖北工藝學堂(1898)、湖北師範學堂(1902)、兩湖總師範學堂(1904)、女子師範學堂(1906)等等,則涵蓋了普通教育、軍事教育、實業教育、師範教育等層面。在「遊學」方面,湖北是晚清派出留學生最多的省份之一。到1905年,僅留日學生就達1700餘人,居全國之冠。張之洞督鄂期間,湖北武漢已成為新式教育的中心和國人矚目之區。一如端方在光緒三十年(1904)所奏:「近日中外教育家,往往因過鄂看視學堂,半皆許為完備。比較別省所立,未有逾於此者。」(註:《光緒朝東華錄》(五),第5165頁。)

第四,外國銀行在漢設立的分支機構增多,國內銀行開始出現,漢口成為內陸地區的金融中心。漢口開埠之前,尚無現代意義上的金融機構,1861年英國匯隆銀行在漢口設立分支機構,開外國銀行在漢口開設分行之先河。此後以迄張之洞督鄂前,先後有英國麥加利銀行(1863)、英國滙豐銀行(1866)、英國有利銀行(1866)、法國法蘭西銀行(1876)、英國麗如銀行(1877)、英國阿加刺銀行(1880)等在漢口開設分行。張之洞督鄂期間,隨著漢口工商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除了傳統的英國銀行外,德國的德華銀行、法國的東方匯理銀行、俄國的道勝銀行、日本的正金銀行等也紛紛來漢設立分行。同時,中國通商銀行(1897)、中國銀行(1905)、大清銀行(1906)、浙江興業銀行(1906)等也在漢口開業。這些現代性的金融機構與傳統的錢莊、票號、錢鋪等民間金融機構共同構築起武漢的金融大廈,成為武漢工商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註:另據已有的研究,20世紀初,武漢的金融業進入興盛時期。

首倡共和

1911年10月11日,革命黨人在武昌起義取得勝利以後,建立的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即「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是辛亥革命時期建立的第一個省級革命政權。 不久湖北軍政府頒布「中華民國鄂州約法",推崇民主共和,舉世震驚。各省都督府代表聯合會成立後,議決在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前,以湖北軍政府代行中央軍政府職權。

抗爭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震驚了清政府,清政府迅速作出反應。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撤銷瑞澄職務,命他戴罪立功,暫時署理湖廣總督;停止永平(今河北盧龍縣)秋操,令陸軍大臣蔭昌迅速趕赴湖北,所有湖北各軍及赴援軍隊均任其節制;令海軍提督薩鎮冰率領海軍和長江水師,迅速開往武漢江面。14日,清政府編組一,二、三軍,以隨蔭昌赴湖北的陸軍第四鎮及混成第三協、十一協為第一軍,蔭昌為軍統(也稱總統);以陸軍第五鎮為第二軍,馮國璋為軍統;以禁衛軍和陸軍第一鎮為第三軍,載濤為軍統。三軍迅速向漢口附近集結。面對這一形勢,湖北軍政府於1911年10月15日決定首先掃蕩漢口敵軍,然後向北推進,以阻止清軍南下。從10月18日出戰漢口,到1911年11月27日漢陽失陷,前後戰鬥41天,史稱「陽夏戰爭」、「陽夏保衛戰」、或漢口、漢陽保衛戰。

為時一個半月的陽夏戰爭,是辛亥革命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在這41天之中,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浙江、貴州、江蘇、安徽、廣西、福建、廣東、四川等省市,先後獲得獨立。關內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肅、河南、直隸、山東四省效忠清朝。

革命軍雖然最後失利,但這次戰役仍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有效地保衛了首義之區和第一個革命政權,而且為各省樹立一個英勇抗敵的典範。它充分暴露了清軍的殘暴和虛弱,使清王朝的反動統治進一步陷入孤立和瓦解的境地。它吸引了清軍絕大部分主力,使清政府無力有效地控制和鎮壓其他各省起義,從而有效地促進了革命軍和革命力量在全國範圍內的發展。

對於金吾所說的 「10月武昌起義只是辛亥革命的一小部分, 在它之前的,9月四川保路運動,革命起義達20萬。在它之後的,11月蘇、浙、滬革命起義成功,12月初攻佔南京,宣告清政府的東南富庶財源徹底喪失。"

