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中的「止觀禪法」和「四念處」是什麼關係?
了解佛法有一段時間,一直對這兩個法門究竟有什麼區別很不清楚。看了一些相關知識,止觀是定和觀照的合稱,而觀照則應該是觀察自己的身體和感受變化還有起心動念,而四念處則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和法念處。從觀察對象上說二者的觀察對象都是自己的身心、意識的變化,從而感悟到無常無我,那麼這兩個法門在理論和實踐上究竟有什麼區別呢,還請各位前輩不吝賜教。
止觀禪法和四念處的關係,就像是「戰術」和「戰略」的關係。在戰略上,應當以身、受、心、法四個方面進行觀照,而在戰術上,則具體對應到止觀禪法的一系列具體業處。
佛陀教導的止觀禪法中,止禪(samatha)有四十種業處,而觀禪(vipassana)則有兩大業處(色業處和名業處)。業處(kammatthana),即心工作的處所,也即心專註的所緣(目標)。
止禪,有四十種不同的對象可以作為培育定力時專註的目標,譬如:止禪入出息念業處(專註於呼吸的概念)、止禪白遍業處(專註於圓形的白色遍相)、止禪白骨業處(專註於骨相)等。換言之,止禪雖說有四十種業處,但是其本質都是一樣的,即「通過選定單一的對象,持續穩固地長時間專註之,以培育心的專註力(定力)」。
實際的禪修實踐中,並不要求將所有四十種止禪業處全部成就。譬如,當一個禪修者成就了止禪的白遍業處,證得了色界禪定中的初禪、二禪、三禪以及四禪,他完全可以在此四禪的強大定力支持下,開始轉而修習觀禪,如實地觀察和辨析身心的構成成分。
觀禪,或者說維巴薩那(vipassana)可分為兩大業處,即「色業處」(rūpakammatthāna)和「名業處」(nāmakammatthāna)。 所謂色法,就是指物質現象的組成成分,而名法,則是精神現象的組成成分。色業處,是以色法為觀察和專註目標而培育觀智;名業處,是以名法為觀察和專註目標而培育觀智。
對以上進行一個小結:止禪,以培育定力為第一要義。實際操作時需要讓心專註於一個單一目標,佛陀提供了四十種目標可以選擇,稱為止禪的四十種業處,其中之一有較為人熟知的「入出息念業處」,即通過持續不斷地專註於呼吸的概念而培育定力,最終證得禪那(你可以自己嘗試一下,閉起眼,專註於自然的呼吸,在吸氣時在內心知道這是「入」,在呼氣時在內心知道這是「出」,然後不出三分鐘,你基本上就走神了,等到回過神來,已經完全把呼吸忘記。換言之,定力的培育可是不容易的);觀禪,以培育觀智為第一要義。由於之前成就了止禪,故而心具備了強大的定力,在這定力的支持下,構成身心的成分將能夠清晰地呈現於禪修者面前。禪修者將能夠進一步辨析構成物質現象(色法)和精神現象(名法)的特性和共性,追溯其過去的狀態,進一步觀察其生滅的過程,最終持續地觀照所有名色法「無常、苦、無我」的共性。這種觀禪中持續的觀照,將帶來觀智的不斷提升,由於心如實地觀察到構成身心的成分在每一個剎那都不斷壞滅的事實,將生起對名色法的厭離,以親見之力真切了知「諸行法皆是滅法」,這種觀智帶來的對於名色法的厭離,將使得心逐步從貪執中釋放,最終心將能夠識別到與名色法截然不同的涅槃。
然後來談止觀禪法和四念處的關係。
在《巴利三藏·經藏·長部·大念處經》中,佛陀一共教導了二十一種止觀禪修業處。這二十一種禪修業處又依其性質分為四大類:身、受、心、法,也即「四念處」(cattāro satipa??hāna)。所以,無論是「四念處」還是「止觀的二十一種業處」,都是心念專註的所緣,特別是觀智觀照的所緣分別而已。
《大念處經》中提到的二十一種止觀業處,身念處有十四種,受念處和心念處各一種, 法念處有五種。它們依次是:這四念處中的身念處包括了止禪培養定力的方法,例如入出息念、厭惡作意等。即使如此,它們還是側重於修觀的。例如第【1】種業處「入出息念」,經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從「諸比庫,在此,比庫前往林野……」開始,佛陀在這部分教導比庫培養定力。第二部分從「如此,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開始,在這部分佛陀教導比庫修觀禪。應當注意的是,本經(《大念處經》)在教導每一種業處時,佛陀都會不厭其煩地重複強調要內觀和外觀,以及觀照生 起之法和壞滅之法。例如下面這一段修觀的重要教導,在經文中的「身念處」部分即重複地出現了十四次:一、身念處:
【1】入出息念(ānāpānassati);【2】威儀路(iriyāpatha):行立坐卧【3】正知(sampajāna)【4】厭惡作意(patikūlamanasikāra):三十二身分【5】界作意(dhātumanasikāra):四界差別【6-14】九墓地觀(navasivathika)
二、【15】受念處三、【16】心念處四、法念處:【17】五蓋(pa?ca nīvaranāni)【18】五取蘊(pa?cupādānakkhandhā)【19】十二處(dvādasāyatanāni)【20】七覺支(satta sambojjhangā)【21】四聖諦(cattāri ariyasaccāni)
