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業不會失壞,那麼懺悔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菩提道次第廣論》里提到了,「已造之業不失壞」,那麼懺悔對業又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具體疑惑如下:1.懺悔是否起到的是減輕果報的作用而無法消除惡業?2.《廣論》里提到的「業不失壞」是否只針對沒有懺悔的情況,其實足夠勇猛精進地懺悔也能消業?3.亦或是我根本就混淆了業與懺悔的關係?
先定義。業,就是往昔所造作的事情,今世它會變成因緣而導致果報現前。
公式表達:業=因+緣。那麼《菩提道次第廣論》里說的「已造業因不失壞」,翻譯成我們都懂的大白話,就是因果不虛。用比較高大上的表達:因不虛棄,果無浪得。翻譯過來就是不會只有因而無果,也不會沒有因而有果。因果互為充分必要條件的關係。1.懺悔是否起到的是減輕果報的作用而無法消除惡業?
比如我做了一件惡事a一定會有一個惡報A,那麼現在我針對a進行懺悔,把懺悔定義為b。那麼現在的果報就不再是簡單的A。而是a和b一起產生果報。那麼結果就是A+B。換言之,懺悔就是在惡因和惡緣中加入善因和善緣。那麼所得到的果報自然相對於以前就會有所改變。當然果報就會減輕。而當懺悔b到某種程度時,惡報A不會現前,自然也就消除了產生惡報的因緣,自然也是消除惡業。
所以,懺悔既減輕果報,也消除惡業。
2.《廣論》里提到的「業不失壞」是否只針對沒有懺悔的情況,其實足夠勇猛精進地懺悔也能消業?
懺悔本身就是在原先單純惡因惡緣的基礎上來注入新的善因善緣,那麼自然就是在消業,消除原先的惡因和惡業。
3.亦或是我根本就混淆了業與懺悔的關係?
其實是您把懺悔排除在了業之外。按照緣起法的最精簡描述「法不孤起」來看,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在因果中,也沒有什麼不是業。其實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是隨業受報而來,不是么?不能脫離業而談懺悔。就像不能脫離因果來討論任何一件事兒……祝您早日成就,吉祥圓滿!從廣義說,業即心行,地藏經里有:起心動念,無不是業;
狹義的語境里,會根據說法需要,取一定角度,或某一段心相續的內容,命名為善、惡業;共業、不共業,身語意業等等。能做主的叫願力,不能做主的業力。六祖老大一聽金剛經心即開悟,一連說了四個何其:何其自性本自清凈, 何其自性本不生滅,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其自性本無動搖, 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一個業如何能失能壞呢?不然這四句話就沒法說了啊。
這是一個見性大德對真相的描述。一個『無限存有』如何失去其一部分呢?一個人能見性,必然已斷見思二惑,無我、法二執。能安住於清凈實相,安住於當下,能於一切時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滿足和平安。於如如不動中,具足一切中,只想給予,只有滿滿的愛。
這就是五祖說的: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業對於見性成道者來說,由於其已經無我,一切法都是他了,並沒有一個受業的主體了。
三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此方它界自他不隔毫端。已經談不上是業了,一切可能性具足,他就是萬法的源頭,此刻當下生出一切法。對於凡夫或因地修行者來說,說有業,因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有我、法二執,有一個受業的主體,方名為業。
這個主體及內外塵相,畢竟是瞎想出來的,瞎以為出來的,所以說懺悔有用,六祖有一段關於無相懺悔的開示: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
可以看出一切業根本上只在當念發生,當念消滅,自作自受;若不強名,若不相續,即名真懺悔,善護念,轉業。
轉一段西方埃克哈特.托利的關於業力的談話。談話中有一些接引的方便,但還是導向根本了義的。