個人認為湖北革命軍首先發難,並佔領了當時國內數一數二的工商業中心和交通樞紐武漢,憑藉漢陽兵工廠、軍械庫以及漢口的革命群眾發展出近六萬革命軍,在陽夏保衛戰中以巨大的犧牲拖住了清軍絕大部分主力。雖然武昌起義沒有直接推翻清政府,但是做出的卓絕貢獻不容抹殺。

對於金吾所說的 "給予清政府致命一擊的是灤州起義,清政府和北洋軍閥控制的核心區域——直隸——爆發了革命黨指使下的北洋新軍兵變"。

個人認為灤州起義參與者不多,影響有限,不如灤州兵諫。我們看一下灤州兵諫的經過。

1911年,清政府決定在直隸永平府 (府冶在今盧龍)舉行第三次秋操(軍事演習),參加演習的第六鎮統制吳祿貞 (湖北雲夢人,1897年在日本加入興中會,1902年回國從事革命活動)、第二十鎮統制張紹曾 (河北大城人,早年留學日本,傾向革命)和第二混成協統領藍天蔚 (湖北黃陂人,1904年入同盟會)同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時稱"士官三傑",三人密決於開操之時,以實彈攻擊西軍,掃清禁衛軍後整軍入京,直取首都。並密約武漢同時舉兵,使清廷首尾難顧。

不料,10月10日武昌首義成功。清廷上下驚慌失揩,遂急令永平秋操停止,並調集各部南下武漢,鎮壓起義。張紹曾截獲南下軍火後實行兵諫,清政府派吳祿貞前往平息,吳祿貞到了灤州後卻鼓動張紹曾起義,策應武昌起義,顛覆清王朝,張紹曾猶豫不決,吳祿禎又赴石家莊與山西革命黨聯繫,擬聯合北方新軍直搗北京。後由姦細告密未成。他斷然截留北洋軍運往湖北的軍火,並電奏清廷,要求停止進攻漢口。清廷懷疑吳祿禎為革命黨,但又不敢貿然將其撤換,特授予署理山西巡撫以籠絡。

隨即山西也爆發了革命,閻錫山被推為山西革命軍都督,清廷調吳祿貞率第六鎮前往鎮壓。吳祿貞卻在娘子關與閻錫山會談,組建"燕晉聯軍",商定於11月7日共討北京。11月2日,吳祿貞向清廷謊稱山西民軍已接受招安,並以"消弭戰爭"為由在石家莊扣留了北洋軍運往湖北的軍火,吳祿貞的舉動令清廷產生了懷疑。袁世凱指使其死黨周符麟用二萬元收買了吳部下馬步周和其他幾個軍官。11月7日凌晨,馬步周率幾名打手闖進吳的住所將其槍殺,然後又割下吳祿貞的首級,以便向主子請功。吳祿貞就這樣被袁世凱秘密買兇殺死,年僅31歲。

張紹曾認為吳祿貞一死,"應援斷絕","盡成泡影","鋌而走險,徒取敗亡";另一方面,他又輕信於清廷所頒布的《十九信條》,認為"朝廷銳意維新,定卜可達希望",因此,交出兵權,避居天津 (後被政敵所害)。灤州兵諫宣告失敗。

簡單介紹一下革命先驅吳祿貞

1898年,吳祿貞被張之洞推薦入日本士官學校學習陸軍騎兵科深造,成為我國留日第一期士官生。在校結識了張紹曾、藍天蔚,三人學習成績突出,志趣不凡,後來被人們稱為"士官三傑"。他看到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在戰敗中國之後飛速發展,大為震驚,痛感非改革政治、傾覆清室,不能轉弱為強。決心以革命排滿為己任,走上革命道路。留日期間,吳祿貞除了刻苦學習軍事知識,對於西方民主思想也多有參研,並發起組織了留日學生的第一個愛國團體"勵志會"。後吳祿貞在橫濱拜訪了孫中山,被孫中山的革命思想所吸引,加入興中會。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孫中山決定在珠江、長江流域乘勢起義,派吳祿貞、傅慈祥秘密回國,與唐才常共同謀劃。吳祿貞和秦力山指揮的自立軍前軍為庚子年長江流域大舉中唯一發難者。自立軍起義失敗後,吳祿貞重返日本。