「如此,或於內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內外身隨觀身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壞滅之法而住,或於身隨觀生起、壞滅 之法而住。他現起『有身』之念,只是為了智與憶念的程度。他無所依而住,亦不執取世間的一切。諸比庫,比庫乃如此於身隨觀身而住。」
如果我們了解以上意思,就不難明白《大念處經》 其實是教導修習止觀並側重於觀禪的經典。所以,《巴利三藏·經藏·中部注》說《大念處經》是一篇既包括修「止禪」又包括修「觀禪」(samathavasena gacchatopi vipassanā-vasena gacchatopi),並且以討論觀禪維巴沙那為主的經文(vipassanuttara? nāma kathita?)。(M.A.2.19)
佛陀的教法是完整的,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人為地任意分割。故此,帕奧西亞多引用整套巴利三藏及其註疏中的相關教導,編寫了《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The Only Wa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ibbāna)。 在緒論中,西亞多探討了四念處修法與佛陀整個教法的關係,在正文部分則解釋了通過入出息念來培育禪那,再以此定力作為維巴沙那基礎的禪那 (vipassanāpādakajjhāna),系統地培育十六種觀智,乃至最終斷盡一切煩惱的實修方法。
佛陀老人家基於對名色法的徹知,能夠以各種特質對名色法進行分類,譬如佛陀在經典中通常教導應當以正慧如實觀照四念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起支等,這些都是修習觀禪時觀照的所緣(對象),然而這類似「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本質都是名色法,只不過以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歸類。人們如果並未深入學習佛陀的言教,則會以為上述的任何一個名詞,都是一個新的修行方法,謬之大矣。
如今坊間出現將「四念處」依據其身、受、心、法四個方面而膚淺化的趨勢,類似說專註於感受便歸入「四念處中的受念處」,這種附會對於佛陀的言教本身並不好。人們應當明白,觀禪的觀察對象是名色法,是實實在在的名色法,而一般人所說的感受,是概念法。人們如果連「名色法」都見不到(當然啦,是因為缺少定力的支持),那麼也就談不上開展四念處的修習。
不要輕視定力的修習,擁有定力之人能夠如實了知名色法。佛陀以「戒、定、慧」串起整條修行之路,即是:持守戒律、以修習止禪培育定力、以修習觀禪培育十六種觀智(慧),最終因為觀智中的道智和果智的成熟,而斷除或削弱對應的煩惱,最終在斷盡煩惱後,不再輪迴。
相關閱讀:- 未掌握「八萬四千法門」,直接試圖理解佛陀的教導是否有「一口氣吃成胖子」的嫌疑?
- 如何學習禪修? - 善智的回答
- 在家人學習上座部佛教的次第是怎樣的,比庫們又是怎樣的? - 善智的回答
止觀就是四念處。
什麼是四念處呢?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念處也叫覺知,也可以理解為:觀。
人由身、心兩部分組成,就身體而言,有觀身和觀受兩部分。
觀身相對粗糙,而觀受相比很微細。
觀身是指:當下對自己的身體的行為保持清楚的了知,我知道我在走路,我在邁左腳、我在邁右腳,我在吃飯,我在拿起筷子,我在張嘴,等等,保持清楚的了知。
觀受是指:對身體上的感受保持清楚的了知,相比觀身,微細了很多,需要心非常的敏銳才能做到。需要經由禪坐,不斷的觀察出入息,然後培養心的敏銳度,以此來觀察身體的感受。
就心而言,有觀心和觀法兩部分,法是指心中升起的所有的念頭。
觀心粗糙,觀法微細。
觀心是指:對心中所升起的感受保持覺知。
觀法是指:對心中升起的所有的念頭保持覺知,比觀心更加微細。觀心,很粗糙的覺知能力就可以做到,但觀法就需要非常清晰的覺知與心的定力。
佛陀未出世時,世間就有四禪八定的修法,後來佛陀修到了最高的第七定和第八定,但並不能解脫。後來在菩提樹下發願,不至解脫,誓不起身。
後來達到涅槃,覺悟的關鍵在於,發現了觀智。並且踐行了觀智。
什麼是觀智?就是對身、受、心、法保持覺知。這裡的觀的意思也等同於覺知。
之後四十五年的教化,佛陀根據不同的根器教導了不同的傳承,有的從觀身入手,有的從觀受入手,有的從觀心入手,有的從觀法入手。這就是種種傳承的區別之所在。
就止觀而言,修行的根本在於先修止,再修觀,修到四禪再修觀智。
但要知道,修到四禪是很難的,但為什麼會有止觀這個傳承呢?因為四禪八定在當時盛行,除了佛陀外也有很多人修,這時要到佛陀處來求法,便需學習觀智。
觀智的基礎,從近行定就可以修,也就是佛陀發現的第九次第定。
心有定力了才能修觀。但對於那些在四禪八定上有了很高修行的人,再修定就沒有意義了,這時便需直接修觀,這時便有了止觀的傳承。
因為要修觀智,必須先有心的定。而心的定力的不同,所以入手的方法也就不同。
對於在四禪八定上修的很好的人,他們心的定力有了很好的基礎。便可以直接從觀法入手。
對於定力稍微差些的人便可以從觀心開始。
再差些的人可以從觀受開始。
再差些的人便可以從觀身開始。
這便是次第的過程。
先回答一下四念處,再來談止觀。
1、到底是什麼是四念處?