埃克哈特談業力2011-11-02 17:23閱讀:2,108*摘自埃克哈特網站2011年8月電子刊問題:你談到臨在和本體是我們享受有形、創造積極的環境,或使周圍的環境變得更溫和的關鍵。那麼業力是如何融入這一切的呢?埃克哈特:每個人都會出生在一個特定的外在環境里。同時,每個人天生就攜帶著某些特質 – 這些特質也許部分是遺傳的,也可能源自其它。換句話說,一個人天生就有著某些既定模式。我們不需要去研究這些模式從哪兒來,但事實就是一個人會出生在一個特定的環境里。也許是一個充滿暴力的環境,也許是一個相對平和的環境。一個人生來就繼承了某種內在模式。即使痛苦之身也有一部分是繼承的。當你進入一個環境,你會遇到一整套的限制。而那個環境會進一步限制你,在這其中沒有『選擇』的餘地 – 有的只是『影響』。你發現自己身處在這個攜帶著某些無意識模式的世界裡,這些模式限定了這個人會成為什麼樣。業力,在我看來,就是那些掌控著你的生活的無意識的習性。業力,一部分是屬於集體的,一部分是屬於個人的。如果你將業力看作是在你之外的某個抽象的東西,你就無法了解它,只有藉著觀察你自己,你才能夠明白什麼是業力,然後,你會了解很多其他的事情。如果你想要弄懂業力,你需要去看你自己。當某種完全不屬於業力的東西在我的內在升起時,我才開始了解什麼是業力。關鍵就是:揚升的意識,或者說臨在,或者說靈性的覺醒,並不是業力的一部分。它是在另外一個層面的,它打破了因果循環。你並不是靠積累,在東方人們所謂的「善業」,來使自己覺醒。當然,對這個層面來說這沒什麼不好,你可以在你的監獄之中搭建一些圍牆或設施,以使這監獄更加舒適一些,但是,還有一個東西,來自於完全超越業力的地方,它可以隨時進入你的生命。再一次出生當然是業力的一部分。再一次出生更深層的含義是與形式認同。我們甚至不需要去相信輪迴轉世或其它說法,你只需要在你自己的生活中去觀察再一次出生。每一次,當你與腦海中升起的念頭認同,也就是與形式認同,你就降生在 思維之中。你的身份,你的關於自己的感覺就是在念頭裡面。這就是業。你的業力就是對你所繼承下來的,那些受限制的模式的無意識認同。這是將意識完全與那些受限的反應模式等同起來。有人會說,意識就是夢。這就是為什麼在很多靈性的傳統中,我們使用「覺醒」這個詞的原因。意識其實是覺醒,但是當你將它與無意識的模式混為一談,意識就會是在一種做夢般的狀態。一天中有很多次,你都在情緒或思維的習性反應中再一次出生,在腦海里升起的念頭中再一次出生。在外在,業力會創造出情境來證明自己是對的。所以,如果你相信這世界充滿了壞人,你就會遇到很多壞人 – 或者說,無意識的人。即使如果有人是介於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你的信念也會將他們拽入無意識之中。業,就是有意識的臨在的完全缺席。它是機械的。業力自動演繹著它自己。時間無法將你從業力之中釋放出來。「只有當你花費了足夠的時間,才能從業力之中解脫出來」,這是一個誤解。業力會不斷更新它自己,不斷重複它自己。唯一可以使你從業力之中解脫出來的是臨在的揚升。在業力之輪轉動的任何一個點,臨在都可以進來。它可以發生在一個已經被判處死刑的身處監獄的罪犯身上。它可以發生在一個從未聽說過任何與靈性有關的事情的人身上。它可以發生在一個已經靜心冥想三十年的人身上。
臨在將你從業力之中解脫。不是一瞬之間完全解脫。業力有一個巨大的動能。思維模式、情緒模式、習性反應模式。隨著臨在的升起,慢慢地業力漸漸削弱,你會感到自己逐步地從這些模式里退出。它們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因為一旦你是臨在的,這些思維模式可能依舊會升起,但是它們不再是問題重重。它們不再像從前那樣製造痛苦,因為它們已經在覺知之光中被看見。在這覺知之光中,這些模式不再掌控著你的人生。痛苦之身是業力的一部分,在有的人身上,痛苦之身可能很強烈,在其他人身上也許不那麼強。當臨在升起,你就從業力中被釋放。然後,有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因素進入你的生活。比如,一個人需要相當程度的臨在的支持,才能從集體的業力中被釋放出來。然後,這業力會將你刪除,也許在你的內在,你感到不再受這業力影響,或者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搬遷到其他的地方生活。對一個出生在巨大的集體業力之中的人來說,要想不被這業力之流捲入,需要很大程度的臨在。當希特勒上台,很少有人能夠使自己抽離出來。有的人做到了,他們離開了。他們可以看清楚正在發生的事,他們足夠強大,可以使自己不與這集體認同。要將自己從集體業力之中脫離出來需要很多臨在 – 有的人擁有這能力。於是,這成了我們的命定之路:藉著成為臨在的接收器,去超越業力。每一個正在覺醒的人遲早會發現他們成為了別人的老師。一位靈性導師所做的就是指出我們可以不再認同這些無意識的模式,指出從中覺醒的可能性。靈性導師教導你超越業力。這就是你的作用,這作用會日益增強,於是,你要麼成為一位正式的導師,要麼成為一位非正式的導師。靈性的覺醒與走出業力是同一件事。很多人會被你吸引。任何正在經歷覺醒過程的人都已經是一位老師。教導的意思是當某人提到或問到某個問題,或是告訴你關於他們的苦惱時,你發現自己在空間中聆聽。你可能會發現那個答案從你聆聽的寧靜場域之中出現。