1901年冬,吳祿貞從士官學校畢業,回到武昌後,被張之洞扣押。在審訊時,張之洞反被吳祿貞說服,委他以重任,任武昌武普通學堂教習、會辦,一時轟動武漢。吳祿貞利用職務之便並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廣泛撒播革命火種,秘密翻印陳天華的《警世鐘》、《猛回頭》等革命書刊,散發到學堂、軍隊。創建了國內第一個秘密組織"花園山聚會",倡導"秀才當兵",使得一批具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從軍,大大加強了軍隊本身的文化程度的同時爭取了大量支持和同情革命的軍人。

可以說正是吳祿貞在湖北新軍中的革命活動播下了武昌起義的火種,有人說如果吳祿貞不死,辛亥革命北方的形式會大不一樣,但無論如何他為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吳祿貞墓

墓碑

孫中山為吳祿貞做的悼文

荊山楚水 磅礴精英 代有偉人 振我漢聲

觥觥吳公 蓋世之傑 雄圖不展 捐軀殉國

昔在東海 談笑相逢 倡義江淮 建牙大通

契闊十年 關山萬里 提兵燕薊 壯心未已

灤州大計 石庄聯軍 將犁虜廷 建不世勛

猰貐磨牙 蜂蠆肆毒 人之雲亡 百身莫贖


因為「勢」

武昌起義之前清王朝就已經分崩離析離心離德了,大夥都在自己籌謀自己的未來的發展,不過沒人願意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武昌起義,有了黎元洪這個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他其實是被迫),第二個第三個沒有了心理負擔,開開心心的開始吃螃蟹

換個角度從清王朝看,這叫樹倒猢猻散

不光清朝,歷史上各朝各代概莫如此


看過的其他史料中,習慣用新兵陣勢的強大、清政府的腐敗、新觀念的傳播來解釋這個問題。

欽定的歷史教材中則以「歷史的潮流」這個接近玄學的原因來回答。

造成某個變革的原因不會太單一,我們可以試試換一個視角:

在封建社會這種「一家之國」的政治模式下,人們相信皇帝是真龍天子,所以理所當然應該被他統治。

慈禧執政後依舊使用的是「老佛爺」身份,難道她是龍母?這是皇家統治被由內毀壞的開端。

侵略者攻入北京,老佛爺同皇帝倉皇西逃。這一逃,幾乎徹底失去了作為皇室該有的威嚴。

當武昌起義之後,各省宣布獨立時,就不用再懼怕清庭的勢力。清庭用自身表現,告訴了大家他氣數已盡。

再來看武昌起義,狹義的武昌起義就是一場起於楚望台的兵變。一群新兵鬧兵變是很常見的,然而因為吳兆霖(個人認為他在起義中發揮的作用大於黎元洪。)與黎元洪等人的加入,這場兵變不再是小孩子惹是生非。尤其在後期,黎元洪的安排統帥是值得肯定的。因為他不主動參與兵變,就說他「攫取革命果實」,這有點虧待他了。

再由於,武昌是在清末兵家重地,有大量軍火,並且地處大清國版圖中心,宣布獨立之後,四面八方都跟風(不是跟風)獨立。於是大清國終於亡了。


大清亡國,其來有自。

武昌起義只是水到渠成,不是武昌起義引燃了全國反清叛清的烈火,相反武昌起義是全國反清叛清趨勢成熟的結果。

鴉片戰爭讓民眾發現原來大清也不是那麼厲害。

太平天國在半個中國折騰十年,又讓民眾發現原來大清連內部民變也未必搞得定。

而更重要的是經歷太平天國以後,漢族士紳階層開始逐步掌握大清的實權——滿洲老爺們你們繼續享福,嚇人收租的事我們這些忠心的漢人來效勞就行啦。

然而一旦形成足夠的勢力,這些掌控了大清命脈的漢族士紳們慾望就會增加。

話分兩頭,民眾已經從幾十年的衰落中失去對大清的信念,洋人作為更高等的階層出現讓民眾進一步醒悟自身被奴役的處境。而變法失敗更讓民眾連一點「總會好起來」的幻想都沒法保留。

於是到1900年前後,全國已經在維持一種脆弱的現狀:

漢族士紳想要更多權力和利益,但想維持清廷。

民眾普遍處在不是不想反,只是反了要殺頭,不可以。

知識分子則表現得最忠心,因為他們上無貪圖,下無積慮。

這時候大清的中央好死不死作了兩個大死,一是為了維持財政收繳漢族士紳的利益歸於中央,並維持滿漢大防;二是廢除科舉,把最忠心的知識分子踢走。

這樣到了1910年前後,其實全國上下除了旗人以外已經沒人希望大清繼續存在了。

而大清又沒法不用漢軍,但漢軍天生就帶了反叛基因(因為你是漢人),有人說武昌起義時瑞啥等人處置不當腐朽不堪,其實我覺得未必就是腐朽不堪,是大家都知道漢人新軍遲早要反的,只是不知道何時而已,所以等到起義風聲走漏了,即使名冊在手,瑞啥能斷定誰反了,卻沒法斷定【誰沒反】,他怎麼動呢?亂動是不是只能逼反更多漢軍?

而當時的全國,被策反的何止湖北新軍。於是前有廣州起義做鋪墊,現在又有武昌起義成功來壯膽,於是全國的士紳、民眾、知識分子就一起反了,被公開拋棄的大清也就迅速壽終正寢了。

有人說是滿洲皇室主動讓位才讓改朝換代迅速完成,其實說錯了。1911年底,已經是革命黨和北洋軍閥之間的較量了,如果皇室不聽袁世凱的,不退位,袁世凱串聯諸將以後,直接劫持溥儀,或者「清君側」,也可以廢帝以促進共和的。最後到底是革命黨協助漢官勢力實現謀朝篡位,還是漢官勢力協助革命黨推翻了滿清,很難說的,也許兩個都是。


清朝的統治早就崩潰了。庚子國變時,漢人督撫促成的「東南互保」更是把清廷最後一塊遮羞布給撕下去。全中國都在等慈溪駕鶴西去,然後散夥。


武昌起義成功,純屬巧合;

辛亥革命勝利,勢在必然。

實際上,直到孫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革命黨軍事、經濟實力都遠遠不及清政府。

不是革命黨多強大,而是清政府自己崩潰。

其一,是滿清貴族集體無底線的腐敗與短視。武昌起義前夕,清廷已經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簡單的說就是統治者都是垃圾。舉例來說:起義當晚,湖廣總督瑞澄明明手握重兵卻不敢組織抵抗,聽到槍炮聲就帶著家人躲到江上;清廷派來海軍鎮壓,幾艘主力艦艦長居然是頤和園昆明湖那個小水窪「畢業」的軍官,只因為他們是滿人;堂堂陸軍大臣蔭昌率大軍前來救援,居然被幾個采棉花的農婦嚇得下令後撤……這樣的統治者,不倒台也是見鬼了。

其二,是立憲派對清廷的失望。慈禧去世前後,立憲呼聲極高,清廷也開始預備立憲並設置資政院。雖然資政院成員一半欽定、一半來自地方實力派,但仍然被立憲派寄以厚望。但載灃上台後,清廷倒行逆施,等到皇族內閣形成,立憲派已然徹底失望,連湯化龍這樣的將領都站到了革命黨一邊。

很多人都認為權力帶有「魔力」,只要有位置、有權力就能搞定一切;殊不知權力也必須得到認可才有意義,載灃用皇族把控軍政所有重要崗位,以為這樣就能抓住權力、延續清廷統治,但他不懂得時代已經崛起了需要分享權力的階層。說白了,不是革命黨多麼強大,是清廷自己作死;即使武昌起義失敗,革命黨也遲早會成功。


武昌起義的成績早在各地督撫搞東南互保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在加上後來滿清皇室搞的立憲新政還是滿漢分離那一套,這大清呀怎麼才能不完蛋呀.武昌起義十幾天的時間,,各個省立刻群起響應獨立.要知道一個統治得了的政權,要想一個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宣布獨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要有多少事情要解決協調,有多少勢力要互相妥協,有多少利益要從新分配,而偏偏武昌起義的槍聲一響,這一切在半個月沒有的時間裡就都搞定了,而且不只一個省.這還不明顯嗎,都已經準備好了,就等第一個吃螃蟹的了,.