其實根本上沒有四念處這回事,沒有一個高僧大德會教你特別的四念處。
而是四念處本質上是一種比較,是通過我們這種意的相續性狀態——也就是日常生活中人的行為心理狀態,和定中的人進行比較, 然後才發現四念處這回事。
一個經常入定的人他知道心該怎樣做,心怎樣關注自己的心,那麼在生活中他表現的和一般人都不一樣。一般人是隨著這種境界跑的, 而他隨時能管理好自己的心的,他隨時知道該怎麼做的,人們就把他的這種狀態呢,起了個名字叫四念處,四念處的得來,就是那個經常入定的人他的行為,所作所為。
並不是說某一個人釋迦摩尼佛憑空的發明了一個四念處,前一段直接講述四念處的原理是為什麼呢?就是你想真正的練好四念處,你就必須打坐,經常打坐,尤其你能夠接近入靜或者入定,那麼這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做好四念處,要不然你的四念處一定是照貓畫虎的,似像非像,似是非是的。
所以就是我們學習四念處的時候,一邊要做到,首先做到形似,然後做到神似,你想真正做到神似,那就是一定要經常的打坐,讓自己能夠達到一定的狀態,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四念處。
所以就是我們在,我們很多人聽說過四念處,而且也確實按四念處去做過,然後有時候做的不好,不好就是僅僅做了四念處, 沒有真正的進行過打坐,這個也是無法真正的學好四念處的,無法真正學好四念處也就不可能為修行打下基礎。
2、 對於現代人談止觀首先要了解人的思維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能思維的主體,在佛教中叫做我執,一個所住的對象,在佛教中叫做我所執,在這裡用比較現代化的語言解釋,就是思維的本體,和思維的對象。
比如在看手機的時候,手機就是現在所住的對象,屬於我所執、思維內容;而能看的那個你,就是我執,屬於思維本體。在想某個人的時候,想的那個對象叫做思維內容,能想的那個,叫做思維本體。人的所有思維活動都是分為這兩個部分。即使是閉眼的時候,那漆黑一團的景象同樣是屬於思維內容。
在現在這個狀態下,人是住于思維內容(我所執)的,而不是住于思維的本體(我執)。
現在狀態下的思維內容是有相續性的,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很不錯的詞語叫做意識流。
」思維內容」統統是一個相續性,比如說你在現在的生活中,一定都是會有觀察的對象,人的思維會圍繞一個思維的對象不停的運作,展開邏輯、聯想、選擇種種運作,意識就像流水一樣留個不停。
而有些法門,比如佛教特有的,世間其他所有的宗教都沒有的法門觀心法門,就是要你住於能思維的那個你,要住於我執中,住于思維的本體中,最後完成 能所雙亡。
在了解了以上的基礎再談止觀。
止就是滅除散亂,置心一處,專註於唯一的思維內容,用一種專註,然後證入高級禪定, 所以必須斬斷意識流,斬斷思維的相續性,因此必須先止。止後才可以觀:而後觀的原因,是因為住于思維內容必然會出現念頭的繼續運作。
有一天這時候要住於另一個」思維內容」,用一個更高級的「思維內容」去破除低級相續性的「思維內容」,比如說,止過之後,開始觀什麼,觀空,無我等等,就這些,這些觀念都屬於一個高級的」思維內容」。這些」思維內容」為什麼是高級的?因為它能夠減輕執著心。這是先止後觀的原理。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在一個混亂的地方,有人怕流氓找麻煩,就住一個穩固的房子里,先住一樓,但是有一天,這個流氓發現了這個人。那他就很怕被找麻煩,就住二樓去了。。。以此類推,越住越高。
而其他的」我所執」為什麼不能觀?比如和具體的人、事物結合在一起,這些」我所執」為什麼不能觀?因為這些」我所執」執著心比較強,它能夠展開念頭頭的運作,能夠從定中退下來,所以不能觀這些」我所執」,必須去觀那些能夠減輕執著心的」我所執」。
這就好比,在混亂的地方這個人不想不住房子找安定了,一天到晚上街瞎逛亂看,找姑娘找朋友找樂子,那被打是遲早的事情。
也就是說,一切觀法,統統是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減輕執著心。雖然這些觀法不同,但他們根本原理是全部一樣的,所以要了解住於」我所執」就是,第一步先止,第二步觀。但因為先止後觀即使到達禪定無論如何都是住於心外之物「我所執」,所以過去人說禪定是「鬼窟里用事」, 是從一個火坑跳入另一個火坑。是很難住于思維本體,住於能思維的那個你。
如果是為了開悟住於我執,那麼觀和止是同時的。止觀二者是等持的。即觀即止,即止即觀。也就是說觀心。關於觀心詳細的方法詳情可以見以下的回答。