你並沒有感到「我現在要來教導這個人」。你會發現這教導是自發的。你將幫助人們走出與無意識的認同,也就是超越業力。這適用於每一位正在覺醒的人。當你教導的時候,意識與你的頭腦和諧一致。你的頭腦與更深的意識對頻,頭腦被作為一個管道使用。然後詞語自然從你的口中流淌而出。歸根結底,真正的老師只有一位:那覺醒的意識就是這位老師。它只能教導那些在一定程度上準備好了的人。這個教導需要被接收。如果只有頭腦的密度的話,這個教導不會發生。當人們被你吸引而來 – 那些準備好了的人 – 你會感到吃驚不已,因為你發現自己在說一些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只有當問題被提出,那個意識才會回應。你教導的時候,你也在學習。很多了悟會出現。教與學是同一個過程。當你教導的時候,你加深了你的了悟。你在這裡是為了幫助人們超越業力。重要的是要了解時間不會將你從業力中釋放出來。小我的頭腦會說「我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解脫」。人們需要更多時間的唯一理由是「他們需要時間來意識到他們並不需要時間」。也許需要再經歷二十年的痛苦,他們才能發現,其實他們並不需要時間。在他們意識到那個永恆的力量之前,他們也許需要再多遭受一些痛苦。當然,這個永恆,就是業力的終結。翻譯:游由業障不同於因果。因果是殺人必須被槍斃。殺人犯懺悔也不能逃過槍斃。那這個業障指什麼呢?習慣作惡的人,來生還會作惡,累積惡習,必入地獄,這個就是業障。懺悔改變了你的惡習,叫你向善,使你捨棄惡習。來生行善,不再作惡,積累成佛種子,升天涅槃。
謝邀!
所作善惡業不失是對的,但是懺悔能消惡業也是對的。
為了方便理解,來施設幾種比喻:
比如:買來的速食麵是捲曲成一塊的,為什麼是捲曲狀的?因為「業"(作業)不失。然後放進開水中,面就舒展開來,演變成軟直面了。這就是」消業「(業力消化)了。開水(心變了)浸泡類似於清靜」懺悔「(悔過)。又比如:人偷了東西,內心就陰暗,要時時提防躲藏。這就是」黑業「。一旦悔過發露,並勸導別人都不要偷盜,於是內心便得到解放,變得明亮無畏。這就是」白業「。在明亮中黑暗是無法留存的。再比如:你向天上拋一塊磚頭,磚頭掉下來把自己砸得頭破血流。這叫」業力果報「。但是磚頭拋出去後你後悔了,發願保護天下人都不被石頭砸到,於是自己的身心放大了,比大象還大。那麼磚頭砸下來時就不覺得疼痛了。如果你的身體化成了虛空,那更是果報沒處受了。。。希望我這麼說能幫助你看見法性的真實。改變軌跡。
業確實不會失壞。《菩提道次第廣論》里「已造之業不失壞「的說法是正確的。但懺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不再造新的不善業,甚至可以讓有些已造惡業不再成熟,也就是沒有果報。但也並不是說可以讓所有業都不成熟,完全不再造新的業。完全不再造新的業只有一種方法:證悟阿拉漢果位。
個人的理解:沒有疑悔,坦然接受果報,不二過。因果不離成住壞空。報完也就報完了,終會過去。
以上是世俗諦的角度,勝義諦則是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的時候,注意區分問題的界限,有時候可能會把兩個角度混在一起聊。最近看了幾十年前的粵劇電影帝女花,看著別人的戲,想起生活中人我人性的煎熬,哭了。野狐禪(禪家術語)
百丈禪師每日上堂。常有一老人聽法並隨眾散去。有一日卻站著不去。師乃問:「立者何人?」老人云:「我於五百年前曾住此山。有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說不落因果。結果墮在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轉語。」師云:「汝但問。」
老人便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師云:「不昧因果。」老人於言下大悟。告辭師云:「我已免脫野狐身。住在山後。乞師依亡僧禮燒送。」次日百丈禪師令眾僧到後山找亡僧,眾人不解,師帶眾人在山後大盤石上找到一隻已死的黑毛大狐狸。齋後按送亡僧禮火化。[2]
不昧因果
不昧因果不昧因果既然都不昧因果了有因必有果。比如慣性運動的物體,必然會遇到障礙。
懺悔相當於調動主觀能動性,主動修改果報。比如外力干擾運動物體的運動方向,使之躲過障礙無物。當然,如果外力有點小,或者時間不夠,可能使物體側向撞擊,相當於沒有完全避開。
除非死了,要不然談不上蓋棺定論。
推薦閱讀:
※佛說,有為法。跟成佛沒關係。我們為什麼還修呢!?
※如何增強自己的心念的力量?
※佛祖對於燒高香和燒普通的香這兩種方式,是一個怎樣的態度?
※二十多歲就特別虔誠地信奉佛教的人是什麼體驗?
※如果真的有實驗室牛肉了,僧人可以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