誰讓滿清變法廢除科舉

天下漢奸離心離德,一聲槍響紛紛獨立


總的來說,歷史的進程總是在某個節點迅速向前推進,以燎原之勢發展。武昌起義就是這個節點。記憶最清楚的是,本來武昌起義是定在八月中秋髮難,因宋教仁沒能從上海趕來,改為八月十八,不料孫武在城裡實驗炸藥被俄警搜查,武漢戒嚴。本來武漢新軍中秘密加入革命軍的人很多,外加湖廣總督對革命軍大加整肅,弄得人心惶惶,流言四起,草木皆兵,過了八月十八,整個武漢新軍已接近爆炸程度。其實,武漢新軍就是全國新軍的一個縮影,全國革命軍都到了承受的臨界點,這命非革不可了!


武昌起義一舉推翻滿清只是表象。真相是在清末的幾十年中,大清早就隨著無數場的起義和戰敗流幹了血,底層早就已經軍閥化了。

他的情況很類似於西周和唐末,地方手握重權,但是中央積威已久,大家都名義上聽中央號令,只等一個大義公開造反而已。

然後,清政府不是亡於武昌起義,而是亡於各省中立,於是政府權威掃地,袁世凱才敢去找皇帝一家人談判。

不知道這樣說你理解不理解,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繼續問我。


八國聯軍侵華後,慈禧真正認識到了中西差距,開始搞清末新政。教科書說清末新政是個幌子,但其實並不是,教育改革,經濟改革,軍隊改革,派遣留學生這些都很好地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特別是軍隊改革修鍊的新軍成為清王朝掘墓人。武昌起義主力就是這些新軍。至於為什麼武昌起義一下子就能推翻清王朝,根本原因就是,先進的經濟和文化觀念是不可能維護舊的政治統治的。


清政府與各階級已經水火不容,在此之前,已經有大大小小几十次起義,清政府的統治地位搖搖欲墜。並且,在晚清,由於太平天國運動,地方軍閥崛起,清政府的中央集權已經大大削弱。無法進行集權,就無法對地方實現有效控制。武昌起義的成功毫無疑問鼓舞了這些投機軍閥投奔革命的『決心』。地方大亂,清政府一下土崩瓦解。


其他回答已經把武昌起義自身說的比較清楚了,我來補充一些武昌起義後全國的形勢

可以說,武昌起義是第一個倒塌的多米諾骨牌,起義12天後,天崩地裂,辛亥革命的狂潮席捲全國。

10月22日,湖南,陝西獨立。

10月29日,山西獨立。

10月30日,雲南獨立。

10月31日,江西獨立。

11月3日,上海獨立。

11月4日,貴州獨立。

11月5日,浙江獨立。

11月7日,廣西獨立。

11月8日,安徽獨立。

11月9日,福建,廣東獨立。

11月22日,重慶獨立。

11月27日,四川獨立

......

這些省份或城市獨立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脫離了清政府的實際版圖,就像高中歷史課本上寫的那樣「清政府在全國的統治土崩瓦解」


那拉氏想亡的不是漢人的中國,而是滿人的中國,她做得不錯。


因為袁世凱


武昌起義成功之後,使得南方很多軍閥便開始走革命道路,此時革命軍的力量是不弱的,一路打下了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這又間接使袁世凱看到了利益,袁世凱逼傅儀退位又導致了清朝覆滅得更加迅速。所以說武昌起義是起到了關鍵作用的,相比此前的廣州起義失敗,武昌起義的成功也是大大鼓舞了革命黨的人心。


其實唐德剛先生當年寫書的時候就講得很清楚了

中山等革命者認為,只要起義成功穩定佔據某重點城市,清朝就如同摧枯拉朽一樣狗帶了。

後來武昌首義也基本完成了這一推演。

but,之前那麼多次起義連最開始的目標都沒有完成,沒能做到首倡義旗。

而雙十起義做到了,然後就足夠了。


推薦閱讀:

民主與社會穩定哪個更重要?
如何評價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的《馬向陽下鄉記》?
無黨派民主政治是否可行?
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網友冷淡看待各種基於愛國目的的抵制外貨活動?
中國古代有沒有類似於西方的近代文官制度?

TAG:歷史 | 政治 | 中國近代史 | 辛亥革命 | 武昌起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