開悟是怎樣一種體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950444/answer/166875858
所以要了解,就是住於」思維內容」和住於「思維本體」,二者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同時要了解止和觀的本質是什麼。不要把止觀看得非常高明。好像觀法多麼多麼的不得了。其實不過是一個」我所執」。無非是一個高級的」我所執」。無非是能減輕執著心的」我所執」。所以這樣了解之後的好處是什麼?就是不再把修行,看得非常的神聖、迷信,完全的迷信的去實證的,那個觀好像非常的不得了,那個止也非常的不得了。那根本都沒什麼的。無非就是斬斷了思維的內容。這些方法就是從一個火坑跳進另一個火坑。禪定就是這樣的,出了這個火坑,進了那個火坑。
介紹去查找一下佛教很有名的牧牛圖,是一個很好的比喻。
------------------------------------------------------------------------------------------------------------------------------
歡迎對修行充滿興趣的師兄們加入思維本體學禪修原理析要群341628566,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解疑。
止觀的範圍很廣,四念住屬於止觀中的一種觀法。止代表定,觀代表慧,而四念住是和慧相關的部分,幫助你領悟佛理的教法,而定則是慧的前提,慧脫離定而思維,會非常散亂,不會產生顯著的作用,所以佛教的一切智慧,都依賴定而產生,而定本質上就是指心的專註,沒專註,不能領悟佛法。
四念住實際上是佛教的一種教條,佛教的標誌性旗號,也是佛教核心的價值觀之一,和苦諦相應。外道主張涅槃是常樂我凈的,佛陀講,心無常,受是苦,法無我,身不凈,根本沒有常樂我凈的涅槃存在,和外道對著干,是佛教的標誌語。同時四念住實際上也是在說,無常故苦,苦故無我,而這個結論可以直接導向苦諦,因為苦諦的行相就是苦,空,無常,無我,基本等於四念住,所以止觀的時候,很重要的一種觀法就是在定中觀四念住而逐漸的導向認同苦諦,當四諦都證得的時候,就是初果羅漢,而四諦的加行觀,就是觀四念住而升起對苦諦的認同,從而引發其餘的聖諦。
談一下自己對止觀的理解,還請大家指教。我覺得生活中每個人多少都有過類似於止觀雙運的經歷,只不過程度的深淺不同。一般在學習或工作時在想著當前的問題時突然想到這事那事而走神,或者想到今天中午吃什麼,或者想起了某部電影某首歌,過了一會才發覺自己走神了,又回到自己的主題上,這就是處在散亂中。另一種情況就是想著問題或工作著瞌睡了,大腦不清醒了,或者一片空白,這就是處於昏沉中。其實很多人包括自己都經常在這兩種狀態中輪轉。
但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個狀態特別好的時候,就是特別專註的思考問題的經歷,在這個過程中外界的聲音雖然還可以聽到,比如他人談話聲、唱歌聲、汽車聲、除草機的聲音,但卻沒有因此而起什麼妄念,都沒有讓你分神,僅僅是聽到了而已,自己內心也沒有攀緣走神想起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當外界的聲音沒有干擾到你、眼前走動的人沒有干擾到你、聞到的或香味或臭味沒有干擾到你、自己也不走神,這就是「外息諸緣,內心無喘」,這時就是具備了定,也就是止。而在此時思維清明,精神煥發,能夠進行非常專註的思考,而且能夠持續有效的在一個問題上思考,覺得一個小時轉瞬而逝,這就是觀了!這種狀態下就是同時具備了止觀。相信這種經歷很多人都有,進入了這種狀態一般思考效率與質量非常高,但是大部分人都只是偶爾可以進入這種狀態,大部分都是在散亂與昏沉間打轉轉,而禪修則的目的之一讓人可以隨意進入這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思維佛法用功才有更有效率!
為什麼說要止觀雙運,定慧等持呢?對於大部分人來講,若不修止而直接修觀直接思維佛法有效果嗎,肯定有,只不過效率質量不高,就像我們平時一邊走神一邊學習,也有效果!再舉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的例子,普通人的就如同拿又鈍又銹的斧子砍樹,雖然不甚鋒利,但也能砍進去三分,持續砍下去也有效果!而修止就如同磨斧子,除其銹而銳其鋒,然後砍樹則事半而功倍矣!但人之稟賦不同,有人生來就有不錯的定力,自帶一把銳斧,做事及思維本來就很專註,而大部分人的斧子都要來打磨打磨!
這是拿生活中的經歷來講一下自己理解的止觀,生活中的這種專註離正定肯定還有段距離,但是已經初具規模了,我覺得可以讓人有個直觀的認識。
--------------------上面答案寫於一年多前。昨天看到學誠法師的一句法語,讀完心有所觸,補錄於此。2017-2-28又看到「善智」這個帕奧系的死忠了,不停地吹噓「止禪、定力」的重要性,順勢再推出他的「帕奧西亞多」導師。還給自己加了個「上座部比庫」的頭銜。且不說「上座部」早就在大雪山滅亡了,即便殘存的也在說一切有部中,你是說一切有部的傳承嗎?你的老恩師帕奧是說一切有部的傳承嗎?恐怕連分別說部的清晰傳承都拿不出來吧?老這樣拿一個來路不明的比丘(未避免再被人舉報為不友善內容,特此說明:這位名叫帕奧的南傳佛教僧人,其倡導的禪法並無任何可靠傳承,帕奧系的信徒喜歡把帕奧禪法含混地說成與緬甸雷迪大師的禪法是一致或相似的,但是雷迪大師傳承的乃是馬哈希尊者的禪法,馬哈希禪法與帕奧禪法可謂是天壤之別)玷污「上座部」的名聲,難道不是為了名利?
還有什麼「比庫」,誰給你們,特別是馬欣德這個破戒比丘(此處也特別說明:馬欣德曾在曼聽禪林與一位女信徒相互撫摸而破戒,後其在僧團面前懺悔後才重新回歸僧團,說他是破戒比丘並非捏造)的擅改漢譯的權利了?還把好好的「喬達摩」改成「苟達瑪」,你們咋不改成「狗大馬」呢?信達雅你馬欣德佔了哪樣就敢這麼瞎改?說白了不就為了標新立異、以示正宗嗎?不就為了跟大乘搶信徒搶供養嗎?
說到止觀禪法,對不起,經文中還真沒有可靠的依據證明了有什麼「止觀禪法」,經文中反覆提到的多是「思惟」、「正觀」、「如實知見」,諸弟子們入流乃至覺悟的關鍵,跟什麼禪法,沒有半毛錢關係。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認為有那麼一個禪法確實可以達成覺悟的呢?因為我們沒有正見,因為我們都不願意去仔細鑽研經文,都喜歡抄近道、喜歡人云亦云。比如那個「善智」列舉的一大堆名詞,是不是覺得很專業?但是你讀了《雜阿含》和《相應部》的共說部分以後,會發現根本沒有這些內容,為啥?因為佛陀本來就沒說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出自後人編寫的「阿毗達摩」及其它「論」中,比如帕奧系比丘及信徒特別喜歡引用覺音的「清凈道論」,可是要是不學習原汁原味的經文,怎麼能區分出是否佛說呢?那肯定就著了他們的道嘛!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多讀經文,答案就有了。包括四念處到底是怎麼個東西,是不是就是「大念處經」中說的那個樣子,自然也會有與帕奧系比丘迥然相異的答案。
最後,比較諷刺的是,根本上座部「雪山部」,是一個積極重視經文,只認經不認論的部派,你有興趣拿今日南北傳各派對比一下看看,可還有「根本上座部」的遺風?所謂禪修,就是強迫你跟你自己的生命在一起。或者說把注意力放在你的生命本體上。身-構成你生命的物質的存在(身之體)受-構成你生命的物質的運動(身之動)心-構成你生命的非物質的存在(心之體)法-構成你生命的非物質的運動(心之動)將「存在」鎖定為觀察目標,叫做「止」將「運動」鎖定為觀察目標,叫做「觀」這才是止成為觀的基礎的真正理由!不回到「存在」,你觀的是「什麼」的運動呢?
宗教修鍊方法其實十有八九是不靠譜的。所有靠譜的修鍊方法其實都可以歸納為兩件事。1、自己坐那兒想想,結果想通了。(慧)2、自己坐那兒歇會兒,結果舒坦了。(定)
在我看來,1和2是一回事。止觀和四念處也是一回事。就那麼點乾貨。啰啰嗦嗦寫出一排叫什麼大正藏的大辭典出來。居然還有腦殘粉們在那爭什麼正宗不正宗。讀書讀傻了都。當年佛陀坐那想了七天就想通了的事情,你們到現在還擔心一個叫帕奧的禪師想七年也想不通?其實是你沒想通才是真的。
給你一個修習止觀和四念處(都已包含)的具體例子:
舍利子。又此眼等譬如泡沫不可撮摩。於泡沫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法不生。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陽焰。一切煩惱貪愛集生。前際後際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行不轉。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芭蕉。體不實故。於芭蕉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幻化。顛倒集生此幻化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夢中。見諸色相非真實故。於此夢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谷響。由緣生故。於谷響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影像。隨諸業惑之所顯現。此影像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浮雲。聚散無定體非究竟。此浮雲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電光。剎那變滅。此電光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虛空。離我我所。於空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愚聾。無所覺知。又如草木牆壁瓦礫諸非情物無所覺知。而此愚聾非情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諸行。皆流轉故。亦如風鳶假緣和合。此諸行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皆是虛假。一切不凈之所積聚。此虛假法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如鏡中像。隨物顯現旋有旋無。是破壞法。此鏡像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苦井。老病死苦四蛇二鼠交相侵迫。此苦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無實邊際。浮塵之根死法所侵。乃見邊際。此邊際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舍利子。蘊處界法亦復如是。
若菩薩摩訶薩。內心堅固真實相應。永不墮於貪愛法中。若墮貪愛。無有是處。於貪愛法真實厭離。
就好像看一幅畫,從上看到下和從左看到右的關係。看的方式不同,但看的都是同一幅畫。同理,「止觀」和「四念處」是對同一個過程從不同角度的描述,四念處中有止有觀,止觀也不離四念處。
嚴格來說止觀的範圍比四念處稍大,一些有助於心平靜的技巧可能不屬於四念處,但屬於「止」,如佛隨念、慈心禪等,但到了正餐時間一定是回歸四念處的。
從開始修行到最終解脫的整個過程就是在不斷培育戒定慧、實踐八正道,而止觀也好,四念處、七覺支也好,都是對這同一個過程從某一個角度的描述。
看了一些相關知識,止觀是定和觀照的合稱
這個似乎誤解了止是一種修行方法,又叫止禪,它所產生的功用是定觀也是一種修行方法,又叫觀禪, 它所產生的功用是慧所以通常止觀對應的是定慧那麼這兩個法門在理論和實踐上究竟有什麼區別呢,還請各位前輩不吝賜教
當看住自己的身受心法時,是止當觀察自己身受心法變化的時候,是觀我對四念處理解的還比較膚淺,願題主能得到善知識的解惑同修,交流心得而已!止觀禪,出自【園覺經】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止。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觀。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掛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禪。(^V^)所以,題主認為的都是盯住目標,就是理解或修錯了方向。那都是四念處的方法。不是止觀禪的方法。【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這是止的具體方法。取靜為行,就是讓身心放鬆下來,不起忘想。靜下來,就如污水澄清沉澱雜質,其中覺反而清醒,會出現清醒而舒服的感覺。【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這才是觀,不是觀四念處。翻譯過來,就是你看到了,那麼看到的就不可能是自己。既然不是自己,那就永離。繼續下一個。而四念處,是要一個目標盯著的。盯到不像了,空了!
修行人,必須走真法門,真觀想門。
何為真法門,真觀想?
佛祖釋迦牟尼親口宣講的真法門,真觀想門。
在哪裡呀?
就是北傳佛教【雜阿含經】,南傳佛教【相應部經典】!
感恩佛祖!請讀經文。
===================================================================
【經文資訊】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5 冊 No. 0006 相應部經典(第22卷-第34卷)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0004a03]
一二[0004a03]
居士!於此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住纏於色是我,色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色,色是我所,彼色變易[3]、變異。彼人於色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4a07]
一三[0004a07]
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住纏於我是受,受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受,受是我所,彼受變易、變異。彼人於受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4a10]
一四[0004a10]
觀想是我,我以想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彼想變易、變異。彼人於想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4a13]
一五[0004a13]
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彼人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彼行變易、變異。彼人於行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5a02]
一六[0005a02]
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纏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彼 [P.4] 人住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彼識變易、變異。彼人於識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05a05]
一七[0005a05]
居士!如是為身病而心病。--------------------------------------------------------------------------------------------------------------
[0005a07]
一九[0005a07]
居士!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之法,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之法。不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色,色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色,色是我所,而彼色變易、變異。彼人於色之變易、變異,不生愁、悲、苦、憂、惱。[0005a11]
二〇[0005a11]
不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不住於我是受,受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受是我,受是我所,而彼受變易、變異。彼人於受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05a14]
二一[0005a14]
不觀想是我,我以想為有,我中有想,想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想,想是我所,而彼想變易、變異。彼人於想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06a03]
[P.5] 二二[0006a03]
不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行,行是我所,而彼行變易、變異。彼人於行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06a06]
二三[0006a06]
不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不住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彼人不住纏於我是識,識是我所,而彼識變易、變異。彼人於識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06a09]
二四[0006a09]
居士!如是為身病而心無病。」-----------------------------------------------------------------------
[0018a04]
「諸比丘!應修習三昧。諸比丘!入三昧之比丘應如實了知。[0018a05]
[P.14] 三[0018a05]
何為如實了知耶?〔謂〕色集與滅,受集與滅,想集與滅,行集與滅,識集與滅是。[0018a07]
四[0018a07]
諸比丘!以何為色集耶?以何為受集耶?以何為想集耶?以何為行集耶?以何為識集耶?[0018a09]
五[0018a09]
諸比丘!於此處歡喜、歡呼、耽著而住。何為歡喜、歡呼、耽著而住耶?[0018a10]
六[0018a10]
歡喜、歡呼、耽著於色而住。依歡喜、歡呼、耽著,而彼生喜。喜取於色。緣取而彼有生,緣有而彼生生,緣生而老、死、愁、悲、苦、憂、惱生。如是於此處,悉皆有苦蘊之集。[0018a13]
七~九[0018a13]
歡喜於受……乃至……歡喜於想……乃至……歡喜於行……乃至……[0018a14]
一〇[0018a14]
歡喜、歡呼、耽著於識而住。依歡喜、歡呼、耽著於識而住,而彼生喜、喜取於識。緣取而彼有生,緣有而生生。緣生……乃至……如是於此處悉皆苦蘊之集。[0019a02]
一一[0019a02]
諸比丘!此是色之集……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識之集。[0019a04]
一二[0019a04]
諸比丘!何為色之滅耶!……乃至……受……乃至……想……乃至……行……乃至……是為識之滅。[0019a06]
諸比丘!於此處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何為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而住耶?[0019a08]
一三[0019a08]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色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色而住,彼於色喜滅,喜滅故彼取滅。取滅故有滅,……乃至……如是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0019a10]
一四[0019a10]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受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受而住,彼 [P.15] 受喜滅,喜滅故彼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乃至……如是而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0019a13]
一五[0019a13]
不歡喜於想……乃至……[0019a14]
一六[0019a14]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行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行而住,則彼於行喜滅。喜滅故彼取滅。取滅故……乃至……如是而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0020a02]
一七[0020a02]
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識而住。依不歡喜、不歡呼、不耽著於識而住,則彼於識喜滅,……乃至……喜滅故彼取滅,……乃至……如是於此處,悉皆苦蘊之滅。[0020a05]
一八[0020a05]
諸比丘!此色之滅……乃至……受之滅,想之滅、行之滅、識之滅。」---------------------------------------------------------------------------------------------------
0021a08] 三
[0021a08]
世尊說:[0021a09]
「諸比丘!以何為取著、恐懼耶?[0021a10]
四[0021a10]
諸比丘!此處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聖人,不知聖人之法,不順聖人之法,不見善知識,不知善知識之法,不順善知識之法。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變異,隨轉色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色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生起[2],以心永盡而住。以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0022a01]
五[0022a01]
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彼人於受變易、變異。彼人有受之變易、變異,隨轉色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受之變易所生之恐懼法生起,以心永盡而住。以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0022a04]
六[0022a04]
想……乃至……[0022a05]
七[0022a05]
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彼人於行變易、變異。彼人有行變易、變異,隨轉行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行之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永盡而住。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0022a08]
八[0022a08]
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 [P.17] 之變易、變異,隨轉識之變易而識生。彼人有隨轉識之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永盡而住,以心永盡故即驚愕、困惑、希望,取著而恐懼。[0022a11]
九[0022a11]
諸比丘!取著、恐懼者,即如是。[0022a12]
一〇[0022a12]
諸比丘!何為不取著、不恐懼耶?[0022a13]
一一[0022a13]
諸比丘!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見聖人,知聖人之法,善順聖人法,以見善知識,知善知識之法,善順善知識之法。不觀色是我,我以色有,我中有色,色中有我。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變異,隨轉色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色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0023a04]
一二[0023a04]
不觀受是我,我以受有,我中有受,受中有我。彼人於受變易、變異。彼人有受之變易、變異,隨轉受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受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0023a08]
一三[0023a08]
想……乃至……[0023a09]
一四[0023a09]
不觀行是我,我以行有,我中有行,行中有我。彼人於行變易、變異。彼人 [P.18] 有行之變易、變異,隨轉行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行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0023a12]
一五[0023a12]
不觀識是我,我以識有,我中有識,識中有我。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之變易、變異,隨轉識之變易而識不生。彼人有隨轉識變易所生之恐懼及法之生起,以心不永盡而住,心不永盡故,即不驚愕,不困惑,不希望,不取著而不恐懼。[0024a02]
一六[0024a02]
諸比丘!不取著、不恐懼為如是。」---------------------------------------------------------------------------------
0024a10] 三
[0024a10]
「諸比丘!何為取著、恐懼耶?[0024a11]
四[0024a11]
諸比丘!此處有無聞之凡夫,觀此色是我所,我是如是,我之我是如是。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2]、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24a13]
五[0024a13]
此受是我所……乃至……[0024a14]
六[0024a14]
此想是我所……乃至……[0025a01]
七[0025a01]
此行是我所……乃至……[0025a02]
八[0025a02]
觀此識是我所,我是如是,我之我是如是。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之變易、變異,而生愁、悲、苦、憂、惱。[0025a04]
九[0025a04]
諸比丘!取著恐懼為如是。[0025a05]
一〇[0025a05]
諸比丘!何為不取著、不恐懼耶?[0025a06]
[P.19] 一一[0025a06]
諸比丘!此處有有聞之聖弟子,觀此識非我所,我非如是,我之我非如是。彼人於色變易、變異。彼人有色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25a08]
一二[0025a08]
此受非我所……乃至……[0025a09]
一三[0025a09]
此想非我所……乃至……[0025a10]
一四[0025a10]
此行非我所……乃至……[0025a11]
一五[0025a11]
觀此識非我所、我非如是、我之我非如是。彼人於識變易、變異。彼人有識之變易、變異,而不生愁、悲、苦、憂、惱。[0025a13]
一六[0025a13]
諸比丘!不取著、不恐懼者為如是。」----------------------------------------------------------------------------
第九 過去未來現在(一)[1]
[0026a06]
一[0026a06]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乃至……[0026a07]
二[0026a07]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常,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0026a09]
三[0026a09]
受是無常……乃至……[0026a10]
四[0026a10]
想是無常……乃至……[0026a11]
五[0026a11]
過去未來之行皆無常,何況現在之〔行〕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行,不悅未來之行,對現在之行趣向厭離、離欲、滅盡。[0026a13]
六[0026a13]
過去未來之識皆無常,何況現在之〔識〕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識,不悅未來之識,對現在之識趣向厭離、離欲、滅盡。」〔一〇〕第十 過去未來現在(二)
[0027a04]
一[0027a04]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27a05]
[P.20] 二[0027a05]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苦,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0027a07]
三[0027a07]
受皆苦……乃至……[0027a08]
四[0027a08]
想皆苦……乃至……[0027a09]
五[0027a09]
行皆苦……乃至……[0027a10]
六[0027a10]
過去未來之色皆是苦,何況現在之〔識〕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識,不悅未來之識,對現在之識趣向厭離、離欲、滅盡。」〔一一〕第十一 過去未來現在(三)
[0027a13]
一[0027a13]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27a14]
二[0027a14]
「諸比丘!過去未來之色皆是無我,何況現在之色耶?諸比丘!多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色,不悅未來之色,對現在之色趣向厭離、離欲、滅盡。[0028a02]
三[0028a02]
受皆是無我……乃至……[0028a03]
四[0028a03]
想皆是無我……乃至……[0028a04]
五[0028a04]
行皆是無我……乃至……[0028a05]
六[0028a05]
過去、未來之識皆是無我,何況現在之〔識〕耶?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不顧過去之識,不悅未來之識,對現在之識趣向厭離、離欲、滅盡。」--------------------------------------------------------------------------------
第二 無常品
〔一二〕第一 無常[1]
[0029a04]
一[0029a04]
如是我聞。〔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29a05]
二[0029a05]
於此……乃至……[0029a06]
三[0029a06]
「諸比丘!色是無常……乃至……[0029a07]
四~六[0029a07]
受是無常……想是無常……行是無常……識是無常。[0029a08]
七[0029a08]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如是觀色、厭離色、厭離受、厭離想、厭離行、厭離識,厭離而離欲,離欲而解脫,解脫即生解脫智,即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後有。」〔一三〕第二 苦
[0030a01]
一~二[0030a01]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0a02]
三~七[0030a02]
「諸比丘!色是苦,受是苦,想是苦,行是苦,識是苦。[0030a03]
八[0030a03]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一四〕第三 無我
[0030a05]
一~二[0030a05]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0a06]
三~七[0030a06]
「諸比丘!色無我,受無我,想無我,行無我,識無我。[0030a07]
八[0030a07]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P.22] 〔一五〕第四 無常者[1](一)
[0030a09]
一~二[0030a09]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0a10]
三[0030a10]
「諸比丘!色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0a12]
四[0030a12]
受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0a14]
五[0030a14]
相是無常……[0031a01]
六[0031a01]
行是無常……[0031a02]
七[0031a02]
識是無常,無常者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1a04]
八[0031a04]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一六〕第五 無常者(二)
[0031a09]
一~二[0031a09]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1a10]
三[0031a10]
「諸比丘!色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0031a11]
四[0031a11]
受是苦……[0031a12]
五[0031a12]
想是苦……[0031a13]
六[0031a13]
行是苦……[0031a14]
七[0031a14]
識是苦,苦者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2a02]
八[0032a02]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一七〕第六 無常者(三)
[0032a04]
一~二[0032a04]
〔爾時,世尊〕在舍衛城……乃至……[0032a05]
[P.23] 三[0032a05]
「諸比丘!色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2a06]
四~六[0032a06]
受是無我……想是無我……行是無我……[0032a07]
七[0032a07]
識是無我,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應以正慧如實作如是觀。[0032a08]
八[0032a08]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乃至……知……不受後有。」四念處包含了許多具體的止觀法門和整個修行次第。比如說身念處:通過修行不凈觀,取白遍我們能達到四禪。這是止。而身至念也可以指導我們修行四界觀里的四十二身分,還有安般念,這是觀行。其次,也可以這樣理解:修行第一步是身隨觀身而住,這是停留在表面的色法層次,其次是受隨觀受而住,這就上升到了心所法層面(觸受想思作意),而心隨觀心而住又上升了一個層次,由覺察具體繁瑣的心所法上升到了了知更細微的心王法。最後法隨觀法而住則由觀名色上升到了覺知整個蘊界處三科,一切有為法的層面。
止觀:一個是止一個是觀,四念住:觀身不凈,觀受是苦,關心無常,觀法無我,只觀不止。
推薦閱讀: